历史卷·2018届安徽省芜湖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2017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8届安徽省芜湖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2017

芜湖市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模块考试 历史试卷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主张人在修养的过程中,其来自内部的自由、自律和来自外部的他由、他律,应当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孔子主张的“他律”指的是 ‎ A.君主意志 B.“爱人”之心 C.内心自省 D.礼乐规范 ‎2.“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董仲舒的这一思想主张 ‎ A.意在规劝皇帝实行仁政 B.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 C.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D.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3.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 C.“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 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4.顾炎武曾主张在西北地区“每州县发纺织具一副,令有司依式造成,散给乡下”;在东南沿海“装土产,径望东西洋而去,与海岛诸夷相贸易”。对其主张最准确的理解是 ‎ A.政府扶植手工业生产 B.发展外贸 ‎ C.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 D.重商抑农 ‎5.从孔孟到董仲舒,再到程颢、程颐、朱熹,儒家思想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这种发展是为了 ‎ A.批判继承儒、道、佛思想精华 B.去粗取精,儒家思想更加纯洁 ‎ C.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D.不断吸取外来的思想 ‎6.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然而物理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化学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①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②重视实用技术 ③重视系统性的科学实验 ④理论体系完整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7.在郭守敬的建议下,元世祖派了14位天文学家,在国内27个地点(最南至西沙群岛,最北至北极圈内)进行天文观测。其观测结果为编制《授时历》提供了科学的数据。这说明 ‎ A.国家的扶持促进了古代科技的发展 B.中国古代政府历来重视天文学发展 ‎ C.劳动人民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动力 D.专制统治的强化阻碍了科技发展 ‎8.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一诗一词一曲一小说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①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②科举考试内容的不断变化 ③城市经济的繁荣 ④通俗 ‎ 文学的蓬勃发展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扬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无奈;隋唐壁画则更多的宣扬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说明了 ‎ 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B.中外文化的交融性 ‎ C.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D.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10.“希腊神与人同形同性,以人为神的形象,以人的精神承认为神。”与此现象直接相关的因素是希腊 ‎ A.民主政治发达 B.人文思想盛行 C.受东方文化影响D.商品经济发达 ‎11.下图中两位思想家 ‎ A.两者的思想后来都成为正统思想 B.都符合统治阶级治国的现实需要 ‎ C,都强调加强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D.所持道德观与价值观完全相反 ‎12.谭嗣同在其代表作《仁学》中说,幸亏清朝的兵不够强,假如其海军如英法,陆军如俄德,那么君主专制的祸害会更大。此话主要 ‎ A.体现谭嗣同的汉奸卖国思想 B.强调君主专制的祸害 ‎ C.提出学习英法德俄民主政体 D.指出清朝军事的落后 ‎13.甲午战争后,维新运动迅速兴起,针对洋务派提出的“中体西用”的方针,维新派指出,“体”与“用”是不可分的。中学有中学的“体”与“用”,西学有西学的“体”与“用”,把中学之“体”与西学之“用”凑在一起,就如同让“牛体”产生“马用”一样荒谬。维新派与洋务派分歧的实质是 ‎ A.要不要社会革命 B.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 C.要不要兴办实业 D.要不要学西方政治与思想文化 ‎14.陈独秀说:“内地风气,还是不开。各处维新的志士设出多少开通风气的法子。……排些开通民智的新戏唱起来,看戏的人都受他的感化,变成了有血性、有知识的好人,方不愧为我所说的世界上第一大教育家哩!”这表明陈独秀认为 ‎ A.社会启蒙应从内地普通民众做起 B.新戏对启蒙内地民众有普遍意义 ‎ C.新戏的社会启蒙作用最有效 D.新文化运动应倡导戏曲改革 ‎15.李大钊论及中国的民主政治时说:“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孔子不当存之于宪法”,同时他又提出要完成青春中华再造之使命,必须“悟儒家日新之旨”。这说明李大钊 ‎ A.能够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B.已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 C.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自相矛盾 D.未能摆脱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局限 ‎16.《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一书认为孙中山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可以把孙中山定性为“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简称“平民革命家”)。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创立民国”‎ ‎ C.“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 D.“天下为公”‎ ‎17.毛泽东认为:“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正是基于这一认识,他在20世纪20年代创造性地提出了 ‎ A.土地革命路线 B.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 C.国共合作方针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8. 1982年9月的中共十二大至1987年的十三大,是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的五年。通过这五年的探索,我们在理论、路线和政策上竖起一面旗帜,取得两大突破。这“两大突破”与中共十三大相关的是 ‎ A.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 B.突破了党内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 ‎ C.系统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 D.进一步确立了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19.右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 ‎ 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 ‎ B.“文革”使④时期内没有取得科技成就 ‎ C.“两弹一星”成果是在②时期取得的 ‎ D.籼型杂交水稻是在⑤时期取得的成果 ‎20. 1949年,毛泽东充满激情地预言:“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 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下列促进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文化建设高潮”出现的是 ‎ A.“大跃进”运动的发展 ‎ B.“上山下乡”运动的开展 ‎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贯彻 ‎ D.“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提出 ‎21.英文的“Communication”有多重译义,一般包括“传播和传达”、“交通”和“交流”。有人说,从互联网迄今的发展过程看,网络就是传媒( Communication)。对互联网的这一理解旨在强调互联网 ‎ A.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拓展 B.最大的成功在于技术的不断更新 ‎ C.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发展 D.作为人类交往方式而存在与发展 ‎22.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 ‎ 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 B.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 C.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23.有学者认为,19世纪的音乐是和梦想与激情、生与死的深刻思想、人类的命运、神与大自然、对自由的期望以及善与恶的斗争联系在一起的,该音乐属于 ‎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古典主义 D.现代主义 ‎24.“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官的画家。他用变形、扭曲和夸张的笔触以及几何彩块堆积、造型抽象,表现了痛苦、受难和兽性,表达了多种复杂的情感。”以下属于“他”的作品的是 ‎ A.《马拉之死》 B.《格尔尼卡》 C.《日出·印象》 D.《自由引导人民》‎ ‎25.右图截自中央电视台某频道2011年12月 ‎ 26日的节目单(部分),这表明电视具有的 ‎ 重要功能是 ‎ A.信息传播 ‎ B.休闲娱乐 ‎ C.教育学习 ‎ D.沟通联系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小题18分,第27小题16分,第28小题 ‎16分,共计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 材料一 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安抚人心的原则。‎ ‎ ——[美]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 ‎ 材料二 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说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 材料三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家的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是传统与时代、先验与经验的结合。‎ ‎ 一黄晓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 ‎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晚周时期的儒家学者提出了哪些“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 的原则”?(6分)‎ ‎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所说“儒家思想取得胜利”?儒家思想在汉代得到怎样改造的?(8分)‎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三大思想家的思想出现“时代信息”的背景。(4分)‎ ‎28.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 材料一伏尔泰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象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 ——摘自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 ‎ 材料二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带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 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 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 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 ——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 材料三80年来,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认识世界同时又认识自身,其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高扬民主和科学之旗,包含着80年来中西文化论争所积累起来的认识成果,又体现了认识的一种飞跃,它由古今中西新旧之争而来,又是对古今中西新旧之争的历史概括。中国人因此而找到了一个最重要、最本质的是非标准,而后才可能有完全意义上的近代中国和近代中国人。‎ ‎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 (1)据材料一概述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待儒学的态度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者之间的目的有何相似之处。(4分)‎ ‎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外启蒙思想家提出的革新社会的方案有何不同,分析两者出现差异的经济根源。(8分)‎ ‎(3)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说明近代中西方启蒙运动发展的相似点。(4分)‎ ‎28.新文化运动除了宣传“德先生”和“赛先生”,还开始了一场道德伦理革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 ‎ 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乃在革除昔日一本不易旧道德之观念,而建设今日因时制宜新道德之标准。就目前之情势观之,应规定者约有三事:(一)注重人道主义,以平等博爱诸德实行之;(二)发达个人之利己心;(三)主张极端之自由思想。‎ ‎ ——吴康《论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 材料二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令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三 我们今日的环境,真是不幸极了:社会的种种组织、风俗、制度,都是过渡时代、“青黄不接”——新文化未能完全产出,旧道德已宣告破产;使得国内的军政、民政以及工商百业,都显出一种黯淡凋零的状态,比之欧洲黑暗时代,也差不多。‎ ‎ ——左立夫《中学毕业生的切身问题》‎ ‎(1)据材料一,作者所说的“旧道德观念”指的是什么?作者所提出的“新道德标准”的思想来源又是什么?(4分)‎ ‎(2)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人渐趋觉悟的发展阶段。结合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说明“道德伦理革命”出现的原因。(6分)‎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道德伦理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6分)‎ 芜湖市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模块考试 历史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小题18分,第27小题、第28小题均16分,共计50分)‎ ‎ 26.(18分)‎ ‎ (1)孔子:仁和礼;为政以德。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苟子:礼法并用。(6分)‎ ‎ (2)胜利: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4分)改造:董仲 ‎ 舒融合阴阳家、道家、法家思想改造儒学,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4‎ ‎ 分)‎ ‎ (3)背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政治腐败。(4分)‎ ‎ 27.(16分)‎ ‎ (1)态度:伏尔泰尊崇儒学;孟德斯鸠、卢梭批判儒学。(2分)目的: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 ‎ 主义,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发展资本主义。(2分)‎ ‎ (2)不同:中国启蒙思想家是修补封建专制制度,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描绘出资本主义国家 ‎ 的新蓝图。(4分)经济根源: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 ‎ 萌芽十分微弱;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确立。(4分)‎ ‎ (3)借助外来文化为思想武器;都进行过激烈争论;否定专制暴政,主张开明民主;都推动 ‎ 了各自的社会变革。(4分)‎ ‎ 28.(16分)‎ ‎ (1)阶段:儒家传统道德(或三纲五常)。思想来源:西方资产阶级人文思想(或启蒙思想)‎ ‎ 等。(4分)‎ ‎ (2)阶段:学术一政治一伦理(器物一制度一思想)。(2分)出现原因:资产阶级追求民主 ‎ 政治;尊孔复古逆流兴起;袁世凯复辟帝制;新式知识分子的作用。(4分)‎ ‎ (3)问题:除旧而未能立新;道德伦理规范混乱。(2分)原因:新文化运动存在过激倾向;‎ ‎ 社会政治黑暗、经济凋敝。(4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