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卷

新绛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3月月考 历史试题 一. 非选择题(25个,每题2分,共50分。)‎ ‎1.顾銮斋教授所著《如歌岁月》,该书对古希腊文明的勃兴进行了系统释读和探秘。影响古希腊文明勃兴最重要的客观条件是(  )‎ A.大河流域 B.延绵大陆 C.重叠的山峦与海洋 D.亚非文明影响 ‎2.某历史学家在考古中发现一幅壁画,上面描述着身披铠甲,手持盾牌和长矛的重装士兵。根据梭伦立法,能为雅典提供这种装备的是(  )‎ A.第一等级 B.第二等级 C.第三等级 D.第四等级 ‎3.雅典民主制度的基础是独立存在的“公民”。在梭伦改革中,有利于巩固这一基础的措施是(  )‎ A.废除债务奴隶制度 B.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C.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D.设立公民陪审法庭 ‎4.之所以说财产等级制度重新分配了国家的政治权力,依据是(  )‎ A.为后来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B.新兴工商业奴隶主逐渐跻身于统治阶层的行列 C.平民逐渐跻身于统治阶层行列 D.贵族阶层被排挤出国家政权之外 ‎5.麦加拉的迪奥普斯手工技术高超。公元前588年,他想举家迁居雅典,根据当时雅典的政策,他将得到(  )‎ A.300麦斗谷物 B.比较高的官职 C.大量的土地 D.公民权 ‎6.按照土地收入和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并授予相应官职,是梭伦改革的重要措施。其主要意义在于(  )‎ ‎①沉重打击了依靠血缘关系谋取特权的贵族 ②促进了奴隶制国家的发展 ‎③完善了雅典民主政治制度 ④满足了所有雅典公民参政的要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7.如果你通过时光隧道,回到希腊梭伦执政的时代,下列情景中你并不能看到的是(  )‎ A.国王住在高高的山岗上并被巨石围墙护卫的王宫之中,监视并控制着全体臣民 B.沦为债务奴隶的雅典公民全部解放,高高兴兴回到自己家中 C.第三等级的公民积极参加四百人会议的活动 D.通过抽签产生的陪审员在民众法庭中审查案件 ‎8.哈罗德•伊尼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对“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理解正确的是( )‎ A.梭伦改革目的是维护平民利益 B.民主政治制度得以确立 C.以财产取代血缘关系作为权利分配的标准 ‎ D.全体居民均享有民主权利 ‎9.“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 A.生产力的发展 B.争霸战争频繁 C.思想文化繁荣 D.社会动荡变革 ‎10.《国语》载:“宗庙之牺,为田亩之勤”,这反映了(  )‎ A.西周时期祭祀活动盛大 B.春秋时牛耕技术应用 C.战国时铁器广泛使用 D.战国时期农业发展 ‎11.明代冯梦龙有诗感叹说:“春秋篡弑叹纷然,宋鲁杀君只隔年。列国若能辞贿赂,乱臣贼子岂安眠!”材料反映的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赫赫宗周,褒姒灭之” B.“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C.“王室衰微,群雄逐鹿” D.“公田不治”,“私田”发展 ‎12.导致秦孝公发奋图强进行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 A.经济、政治、文化落后 B.法家学说的推动 C.诸侯会盟,拒邀秦国 D.晋国分裂,士人游说 ‎13.“相地而衰征”和“初税亩”的直接作用是(  )‎ A.促进了铁器使用和牛耕推广 B.导致土地所有制发生重大变化 C加快了新兴封建制度的确立过程 D.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 ‎14.公元前343年,秦国商人吕相从赵国经商回到家乡,他没有把带回的钱财用于经商,反而购买了大量土地经营农业。他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秦国(  )‎ A.度量衡不统一,市场经营混乱 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C.禁止从事商业,商人阶层消失 D.社会动荡,无法经商 ‎15.商鞅变法措施中,触犯、打击旧贵族利益最根本、最直接的措施分别是( )‎ A. 制定秦律 奖励军功 B. 重农抑商 奖励军功 C. 建立县制 废井田,开阡陌 D. 废井田,开阡陌 奖励军功 ‎16.“(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以上表述,主要肯定了商鞅变法的(  )‎ ‎①“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  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 ‎③奖励军功,按功授爵  ④燔诗书而明法令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 ‎17.商鞅变法是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运动,它所产生的历史影响包括(  )①进一步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 ②促进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 ③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④使法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8.商鞅变法最为突出的历史局限性在于(  )‎ A.抑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法律严酷,激化阶级矛盾 C.奖励军功加剧了社会动荡 D.推行县制,导致国家分崩离析 ‎19.据统计,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百姓一年收入的80%以上都要用于缴纳国家的各类赋税,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当时东方六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东方六国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及秦国 B. 东方六国普遍奉行儒家仁政思想 C. 秦国轻罪重罚、滥用苛政 D. 秦国开始走向中央集权 ‎20.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都是北魏开凿的,但是两尊佛像的面部特征和表情有着明显的不同,一个唇厚、鼻高、目长、肩宽,气势雄健;一个丰满柔和、神态可亲。影响这种艺术创作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佛教的进一步盛行     B.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C.汉化政策的影响 D.雕刻工匠技术水平 ‎21.我们说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时代潮流,这种时代潮流是(  )‎ ‎①民族融合的潮流 ②北方地区封建化潮流 ③北方少数民族汉化的潮流 ④‎ 南北朝时期各国纷纷通过改革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2.《洛阳伽蓝记》记载:北方“百姓殷富,年登俗乐,鳏寡不闻犬豕之食,茕独不见牛马之衣”,“舟车所通,足迹所履,莫不商贩焉”。这段材料不能说明(  )‎ A.北魏时期农业的发展 B.北魏时期手工业的发展 C.商品经济的活跃及繁盛 D.我国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 ‎23.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这充分反映出(  )‎ A.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B.鲜卑族具有尊宗敬祖的优秀传统 C.北魏统治者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 D.只有讲求孝道才能巩固封建统治 ‎24.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 A.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B.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 C.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D.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25.成书于6世纪初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义富盛,人物殷阜。”这主要反映了(  )‎ A.魏晋时期,战乱未波及洛阳城 B.北朝繁荣,吸引南方士族北迁 C.北魏学习汉文化,促进其繁荣昌盛 D.国家统一促进了北魏经济的发展 二、主观题(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 ‎- ----《史记》‎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逐灭……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民本,法也。故善治者,塞民以法……不刑而民善,刑重也。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而民莫敢为非。是一国皆善也……‎ ‎ ——《商君书·画策第十八》‎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两项措施?有何意义?(6分)‎ ‎(2)材料二中的“务本”是什么意思?“王制”指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一二说明商君所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行动?(2分)‎ ‎(4)材料三反映了商鞅怎样的治国思想?其出发点是什么?应如何评价?(8分)‎ ‎27.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无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 ‎ 材料三、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 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 (1) 材料一评论商鞅变法的主要标准是什么?谈谈你对这一标准的认识。(5分) ‎ ‎(2) 材料二对商鞅变法肯定了什么?否定了什么?材料中庶人是指哪个阶级?(6分)‎ ‎(3) 材料三评论商鞅主要着眼于什么?与材料二的观点有何不同?(4分) ‎ ‎28.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 时民饥困,豪右多有占夺,(李)安世乃上书……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初,百姓成以为不若循常,豪富并兼者尤弗愿也。事施行后,计省昔十有余倍。于是海内安之。‎ ‎ ——《魏书·食货志》‎ 材料二 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 ‎ ——《飘逝的岁月——中国社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援引材料说明孝文帝采取这一措施的原因和影响。你对这一措施的影响还有哪些补充阐述?(9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据此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方社会的影响和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6分)‎ ‎高二年级3月月考历史答案 ‎1-5 CCABD 6-10 CACDB 11-15DCBBD 16-20 CDBDC 21-25 ADCAC ‎26.【答案】 (1)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秦国后来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2)“务本”指重视农业生产。“王制”指以井田制、分封制为基础的奴隶制度。(3)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 ‎(4)思想:以法治国。出发点:维护秦国君主统治。评价:有利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严刑酷法会激化社会矛盾。‎ ‎27.1.着眼于对个人品质的评价,忽略了对商鞅变法社会客观效果的考察,因此不能全面的评价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 ‎ ‎2.肯定了变法富国强兵的实际作用,否定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及变法对奴隶制统治秩序的破坏作用,但是其基本立场是否定商鞅变法。 新兴地主阶级; ‎ ‎3.着眼于变法取得的政治、经济两方面的实际效果,看到了变法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与材料二不同的是肯定了变法所建立的新秩序。 ‎ ‎28.答案:措施:均田制。原因和影响:“时民饥困,豪右多有占夺”;“事施行后,计省昔十有余倍。于是海内安之。”(或海内安之)。补充:均田制限制了土地兼并,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吸引农民农耕定居(加速封建化进程);促进北魏经济的恢复发展。‎ ‎(2))民族间的服饰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孝文帝改革使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北方民族的大融合”或“中华民族的大融合”),为国家重新走向统一(或“为隋唐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