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兵团二中2020届高二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2019.4.12)‎ 考生主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一全部加必修二前三单元。‎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本试卷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朝时,士以下的胥吏阶层靠“稍食”(官府发放的口粮及衣装)为生,它的多少要依职事与考课而定,按等级发放。该制度 A. 说明官僚政治开始形成 B.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 服务于分封制和宗法制 D. 说明等级制度逐渐加强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朝时期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分封制和宗法制,在分封制体制下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四个等级,在士的阶层之下主要有胥吏阶层从事基层政治活动,这个阶层不享受封地,依靠官府发放的粮食为生,为统治阶层服务,C选项符合题意。西周时期是贵族政治,A选项排除。夏商周时期,政治特点之一就是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B选项排除。材料未体现等级制度,D选项排除。‎ ‎2.有研究者指出,在中国古代,血缘是政治权力与国家产生的根源,当至高无上的神权、政权产生后,又反过来剥离部分成员的血缘关系并减低其作用,促使社会阶层的分化。这说明 A. 儒家思想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B. 血缘与政治秩序建构的对立统一 C. 血缘关系是等级分化制度的基础 D. 家国一体政治架构的社会合理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题干的中心词是“血缘关系”,没有提及“儒家思想”,故A项错误;血缘关系是国家产生的根源,当政权产生之后,又把血缘关系进行剥离及减低其作用,这说明血缘关系与政治建构的对立和统一,故B项正确;根据题干之意,血缘关系不仅国家产生的根源,还是等级分化的依据,故C项错误;题干述及了家国一体的政治架构,但没有提及其是否合理,故D项错误。‎ ‎3.秦汉时期,漕运为东西方向,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代,漕运线路由秦汉时期的东西向呈现出东南、西北向的变动。宋元明清时期,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至北。漕运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A. 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 B. 关中自然环境的恶化 C. 国家疆域的不断扩大 D. 经济政治格局的变迁 ‎【答案】D ‎【解析】‎ ‎【详解】唐朝以前,经济重心在北方,政治中心在西方、北方,所以漕运大致为东西方向,南宋朝后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而元明清都城在北京,所以漕运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至北,说明经济政治格局的变迁是漕运方向改变的重要原因,故D正确;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及政治中心在北方才会导致漕运出现由东西向南北的变化,因此经济重心南移只是原因之一,并不全面,排除A;题中反映了漕运从东西方向转变为南北方向,由东南、西北向的变动发展为由南至北的变化,主要是政治经济格局变迁的影响,关中自然环境的恶化不符合史实,且无法说明漕运转变为南北方向的原因,排除B;国家疆域的不断扩大与题中漕运出现的方向变化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 ‎4.‎ 汉高祖吸取秦始皇时形成“内重外轻”二世而亡的教训,实行郡国并行制,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汉武帝时又形成“内重外轻”局面,至汉平帝时基本达到了“内外相制”的境地;但到东汉末年又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最终导致东汉灭亡。这些变化说明 A. 中央行政体制尚未完善 B. 中央集权在不断加强 C. 中央与地方要适度分权 D. 地方分权不断削弱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内重外轻”的局面,地方权力过小,最终在农民起义中灭亡。汉高祖实行郡国并行制,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最终引发七国之乱。东汉末年又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最终导致东汉灭亡,这说明中央和地方要适度分权,C选项符合题意。中央行政体制尚未完善说法错误,秦朝就已经建立了完善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A选项排除。中央集权在不断加强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的是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权力分配关系,B选项排除。材料强调的不是地方分权在不断削弱,是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平衡关系,D选项排除。‎ ‎5.秦统一后,秦郡的划分十分重视地理区域的作用,往往一郡自成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每郡都以肥沃盆地或平原为核心而推广于四周之高原或山地。这样的划分客观上( )‎ A. 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B. 遵循“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 C. 有利于古代经济的发展 D. 弱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经济控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往往一郡自成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每郡都以肥沃盆地或平原为核心而推广于四周之高原或山地”,结合所学可知,这样划分是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A项中“消除”表述有误,不能消除隐患,故A项错误;“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是元代行省制,故B项错误;郡县制是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也包括经济方面,故D项错误。‎ ‎6.‎ 西汉初,文人创作群体以诸侯王为中心,创作多抒发怀才不遇之情;西汉中叶后,创作群体逐渐转移到以朝廷为中心,创作内容多是渲染皇帝的尊严或者描写帝王游猎的宏大场景。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央权威的加强 B. 儒学正统地位形成 C. 选官制度的变革 D. 文化专制空前加强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西汉初,文人创作群体以诸侯王为中心”“西汉中叶后,创作群体逐渐转移到以朝廷为中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中期,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导致文学创作的变化,故A项正确;BCD项是A项的具体表现,排除。‎ ‎7.宋代选官入仕的途径相当多元,通过恩荫入仕者尤多;但相对于进士出身者,这些人在当时被认为“无出身”,在出官,转迁等方面都受到种种限制,而跻身高层者更是寥寥无几。这种现象说明宋代 A. 世家大族左右国家政权 B. 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 C. 科举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D. 党派纷争破坏官僚体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恩荫入仕者……相对于进士出身者……在出官,转迁等方面都受到种种限制”中可以看出,宋朝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恩荫入仕者……跻身高层者更是寥寥无几”说明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宋朝选官制度的发展,没有体现出君主专制的强化和党派斗争,故BD项排除。‎ ‎【点睛】“恩荫入仕者……相对于进士出身者……在出官,转迁等方面都受到种种限制”是关键信息。‎ ‎8.隋唐以前,政府规定,“兄弟均分”和“子承父分”是标准的财产继承原则,唐中期以后,在室女、出嫁女、归宗女对户绝财产已有一定的继承权,且在无宗室继承人的情况下,遗嘱继承人已具有高于其他继承人的资格。这种变化反映了 A. 宗法血缘关系的根深蒂固 B. 商品经济冲击家庭伦理 C. 国家对财产私有权的保护 D. 均田制度已经难以为继 ‎【答案】C ‎【解析】‎ ‎【详解】通过题干可知,在唐中期以后,“遗嘱继承人已具有高于其他继承人的资格”,说明财产所有者对自己的私有财产有支配的权力,没有强调宗法血缘关系,故A项错误;题干没有涉及家庭伦理的变化,故B项错误;通过题干中所述及的唐中期以后关于财产继承权的变化,即“在室女、出嫁女、归宗女对户绝财产已有一定的继承权,且在无宗室继承人的情况下,遗嘱继承人已具有高于其他继承人的资格”,这种变化反映了财产所有者对自己私有财产有绝对的支配权力,即国家对私有财产权实行了保护政策,故C项正确;均田制度难以为继是因为由于唐中后期人口的增加,再加上土地兼并问题严重,故D项错误。‎ ‎9.明代内阁大学士把奏折的主要内容和处理意见写在“票拟”上,上呈给皇帝供皇帝参阅,皇帝批阅同意后把“票拟”交给司礼监太监进行“批红”和用印,只有批过“红”的“票”才能正式生效。这一规定 A. 弱化了君主权力 B. 扩大内阁决策权 C. 提高了行政效率 D. 使辅政制度完善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票拟……只有批过“红”的“票”才能正式生效”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明朝中央的决策过程,即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最终集权于君主,两者互相配合,缺一不可,体现了明朝辅政制度的完善,故D正确;此措施加强了君主权力,故A错误;内阁只有票拟权而无决策权,故B错误;题干与行政效率无关,故C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明朝的内阁,要注意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10.古代希腊城邦形成初期,往往只有贵族或具备定财产资格的人才能成为公民;下层平民在城邦民主比较发达时才获得公民权;当战争危机或公民人数不足时,还吸收外邦人和被释放奴隶加人公民团队。由此可见,古代希腊 A. 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B. 公民范围有一定的扩大 C. 直接民主等级色彩浓厚 D. 经济实力影响政治地位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古希腊公民的范围由贵族或具备一定财产资格的人到下层平民再到外邦人和被释放奴隶,这说明公民范围有一定的扩大,故B正确;材料未涉及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问题,故A错误;材料只反映了公民的范围问题,没有体现直接民主的等级色彩,故C错误;材料主旨是说明公民范围的扩大,而不是经济实力影响政治地位,故D错误。故选B。‎ ‎11.在《利维坦》中,霍布斯谈到:“古希腊罗马人经常推崇的自由,不是个人的自由,而是国家的自由。”由此推断,古希腊 A. 个人利益服从城邦利益 B. 民主政治步入衰退时期 C. 个人自由缺乏制度保障 D. 城邦剥夺公民个人自由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古希腊罗马人经常推崇的自由,不是个人的自由,而是国家的自由”结合所学可知,国家自由高于公民个人自由,即可理解为公民的许多利益来自于城邦,没有城邦为基础,公民的权利便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城邦的重要性高于个人的重要性,故A项正确。B项材料未体现民主政治进行危机时期,故排除。个人自由以城邦为基础,以城邦自由为保障,故排除C项。D项,城邦体制下,公民具有各项民主权利及个人自由,故D项排除。‎ ‎12.罗马最高裁判官审理案件时颁布的“告示”,被国家授予特权的法学家撰写的法律和其对法律作出的解答,均是罗马法的重要表现形式。这说明罗马法的基本特征是 A. 卷帙浩繁规模巨大 B. 立法随意主观性强 C. 立法形式多元 D. 阶段性强体系完善 ‎【答案】C ‎【解析】‎ ‎【详解】罗马最高裁判官审理案件时颁布的“告示”,被国家授予特权的法学家撰写的法律和其对法律作出的解答,均是罗马法的重要表现形式,反映出罗马法形式多样,具有灵活性多元化的特点,故C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罗马法卷帙浩繁,排除A;材料反映罗马法形式多样,无法体现立法随意性,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罗马法的阶段性特点,排除D。‎ ‎13.诚信审判是罗马法的重要原则,最初的“依诚信”完全依赖当事人的宣誓与承诺,具有浓厚的宗教誓言色彩,缺少实质性的法律评判标准;在之后的法律实践中,西塞罗将诚信更加具体化、可操作化,即用证据证明自己的“诚信”与“不明情况”。西塞罗的主张说明罗马法 A. 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B. 强调证据在法中的作用 C. 开始由人治走向法治 D. 具有灵活性的法律特征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西塞罗主张“用证据证明自己的‘诚信’与‘不明情况’”可知,西塞罗主张罗马法中更加重视证据的重要性,故B正确;浓厚的宗族色彩强调的是不注重证据的作用,与题意不符,故A排除;罗马法就是法治,西塞罗的主张强调的是证据,故C排除;强调证据的重要性,与“灵活性”矛盾,故D排除。‎ ‎【点睛】‎ 罗马法的影响:①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②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是世界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备,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今天继承的罗马法法律制度、原则:①陪审制度②保护人制度即律师制度③“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即“不告不理”原则。‎ ‎14.下图为某学生在学习《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单元所做的课堂笔记。对 其解读正确的是 A. 共和之路举步维艰 B. 议会粉饰君主专制 C. 国家权力间制约与平衡 D. 虚位君主统而不治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皇帝”相当于电源,说明皇帝拥有一系列实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图示应是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内容。德国是通过王朝战争的形式实现统一,颁布1871年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而不是共和之路举步维艰,排除A。德国是一个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国家,议会是立法机构,但权力不大,皇帝拥有一系列实权,故B项正确。德国的内阁对皇帝负责,国家权力间制约与平衡的现象不明显,排除C。德国皇帝拥有一系列实权,而非虚位君主统而不治,排除D。‎ ‎15.1883—1889年,德国颁布疾病保障、意外工伤保险等社会立法条例,1887—1889年,英国政府参与议会会议次数占全部会议次数的84.5%,1885—1889年,美国克利夫兰否决国会议案324项目。这些现象 A. 表明早在19世纪末期福利制度在西方国家已经形成 B. 体现了19世纪末资本主义行政权力日益增长的趋势 C. 说明19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行政权力凌驾于议会之上 D. 体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19世纪末期已大规模应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德国颁布多项社会立法条例,英国政府参加了大多数的议会会议,美国总统也多次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反映了近代西方国家政府的行政权不断加强。故B项正确。A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材料中德国颁布多项社会立法条例无法说明行政权力凌驾于议会之上,故C项错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二战后大规模应用,故D项错误。‎ ‎【点睛】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实质是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议会,行使立法权,制约政府的行政权。但该题的材料反映了近代西方国家机器的运行机制不断演变,材料的三个事件都反映了政府的行政权在扩大。‎ ‎16.1702年某国国王即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国王厌恶占多数席位的某党派,于是解除了某党派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另一党派人。这种情况发生在 A. 英国 B. 法国 C. 德国 D. 美国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材料“1702年”、“国王”、“议会”“两个党派”可知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A选项符合题意。法国当时是波旁王朝统治,B选项排除。德国当时处于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C选项排除。美国当时是英国的殖民地,D选项排除。‎ ‎17.沃波尔担任财政大臣期间,领导着全体内阁成员实行一致的政策,并坚持让不服从他领导的阁员离职。然而,在他任职时,他并未组织过内阁,也没有在下议院领导过一个多数派。这说明当时 A. 国王开始逐渐统而不治 B. 帝国议会的作用很小 C. 内阁成员与首相共进退 D. 责任内阁制有待完善 ‎【答案】D ‎【解析】‎ ‎【详解】1689年颁布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英国国王开始逐渐统而不治,排除A;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的作用很小,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内阁成员与首相共进退,排除C;由材料“全体内阁成员实行一致的政策,并坚持让不服从他领导的阁员离职。然而,在他任职时,他并未组织过内阁,也没有在下议院领导过一个多数派”,说明议会与内阁的关系没有厘清,责任内阁制有待完善,故选D。‎ ‎18.清末庚子之变,慈溪太后、端郡王载漪等决意招抚义和团,下诏对外宣战。李鸿章、张之洞等地方官员“与各领事订约,上海租界淮归各国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无保护,两不相扰。”下列说法最恰当的是 A. 地方实力派的崛起影响中央的决策 B. 西方列强改变瓜分中国的侵略目标 C. 清政府中央集权的削弱 D. 有利于列强势力在长江流域的迅速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慈溪太后、端郡王载漪等决意招抚义和团,下诏对外宣战”“地方官员‘与各领事订约,上海租界淮归各国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无保护’”可以得出,清政府对各国宣战,但地方政府不仅不遵守中央命令,这说明清政府对地方控制减弱,中央集权面临着严重的危机,故C项正确;地方实力派的崛起并不能影响中央政府的决策,故A项排除;B项是八国联军侵华后,排除;材料没有反映出列强在长江流域的发展,故D项排除。‎ ‎19.在1843年的虎门谈判中,英方要求中国对香港贸易自由化。中方为此发布告示:“若内地商民愿赴该岛(香港)买卖,即就近报明各海关,应照新例完纳货税,请领牌照,乃方准出口营生;若不请牌照辄往买卖者,查出以私贩及违禁下海论罪。”这表明清政府 A. 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 B. 厉行闭关锁国政策 C. 同意实行“协定关税”‎ D. 尝试维护国家权益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对英国提出的要求清政府并未完全接受,而是制定相关规定仅给予有限的许可,这表明清政府尝试维护国家利益,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中涉及的是自由贸易的问题,与国家领土主权无关;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若内地商民愿赴该岛(香港)买卖,即就近报明各海关,应照新例完纳货税,请领牌照,乃方准出口营生”可知清政府允许内地商民按照规定进行贸易活动,说明闭关锁国政策已经有所松弛,并未厉行;C选项错误,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已经同意实行“协定关税”,材料中并未体现“协定关税”的问题。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0.从前人们说中国民众是“一盘散沙”,没有组织,没有活力。五四运动的勃兴,各种群众团体如雨后春笋,到处涌现。他们做社会调查,讨论国内外大事,办平民教育,办宣讲团等等。这说明五四运动 A. 彻底改变了中国社会 B. 促成了革命统一战线 C. 开启了民主革命运动 D. 激发了民众的责任感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五四运动的勃兴,各种群众团体如雨后春笋,到处涌现。他们做社会调査,讨论国内外大事,办平民教育,办宣讲团等等”说明五四运动激发了民众的责任感,故D项正确;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但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A项不合题意;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故B项不合题意;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开始觉醒反抗,进入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故C项不合题意。‎ ‎21.‎ ‎1931年的一份中共党内出版物论述:要反对“枪杆子主义”和“农民意识的地方观念和保守观念”,要准备中心城市的武装起义,以期达到革命在“一省数省的首先胜利”。上述主张 A. 指明了革命斗争的方针策略 B. 明确了纯洁革命队伍的原则 C. 未能将马列主义理论中国化 D. 体现了右倾路线的错误主张 ‎【答案】C ‎【解析】‎ ‎【详解】1927年底毛泽东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新道路,材料中“准备中心城市的武装起义”显然是主张苏俄革命道路,未能体现出将马列主义理论中国化,C正确;材料中论述的是革命道路问题,不是革命斗争的方针策略,A错误;材料不是说明对于革命队伍纯洁问题,B错误。右倾路线的错误主张是大革命时期放弃革命领导权的做法,与材料主旨不符合,D错误。‎ ‎22.据史料统计,从1938年底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曾在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战役近500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次数的一半左右,以伤亡101万人的代价消灭了日军近30万人。材料旨在说明 A. 国民党在相持阶段仍在积极抗战 B. 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C. 正面战场始终是抗日的主战场 D.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国民政府在抗战相持期间仍在积极抗战,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抗日战争胜利的内容,而是强调国民党在相持阶段仍在积极抗战,排除B。在抗战期间,既存在以国民党为主导的正面战场,也存在以中国共产党为主导的敌后战场,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的信息,而是强调国民党在相持阶段仍在积极抗战,排除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信息“从1938年底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曾在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战役近500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次数的一半左右,以伤亡101万人的代价消灭了日军近30万人”即可知道国民党在相持阶段仍在积极抗战。‎ ‎23.蒋介石‎1937年9月26日电:“朱总司5令彭副总司令勋鉴:25日电悉,25日一战,歼寇如麻。足微官兵用命,深堪嘉慰。尚希益励所部,继续努力,所至盼。”材料表明 A. 国共两党实现了全方位合作 B. 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 C. 敌后战场始终是抗战主战场 D. 平型关大捷意义重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37年9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战役是指平型关大捷,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蒋介石对于平型关大捷的嘉奖,体现出该战役的意义重大,故D项正确;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并不是全方位的合作,故A项错误;B项是指1937年7月的七七事变,排除;抗战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是主战场,故C项错误。‎ ‎【点睛】“1937年9月”是关键时间信息。‎ ‎24.一位解放军指挥员在诗中写道:“四十昼夜风云,三千里路征程;雄师南下,跨陇海,越黄泛,铁骑饮马长江滨;壮举谁为者,刘邓常胜军。”他描写的是 A. 解放军渡江作战解放了南京 B. 刘邓大军组织发动淮海战役 C. 晋冀鲁豫解放军跃进大别山 D. 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 ‎【答案】C ‎【解析】‎ ‎【详解】1947年刘邓大军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挥师南下,度过黄泛区,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故C项正确。A是1949年4月渡江战役。淮海战役是1948年的三大战役之一,以徐州为中心,故B项错误。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与材料中“饮马长江滨”“刘邓常胜军”信息不符合,故D项错误。‎ ‎25.‎ ‎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讨论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后政治协商会议的任务,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该会议 A. 标志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B. 说明统一战线组织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C. 讨论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 D. 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答案】A ‎【解析】‎ ‎【详解】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说明政协代行人大职能结束,标志着政治协制度正式确立,故A项正确。统一战线组织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是1956年“长期共存,荣辱与共”方针提出,故B项错误。讨论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是1949年新政协会议,故C项错误。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是1956年,故D项错误。‎ ‎【点睛】(1)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是政治协商会议,后者是前者的存在形式。‎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统一战线组织,不是国家权力机关,有参政议政的权力,但无决策权。‎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26.学者俞可平曾指出:建国以来的政治文明建设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搭建了基本的框架,属于“民主存量”,而后期的发展则属于“民主增量”。据此推断这一“增量”包括 A. 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 B. 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D. 加强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建国以来的政治文明建设可分为两个时期”可知,材料强调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根据“而后期的发展则属于‘民主增量’”可知,材料强调的是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结合所学加强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属于“民主增量”,进一步推进了我国的民主建设,故D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一国两制”属于祖国统一问题,不属于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排除A项;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属于经济领域的改革,排除B项;C项属于祖国统一,排除。‎ ‎27.1996年1月,由150名委员组成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在北京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组成并在深圳首次正式亮相。这标志着 A. 香港问题开始得到解决 B. “一国两制”全面落实 C. 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D. 香港回归已进入实施阶段 ‎【答案】D ‎【解析】‎ ‎【详解】“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在北京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组成并在深圳首次正式亮相”表明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工作已进入实施阶段,故D正确;1984年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使香港问题开始得到解决,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一国两制”在香港全面落实,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997年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28.1991—1993年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投资快速增长。其原因是 年份 年增长率(%)‎ 合同金额(亿美元)‎ 年增长率(%)‎ ‎1991‎ ‎57.3‎ ‎13.90‎ ‎54.6‎ ‎1992‎ ‎270.6‎ ‎55.43‎ ‎298.7‎ ‎1993‎ ‎70.2‎ ‎99.03‎ ‎79.9‎ A. 和平统一方针的承诺与实施 B. 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 C. “一个中国”共识的达成 D. 两岸“一国两制”的认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91—1993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个中国”共识于1992年达成,又称“九二共识”,由此推动了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投资快速增长,故C项正确;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已经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方针,所以快速增长的原因不是因为和平统一方针的承诺与实施,故排除A项;两岸“三通”的实现是在2008年,故排除B项;两岸均认同的是“一个中国”原则,而不是一国两制,一国两制只是大陆方面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构想,故排除D项。‎ ‎29.17世纪下半期,因为茶叶价格的昂贵以及输入英国的茶叶数量小等因素,饮茶在英国并不流行,茶只是英国上层社会追逐的时尚品。到18世纪上半期,饮茶在英国仍不甚流行。但到18世纪中后期饮茶开始在英国盛行,饮茶风俗遍及城乡各个阶层。突出表现为茶叶进口量的大增,茶叶走私的活跃和当地茶具制造业的兴起等。这些变化表明 A. 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B. 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C. 价格革命来势汹汹 D. 国际劳动分工格局确立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17纪下半期……饮茶在英国并不流行,”“18世纪中后期饮茶开始在英国盛行,饮茶风俗遍及城乡各个阶层”,反映了工业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故选A;材料没有提到中国的自然经济的信息,排除B;新航路开辟引发了价格革命,时间不符,排除C;材料与国际劳工格局不符合,排除D。‎ ‎30.意大利的威尼斯商人到东地中海组织货源,但发现已经没有什么香料了,而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却成为东方商品的仓库。葡萄牙在印度购买一公担胡椒不到3杜卡特,在里斯本却以40杜卡特出售,此现象最可能出现在 A. 新航路开开辟后 B. 第一次工业革命 C. 第二次工业革命 D. 一战时期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却成为东方商品的仓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控制了通往东方的海上贸易路线,从而导致出现材料中的现象,故A项正确;西、葡两国进行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金银主要用于王室的享受,并没有用于扩大再生产,因此两国迅速衰落,故BCD项排除。‎ ‎【点睛】“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却成为东方商品的仓库”是关键信息。‎ ‎31.下表是部分物种在亚、欧、美洲传播、种植情况表,据此可知 品种 原产地 传入欧洲时间 传入中国时间 产量 烟草 墨西哥 哥伦布航行后 ‎17世纪初 中国产量世界第一 辣椒 墨西哥 ‎15世纪末 ‎17世纪初 中国产量世界第一 番茄 秘鲁 ‎16世纪年代 ‎17世纪初 中国产量世界第二 花生 巴西、玻利维亚 ‎16世纪初 ‎16世纪年代 中国产量世界第一 向日葵 北美 ‎1510年 ‎16、17世纪之交 中国产量世界第一 A. 美洲是世界农业物种的中心 B. 其传播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 C. 17世纪中国闭关锁国不可信 D. 中国农业生产发达世界领先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哥伦布航行后”和时间信息来看,烟草、番茄等物种传播到中国,是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故答案为B项。A项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并非禁止对外贸易,美洲物种传播到中国并不能说明闭关锁国政策不可信,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美洲物种传播到中国后的生产状况,不是说明中国农业在世界上的地位,排除D项。‎ ‎32.从16世纪中期开始,法国使用的货币图尔里佛(货币名称)的含银量不断下降,1541年时该货币的含银量是50%,到了1571年则只有17%,1591年则仅有5%,对该现象影响分析正确的是 A.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 使法国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 C. 推动了商业中心的转移 D. 实现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看出,从1541年开始到1591年,法国货币中含银量不断下降,反映的是货币贬值,这是价格革命的影响,价格革命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故A正确;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法国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B错误;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商业中心已经转移,C错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排除D。‎ ‎33.1720年英国政府通过《泡沫法案》,明令成立公司须经“议会或国王授权”。1825年,《泡沫法案》被废除,公司成立条件放宽。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 重商主义的盛行 B. 工业革命的发展 C. 垄断资本的出现 D. 政府权力的削弱 ‎【答案】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根据材料所述,英国从1720年明令成立公司须经“议会或国王授权”,而到了1825年,公司成立条件放宽,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大机器工业发展的需要,B项正确;A项是在资本主义发展早期的经济思想,不符合材料时间,A项错误;C项是在19世纪末期出现的,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C;材料中的变化不是因为政府权力的削弱,D项错误。故选B。‎ ‎3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发明影响了美国生活的各个方面,当时“一个兴旺但不一定富有的城市家庭,不用走出家门就可以发现许多迹象证明工业化对它的生活的影响”。下列有关佐证,正确的是 A. 电炉取代煤气炉 B. 缝纫机由电动到数控 C. 电灯代替霓虹灯 D. 电冰箱从电动到智能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电灯、汽车、电报等发明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煤气能源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已出现,故A项符合题意。数控与智能化设备均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的产物,体现了信息时代的特征,故排除BD两项。C项,霓虹灯于1910年问世,是依靠灯光两端电极头在高压电场下将灯管内的稀有气体击燃而发光,它晚于以钨丝为原料的普通光源,故电灯代替霓虹灯说法错误。‎ ‎35.苏联针对马歇尔计划,在1947年7月到8月,与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斯拉夫等国签订了双边贸易协定,被西方称之为“莫洛托夫计划”。该计划初步筑起了东欧的经济壁垒。“莫洛托夫计划”的出现最终 A. 推动了东欧经济的发展 B. 顺应了经济区域化要求 C. 加剧了欧洲经济分裂 D. 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莫洛托夫计划”构筑了东欧的经济壁垒,但题意并未体现其对东欧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故排除A项;“莫洛托夫计划”是为了针对马歇尔计划实施的,并非是为了顺应经济区域化的要求,故排除B项;“莫洛托夫计划”与马歇尔计划针锋相对,最终加剧了欧洲经济的分裂,故选C项;标志着两极格局形成的是华约的组建,故排除D项。‎ ‎36.1948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1948年对外援助法》,规定“马歇尔计划”的金额应逐年审批,不确定4年的总金额,拨款53亿美元作为头15个月的援欧资金,但只是最大限额,并规定受援国须承担某些具体义务。据此可知,马歇尔计划 A. 依靠的是民间和私人资本 B. 有利于加强美国控制西欧 C. 美国和西欧处于平等地位 D. 国会负责该计划具体实施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马歇尔计划的金额需要美国国会逐年审批,受援国必须承担某些具体义务,这些规定有利于加强美国控制西欧,故选B;马歇尔计划采用国家拨款的形式,排除A;当时西欧普遍衰落,不可能与美国平起平坐,排除C;国会负责审批,不负责该计划具体实施,排除D。‎ ‎37.20世纪70年代,美国外交战略经历了从杜鲁门主义到尼克松主义的收缩。在尼克松主义看来,缓和并非结束冷战,结束美苏敌对状态,缓和仅仅是一种手段,一种方法。由此看来,美国外交战略的调整主要是因为当时 A. 美国霸主地位不复存在 B. 世界多极化趋势得到加强 C. 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D. 苏联军事实力的不断提升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在尼克松主义看来,缓和并非结束冷战,结束美苏敌对状态,缓和仅仅是一种手段,一种方法”,说明美国没有结束冷战,只是改变了冷战的方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苏联军事实力的不断提升,在美苏争霸中处于攻势,美国处于守势,美国实行战略收缩,故D项正确;美国仍然是世界霸主,排除A;20世纪末苏联解体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得到加强,故B项排除;20世纪70年代,日本崛起、西欧的联合对美国造成冲击,但不是美国实行战略收缩的主要原因,排除C。‎ ‎【点睛】“在尼克松主义看来,缓和并非结束冷战,结束美苏敌对状态,缓和仅仅是一种手段,一种方法”是关键信息。‎ ‎38.1952年9月,中国派出由重工业部、外交部等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在民主德国(东德)举行的莱比锡博览会,以重工业机械的展览为主。会后代表团总结道:“政治影响很大”,“达到了预期的政治效果”,“整个展览会就是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的示威,这对美帝战争集团是一个有效的打击”。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 国际活动受国际局势影响 B.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C. 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D. 阶级斗争扰乱了经济建设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政治影响很大”“整个展览会就是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的示威,这对美帝战争集团是一个有效的打击”来看,这种对政治影响的强调说明当时中国国际活动受国际局势影响较大,美苏两大阵营的对抗影响到中国国际活动的开展。故答案为A项。B、D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均排除;材料没有反映当时中国的经济建设成就,排除C项。‎ ‎【点睛】本题的解答需要注意题干中的时间信息“1952年”。在二战后美苏两大阵营的对抗当中,新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从材料信息强调政治影响来看,说明政治影响是新中国参加国际活动的重要标准。‎ ‎39.1976—1977年中国领导人及各类代表团出访300多次。其中,有关科技教育的出访最显著,先后出访联邦德国、英国、日本,以及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等国家。这次出访潮 A. 实现了工作重心的全面转移 B. 成为改革开放思想形成契机 C. 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 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76—1977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6~1977年中国领导人对西方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出访调查,为1978年的改革开放提供了理论来源,故B项正确;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工作重心的全面转移和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故AC项错误; 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D项错误。‎ ‎40.下表历史现象产生主要影响是 ‎1978年 邓小平访问缅甸、尼泊尔、朝鲜、新加坡、日本 美国普莱斯科学家代表团访华 ‎1979年 邓小平访问美国 ‎50名中国留学生赴美 ‎1980年 世界银行代表团访华 A. 打开了外交新局面 B. 启动了经济体制改革 C. 加速了历史性转折 D. 确定了对外开放国策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1978—1980年中美加强官方访问与民间友好往来,同时世界银行代表团也访华,说明中国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联系加强,加速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进程,故C项正确;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尼克松访华,中日建交推动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材料中未涉及这三项内容,排除A项;1978‎ 年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启动经济体制改革,而材料主要关于中美交往,与经济体制改革无关,排除B项;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定对外开放的国策,这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D项。‎ ‎【点睛】注意材料中的“1978—1980年”这一时间信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材料解析题(第41题12分,第42题9分,第43题19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处于重大的历史转折阶段。明中后期以至清前期,封建农耕文明在唐宋高度发张的基础上又有所提高和突破,并在此基础上明显出现了工业文明萌动的迹象和近代化的趋向。但这时已经远远不能和西方的巨大飞跃相比。殆及降至周期性盛衰低估的清中期,这种强弱对比的反差更为鲜明 ‎——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古代史(下)》‎ 根据材料,指出中国清明时期(鸦片战争前)社会发展呈现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答案】特征:封建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高峰,并出现了走向近代化的端倪;是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但盛极而衰。‎ 说明: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重农抑商与海禁政策的实行、文化上的专制政策,都说明封建制度的衰落;资本主义萌芽虽已出现,但发展缓慢;从开放走向闭关,与世界发展潮流脱轨;产生了早期的民主思想,但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传统科技走在世界前列,但近代科学未诞生。‎ ‎【解析】‎ ‎【详解】首先从材料“明中后期以至清前期,封建农耕文明在唐宋高度发张的基础上又有所提高和突破,并在此基础上明显出现了工业文明萌动的迹象和近代化的趋向”“殆及降至周期性盛衰低估的清中期”可以概括出中国清明时期(鸦片战争前)社会发展呈现的特征;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封建制度的衰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世界潮流的发展、早期民主思想、传统科技的发展等方面来分析说明即可。‎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古至今,我国政治改革与政治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也积累了重要的经验教训。‎ 材料 ‎‎1901年1月29日 ‎,清政府“变法革新”上谕:“法令不更,痼习不破,欲求振作,当议更张。”“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之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 ‎——据韦庆远、柏桦编著《中国政治制度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实行变法革新的历史背景。‎ ‎【答案】背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加剧;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民主革命运动蓬勃发展;清政府统治危机加深。‎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01年1月29日”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加深、民主革命思想传播等方面思考作答。‎ ‎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18世纪中期,掌握政权的辉格党左翼主张议会改革,成为议会中的反对派,并发表了选举制度改革计划。19世纪初期,资产阶级激进派又活跃起来,议会改革的高潮又一次兴起。1829年,伯明翰工业家组成以阿特伍德为首的伯明翰政治同盟。此后,类似组织在其他城市相继成立,议会改革是这些组织活动的主要目标。他们还宣布同工人联合,竭力争取工业和其他劳动者的支持。在群主的压力下,1830年重新上台掌权的辉格党人表示赞成改革,提出《议会改革法案》,1832年6月被议会通过,并经国王批准生效。‎ ‎——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 材料二 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但没有提到开国会的具体年限。针对开国会这一旧问题,在1907年秋至1911年1月尤其是1910年,以立宪派人士为代表,各省咨议局为阵地,先后进行了四次请愿活动。期间,各省请愿代表团赴京并成立国会请愿同志会,呈递请愿书,呼请“皇上速降谕旨……召集国会”,形成了国会请愿的热潮。规模越来越大的国会请愿运动,对清廷的统治构成了巨大威胁,引起当权者的极大恐慌,最终请愿运动在清廷的镇压下偃旗息鼓。‎ ‎——据王建郎、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整理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英国议会改革运动与清末国会请愿运动的特点及其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者不同结果的原因。‎ ‎【答案】(1)特点:英国,工业资产阶级主导;得到广泛支持。清末,立宪派人士主导;规模不断扩大。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背景: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议会内部权力分配不均。清未,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强;民众对清政府抱有幻想;预备立宪的开展。‎ ‎(2)原因: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增强;政治同盟组织成立的推动;广大群众的参与;执政党的赞成。清末,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立宪派将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绝大多数群众对参与请愿热情不高;清廷的镇压。 ‎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关于英国英国议会改革运动,由材料“18世纪中期,掌握政权的辉格党左翼主张议会改革”,可见英国由工业资产阶级主导;由材料“他们还宣布同工人联合,竭力争取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支持。在群众的压力下”,可见得到广泛支持。关于清末国会请愿运动,由材料“以立宪派人士为代表,各省咨议局为阵地,先后进行了四次请愿活动”,可见清末立宪派人士主导;由材料“规模越来越大的国会请愿运动”,可见规模不断扩大。第二小问,英国要结合工业革命的开展,议会内部权力分配不均,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要求扩大政治权利。而清朝,由“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可见预备立宪的开展是契机,除此之外,可以从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归纳。‎ ‎(2)英国议会改革运动取得成功可以从阶级、政治同盟和任命群众和政党等方面归纳,可见是社会发展的合力。清末国会请愿运动的失败有深刻的经济根源,其逻辑思路是:清末,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立宪派具有软弱性,所以将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由材料“廷的统治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引起当权者的极大恐慌,最终请愿运动在清廷的镇压下偃旗息鼓” ,可见清廷的镇压。除此之外,当时由于立宪派的阶级局限性,请愿运动脱离人民群众。‎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