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题(解析版)
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 1.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 A. 平民的民主 B. 部分贵族的民主 C. 奴隶主的民主 D. 全体国民的民主 【答案】C 【解析】 古代雅典民主政治虽然实行民主政治,但这种民主政治的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C正确;雅典的民主政治并不是维护平民的利益,A错误;雅典的统治阶级是奴隶主阶级,不单纯是部分的贵族,B错误;雅典的民主并不是维护全体国民的利益,D错误。 2.伯里克利说:“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其中的“公民”是 A. 全体国民 B. 全体成年国民 C. 所有的成年男子 D. 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的成年男性 【答案】D 【解析】 雅典公民是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的成年男性,故D正确;妇女、儿童、奴隶不享有公民权,故ABC错误。 3.《十二铜表法》的颁布被视为是平民的胜利,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A. 它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滥用特权 B. 法律内容基本上都是习惯法的汇编 C. 它使平民获得平等的婚姻权利 D. 它明确维护贵族的私有财产权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在《十二铜表法》颁布之前主要是依靠习惯法审判,习惯法被贵族所垄断,是贵族欺压平民的工具;《十二铜表法》作为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它限制了贵族的专横,打破了他们对法律知识的垄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故A项正确。B项说法正确,但与材料设问强调“平民的胜利不符”,排除。C项说法错误,平民没有获得平等的婚姻权利,排除。D项说法正确,但与设问强调“平民的胜利不符”,排除。 4.以下有关罗马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罗马法是古罗马一系列法律、法规的统称 B. 万民法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 C.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D. 罗马法影响了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司法制度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罗马法,解答的关键信息是“不正确”。联系所学可知,随着罗马对外扩张以及国际交往和商业的发展,罗马公民同外邦人和被征服地区居民在法律上的矛盾和纠纷日益增多,于是逐渐形成了万民法。所以万民法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B项符合题意。ACD项表述都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5.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君主立宪制”的含义是 A. 君主的权力受法律制约 B. 宪法由君主负责制定 C. 君主按照法律程序选举产生 D. 君主向议会负责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君主立宪制指的是君主权力受法律制约的近代政体,A选项符合题意;宪法须是由议会制定,B选项错误;君主是世袭的而非按法律程序选举产生,C选项错误;当时国王受到议会的制约,但并不对议会负责,D选项不符合题意。 6. 15世纪中国出现的内阁制和18世纪英国形成的内阁制的相同之处是 A. 都制约了君主的权力 B. 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成长 C. 都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D. 都起到了巩固政权的作用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本题用排除法较好,15世纪中国出现的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它不利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故ABC三项错误,排除;15世纪中国出现的内阁制和18世纪英国形成的内阁制都有利于政治局势的稳定,起到了巩固政权的作用,故D项正确。 7.1787年宪法是关于美国政治体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美国实行 A. 君主立宪制 B. 责任内阁制 C. 邦联制 D. 联邦制 【答案】D 【解析】 1787年宪法是关于美国政治体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答案为D;AB不是美国实行的政治体制,排除;邦联制是美国独立初期实行的,1787年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C错误。 8. 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有权审查行政和立法行为的是 A. 总统 B. 联邦法院 C. 国务卿 D. 国会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美国实行三权分立体制,联邦法院掌握司法审查权,有权审查行政与立法的行为,故B项正确,排除ACD项。 9.1875年某国议会以一票多数通过宪法,使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该国是 A. 英国 B. 美国 C. 法国 D. 德国 【答案】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1875年宪法是议会以一票多数通过的,被称为“一票共和”,故C项正确;英国的《权利法案》颁布于1689年,而且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美国通过的是1787年宪法,德国通过的是1871年宪法,而且德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故ABD错误。 10.分权制衡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一大特色。下列国家权力机构在政治实践中,制衡效果相对最弱的是 A. 英国的内阁与下院 B. 美国的总统与国会 C. 法国的总统和参议院 D. 德国的皇帝和帝国议会 【答案】D 【解析】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在做此题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德国的政治体制是非常特殊的,其实德国表面上是君主立宪制政体,实质上是君主专制政体,所以德国制衡效果最弱,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国的制衡效果相对最弱 11.“在一九五八年,少数民族的经济和文化,也有了巨大的跃进。据统计,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等地,一九五八年工业总产值比一九五七年增长百分之八十八,粮食产量也增长了百分之八十三。”这一现象直接得益于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政治协商制度 D. “一国两制” 【答案】A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58年我国设立广西壮族自治区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激发了少数民族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故A项正确;题干与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制度及“一国两制”无直接关系,排除BCD三项。故选A 12.在中国要避免“文化大革命”的悲剧重演,主要在于 A. 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 B. 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C. 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D. 反对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造成了一系列悲剧,故要避免“文革”悲剧的重演,就要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故本题答案选B项。A、C两项与“文革”悲剧无关;D项是一个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 13.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其中,“两制”指的是两种 A. 社会制度 B. 管理制度 C. 教育制度 D. 军事制度 【答案】A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一国两制”指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故“两制”指的是社会制度,A项正确;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14. 台湾问题与香港和澳门问题不同,它属于 A. 中国的内政问题 B. 殖民历史遗留问题 C. 国际争端 D. 党派之争 【答案】A 【解析】港澳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故A项正确。 15.1949年10月2日,苏联政府第一个宣布决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并断绝同国民党政府的外交关系。随后,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等10国相继与新中国建交。这表明 A. 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十分激烈 B. 美国遏制新中国政策的失败 C. 新中国杜绝与西方国家交往 D. 新中国推行“一边倒”外交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依据材料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与中国建交的基本上都是社会主义国家,这体现了新中国推行“一边倒”外交方针,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1955年华约的成立,标志着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开始;B选项错误,美国遏制新中国政策失败的标志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C选项错误,“一边倒”政策是在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敌视新中国的背景下推行的,中国在建国初期主要与社会主义国家建交,并不意味着新中国绝不同美、英等西方国家来往。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16.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A. 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B. 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C. 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 协约国集团的成立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现代中国的外交。依据所学可知,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故应选C。 17.( )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 第25届 B. 第26届 C. 第27届 D. 第28届 【答案】B 【解析】1971年10月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76票绝对优势,通过了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答案为B;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18.新中国外交史上下列大事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③参加万隆亚非会议 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⑤中美签订上海公报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②④⑤ C. ①③②⑤④ D. ①②③⑤④ 【答案】A 【解析】 1953年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中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亚非会议,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1972年中美签订上海公报,故正确的顺序是①②③④⑤,故排除BCD,A符合题意。 19.历史学家使用“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北约”、“华约”等词汇来表述 A. 新兴力量兴起 B. 多极化趋势加强 C. 欧洲走向联合 D. 两极格局的形成 【答案】D 【解析】 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两极格局最终形成,故材料反映的是两极格局的形成,故D正确;材料信息与新兴力量起无关,排除A;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多极化问题,排除B;材料信息与“欧洲走向联合”无关,排除C。 20.历史文献中经常出现“西方列强”、“东方国家”和“南北对话”等涉及方位的概念,它包含有深刻的政治、经济内涵。如,二战后“西方”的概念其内涵是 A. 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B. 大西洋两岸的欧美国家 C. 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 D. 欧洲与美洲的所有国家 【答案】C 【解析】 考查二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二战后,由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敌对,形成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两大阵营对峙。故C。项符合题意。 21.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逐渐分化,主要挑战来自 A. 欧洲共同体和日本 B. 第三世界力量兴起 C. 苏联综合国力上升 D. 中国国际地位上升 【答案】A 【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由于“欧共体”和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美国在政治经济上受到严重挑战,霸主地位动摇,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三足鼎立局面,因此A选项正确。亚非拉第三世界、苏联和中国都不属于资本主义阵营,不是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分化的因素,其他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22.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反映了 A. 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影响力扩大 B.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平起平坐 C. 西方国家放弃了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控制 D. 发展中国家放弃了彼此间的合作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不结盟运动反映了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影响力扩大,A选项正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平起平坐说法错误,B选项排除。材料未体现西方国家放弃了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控制,C选项错误。不结盟运动强调的是发展中的国家联合起来应对国际挑战,主要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70年代后,致力于公正合理的经济秩序的建立,D选项错误。 23.下图是2018年6月12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新加坡会晤的场景,双方握手致意,这是在任的朝美领导人数十年来首次会晤及握手。对这次会明的正确解读是 A. 说明美国已不再是超级大国 B. 新加坡主导了世界形势 C.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 D. 标志两极格局正式解体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新加坡会晤的场景,双方握手致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朝美两国试图通过和平谈判解决朝核问题,避免 双方发生武装冲突,体现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故本题答案选C项。美国仍然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A项不符合基本史实,排除;新加坡是世界上有名的城市国家,但其无法主导整个世界的形势,B项不符合基本史实,排除;D项与本题主旨无关,排除。 24.下面年代尺主题为“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其中完整反映两极格局形成与解体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极对峙格局形成,1991年两极格局瓦解,故选C;排除ABD项。 二、材料阅读题。(共28分) 25.法制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材料一 中国法典的缘起与(罗马)查士丁尼法典的组成方式有相同之处……限制《中国法典》之外的出版物的发行(政府除外),罗马亦是如此:两国都各自以公告、律令和诏书等形式立法,还有诸如过继、家庭财产共同占有关系等都有相同之处。 ——田涛《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法律接触与碰撞》 材料二 美国创立了一系列宪政原则和制度,开辟了人类社会追求民主、反对专制的历史新纪元……深刻地影响了近现代世界的民主进程。 ——袁明《美国文化与社会十五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与罗马在法治方面有哪些相似点? (2)材料二中的“一系列宪政原则和制度”分别指的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1787年宪法产生的积极影响。 【答案】(1)相似:政府垄断立法;立法形式多样化;保护私有财产。 (2)原则:三权分立(分权与制衡)。 制度:联邦制、共和国、总统制。 (3)影响: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成文宪法;起到保障民主、防止专制的作用(避免权力过于集中);保障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加速资本主义发展。 【解析】(1)相似:根据“限制《中国法典》之外的出版物的发行(政府除外),罗马亦是如此”得出政府垄断立法;根据“两国都各自以公告、律令和诏书等形式立法”得出立法形式多样化;根据“还有诸如过继、家庭财产共同占有关系等都有相同之处”得出保护私有财产。 (2)根据“美国创立了一系列宪政原则和制度”可得出是美国1787年宪法,从而得出其原则是三权分立(分权与制衡),其制度是联邦制、共和国、总统制。 (3)影响:根据“开辟了人类社会追求民主、反对专制的历史新纪元……深刻地影响了近现代世界的民主进程”并结合所学可从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成文宪法;起到保障民主、防止专制的作用;保障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加速资本主义发展等角度概括。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57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斗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2006年4月21日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 材料二 “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实施不仅使新中国在紧急援助、外交等方面倚重苏联,并且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某些方面也照搬苏联经验,产生了许多弊端,走了许多弯路。同时也加剧了中美关系的冻结程度,限制了中国外交向纵深发展。 ——游艳丽《美国对华政策与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之联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方面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2)概括材料二中作者对“一边倒”政策的基本看法。 【答案】(1)成就: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看法:基本否定或弊大于利。“一边倒”使中国过多依赖苏联;照搬苏联经验,产生了许多弊端;限制了中国外交的发展。 【解析】(1)根据所学可得出成就主要是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及宪法的颁布,从而得出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看法:根据“产生了许多弊端”得出基本否定或弊大于利。根据“并且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某些方面也照搬苏联经验”“限制了中国外交向纵深发展”可得出“一边倒”使中国过多依赖苏联;照搬苏联经验,产生了许多弊端;限制了中国外交的发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