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安徽省池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安徽省池州市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卷 高二历史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的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据《礼记》记载:“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故乐者,审一以定和……所以合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由此可知,西周“乐”制的设计,旨在 A. 巩固宗法制的统治 B. 确立贵族等级秩序 C. 维系社会秩序稳定 D. 弥补分封制度缺陷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莫不和敬”“莫不和顺”“莫不和亲”“合父子君臣”可知“乐”制旨在缓和等级矛盾、维系社会秩序,故C项正确。“乐”制在于维护宗法制和等级次序,非“建立”和“确立”,可排除A、B项;“乐”制与分封制是文化和政治两个不同领域的制度,“乐”制是为了维护分封制,非弥补分封制度缺陷,可排除D项。 2.下表是不同史籍对古代选官制度的记述。对所记述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史籍 记述 《礼记·射义》 古者天子之制,诸侯岁献贡士于天子,天子试之于射宫。 《后汉书·左雄传》 郡国孝廉,古之贡士。 《周礼·地官》 记载有乡大夫具乡饮酒之礼,考察其乡人土的德行、道艺,三年举贤能者贡于周王,以备选用。 A. 官吏举荐人才的察举制业已出现 B. 德才兼备成为世官制的主要标准 C. 贤能之士通过荐举选官步入仕途 D. 世卿世禄制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信息来看“诸侯岁献贡士于天子”“郡国孝廉,古之贡士”“举贤能者贡于周王”等信息,可以看出先秦时期通过荐举选官,一些有才能的被任用,荐举选官是指君主及官员个人推荐优秀人才任官。这样的人才来自社会各个阶层,靠自身才干被委以各级各类官职,甚至将、相等高官。如西周春秋时诸侯有贡士于天子之制,是基层长官向最高统治者推举有才学之士供朝廷选用的制度,就是朝廷通过基层荐举选拔官员的一条重要途径。他们没有官宦背景,完全凭个人能力。故C项正确。察举制是汉朝制度,排除A项。世官制的标准是出身,血缘关系,故排除B项。世卿世禄制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项。 3.史学家陈寅恪指出:“(唐初)河北士族不必以仕宦至公卿,始得称华贵,即乡居不仕,仍足为社会之高等人物。盖此等家族乃一大地主,终老乡居亦不损失其势力,自不必与人竞争胜负于京邑长安洛阳也”。材料折射出 A. 唐代门阀士族政治占主导 B. 科举制推动士族地位提高 C. 历史发展进程具有渐进性 D. 政治模式反映了土地关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这一时期旧土地关系下的家族势力在新的选官制度和土地关系(战争背景下的土地军事集团重新分配)之下仍能保持的较大的影响力,故体现了历史发展的渐进性,故C项正确。A项史实错误,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士族地位变化的问题,只是表述了士族在其势力范围内可以保持稳定的影响力,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政治模式问题,故D错误。 4.明清时期,士大夫群体中主体性相对鲜明的人土形成了一种代表天下公论的政治意识或理念,他们在政治价值观念上趋近,思想取向具有同一性,往往基于志同道合而结成“朋党”。在实际社会政治生活中,他们有时还能操控政治奥论,令皇帝不得不有所退让。这反映出当时的士大夫群体 A. 惯于结党营私和相互倾轧 B. 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走向 C. 共同批判君主专制的弊端 D. 政治意识抗争性日益凸显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信息来看“代表天下公论的政治意识或理念”“操控政治與论”“皇帝不得不有所退让”等,可以判断出明清时期士大夫群体政治意识的抗争性强化与突破,故D项正确;材料中的“朋党”有特定含义,不是善于结党营私相互倾扎,故排除A项;“操控政治舆论”的目的是“令居于九五之尊的帝王不得不有所退让”,而不是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走向,故排除B项;从材料的主旨来看,不能判定是明清时期士大夫群体共同批判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故排除C项。 5.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前,海外各国已开智、施仁、崇义、国富、兵强,清朝仍把各国当做昔日的夷狄,如禽兽般蔑视。以至道光末年鸦片之乱为英国所挫。这一观点 A. 表达了对“华夷”观念的质疑 B. 正确揭示了中国战败的根源 C. 理性分析了当时中外政治形势 D. 揭示了西方列强侵华的本质 【答案】A 【解析】 【详解】学者认为西方国家国富、兵强,而清朝以夷秋对待西方是符合史实的,但认为因清朝蔑视他们而导致鸦片战争失败,这一看法是片面的。此观点体现了学者对清朝的“华夷”观念极大不满,故A项正确。B项错在了“正确揭示”的表述上,故排除B项。从材料信息主旨来看,不涉及“中外形势”,故排除C项。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本质是将中国变成其殖民地,这和材料信息主旨是不符合的,故排除D项。 6.曾国藩创建的湘军从最低阶到最高阶,都建立在对个人的效忠上。高阶军官自择下属,士官挑选自己的士卒。一种建立在人与地区上的同乡情谊,使得湘军从将领到步卒都能牢牢聚合在一块。这种军事集团的构建模式 A. 埋下了近代军阀割据的历史隐患 B. 揭示了太平天国失败的主要原因 C. 大幅度提升中国军队近代化水平 D. 阻碍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进程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建立在对个人的效忠上”“建立在人与地区上的同乡情谊将这支军队从将领到步卒牢牢闭结在一块”,表明湘军具有封建传统军阀性质,这必然会为近代中国军阀割据埋下隐患,不利于军队近代化,故A项正确,C项错误。材料中的现象有利于加强湘军的战斗力,但不是太平天国失败的主因,可排除B项;材料现象与向西方学习没有必然联系,可排除D项。 7.1900年6月,当德国公使伍林德在北京被枪杀后,清政府向各省督抚发布一道密旨:各省督抚均受国厚恩,同休戚。时局至此,当无不竭力图报者。应各就本省情形,统盘筹划,于选将,练兵、筹饷三大端,如何保护领土,不使外人逞志;如何接济京师,不使朝廷坐困。这一“密旨”客观上 A. 解决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B. 加速了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C. 导致了八国联军共同侵华 D. 赋予了督抚一定的行政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核心信息是德国公使伍林德被枪杀之际,清政府颁行的一道密令,让地方督抚便宜行事。这一密令加大了督抚处理地方的权力,是东南互保形成的政策依据,故D项正确。该措施没有解决清政府的政治危机,违背史实,排除A项;B项错在慈禧太后逃亡途中下令镇压义和闭;帝国主义企图瓜分、占领中国与中国人民反瓜分、反占领的矛盾是发生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根本原因,排除C项。 8.下表内容是有关对红军长征的论述,从中可以提炼出的共同结论是 论述 出处 我们长征时只有一个思想,就是无论如何要克服这些困难,要为自己的理想奋斗到底。最后,我们完成了任务,到达了当时的目的地。 张闻天《要为自己的理想奋斗到底》 长征是一次充满集体英雄主义献身精神和理想的举世无双的行动,是人类有文字记录以来最令人振奋的大无畏事迹。 索尔兹伯力《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 陈载舸《中华民族凝聚力学概论》 A. 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在长征中得到集中体现 B. 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举世无双的行动 C. 为理想信念面艰苦奋斗是长征胜利的法宝 D. 长征的成功展现出集体英雄主义献身精神 【答案】C 【解析】 【详解】图表中三则材料所记述内容侧重点虽有所不同,但有共同的记述内容,即理想信念是红军长征的精神动力,使红军将土在艰难环境下艰苦奋斗,最终取得长征的胜利。据此可得出C项正确。长征途中,国民党追击共产党,故A项错误;B项和D项虽然符合史实,但只是材料中信息的一个方面,不全面,不是三则材料中的共同点。 9.有学者指出“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100多年历史一个历史转折点”。以下《抗日战争》的教学提纲图片反映了 政治方面:两党合作,民主力量不断发展,国民政府开放民主;经济方面:政府经济职能增强;主权方面:废除旧的不平等条约,获得主权国家的尊严,民族凝聚力增强。 A. 抗日战争与中国现代化的鲜明主题 B. 学术界对抗日战争有多种理解和解读 C. 民族凝聚力增强是现代化主要体现 D. 中国在抗日战争时期出现现代化因素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材料信息,从中国现代化的角度分析,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百年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体现在当时中国在民主政治、国家主权等多方面取得的成就,抗日战争与中国现代化是题干表述的重要主题,也就是抗日战争与中国近代化发展的关系故A项正确;题干内容是从中国现代化的角度分析,而不是体现学术界对抗日战争的多种理解和解读,故B项错误;C项“民族凝聚力增强是现代化的主要体现”,仅仅体现题干的部分内涵,故排除,D项“中国在抗日战争时期出现现代化因素”表述错误,中国现代化的起步是在1862年,故排除。 10.1787年5月25日到9月17日,美国制宪会议最后签署《联邦宪法》。制定和通过《联邦宪法》的过程中,罗德岛(州)的代表始终没到场,其他12州的代表团也经历了各种矛盾和斗争,会议仅表决就进行过569次,最终签字的是42名代表中的39名。这一过程体现出 A. 美国邦联制政体深得民心 B. 美国的民主政体逐渐完备 C. 联邦政府存在不稳定因素 D. 政体确立伴随斗争和妥协 【答案】D 【解析】 【详解】有的州拒绝参加会议、几十名代表、历经一百多天、进行了数百次表决、最后还有三名代表拒不签字这些信息都能体现出围绕制宪充满了矛盾,而在复杂艰苦的过程之后终于通过了《联邦完法》,体现出各种力量和观点的最后妥协,故D项正确。美国独立后建立的邦联政体,无力应对内外交困的局面,所以政体改革势在必行,故A错误。材料提供的信息是《联邦宪法》诞生的艰难过程,不是法律逐渐修改完善的过程,故B错误。《联邦宪法》仅是联邦政府成立的法律依据,不能因为这部法律谈论过程漫长艰难而断言以后成立的政府有不安定因素,故C错误。 11.亨廷顿教授认为,同质文明、亲缘文明易于相互沟通和理解,而不同文明之间容易误解、误读;未来战争将不再在不同的民族国家之间进行,而会在不同文明之间尤其是在不同文明的断层线上展开,将来西方文明所面对的敌人就是儒教与伊斯兰教的联盟。材料意在表明 A. 东西方不同文明的冲突不可避免 B. 文明因素在国际政治中影响上升 C. 不同民族国家的战争基本上解决 D. 同质文明程度远远高于异质文明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材料信息“未来的战争……不同文明”等信息,可以看出作者认为国家关系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不同文明的冲突,故选B。材料不是强调战争不可避免,故排除A项。不同民族国家的战争基本上解决非亨廷顿教授观点,排除C 项。“同质文明、亲缘文明易于相互沟通和理解,而不同文明之间容易误解、误读”,非同质文明程度远远高于异质文明,排除D项。 12.东汉时期,随着铁农具的广泛使用,牛耕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的运用,庄园经济不再是中原地区的专利。此时的庄园经济已经发展到边郡地区。据此可知,庄园经济的发展反映出当时 A. 农业耕地面积在扩大 B. 全国农业生产力水平在提高 C. 经济结构已发生变化 D. 边郡土地兼并状况日益严重 【答案】B 【解析】 【详解】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庄园经济模式扩展到边郡地区,从而代表了东汉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故B项正确;材料表明随着生产力提高,庄园经济模式有所扩展,但不能说明耕地面积的扩大,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表明庄园经济扩展不能代表是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仍是小农经济,故C项错误;材料和土地兼并没有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 13.唐代政府建立了严格的物价管理制度。每种货物按品质评定为上、中、下三种价格,价格变动每十天登记一次;诸市司官员评定物价不公,按照物价的偏差程度以贪赃论处;若从中捞取好处则按盗窃罪论处。唐政府此举,意在 A. 抑制商业发展 B. 加强君主专制 C. 规范市场秩序 D. 根除官员腐败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材料信息“……物价不公,按照物价的偏差程度以贪赃论处”以及“若从中捞取好处,按盗窃罪论处”等信息,可以看出唐朝的城市商业管理可规范商业秩序和维护民众权益,故C项正确。唐代政府建立了严格的物价管理制度,在于规范商业发展而非抑制商业发展,故A项不正确;材料是对于枉法官员的惩处,不能体现政府的严刑峻法和皇权至上,故排除B项;D项的“根除”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 14.下表记载的是1867~1892年中国进口棉花和棉纱价格变动情况。表内记载情况表明,当时 年代 棉花进口价格(关两/担) 棉砂进口价格(关两/担) 1867 13.79 43.29 1870 13.25 38.21 1874 8.34 28.62 1880 10.33 24.08 1886 8.03 2046 1892 10.85 16.97 A. 各类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 B. 进出口贸易以棉花和棉纱产品为主 C. 洋棉和洋纱已占据市场的主体地位 D. 农民家庭棉纺织业受冲击日益严重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表格信息可知,进口到中国的棉花和棉纱价格逐渐下降,从而促使大量棉花和棉纱进入中国,进而冲击农民家庭棉手工业,故D项正确;材料不涉及中国产品故A项错误;棉花和棉纱价格的变化会带商品数量的变化,但不一定会成为主要商品,故B项错误。材料能体现价格和大量棉花和棉纱进入中国,但不能说明洋纱占主体地位,故C项错误。 15.下表是中国从1912年到1931年间,机器进口情况统计表(单位:1000海关两)。表中内容反映出 年代 各种机器和工具 农机具 B/A(%) 1912~1916 15956 118 0.74 1917~1921 39269 798 2.03 1922~1926 43074 390 0.91 1927~1931 55192 998 1.81 A. 中国初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 B. 广大农民实际购买力明显提高 C. 近代化农业领域发展情况 D. 小农经济已向规模化经营转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表格可看出,农机具在辛亥革命后20年总体呈现增长的趋势,故C项正确。中国初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是在新中国,故A项错误。表格无法体现农民购买力,排除B项。农机具购买数量的增多只能反映近代化的程度,无法反映小农经济的经营状况,排除D项。 16.下图是人民公社化运动中集体食堂的照片:照片反映出人民公社化运动 A.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C. 有效解决了消费与生产间的关系 D. 超越了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人民公社化运动盲目追求“一大二公”,超越生产关系水平,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故D项正确。人民公社化运动实施平均主义,不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A项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不能适应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故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人民公社化运动没有有效解决了消费与生产间的关系,故排除C项。 17.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报刊不断刊登文章,围绕个体经济雇工经营有无剥削,和今天的雇工经营与资本主义的雇工经营有无区别等焦点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这一时期的讨论表明 A. 经济体制改革已触及新的领域 B. 对个体经济的定位趋向明确 C. 计划经济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 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即将启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时间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此时改革开放已经开始,在报刊中展开的关于个体经济雇工经营及雇工经营与资本主义雇工经营有区别的焦点问题的讨论,表明了在拨乱反正和思想解放的大背景下,这种讨论基本上走出了“文革”的政治阴影,为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起步扫清了思想障碍,表明了经济体制改革已触及新的领域,A项正确;材料中的信息并未体现对个体经济趋向的明确定位,B项错误;此时我国还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C项表述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针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不符合材料信息,D项错误。故选A。 18.美国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中说,16世纪欧洲殖民者入侵美洲,各种瘟疫和传染病带到美洲,在殖民者到达美洲后的一个世纪,当地人口减少了95%,仅在墨西哥,人口就锐减了3500万。美洲人口的锐减 A. 便利了欧洲殖民者建立殖民统治 B. 导致美洲纳入到世界市场 C. 促进了欧洲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 D. 促使东方迅速从属于西方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表达的中心思想是16世纪洲殖民者入侵美洲导致人口锐减,这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导致了美洲国家长期落后和贫困,人口锐减促进非洲人口逐渐流向美洲地区,减轻了原住民的抵抗,客观上有利于殖民统治的建立,故选A项;新航路的开辟使美洲融入到世界市场之中,而不是人口的减少,故排除B项:促进欧洲国家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是早期的殖民扩张,故排除C项;东方从属于西方是在工业革命之后,故排除D项。 19.有学者指出,罗斯福新政中“劳工立法”依据的基本原则是:只有使工资劳动者从他们生产的产品中取得较大的份额,只有增加生产利润中分给消费者的部分和减少分给投资者和投机者的部分才能恢复和保持消费的市场。市场得以维持,整个社会经济才能再次步人正轨走向发展的道路。材料意在说明,罗斯福新政 A. 主要基于发展经济的需要 B. 旨在全面解决劳工的就业 C. 为了缓解劳资之间的矛盾 D. 迫于工人政治斗争的现实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从新政的劳工立法依据的基本原则来看,新政采取实施劳工立法,主要是想提高劳动者工资的办法来促进经济增长,也就是强调加强实施劳工立法的经济动因,故本题选A项。劳工立法非全面解决就业,排除B项。劳工立法的目的在于缓解经济问题,而非缓解劳资矛盾,排除C项。材料无法提现工人政治斗争,排除D项。 20.汉代画像石中有许多描绘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的画面,其中,历史故事主要宜传如刑渠哺父的孝道、荆轲刺秦王的忠义等,历史人物主要有三皇五帝、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孔子等。这反映出 A. 儒学教育的民间化以及制度化 B. 儒家开始融合道家及阴阳家学说 C. 儒家思想对汉代文化影响增强 D. 儒家继承了先秦诸子思想的精华 【答案】C 【解析】 【详解】汉代画像石中有许多描绘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的画面,而画面的历史故事的主题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体现“忠”“义”精神,故本题选C项;从材料提供的信息来看,不涉及儒学教育的民间化和制度化问题,故排除A项;材料的主旨是有关儒家文化的影响问题,不涉及开始融合道家和阴阳家学说的问题,故排除B项;D项的“继承了先秦诸子思想的精华”等信息,从材料看不出来,故排除D选项。 21.尽管程朱理学在其初始阶段连遭厄运,屡被排斥,但随着历史发展和时代变迁,理学的价值愈来愈被封建专制主义者所认识和采纳,逐渐受到尊崇,直至被确立为官方正统哲学。理学几经坎坷终能实现正统的原因是 A. 适应了封建统治阶级政治需要 B. 首倡“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道德 C. “君权神授”思想符合民众需要 D. 顺应了社会转型对文化的内在需要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要求分析理学历经坎坷终能实现正统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我们不难得知是其适应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故选A项;B项错在了“首倡”的表述上;“君权神授”思想是从汉代董仲舒时期就提出了,故排除C项;程朱理学被确立为官方正统哲学是在宋代的时期,故排除D项。 22.有学者指出:“两汉时期文人有良心而没有文学,魏晋六朝时期则有文学而没有良心,盛唐时期可说是文学与良心兼备,杜甫便是代表,他的伟大也在这里。”这表明杜甫的作品,具有 A. 魏晋六朝以来的文学精华素养 B. 关注民生哀乐的现实主义特质 C. 文学家的慧眼诗心与宏见卓识 D. 抨击时弊和避乱弃世的精气神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材料信息“盛唐时期可说是文学与良心兼备”,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在盛唐时期,对于“良心”主要强调是关心民间疾苦的现实主义情怀,故本题选B项;根据材料信息“魏晋六朝时期则有文学而没有良心”,故魏晋六朝以来的文学精华素养不正确,故排除A项:C选项的文学家的慧眼诗心与宏见卓识,不能体现材料主旨信息,故排除;“避乱弃世”的表达不合适,故排除D项。 23.孙中山在《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一文中指出,英国财富多于前代不止数千倍,人民的贫困甚于前代也不止数千倍,并且富者极少,贫者极多……美国官吏有由选举得来的,有由委任得来的,无论是选举、是委任,皆有很大的流弊。就选举上说,美国代表院中,往往有愚蠢无知的人夹杂在内。材料表明,孙中山 A. 使三民主义思想有了新的发展 B. 开始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 C. 对西方社会的弊端有较清醒认识 D. 意欲放弃走英美式代议制的道路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材料信息,孙中山主要表达的是英国财富的贫富分化以及美国官员的选拔存在很多流弊,据此孙中山是在强调在进行了民族和民主革命之后,需要借鉴欧美国家的弊端,对西方社会的弊端有较清新认识,故选C项;孙中山对“三民主义”有了新的认识是在其晚年的时候实现转变的,故排除A项;同样孙中山开始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指的是孙中山在晚年实现“联俄联共和扶助农工”政策,故排除B项;从材料提供的关键信息来看,孙中山并没有放弃走英美式道路的念头,故排除D项。 24.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社会主义这个阶段,有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这表明毛泽东 A. 基本确立了中国“三步走”发展战略 B. 初步认知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期阶段 C. 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 D. 开始全面实施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材料信息“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以及“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等信息来看,毛泽东对中国的国情的认识是比较正确的,初步认识到中国是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基本实际,故选B项;基本确立了中国“三步走”发展战略是在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上;故排除A;从材料信息来看不能确定是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故排除C项;构思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宏伟蓝图突出的是“一化三改”,这和题干材料信息不一致,故排除D项。 25.在中世纪,理想的人应该是自卑、消极,无所作为的,人在世界上的意义不足称道;文艺复兴发现了人和人的伟大,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创造力,提出人要获得解放个性,应该自由。这种变化实际上是提倡 A. 极端的个人主义 B. 以人为中心的理念 C. 主权在民的思想 D. 反对专制王权和神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极端的个人主义只是人文主义者思想主张的一个方面,并不是唯一的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才是核心,故排除A选B;C项是启蒙运动的主张与材料的主旨不符,故排除;“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创造力,提出人要获得解放个性,应该自由”主张个性解放,非反对专制王权和神权,故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满分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历代王朝都制定和实施治理边疆的政策,以对边疆实行有效管辖。两汉王朝通过设立郡县、属国及专门机构来管理边疆。对匈奴和西域各国采取了和亲、武力进政、册封官爵等政策,来加强对边疆的控制。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隋唐的民族政策表现得较为开明,以怀柔、招抚为主。唐王朝对边疆各族采取的和亲政策次数之多、时间之长是历代王期所无法比拟的。还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以边疆民族首领为都督、刺史管理府州事务,并可世袭,相对松散的羁縻方式却起到了很好效果。元代的疆城是前代所无法比拟的。为此,在岭北、辽阳、云南等设行省,并建立从首都到边疆的驿站制度,实施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清代的治边思想既有继承历代王朝治边思想大成的一面,又有创新和发展。设理藩院主管边疆民族事宣,制定笼络安抚少数民族上层的各项方案,如封爵、联姻等。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二 中国是一个大陆性国家,外患主要在北面,海疆在明代以前是最太平的边界。但在1874年,清廷内部展开了一场长达数月的海防塞防大讨论。海防派代表人物李鸿章认为两者“力难兼顾”,以“海疆备虚”为由,奏请朝廷暂罢西征,放弃塞防,建议“停撤之饷,即匀作海防之饷”。塞防派代表人物左宗棠则极力反对,指出西北“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尤其招致英、俄渗透。光绪元年(1875年),清廷采纳左宗棠“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的原则,一面命左宗棠督办新疆军务,收复失地;一面派李鸿章督办北洋、沈葆祯督办南洋海防事宣。至此,“塞防”与“海防”之争大体上尘埃落定。 ——摘编自于大刺《清末“海防与塞防大辩论”的历史比较与战路思考》 材料三 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301,其中藏族226人,门巴族、珞巴族、回族、纳西族、怒族等16人。 ——摘编自陈连开等《中国近现代民族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边疆政策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出现“海防”与“塞防”论争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的意义。 【答案】(1)特点和说明:政策具有延续性,后代对前朝边疆政策往往有借鉴与继承,如汉代、唐代、清代的和亲联姻政策。各朝具有创新性,针对不同现状,创立新的边疆制度,如唐代的羁縻府州制度,元代的行省制度。方式具有多样性,历代采用战争征服、联姻和亲、设置机构等多样化的治理手段来加强对边疆的管理。 (2)背景:英俄插手西北边疆事务;日本侵扰东南地区;清政府财政困难;长期陆防思想为主导,缺乏向海洋拓展思想;西北地区的战略地位重要;东南地区作为经济重心的重要性. (3 )意义:满足了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西藏的经经发展和社会进步;为治理边疆地区提供了政策借鉴。 【解析】 【详解】(1)不仅概括特点还需要结合史实说明特点。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可知,自汉代到清代,边疆治理的措施不仅有和亲、武力征伐、设置机构等多种方式,而且后代往往借前代的措施,还根据本朝国情创新制度。 (2)分析背景需从19世纪70年代的国内、国际多角度、全方位考虑。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不断侵扰中国沿海,英俄拉拢西北少数民族企图侵犯中国边疆,而长期内战和赔款使清政府财政有限。西北地区战略地位重要,东南地区一直是清政府财政的重要来源。从材料可知,我国有长期重视陆地而忽视海洋的思想等。 (3)主要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可结合所学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民族团结等方面进行概括。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冯友兰在1940年推出的《新事论》一书指出清末思想与民初思想的八大区别不同,见下表。 清末思想(1840—1911年) 民初思想(1912年民国建立后) 讲文化的共同性 讲文化的特殊性 西洋人专信弱肉强食 西洋人专信自由平等 重视西洋的物质文明 重视西洋的精神文明 注重实业 注重玄谈 体用两橛 体用倒置 看不起西洋人 崇拜西洋人 只是空洞地谈论男女平等、妇女解放 教女人自动地反抗礼教,学习娜拉离家出走 照清末人的思路走下去,中国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照民初人的思路走下去,中国注定要吃大亏 材料提供了清末到民初思想的演进历程,蕴含了思想近代化的诸多信息观点。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答案】【示例一】从清末追求“富强”到民初“个性解放”主题的演变 鸦片战争后,在列强坚船利炮的欺侮下,为了挽救统治危机,中国开始了自强运动、戊戌变法、新政改革、宪政运动等。在这一段历史中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要求和建议,包括修铁路、办工厂、建学校、派遣留学生,以及改革科举制度、推行变法维新,甚至搞君主立宪等,这些都是围绕“国家富强”这一主题展开的。1911年,清政府垮台,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加上西学的进一步传播,新兴知识分子在新思想的激励下,以及在民国宽松的体制和软弱的治理的纵容下,提出民主和科学以及自由平等等主张,由此引发出“五四”新文化运动。它既是一场爱国运动,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更是一场知识分子阶层独立地展示自己的观念和行为的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功劳就是发现了个人,使个性主义、个性解放的观念进一步发展。 从清末追求“富强”的主题,到民初“个性解放”的主题,正是在多重因素下促成的。 【示例二】从清末蔑视西学到民初膜拜西学的演变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以“天朝上国”自居,独守儒家思想道德的制高点,对西洋文化采取种敌视、抵触的心理;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大国被打开,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清政府的有识之士开始关注并学习西学,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的思想,但是是在维护封建传统道德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同时,早期维新派提出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甲午战争后,维新派进一步提出学习西方包括进化论在内的思想文化;《辛丑条约》签订后,革命思想不断发展,进一步深入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民国建立后,在内外环境的冲击下,先进的中国人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全盘接受西方思想。 从清末到民初,在学习西学方面,中国人经历了由敌视、蔑视西学,到膜拜西学的过程,并且不断加深。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和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运动。结合本题设问要求材料提供了清末到民初思想的演进历程,蕴含了思想近代化的诸多信息观点。材料中提炼一个信息观点,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代史知识予以说明。一是要从材料中分析提取清末到民初思想的演进历程,可以从清末追求“富强”到民初“个性解放”主题的演变,从清末蔑视西学到民初膜拜西学的演变等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知识进行分析,分析时需要结合中国近代史主要事件展开分析即可。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6年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起步,从内容上讲,大体经历了向地方政府放权,中央重新收回权力,再向地方政府放权,这样一个“放——收——放”的循环过程;从时间上讲,大体经历了“大跃进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60年代调整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十年动乱中经济体制的变动”三个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单一化,强调公有制程度越高越好;在经济决策方面高度集中,强调中央集中权力的重要性;在经济调节方面强调指令性计划的作用,在分配方面倾向平均主义;在经济管理方面,行政化、条块分割与封闭化。 ——摘编自杨名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历程及其历史经验》 材料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初期的“大包干”、“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最终,党的十四大还是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特别是邓小平1992年发表“南巡讲话”后,中国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经过30年的奋斗,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和形成开放型经济为标志,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及其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并分析其得以成功的主要因素。 【答案】(1)历史背景: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已基本形成;苏联计划经济的经验;“一五计划”的巨大成就。基本特征:单一的公有制;权力高度统一;行政计划指令性;平均主义。 (2)方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素: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思想解放的不断深人;对外开放政策的持续贯彻;对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进一步探索。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后经济体制改革历史背景以及基本特征。首先概括建国后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可以从材料提供的时间“1956年”以及“60年代”等。再结合相关的时代背景即可。概括建国后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特征,可以结合材料信息进行分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单一化”“强调中央集中权力的重要性”“在分配方面倾向平均主义”等信息进行分析即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及其成功的因素。首先来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结合材料二的时间信息即可,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因素,可以从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解放思想,不断探索;邓小平南方谈话等方面进行分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