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2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人总是作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非常关心亲族关系,对于辈分、男女性别和身份的区别很是敏感,从古代起,女儿都是嫁到别家去,儿子则将媳妇娶进自己家里。”材料所述文化传统,其根源是 A. 宗法制 B. 世袭制 C. 小农经济 D. 三纲五常 【答案】A 【解析】 【详解】题干描述了夏商周时期的宗法制度所形成的宗法观念,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世袭制,故B项错误;小农经济的形成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西汉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中国人总是作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非常关心亲族关系”,联系所学宗法制的特点分析解答。 2.孟子曰:“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与这句话理念一致的思想是 A. “刑过不避大臣,赏罚不遗匹夫” B. “兼爱、非攻、尚力” C.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大致意思是“土地不必再扩大,百姓不必再招聚,施行仁政称王天下,没有人能阻挡得了”,因此材料强调的是“仁政”,故C选项正确;“刑过不避大臣,赏罚不遗匹夫”的意思是法不偏袒权贵,贵族犯法也应该受到法律制裁,赏罚分明,故A选项与题干无关;“兼爱、非攻、尚力”是墨家思想,强调反对战争等思想,与材料无关,故不选B选项;“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意思为以无为的态度来处事,以不言的方法来教导,与材料无关,故不选D选项。 3.孔子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荀子认为“天子势位至尊”,韩非子把君主作为“人主”,董仲舒提出“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据此可知,董仲舒思想与先秦诸子的区别是 A. 独尊儒术 B. 限制皇权 C. 强化皇权 D. 神化皇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唯天子受命与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表明董仲舒强调君权神授,神化皇权,故选D项;材料“天子”主要是皇权不是儒学,排除A项;君权神授是加强皇权不是限制,排除B项;材料“天子势位至尊”、“唯天子受命与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人主”都强调君权,强化皇权是相同点,排除C项。 4.中国古代“广种未必多收”已为人熟诵;农谚云“锄头底下三分泽”;贾思勰曾告诫:“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材料意在强调中国古代农业 A. 精耕细作的重要 B. 粮食产量的稳定 C. 生产技术的成熟 D. 生产效率的低下 【答案】A 【解析】 “广种未必多收”、“锄头底下三分泽”、“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等信息都与精耕细作相关,故选A;题干没有说到产量稳定和生茶技术的成熟,是为了防止效率低下提出的上述主张,故排除BCD。 点睛:比较的学习方法可以理解为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查,寻找其异同,探求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方法。在我们的历史学习中,经常会遇到相似的概念或者事件,通过比较可以更好的掌握这些知识,尤其是在复习时,更应该提倡用比较的方法来复习相关基础知识,这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一题是考查考生对三个材料比较之后能否得出共性的东西。 5.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提到:中国古代有两个时期 经济政策,一个“节制资本,不让民间有过富,而在经济上层加以一种限制”;另一个“不让民间有穷人,侧重为民置产”。这两种经济政策是 A. 重农抑商政策、编户制度 B. 盐铁专卖政策、均田制 C. 市舶使政策、均田制 D. 重农抑商政策、工商皆本政策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节制资本,不让民间有过富,而在经济上层加以一种限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政策是西汉时期的盐铁专卖政策,材料“不让民间有穷人,侧重为民置产”可知,这一政策是均田制;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社会基本的经济政策;编户制度是古代户籍制度;市舶使制度是对外贸易政策;工商皆本政策是近代出现的。所以答案选B。 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宋朝“商业革命”的是 A. 统一货币“半两钱” B. 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 C. 出现了纸币“交子” D. 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 【答案】C 【解析】 注意时间限定词“宋朝”,A是在秦朝时期,B是在明清时期,D是在明朝时期,北宋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四川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因此选C。 【名师点睛】 北宋发行的纸币“交子”,是商业发展的表现。它的使用便利了商业活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7.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松江一带“垦田凡二百万亩,大半植棉”,太仓等地“务本种稻者,不过十之二三,图利种花者则有十之七八”,嘉兴地区“物产直稻”却“每不能自给,待食于转输者十之三四”。这些现象反映出,当时江南地区 A. 经济结构的变动 B.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C. 农业经济的衰退 D. 人地矛盾日益尖锐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务本种稻者,不过十分之二三;图利种棉花者,则有十分之七八”“每不能自给,待食于转输者十之三四”可知,江南地区水稻种植减少,棉花种植增多,甚至要去购买稻米,这表明江南地区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故A正确;材料未涉及城镇化,故B项错误;水稻种植减少不意味着农业经济的衰退,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人口增加、土地减少,故D项错误。 【点睛】此题为材料型选择题。此类题目是材料解析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真实,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解答材料解析型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第二,抓住关键词,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读懂材料是解答本题型的关键。 8.宋真宗曾作《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表明宋代科举 A. 推动了八股取士的形成 B. 完善了中央集权体制 C. 使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 D. 影响了社会价值取向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有女颜如玉……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反映了宋代科举对社会价值取向和观念的较大影响,故D正确;八股取士形成于明清时期,排除A;材料信息与中央集权体制无关,排除B;“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 9.据学者研究,雍正朝有权向皇帝密折奏事的官员从康熙朝100多人增至1200多人。除京官和地方督抚大员外,甚至部分品位较低的官员也获得了上奏权。这表明当时 A. 官员制衡机制初步建立 B. 权力机构设置混乱失序 C. 皇权专制制度得以强化 D. 特务机构渗透领域广泛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除京官和地方督抚大员外,甚至部分品位较低的官员也获得了上奏权”可知,这使得各级官员不敢欺骗隐瞒,这种方式明显扩大了皇帝的权力,皇权专制制度得以进一步强化,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官员制衡机制在此之前已经建立;材料体现的是皇帝赋予越来越多的官员密折奏事的权利,并未体现权力机构的设置情况,也没有体现特务机构渗透领域广泛,因此B、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10.黄宗羲素有“中国伏尔泰”之称誉。他痛斥君主专制是天下最大的祸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进而主张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同时他又指出,“有明治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这反映了黄宗羲 A. 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B. 接受西方主权在民思想 C. 主张恢复宰相制度 D. 未跳出明君贤吏的窠臼 【答案】D 【解析】 根据“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进而主张限制君权”“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可知,黄宗羲认为,政治变坏是从明太祖废除丞相开始的,在他看来,丞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君权,防止权力过于集中,说明黄宗羲未跳出明君贤吏的窠巢,D正确;近代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近代西方主权在民思想传入我国,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11.如表是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这反映了中国近代农村社会 时间 茶叶(万镑) 生丝(包) 鸦片战争前 5000(年平均值) 5000(年平均值) 1845年 8010 13220 1851年 9919 23040 1853年 10122 62896 A. 农村农产品的完全商品化 B. 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民族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 D. 商贸型农业成为生产主导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表格数据来看,鸦片战争后,中国土特产品出口数量急剧上升,说明中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原料产地,已经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答案为B项。A项农产品完全商品化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材料未体现中国商贸型农业成为生产主导,排除。 12.洋务派引用中国传统典籍来证明西学之天文算学、化学、重学、气学等均源于中学,认为这些科技不过“泰西智士从而推衍其绪”“而精理名言,奇技淫巧本不能出中国载籍之外”。洋务派这一做法主要是为了 A. 减轻学习西方的阻力 B. 推翻中体西用学说 C. 全面学习西方文明 D. 坚持文明优越理论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西学中源”思想,这有利于洋务派缓解与顽固派的矛盾,从而减轻学习西方的阻力,故A正确;“西学中源”思想为洋务运动减少阻力,并不是推翻中体西用学说,故B排除;洋务派并非全面学习西方文明,故C排除;材料主旨不是坚持文明优越理论,而是说明减轻学习西方的阻力的目的,故D排除。 13.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图中三次发展高峰出现的共同因素是 A. 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革 B. 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C. 官僚资本主义走向衰落 D. 国内经济发展环境得到改善 【答案】D 【解析】 【详解】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高潮的出现在1919年前后,主要是由于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华侵略,使得国内经济发展环境得到改善;第二次高潮出现在1936年前后,主要由于国民政府开展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第三次高潮出现在1952年前后,主要是由于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工业的发展环境得到了改善,所以图中三次发展高峰出现的共同因素是国内经济发展环境得到改善。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并未体现“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革”的信息,排除;BC项,“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华侵略”只是第一次高潮出现的原因;“官僚资本主义走向衰落”只是第三次高潮的原因之一,并不是共同原因,排除。 14.1912年1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中华民国实行总统制,临时大总统拥有“统治全国”等各项权力;而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则改总统制为内阁制,规定“国务员辅佐大总统,负其责任”,临时约法做出这-修正的原因是 A. 革命党内部争斗,妥协退让 B. 加强总统的行政决策权力 C. 强化议会权力防范个人独裁 D. 立宪党人和旧官僚的支持 【答案】C 【解析】 【详解】 据材料“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则改总统制为内阁制,规定国务员辅佐大总统,负其责任”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为限制袁世凯专权,维护民主共和,而建立的“责任内阁制”,故C正确;据材料由临时大总统拥有“统治全国”等各项权力……1912年3月改总统制为内阁制,规定“国务员辅佐大总统,负其责任”的变化,不是革命党内部争斗,A错误;据材料“责任内阁制”,是为限制袁世凯专权,维护民主共和而建立的,B说法错误;据所学可知袁世凯之所以能够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是立宪党人和旧官僚的支持,而不是支持修正临时约法,故D错误。 【点睛】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即实行责任内阁制。 15.英敛之在创立《大公报》时说:“不敢存自足之心,刚愎自用,亦不敢取流俗之悦,颠倒是非,总期有益国是民依,有裨于人心学术。……尤望海内有道,时加训诲,匡其不逮,以光我报章,……以化我陋俗而入文明。”这反映其办报宗旨是 A. 文明开化 B. 伸达民隐 C. 抨击权贵 D 讥评时政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以化我陋俗而入文明”体现办报宗旨是文明开化,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伸达民隐、抨击权贵和讥评时政,故BCD项排除。所认选A。 16.“敌强我弱,我有灭亡的危险。但敌尚有其他缺点,我尚有其他优点。敌之优点可因我之努力而使之削弱,其缺点亦可因我之努力而使之扩大。我方反是……所以我能最后胜利,避免灭亡,敌则将最后失败,而不能避免整个帝国主义制度的崩溃。”上述论断出自毛泽东1938年发表的 A. 《新民主主义论》 B. 《论持久战》 C. 《论人民民主专政》 D. 《论联合政府》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描写的是日军有自己的优势,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但最终胜利是属于我们的,可知是论持久战,故答案为B选项。新民主主义论主要是论述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动力等问题,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材料与人民当家做主无关,C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政府,D选项排除。 17.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经过三次思想解放,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这三次冲破的关键分别是 A. 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 B. 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四届三中全会、十五大 C. 中共八大、十四大、十四届三中会会 D. 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四大、十五大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冲破了“个人崇拜”;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冲破了“计划经济崇拜”;十五大对所有制和公有制形式进行了创新,冲破了“所有制崇拜”,故D项正确;十四届三中全会没有对所有制和公有制形式进行创新,故A项错误;十四届三中全会也没有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B项错误;中共八大也没有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故C项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学生应该可以结合所学知识正确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四大、十五大的内容和历史意义,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18.下面是1970-2012年中国价格指数总体运行趋势示意图。图中圈出的两个高峰出现的相同原因是 A. 借鉴国外成熟经验 B. 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 C. 先后实施改革开放 D. 管理体制改革的推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1970-2012年中国价格指数总体运行趋势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和1992年左右两个高峰出现,分别与改革开放实行和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有关,都属于管理体制改革,故D正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属于中国特色,没有借鉴国外成熟经验,故A排除。1980年左右市场的主体作用还未发挥,故B排除。1992年左右属于改革的深入,不是开始实施,故C排除。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影响 19.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和无限美妙的。周恩来教会人类怎么为人处世;邓小平教会人类怎么解决恩怨情仇。符合该材料主题的理论或政策分别是 A. 求同存异、四项基本原则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 求同存异、市场经济理论 【答案】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面对帝国主义国家的故意捣乱,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原则,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符合“周恩来教会人类怎么为人处世”的内容;邓小平在解决香港和澳门的问题时,提出了“一国两制”,成功的收回了香港和澳门,促进了祖国的统一,符合“邓小平教会人类怎么解决恩怨情仇”的内容,所以答案选B。 20.2013年,习近平在访问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讲话中,首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17年2月,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写入决议,标志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已经达成广泛共识。这说明 A. 中国重视睦邻友好外交 B.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C. 美国丧失超级大国地位 D. 民族国家间的竞争消亡 【答案】B 【解析】 【详解】题干材料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限于中国与邻国的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体现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态度,故B符合题意;当今世界,美国并未丧失超级大国地位,故C不符合题意;“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达成广泛共识并不能说明民族国家间的竞争消亡,故D不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人类命运共同体”,学生应该注意从全球治理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21.古希腊建筑师们在设计伊瑞克提翁神庙时,计划把6根单调的石柱雕刻成少女形象,但少女的脖子纤细,无法承受神庙的重量,如果加粗少女颈部,则会影响美观。建筑师们经过冥思苦想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那就是给每个少女颈后保留一缕秀发,再在头顶加上花篮。这主要体现了古希腊 A. 建筑师具有活跃思维和高超技艺 B. 妇女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 C. 注重人文与审美契合的建筑理念 D. 希腊艺术人才辈出成就斐然 【答案】C 【解析】 【详解】建筑师具有活跃思维和高超技艺和希腊艺术人才辈出成就斐然,都只是材料的表面现象而不是材料所要体现的主旨。故AD错误。材料中未体现古希腊妇女地位是否提高,故B错误。根据材料中的“把6根单调的石柱雕刻成少女形象”“如果加粗少女颈部,则会影响美观”可知,古希腊既注意到了人文精神又注意到了审美情趣,注重人文与审美契合的建筑理念,故C正确。 22.罗马法中确立了许多原则,如:自由人在私法范围内权利平等原则、契约自由原则,财产权不受限制原则,遗嘱自由原则,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诉讼中的不告不理原则,等等。这些原则 A. 仅仅适用于罗马公民范围 B. 主要体现了罗马平民要求 C. 具有超越时空的借鉴价值 D. 以经济利益为唯一衡量依据 【答案】C 【解析】 【分析】 罗马法中确立的材料中这些原则,为现代社会法律制度所借鉴,故C正确;从材料中“自由人”可以判断A错误;罗马法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律,具有阶级性,故B错误;罗马法中确立的原则体现了公平公正,“以经济利益为唯一衡量依据”说法不正确,故D错误。 【详解】 23.秦朝时制定的法律细密严苛,实行"轻罪重罚",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比较这二者的最大差别是 A. 对犯罪的界定 B. 立法的出发点 C. 立法的完整性 D. 打击犯罪的效果 【答案】B 【解析】 中国秦朝的法律细密严苛,实行“轻罪重罚”,是为了镇压人民的反抗,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罗马法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目的是避免出现冤案、错案,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缓和奴隶主贵族和平民之间的矛盾。它体现罗马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理精神。故两者最大差别在于立法的出发点、立足点不同,B项正确。其他三项均不是最大的差别。 点睛:中国秦朝颁布的《秦律》是封建君主专制下君主意志的体现,而罗马法是当时平民斗争的结果,部分体现民意,但二者从根本上看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4.某宪法赋予总统有较长任期,并拥有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极大行政权,但总统提出法案都必须经过政府部门部长的签字,而部长则对立法机构(参议院)负责。据此判断,该宪法是 A.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B. 美国1787年宪法 C.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D. 法国1875年宪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总统有较长任期”,“总统提出的法案都必须经过政府部门部长的签字,而部长则对立法机构(参议院)负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正是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D项正确;英国《权利法案》确立的是君主立宪政体,没有总统,A项错误;美国总统提出的法案不需要政府部门部长签字,B项错误;《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德国的君主立宪政体没有总统,C项错误。 25.下表是《英国职业人口的分配和产值构成变化表》。这反映了这一时期英国 A. “世界工厂”地位确立 B. 贫富分化趋势明显 C. 农林渔业的产值下降 D. 工业化的进程加快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后从事农林渔业的人口大幅下降,从事制造业、采矿业的人口大幅上升,农林渔业在工农业产值中的比重大幅下降,制造业、采矿业大幅上升,这反映了英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生产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故答案为D项。A项,表格反映了工业革命对英国国内的影响,排除;B项,题干表格信息没有涉及贫富分化现象,排除;C项,表格数据只是反映了农林渔业产值所占比重减少,这是工业经济迅速发展的结果,并不能说明农林渔业产值下降,排除。 【点睛】图表题的解答应该充分注意图表的时间范围和数据变化规律,提取有效信息,然后按照题意要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排除与图表不符的选项。由此启示我们,平时要养成图文并重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学会从图表中提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26.1921年推行某政策时,列宁反复强调这种“退却”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其目的是为了在日后最终转入“进攻”。这种“退却” A. 是在战争环境下采取的措施 B. 明确了苏联建设的步骤和方向 C. 不利于苏俄经济快速恢复 D.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1921年推行”“列宁”“退却”,结合所学可知,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强调商品和市场,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通过发展生产力向社会主义过渡,故选D;新经济政策是三年国内战争结束后推行的恢复经济的措施,A错误,排除;新经济政策实施是苏俄时期不是苏联时期,B项错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适应了生产力的水平,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故C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21年推行”“列宁”“退却”,联系所学苏俄的新经济政策的时间和特点分析解答。 27.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欧逐渐联合,但是英国拒绝参加;此后,联合的欧洲大陆在经济发展中显示出了巨大的优势,1973年英国申请加入欧共体;欧元推行后,英国不肯做第一批“欧元国”,2016年英国退出欧盟。英国与欧盟(共同体)关系的一波三折反映了 A. 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受害者 B. 区域集团化更利于发展中国家 C. 民族国家的利益影响“一体化” D. 欧洲分化促进多极化局面形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和欧共体亲疏关系变化的原因是国家利益的变化,C选项符合题意;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而非受害者,A选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英国和欧共体关系的演变,未提及发展中国家,B选项排除;材料中英国退出欧盟而非欧洲分化,D选项排除。 28.《剑桥美国史》:“克林顿指出,对于这个步入后冷战时代、迈向新世纪的国家而言,这几乎是一场春之祭。美国不再与世界相脱离,而是通过之前几十年的技术发展,重新站在了世界的中心。”这一时期的美国 A. 经济滞胀没有缓解 B. 政府干预强度加大 C. 经济复苏局面呈现 D. 知识经济发展迅速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美国在克林顿时期通过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发展“新经济”,摆脱了经济滞胀的影响,故排除A项;克林顿时期美国采取“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模式,并没有加大政府的干预强度,故排除B项;根据“重新站在了世界的中心”可知此时的美国重新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而不是呈现复苏局面,故排除C项;克林顿时期的美国通过经济政策的调整,并大力发展知识经济,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发展,故选D项。 29.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俄关系从“互视为友好国家”发展到“建设性伙伴关系”,再到1996年确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01年,中俄两国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两国永做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的意愿和决心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这准确反映了中国坚持 A. “不结盟”政策 B. 多边外交政策 C. 对抗美国政策 D. 睦邻友好政策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俄关系的不断发展,体现了中国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故D项正确;AB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30.许倬云在《现代文明的成坏》中说:“用一个比喻,全世界各地就像许多独立的水桶,每一桶水的水面有高有低。到20世纪末期,所有水桶底都用管道连接,彼此互通。”以下国际组织与材料描述相符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到20世纪末期,所有水桶底都用管道连接,彼此互通”可知强调的是20世纪末以来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主要是为了促进世界自由贸易,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产物,A选项符合题意;②是北美自由贸易区,属于地区性的经济组织,B选项排除;③是亚太经合组织,属于多边性质的论坛组织,C选项排除;④是联合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主要致力于促进各国在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权及实现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D选项排除。 31.古代中国史学家左丘明在《左传》中记录了齐国上大夫晏子的一段话:“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这些话反映的主要思想是 A. “民以食为天” B. “和而不同” C. “无为而治” D. “崇尚礼乐教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和如羹焉”“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的大意是像羹汤一样调和多种滋味,只有一种味道的羹汤难以下咽,应该有多种滋味调和。说明既要和,又要有不同即“和而不同”,故B项符合题意;“民以食为天”的意思是百姓以粮食、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材料未涉及有关粮食的信息点,故A项排除;“无为而治”的意思是无为而治理,材料强调的是羹汤要有多种味道、声音要“七音,八风,九歌”“相成”,与“无为而治”、“崇尚礼乐教化”无关,故CD项排除。 32.朝贡体系是公元前3世纪到19世纪末期存在于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以中国中原帝国为主要核心的等级制网状政治秩序体系。常与条约体系、殖民体系并称,是世界主要国际关系模式之一。以下关于朝贡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朝贡体系是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源 B. 朝贡体系解体的标志是中英鸦片战争的爆发 C. 朝贡体系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清王朝的腐朽落后 D. 朝贡体系使古代中国不能正确认识世界局势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朝贡体系的形成是传统华夷观在对外关系上的体现,使中国形成天朝上国保守自大的心态,不利于中国正确了解世界发展趋势,故D项符合题意。A项,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根源在于自然经济作为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排除。B项,朝贡体系解体的正式标志是《辛丑条约》的签订,排除。C项,朝贡体系解体的根本原因是脆弱的自然经济基础,排除。 33.“这是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民意基础上,中国政府代表第一次对国际条约说了‘不’字。此后,由于新的生产力、新的阶级、新的思想和主义的产生,中国社会在各方面出现了新的积极向上的因素。”材料中“促使中国政府代表第一次对国际条约说了‘不’字”的历史事件是 A. 北伐战争 B. 义和团运动 C. 五四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中国政府代表第一次对国际条约说了‘不’字。此后,由于新的生产力、新的阶级、新的思想和主义的产”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与之相关的是五四运动的爆发,迫使中国政府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故C项正确;ABD三项与材料中的“对国际条约说了‘不’字”这一信息无关,排除; 34.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面对形势的急速变化,中国政府处理国际关系问题的基本态度是:“不对抗”,保持与西方大国关系的稳定;“不树敌”,扩大与东欧及前苏联国家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扛旗”,不去寻求取代苏联原来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那种“中心地位”;“不当头”,中国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但中国永不称霸,中国也永不当头。对这一时期外交策略的概括,最恰当的是 A. 淡化意识形态,寻求生存空间 B.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C. 独立自主,积极维护自身利益 D. 和平共处,一视同仁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题干列举的几种态度可知我国在国际上保持低调,主要是为国内经济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建设环境,“韬光养晦”与之符合,但低调只是一种策略,并不等于消极,通过努力保持与西方大国关系的稳定,扩大与东欧及前苏联国家的交流与合作,说明还是“有所作为”的,故答案为B项。A项,“不对抗”虽有“淡化意识形态”之意,但“寻求生存空间”不符合实际,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的外交环境明显好转,面临的已非“生存”问题,排除;C项,独立自主是没错的,维护自身利益也是事实,但从所列几个特点看,维护利益是讲策略的,“积极维护”不合题意,排除;D项,“和平共处”正确,但对不同类型国家的具体政策还是有区别的,排除。 35.18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极大的不平衡性,美国、西欧、中国、印度的经济发展也因各自不同的国情而跌宕起伏,下图中所描绘的这四个国家或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球所占比重曲线图中。与中国相符的一条曲线应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典型的读图题,关键是要抓住各条曲线的关键节点。A在19世纪上半期时突然发力继续冲高占据世界经济发展顶峰,这显示它应该是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欧国家在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之后的发展,而后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经济遭受重创持续回落。B应为美国,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后,从无到有,迅速发展,并最终二战后逐步取代了欧洲的经济霸主地位。C1840年鸦片战争打破中国长期经济世界领先的地位,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持续低落,新中国的成立让中国经济重新焕发生机,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D则符合印度长期做为英殖民地的经济发展特点。 36.美国人对“一党政府”(总统和国会多数党同属于一个党派)还是“两党政府”(总统和国会多数党不属于同一个党派)的选择一直反复不定,但近年来认为“一党政府”好的人数比例明显要高,而且有日益增长的趋势。该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正当竞争造成行政效率低下 B. 制约与平衡原则遭到了破坏 C. 两党相互监督的作用在加强 D. 美国的共和制度遭到了质疑 【答案】A 【解析】 材料讲的是在“一党政府”还是“两党政府”的徘徊到倾向于“一党政府”的趋势明显,这是由于“两党政府”会有政治竞争,导致行政效率低下,所以答案选A。材料并没有体现到制约与平衡的原则,排除B;C与材料无关,排除;共和制之下是由选举产生的,材料并没有涉及到选举的相关话题,所以排除D。 点睛:在做题时,要注意关注题中的有连词,比如本题的“但”,这就表示着意思的转折,因而答案往往在转折的后面。 37.历史上中苏两国曾经走过相似的道路,下面两图是前苏联和新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如果图中C=G,那么,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A. A=E B. B=H C. B=F D. D=H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题干,由图数据及所学史实可推断出C和G在经济所有制形式方面是一样的,即单一的公有制形式;所以,结合数据图可以知道B阶段是新经济政策,H阶段是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都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故B选项正确。A阶段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以公有制为主,E为新民主主义阶段,公有制为主,多种经济形式并存,故A项错误。F阶段为过度时期,单一公有制尚未形成,故C项错误。D阶段苏联经济改革走向停滞,而中国经济全面全放,迅速发展,故D项错误。 38.美国学者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根据冷战结束后对未来国际关系的描绘与预测画出下边示意图。据此可知,他意在说明 A. 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完全形成 B. 世界始终处于矛盾冲突的动态发展中 C. 美国已经不再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D. 世界多极与多文明关系取代两极对抗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及示意图可知,图中主要反映了冷战结束后,世界由两极变成为多种文明和多种力量的矛盾与冲突,有较轻和较重之分的现实,故选D项。由材料、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可知,冷战结束后,苏联解体,世界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从当前来看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多极化只是趋势还没有完全形成,故A、C两项错误;世界始终处于矛盾冲突的动态发展中不符合图片主旨信息,故B项排除。 39.下列图示中,最能反映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政治格局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片等历史素材,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能力。根据题干文字关键信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政治格局”,结合所学知识,仔细观察图片,可知,此时期的国际政治格局,体现在:美苏两极对峙格局下,多极化趋势出现并呈加强趋势。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B项图片符合含义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其余ACD三项均不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多极化趋势在在曲折中发展 40.1930年3月国际联盟在日内瓦召开国际经济会议,建议各国两年内不增加关税,并在关税休战期间清除国际贸易障碍。1933年6月,在伦敦召开了有66个国家参加的世界经济会议,试图通过协商来建立稳定的世界经济秩序。这说明 A. 金融秩序稳定足以扼制危机 B. 西方社会加强了对世界的控制 C. 英国为挽救危机而积极努力 D. 国际社会尝试合作以应对危机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题干提供的时间和两次会议召开的目的分析,是经济危机席卷世界,各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背景下,这体现了各国试图合作共同应对危机。故答案为D项。A项,“足以扼制”说法错误,这些措施并足以扼制经济危机,排除;B项,西方社会加强了对世界的控制的表述题干信息不能体现,排除;C项,题干中不只是英国一个国家,是国联召开的国际会议,排除。 二、非选择题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大禹治水起,历代屡兴河役,形成了筑堤、改道、分疏、束水攻沙等治河理论,以及挑水坝、木龙、石堤、放淤等治河技术。宋元两代在黄河设行(外)都水监专事河防;明清两代设河道总督职掌河政。清前中期,治河一直是国之大计,河工每年的正常支出大约数十万两,如遇决堤则“所费带金不下数千万两”,然而“半数是中饱在贪吏的私囊”。 ——摘编自岑仲勉《黄河变迁通史》 材料二 1855年,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改道入海。“值军务未平,怕粉不继”,清廷遂撒手河务,“着直隶、河南、山东各省督抚伤令地方官吏疏浚积潦”、“晓谕钟民等量力捐资”,由此拉开晚清黄河治理地方化的序幕。新河道两岸的地方官绅筹措资金,断续维系治河工程。1870年,长江大涝,两大水灾形成共振效应,重灾区扩展到四川、湖北等地。1900年,直隶总督李鸿章派员前往黄河考察并得出结论:“束河于一条河道”违背自然规律;地方官吏贪污、玩忽职守、各自为政是“形势糟糕的根源”。1901年,对黄河治理的进一步研究随李鸿章的病故而中断,而此时的中国,已呈“山雨欲来”之势。 ——摘编自贾国静、王凤青《选择的无奈:晚清黄河治理地方化探析》 材料三 1952年,毛泽东首次出京就到黄河视察,并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1953年,治黄工作“由修防转入治本”,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大批技术干部,分赴20多条支流进行水土查勘,收集第一手资料,在“兴利除害,分步治理”的指导思想下,制定了一个全流域、多目标的综合治理规划。1954年3月,黄河下游春季修堤工程全面开工,实行“以工代贩”、“按劳记工”等办法,许多包工队积极改进工具,推行先进工作方法,工效逐步提高。建国初的黄河治理,不仅顺利地度过了八次大汛,保卫了人民生命财产与国家建设,而且开辟了利用黄河水灌溉华北平原的道路。 ——摘编自郭书林、王瑞芳《从治标到治本: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黄河治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黄河治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黄河治理地方化的原因及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黄河治理取得成效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黄河治理的认识。 【答案】(1)特点:治河历史悠久,形成一定的治河理论与治河技术,历代政府重视,设有专门机构负责;治河效果有限。 (2)原因:内忧外患,中央政府无暇顾及;灾害频仍,治河经费不足;地方督抚势力上升。 影响:治河效果不彰;加重地方和人民负担;激化社会矛盾;加速清朝灭亡。 (3)原因:人民政权的建立,领导人的重视;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综合规划,科学治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热情。) 认识:黄河治理具有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黄河治理、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必须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人民政权是黄河治理从治标到治本的根本保障。 【解析】 【详解】(1)特点:“自大禹治水起”知其久;“历代屡兴河役”知其重;“形成了……治河理论,以及……等治河技术”得其智;宋元“设行(外)都水监专事河防;明清两代设河道总督职掌河政”知其管;“半数是中饱在贪吏的私囊”解其果,一一陈述即可。 (2)原因:“ 1855年”、“值军务未平”“清廷遂撒手河务”知其国内外的形势与背景;黄河决口“夺大清河改道入海”,“着……各省督抚伤令地方官吏疏浚积潦”、“晓谕钟民等量力捐资”可知当时地方管理河政的必要性和条件。影响:利用“形势糟糕”、“1901年,对黄河治理的进一步研究随李鸿章的病故而中断”,此时的中国,“山雨欲来”等信息,结合所学从具体问题到结果,从地方捐款到国家政治、形势发展等方面分析。 (3)原因:从“1952年”结合所学,可知具体的时代背景和政治前提;从“毛泽东……到黄河视察”,“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了解国家和政府的态度、政策;由“制定了一个全流域、多目标的综合治理规划”可得当时的优势和保障;“许多包工队积极改进工具,推行先进工作方法,工效逐步提高”等可知社会基础和条件。认识:从“古代黄河治理的特点”,“晚清黄河治理的教训”,“新中国成立初期黄河治理取得成效”等方面找到启发和规律。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历史的进程意味着西方的衰落。伦敦、巴黎和柏林不再左右世界的新闻。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传统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欧洲除了在进入一个衰退的时期外,还在进入一个成功的时期:它的思想、技术和制度正在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迅速地传遍全球,并促进世界发展。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关于20世纪西方发展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答案】示例一:我同意材料中“20世纪西方走向衰落”的观点。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欧洲中心地位丧失;第三世界兴起(或不结盟运动兴起);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趋势出现与加强等。 示例二:我同意材料中“20世纪西方文明继续传播,并促进世界发展”的观点。二战后,工业文明成果,机器生产得到世界普遍接受,资本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如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资产阶级代议制度被广泛采用;民主、科学思想被广泛传播;社会福利国家建立等。 示例三:我反对材料中“20世纪西方走向衰落”的观点。论证参考 示例二。 示例四:我反对材料中“20世纪西方文明继续传播,并促进世界发展”的观点。论证参考 示例一。同时可增加战后西方文明对世界的消极影响(工业文明中的环保问题,贫富分化,地区差异的拉大等) 示例五:我认为材料中关于20世纪西方发展的观点是片面的,20世纪西方文明虽有所衰落,但其仍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有重大影响。论证参考 示例一、二。 【解析】 【详解】如果认同“20世纪西方走向衰落”的观点的话,需要从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世纪多极化趋势、第三世界的崛起、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等方面进行分析。 如果认同“20世纪西方文明继续传播,并促进世界发展”的观点,需要从第三次科技革命、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战后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成员构成、西方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对全球的影响等方面分析。 如果认同材料中关于20世纪西方发展的观点是片面的,需要结合上述分析综合评价。 4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元朝末期,阶级矛盾和蒙汉民族矛盾尖锐。元顺帝即位后,驱逐权臣伯颜,任命脱脱为中书右丞相,开始了“至正更化”。脱脱上任不久,宣布恢复科举,对汉人择优录取。在宣文阁内重开经筵,当时的经筵基本上是“与时政得失有当匡救者,未尝缄默”。至正五年,元顺帝特诏命24名官员分赴各地宣抚民众,并给予宣抚使特权:“体察官吏贤否,明加黜陟; 民间一切兴利冷弊之事,悉听举行。”元顺帝还下令官府设置常平仓、义仓,以应付突发性自然灾害。 元顺帝虽对改革重臣赋予充分信任,但君臣之间同样存在着矛盾与隔阂,17年间有七任丞相相继执政,而他们的改革路线又各有侧重。当时,太子党与顺帝党的斗争,伯颜与燕帖木儿家族之间、脱脱与伯颜之间、哈麻与脱脱之间也存在激烈斗争。这些斗争极大削弱了统治阶级的力量,“至正更化”亦被葬送其中。 ——摘编自《元末至正更化探究》 (1)根据材料,概括元朝“至正更化”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实行的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至正更化”失败的原因。 【答案】(1)措施及意义:恢复科举制度,有利于缓和汉蒙之间的民族矛盾;重开经筵,重视文教,对统治者推行仁政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宣抚民众,整顿吏治,设置专门机构,防御自然灾害,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 (2)原因:蒙汉二元文化存在巨大差异,蒙占统治集团的排汉心态一定程度阻碍了改革的进程;元顺帝对改革派重臣存在猜忌,导致丞相更迭频繁,改革政策缺乏连续性;统治阶级内部利益争夺激烈。 【解析】 (1)从“宣布恢复科举,对汉人择优录取。”可以得出恢复科举制度,有利于缓和汉蒙之间的民族矛盾;从“在宣文阁内重开经筵” 可以得出重开经筵,重视文教,对统治者推行仁政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诏命24名官员分赴各地宣抚民众,并给予宣抚使特权”可以得出宣抚民众,整顿吏治,设置专门机构,防御自然灾害,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 (2)从“君臣之间同样存在着矛盾与隔阂”可以得出根本原因是蒙占统治集团的排汉心态一定程度阻碍了改革的进程。从“17年间有七任丞相相继执政,而他们的改革路线又各有侧重”可以得出元顺帝对改革派重臣存在猜忌,导致丞相更迭频繁,改革政策缺乏连续性;统治阶级内部利益争夺激烈。此外,联系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蒙汉二元文化存在巨大差异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44.【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东京审判是二战后在东京对日本首要战犯进行的国际审判。历时两年,其判决书长达1213页,28名日本战争首恶分子被列为甲级战犯接受了法庭的审判。在审判中,中国委派法学家梅汝璈为法官,由11国检察官组成的委员会于1946年4月向法庭提出起诉书。起诉书控告被告自1928年1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期间犯有破坏和平罪、战争罪和违反人道罪。 这次审判并不能代表所有被侵略国家人民的意志,也应看到其不足。比如,没有追究天皇裕仁的战争责任是东京审判最大的不足。这使日本一些政要、右翼势力拒绝对侵略战争进行诚心的反省和悔改,使日本政治长期右倾化。此外,日本在侵略战争中犯下的诸多罪行,如生化武器罪行、七三一部队罪行、强征和迫害“慰安妇”罪行、强征劳工罪行等,都没有受到应有的审判和追究。 ——摘编自《简明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在侵华期间所犯的罪行并举例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东京审判的认识。 【答案】(1)破坏和平罪: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战争罪:南京大屠杀。违反人道罪:细菌战、毒气战。 (2)清算了日本法西斯的战争罪行;警示后人,维护和平;为处理有关战争问题提供了一些依据;体现了法律的公平和正义;揭露了日本侵略战争罪行,为历史研究留下了宝贵史料。但也放松了对部分战犯战争责任的追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东京审判的应有效果;没有清除日本军国主义残余势力,容易导致军国主义的复活。审判涉及范围过小。 【解析】 【详解】(1)罪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侵华战争,破坏和平环境。例证: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1941年初潘家峪惨案;细菌战和毒气战等。 (2)认识: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考生可从正反两面作答,如正面:概括材料“东京审判是二战后在东京对日本首要战犯进行的国际审判”可知是对日本法西斯战争罪行的清算;是对战犯的公平审判;是对日本侵略罪行的揭露;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重要性;反面:概括材料“这次审判并不能代表所有被侵略国家人民的意志”可知,审判并不能代表所有被侵略国家人民的意志;根据材料“没有追究天皇裕仁的战争责任”可知没有追究天皇的责任;没有清除帝国主义残余;概括材料“日本在侵略战争中犯下的诸多罪行,如生化武器罪行、七三一部队罪行、强征和迫害“慰安妇”罪行、强征劳工罪行等,都没有受到应有的审判和追究”可知,审判涉及范围过小等。 45.【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邹容是我国辛亥革命准备时期年轻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政治宣传家。他于1903年刚满18岁时,出版了被誉为中国“人权宣言”的《革命军》一书,这部书全面表达了邹容的革命思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扫除数千年种种专制政体,脱去数千年种种之奴隶性质……洗尽二百六十年残惨虐酷之大耻辱,使中国大陆成干净土,黄帝子孙皆华盛顿,则有起死回生,还魂返魄,出十八层地狱,升三十三天堂,郁郁勃勃,莽莽苍苍,至尊极高,独一无二,伟大绝伦之一目的,曰革命……呜呼,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 ——摘编自《革命军》 材料二 邹容认为,一部二十四史实际上是一部奴隶史,认为奴性之源在于专制政体,“偃息于专制政体之下者,无往而非奴隶”…他认为卢梭等人的微言大义是使中国获得独立解放的法宝,是中国“起死回生之灵药,返魂还魄之宝方”。他说革命的任务就是要“推翻满洲人所成立之野蛮政府”,埋葬专制制度,按照美国的宪法,建立独立民主之中华共和国。 ——摘编自张星久《中国政治思想史》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邹容的主要政治主张。 (2)分析邹容思想出现的时代背景及历史意义。 【答案】(1)革命是合理的、神圣的;专制制度是黑暗的、野蛮的;专制制度导致国民的奴性;要学习西方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思想,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 (2)背景:民族危机加深;甲午战争失败,戊戌变法失败,义和团运动等事件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意义: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广泛发展,使资产阶级革命队伍壮大,掀起了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革命高潮 【解析】 【详解】第(1)问,“政治主张”,依据材料信息“扫除数千年种种专制政体,脱去数千年种种之奴隶性质”“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认为奴性之源在于专制政体”“按照美国的宪法,建立独立民主之中华共和国”从革命是合理神圣的、专制制度是黑暗野蛮的、专制制度导致国民的奴性、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等角度分析。 第(2)问,“时代背景”,依据材料“他认为卢梭等人的微言大义是使中国获得独立解放的法宝”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危机、西方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等角度分析。“意义”,结合所学知识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广泛发展、资产阶级革命队伍壮大、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革命高潮等角度分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