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历史试题 第Ⅰ卷 本卷为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汤,姓子名汤。商的祖先契助大禹治水有功封于商地,商汤时建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后逐渐强大起来,又夏桀残暴无道,遂起兵征讨夏,大败夏军,建立商朝。以下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 商汤灭夏是经过牧野之战 B. 商在中原建立了稳固的政权 C. 商的祖先因为军功被分封于商地 D. 商王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商汤时建都于亳。后逐渐强大起来……建立商朝”可知商在中原建立了稳固的政权,故选B;牧野之战是周灭商,排除A;商的祖先是因为治水有功,排除C;商王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D。故选B。‎ ‎2.夏商周三代,宗庙位于国都中心,据《礼记·曲礼》记载:“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牲口房和库房)为次,居室为后。”这说明三代 A. 祖先崇拜占据重要地位 B. 具有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早期政治特征 C. 等级制度影响日常生活 D.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夏商周三代,宗庙位于国都中心“可知三代时期祖先崇拜占据重要地位,故选A;材料主要反映了祖先崇拜的重要性,没有体现神权与王权的结合,没有体现等级制度和血缘关系,排除BCD。故选A。‎ ‎3.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在西周的分封制下 A. 诸侯可以不去朝觐周王 B. 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C. 维护了周朝社会的稳定 D. 诸侯可以在领地内征派赋役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可以在领地内征派赋役,故选D;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必须定期觐见周王,对周朝社会的稳定起到了维护作用,排除AC;周代分封制下没有实现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排除B。故选D。‎ ‎4.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下列选项与宗法制无关的是 A.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B.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C.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 D.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 ‎【答案】B ‎【解析】‎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是指推举人才时,秉持公正无私之心,不掺杂个人好恶,故选B。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别子”,即嫡长子以外之子,A、C、D三项均与宗法制有关。‎ ‎5.春秋时,晋楚等国已开始了县的设置,但县大夫和县公仍大都由卿大夫及其子弟担任。战国逐渐形成了郡县两级制的地方管理体系,郡守、县令多由国君自行任免。这说明 A. 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普遍实行郡县制 B. 县的设置早于郡,所以县的地位高于郡 C. 郡县制的发展经历了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 D. 郡县制的推行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春秋时期设置的县,官员由具有血缘关系的卿大夫及子弟担任,而战国时期郡县官员则由国君自行任免,不再依血缘关系为依据,体现的是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春秋时期开始设置县,体现不出普遍推行,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县隶属于郡,故B项错误;材料描述的是郡县官员的任命,不是郡县制的作用,故D项错误。‎ ‎6.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些官职都是为皇帝专设,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的特点是 A. 官僚机构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 充分体现“家天下”的特点 C. 君主主宰国家政治 D. 中央机构各官职相互牵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秦朝时期的中央官员是服务于皇帝个人需要的,体现了官员是皇帝家臣的属性,反映出古代政治的“家天下”特点,故B项正确;官僚机构职分细化,各负其责是材料反映的现象不是特点,故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官员的职能而不是皇帝的权力,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奉常、郎中令、少府、宗正等官职各负其责并非相互牵制,故D项错误。‎ ‎7.史学家在评论汉朝的某项制度时说,它扩大了地方王国的自治权力,中央政府对地方事务不多加干涉,对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起了较大作用。这项制度是 A. 郡县制 B. 郡国并行制 C. 皇帝制 D. 内外朝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汉朝“、”大了地方王国的自治权力,中央政府对地方事务不多加干涉“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汉代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在地方上设置封国与郡县并存,形成了郡国并行制,故选B;秦代开始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排除A;皇帝制和内外朝制度是中央政治制度,与地方无关,排除CD。故选B。‎ ‎8.与汉代皇帝重用身边近臣以削弱相权相比,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下列对“科学”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分散相权且保证皇权独尊 B. 三省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C. 职能明确且行政体系科学 D. 三权分立且互相监督制约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三省六部制下,三省的权力互相形成一个整体,不是相互分立和监督制约的,D项解读符合题意,故选D;三省六部制下,三省分散了相权并保证皇权独尊,三省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职能明确且行政体系科学,AB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9.据《晋书》记载:楚与同郡王济友善,济为本州大中正,访问铨邑人品状……乃状(形容)楚曰:“天才英博,亮拔不群。”材料反映出当时 A. 九品中正制造成门阀士族垄断官场的情形 B. 监察官员有一定的独立性 C. 选拔人才时注重对人物的品评 D. 选拔官吏注重家室门第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材料“济为本州大中正,访问铨邑人品状……乃状(形容)楚曰:‘天才英博,亮拔不群’”体现了九品中正制注重对人物的品评,故C正确;材料体现不出门阀士族垄断官场,故A错误;材料体现的是选官制度,不是监察制度,故B错误;材料没有注重家室门第的信息,故D错误。‎ ‎10.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学家萧功秦指出:“中国传统社会……在平民与精英之间以及在社会精英的三大主要阶层(地主.士绅和官僚)之间,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与对流。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与对流”的主要因素是 A. 卖官鬻爵 B. 土地自由买卖 C. 科举取士 D. 农民起义改朝换代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在平民与精英之间”说明平民可以能成为精英阶层,在古代社会要实现这一变化主要通过科举考试,故C项正确。AB项说法不符合题意。农民起义不能实现平民向精英的转变,故D项排除。‎ ‎11.赵宋王朝经过摸索,创建了路制。路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的设置原则,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这一建制的主要目的是:‎ A. 扩大统治范围 B. 密切经济交流 C. 加强中央集权 D. 改革官吏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宋代的路“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的设置原则,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这说明这一机构设立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故C项正确;北宋疆域小于汉唐,这一建制不是为了扩大统治范围,故A 项错误;材料是反映的是行政机构,密切经济交流并非主要目的,故B项错误;材料涉及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不是改革官吏制度,故D项错误。‎ ‎12.《元史》载 :“(世祖)二十七年……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曰岭北,曰辽阳,曰河南,曰陕西,曰四川,曰甘肃,曰云南,曰江浙,曰江西,曰湖广,曰征东,分镇藩服。”以下对行省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行省的全称为行中书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 B. 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单位为路、州、县 C. 没有来自中央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制度,也不能调动军队 D. 中央采取省官互迁的形式对地方加以控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行省的全称为行中书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单位为路、府、州、县;中央能够制约行省,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制度,也不能调动军队而且中央采取省官互迁的形式对地方加以控制。由此可知,B项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13.《中国政治制度通史》中指出,在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两朝的实录中,甚至连“内阁”这个名称都找不到。这表明 A. 朱棣设立内阁的记载不成立 B. 官修史书刻意隐瞒历史真相 C. 此时内阁没有取得法定地位 D. 内阁未能参与朝政不被记载 ‎【答案】C ‎【解析】‎ 材料“在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连“内阁”这个名称都找不到”说明当时内阁还不是正式政府机构,没有法定的地位,只是皇帝辅助机构,故C项正确;AB项错误,明成祖时设立内阁;D项材料无法体现。‎ ‎14.根据内阁制度,下属官员有事题奏,或皇帝颁发诏旨,都是经过层层机构,辗转交送,常常要花费很多时间。军机处则不然,一切均由大臣和章京通同办理,皇帝有谕,随时奉诏承办,而且必须当日事当日毕。材料体现出军机处特点是 A. 机构简单,人员精干 B. 办事效率较高 C. 政治决策保密性好 D. 只能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 ‎【答案】B ‎【解析】‎ ‎【详解】明代内阁制度处理政务,常常要花费很多时间,而清代军机处,一切均由大臣和章京协同办理,皇帝有谕,随时奉诏承办,而且必须当日事当日毕。材料体现出军机处的特点是办事效率较高,故B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军机处机构简单、人员精干、保密性好,故AC错误;只能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不是材料的主旨,故D错误。‎ ‎15.1821年,一名叫泰拉洛瓦的美国水手从船上丢下一只坛子,砸中舢板上的一个女人,使她落水而死。为了能在广州继续做生意,美国商人把这名水手交给了中国司法部门,按照中国法律,他很快被绞死了。类似事件的发生,最有可能促使列强在中国 A. 开辟通商口岸 B. 攫取中国沿海、内河航运权 C. 攫取领事裁判权 D. 获取片面最惠国待遇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列强为了避免外国人在中国违法后由中国政府处理,在近代极力攫取领事裁判权,故C正确;开辟通商口岸、攫取中国内河航运权、获取片面最惠国待遇都是为了攫取经济利益,不是为了避免中国政府处理外国人违法事件,故ABD错误。‎ ‎16.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 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B. 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C. 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D. 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答案】D ‎【解析】‎ ‎【详解】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指的是鸦片战争,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指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指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三次战争逐步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D项正确;甲午战后列强侵略开始以资本输出为主,故A项错误;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是在八国联军侵华后,故B项错误;中国近代通商口岸的开放是由沿海向内地扩展,故C项错误。‎ ‎17.‎ ‎1840年后,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也给中国人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下列相关信息,按出现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 ‎②细菌战、毒气战 ‎③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④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A. ③④②①‎ B. ③②①④‎ C. ①③④②‎ D ③①④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出现在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细菌战、毒气战”出现在抗日战争中;“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是1843年《南京条约》附件的内容;“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是1901年《辛丑条约》的内容;因此正确顺序是③①④②,故D正确,排除A、B、C。‎ ‎18.“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征收关税;各国在各自‘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运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材料体现出美国推行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是 A. 要求清朝降低外国商品进口关税 B. 维护中国关税主权和领土完整 C. 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 D. 凭借其经济实力逐渐独占中国市场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推行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是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逐渐独占中国市场,故D正确;材料信息“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征收关税”体现不出降低外国商品进口关税的要求,故A错误;维护中国关税主权和领土完整、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不是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故BC错误。‎ ‎19.陈独秀《说国家》:我十年以前……哪知道国家是个什么东西,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到了甲午年,才听见人说有个什么日本国,把我们中国打败了……此时我才晓得,世界上的人,原来是分作一国一国的,此疆彼界,各部相下。陈独秀在此强调了甲午战争 A. 兴起唤醒了中国人的民族国家意识 B. 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欲望 C. 导致了抗日救亡运动蓬勃 D. 激化了中日两国的民族矛盾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我十年以前……哪知道国家是个什么东西”“我才晓得,世界上的人,原来是分作一国一国的,此疆彼界”可知由没有国家概念,到有国家意识,故A项正确;甲午战争掀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序幕,但材料未体现,故B项错误;抗日救是1937年,与甲午中日战争的1894年,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激化中日民族矛盾,材料未体现,D项不选。‎ ‎20.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认识到“义和团虽未达其灭洋之目的,而亦开历史之辉光”,成为“中国自立之绝大起点”,使各国“尽戢其野心,变其政策,不倡瓜分而提议保全支那之领土,开放支那之门户”。以上材料体现了义和团运动的主要贡献在于 A. 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 B. 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 C. 保存了中国的文化和文明 D. 激励后来人为民族独立而不断斗争 ‎【答案】A ‎【解析】‎ ‎【详解】义和团运动使各国“尽戢其野心,变其政策,不倡瓜分而提议保全支那之领土,开放支那之门户”。这说明义和团运动的主要贡献在于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故A正确;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保存了中国的文化和文明、激励后来人为民族独立而不断斗争不是材料的主旨,故BCD错误。‎ ‎21.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A. 使国民党内部矛盾加剧 B. 从中国全民族利益出发 C. 改善国共两党的关系 D. 缓和国民党内部矛盾 ‎【答案】B ‎【解析】‎ 西安事变发生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故中国共产党从中国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故B项正确;中国共产党的目的是促成国共合作共同抗日,不是使国民党内部矛盾加剧,故A项错误;改善国共两党的关系,仍然属于民族利益的需要,故C项错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出发点也不是缓和国民党内部矛盾,故D项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认识到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学生据此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利益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22.八路军最高统帅,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在得知某战役歼敌千余,毁敌汽车79辆的胜利消息,即于‎1937年9月26日致电朱德、彭德怀等:“庆祝我军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中国共产党历史网)据材料可知,这次战役是 A. 淞沪会战 B. 平型关战役 C. 百团大战 D. 台儿庄战役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信息“八路军”“‎1937年9月26日”“庆祝我军取得的第一个胜利”可知,这次战役是‎1937年9月25日的平型关战役,故B正确;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不是我军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故AD错误;百团大战是在1940年,故C错误。‎ ‎23. 美国学者费正清指出:“由于日本侵略以及其他国家的卷入,中国从一个软弱的战争牺牲者,转化为一个世界大国,一个确立稳定和平局面的伙伴。”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 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 抗日战争促成了中国国内永久和平 C. 中国成为世界大国是一个偶然事件 D. 日本侵华有利于中国成为世界大国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的“中国从一个软弱的战争牺牲者,转化为一个世界大国,一个确立稳定和平局面的伙伴”可以看出,费正清的意思是说中国抗战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故答案为A项。抗战胜利后中国进入内战,并未实现永久和平,排除B项;CD项说法本身错误,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影响 ‎24.据清代档案《户部汇题各省民数谷数清册》统计,咸丰元年(1851年)尚有完整的全国人口记录,咸丰三年起,南方多省册报残阙,人口遽降。造成种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 农民起义爆发,冲击了旧的统治秩序 B. 清朝吏治腐败,户籍管理混乱 C. 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百姓流离失所 D. 清政府调整政策,放松了户籍管理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信息“咸丰三年(1853‎ 年)起,南方多省册报残阙,人口遽降”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导致清政府控制人口锐减。因此,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农民起义爆发,冲击了旧的统治秩序,故A正确;清朝吏治腐败、列强发动侵华战争不是材料现象的原因,故BC错误;清政府从未放松户籍管理,故D错误。‎ ‎25.某文献共四部分:一、用人察失,严禁朋奸;二、革除腐朽习俗,提倡福音真道;三、实行新的社会经济政策,仿效西方国家;四、采用新的刑法制度。该文献是指 A. 《海国图志》 B. 《天朝田亩制度》‎ C. 《资政新篇》 D. 《临时约法》‎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信息“革除腐朽习俗,提倡福音真道……实行新的社会经济政策,仿效西方国家”可知,该文献是指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资政新篇》,故C正确;《海国图志》不涉及“实行新的社会经济政策,仿效西方国家”,故A错误;《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性文件,但不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故B错误;《临时约法》不符合“提倡福音真道”,故D错误。‎ ‎26.下表为中国近代后期不同教科书关于辛亥革命的评述(摘选)。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不但荡涤二百六十多年的耻辱……并且铲除四千余年君主专制的痕迹”‎ 南京国民政府教科书 ‎“因为他们的势力颇盛,清国不能平定,就依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的意思,把天下让给南京政府”‎ 日伪政权教科书 ‎“虽表面上推翻了满清政府,但封建势力并未铲除”‎ 中共根据地教科书 A. 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 B. 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力量强大 C. 清朝结束具有偶然性 D. 辛亥革命促使清朝的统治结束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铲除四千余年君主专制的痕迹”“把天下让给南京政府”“推翻了满清政府”可知辛亥革命结束了清朝的统治,故D项正确;据材料“因为他们的势力颇盛,清国不能平定,就依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的意思,把天下让给南京政府”可知,政权让给南京政府,不能体现逼迫清帝退位,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但封建势力并未铲除”可知革命派力量并不十分强大,故B项错误;清朝结束是必然的,不是偶然的,故C项错误。故选D。‎ ‎27. “日本强盗似狼贪,硬立民政官,止耻不能甘。山东又要似朝鲜,嗟我祖国,攘我主权,破我好河山……”由“山东又要似朝鲜”引发的历史事件是( )‎ A. 辛亥革命 B. 五四运动 C. 国民革命 D. 一二·九运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反映的是山东主权问题,根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的起因是《凡尔赛和约》,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送日本。然后中国政府在巴黎和会中外交失败,引发了民众不满,产生的五四运动,故B正确。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是清政府的黑暗统治,排除A;国民革命爆发的原因是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排除C;一二·九运动又称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北平发起的一场学生要求政府抗日的游行示威活动,排除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五四运动 ‎28.1926年9月被嗤之以鼻的国民党人攻下了长沙州、武昌和汉口。1927年春他们拿下了南京和上海,到1928年,北京和整个中国北方都归他们统治。”这则新闻报道反映的中国政局变化是指 A. 国民党反袁斗争的胜利 B. 北洋军阀的统治基本结束 C. 国民党发动第五次“围剿” D. 日本侵华受到有效遏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1926年,国民党人攻下了长沙、岳州、武昌和汉口”信息,可知这是北伐战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故B项正确;A项的史实发生在1915—1916年护国战争,排除;C项的史实发生在1933-1934年,排除;1926年日本尚未发动侵华战争,排除。‎ ‎【点睛】“1926年,国民党人攻下了长沙、岳州、武昌和汉口”是关键信息。‎ ‎29.某校高一学生在学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课后整理以下一张表格,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中国近代第一个彻底民主革命纲领是中共二大提出,故A错误;1926年,北伐战争进展顺利,成功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故B项正确;南昌起义是1927年,故C错误;推翻国民党政权统治的是渡江战役,故D错误。‎ ‎30.1927年11月初,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在上海召开扩大会议。会议狠批毛泽东放弃进攻长沙、转向井冈山是“完全违背中央策略”,是“单纯的军事投机”,应予开除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这次会议 A. 反映了当时党中央坚持走俄国式革命道路 B. 力图压制工农运动避免国共新冲突 C. 对毛泽东的批评能够结合中国的国情 D. 是王明“左”倾错误理论突出例证 ‎【答案】A ‎【解析】‎ ‎【详解】1927年11月初,中共中央批评毛泽东放弃进攻长沙、转向井冈山,这说明此时党中央依然坚持“中心城市暴动”,主张走俄国式革命道路,故A正确;中共中央没有压制工农运动,故B说法错误;对毛泽东的批评不符合中国的国情,故C错误;王明成为中央负责人是在1931年,故D错误。‎ ‎31.下表是解放战争时期某战役“作战计划”的最初方案与“批示”。据此判断该战役是 A. 辽沈战役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答案】C ‎【解析】‎ 淮海战役是以徐州为中心,材料“连云港、海州”“徐州”“黄百韬”可知是淮海战役,故C项正确;A在东北;B是天津和北京;D是渡过长江的战役。‎ ‎32.我们在研究问题的时候,往往前提正确,结论不一定正确,前提错误,结论也不一定就错误。必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据此判断以下内容 前提:1949年,大陆的军事行动还没有完全结束,土地改革还没有彻底实现,人民还没有充分组织起来,召开在普选基础上产生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条件还不具备.‎ 结论:因此,通过召开由协商产生的各方面代表组成的政治协商会议建立新中国,是在当时条件下的唯一途径和方式。‎ A. 前提和结论都错误 B. 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C. 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D. 前提和结论都正确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解放军还未解放祖国大陆、土地改革还没有彻底实现、人民还没有充分组织起来,召开在普选基础上产生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条件还不具备。因此,通过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建立新中国就成为当时条件下的唯一途径和方式。由此可知,前提和结论都正确。故D正确,ABC错误。‎ ‎33.所谓“海选”,就是全体有选举权的村民,按照候选人的条件,每人一张空白选票,自主填写村委会各类职务候选人的姓名,然后采取投票方式计算每一个初步候选人得票多少的提名方式。1998年吉林省第四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80%以上的农村采用了“海选”方式提名初步候选人。“海选”是 A. 我国基层民主不断发展的成功范例 B. 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史上的里程碑 C. 21世纪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新成就 D. 间接民主的一种形式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信息可知,“海选”是直接民主的体现。1998年吉林省80%以上的农村采用了“海选”方式提名初步候选人,这说明“海选”得到了民众的认可,是我国基层民主不断发展的成功范例,故A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史上的里程碑,故B错误;“海选”是20世纪末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新成就,故C错误;“海选”是直接民主的一种形式,故D错误。‎ ‎34. 宋楚瑜说:“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兄弟一家亲。”连战说:“我们是一家人。”这表明“台湾乃是中国之台湾,民族乃是中国之民族,土地乃是中国之土地”。因此我们“共同的大事”是( )‎ ‎①求和平、求稳定、求发展 ‎ ‎②两岸和解 ‎ ‎③反对台独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 ‎【答案】A ‎【解析】‎ ‎ “两岸兄弟一家亲”“我们是一家人”说明反对台独、促成两岸和解,并通过经济发展等措施促进两岸和平发展,①②③正确,选择A符合题意。‎ ‎35.《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体现的外交政策是 A. “另起炉灶”。‎ 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 “一边倒”‎ D. 和平共处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中“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中“另起炉灶”方面的含义,故A项正确;B项指的是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以巩固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排除;一边倒则是指新中国属于社会主义阵营,故C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D项排除。‎ ‎36.‎ ‎ 1953年底,美国情报部门的一封电报中写道:“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在其周边地区(指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促进和建立可以作为缓冲的友好国家。”这种判断的依据是,中国政府提出了 A. 另起炉灶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求同存异 D.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史料解读.分析能力。根据材料中时间“1953年”可以直接排除C.D项(都是20世纪70年代);而“一边倒”强调与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关系,与信息“外交政策的目标是在其周边地区”不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于1953年,故选B。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7.周恩来多次指出:“与苏联结盟只是政治方针,不是倒向苏联怀抱……在战略上是联合,但战术上不能没有批评。”这主要是因为 A. 中苏两国社会制度性质相同 B. 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 C.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D. 二战后亚非国家的支持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能力。本题考察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根据题干信息“不是倒向苏联怀抱”表明了新中国独立主的外交方针。故选C。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不是倒向苏联怀抱”,因此A错误;B项与题干无关;D项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名师点睛】本题考察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帝国主义的包围封锁,中国实行一边倒的策略,但是并不是完全的倒向苏联的怀抱,我们还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 考点: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关系·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38. 下列关于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它与美苏争霸的发展态势有关 B. 它不能消除两国关系发展中的所有障碍 C. 它是中美两国在对外政策原则上的调整 D. 它是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的表现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试题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是和美国同苏联的争霸战争分不开的,美国当时处于守势地位,因此A正确;B项说法正确,中美关系缓和化并非消除了两国的所有矛盾,斗争合作还是长期态势;D项正确,中美关系缓和,一方面是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结果,另一个方面又反过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C项错误,中美关系正常化是基于二者利益的基础上进行的,并非原则上的调整。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美关系正常化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美关系正常化 ‎39. 新时期,我国在外交上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开展多边外交,维护世界和平。下列能反映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是 ‎①向海外派遣维和部队 ②领导创立“上海合作组织”‎ ‎③参加朝核“六方会谈”    ④积极参加裁军工作会议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时期我国的对外关系,关键信息: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从关键信息分析可知,应选择与联合国有关联的外交活动,①④是与联合国的维护世界和平的相关活动,符合题意;上海合作组织是新型的区域合作组织,②不符合题意;六方会议是区域性会议,主要是解决朝鲜核问题,不涉及联合国,③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40.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俄关系与20世纪50年代的中苏关系相比,其不同在于 A. 结伴而不结盟 B.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 缔结同盟关系 D.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A ‎【解析】‎ 结合所学,20世纪50年代的中苏关系是同盟互助关系,即互相结盟,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俄关系是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也就是结伴而不结盟,故A项正确。BD两项是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原则,不符合题意,应排除。C项是20世纪50年代的中苏关系,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第Ⅱ卷 本卷为材料题,共40分(41题18分;42题22分)‎ ‎41.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官制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春秋以来,宗法世族的削弱,动摇了世官制的根基;其时士阶层的崛起与私学的产生为职官制的形成创立了条件;而战国新人才观的提出以及郡县制和谷禄制的推行又为职官制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从而使职官制逐渐取代世官制成为选官用人的主流。‎ ‎ ——摘自李明《浅论世官制向职官制嬗变的历史动因》‎ 材料二: 东汉桓帝、灵帝时的童谣说:“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门第)良将怯如鸡”。 ‎ ‎ ——《中国通史》‎ 材料三: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卷一四 材料四:607年,隋炀帝定十科举人,其中有“文采秀美”一科,当即进士科。隋炀帝本人是个文学家,创立进士科,以考试诗赋为主,是不足为奇的。这是科举(主要是进士科)制度的开始,南北士人凭文才来竞争高低,魏、晋以下凭门阀高低作官的制度,从此逐渐为科举制度所取代。 ‎ ‎ ——范文澜《中国通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先秦时期世官制被取代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制度?根据材料说明这一制度受到抨击的原因是什么?‎ ‎(3)依据材料二、三、四,概括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核心标准的演变。‎ ‎(4)结合所学知识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的影响。‎ ‎【答案】(1)原因:宗法世族的削弱;士阶层的崛起;私学的产生;战国时期新人才观的提出;郡县制和谷禄制的推行。‎ ‎(2) 察举制度。察举所推荐的人才严重名不符实,出现腐败。‎ ‎(3)演变:由以德行为标准,到以门第为标准,直至以考试成绩为标准。‎ ‎(4)影响: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解析】‎ ‎【详解】(1)“原因”,依据材料一信息“春秋以来,宗法世族的削弱,动摇了世官制的根基”、“其时士阶层的崛起与私学的产生为职官制的形成创立了条件”、“战国新人才观的提出以及郡县制和谷禄制的推行”从宗法世族的削弱、士阶层的崛起、私学的产生、战国时期新人才观的提出、郡县制和谷禄制的推行等角度分析。‎ ‎(2)“制度”,依据材料二信息“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得出:察举制度。“原因”,依据材料信息“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门第)良将怯如鸡”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察举所推荐的人才严重名不符实,出现腐败的角度分析。‎ ‎(3)“演变”,依据材料四信息“南北士人凭文才来竞争高低,魏、晋以下凭门阀高低作官的制度,从此逐渐为科举制度所取代”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由以德行为标准,到以门第为标准,直至以考试成绩为标准的角度概括。‎ ‎(4)“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唐诗的繁荣等角度说明。‎ ‎4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这遗风流传至今即权大于法,有法不依,拟法不严,徇私枉法。‎ ‎——史仲文《中国人走出死胡同》‎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 ‎ :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从建国以来,还没有很好地健全起来。林彪、“四人帮”钻了这个空子,在所谓“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幌子下,想抓谁就抓谁,对广大干部和人民实行法西斯专政。这一教训使我们懂得,一个国家非健全法律和制度不可。‎ ‎ ——叶剑英《尽快完善我国的法制》‎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及的法律有何特点?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哪些政治原则,并分析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改革开放后我国民主法治建设有哪些新的发展?‎ ‎(3)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我国政治的发展趋势?‎ ‎【答案】(1)君权至上。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实行责任内阁制。意义: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2) “依法治国”成为国家基本方略  ;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扩大城乡基层民主的选举制度。‎ ‎(3)趋势:由专制走向民主(或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由“人治”走向“法治”。‎ ‎【解析】‎ ‎【详解】(1)“特点”,据材料一信息“皇权置于法律之上”得出:君权至上。“政治原则”,根据材料二信息“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概括得出: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实行责任内阁制。“意义”,依据所学知识从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等角度分析。‎ ‎(2)“新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从“依法治国”成为国家基本方略、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扩大城乡基层民主的选举制度等角度说明。‎ ‎(3)“发展趋势”,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由专制走向民主、由“人治”走向“法治”等角度分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