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人教版
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满分60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 1. 关于王位世袭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A. 它取代禅让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B. 它是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之一 C. 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D. 王位只能父子相传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准确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夏朝建立后,原来的禅让制就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王位的继承不再是“选贤任能”,而是只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王位”被看作是国王一家一姓的私产,只有王室家族的人才有王位的继承权,不管这个继承者是否有德、有能;而非王室成员,不管是否有能力,是否受人爱戴,均不能继承王位。原始社会的“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从此中国社会进入了“天下为家”的时代。先秦时期的王位继承法是主要是父死子继,其次还有兄终弟及;所以A、B、C是正确的;而D王位只能父子相传是错误的。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度 2. 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 A. 长子继承制 B. 分封制 C. 嫡长子继承制 D. 中央集权制 【答案】C - 16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识记的能力,回顾所学可知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一种权力继承制度,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其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利用父系关系的亲疏来决定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家”和“国”密切结合,故C项正确;长子不等于嫡长子,故A项排除;分封制并不是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故B项排除;中央集权是在秦朝时候出现,故D项排除。 3. 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 A. 巩固统治 B. 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C. 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 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答案】A 【解析】解答本题仅需要回顾所学知识即可,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周天子为了巩固统治,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通过分封制,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故A项正确;BCD项均不合题意,故排除。 4. 下列有关周王朝政治制度及其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B. 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C. 通过分封制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制度 D. 整套制度维系奴隶主正常统治,保证了社会性质的平稳转型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本题考查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依据图示及所学知识可以判定A、B、C三项的表述均是正确的。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实行,有利于维护奴隶制度,只有在分封制逐步瓦解的前提下,通过改革才能实现社会性质的转型,故D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度 【名师点睛】分封制理解 - 16 - 5. 《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的纽带是 A. 财产 B. 血缘 C. 信仰 D. 地域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宗,尊祖庙也”可以看出宗法制的特点是按血缘亲疏确定财产继承和权力分配,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故选B。A项明显错误,血缘关系是财产分配的标准;CD项均与材料“宗庙”无关。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6. 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基本格局奠定的时期是 A. 战国 B. 秦朝 C. 西汉 D. 东汉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我国封建社会起源于战国,当时天下分裂,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因此形成两千多年的基本格局还是要到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秦朝才基本形成。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意义 7.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 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B. 开创皇帝制度 C. 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 消灭六国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引文“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 16 - 及所学可知其指的是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很大,秦统一后,为了巩固统治,政治上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地方上实行郡县制,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了度量衡,文化上实行了焚书坑儒政策,为此可得出“虽死犹存”是指秦朝虽然灭亡了但其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政治制度却保存下来,故A项正确;开创皇帝制度与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均属于秦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内容,故BC项排除;消灭六国是秦统一的内容,与题意不合,故D项排除。 点晴:解答本题一要对秦朝的政治制度的内容识记清楚,二要对秦朝政治制度的影响理解清楚,秦朝虽然短暂而亡,但其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却保存下来,这是理解的重点,也是解题的关键。 8. 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A. 颁布秦律,严刑峻法 B. 中央设三公九卿 C. 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D. 皇权至高无上 【答案】D 【解析】回顾所学可知秦朝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全国的军政事务,无论大小都由皇帝一人裁决,据此可知得出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皇权至上,故D项正确;“颁布秦律,严刑峻法”是秦巩固政权的措施之一,不合题意,故A项排除;三公九卿制与郡县制均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却不是核心,故BC项排除。 9. 《汉书·地理志》言:“秦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表明秦朝采取的措施是 A. 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 实行郡国并行制 C. 推行三公九卿制 D. 推广行省制度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题干中“分天下为郡县”表明秦朝实行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故选A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海内为郡县 10. 一位同学对“秦始皇加强中央政权的措施”进行史料收集,形成了下列观点,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 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 - 16 - B. 统一文字 C. 创始王位世袭制 D. 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 【答案】C ........................ 11. 汉武帝创立中外朝制度的出发点是 A. 加强君主的权力 B. 扩大“三公”的权力 C. 提高行政效率 D. 实现权力制衡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外朝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顾问参与国政,从而形成“中朝”,对抗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其出发点在于加强君权,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相反;CD项材料体现不出。所以答案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外朝制度 12. 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A. 废分封,置郡县 B. 建立法律体系 C. 确立三省六部制 D. 实行科举制 【答案】C - 16 -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注意题干时间“隋唐时期”。废分封,置郡县是在秦朝,组成决策机构“中朝”是在汉朝,废丞相,设内阁是在明朝,只有C符合隋唐时期。其他均不是材料所旨。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 【名师点睛】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对于三省制,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各不同时期的统治者做过一些有利于加强并维护中央集权的补充和调整。 13. “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番归于临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有关宋代上述做法的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 目的是为了提高地方政府办事效率 B. 有利于消除地方权重的弊端 C. 造成地方政府权力过小 D. 导致地方政府人浮于事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阅读分析材料可知,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过分削夺地方权力,这种做法不仅不能提高地方政府的办事效率,反而会造成人浮于事的后果。因此A符合题意排除D项;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消除地方权力过大的弊端,但是走向极端会导致地方权力过小。因此可以排除BC项。 考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点评:北宋时期,通过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等措施,通过分化事权,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是也造成了地方无权、主动性差等消极后果,并且冗官、冗兵、冗费局面的出现,使得宋朝在对外战争等方面的弊端日益显现。 14. 今天我们国家共划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其中“省”作为地方行政单位应起源于 A.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B. 周朝的分封制 C. 秦朝的郡县制 D. 元朝的行省制度 【答案】D - 16 -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元代的行省制度。依据所学,元朝的时候,为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统治,在地方上设立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这是中国升值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所以应选D。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元代的行省制 15. 许多成语典故都与古代科举考试制度相关,如名落孙山、朱衣点头、金榜题名、黄粱美梦等,该制度 A. 把考试选拔和门第推荐结合起来 B. 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 C. 把考试选拔和世袭制结合起来 D. 把世袭制和门第推荐结合起来 【答案】B 【解析】据材料中“名落孙山、朱衣点头、金榜题名、黄粱美梦”等信息可知它反映的是科举制,而门第是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与题意不合,故A项排除;据所学可知科举制度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的联系起来,故B项正确;科举制选官的方式是考试办法,而不是门第与世袭,故CD项排除。 16.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直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中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基本解决是在 A. 唐朝 B. 北宋 C. 明朝 D. 清朝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裁撤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他还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秦以来的丞相制被废除,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B选项宰相制度还存在;D选项矛盾已经基本结束。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宰相的废除 17.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明太祖制定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 A. 让“群臣”监督皇帝 B. 精简政府机构 - 16 - C. 让子孙后有章可循 D. 加强君主专制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并不许立丞相……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可知明太祖废除丞相,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君权,禁止子孙设立丞相,主要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故D项正确;据所学可知明代以后皇权得到很大的增强,群臣无监督皇帝之权,故A项排除;“精简政府机构”与题意不合,故B项排除;“让子孙后有章可循”偏离题旨,故D项排除。 18. 明仁宗和明宣宗时期,朝廷内制的敕.诏.册.表等,由六部转归内阁负责。这一现象说明 A. 内阁的权力已完全合法化 B. 内阁的权力逐步得到提高 C. 内阁掌握军国大事决策权 D. 内阁成为国家的最高行政机构 【答案】B 19. 下图是军机处的内景图,它的设置与下列哪位皇帝有关 A. 宋太祖 B. 明成祖 C. 康熙帝 - 16 - D. 雍正帝 【答案】D 【解析】军机处是清朝雍正帝时设立,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BC项。 20. 下面四幅中国历史上关于皇权和相权势力的消长图,正确的一幅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四幅中国历史上关于皇权和相权的消长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四幅图里面中央的箭头应该表示相权,皇权和相权的消长趋势是相权不断削弱,最后被废除,故C正确。皇权和相权的消长趋势是相权不断削弱,故A错误。相权不可能逐渐增大,故B排除。相权也没有曲折发展而上升,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皇权与相权·趋势 21. “她是一个神话王国,优美动人的神话故事和曲折离奇的民间传说,为古奥运会的起源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文中的“她”指 A. 古中国 B. 古希腊 C. 古印度 D. 古埃及 - 16 - 【答案】B 【解析】据题干中“她是一个神话王国,优美动人的神话故事和曲折离奇的民间传说” “为古奥运会”等信息可以得出“她”应该是古希腊,联系所学可知古希腊神话完备发达,是研究古希腊历史的重要史料,并且奥运会起源于古希腊,故B项正确;ACD项都是与题意不符,都无奥运会起源等内容,故排除。 22. 所有合法公民均可参加的公民大会是雅典实行民主的具体体现,它每年要召开40次。他能运行的最重要的前提是 A. 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 B. 雅典高涨的参政热情 C. 国家发放参政津贴 D. 必须参政的法律强制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的能力。据材料中“所有合法公民均可参加的公民大会”“它每年要召开40次”等信息可得出出席公民大会的人员范围广,频率高,这与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有关,据所学可知雅典民主制是直接民主,是建立在小国寡民的基础上;如果在一个大国,人口众多,是不可能实行直接民主的,故A项正确; BCD三项都不是直接民主制的前提,而是民主制发展的表现,故排除 23. 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下列三位人物进行改革的先后顺序是 A. 克里斯提尼.梭伦.伯利克里 B. 梭伦.伯利克里.克里斯提尼 C. 梭伦.克里斯提尼.伯利克里 D. 克里斯提尼.伯利克里.梭伦 【答案】C 【解析】回顾所学可知梭伦改革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时期。克里斯提尼改革是雅典民主政治发展时期,伯利克里改革雅典民主政治顶峰时期,据此可知正确的顺序为梭伦、克里斯提尼、伯利克里,故C项正确。 24. 伯利克里曾说:“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是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这段话反映出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 A. 人民主权 B. 民主面前人人平等 - 16 - C. 天赋人权 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雅典民主,在材料中涉及的是“政权不掌握在少数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的”即反应的是人民主权,所以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卓尔不群的雅典·雅典的民主 25. 下列古代雅典的阶级或阶层中,真正能够享受到民主权利的是 A. 广大妇女 B. 成年男性公民 C. 广大奴隶 D. 居留的外邦人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广大妇女、广大奴隶、居留的外邦人是被排除在享受民主权利的阶层的,所以,古代雅典的阶级或阶层中,真正能够享受到民主权利的是D.居留的外邦人。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真正能够享受到民主权利的人 26. 《十二铜表法》规定: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从中反映了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 A. 债务关系 B. 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C. 法律的公平公正 D.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债权人……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等信息可知罗马法主要保护债权人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故D项正确;债务关系不是材料的主旨,故A项排除;材料中主要反映的是债务关系,并不是强调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故B项排除;材料中无法得出法律的公平公正,故C项排除。 27. 万民法规定奴隶在法律上是“可以购买的东西”,宣称保护除奴隶外的自由民的权利。这说明它 - 16 - A. 保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 B. 便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C. 维护奴隶制度,是统治工具 D. 自由民是享有特权的人群 【答案】C 【解析】题干的关键信息是奴隶的权利被排除在法律保护之外,这反映了《万民法》维护奴隶制度的本质,故选C。A、B、D都不是问题的本质,均不符合题意。 【名师点睛】 罗马法经历了一个由习惯法到成文法、公民法到万民法、单部法律到法律汇编的发展完善过程。维护私有财产是罗马法的核心内容。调节社会矛盾,稳定奴隶制度下的统治秩序是罗马法的主要功能,这也是法律的主要价值所在。 28. 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中“人人”是指 A. 全体的贵族 B. 除奴隶以外的自由民 C. 全体罗马帝国的成员 D. 外邦的自由民 【答案】B 【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罗马法在共和国时期,主要调节公民内部的法律,因此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中“人人”是指罗马除奴隶意外的自由民,故B项正确;全体贵族、全体罗马帝国成员、外邦的自由民等均不合题意,故ACD项排除。 29. 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伺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反映了古罗马民法 A. 肯定证据 B. 主张重罪轻罚 C. 纵容犯罪 D. 维护贵族利益 【答案】A 【解析】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意思是要有证据才能惩罚任何人,这反映了古罗马民法肯定证据,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未体现出重罪轻罚的信息,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是肯定证据而非纵容罪犯,选项C - 16 - 不符合题意,排除;古罗马民法的确是维护贵族利益但材料未体现这一点,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强调了罗马法重视证据的特点。 30. 罗马帝国瓦解了,但罗马人却把他们的文明留给了欧洲人。这主要是指 A. 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利 B. 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 C. 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 D. 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A不对,罗马法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不可能给奴隶以公民权; C不对,罗马法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D不对,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是罗马法在当时的影响,而不符合题干它对后世的影响。B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古罗马法。 点评:评价罗马法的作用1.维系和稳定罗马帝国:(1)为国家权力提供法律依据,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2)缓解社会矛盾、稳固帝国的统治。 2.影响后世:(1)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2)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当代很多法律制度中的原则和做法,都可在罗马法中找到源头。(如:律师制度、陪审制度、诉讼原则、继承制度等)(3)近代时期,资产阶级利用和发展了罗马法中的思想和制度,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 的有力武器。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共两小题,共40分 31. 观察下列图片 - 16 - 请回答: (1)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都是中国古代有所作为的封建帝王,在君权与相权处理上,四人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2)在地方管理体制上,秦始皇.汉武帝和宋太祖各有何措施?共同特点是什么? (3)上述四位封建帝王,你对哪一位更感兴趣?说明理由。 【答案】(1)秦始皇以御史大夫和太尉牵制丞相;汉武帝设置“中朝”,剥夺宰相的决策权;唐太宗规定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宋太祖以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权和财政权。共同点:相权受到限制和分割削弱,皇权加强。 (2)秦始皇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加强对地方监察控制;宋太祖规定州郡直属中央,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下设通判,形成牵制,地方财赋由专门机构运往京师或指定地点。地方权力受到严格限制,中央对地方实行垂直领导。 (3)(略)。 【解析】试题分析:(1)据材料提到,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都是中国古代有所作为的封建帝王。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在君权与相权处理上,四人分别采取的措施:秦始皇以御史大夫和太尉牵制丞相;汉武帝设置“中朝”,剥夺宰相的决策权;唐太宗规定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宋太祖以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权和财政权。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他们的共同点是:相权受到限制和分割削弱,皇权加强。 (2)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在地方管理体制上,秦始皇.汉武帝和宋太祖的措施:秦始皇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加强对地方监察控制;宋太祖规定州郡直属中央,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下设通判,形成牵制。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共同特点是地方权力受到严格限制,中央对地方实行垂直领导。 (3)本题设问上述四位封建帝王,对哪一位更感兴趣?说明理由。这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见仁见智皆可。例如,对秦始皇更感兴趣。理由: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创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了专制主义封建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评价 3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希腊地理环境 - 16 - 材料二伯利克里说,雅典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材料三雅典居民比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描述希腊地理环境具有怎样的特点?古希腊最有前途的经济生活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伯利克里提到的雅典民主制的三个特点。 (3)根据材料三,“其余居民”在雅典指的是哪些人? (4)根据材料二.三,你如何理解“雅典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民主政治”? 【答案】(1)特点:境内多山,多岛屿;土壤贫瘠,淡水缺乏;海岸线长而曲折。 经济生活:海外贸易。 (2)特点:①城邦的权力属于全体公民;②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③公民无论贫富(或者有才干)均可担任公职。 (3)奴隶、妇女、外邦人、未成年的男子。 (4)狭隘指享受民主权利的人数太少;最充实指全体公民在立法及治理公众事务上有直接与平等的权利。 【解析】:(1)图片显示了希腊人面海而居的情形,再结合所学知识就可答出希腊地理环境具体的特点是境内多山,多岛屿;土壤贫瘠,淡水缺乏;海岸线长而曲折。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不适合从事农业生产,适合海外贸易的发展。 - 16 - (2)对材料进行分析归纳就可得出答案。“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反映了雅典民主的“城邦的权利属于全体公民”这一特点;“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反映了雅典民主的“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这一特点;“而是他们的真正才能”、“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反映了雅典民主的“公民无论贫富(或者有才干)均可担任公职” 这一特点。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其余居民”是指奴隶、妇女、外邦人、未成年的男子。 (4)材料三反映了雅典民主的实质:雅典民主是少数公民的民主,是少数奴隶主对广大奴隶的专政。在雅典民主中公民充分享有民主权利。这就说明了“狭隘”指享受民主权利的人数太少,“最充实”指全体公民在立法及管理公众事务上有直接与平等的权利。 - 16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