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20届高三高考考前押题卷(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西省2020届高三高考考前押题卷(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山西省2020年高考考前押题卷(三模)‎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 ‎24.据《国语》记载,管仲佐政,行考选制度,每年由乡长将乡中子弟之贤者报告给国君,国君召见,试以官职,成绩好的可以上升到“上卿之赞”,“是故匹夫有善,可得而举也”。这表明春秋时期 A.墨家思想得到认可 B.宗法制度走向瓦解.‎ C.选官制度得以确立 D.贵族政治受到冲击 ‎25.甘肃武威的东汉早期墓葬中,出土了与内科、外科、妇科等相关的医学处方书籍。其中记载了三十余例处方,还有药物近百种,以及病状、投药方法、服药时间、禁忌等。这说明东汉早期 A.已建立较完整的医疗体系 B.比较重视各种疾病的预防 C.中医学理论基础得以奠定 D.中医学已积累了一定经验 ‎26.从唐太宗到唐肃宗,皇帝私人秘书机构的职能逐渐从“文学侍从”发展到“专掌内命”的内相,架空中书省,成为事实上的宰相。这反映了 A.文官政治色彩日益浓厚 B.相权对皇权的制约弱化 C.中央集权制度日趋完善 D.宰相议政职能逐渐消失 ‎27.明朝的江南市镇上,有收购周边农副产品的各种商行,有为客商与农家之间交易中介的牙行,有供应农家消费品的各种店铺以及制造农具和各种器物的手工作坊。这表明 A.私营手工业居于主导地位 B.市镇具有商品集散的功能 C.商品生产的地域分工明显 D.雇佣关系得到迅速的发展 ‎28.“民权”与“民主”这两个词均为舶来品,同源于-一个词,意为“人民的权力”。但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思想家王韬等人,均倡民权而反民主,认为“民主之制,犯上作乱之滥觞也”。这反映出当时 A.儒家思想影响根深蒂固 B.中西文化交流遭遇挫折 C.民众权利意识日益增强 D.维新变法成为社会共识 ‎29.武昌起义爆发后,立宪派或自己领导地方宣布独立,或协助革命党人建立军政府,或促使旧官僚反正。立宪派的这些行为 A.表明其接受了民主革命思想 B.推动了立宪运动的顺利进行 C.维护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 D.影响了民国初年政局的演变 ‎30.1938年6月,蒋介石提出了新的外交方针,“应运用英美之力,以解决中日问题”,“对俄应与之联络”,“对德应不即不离”。该外交方针 A.切合了当时的国际形势 B.体现了持久抗战的意图 C.奠定了抗战胜利的基础 D.坚定了国人抗战的决心 ‎31.下表为我国“六五”期间( 198 I一1985)与此前国民经济发展概况对比表(部分)。据此可知,“六五”期间 A.经济建设速度出现大幅度回落 B.计划经济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 C.人们的生活环境日益得到改善 D.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基本完成 ‎32.阿里斯托芬是雅典第-一位为了他人的乐趣编排人物和故事的戏剧作家。他的素材通常与政治有关,几乎总是与时事密切相关,而且常常语言粗鄙。这反映了雅典,‎ A.民众生活水平提高 B.社会的宽容和自由 C.平民社会地位提升 D.戏剧服从政治需要 ‎33.文艺复兴期间,匠人并不像在古典时代和中世纪时代那样受鄙视。人们尊重纺纱、织布制陶术、玻璃制造,尤其是日益重要的采矿和冶金术方面的实用工艺。这说明文艺复兴 A.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提高了工匠的政治地位 C.有助于推动技术的进步 D.进一步弘扬了科学精神 ‎34.20世纪初,美国大法官频繁受理契约自由和产权的案子,来保护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30年代中期,最高法院对罗斯福新政立法表现出前后判若两人的立场变化。这反映了美国 A.社会环境影响司法判决 B.司法程序存在严重缺陷 C.立法与行政的权力制衡 D.民主政治逐步发展完善 ‎35.经互会同西方二十四国集团的贸易额,1961年为43亿美元,1970年为137亿美元,197年上升到731亿美元;除贸易外,东西方经济关系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贷款、生产合作、联合企业、技术转让等方面。这说明20世纪70年代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B.冷战是在合作基础上的对抗 C.区域集团影响世界经济秩序 D.世界多极化格局得到强化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 材料一 晚清时期的防灾救灾 思想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李鸿章在《治河办法十条》中提出引进西方的机器设备,采用中国传统治河方法,兴修水利。但他拒绝采纳比利时工程师卢法尔提出的种种采用西方近代科学技术治河的建议。郑观应在《备荒裕农议》中指出:“应仿照德、日、法等国,实行农业保险、备荒储蓄法。”针对社会上“贫民之多”的状况,郑观应认为当务之急“宜官绅合力,令世家、贵族、富户、殷商酌量捐资,广为收恤,城市乡落遍立善堂”,定立章程,做到有章可循。孙中山在《中国的现在和未来》中指出,一切灾害的原因都是由于贪污,除非在行政的体系中造成一个根本的改变,局部的和逐步的改革都是无望的。‎ ‎——摘编自康沛竹《灾荒与晚清政治》‎ 材料二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辖区内各根据地各种自然灾害连年不断,极大地影响了各根据地的正常生产生活。面对困难,中共中央和根据地政府领导广大军民积极救灾,依靠群众,生产自救,战胜灾荒并渡过难关。太行边区政府减免受灾严重地区公粮675万斤,从敌占区购回3150万斤粮食,严格限制可供灾民充饥的各种杂粮及干果出口,并努力组织灾民就地参加救灾活动,组织部分人迁移出去,开荒种地,安家落户。陕甘宁边区政府领导人民群众创办义赈,在自愿乐施原则下进行募捐,给外来灾民分配土地及房屋并协助解决生产工具,减少或免除义务劳动负担,免纳二至五年的土地税。晋察冀边区政府在各地设立了灾民工作介绍所、妇女儿童收容所等安置无家可归的灾民,介绍灾民参加工作和参加部队,组织灾民生产小组,尽一切可能使他们得到生活安置。‎ ‎——摘编自文姚丽《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救灾政策及其实践》‎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防灾救灾的思想主张,并分别予以简要评价。(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抗灾救灾的特点并说明其意义。(13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科学需要的不只是研究本身要有进展,更需要科学、政治和经济彼此相互强化。如果没有政治和经济组织提供资源,科学研究几乎就不可能成功。反过来说,科学研究也为赞助者带来新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取得新的资源,而部分就会再用来研发新的能力。‎ ‎——摘自[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 -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 ‎45.[历史一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 材料 唐高祖于武德元年(618)命裴寂、刘文静等斟酌隋开皇律令,加以修改,务从宽简,至624年完成,共十二卷。贞观三年(627),唐太宗命长孙无忌等修定旧律,大量删除前代酷法,如减大辟罪九十二条,徒流等罪七十一条,其他削繁为简者,不可胜记。高宗永徽二年(651),再命长孙无忌、李勤等修定律令,并颁行全国。永徽律是现存唯一完整的中国最古法典。唐律中的礼教观念浓厚,例如“有妻更娶妻”,为法律所不许,犯者须服刑一年;子孙不应讦告父母,告而属实,其父母之罪,亦按自首法办理,从轻处分。唐代法律在形式上虽承袭隋律较多,但在精神和实质上却大不相同。隋律的精神是严酷的,而唐律则较仁厚,加之其多参以汉律,因此守慎精密,宽严适中,不但.为当时若干外国所采用,且为唐以后历代法律的模范。‎ ‎——摘编自傅乐成《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初律法改革的特点。(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初律法改革的影响。(8分)‎ ‎46. [历史一选修 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1939年下半年, 中国全面抗战已进入第三个年头,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不仅没有实现,而且在中国战场越陷越深,造成日本国内经济困难重重,政治动荡不安。8月23日,正当诺门坎事件(日苏之间的军事冲突)白热化之际,与日本缔结《反共产国际协定》的德国却同苏联秘密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一变化沉重打击了日本妄图“北进”苏联的企图。与此同时,苏联远东军与日本关东军的兵力比例为2.5:1,苏军占有绝对优势,特别是通过诺门坎的冲突,日本认为“要在技术、装备、机械化方面达到苏军水平至少还需要两年”。1940年6月,德国以“闪电战”横扫西欧。在这种条件下,英法荷等国所属的东南亚殖民地,一时成了“无主”的“政治真空”地带。不久,日本开始放弃“北进”苏联,转而实施“南进”计划。1940年9月,日本占领了印度支那北部。1941年12月,日本偷袭了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基地珍珠港。‎ ‎——摘编 自李凡《日苏关系史( 1917-1991)》‎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本放弃“北进’苏联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实施“南进”计划的影响。(7分)‎ ‎47.[历史一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晏阳初(1890- -1990),中国近代著名的平民教育家。他认为中国农村问题可以用四个字概括:愚、穷、弱、私,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关键就是从事“人的改造”的教育工作。因此,他主张分别通过实施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对国人实行根本的改造,达成民族再造之目的。他认为平民教育应遵循两条原则:一是全民参与原则,只有这样,教育才能成为真正的平民教育;二是因地制宜、学以致用原则,即从中国国情出发,所教授的东西必须是与平民生活息息相关。他还认为所有的教育都必须通过三种形式来实现:学校式教育、社会式教育、家庭式教育,其中学校式教育是平民教育的主要形式。他先后在河北、湖南、四川等地设立平民学校,其编辑的《平民千字课》,在1922年到1928年间,重印13次,销量几乎占全国4亿人口的1/40。后来,他把平民教育发展成为一项全球性的事业,被称作“世界平民教育之父”。‎ ‎——摘编 自吴雁南《中国近代社会思潮( 1840- -1949)》‎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影响。(9分)‎ ‎24. B ‎【解析】从题干中得知,春秋时期乡中优秀子弟也可以上升到“上卿之赞”,意味着世卿世禄开始遭到破坏,贵族政治受到冲击。故选B。‎ ‎25. D ‎【解析】从题干”千余例处方“药物近种”“病状、投药方法”等信息中,可以得知东汉早期中医学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故选D.‎ ‎26. A ‎【解析】题干中皇帝私人秘书机构职能的变化,反映了皇权的加强.相权的削弱。故选A。‎ ‎27. B ‎【解析】江南市镇上有“收购周边农副产品”的商行,有供应“农家消费品的各种店铺”。有各种手工作坊,说明它具有商品集散的功能。故选B。‎ ‎28.B ‎【解析】"“民主”“民权”在西学中的意思相同,但早期维新派只“倡民权”而“反民主”,说明中国传统儒家尊召思想的根深蒂固。故选B。‎ ‎29. D ‎【解析】辛亥革命中,立宪派的这些行为加速了辛亥革命的进程,也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还助推了袁世凯对辛亥革命果实的篡夺,影响了民国初年政局的演变。故选D。‎ ‎30.A.‎ ‎【解析】1938年6月,日本扩大侵华范围,而欧战这时尚术爆发,德国尚在对中国进行援助。蒋介石的外交方针正是基于这时的国际形势所做出的选择。故选A。‎ ‎31. C ‎【解析】从表格中的数字变化可以看出,‘“六五”计划期问,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产业投资额有所上升,说明这一时期,人们的生活环境有所改善。故选C。‎ ‎32.D ‎【解析】从题干信息中可以得知,阿里斯托芬所写戏剧与雅典的政治密切相关,这成映了雅典社会的宽容和自由。故选D。‎ ‎33. C ‎【解析】文艺复兴时期社会对匠人以及实用工艺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这说明文艺复兴倡导的人文主义,发挥了人的价值,从而有助于技术的进步。故选C。‎ ‎34. A ‎【解析】20世纪初,面对自由主义盛行,法官保护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发生,面对罗斯福推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法院义表现出前后不同的态度(默认一反对一支持)。说明社会、经济发展等环境的变化影响司法判决。故选A。‎ ‎35. B ‎【解析】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苏虽然处于冷战对抗状态,但双方的经贸合作依然在继续。故选B。‎ ‎41. (25分)‎ ‎(1)主张:引进机器,采用旧法,兴修水利;建立保险制度,进行社会救济;通过革命改造社会,惩治腐败。(6分)‎ 评价:李鸿章的主张是“中体西用”思想的体现,基本未突破传统思想,具有两面性;郑观应的主张深受西方的影响,具有近代意识;孙中山的主张揭示了中国灾荒发生的政治原因,与宣传资产阶级革命紧密结合,具有浓厚的革命色彩。(6分)‎ ‎(2)特点:走群众路线;生产自救;社会互助;以工代赈;多措并举。(7分)‎ 意义:保障了各根据地军民的生活;巩固了根据地政权;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创造条件;为以后的防灾救灾提供了借鉴等。(6分)‎ ‎【解析】(1)第一小问主要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加以概括,作答时不要照抄材料原文。根据材料中李鸿章、郑观应和孙中山的言论,用概括性词语表述其主张。第一小问是评价题,注意是“分别”评价,可从这些主张的特点及影响等方面进行评价,注意评价时要遵循一分为的原则。‎ ‎(2)第一小问主要考查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及归纳概括能力。在整理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实施的救灾措施的基础上概括其特点。第二小问根据材科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意义。‎ ‎42.(12分)‎ 评分标准:观点部分0- -2 分,论证部分0- -8 分,结论部分0- -2分。具体赋分要求如下:‎ 示例:‎ 观点:我认可材料中的"科学研究也为赞助者带来新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取得新的资源"。‎ 论证:科学研究带来了技术革新,推动了经济和政治的发展。17 到18世纪,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和热力学的发展,促进了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西方发达国家实现了机器大生产,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以确立。19‎ 世纪,法拉第等人提出电磁感应理论,在此基础上发明了发电机,电力得到广泛应用,人类进人到“电气时代”,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世界市场最终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得到进--步发展和完善。‎ 结论:总之,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促使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审清设问,严格按要求作答。根据材料中的文字资科深刻理解图示,从中提取一个观点或概括整体观点,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论证所选择的观点,最后得用结论要有一定高度。‎ ‎45. (15分)‎ ‎(1)以前朗律法为基础;不断修订完善;趋于宽简个厚;重视以礼人法。(7分)‎ ‎(2)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为唐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提供保障;对后世律法影啊深远;对当时周边国家有一定影响。(8分)‎ ‎【解析】本题通过唐初律法改革考查学生有效提取历史信息,并进行概括、分析的能力。第(1)问要求概括特点,可从材料中“虽承袭隋律较多”.“武德川年...贞观: 7年...永徽二年”、“务从宽简....较仁厚”、“礼教观念浓厚”等信息概括。第(2)问要求简析唐初律法改革的影响,可从稳定秩序恢复经济、对后世律法、对周边国家等不同角度去分析。‎ ‎46. (15分)‎ ‎(1)中国坚持抗战牵制了日本;日不国内各种矛盾的激化;《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日苏在远东地区的实力对比悬殊。(8分)‎ ‎(2)使日本迅速占据大片殖民地并狄取了大量战略资源;激化了日本与美英等国的矛盾;导致太平洋战争爆发;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7分)‎ ‎【解析】本题通过,战期间日本“南进”、“北进”战略考查学生有效提取历史信息,进行概括,知识迁移的能力。‎ 第( 1)问要求简析原因,可从中国抗战牵制、日本国内危机、苏德秘密外交、日苏实力对比等角度去分析。第(2)问要求说明影响,可从日本扩张、日美关系、太平洋战争爆发、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等角度去予以说明。‎ ‎47. (15分)‎ ‎(1)通过教育对国人进行根本改造;教育应遵循全民参与.因地制宜学以致用的原则;应注重发挥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功能。(6分)‎ ‎ (2)有利于扩大教育的范围;有助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有利于推动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为世界平民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9分)‎ ‎【解析】本题通过中国近代教育家晏阳初的教育思想考在学生有效提取历史信息,并进行概括、分析的能力。第(1)问要求概括思想,可从平民教育的目的原则、功能等方面进行概括。第(2)问要求简析其思想的影响,可从扩大教育范围、提高国民素养、教育的近代化、对世界教育的贡献等角度进行分析。‎ 评分说明:主观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赋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