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欧洲的宗教改革(测)-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选修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专题05 欧洲的宗教改革(测)-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选修1)

全*品*高*考*网, 用后离不了!‎ 一、选择题(每题4分,12小题,总共48分.)‎ ‎1.教皇格里高利七世继任后,颁布敕令:罗马天主教会系由上帝独自创立,只有教皇才能任命和废黜主教,如果有人从世俗界接受主教的职位,教廷将不予承认。这一敕令体现了(  )‎ A.教权高于王权  B.王权与教权平等 C.王权高于教权 D.教权与王权互不干涉 ‎【答案】A ‎【解析】 ‎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欧洲的宗教改革·背景 ‎2.据赎罪券价目表:“谁若杀害了父母、兄弟、姐妹、妻子或其他任何一个亲属,只要交纳5~7枚金币,便可洗净罪恶了。”这反映出中世纪的天主教会(  )‎ A.关心广大民众的基本需求 B.注重维护社会秩序的安定 C.各种活动都有明确的价格 D.公开欺骗方式榨取钱财 ‎【答案】D ‎【解析】 ‎ 试题分析:据材料“只要交纳5~7枚金币,便可洗净罪恶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教会关于赎罪的说教,纯粹是公开的欺骗。兜售赎罪券,是教会搜括钱财的重要手段。故D正确。ABC都不符合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欧洲的宗教改革·背景 ‎3.下列关于宗教“异端”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产物 ②揭露教会的虚伪与腐败,要求教会改革 ③反映了市民阶层发展工商业经济的愿望 ④“异端”运动发源于英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 试题分析:“异端”运动发源于12世纪的法国,故④错误;当时尚未产生资本主义萌芽,因而不能视为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产物,故①错误,故②③正确,选择B项。‎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欧洲的宗教改革·背景 ‎4.威克里夫被称为“15世纪天主教中的异类”,他把《圣经》翻译成英文,并系统阐述了“异端”学说,其学说的内容不包括(  )‎ A.国家要没收教会财产 B.信徒和上帝之间不需要中介 C.人们不需要信仰《圣经》‎ D.宗教仪式完全不必要存在 ‎【答案】C ‎【解析】 ‎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欧洲的宗教改革·背景 ‎5.16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从德国榨取30万古尔登的财富,这个数目比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年均收入高出好几倍,等于1497年德皇所征税额的21倍。这种现象从本质上表明(  )‎ A.德意志为教皇贡献了许多财物 B.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社会地位较低 C.德意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D.罗马教廷对德意志进行疯狂的掠夺 ‎【答案】D ‎【解析】 ‎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初,德意志地区处于政治上的分裂状态,罗马教皇利用此机会,把它当作重要的搜刮对象,从那里劫走大量财富,‎ 德意志地区的大量财富纷纷流向罗马。故从本质上表明罗马教廷对德意志进行疯狂的掠夺,故D正确。‎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欧洲的宗教改革·背景 ‎6.“九十五条论纲”发表后,出乎路德意料的是,用拉丁文写成的论纲很快被译成德文,并被大量传抄和印刷,在短短的两个多星期内传遍德国,四星期内传遍天主教世界,“好像它们是由天使传送的”。上述现象不能说明(  )‎ A.德意志地区的民族意识在增强 B.天主教会同西欧社会的矛盾较为尖锐 C.教皇的权威受到了普遍的质疑 D.各国王权摆脱教皇控制的要求较强烈 ‎【答案】D ‎【解析】 ‎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欧洲的宗教改革·背景 ‎7.《路德选集》收集了宗教改革时期马丁·路德的所有著作。其中,《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一文中,马丁·路德的哪一主张特别受到诸侯的欣赏(  )‎ A.《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 B.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当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 C.减少教堂和修道院 D.神职人员可以结婚生子 ‎【答案】B ‎【解析】 ‎ 试题分析:B项不仅受到诸侯的欣赏,而且为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成功提供了条件。故B正确。A、C、D三项是针对宗教内部的改革,对世俗封建主、诸侯影响不大,不会太多地引起他们的关注。‎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欧洲的宗教改革·内容 ‎8.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 A.教会是否腐败 B.信仰是否必要 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 ‎【答案】C ‎【解析】 ‎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欧洲的宗教改革·内容 ‎9.恩格斯说:“加尔文的教会组织是完全民主的和共和的;而在上帝的王国已经共和化了的地方,人间的王国还能够仍然从属于君王、主教和领主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加尔文主张建立民主的教会组织 B.加尔文主张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C.加尔文的主张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D.加尔文主张加强王权 ‎【答案】D ‎【解析】 ‎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逆向型选择题,根据材料信息“还能够仍然从属于君王、主教和领主吗”分析可知,加尔文反对专制王权,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加尔文主张建立民主的教会组织,故A正确,排除。加尔文也主张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故BC正确,排除。‎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欧洲的宗教改革·内容 ‎10.加尔文认为,上帝自创世纪以来,就把世人分成“选民”和“弃民”,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这种观点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 A.封建贵族世袭思想 B.封建社会等级思想 C.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思想 D.封建制度解体时期新兴思想出现 ‎【答案】C ‎【解析】 ‎ 试题分析:加尔文主张“先定论”,认为现世的成功是成为上帝“选民”的标志,为发财致富的新兴资产阶级找到理论依据,特别得到新兴资产阶级的支持,实质上反映了当时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思想,故选C项。‎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欧洲的宗教改革·内容 ‎11.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从本质上主要体现了(  )‎ A.资产阶级与王权的矛盾 B.新贵族与旧贵族的矛盾 C.王权与教权的矛盾 D.资产阶级与天主教会的矛盾 ‎【答案】C ‎【解析】 ‎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欧洲的宗教改革·影响 ‎12.亨利八世宗教改革不同于加尔文宗教改革的是(  )‎ ‎①领导宗教改革的是国王 ②教义方面保留了天主教主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 ③没收教会财产,归王室所有 ④否认教皇是最高领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历史事件的综合比较能力。④否认教皇是最高领袖,是两者改革的相同点,可排除A、C、D三项。故B正确。‎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欧洲的宗教改革·特点 二、非选择题(每题12分,1小题,总共12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 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马丁·路德 人的得救与否,不是靠斋戒、忏悔、赎罪,而是完全由上帝预定,人的意志无法改变。人在现世的成功与失败,就是得救与否的标志,就是“选民”与“弃民”的标志。‎ ‎——加尔文 材料二 1529年,都铎王朝的亨利八世开始与罗马教廷走向决裂;1533年,亨利八世宣布禁止英国教会向罗马教廷缴纳贡金;1534年,英国国会通过了“至尊法案”,宣布英国国王是“英国教会在地上之唯一最高首脑”。从此,英国完全脱离了罗马教廷的控制,成为一个新教国家。‎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两人的基本主张是什么,其共同点是什么。 (2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这次宗教改革有何显著特点。(2分)‎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实质和历史作用。(8分)‎ ‎【答案】 (1)主张:“因信称义”“先定论”。共同点:“信仰得救”。‎ ‎(2)依靠王权自上而下发动;保留了较多天主教的成分。‎ ‎(3)实质: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统治的社会政治运动。‎ 历史作用:①政治方面: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西欧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②经济方面:宗教改革中天主教被剥夺的财产大多落到了新兴资产阶级手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思想方面:它是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又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打击了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解析】 ‎ 第(3)问,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注意宗教改革运动的实质和历史作用,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概括即可。‎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欧洲的宗教改革·特点 作用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