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第二中学 2020 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 月考历史试题 1.周天子授士授民给诸侯叫“建国”,诸侯授士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这一背景下, 士、庶民把自己的宗族称之为“家”,效忠于“家”。这表明分封制 A. 有利于宗法制的强化 B. 为地方分裂割据埋下伏笔 C. 促进了民众的国家认同 D. 扩大了“家天下”的影响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封制与宗法制结合,虽然诸侯小宗服从天子大宗,但是对于士, 庶民等而言,只知效忠“家”,不知效忠“国”,形成有“家”无“国”的离心力,为诸侯割 据以及大夫篡国创造了条件,故本题答案选 B 项;A 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旨在强调分 封制容易导致地方分裂割据,CD 两项与材料主旨相悖逆,排除。 2.有人总结西汉末年王莽篡权,东汉末年曹操擅权,唐代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周赵匡 胤“黄袍加身”,明代朱棣“靖难之役”等现象为权大欺主定律。权大欺主定律形成的根源 在于 A. 权臣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 B. 专制主义皇权的高度集中 C. 皇帝年幼导致了大权旁落 D. 地方割据威胁了中央集权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在专制主义制度之下,皇权高度集中,大臣等人权力的大小都来源于皇帝。 当皇帝给予高度信任时,就有可能使出现某些人权力的膨胀,因此出现了权大欺主的现象, 所以其根源是专制主义皇权的高度集中,B 项正确;AC 都是具体的原因,而不是根源,排除; 材料反映的是权大欺主,D 项体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 【点睛】本题主要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之下皇权高度集中所带来 影响。 3.下表为唐代登科者出身分布表。据此可知唐代 的 士族 小姓 寒族 类别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总计 进士 589 71.0 109 13.1 132 15.9 830 明经 81 63.3 18 14.0 29 22.7 128 制科 88 65.7 10 7.4 36 26.9 134 A. 进士科的录取比例最高 B. 门第仍是录取的依据 C. 士族价值观念发生变化 D. 士族进一步垄断仕途 【答案】C 【解析】 从表格数据看,士族通过科举考试做官的人数占较大比重,说明士族改变了依靠门第出身为 官的旧观念,也能通过读书和参加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即士族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故答 案为 C。进士科的录取比例最高不能反映实质问题,A 错误。科举考试根据成绩确定结果, 材料不能反映门第仍是录取的依据,B 错误。士族进一步垄断仕途说法绝对,D 错误。 4.《文献通考》对古代农业生产有过如下一段描述:圩田、湖田多起于(北宋)政和以 来……大概今之田昔之水,徒知湖中之水可涸以耕田,而不知湖外之田将胥而为水也。”这 说明 A. 宋代农业生产技术得到极大的提高 B. 古人对过度开发具有一定的警醒和反思 C.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的开垦开发 D. 宋代政和年间出现了较严重的水患灾害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材料中“圩田、湖田多起于(北宋)政和以 来……大概今之田昔之水,徒知湖中之水可涸以耕田,而不知湖外之田将胥而为水也”说明 古人对过度开发具有一定的警醒和反思,故 B 项正确;ACD 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古代农业发展·土地开发 5.下表是宋代张方平在《论国计事》中对景德和庆历年间商税、酒税和盐税征收的记载。据 表可知,当时 项目 景德年间(万贯) 庆历年间(万贯) 商税 450 1975 酒税 428 1710 盐税 355 715 总计 1233 4400 A. 朝廷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B. 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C. 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加强 D. 商税成为主要财源 【答案】B 【解析】 宋朝景德至庆历年间商税、酒税、盐税均呈增长的趋势,反映出当时商品经济得到发展,故 答案为 B 项。北宋时期仍然实行抑商政策,排除 A 项;商税等税收呈增长趋势是宋朝商品经 济发展的结果,不能反映当时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加强,排除 C 项;表格中没有农业等其他税 收的数据,不能得出“商税成为主要财源”的结论,排除 D 项。 【点睛】本题的解答主要是根据表格中数据的变化,商税、酒税和盐税征收不断增加,则表 明市场上交易的商品增加,说明当时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6.“这一运动强大的社会动员奇迹和爆发力使势头正盛的外国殖民者心头一震……改变了 列强国家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普遍态度和观念,深刻认识到中国巨大的潜力和战斗力是不可 短期战胜的。”这一运动 A. 以推翻清王朝为目标 B. 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 C. 促使清政府土崩瓦解 D. 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基础 【答案】B 【解析】 根据“改变了列强国家对中国和中同人民的普遍态度和观念.深刻认识到中国巨大的潜力和 战斗力是不可短期战胜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运动指的是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 是一次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故 B 项正确;义和团运动的口号 是“扶清灭洋”,其主要目的是反对帝国主义,故 A 项错误;促使清政府土崩瓦解的是武昌 起义,故 C 错误;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基础的是北伐战争,故 D 项错误。 7.下表为《中国近代岁入统计比较》(政府各项财政收入所占百分比) 年代 地丁杂税 盐课 关税 1849 年 77.2% 11.7% 11.1% 1885 年 0% 9.6% 18.5% 1892 年 39.5% 8.8% 20.9% 1897 年 28.2% 15.3% 24.7% 这表明 A. 小农经济商品化程度较高 B. 中国出口商品种类扩大 C. 清朝借外债以缓解危机 D. 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加强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数据可以看出,晚清财政收入更多依赖关税,说明当时中国更多的依赖世界市场, 即表明了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在加强,故 D 项正确;选项 A 不符合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征, 排除;材料未涉及出口商品种类的问题,也未涉及借外债以缓解危机的问题,故 B、C 两项 排除。 8.清末钱宝琼在《中国数学史》中介绍了士大夫西算借根的方法。他们不但用天干地支代替 abe 和 xy,还用《易经》中的阴阳爻代替加减符号,于是*+ac=“bx”就成了“亥亥——(阳 爻)甲丙等于乙亥”。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A. 西学中国化的必要性 B. 西学东渐现象的出现 C. 封闭落后的社会心理 D. 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 1840 至 1900 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 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提及清末时期中国士大夫将西学加入中国文化元素加以接受,体 现了此时中国落后的封闭的心理,C 项正确。材料所述现象是落后的,不能代表西学的中国 化必要性,A 项排除。B 项是现象,不是本质,排除。D 项符合史实,但与材料旨意不符, 排除。故选 C。 9.下图为 1855-1858 年江西人口变化情况统计。出现下表所示人口变化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 A. 自然经济的解体 B. 列强入侵的破坏 C. 经济重心的转移 D. 江南战乱的影响 【答案】D 【解析】 表格中的时间 1855-1858 年正是太平天国运动的时间,太平天国运动导致江南地区战乱,促 使人口的蜕变,故 D 正确;自然经济解体主要是经济方面的影响,A 错误;列强入侵的破坏 没有大规模深入内地导致人口的迅速下降,B 错误;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促进南方人口的增加, C 错误。 10.1930 年 2 月 26 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七十号通告,提出党目前总的政治路线是“变军阀战 争为国内的阶级战争,以推翻国民党统治,建立苏维埃政权”,中心策略是“集中力量积极 进攻,确定组织工人政治罢工,组织地方暴动,组织兵变,扩大红军”。由此可见,本通告 提出的路线和策略( ) A. 预示着当时国内的革命高潮即将到来 B. 是党内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直接反映 C. 说明中共已经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D. 对当时国内的革命形势估计偏离实际 【答案】D 【解析】 结合时间“1930 年”可知此时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结合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进攻”“罢 工”“暴动”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共的决策仍是坚持“城市中心论”,对当时国内的革命形势 估计过高,偏离实际,故 D 项正确。材料中说明中共中央对于当时革命形势的错误估计,并 不是革命高潮的到来,A 错误;材料中不是右倾主义思想的错误,B 错误;材料说明的是中 共对于革命形势错误估计,C 错误。 11.下表 1949~1965 年我国经济发展的三个恢复和增长期 1949~1952 年 1953~1957 年 1963~1965 年 工业 36% 19.2% 7.9% 农业 14% 4.5% 11.1% 出现表所述现象的共同原因是 A. 利用市场调节手段 B. 改变了所有制结构 C. 改善经济结构比例 D.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1949-1952 年是中国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国家掌握了国民 经济的命脉,调整工商业;1953-1957 年为中国的“一五”计划,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发展国 民经济;1962 年政府制定了八字方针,1965 年,调整工作基本完成,1949-1965 年中国经 济的恢复与发展的共同原因都有政府的主导,故选项 D 选项;1949-1965 年中国都处于计划 经济的控制下,没有市场调节,故排除 A 选项;1949-1965 年中国都是公有制,故排除 B 选 项;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分配结构、交换结构、消费结构等,而材料只提到了产业结构, 故排除 C 选项。 【点睛】本题只要考查新中国成立之后各阶段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 12.新中国初期,在接到出席某会议的邀请后,周恩来提出:“应尽一切努力,务期达成某 些可以获得一致意见的解决办法的协议,甚至是临时性的或个别性的协议,以利于打开经过 大国协商解决国际争论的道路。”在该会议上中国 A. 推动了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 B. 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促成印度支那地区局势缓和 D. 打开与亚非国家交往的大门 【答案】C 【解析】 “以利于打开经过大国协商解决国际争论的道路。”说明是新中国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 会议,应该是日内瓦会议,该会议促成印度支那地区局势缓和,C 正确;A 是朝鲜战争;B 是会见中因代表团提出;D 是万隆会议。 13.有学者认为希腊诸邦中任何一个都不能统一希腊本土,而罗马却能统一地中海世界 根 本原因在于罗马政治上的开明,即在公民权的问题上克服了希腊将人划分为希腊人和非希腊 人的狭隘观念。“罗马政治上的开明”在法律上的体现是 A. 制定了调整罗马公民关系的法律 B. 强调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C. 制定了适用于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D. 组织编纂了《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答案】C 【解析】 古代罗马不断将公民权授予新征服地区的人,从而稳定了强大的帝国。罗马不断将公民权授 予新征服地区的人,体现的是万民法的精神,万民法适用于一切自由民,故 C 项正确,A 项 错误;罗马法强调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人人”,并不包含奴隶和妇女儿童,指的是罗马 公民,故 B 项错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编纂和材料信息无关,故 D 项错误。 14.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公民自杀要得到批准,若公民未经允许而自杀将被视为犯罪行为, 梭伦执政时又要求公民不能以人身做抵押,来偿还债务。古代雅典的这些规定主要是为了 A. 彰显雅典的人文主义精神 B. 防止公民人数减少影响税收 的 C. 保障城邦民主政治的运行 D. 体现法律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答案】C 【解析】 题干中的规定“公民自杀要得到批准,若公民未经允许而自杀将被视为犯罪行为”“要求公 民不能以人身做抵押”,维护公民的权利,保障了城邦民主政治的运行,故 C 项正确;雅典 城邦不阻止公民自杀,自杀行为须得到城邦的批准,没有体现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 故 A 项错误;防止公民人数减少影响税收说法太过片面,故 B 项错误;“要求公民不能以人 身做抵押,来偿还债务”说明梭伦废除债务奴隶制,使欠债为奴的公民重新获得土地和人身 自由,故 D 项错误。 15.尽管西欧在 14 世纪中叶因黑死病危机损失了不少人口,但在瘟疫结束后西欧农民的收入 却有了很大提高。年鉴学派学者布罗代尔根据当时的文献分析认为,14 世纪后期意大利地 区农民的肉食和糖类的摄入量和贵族基本相当,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的欧洲 A. 农村劳动力价格上升 B. 新航路开辟推动物质生活进步 C. 文艺复兴推动社会消费水平上升 D.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使贵族衰落 【答案】A 【解析】 人口的迅速减少对应的就是劳动力的稀缺,就促进了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的变革,对社会生 产起到了积极作用,所以本题选择 A 选项。B 选项错误,新航路的开辟在此时还没有开始; C 选项说法错误,文艺复兴没有在经济领域产生如此大的影响;D 选项与材料内容无关。 16.下图是工业革命前世界白银的流向图。这表明 A. 世界白银流动推动新航路开辟 B. 美洲国家能独立主导白银输出 C. 西欧国家以白银对外资本输出 D. 中国和印度是白银主要输入国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了新航路开辟期间的世界贸易。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是新航路开辟推动了白银流动, 而不是相反,故排除 A 项;美洲的白银被西方殖民国家大量掠夺,并不能独立主导输出,故 排除 B 项;工业革命前,西欧国家还没有进入对外资本输出阶段,故排除 C 项。根据图片中 的路线分布可以看出,白银主要流向亚洲的中国和印度,故选 D。 17.1866 年,英国首相格拉斯顿在议会提出 7 英镑选举权的标准,结果在新增加的 40 万选 民中“只有一半是工人阶级,另一半增加的是中产阶级”;改革后的总选民人数是 130 万, 只占当时所有成年男子的 1/4。由此可知英国 A. 议会改革由工人阶级推动完成 B. 议会一直是英国国家政治权利中心 C. 工人阶级内部出现了贫富分化 D. 议会改革后资本家丧失议会主导权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1866 年”“新增加的 40 万选民中‘只有一半是工人阶级,另一半增加的是中产阶 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 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后,工人阶级内部出现了贫富分化,从 而出现材料中的状况,故 C 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 世纪中期议会改革是由工业资 产阶级推动的,故 A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议会的地位,故 B 项排除;议会改革后,工业 资产阶级掌握议会主导权,故 D 项错误。 18.美国 1787 年宪法曾规定,在总统选举中得票第二多的人任副总统。但其结果可能造成来 自对立党的两个人担任国家的两个最高选举职位,让人感到很不合理,于是 1804 年通过的 宪法第十二条修正案对该选举制度进行改革,避免了这种局面的出现。由此可见,这一改革 A. 否定了联邦宪法的权威性 B. 践行了人民主权思想 C. 协调了国家行政权力分配 D. 体现了三权分立体制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信息“来自对立党的两个人担任国家的两个最高选举职位,让人感到很不合理”、 “1804 年通过的宪法第十二条修正案对该选举制度进行改革,避免了这种局面的出现”并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改革协调了国家行政权力分配,故选 C 项。材料没有表明这一改革 否定了联邦宪法的权威性,故排除 A 项。材料说的是对“总统选举中得票第二多的人任副总 统”这一选举制度的改革,人民主权并没有在材料中体现,排除 B 项。这一改革没有体现出 三权分立体制,故排除 D 项。 19.1935 年初,罗斯福新政成为公众激烈抨击或热情支持的焦点,当时美国社会各派别持有 多种认识。 主要派别 对新政的认识 保守派与大商 业领袖 对新政“大笔开支”、“敲诈富人计划”和“社会主义”不满,批评政府抛 弃自由政策,某些批评者一提到罗斯福的名字都觉得反感。 激进的左派 社会主义政党以及其他激进组织一度激烈抨击罗斯福改革不彻底,攻击财 富仍然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他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 多数民众 新政提高弱势群体地位,广大中下层民众对新政热情欢呼与讴歌,甚至把 罗斯福视为“救星”。 上述材料反映了罗斯福新政 A. 推动了美国社会生产关系的调整 B. 激化美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争论 C. 没有解决美国社会贫富差距问题 D. 本质上代表美国多数民众的利益 【答案】A 【解析】 罗斯福新政是在资本主义运行机制下生产关系的调整,表格中保守派与大商业领袖、激进的 左派和多数民众从不同角度阐述罗斯福新政对于生产关系调整的影响,故 A 项正确。表格并 不能充分说明罗斯福新政激化美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争论,B 错误;材料中说明的是罗斯福 新政对于生产关系的调整,不是论述解决美国社会贫富差距问题,C 错误;依据所学可知罗 斯福仍然代表的是美国资产阶级的利益,D 错误。 20.1934 年,斯大林指出:“虽然货币经济是资产阶级的经济手段,但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利 用这种手段来发展贸易,因为苏联的工业和农业都已经发展良好,下一步的任务就是促进城 乡商品流转,商品流转是连接工业产品和农业产品的必要环节。”斯大林的这一表述旨在 A. 继续推行新经济政策 B. 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 C. 建立合理的经济结构 D. 使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答案】B 【解析】 材料表明斯大林认为货币经济应该继续存在,依然要保证有商品流转。这一表述旨在让农业 支持工业,促进国家工业化的快速实现,故 B 项正确;斯大林执政后,到 1928 年新经济政 策逐步被取消,故 A 项错误; C、D 两项与题干主旨和苏联史实不符,故 C、D 两项错误。 21.下图是 1953~1983 年苏联 实际 GDP 平均增长率柱状图,其中横坐标表示时间(年), 纵坐标表示实际 GDP 平均增长率。根据柱状图,下列选项关于苏联实际 GDP 平均增长率的解 读正确的是 A. 五十年代增长得益于中央下放经济管理权 B. 七十年代最大得益于国民经济结构的优化 C. 出现两次负增长源于世界性石油经济危机 D. 总体上的波动变化源于苏联经济模式变革 【答案】A 【解析】 赫鲁晓夫虽然没有突破斯大林高度集中经济模式,但是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将部分 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并给企业部分权利,即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国家对经济 的 的干预,促使经济取得了一定成效,故 A 项正确。勃涅日列夫时期,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 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苏联一度成为超级大国,此时国民经济结构严重不合理,农轻重 比例严重失调,故 B 项错误;第一次负增长是在赫鲁晓夫统治后期,第二次负增长是在勃涅 日列夫统治后期,两次改革的失败都引起经济的衰退,与世界 1973 年石油危机都没有关系, 故 C 项错误;苏联实际 GDP 平均增长率出现波动性与苏联改革进程的波动和美苏争霸的态势 相关,此时苏联经济发展模式始终是斯大林模式,模式不存在变革,仅仅有一定的冲击, 故 D 项错误。 22.美国作家沃勒斯坦认为:“苏联解体对美国而言是个灾难。……其一,正是苏联的存在, 才给了美国与其盟国结盟的理由;其二,1945 年协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双方都不得轻 举妄动。而今,苏联对那些国家的约束作用没有了。”这说明 A. 苏联解体并非美国所愿意看到 B. 美国失去了推行霸权的原动力 C. 世界政治格局影响着国际形势 D. 苏联对一些国家的约束很重要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两极格局推动了美国与西欧各国结盟,而两极格局结束,原来苏联控制的国 家受到约束力急剧减弱,这些都使得冷战后的政治格局的不稳,故选 C 项;作为对手,美国 当然愿意看到苏联解体,故 A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美国的霸权行为,排除 B 项;D 项仅 表达一个方面的内容,不全面,故错误。 23.下图为 1965—1995 年世界出口方向(占世界总出口 百分比)示意图。它反映出 A. 贸易量是区分国家类型的主要因素 B. 国际贸易青睐于实力相似国家之间 C. 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经济联系加强 的 D. 二战后发达国家一直主宰世界贸易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可以看出 1965——1995 年发达国家在世界出口方向占据主导地位,选项 D 正确; 出口贸易有原料出口和工业品出口之分,无法从出口贸易两判断国家类型,选项 A 排除;发 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贸易往来,选项 B 排除;选项 C 与材料无关,排除。 24.英国上个世纪 60 年代陷入困境的时候曾申请加入当时的欧洲经济共同体,时任法国总统 戴高乐强硬拒绝,英国到 1967 年,仍然缺席欧共体。一直到 1973 年双方重启谈判,才终于 成功加入欧共体。不过即使是在英国经济形势极其严峻的当时,英国国会仍仅以微弱优势通 过最终决议。材料反映了 A. 英国脱欧是历史的必然 B. 英国历史传统与社会潮流的制衡 C. 法国是英国融入欧盟的最大阻力 D. 欧共体代表少数欧洲大国的利益 【答案】B 【解析】 材料说明英国加入欧共体并不是一帆风顺,“即使是在英国经济形势极其严峻 当时,英国 国会仍仅以微弱优势通过最终决议”的信息说明英国加入欧共体体现出历史传统与社会潮 流的制衡的现象,B 正确;材料并不是说明英国脱离欧洲的问题,A 错误;材料中说明在英 国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受到法国的拒绝,并不能说明法国是英国融入欧盟的最大阻力,C 错 误;欧共体采取的是利益均衡的原则,并不是代表少数欧洲大国的利益,D 错误。 二、非选择题 25.学者胡鸿基指出:公共卫生与国家之盛衰有莫大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 1840 年的一个大城市居民卫生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在很多城市的工人 居住密集区里,污水处理,排水和清洁工作很少有人过问;保持工人健康的起码预防措施也 经常被遗忘;传染病和致命疾病虐到令人震惊的地步;体衰力竭的幸存者成为教区和富裕阶 层的沉重经济负担……埃德温·查德威克受上议院委托对工人卫生状况进行了为期三年的 调查,于 1842 年发表《英国劳工人口卫生状况报告书》。在此基础上,皮尔政府于 1843 年 设立皇家大城市和人口稠密地区调查委员会,全面对城市卫生情况进行调查,为日后改革提 供更多参考依据,1848 年《公共卫生法》颁布,主要内容有:建立中央卫生委员会,负责 的 全国卫生管理工作;地方政府符合如下情况必须建立地方卫生委员会:请愿人数超过地方纳 税人数的 1/10,或在 7 年中当地死亡率超过 23‰;各地卫生部分负贡当地的供水、清洁、 墓地、屠宰场、住房排污等涉及卫生的管理工作。截至 1853 年底,284 个城市中请建立卫 生委员会。英国城市卫生状况日趋改善。 ——摘编自刘成《现代地方行政与司法体系的形成》(原载《英国研究》第 3 辑) 材料二 民国时期,医学界知识分子对公共卫生进行多方阐述及广泛宣传,国人这方 面观念得到进一步加强。与此同时,政府也逐渐对公共卫生问题给与相当重视,1928 年 4 月,南京因民政府将卫生管理部门独立,设置卫生司,半年后,南京国民政府决定在行政院 下设卫生部,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中央机关中第一个部级卫生行政机构。卫生部下设总务司、 医政司、保健司、防疫司、统计司,而且还另设中央卫生委员为设计审议机构,后又陆续增 设中央医院、中央卫生试验所、麻醉药品经理处公共卫生人员训练所、各海关检疫所等机构。 至此,中央卫生行政管理体制已较为完备。1928 年 12 月,国民政府颁布《全国卫生行政系 统大纲》,规定各省均设立卫生处,各市县均设立卫生局,在各大海港及陆路国境要地设立 海陆检疫所。到 1947 年,地方卫生行政管理机构系统建立渐趋完备。 ——摘编自朱英《近代中国公共卫生》(北京大学出版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英国近代公共卫生问题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近代以来中英两国公共卫生管理方面措施的相同点,并 说明其对中国的影响。 【答案】(1)原因:工业革命使工业污染物增多;工厂的大量出现使人口大量聚集,生活垃 圾增多;资本家追逐利润,未对工人采取基本预防措施;政府此前缺乏有效措施;市政建设 和规划相对滞后; (2)相同点:政府主导;重视立法规范;设置专业机构管理;逐步构建从中央到地方的完 备管理体系; 影响:有利于转变、提高民众的环境卫生意识;有利于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有利于延缓疫情的蔓延,抑制疫情的爆发;推动了中国公共卫生管理的近代化。 【解析】 (1)根据材料“1840 年”“在很多城市的工人居住密集区里,污水处理,排水和清洁工作 很少有人过问;保持工人健康的起码预防措施也经常被遗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工业革 命影响、人口大量聚集、资本家的本质、政府的政策、市政建设问题等方面来分析出问题。 (2)第一小问,材料“《公共卫生法》颁布”“国民政府颁布《全国卫生行政系统大纲》” 表明政府主导;材料“受上议院委托对工人卫生状况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调查”“政府也逐渐 对公共卫生问题给与相当重视”体现出重视立法规范;材料“建立中央卫生委员会,负责全 国卫生管理工作;地方政府符合如下情况必须建立地方卫生委员会”“中央卫生行政管理体 制已较为完备”“地方卫生行政管理机构系统建立渐趋完备”表明设置专业机构管理并逐步 构建从中央到地方的完备管理体系。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国人这方面观念得到进一步加强。 与此同时,政府也逐渐对公共卫生问题给与相当重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民众意识、居 住环境、疫情的延缓、公共卫生管理的近代化等方面来分析出答案。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 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 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 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制度须不断生长,又定须在现实环境、现实要求 下生长制度决非凭空从某一种理论而产生,而系从现实中产生者惟此种现实中所产生之此项 制度,则亦必然有其一套理论与精神。理论是此制度之精神生命,现实是此制度之血液营养, 二者缺一不可”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952 年) 根据材料,提取一个观点。结合中国古代史或世界史的具体史实,就所提取的观点进行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观点,阐述须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观点:政治制度要针对现实进行适当的调整。 阐述:政治制度只有结合时代环境不断调整,才能获得更大的生命力。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制度,秦汉时实行三公九卿制,唐朝推行三省六部制,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通过 不断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政权的巩固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的稳定、经济的 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17 世纪中期,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革命后的英国保留了君主制 和贵族制的传统,但 1689 年《权利法案》颁布,限制王权,结束王权专制,确立议会是国 家权力的中心,后来根据现实需要,确立了责任内阁制,不断进行议会改革,逐步形成了君 主统而不治、议会至上的政治格局,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也是根 据现实进行不断调整的结果。综上,政治制度适应社会变化不断进行调整,旧有的政治制度 才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 示例二:观点:政治制度不能脱离原有的精神理论。 阐述:政治制度建立在一定的精神理论基石之上,法家思想提出中央集权、郡县制,在这一 思想指导下,秦朝实行“中央、郡、县”三级,汉朝增加州及监察区,唐朝在州之上设“道”, 元朝推行行省制度,虽历代对地方管理方式不同,但都未改变秦以来中央对地方垂直管理的 制度,未脱离中央集权制度的精神理论,这为中华文明两千多年的发展与繁荣奠定了基础。 启蒙运动时期提出社会契约、人民主权、三权分立的思想,美国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制定 了 1787 年宪法,通过联邦制、三权分立、民主共和三原则,把这些思想贯彻其中,最终实 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此后美国的社会制度虽有微调,但都未脱离这一核心,这也为美国资 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奠定了基础。 综上,合理的政治制度会适时而变,但不会脱离其原有精神理论。 示例三:观点:政治制度既要与理论结合,也要符合现实。 阐述:在中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长期保存在政治体制之中,但在不同的朝代, 为了适应现实需要,政治制度也会不断地发展创新。如秦朝的三公几卿制、汉朝的内外朝制 度、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宋代的二府三司制、明朝的废丞相设内阁等,都是不同的朝代在专 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的指导下,根据现实需要为加强皇权作出的尝试,并将皇权一步步推向 顶峰。在近代的英国,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精神渗透在社会的制度中,从《大宪章》对王权 的制约,经过 1689 年《权利法案》限制王权,确立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再经责任内阁 制,议会对内阁的制约,到 1832 年及以后议会改革,民众获得选举权对议会权力的制约, 都是权力制约与平衡精神的体现,同时不同时期权力制约的变化又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需 要。 综上,任何的政治制度,都以理论为内核,并根据现实的变动而变动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材料,把握材料主旨,在此基础上立论。根据材料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惟此种现实中 所产生之此项制度,则亦必然有其一套理论与精神。理论是此制度之精神生命,现实是此制 度之血液营养,二者缺一不可”可以归纳出观点,并按照题目要求结合中国古代史或世界史 的具体史实论证即可,要求学生做到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27.【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纵观明代各种文献,明代财政危机解决方式有二,一是以杨廷和为代表,二 是以张居正为代表。嘉靖初年,杨廷和“裁汰锦衣诸卫、内监局旗校工役为数十四万八千七 百,减漕粮百五十三万二千余石。其中贵、义子、传升、乞升一切恩幸得官者,大半皆斥 去”。到嘉靖八年,大学士李时称国家财政充盈,仅太仓所积“可支数年”。但到万历时,张 居正却反其道而行之,主张通过一系列财政改革措施解决财政问题。 ——胡铁球《新解张居正改革—以考成法为中心讨论》 材料二 张居正推行考成法以来,赋役征收成为考核重点。万历二年,因张居正的推 动,便议定:“除完纳八分……仍照例每年带征。”即增加到“十分”才能考满。至万历四 年,又规定:“见年应征钱粮完数不及九分,府州县掌印管粮官,照例降调。”.进一步推 广一条鞭法,加大折银范围和数量,并不断提高折价,其折价与粮价之间形成巨大的落差。 这种折银方式,政府在田赋额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获得 3 到 4 倍财政增量。 ——胡铁球《新解张居正改革—以考成法为中心讨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杨廷和改革与张居正改革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而及所学知识,概括张居正改革的内容及分析其影响。 【答案】(1)相同点:解决政府财政危机,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王朝统治 不同点:在解决财政危机方式上,杨廷和主张减少财政支出,张居正侧重增加财政收入。 (2)内容:通过考成法监督地方,把赋役征收作为考核重点;通过一条鞭法,折银纳役, 提高折价,增加财政收入 影响:有利于增加财政税收,充实国库;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办事效率;繁重的税收造成百 姓困顿,埋下明末的流民隐患 【解析】 (1)相同点:依据材料一“明代财政危机解决方式”以及所学从改革是为了解决政府财政 危机,缓和社会矛盾以及维护王朝统治回答。不同点:依据材料一“减漕粮百五十三万二千 余石”可知杨廷和在财政危机措施上是主张减少财政支出,依据材料一“张居正却反其道而 行之”的信息可知张居正侧重增加财政收入。 (2)内容:依据材料二“张居正推行考成法以来,赋役征收成为考核重点”的信息可知通 过考成法监督地方,把赋役征收作为考核重点;依据材料二“进一步推广一条鞭法”“不断 提高折价,可以获得 3 到 4 倍财政增量”等信息可知通过一条鞭法来增加财政收入;影响: 依据材料二“政府在田赋额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获得 3 到 4 倍财政增量”的信息从增加财政 税收,充实国库、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办事效率以及繁重的税收造成的消极影响回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