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无答案
高2017级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 第I卷 选择题(48分) 1. 《论语》中,“仁”字出现六十多次,在不同的场合,孔子赋予“仁”以不同的概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自我克制,可算作仁或者接近于仁;出于环境的需要,一个人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叫做 ‘杀身以成仁’。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仁的学说已经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仁的学说具有丰富的层次和内涵 C.体现了儒家思想广泛的群众基础 D.孔子主张优先解决人生实际问题 2. “东周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旧有世俗权威和精神权威的崩溃与当时的变法同时产生了新的问题,过时的传统必须摒除,而人们也必须找到新的指导原则,人的思想此时可以自由驰骋了。”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最本质的“巨大变化”指铁犁牛耕推动生产力发展 B.“旧有的世俗权威崩溃”指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 C.“自由驰骋”造就了思想活跃的“百家争鸣”局面 D.“新的指导原则”在当时主要指与时俱进的儒家思想 3. 董仲舒《春秋繁露》载:“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据此可看出董仲舒的主张是( ) A.君权神授 B.天人感应 C.无为而治 D.知行合一 4. 东汉末年,道教创始人后裔张鲁以“大道”名义所发布的《大道家令戒》强调谨守伦常,要求道民“当户户自相化以忠孝,父慈子孝”。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儒学对佛道思想产生较大影响 B.儒学在道教冲击下趋势更新 C.道教官方化宣扬儒家伦理观念 D.道教自我调适吸收儒家纲常 5.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代表作《明夷待访录》,比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还要早近一百年,有人称它为“另一部《人权宣言》”。这两部著作所反映的主要共同点是( ) A.批判君主专制、保证人民基本权利 B.构建未来资本主义政权组织形式 C.反对封建礼教、强调人人生而平等 D.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6. 祖冲之的数学著作,在唐宋时失传。明代宋 - 9 - 应星的《天工开物》,清代康熙以后便无人过问,直到近代才从日本翻印回来。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方式缺乏质的变化 B.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 C.历代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 D.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艰难 7. 李泽厚在《美学论集》中指出:“与前一阶段市民文艺的现实主义对富贵荣华、功名利禄的渴望钦羡恰好对照,这里充满着的是对这一切来自本阶级的饱经沧桑,洞悉隐忍的强有力的否定和判决。”这一论断( ) A.强调了明代市民文艺的现实主义色彩 B.肯定了清代小说体现的批判现实主义风格 C.是对宋词元曲所反映时代特色的概括 D.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世俗化、大众化趋势 8. 苏格拉底认为“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有思想力的人是认识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的这一认识( ) A.代表了古希腊智者学派的思想 B.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注入理性精神 C.阻碍了古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D.以理性主义为旗帜,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9.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创作了大量的以宗教内容为题材的圣像画,但此时的圣像画少了高高在上、冰冷不可侵犯的畏惧感,而是多了一丝尘世的生命气息和亲近感,如圣母玛利亚的形象不再有头顶上的金色光圈,而是显得更为温和、端庄。由此可知,这种变化了的圣像画( ) A.意在阐明神是人造的理念 B.蕴含了世俗的人文精神 C.否定了宗教的神圣地位 D.反映了宗教改革的成果 10. 16世纪欧洲有人宣称:“无论是传教士、神父或是教皇,和其他基督徒并无不同之……凡不以圣经为可靠启示、为根据的说法都只能算为意见,而没有相信的必要.”这些宗教观点( ) A.否定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 9 - B.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神学理论 C.强化了教皇的宗教权威 D.宣扬了理性主义思想 11. “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极富幻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为此,法国思想家( ) A.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B.打出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 C.率先提出人人都可以与上帝直接对话D.希望用理性迎来民主、科学的新时代 12. 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一材料表明他主张( ) A.实行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 B.利用社会契约保障人民权利 C.国家权力应相互制约与平衡 D.人不应视他人为自己的工具 13. 1830年,司汤达的长篇小说《红与黑》问世,标志着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诞生。下列绘画作品与其属于同一风格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 1859年,《物种起源》出版,它全面阐述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成为一部可以和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相媲美的伟大著作。这两部著作( ) A.推动了近代科学的诞生 B.揭示了社会发展的真相 C.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兴起 D.实现了人类认识的飞跃 - 9 - 15. 康有为在改革中不得不搬出孔子来为变法辩护,在《新学伪经考》之后又推出力作《孔子改制考》,关于推出孔子的目的康有为说:“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说明儒学在近代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B.印证“托古改制”推动改革走向成功 C.充分地展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策略性 D.揭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惰性对改革的影响 16.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称:“不知铁路之旁,其左右歧路,人马皆能行……铁路遇山巅水曲均须绕越,架空凿洞亦可驶行,庐舍坟墓亦犹是也,何害之有?”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当时的中国( ) A.“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中国近代化, B.“天朝上国”观念抑制中国的发展 C.思想僵化制约工业文明的传播 D.洋务运动推动西方文明的传入 17. 1916年8月,李大钊在《<晨钟〉之使命》一文中写道:“顺知吾青年之生,为自我而生,非为彼老辈而生,青春中华之创造,为青年而造,非为彼老辈而造。”这一观点( ) A.是追求个性自由的表达 B.是对君主权威的公开挑战 C.是实现救亡图存的呼吁 D.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 18. 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根据各自所处时代的特征,以及当时革命、建设的需要,分别创立了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领导中国人民在草命和建设中取得重大成就。这三位伟人的思想( ) A.都是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 B.都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实践 C.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D.都指导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19. 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明确表示:中国不能重走欧美资本主义老路,近时“志士舌敝唇焦,惟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日炽,尤不能免于第二次革命”,这表明孙中山( ) A.反对仿效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 9 - B.主张建立贫富均等的大同社会 C.反对渐进式的资产阶级革命 D.将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相结合 20. 王阳明主张“致知格物”,并将其解释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正之谓也”。这表明他旨在( ) A.颠覆传统儒学的价值追求 B.维护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 C.强化名教伦理的社会功能 D.倡导发奋读书以明理匡世 21. 按照希腊人的观念,即使城邦参加了某个“帝国”,它还是有自己的法律,有自己的议事会、执政官和法庭。它仍是一个独立的城邦。由此可见,古希腊的城邦( ) A.常常依附个强大的“帝国” B.容易丧失独立地位而沦为附庸 C.具有面积狭小人口较少的特点 D.在政治上具有比较强的独立性 22. 《十二铜表法》的条文中,主要有三点:一是自由民在“私法”范围上平等;二是“有了成文法典他们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力。”三是“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这说明《十二铜表法》( ) A.维护了私有财产 B.维护了罗马帝国境内平民的利益 C.实现了社会平等 D.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 23. 下表是1750—188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部分)表格数据的变化可说明( ) 国家 1750年 1800年 1830年 1860年 1880年 中国 32.8 33.3 29.8 7 12.5 印度 5 7 6 8.6 2.8 英国 1.9 4.3 9.5 9 9 - 9 - 美国 0.1 0.8 2.4 7.2 14.7 A.垄断推动英美制造业领先世界 B.中印两国已成为英美的原料产地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制造业格局 24. 《漫长的20世纪》指出:30年代大危机爆发……人们放弃了相对稳定货币的追求,“世界资本主义退到了民族国家经济及相关帝国的避难所里。”为此,战后采取的措施是( ) A.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B.建立“福利国家” C.建立国际金融和贸易体系 D.发展“混合经济” 第II卷 非选择题(52分) 25. 中共十九大提出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能载舟,水则覆舟。” ——摘编自《尚书》、《孟子》等 材料二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提出了相当接近民主制度的设计,以为君民之间,不是主从尊卑,政府是为民而设。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古之贤君,养贤以图治,论功以举贤,养民以论功,足食以养民。虽官有百职,职有百务,要归于养民。” ——唐甄《潜书·考功》 材料三 (孙中山)对“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天下为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具有浓厚重民色彩思想十分称道,并按近代民主观念加以诠释,主张把政权公之于天下,让人民当家作主。 ——肖飞《孙中山民本思想探析》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为此,先秦儒学家提出了哪些理想的政治主张?(4分) (2)据材料二,指出明清之际儒家民本思想有何发展?结合所学分析其历史影响。(5分) (3)材料三体现了孙中山先生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孙中山先生发展传统民本思想具体主张;并分析其发展传统民本思想的原因。(6分) - 9 - 26. 人文主义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希腊神话用神的形象体现人的智慧和力量,体现出古典人本主义。……人类对于自然相对独立,对于自身社会具有一定的自主权……人不是社会与国家的消极附属品,而是宇宙中万物的尺度。 ——杨师群《中西方上古宇宙观及相关文化之比较》 材料二 文艺复兴中人们重视人的价值、重视现世的生活以及反对“权威”的精神,都在当时人中间唤起了对于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怀疑及反感。……文艺复兴运动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人中有的被称为基督教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泰斗,有的被誉为宗教改革的先驱,他们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对宗教改革运动的发生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林涛《浅议文艺复兴对宗教改革的影响》 材料三 (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古希腊哪一学派的主张?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3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思想有何相似之处?并分析这两场思想解放运动对西方社会产生的影响。(6分) (3)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与材料二相比,人文主义有何新的发展?(5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柳永可以说是一个文学的革命者,他开拓了一种新的题材,就是对于繁荣的都市生活的描绘,当然,这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这一类题材在很多阶级之间都有了很大的接受度。柳永长期浪迹社会下层,因而能用当时的口语来进行创作,一扫晚唐五代词人的雕琢习气。他悲叹自己的遭遇,同时也把自己对人生的理解,融入到了对其他人群的同情之中。《雨霖铃》中所道,“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是爱情在“别离”这一特殊条件下的表现。当时连市井村妇差不多都会吟唱柳词。 ——摘编自文章《北大国学课》 - 9 - 材料二 1917年1月,胡适发表了著名的《文学改良刍议》。这篇文章成为文学革命“第一个发难的信号”,在中国文坛和思想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1918年,鲁迅则以他卓越的短篇小说,“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但是,在文学革命过程中,部分知识分子盲目地否定中国文学遗产,盲目地模仿西洋文学,出现了洋八股,硬搬硬套形形色色的文学上的“主义”。 ——据杨加印、张利满《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柳永词的特色,并分析这一特色形成的主要原因。(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学改良刍议》的核心主张,并简要评价“文学革命”的影响。(7分)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 时间 世界 中国 19世纪前半期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了第一艘汽船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1840年,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19世纪中期,法国、美国先后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838年至1842年,中国向外输出的茶叶年均在四千多万担,到1846年达到八千多万担,生丝出口,由三千余包增至一万八千余包 19世纪中后半期—20世纪初 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了发电机 1870年美国人洛克菲勒建立“美孚石油公司” 19世纪中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1879年爱迪生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20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最终形成 1861年曾国藩创立中国第一家官办军用工业安庆军械所 1865年李鸿章设立江南制造总局 1866年方举赞创办上海发昌机器厂 1894年—1895年洋务运动失败 1895—1913年英日德俄在中国开办资本10万以上的企业共计113家 1895—1913年,资本10万以上的新建的中国民族工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工业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5% - 9 - 上表为19 世纪前半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外经济领域的重大历史事件。对比表中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体现中外比较或关联,史论结合。) - 9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