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第一中学2019-2020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抚顺市第一中学2019-2020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历 史 一、单选题(包括30个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梭伦改革时强调,“我所给予平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增多;即使是对那些有财有势的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影响梭伦这一态度的主要因素是 A.雅典公民国家观念增强 B.全民平等的民主制度 C.财产等级制的严格限制 D.改革初衷和阶级地位 ‎2.秦国不断完善官吏的选拔、俸禄、考绩、奖惩等规定,以官吏是否明习法律作为区别“良吏”“恶吏”的标准,注意把统治阶级中的优秀人物吸收进各级官僚机构。这表明,当时秦国 A.阻断了贵族的入仕之路 B.践行了墨家兼爱尚贤的主张 C.任法而治提升统治效能 D.建立了完善的官吏选拔制度 ‎3. 王安石在变法之初就设置“制置三司条例司”,将财政经济的规划、决策权从三司独立出来,同时要求“一岁用度及郊祀大费,皆编制定式”。这一措施体现了王安石 A.将整顿吏治作为变法中心 B.借变法之机剥夺了三司财权 C.以积极节流作为理财思路 D.重视财政运行机制改革 ‎4.沙皇政府在1861年改革时期颁布法令,规定把农民组织在原来的村社中,村社实行连保,村社的公职人员由农民选举产生,但必须执行政府的一切法令;村社上面设置一个由地方贵族担任的调停人,负责处理地主与农民之间的关系。这些措施旨在 A.塑造农民的集体主义的观念 B.剥夺村社农民的人身自由 C.强化村社管理保障地主利益 D.由村社取代基层行政管理 ‎5.明治维新初期,日本政府曾经大力推行官营工业建设,动用国家力量尽快完成工业化。结果造成政府财政恶化贸易逆差严重,货币贬值。日本政府对此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土地私有制,增加国家农业税收入 B.政府增加官办企业拨款,扩大经营规模 C.引进西方近代工业技术取代传统手工业 D.将大量官办企业以低价出售给私人经营 6.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上书说:“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把变衣冠作为推行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目的是 A.改旧换新,表明革命决心 B.仿照国外,借鉴西方经验 C.启发民智,营造变法氛围 D.引领时尚,倡导新的风俗 ‎7.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 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8.19世纪70年代,在美国减轻茶税后,安徽一个普通农家从国际茶叶贸易中获得了丰厚的现金收入。但这个农家并没有趁机对家庭经济结构做全面调整,而是把经营的重心投向了就近的土地开发和粮食生产,以缓解口粮不足问题。这一个案 A.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民已主动适应世界市场”的历史现象 B.丰富了“晚清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复杂性”的历史认识 C.支撑了“国际市场利好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解释 D.印证了“世界市场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的历史结论 ‎9.开平煤矿在甲午战争前每天产煤不过七八百吨,1894年每日产量已超过一千吨,而1898年的年产量增至七十三万吨,大大超过了战前水平,其他洋务企业类似情况者尚多。由此可见 A.中国已经赶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浪潮 B.清政府被迫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甲午战争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洋务企业在甲午战争后仍持续发展 ‎10.鸦片战争以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实现富国之梦兴办实业,试图以经济振兴实现民族独立,结果都失败了。现象说明了 A.实现民族独立是发展近代化的前提 B.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先天不足 C.封建专制统治是近代化的主要障碍 D.思想解放是近代化的先决条件 ‎11.下表为1920年和1936年中国工农交通运输业总产值表(单位:万元)‎ 工业 农业 交通运输业 ‎1920‎ ‎543396‎ ‎1049494‎ ‎60937‎ ‎1936‎ ‎973347‎ ‎1450506‎ ‎141659‎ 如图表信息可以说明1936年的中国 A.产业结构已经逐渐趋合理 B.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较快 C.民族工业的发展仍然落后 D.国民经济有较大程度发展 ‎12.历史学家王敬川在《儒学的现代走向》一文中说孔孟在处处“碰壁”后曾有如下的言论:‎ ‎(孔子)“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孟子)“如欲乎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反映了当时儒家 A.崇尚清谈的形象 B.具有担当的时代精神 C.重构伦理道德的愿望 D.推动社会转型的努力 ‎13.“圣人之性”是天生“过善”之性,是一般人先天不可能,后天不可及的。“斗筲之性”是无“善质”的,生来就“恶”,教化无用,只能用刑罚手段处置他们。“中民之性”是万民之性,是“有善质而未能善”,必须通过王者教化才能成善。由此说明董仲舒 A.从教育的角度强调“礼乐教化” B.从统治的角度强调“赏罚分明”‎ C.从人性的角度强调“礼法并用” D.从伦理的角度强调“三纲五常”‎ ‎14.程朱理学使儒学披上了圣神的外衣。明朝王阳明的心学倡导“心外无理”“心外无学”,引导人们走出以圣贤与经典为中心的“章句之学”的死胡同,点明儒学伦理精神并非在难以攀登的天际,而处于世人自己的心灵之中。这表明当时的儒学 A.日益神学化、思辨化 B.积极倡导经世致用思想 C.更加强调传统伦理道德 D.呈现世俗化的倾向 ‎15.明代中后期的一位思想家被认为是“好为惊世骇俗之论、务反宋儒道学之说”。下列主张与该人物相对应的是 A.存天理,灭人欲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C.日常生活中就存在理 D.严刑峻法才能治理天下 ‎16.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在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笼子”的同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据此可知,启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 A.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B.批判宗教神学 C.促进思想解放 D.提出民主制度的构想 ‎17.北宋地理学家朱彧《萍洲可谈》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或以十丈绳钩,取海底泥嗅之,便知所至。”材料可以论证中国古代 A.天文科学研究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B.重视科技运用与思想迷信两者并存 C.经验与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D.比较全面了解世界各国的地理特点 ‎18.某高校老师撰写了一篇《论明清小说对宋明理学的超越》的历史论文。下列材料不能用作该论文论据的是 A.《红楼梦》:“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B.《西游记》:“皇帝轮流做,……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 C.《三国演义》:“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D.《聊斋志异》:“(女)儿已委身乔郎矣,更无归理。如有变动,但仍一死!”‎ ‎19.社会进化论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遵循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这种学说曾经风靡中国思想文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因为它 A.与近代中国的时代精神较为契合 B.科学地阐释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 C.为解决中国社会问题指明了道路 D.准确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0.恩格斯称赞一位近代科学家的研究成就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他指的应是 A.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宗教神学崇信的“地心说”‎ B.伽利略创立的试验科学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完成了科学史上的划时代飞跃 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 ‎21.毛泽东指出:“新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对此理解最准确的 A.新三民主义就是三大政策 B.新三民主义是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C.新三民主义的革命性和进步性在于蕴含了三大政策的精神 D.新三民主义具有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不可能实现 ‎22.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高明”之处在于 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通过著书立说表达思想 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D.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 ‎23.中国近代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下列思潮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三民主义” ②“师夷长技以自强” ③“师夷长技以制夷”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A.②③①④ B.③②④① C.②④③① D.④③①②‎ ‎24.有学者指出,之所以说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新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继承,首先在于这两大科学理论的立论前提是一致的。这里的“立论前提”主要指 A.历史伟人的特殊经历 B.基于国情的科学分析 C.改革开放的成功探索 D.坚持马克思主义原理 ‎25.据统计,1978——1988年中国国民收入年均递增9.2%,其中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高达63.7%,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计划经济体制的最终消亡 B.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变革 C.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 D.城市经济建设指标的压缩 ‎26.“一系列最丰富的科学成就,即按科学分析人在劳动中的机械动作,省去多余的笨拙的动作,制定最精确的工作方法,实行最完善的计算和监督制等等。”这种劳动管理体制被称为“泰勒制”。这种体制 A.有利于缩小社会贫富分化 B.盛行于中小规模企业之中 C.出现于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D.有利于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27.1921年7月,为了燃料供应,苏维埃政府建立了“顿巴斯小煤矿利用委员会”,把小型煤矿出租给私人。这些煤矿采煤量占到顿巴斯总采煤量的11.9%。这表明苏维埃政府 A部分恢复了战时共产主义的做法 B.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效果有限 C.注重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经济 D.加速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28.世界现代史上,曾出现过三种比较典型的现代化模式,即苏联模式、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三种模式的共同点是 A.都是为解决当时本国的经济困难 B.都以国家计划经济为主导推动经济发展 C.其道路都是先重工业后轻工业 D.都为本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持久的动力 ‎29.20世纪60年代,国际社会积极寻找包括准备货币多元化在内的各种方案来解决世界经济发展问题,代表性事件有欧洲货币一体化、日本等国追求本币国际化等。出现这些事件的主要原因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不稳定性 B.经济全球化趋势 C.美日欧形成三足鼎立的态势 D.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出现 ‎30.有学者指出:“在某种意义上说,当今世界各种文化的发展正是对两千年前的‘轴心时代’的一次新的飞跃……古典时期少数东西方伟大思想家主导的百家争鸣现象,也将变化为世界众多国家的思想群体导演或表演的交响与合奏。”上述现象表明 A.世界文化多元化格局破裂 B.文化保护主义的倾向明显 C.经济全球化推动文化交融 D.世界文化基本实现一体化 二、材料题(包括3个大题,31题14分、32题12分、33题14分,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武则天执政后,进士科的地位得到了提高,当时社会上已经开始形成重进士、轻明经的风气。武则天采用了“密封卷”的做法,即将考生的姓名用纸糊上,不让考官知道这是谁的考卷,誊录分数时再揭开纸条。栽初元年(690年)二月,武则天开创了殿试,“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数日方了,殿前试人自此始”。长安二年(702年)正月,武则天“初设武举”,其考试科目有“长垛、马射、步射、平射、筒射,又有马枪、翘关、负重、身材之选”,各科都设定了一些考核标准。 武则天使“当时英贤亦竟为之用”,不仅狄仁杰、魏元忠等名相为其所用,唐玄宗时代的宰相姚崇、宋璟、张说、张嘉贞等都是武则天时代发掘出的人才,可以说武则天为开元盛世的到来做了人才上的准备。 ——摘编自叱骁峰、牛洪波《勇于革新的武则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武则天科举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武则天科举改革的作用。‎ ‎32.整体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它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两件事。……这两个事件某种程度上把世界上相距遥远的部分连结在一起,使它们能互通有无,增加彼此的快乐,促进彼此的工业,因此,它们的总体趋势似乎是有益的。‎ ‎——亚当·斯密《国富论》‎ 材料二 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遑论全球统一。……由于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于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成一体的世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了世界性的了……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死攸关的问题……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共产党宣言》‎ ‎(1)概括材料一、二在看待新航路开辟问题上的异同。‎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1763年至1914‎ 年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根据所学知识,简述欧洲是如何通过哪些政治、经济、对外政策措施成为全球主人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世界市场形成过程;说明近代世界市场格局的形成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人们不需要专心于超自然的力量,相反,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自身所固有的潜能。同样,文艺复兴时期新创办的寄宿学校培养的不是牧师,而是商人的儿子。全部课程强调古典文学的学习和体育锻炼,其目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一般认为,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和指导思想,是早期资产阶级在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在中国人看来,人生在世并非为了死后的来生,对于基督教所谓此生为来世的观点,他们大惑不解。他们进而认为:佛教所谓升入涅槃境界,过于玄虚;为了获得成功的欢乐而奋斗,纯属虚荣;为了进步而去进步,则是毫无意义。中国人明确认为:人生的真谛在于享受淳朴的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的欢乐和社会诸关系的和睦,儿童入学伊始,第一首诗便是: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在中国人看来,这不仅代表片刻的诗意般的快乐心境,并且是追求人生幸福的目标。……把精力集中在世俗的幸福,这一特性是我们缺之宗教的原因,也是它的结果。‎ ‎——摘编自《林语堂:中国的人文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对人文主义思想形成的促进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西方人文精神内涵的不同之处,并分别说明其成因。‎ ‎ 历史参考答案 选择题 ‎1.D 2.C 3.D 4.C 5.D 6.C 7. A 8.B 9.D 10.A ‎ ‎11.D 12.B 13.C 14.D 15.C 16.D 17.C 18.C 19.A 20.A ‎ ‎21.C 22.D 23.B 24.B 25.B 26.C 27.C 28.A 29.A 30.C ‎31. ‎ ‎(1)内容:提高进士科地位;改革试卷装订方式,采用“密封卷”做法;开创殿试和武举,扩大科举考试范围(6分) (2)作用:创立殿试和武举,保证科举考试的严格性和多样性,推进科举制度的发展;选拔了一大批治国人才,扩大统治阶级基础;为开元盛世做了人才上的准备;社会形成重学风气,鼓舞贫寒士子努力读书,推动国家实力发展。(8分)‎ ‎32. 12分 ‎(1)同:都认为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是人类由分散走向统一的开始。‎ 异:材料一认为新航路开辟对世界总体上是有益的;材料二认为是有冲突的,而且欧洲人是占支配地位的。3分 ‎(2)政治: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确立了近代民主政治;经济:通过工业革命实现了工业化;对外政策:通过殖民扩张建立起世界殖民体系。3分 ‎(3)形成过程:雏形:新航路的开辟;拓展:早期殖民扩张;初步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最终形成:第二次科技革命。影响:促使中国的传统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社会转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成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6分 ‎33.14分 ‎( 1) 文艺复兴关注非宗教的古典文化;倡导世俗教育,以培养合格市民为目标;体现了关注现实、现世、人性、享受为中心的价值观;冲破了封建神学束缚;推动力人性的复苏和精神解放。‎ ‎( 2) 不同之处:中国:凸显现实情怀;强调家庭幸福、社会关系和谐。‎ 西方:基于虔诚的宗教信仰;追求实现个人价值。‎ 成因:中国:长期以小农经济为主导;宗法观念及儒家思想的影响;长期君权神化,使中国缺乏宗教权威。‎ 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传统人文精神的影响;市民阶层的兴起;基督教文化的影响。(答3点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