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二历史下学期3月月考考试试题(含解析)
【2019最新】精选高二历史下学期3月月考考试试题(含解析) 文科历史试题(A)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宗教改革中,不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新教派是: A. 路德教派 B. 卡尔文教派 C. 英国国教 D. 英国清教徒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英国亨利八世改革,使英国基督教成为英国国教,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但是在宗教信仰和神学思想方面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不利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后出现清教运动。因此选C。 考点:宗教改革 点评:英国亨利八世、伊利莎白一世改革的特点①宗教改革由中央政府推动,自上而下地展开,国王在改革中成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领袖,有权任免教职和决定教义。亨利八世成为英国第一位国教最高首脑②没有触动天主教的教义和仪式,英国国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2. 透过下图能获知北魏: - 23 - / 23 ①北魏骑马武士纵横驰骋,骁勇杀敌的战争情景 ②北魏是“马背上得天下”的政权 ③北魏时陶瓷艺术水平高 ④北魏时实行民族压迫政策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骑马武士陶俑直接反映出北魏凭借武力统一北方,同时也映射出北魏时较高的陶瓷艺术。因此①②③正确,至于统治者实行什么统治政策是无从得知的。因此排除④。 考点:孝文帝改革 点评:解答题词的关键在于准确的分析图片信息和掌握相应的背景。北魏实行民族压迫的政策也需要掌握。北魏前期实行民族歧视的政策,常常利用一个民族攻打另一个民族,不利于政权的稳固。孝文帝即位后,推行社会习俗的变革,如改穿汉服,改说汉话;改用汉族的礼仪典章制度等,推动了北方的民族融合。 3. 梭伦改革后期,梭伦出走。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杀,尸体被车裂示众。尽管如此,我们在评价这两次改革时,都认为他们的改革是成功的。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两者都顺应历史潮流 B. 都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C. 个人的处境不是衡量改革成败的主要依据 D. 两者都推动了奴隶制的进步 【答案】D - 23 - / 23 【解析】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奴隶制民主的基础;商鞅变法推动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不是推动奴隶制的进步。D项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 4. 下列关于僭主政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指用武力建立的个人独裁统治 B. 实行于公元前7~前5世纪 C. 僭主在位时一般都实行独裁统治 D. 僭主政治还鼓励工商业发展 【答案】B 【解析】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希腊各城邦较普遍地实行僭主政治;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进行改革,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改革,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即这一时期并非都是僭主政治。故B项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 5. 王安石变法中,针对更戍法的弊端所采取的措施是: A. 保甲法 B. 保马法 C. 将兵法 D. 设军器监 【答案】C 【解析】王安石变法中实行将兵法,把各路的驻军分为若干单位,每单位置将与副将一人,专门负责操练军队,以提高军队素质。这种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由于实行更戍法而带来的兵将分离的局面,战斗力有所加强,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 点睛:更戍法是指禁军内外轮换,但将领不随之调动,使“兵无常帅,帅无常师”。此举对防止将领专权有利,却削弱了军队战斗力。王安石变法中实行将兵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更戍法的弊端。 - 23 - / 23 6. 在王安石变法期间,一些人家纷纷让已成婚的儿子独立门户,分家而过,这是为了: A. 逃避农田水利法 B. 逃避保甲法 C. 逃避免役法的义务D.逃避方田均税法的义务 【答案】B 【解析】保甲法规定每户两丁以上,抽一人为保丁,农闲时练兵参与治安,战时编入军队作战。材料中的家庭成年男子分家另过,是为了减少家中男丁数,以逃避保甲法的义务。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与材料中的社会现象无关,排除ACD项。 7. 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制度的变革时期,春秋与战国改革的不同之处主要是: A. 改革的内容不同 B. 改革的方式不同 C. 改革的发动者不同D. 改革的结果不同 【答案】D 【解析】春秋时期的改革主要是为富国强兵,从而在诸侯争霸中处于优势地位;战国时期的改革推动了各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改革的结果和产生的影响不同。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也有不同,但不是主要的不同之处,排除ABC项。 点睛: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导致诸侯国的兼并战争不断,各国竞相改革。通过改革,地主阶级掌握政权,封建制的生产关系确立起来,推动各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这是战国时期的改革与春秋时期的改革最主要的不同之处。 - 23 - / 23 8. 王安石变法推行后,出现了“盗贼比之昔时,十减七八”,这主要得益于: A. 保马法的实施 B. 保甲法的推行 C. 军器监的设立 D. 均输法的推行 【答案】B 点睛:王安石强兵之法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目的:一是巩固封建统治秩序,二是增强军队战斗力。保甲法两个目的兼而有之,但更侧重于前者。保甲法的推行取得了两大成效:①加强了农村的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农村的社会治安。②建立了全国性的军事储备,并节省了大量训练费用。 9. 王安石变法的“募役法”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表现出的最大意义是: A. 限制了官僚地主在经济上的特权 B. 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 C.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D. 使封建赋税由实物形态向货币形态转化 【答案】B 【解析】募役法使原来轮流充役的农村居民回乡务农,原来享有免役特权的人户不得不交纳役钱,使很多农民免除劳役,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故答案为B项。AC项不符合题干中“最大意义”的要求,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10. 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 - 23 - / 23 A. 由最高统治者主持 B. 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C. 改革措施坚强有力 D. 保守派力量弱小 【答案】B ........................ 11. 静置于美国高等法院东侧大门的三人雕像之一就有梭伦。由此可见其历史影响之深远。公元前594年雅典公民推举其为首席执政官的目的是: A. 维护工商业奴隶主的利益 B. 巩固贵族的既得利益 C. 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城邦统一 D. 征服其他城邦的需要 【答案】C 【解析】梭伦被推举为首席执政官是在雅典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再度激化,内战一触即发的危急关头。通过改革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了城邦统一。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不是雅典公民推举梭伦为首席执政官的目的,排除ABD项。 12. 北魏实行均田制,其中的“均田”是指( ) A. 没收地主多占的土地,平均分给无地农民 B. 将荒地收归国有,招募流民垦种 C. 将国家掌握的土地有限度地授与无地农民 D. 将全国土地按人口进行平均分配 【答案】C - 23 - / 23 【解析】均田制是一种封建土地国有制度,是将政府掌握的土地授予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以发展农业生产,稳定社会秩序,增加政府收入。故答案为C项。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所述为屯田制,排除;D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 点睛:均田制是由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封建王朝将无主土地按人口数分给小农耕作,土地为国有制,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地主阶级的土地并不属于均田范围。均田制实行的前提是政府必须掌握一定的土地。 13. 下图中的人物被称为“14世纪天主教中的异类”,他把《圣经》翻译成英文,并系统阐述了“异端”学说,其学说的内容不包括: A. 国家要没收教会财产 B. 信徒和上帝之间不需要中介 C. 人们不需要信仰《圣经》 D. 宗教仪式完全不必要 【答案】C 【解析】威克里夫认为《圣经》是信仰的惟一教条,每个人只要相信《圣经》,按《圣经》行事即可。C项不是威克里夫的主张,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都是威克里夫的主张,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 14. 14~16世纪,欧洲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受到挑战,主要原因有:①资产阶级开始兴起 ②新贵族产生 ③一些国家的君主也想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富国强兵 ④民族国家的形成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A - 23 - / 23 【解析】试题分析:从经济上看,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和发展,①正确;从政治上看,资产阶级开始兴起并要求分享政治权利,新贵族希望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结束分裂割据局面,一些国家的君主想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富国强兵,故②③④正确。正确选项为A。 考点:天主教会神权统治 点评:思想文化既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又对社会政治、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当旧的意识形态阻碍社会进步时,只有通过社会变革,冲破它的阻碍,才能适应新的经济基础的要求。 15. 北魏太武帝在一次攻城时,曾写信给守城主将,约他出来决战。信中大意是说:我今所遣战士,尽非鲜卑人,你杀了他们等于替我消除了内部隐患,对我们有利无害。这说明北魏统治者实行的政策是: A. 民族团结 B. 民族平等 C. 民族歧视 D. 民族自决 【答案】C 【解析】材料主旨意在强调北魏统治者是在残害其他族人,是在实行民族歧视政策,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民族团结、 民族平等、民族自决等均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民族政策,所以选项A、B、D均是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的主旨——北魏统治者让其他民族自相残杀。 16. - 23 - / 23 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了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这个人是: A. 马丁·路德 B. 克伦威尔 C. 亨利八世 D. 加尔文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的含义是信仰即可得救,即“因信称义”,倡导此主张的人是马丁·路德,答案选A。BC两项与此主张无关;D项强调“先定论”。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宗教改革•马丁、路德的主张 17. 商鞅之死是悲惨的,其悲惨结局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变法遭到了旧贵族的强烈反对 B. 变法失去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C. 商鞅本人具有天资刻薄的性格 D. 变法不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商鞅之所以出现悲惨的结局,在于变法从根本上触犯了旧贵族的既得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故选A。B项说法不准确,秦孝公死后,商鞅失去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但是新法并未废除;C项不是主要的原因,只是说的个人原因;D项说法错误,商鞅变法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 考点:商鞅变法 - 23 - / 23 点评:商鞅虽死,新法不灭,商鞅变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一场改革能否成功,有许多因素必不可少。最根本的是看这场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社会的进步,阻碍历史潮流的改革必然是以失败告终;同时改革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如统治者的支持、方法策略等。 18. 王安石的强兵之法中,有利于加强对人民群众控制的措施是: A. 保甲法 B. 保马法 C. 将兵法 D. 设军器监 【答案】A 【解析】保甲法既可以使各地壮丁接受军训,节省国家的大量军费,又可以建立严密的治安网,把各地人民按照保甲编制起来,以便稳定封建秩序。故答案为A项。保马法的实施使军队的马匹数量和质量得以提高,排除B项;将兵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局面,军队战斗力有所加强,排除C项;设军器监使武器的质量得以改进,产量也大大增加,排除D项。 19. 下列对梭伦改革历史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动摇了贵族的专制统治 B. 提高了平民的政治地位 C. 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利 D. 使雅典城邦民主政治得以最终确立 【答案】D 【解析】伯利克里改革才使雅典城邦民主政治得以最终确立,所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梭伦改革动摇了贵族的专制统治,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梭伦改革也提高了平民的政治地位,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梭伦改革注重财产等级,所以也就使拥有财产的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利,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 23 - / 23 20. 王安石的富国之法中,体现政府对国民经济宏观调控能力的是: A. 市易法 B. 方田均税法 C. 均输法 D. 募役法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市易法规定:政府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体现了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故选A。B项是丈量土地按土地的多少征税的措施;C项是是调节物资供需关系、平抑物价以打击大商人的政策。D项是保证农业生产时间的措施。 考点:王安石变法 点评: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这就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由于守旧派的反对,市易法于元丰八年(1085年)后陆续废除。 21. 北宋时,范仲淹向宋仁宗提出了改革主张,其中心措施是: A. 发展经济 B. 减少徭役 C. 整顿吏治 D. 增强军事 【答案】C 【解析】范仲淹认为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根本原因在于吏治不整,因此要改革腐败的官僚制度。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不是范仲淹改革的中心措施,排除ABD项。 22. 均田制实施的前提是: - 23 - / 23 A. 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B. 北魏孝文帝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 C. 封建政府手中有大量的无主荒地 D. 屯田制无法顺利实行 【答案】C 【解析】政府手中有大量无主荒地,才能在不触及封建土地私有制的条件下,实施均田制。故答案为C项。AB项只是北魏实施均田制的背景和原因,不是能够实行均田制的决定性因素,均排除;D项屯田制与均田制没有必然联系,排除。 23.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导致北方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的主要原因有:①鲜卑贵族推行民族歧视政策 ②鲜卑贵族对百姓巧取豪夺 ③都城偏远 ④南朝政权的威胁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在基层实行宗主都护制度,由豪强地主出任宗主,都护农民纳税服役。豪强地主乘机隐瞒控制人口,逃避赋税徭役,而农民依旧负担沉重的赋税徭役,苦不堪言,阶级、民族矛盾激化。故答案为A项。③④与北方社会矛盾激化没有必然联系,排除含有③或④的BCD项。 24. 在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引起隐匿田亩、逃避赋税之人最激烈反对的是: A. 均输法 B. 市易法 - 23 - / 23 C. 方田均税法 D. 青苗法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方田均税法就是针对隐匿田亩、逃避赋税的不正常的社会现象而制定的一个措施,所以引起隐匿田亩、逃避赋税之人最激烈反对的只能是选项C。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王安石变法•方田均税法 25. 梭伦改革前,雅典的平民: A. 有权选举和制裁执政官 B. 有权出任首席执政官 C. 人身自由不受任何干涉 D. 许多人沦为“六一汉” 【答案】D 【解析】梭伦改革前,许多平民无力还债,不得不为债主耕种土地,把收成的六分之五作为地租交给债主,自己只能保留六分之一,因此被称为“六一汉”。故答案为D项。当时长老会议有权选举和制裁执政官,排除A项;贵族占据了首席执政官的地位,排除B项;存在债务奴隶制,人身自由不能得到保证,排除C项。 26. 下列符合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主张内容的是:①只有内心虔诚信仰上帝,才能获得上帝拯救 ②《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 ③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 ④简化宗教仪式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C - 23 - / 23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联系史实可知,①只有内心虔诚信仰上帝,才能获得上帝拯救即“因信称义”②《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③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高于并支配教权、④简化基督教宗教仪式,以上四点都属于马丁·路德的主张,故应选C项。 考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主张 点评: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主张其主要的命题点只有以下三个:(1)核心思想是“因信称义”,即每个人都可以凭自己的虔诚信仰得到拯救,人的信仰建立在自己对《圣经》的理解上。(2)强调信仰的唯一根据是《圣经》,而不是天主教会的神学说教。 (3)主张简化天主教复杂的圣礼,认为神甫可以娶妻。 27. 北魏孝文帝强令实行一系列汉化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 促进民族融合 B. 实现民族同化 C. 完成鲜卑封建化 D. 巩固对黄河流域统治 【答案】D 【解析】北魏初年,社会各种矛盾比较尖锐,局势动荡不安。孝文帝感到要想巩固统治,就必须进行改革,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借鉴汉族先进的统治经验。于是孝文帝进行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变北魏社会全貌的改革运动。故答案为D项。AC项的最终目的也是巩固统治,B项不合史实,均排除。 28. 范仲淹倡导的“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的共同目的是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现状,而“庆历新政”更侧重于: - 23 - / 23 A. 增加赋税 B. 澄清吏治 C. 培养人才 D. 充实边防 【答案】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知识再认再现能力及比较能力。庆历新政以整顿吏治为中心,整顿官僚制度,节约国家开支,实行“厚农桑”“减徭役”的政策,有助于发展生产,缓和农民反抗。故选B。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史·庆历新政 29. “夫秦卒与山东之卒,犹孟贲之与怯夫;以重力相压,犹乌获之与婴儿;夫战孟贲、乌获之士,以攻不服之弱国,无异垂千钧之重于鸟卵之上,必无幸矣。”(注:孟贲、乌获均为勇猛的力士)。统一六国前的秦国,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 秦人素来骠悍 B. 秦地与山东自然条件不同 C. 秦国士兵过于霸道 D. 变法使秦国军事力量强大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这支骁勇善战的军队在秦统一六国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秦国军队战斗力的提高是商鞅变法在军事方面进行改革的结果,故答案为D项。AB项不能反映这种变化的原因,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排除。 点睛:商鞅变法奖励军功,极大地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不断取得重大胜利。商鞅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最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解答本题需要注意的是应当从带来这种变化的原因方面来考虑,一直就存在的因素不是直接原因。 - 23 - / 23 30. 加尔文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A. 坚持《圣经》的最高权威 B. 简化宗教仪式 C. 提倡自由、平等和个人主义精神 D. 主张建立民主教会 【答案】D 【解析】加尔文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教会,长老由议会选举产生,即主张建立民主教会,这一点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思想不同。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是二人的共同主张,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 点睛:加尔文宗教改革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基本一致,都主张信仰得救,认为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认为信仰的依据是《圣经》而不是教皇,都主张简化宗教仪式,提倡自由、平等和个人主义精神。二者的宗教改革为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控制。 二.非选题:本大题共4题,第31题10分,第32题8分,第33题10分,第34题12分,共40分。 3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另一个重要法案是1534年通过的《至尊法案》,它把宗教改革5年来国王取得的权力综合起来,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唯一和至高无上的首脑,拥有决定一切宗教事务的权力,包括推荐神职人员、规定教义……至此,罗马教皇在英国的权威被彻底摧毁。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 23 - / 23 如果教皇命令作恶,或禁止修德,教会就必须坚信作恶是好事,修德是坏事……必然坚信,凡教皇指示的便是善,凡教皇禁止的便是恶。 ——耶稣会一位理论家 请回答: (1)分别概括上述材料的基本主张。 (2)材料一体现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这一矛盾在17世纪的英国又有何变化?试分析其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材料的实质各是什么? 【答案】(1)材料一:加强王权,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材料二:加强和承认罗马教皇的权威地位。(2)主要矛盾:王权与教权的矛盾。变化:变成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矛盾。原因:①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不满国教成为专制王权的忠顺工具,要求改革。③加尔文教的传播及影响。(3)材料一:加强日益强大的王权;材料二:巩固天主教的神权地位。 【解析】本题考查英国历史上王权与教权的矛盾、这种矛盾的变化发展,以及变化的原因,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归纳总结能力以及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根据材料一中的“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唯一和至高无上的首脑,拥有决定一切宗教事务的权力”和“罗马教皇在英国的权威被彻底摧毁”,可以概括得出加强王权,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根据材料二中的“凡教皇指示的便是善,凡教皇禁止的便是恶”,可以看出是加强和承认罗马教皇的权威地位。 - 23 - / 23 (2)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材料一反映的是国王权力与教皇权力的矛盾,即主要矛盾是王权与教权的矛盾。联系所学可知,这一矛盾在17世纪的英国变成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矛盾。这种变化的原因应当联系所学,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不满国教成为专制王权的忠顺工具和加尔文教的传播及影响等方面来分析说明。 (3)第三小题应当结合所学,并根据第一、第二小题对材料信息归纳总结得出的结论来分析反映的实质。 点睛:概括类材料解析题在解答时要根据材料,对材料内容划分层次,逐层分析,特别是一些关键词,要把握每一层次的要点,然后对要点进行归纳总结,确定哪些是题目要求回答的,再根据所问来回答。如本大题的第一小题“概括上述材料的基本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型材料解析题,往往材料主题只是一根引线,需要回答的内容从材料中难以归纳得出,主要是根据教材相关内容来回答。这一类试题必须明确材料的指向,弄清材料主题指向教材的哪一部分内容,再看题目所问,然后根据教材相关内容回答。如第二小题的“这一矛盾在17世纪的英国又有何变化?试分析其原因”,从材料来看没有涉及,只能根据教材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同样第三小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材料的实质各是什么”,题目中已经明确必须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更是典型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型材料解析题”。 32. 阅读下列材料: - 23 - / 23 材料一 魏文侯问李克曰:“为国如何?”对曰:“臣闻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文侯曰:“吾尝罚皆当,而民不与,何也?”对曰:“国其有淫民乎?臣闻之曰: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其父有功而禄,其子无功而食之,出则乘车马、衣美裘,以为荣华,入则修竽琴钟石之声,而安其子女之乐,以乱乡曲之教,如此者,夺其禄以来四方之士,此之谓夺淫民也。” ——《说苑·政理》 材料二 李悝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以为地方百里,提封九万顷,除山泽邑居。参分去一,为田六百万亩,治田勤谨则亩益三升,不勤则损亦……若依此说,则魏之废沟洫,必废阡陌,其事尚早于商鞅矣。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李悝总结了春秋末期以来各诸侯国立法司法的经验,结合魏国的具体情况,制订了中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的法典——《法经》。《法经》是一部诸法合体而以刑为主的法典。 材料四 魏用李克(当作李悝),尽地力,为强君。自是之后,天下争于战国。 ——《史记·平准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魏文侯变法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四回答魏文侯变法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答案】(1)废除世卿世禄制度,选贤任能,赏罚分明;“尽地力”的农业政策;强调法制,制定《法经》。(2)打击了旧制度,增强了国力,使魏国成为战国前期最强大的国家。 - 23 - / 23 【解析】本题考查魏文侯变法的主要措施及其影响。魏文侯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实行“尽地力”的农业政策,强调法制制定《法经》,从而打击了旧制度,增强了国力,使魏国成为战国前期最强大的国家。 (1)魏文侯变法的主要措施,根据材料中的“夺其禄以来四方之士”“李悝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制订了中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的法典——《法经》”等信息,可以归纳得出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尽地力”的农业政策和强调法制制定《法经》等措施。 (2)魏文侯变法的主要影响,应当根据上述归纳的主要措施,以及材料中的“尽地力,为强君。自是之后,天下争于战国”等信息总结归纳得出。 3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劈之广,恩荫之滥,杂流之猥,祠禄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者如此,未减者可知也。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 王安石对宋神宗说:“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未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臣故尝论天下事如弈棋,以下子先后当否为胜负。又论理财以农事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此臣所以汲汲于差役之法也。”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二十 材料三 - 23 - / 23 北宋期间,中书管民,枢密官兵,三司主财,所有重要的数字已经不能对照,而下面则是亿万不识字的农民,社会上又普遍缺乏中层机构,所以我们也用不着追问他荆国公王安石介甫是否贞忠谋国,已先可断言他的筹划不合实际了。……仔细参考《宋史》里的叙述,我们也可以窥见新法失败的情形。譬如“方田法”以东、西、南、北各一千步为一方,内按土地肥瘠分五等抽税。可是即在畿国的开封府,其测量就产生技术上的问题,有谓“时方时止”,县内有山林,即无从着手。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怎样的现象?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2)材料二中王安石认为理财的关键是哪一项措施?这一措施的实行有何积极作用? (3)材料三中对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黄仁宇提出了什么观点? 【答案】(1)现象:“冗官”。原因:宋初加强中央集权,增设官僚机构和官员,以分化事权。(2)王安石认为募役法最重要。积极作用:既增加了官府的收入,也减轻了农民的劳役负担,有利于发展生产。(3)黄仁宇认为是技术上的原因,即改革措施不具有可操作性,不切实际。 【解析】本题考查北宋的“冗官”现象,以及针对这一现象王安石采取的“募役法”的改革措施。北宋初年的“冗官”现象是加强中央集权所采取措施导致的结果。王安石变法中实行的“募役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官府的收入,减轻了农民的劳役负担。 (1)材料一反映的现象根据“其后荐劈之广,恩荫之滥,杂流之猥,祠禄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可以看出是“冗官”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应当联系所学,从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来分析说明。 - 23 - / 23 (2)根据材料中的“此臣所以汲汲于差役之法也”,可以看出王安石认为理财的关键是募役法的实施。实行这一措施的积极作用应当联系所学,从教材所学募役法的影响来回答。 (3)根据材料三中的“已先可断言他的筹划不合实际了”,可以看出对于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黄仁宇认为是技术上的原因,即改革措施不切实际。 3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商鞅变法的目的……是要将秦国的血统贵族体制,改选成早在秦孝公父祖辈在局部实施的军功贵族体制。所以他取消的贵族特权,只是秦国那种凭借“龙生龙,凤生凤”的血亲关系就生而富贵的寄生性世袭特权,而代之以军功“明尊卑爵秩等级”的特权体制。 ——朱维铮《重考商鞅变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述商鞅变法在经济方面的主要措施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作者的核心观点。商鞅变法的哪一措施体现了这一核心观点?这一措施对当时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社会风气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因素。 - 23 - / 23 【答案】(1)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奖励耕战。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顺应了土地私有的历史潮流;适应了小农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为秦国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观点:商鞅变法用军功特权取代了血缘贵族特权。措施:废除世卿世禄,实行军功爵制。社会结构:传统贵族没落,军功地主崛起。社会风气:礼崩乐坏进一步加速,尚武的社会风气形成。(3)改革顺应了时代潮流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改革措施全面;改革能分步推进。(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在经济方面的主要措施和影响、特别是用军功特权取代血缘贵族特权对社会结构和社会风气的影响,以及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因素,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概括归纳能力和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商鞅变法在经济方面的主要措施,根据图示可以得出废除井田制和奖励耕战。这些措施的影响应当联系所学,从适应了生产力发展和小农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为秦国的强盛奠定物质基础等方面来回答。 (2)材料二作者的核心观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是要将秦国的血统贵族体制,改选成早在秦孝公父祖辈在局部实施的军功贵族体制”分析得出。联系所学可知,商鞅变法中废除世卿世禄、实行军功爵制体现了这一核心观点。联系所学可知,这一措施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从社会结构来说是传统贵族没落,军功地主崛起;从社会风气来说是礼崩乐坏进一步加速,尚武风气形成。 (3)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因素,应当联系所学,从改革能顺应时代潮流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以及改革措施全面、能分步推进等方面来回答。 - 23 - / 23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