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孔子曰:“夏尚忠,商尚鬼,周尚文。”现存于世的商代甲骨文大多是向上天祈祷和祭祀的卜辞。这表明早期中国社会 A. 带有浓郁神权色彩 B.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D. 最高权力尚未集中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向上天祈祷和祭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出来王权与神权相结合,带有浓郁神权色彩,故A选项正确;材料与分封制、宗法制无关,故排除B、C两项;D选项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A。‎ ‎2.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这说明分封制 A. 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意识 B.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C. 强化了王室对土地人口的控制 D. 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可知,此制度是指分封制,从材料中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信息可知,分封制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D正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于秦朝,与材料不符,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强化王室对土地人口的控制,C错误。‎ ‎3.梁启超说:“吾中国社会之组织,以家族为单位,不以个人为单位,所谓家齐而后国治是也。周代宗法之制,在今日其形式虽废,其精神犹存也。”梁启超认为 A. 宗法制度最早起源于周代 B. 宗法制度影响至今 C. 家族是最基层的政权组织 D. 宗族比国家更重要 ‎【答案】B ‎【解析】材料信息“周代宗法之制,在今日其形式虽废,其精神犹存也”说明了梁启超认为宗法制度影响至今,故B项正确;宗法制度在周代以前就有起源,故A项错误;家族不是政权组织,故C项错误;“家齐而后国治”指出了家族的重要性,但是国家比家族更为重要,故D项错误。‎ ‎4.明代赵遂认为:“至于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叛),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因循痿痹,以至于移诈,谓非封建之弊乎?”作者认为“周衰”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心离散天下大乱 B. 分封割据上下失序 C. 封建集权国家动荡 D. 天子昏庸欺诈渐起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下诸侯独立割据,使礼乐秩序遭到破坏。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未体现人心离散,排除;C项此时还未实现封建集权,排除;D项材料与天子昏庸无关,排除。‎ ‎5.传说古代帝王在阴历一月決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避讳嬴政的名,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并且把“正”字的音读作“征”了。一月的这种变化体现了 A. 皇帝独尊 B. 皇位世袭 C. 君权神授 D. 皇权至上 ‎【答案】A ‎【解析】材料中“由于避讳嬴政的名,就把政月改为正月”,这体现了皇帝独尊,正确答案为A。皇位世袭和君权神授与材料没有关系,故B、C错误。皇帝独尊是建立在皇权至上的基础上的,乃是皇权至上的一种具体体现,皇权至上是一种中央决策方式,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利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D。‎ ‎6.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负责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本质是 A. 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 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C. 家国同治,皇权至上 D. 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答案】C ‎【解析】奉常、郎中令、少府、宗正等官职为皇室专设,为皇帝私家服务,体现出家国同治、皇权至上的本质,故答案为C项;“三公九卿”分工严密,各司其职,但与题干中奉常、郎中令、少府、宗正为皇帝私家服务的信息不符,排除A项;题干材料与选才无关,排除B项;奉常、郎中令、少府、宗正为皇帝私家服务,体现家国同治,与官员众多、政务繁杂无关,排除D项。‎ ‎7.秦朝的国家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使 A. 君权遭到了一定程度弱化 B. 政治民主的观念开始萌发 C. 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 有利于减少专制决策失误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秦朝的军国大事先由三公九卿讨论,然后再由皇帝决策,这在很大程度上就减少了君主专制造成的决策失误,故D正确;秦朝建立君主专制制度,A“弱化”表述错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没有民主观念,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秦朝的中央官制,而不是地方管理制度,所以不会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排除C。‎ ‎8.根据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线索,示意图中的“?”应是 A. 郡国并行 B. 刺史 C. 中外朝 D. 推恩令 ‎【答案】C ‎【解析】‎ 汉武帝时期设置中外朝制度来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故答案为C项;郡国并行制属于西汉初期的地方行政制度,排除A项;刺史属于中央集权强化的产物,与示意图反映的君主专制不断强化不符,排除B项;推恩令是汉武帝削弱王国势力的措施,排除D项。‎ ‎9.唐中宗不经中书省、门下省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用“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 A. 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 B. 唐朝中枢机构的行踪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C. 唐中宗时皇权有所弱化 D. 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的表述可知,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封拜官职,装置诏敕的封袋、用笔的颜色都不敢用惯用常例,说明了三省制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D正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皇权至高无上,选项A排除;唐代的最终决策权在皇帝,这种决策方式是专制,因此选项B排除;唐代三省六部制下,皇权有所加强,C错误。‎ ‎10.有学者认为:“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变化中,治理天下与君臣关系的处理,尤以相权的调整为要。下列项中属于相权调整的举措是 A. 建立世官制 B. 增设“参知政事”‎ C. 强化“外朝”‎ D. 实行察举制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增设参知政事体现的是对丞相行政权的分割,B选项符合题意。世官制属于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A选项排除。外朝是以丞相为首的执行机构,强化外朝的说法不符合史实,C选项排除。察举制属于汉朝的选官制度,D选项排除。‎ ‎11.元代在地方设行御史台,其主要职权是监察地方尤其是行省的工作,但行御史台对行省官的纠劾,常常引起行省官的反纠劾,行台官因纠劾行省官而反遭迫害的,也不乏见。该现象表明元代 A. 监察的实际效能有限 B.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C. 行省的权力缺乏监督 D. 行御史台形同虚设 ‎【答案】A ‎【解析】根据元代行御史台监察行省工作时,频繁出现反纠劾甚至遭到迫害,可知当时监察实效有限,A项符合题意;材料只涉及监察与反监察,没有相关君主权限信息,不能得出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B项错误;元代设行御史台与相关矛盾,说明元朝有对行省的监督机制,C项错误;行御史台遭反纠劾和迫害,说明其履行职责,并不是虚设机构,D项错误。‎ ‎12.中国古代时人评说:“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番评说反映了下列哪项人才选拔制度的弊端 A. 世袭制 B. 军功爵制 C. 察举制 D. 科举制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体现的是汉代的察举制,注重孝廉一科,但察举制有很大的弊端,用人之权在上,往往不能按照真才实学推荐人才。导致了材料中的现象出现。因此选C。‎ ‎13.据史料记载:琅琊王氏,从东晋的王导到南齐的王俭,“六世名德,海内冠冕”,当宰相的接二连三,甚至连白痴也可出任高官。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 郡县制的推行 B. 九品中正制的实施 C. 科举制的设置 D. 中央集权制的加强 ‎【答案】B ‎【解析】本题讲述的主要是选官制度,与郡县制的推行并无关系,故A项错误。从时间上“东晋”到“南齐”处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的选官制度正是九品中正制,同时九品中正制是依据出身和门第将人划分九品,将出身作为选官的标准,并不考察才干,因而会出现“甚至连白痴也可出任高官”,与题意相符,故B正确。从“东晋”到“南齐”可以看出此现象出现的时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而科举制的设置是在隋朝,时间上不符;同时题干中“当宰相的接二连三,甚至连白痴也可出任高官”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选官制度并不以才能和考试成绩为标准,而科举制选拔官员是通过考试,选取有才干的人,与科举制不符,故C错误。本题中的现象是由于选官制所导致的,与加强中央集权并无关系,故D错误。‎ ‎14.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A. 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 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 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 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内容可知,刘得仁和李洞虽贵为皇亲国戚或宗室子弟,但他们都未在科举考试中占据优势,一样会面临屡试不中,由此可说明科举考试体现了一定公平公正的原则,故选D项;诗赋是唐朝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故排除A项;刘得仁和李洞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说明并没有阻断贵族入仕,且科举只是入仕的途径之一。排除B。材料未涉及贵族特权,事实上唐代宗室可以通过科举以外的其他途径入仕,仍然享有一定特权,排除C项。‎ ‎15.1264年,忽必烈下诏设立总制院,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并统辖吐蕃地区的军政事务。1288年,总制院改名为 A. 宣政院 B. 行中书省 C. 腹里 D. 理藩院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所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宣政院管理佛教事务和西藏地区事务,与“总制院”的管辖职权相同,故答案为A项;行省是元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其管辖范围并不涉及西藏地区事务,排除B项;中书省直辖的地区叫腹里,这与题干所给材料中涉及的地区无关,排除C项;理藩院是清朝负责民族事务的机构,这与题干所给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D项。‎ ‎16.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 A. 仅作为侍从顾问,不参决政事 B. 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决策 C. 按照皇帝的传谕来票拟和批红 D. 掌握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 ‎【答案】D ‎【解析】从材料“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傣”“申时行只得遵旨”中可以看出,明朝内阁拥有票拟的权力,但必须服从皇权,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内阁是否参与决策政事,故A项排除;内阁没有决策权,且“开始”一说也无从证实,故B项错误;批红权主要是皇帝掌握的,故C项错误。‎ ‎17.下面是清朝部分年代军机大臣人数统计表。据此推知,清代军机处 皇帝 军机大臣人数 乾隆 多则十人少则一人,70%的时间六至七人 嘉庆、道光、咸丰 ‎88%以上的时间四至六人 同治 五到六人 光绪 ‎76.5%的时间四至六人 A. 精干高效 B. 机构健全 C. 权力稳固 D. 保密性强 ‎【答案】A ‎【解析】从表格统计的军机大臣的人数来看,多至十人,少至一人,由此可得出军机处的特点是精干高效,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各时期军机大臣人数的变化,权力稳固、机构健全、保密性强在材料中无体现,故BCD三项排除。‎ ‎18.明史专家吴晗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大臣从“坐而论道(到)在皇帝面前无坐处(再到)跪着说话了”。这种君臣间的礼仪从侧面反映了 A. 礼仪制度逐渐规范 B. 君臣关系日益紧张 C. 皇权不断得到加强 D. 对地方控制更规范 ‎【答案】C ‎【解析】从材料大臣从“坐而论道(到)在皇帝面前无坐处(再到)跪着说话了”来看,大臣的地位越来越低,皇帝的权威越来越高,反映了君主专制集权的不断强化。故答案为C项。A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君主专制制度自建立以来,就确立了严格的等级制度,排除;B项材料中君臣关系知识意味着君主权威的加强,没有反映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排除;D项材料未涉及对地方的控制,排除。‎ ‎19.读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A. 秦始皇在①附近修直道,沟通了湘江水系和漓江水系 B. 汉武帝在②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 C. 明太祖在③废除了丞相制度,加强了君主专制 D. 明朝在④大规模改土归流,大大强化了中央政府的统治 ‎【答案】C ‎【解析】③是南京,明朝初建时定都南京,在这里废除了丞相制度,加强了君主专制,故答案为C项;①是汉唐都城长安,而沟通湘江水系和漓江水系的是灵渠,在广西地区,而不是关中地区,排除A项;②是北宋都城开封,而西汉都城是长安,排除B项;④是南宋都城杭州,而大规模改土归流是清代在西南地区推行的,不是明代在东南地区推行的,排除D项。‎ ‎20.《后汉书》记载,公元89年,汉车骑将军窦宪大破北匈奴,令班固在燕然山刻石纪功,史称《封燕然山铭》。2017年8月,经中蒙学者对蒙古国中部一处摩崖石刻严密论证,确认石刻即为《封燕然山铭》,也解决了长久以来对燕然山位置的猜测。这表明 A. 古代正史记载史实可信度最高 B. 不同类型的史料可以相互参证 C. 实物史料比文献史料更有价值 D. 历史记载必须以考古研究佐证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史学研究的相关知识,材料所述为2017年对摩崖石刻的研究论证证明了史书记载的《封燕然山铭》的真实性,说明不同类型的史料可以相互参证,用于研究历史,B说法正确;A“正史记载史实可信度最高”的说法不准确,且与材料无关,排除;文献史料也可以反映真实的史实,是价值不一定比实物史料低,C不正确;并不是所有的历史记载都可以通过考古研究加以佐证的,D不正确。‎ ‎21.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称鸦片战争为“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维护正常贸易而进行的,这种观点 ‎①是错误的,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 ‎②是正确的,认识到战争的实质 ‎③是为英国殖民者进行辩护 ‎④混淆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④⑤‎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中期,英国刚刚完成工业革命,积极对外侵略扩张,扩大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鸦片战争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大门,以走私鸦片被禁止为借口而发动的侵略战争,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称鸦片战争是“通商战争”,这是没有做出公正的评价,掩盖其侵略本质的表现,是为英国殖民者进行辩护,因此①③④项符合史实,②项错误,B选项正确,其他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22.以下是近代不平等条约中的三组条款,其共同的危害是第一组: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驻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第二组: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第三组:在国内由各国驻兵,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计由黄村经天津至山海关共十二处 A. 中国的领土主权日益遭到破坏 B. 中国社会日益半殖民地化 C. 严重危害了国内民族工业的发展 D. 清政府沦为列强的侵华工具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由所学知识可知,第一组是《南京条约》的内容;第二组是《马关条约》的内容;第三组是《辛丑条约》的内容。其中,A符合第一、二组的共同危害;C符合第二组的内容;D答案符合第三组的内容。故答案为B答案,B是他们的共同危害,其他答案排除。故该题正确答案为B。‎ ‎23.1894年9月,北洋水师“经远舰”在黄海大战中沉没于辽宁庄河海域。2018年9月,考古人员在该舰遗址中发现53毫米格鲁森炮弹、120毫米炮弹引信等,均不见于“经远舰”出厂档案,推测为海战前紧急添置,清廷为战争做了一定准备。这表明 A. 考古发掘的史料最为真实可信 B. 史料的丰富促进史学研究发展 C. 真实的历史依赖新史料的发现 D. 主观意愿会导致研究出现偏差 ‎【答案】B ‎【解析】从材料“考古人员在该舰遗址中发现”“均不见于‘经远舰’出厂档案”中可以看出,随着史料的丰富,促进对甲午中日战争的研究,故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错在“最为真实可信”;C项说法错误,错在“依赖”;材料强调的是史料的作用,故D项排除。‎ ‎24.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一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这里的“在此以后”是指 A. 《南京条约》签订后 B. 《北京条约》签订后 C. 《马关条约》签订后 D. 《辛丑条约》签订后 ‎【答案】C ‎【解析】依据“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显然体现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转变。《马关条约》规定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反映了西方列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的时代要求,表明列强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故“在此以后”是指签订《马关条约》以后。《南京条约》签订于1842年,《北京条约》签订于1860年,早于《马关条约》,故排除AB,C符合题意;《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不符合“在此以后”的限定,故D符合题意。‎ ‎25.下表是不同史料关于义和团运动的历史叙述,据此可知 史料 出处 团民“均自备口粮,毫无滋扰”‎ ‎《民教相仇都门见闻录》《刘以桐,义和团民》‎ 其党焚杀劫掠,无所不至。‎ ‎《奉案杂存》《劳乃宣,力主剿灭义和团的官员》‎ 拳民出死力为国宣难,入京以来,秋毫无犯。‎ ‎《中国近代史料丛刊》《刚毅,主张利用义和团的官员》‎ A. 上述史料还原历史真相 B. 历史叙述具有主观色彩 C. 亲历者的叙述真实可靠 D. 阶级立场决定历史叙述 ‎【答案】B ‎【解析】‎ 表格显示义和团团民“毫无滋扰”,力主剿灭义和团的官员说义和团团员“焚杀劫掠”,主张利用义和团的官员说义和团“秋毫无犯”,显然都是从自己的立场阐述义和团状况,不代表客观性,B正确;表格中历史不具有一定客观性,不能真实还原历史真实性,A错误。亲历者的叙述往往也带有个人主观色彩,并不一定真实可靠,C错误。材料中论述并不是因为阶级立场不同导致,D错误。‎ ‎26.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的含义是 A. 清政府向西方列强开放 B. 清政府与各国之间相互开放 C. 西方列强在华势力范围互相开放 D. 西方列强在华势力向美国开放 ‎【答案】C ‎【解析】门户开放政策即不论是在哪个列强的势力范围内,不论是否在中国内地或沿海地区,对于所有列强来说利益均沾、机会平等,即西方列强在华势力范围互相开放。故答案为C项。清政府早已向西方列强开放,排除A项;西方列强不存在对清政府的开放,排除B项;是互相开放,而不是仅仅对美国开放,排除D项。‎ ‎27.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作了如下表态:“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反映出 A. 《辛丑条约》中西方列强一定程度上作了让步 B. 《辛丑条约》并未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问题 C.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清政府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答案】D ‎【解析】根据“《辛丑条约》签订后”、“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此时的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故选D项;材料并没有反映列强的让步,故排除A项;《辛丑条约》虽然没有割让中国领土,但使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B项说法有误,排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故排除C项。‎ ‎28.下列中国近代的诗歌所反映的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 晴空骤雨忽倾盆,凶夷无所施其暴。‎ ‎②上相筹边未肯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③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④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灭了耶稣教,杀了东洋鬼 ,再跟大清闹。‎ A. ②①④③ B. ①③②④ C. ②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是三元里抗英,②是1879年左宗棠收复新疆,③是甲午中日战争,④是义和团运动,故按时间排序是D. ①②③④。‎ ‎29.今人只知道地下党通常都用化名,殊不知当年抗联战士的姓名也要保密,因为敌人一旦知道了姓名,家人都难逃屠杀。抗联战士大多以外号或号码称呼,因此抗联战士牺牲后大多连姓名都没有留下来。1941年记载的抗联将士阵亡统计只能用“不知姓名者”多少名、“全部壮烈牺牲”等登记。这反映了 A. 残酷的斗争环境导致统计不准确 B. 日伪对东北进行残酷的殖民统治 C. 队伍是自发组成的,组织不够严密 D. 抗联在东北面临恶劣的自然环境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敌人一旦知道了姓名,家人都难逃屠杀”可知,当时日伪在东北的残酷统治导致抗联战士隐姓埋名,故B项正确;统计战场伤亡人数不需要稳定的大环境,故A项错误;抗联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并非自发组成,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东北的自然环境,故D项排除。‎ ‎30.1938年7月出版的某论著说:“日本的长处是其战争力量之强,而其短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退步性、野蛮性,在其人力、物力之不足,在其国际形势之寡助……中国的短处是战争力量之弱,而其长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进步性和正义性,在其是一个大国家,在其国际形势之多助。”这一论述 A. 反映出当时抗战已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B. 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 C. 科学预见到了抗战的艰巨性和持久性 D. 折射出中国共产党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答案】C ‎【解析】据材料“日本的长处是其战争力量之强,而其短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退步性、野蛮性,在其人力、物力之不足,在其国际形势之寡助……中国的短处是战争力量之弱,而其长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进步性和正义性,在其是一个大国家,在其国际形势之多助。”可知抗战的艰巨性和持久性,C正确;据所学可知1938年10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故A错误;1935年12月的瓦窑堡会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B错误;材料只是叙述了抗战的艰巨性和持久性,没有涉及抗战的力量问题,D错误。‎ ‎31. 抗日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相比,中国方面最大的变化是 A. 领导抗战的不是腐败的统治集团 ‎ B. 军队素质提高,广大将士具有爱国精神 C. 综合实力增强,决定了战争最后结局 ‎ D. 中华民族已经觉醒,形成了全民族抗战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还没有觉醒,民众不知国家为何物,而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已经觉醒,并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的抗战最终取得了胜利,这是抗日战争与甲午中日战争最大的不同,故D项正确;两次战争的领导者分别是清政府和国民政府,故A项错误;两次战争中广大将士都表现出了爱国精神,故B项错误; D项不符合史实。‎ ‎32.国务院决定2015年9月3日全国放假1天纪念抗战胜利,选在9月3日的主要原因是1945年9月2日 A. 日本天皇在广播中宣布无条件投降 B. 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日子 C. 日本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 D.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答案】C ‎【解析】1945年9月2日日本签订无条件投降书,抗日战争胜利结束,据此可知国务院决定2015年9月3日全国放假1天纪念抗战胜利,这与日本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有关,故答案为C项;A项是在1945年8月15日,B项在1937年7月7日,D项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B、D项。‎ ‎33.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制造的侵华罪行有 ‎①南京大屠杀 ②旅顺大屠杀 ③潘家峪惨案 ④七三一部队用活人做验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答案】B ‎【解析】④旅顺大屠杀是甲午战争时期的实情,排除②;南京大屠杀是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日军对南京的野蛮屠杀,故①正确;1941年1月25日,侵华日军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潘家峪惨案,故③正确;731部队,全名为日本关东军驻满洲第731防疫给水部队,是侵华日军使用活体中国人、朝鲜人、联军战俘进行生物武器与化学武器的效果实验,故选④。故选①③④组合,故排除ACD,选B。‎ ‎34.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司令部电令:“由于国际情势的变动,我国西南国际交通被截断,国内困难增加”“我军应以积极的行动在华北战场上开展较大胜利的战斗,破坏敌人进攻西北的计划,创立显著的战绩。”这次“积极行动”是指组织 A. 徐州会战 B. 太原会战 C. 百团大战 D. 枣宜会战 ‎【答案】C ‎【解析】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即八路军,徐州会战、太原会战、枣宜会战是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的会战,不符合八路军,排除ABD;“以积极的行动在华北战场上开展较大胜利的战斗”说明战役在华北地区,结合所学,1940年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在华北地区发动了百团大战,取得重大胜利,故C正确。‎ ‎35.抗战时期,中国外交已经超越反应式外交,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事务。在旧的国际秩序崩解的过程中,中国抓住了机会,由一个旧体系中的弱者成为新的国际体系的参与缔造者。这说明二战时中国 A. 外交的主动性前所未有 B. 成为新的国际秩序的缔造者 C. 国际地位得以空前提高 D. 外交由反应式转变为主动式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抗战时期,中国外交已经超越反应式外交,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事务……由一个旧体系中的弱者成为新的国际体系的参与缔造者”指的是二战后期中国积极参与开罗会议等国际会议,这说明近代以来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故C项正确;这说明二战时期中国外交的主动性有所增强,但不是前所未有,中国古代的外交主动性更强,故A项错误;中国“成为新的国际体系的参与缔造者” 并不代表中国就成为新的国际秩序的缔造者,美苏才是新的国际秩序的真正缔造者,故B项错误;反应式外交是消极被动的外交,主要以防范姿态主导外交行动,这和国家实力密切相关,二战时期中国外交的主动性有所增强,但近代史上中国外交一直没有脱离反应式外交,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经世大典叙录官制》‎ ‎(1)材料一中提到的商周和春秋在任用地方管理人员的依据和方式上各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元初在地方行政设置上推行了何种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此制度有何意义?‎ ‎【答案】(1)西周:世卿世禄制,强调血缘世袭。‎ 春秋:郡县制的实行,以地域划分,官吏由君主任免。‎ ‎(2)制度:行省制。‎ 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解析】本题考查商周和春秋时期任用地方管理人员的依据和方式、元朝的行省制,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商周和春秋在任用地方管理人员的依据和方式上的特点,依据材料一“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可以得出西周是世卿世禄制,强调血缘世袭;依据材料一“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可以得出春秋时期实行郡县制,以地域划分,官吏由君主任免。‎ ‎(2)依据材料二“则镇之以行中书省”可以得出制度是行省制度。此制度的意义,应当结合所学,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等方面来回答。‎ ‎37.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屈辱和抗争中不断走向觉醒和团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由甲午一役始也。吾国之大惠,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吾国之人视国事若于己无与焉,虽经国耻、历国难,而漠然不以动其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然也。且其地太辽阔,而道路不通,彼此隔绝,异省之民,罕有交通之事,其相视若异国焉。……故非受巨创负深痛,固不足以震动之。‎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 材料二 《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悲愤歌声,便很快就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在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只要有中国的地方,无论他是哪一个民族的中国人,都会有人唱它。(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布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该《宣言》强调国共合作对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前逢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 ‎(1)据材料一,指出国人对国事“漠然”的原因。‎ ‎(2)有学者认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枢纽”。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答案】(1)原因:君主专制造成国民意识淡薄;疆域辽阔且交通不便,民众缺乏民族(国家)认同感;以往遭遇的民族危机不足以唤醒国人。‎ ‎(2)说明:促进中华民族觉醒,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取得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首次完全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奠定民主革命胜利的基础,推动民族解放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所学有关内容解决问题的能力。‎ ‎(1)国人对国事“漠然”的原因,依据材料一“吾国之大惠,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其地太辽阔,而道路不通,彼此隔绝,异省之民,罕有交通之事,其相视若异国焉”“ 故非受巨创负深痛,固不足以震动之”可以得出君主专制造成国民意识淡薄、疆域辽阔且交通不便民众缺乏民族(国家)认同感、以往遭遇的民族危机不足以唤醒国人。‎ ‎(2)“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枢纽”的理由,可以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从促进中华民族觉醒、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奠定民主革命胜利的基础和推动民族解放等方面来回答。‎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