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25.0分) 1. 《我们的中国》一书中提出“西周的四合院”的研究视野,认为以西周为中心,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相互交流,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该观点( ) A. 认为西周政治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 意在说明分封制标志中华民族形成 C. 强调分封制之下存在着大一统因素 D. 已经认识到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 【答案】C 【解析】“以西周为中心,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相互交流,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体现了分封制的影响,强调分封制之下存在着大一统因素,故C正确; 西周尚未实现中央集权,故A错误; 中华民族形成、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材料未体现,故BD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分封制使统一的社会制度在诸侯国中得以普遍实行,周王室用权力与义务的规定,使周天子成为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改变了夏商时代国王为诸侯之长的状况。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西周的分封制,它总结了历史经验,把建立地方政权与巩固自己统治有机结合起来,周王朝在分封诸侯的过程中,又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使王室能有效地对整个领土进行控制。 2. 流传至今的彭氏家训说:“孝始于事亲,忠始于报国。……士农工商,各勤其事。冠婚丧祭,必循乎礼务勤俭而兴家庭,务谦厚而处乡里。”据此可知古代宗族管理的主要价值是( ) A. 保证宗族内部团结 B. 规范血缘伦理关系 C. 维系家国社会稳定 D. 传承家族礼仪文化 【答案】C 【解析】“孝始于事亲,忠始于报国。……士农工商,各勤其事。冠婚丧祭,必循乎礼务勤俭而兴家庭,务谦厚而处乡里”表明古代宗族管理的主要价值是维系家国社会稳定,故C正确; 材料反映的不仅仅是宗族内部团结,故A错误; 血缘伦理、家族礼仪文化材料未体现,故BD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西周的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西周的宗法制,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3. 秦律诉讼有“公室告”和“非公室告”之分。“贼杀伤、盗它人为公室告”,而“主擅杀、刑、髡其予、臣妾,是谓非公室告”。属于公室告的案件,官府应予受理,非公室告案件则不予受理。秦律诉讼程序存在明显差异,是因为( ) A. 秦朝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国家 B. 维护君权与国家利益的现实需要 C. 儒家伦理贯穿法治思想的必然产物 D. 巩固家庭与社会稳定的理性选择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反映的是秦朝对起诉权的限制制度--“公室告”和“非公室告”,秦朝对于起诉权限作了严格的限制,不能乱告。秦朝把控告分为“公室告”和“非公室告”,对于公室告的案件,官府必须受理;对于非公室告的案件,官府不予受理,如果控告人坚持告诉,还要追究控告者的刑事责任。由此可知,秦律“公室告”和“非公室告”集中把矛头直接指向危害封建统治秩序的盗贼,是出于维护君权与国家利益的现实需要,故B项正确。 A项与材料无关,应排除。 CD两项不是主要原因,应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需要掌握秦朝法律制度的特点及其原因。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 本题考查对秦朝法律制度的特点及其原因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汉代,达官贵人聚居的核心经济区(渭河流域、黄河平原和淮河上游部分地区)较其他地区土地兼并现象更加普遍,却更少发生农民起义。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 土地兼并对农民生计影响有限 B. 国家在核心经济区的赋役征调较轻 C. 庄园经济有效抑制了社会矛盾 D. 核心经济区的经济结构更具多元性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核心经济区是在北方,汉代北方经济基础好,抗击打能力强,而且经济结构的多元性,因此出现材料中的现象,故D项正确。 土地兼并对农民生计影响非常大而非有限,故A项错误。 国家在核心经济区的赋役征调很重而非较轻,故B项错误。 庄园经济激化社会矛盾而非有效抑制了社会矛盾,故C项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需要掌握汉代北方经济发展状况。解题的关键是对的解读,结合汉代北方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即可。 本题考查对汉代北方经济发展状况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的能力。 2. 政事堂制度始创于唐初,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唐高宗时期,迁政事堂于中书省,唐玄宗时期,中书省与门下省的职权合而为一,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这一制度的变化( ) A.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B. 提高了中央的行政效率 C. 缓解了皇帝与宰相的对立 D. 使六部的权限受到削弱 【答案】B 【解析】A.涉及中央机构调整,未体现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排除; B.中书省与门下省合一提高了中央的行政效率,正确; C.材料中未体现,排除; D.提高了中央行政效率,并体现六部权力削弱,排除。 故选:B。 本题依据材料并联系教材可以得出中书省与门下省合一提高了中央的行政效率。 本题以中书省与门下省合并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三省六部制的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 1. 随着内阁制度的形成,诸司在上疏之前,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一般得与内阁商议,以达成谅解。同时,内阁与拥有执行权的六部相互配合、制衡,提高了行政质量与效率。这反映了明朝( ) A. 内阁拥有一定议政权 B. 削弱六部加强君权 C. 创设了集体议事制度 D. 分割事权相互牵制 【答案】A 【解析】材料“诸司在上疏之前,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一般得与内阁商议”,说明内阁拥有一定议政权,故A正确。 结合所学,内阁不能统帅六部百司,排除B。 秦朝的朝议制度属于集体议事制度,排除C。 材料没有体现事权的分割,排除D。 故选:A。 本题考查明内阁制度。关键信息有:诸司在上疏之前,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一般得与内阁商议。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2. 根据台湾学者赵冈的研究,中国在唐宋两朝,大城市人口占到总人口比例的20%以上,而到1820年(清朝),竟只有6.9%.造成这一变化的重要经济因素是( ) A. 清朝经济的衰败 B. 小农经济的影响 C. 市镇经济的发展 D. 坊市制度被打破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反映的是明清时期城市化发展较快,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物种大量进入欧洲后又引入中国,尤其是马铃薯和玉米等高产粮食作物的引入为人口的增长奠定了雄厚物种基础;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江南市镇经济的发展和大量小城镇的涌现,大量手工业者和商人涌向小城镇,所以两者综合作用是导致大城市在中国古代人口比例下降的原因,故C项正确。 A项不符合史实,应排除。 小农经济不利于城市化进程,故B项错误。 坊市制度被打破是在宋朝,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需要掌握明清时期市镇经济的发展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结合明清时期市镇经济的发展的影响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考查对明清时期市镇经济的发展的影响的把握,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读《中国古代人口分布统计表》,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时间 全国总人口 长江流域占比 珠江流域占比 黄河流域占比 公元2年 约5900万 23% 2% 75% 公元750年 约5300万 36% 3% 61% 公元1078年 约9000万 58% 7% 35% ( ) A. 经济重心南移与长江流域人口的增长相辅相成 B. 经济发展使得千年间人口总量一直不断的增长 C. 750年人口总量相对较低主要是安史之乱影响 D. 连年战乱是黄河流域人口大幅减少的主要原因 【答案】A 【解析】从《中国古代人口分布统计表》数据看出,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占比逐渐上升,黄河流域占比逐渐下降,到公元1078年即宋朝长江流域占比超过了黄河流域,结合所学,长江流域人口的增长与经济重心南移相辅相成,故A正确。 B项“人口总量一直不断的增长”,不符合公元750年比公元2年相比人口总量减少,排除。 安史之乱是755年至763年,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D不是人口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D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对材料表格信息的正确解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1. 如图为洛阳地区货币使用所占比重示意图。其变化( ) A. 表明金银开采数量增加 B. 表明政府铸币量迅速提高 C. 说明纸币使用范围有限 D. 受商业贸易发展状况影响 【答案】D 【解析】A.材料反映了北宋洛阳地区使用金银比重增加,这并不能说明当时金银开采数量增加,排除;。 B.北宋洛阳地区使用铜钱比重增加,也不能说明政府铸币量迅速提高,排除; C.材料数据也无法体现当时纸币使用范围有限,排除; D.材料反映了唐代使用的绢帛到宋代已经消失,这是受商业贸易发展状况影响,实物交换退出历史舞台,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宋代商业的发展,依据材料并联系教材可以得出洛阳地区货币使用所占比重变化受商业贸易发展状况影响。 本题以洛阳地区货币使用所占比重变化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宋代商业发展的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 2. 唐宋时期,广州出现几种新行业:和香(把舶来的香料制成香品)、解犀(把舶来的象牙和犀牛角进行切割)、译人(翻译)和舶牙(舶来品交易经纪人)。这一现象说明( ) A. 广州对外贸易在唐宋时开始发展起来 B. 对外贸易的活跃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C. 唐宋时期广州已与非洲欧洲进行贸易 D. 广州是唐宋时期商业经济最发达城市 【答案】B 【解析】 根据“和香(把舶来的香料制成香品)、解犀(把舶来的象牙和犀牛角进行切割)、译人(翻译)和舶牙(舶来品交易经纪人)”可知,唐宋时期,广州现几种新行业与唐朝对外贸易活跃相关,B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开始”,排除A。 材料无法看出唐宋时期广州已与非洲欧洲进行贸易,排除C。 材料无法体现“最发达城市”,排除D。 故选:B。 本题考查相关古代对外贸易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和香(把舶来的香料制成香品)、解犀(把舶来的象牙和犀牛角进行切割)。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材料设置有一定难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1. 明清时期,不少地区出现了永佃制。佃户经地主许可,也可以转让佃权。当土地转租时,耕地农民既要要向土地所有者交纳“大租”,又要向佃权所有者交纳“小租”。结果,就出现了“一田二主”、“一田二租”的复杂的租佃关系。材料主要反映了( ) A. 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B. 佃农获得了地主的土地所有权 C. 局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D. 主、佃之间的人身依跗关系进一步加强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佃户经地主许可,也可以转让佃权。当士地转和时,耕地农民既要要向土地所有者交纳‘大租’大又向权所有者交纳‘小相’”可知可以看出地主的土地所有权与佃农的经营权逐分离,故A正确。 依据材料“耕地农民既要要向土地所有者交纳‘大租’大又向权所有者交纳‘小相’”可以看出佃农只拥有经营权,故排除B。 资本王义萌芽出现的标志是雇佣关系,材料没有体现,故排除C。 题干体现人身依关系是进一步松弛,故排除D。 故选:A。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情况。关键信息有:佃户经地主许可,也可以转让佃权。当士地转和时,耕地农民既要要向土地所有者交纳‘大租’大又向权所有者交纳‘小相’。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材料设置有一定难度,总体难度适中。 2. 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孟子完整提出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的“五伦”思想。到汉代,“五伦”思想发展成“三纲”思想。据此可知,先秦儒家“五伦”思想的提出( ) A. 渗透着浓厚的尊卑等级意识 B. 顺应了君主集权统治的需要 C. 建构了伦理纲常的社会结构 D. 传承了家国同构的文化传统 【答案】D 【解析】从材料来看,孔子的思想传承下来不断发展,思想精髓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都是体现出家国同构的思想,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A选项不准确,父子间的关系不存在等级问题; B选项错误,“五伦”思想出现在先秦,当时君主专制制度并未完全确立; C选项错在“建构”两字,伦理纲常的社会结构早在西周宗法制就已经建立。 故选:D 。 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主要考点:①儒家思想的产生主要主张;②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③儒家思想与封建统治的结合;④儒家思想的影响。 儒家思想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经历了一个春秋战国时期的形成、秦朝受到打击、西汉成为正统思想、宋明进一步发展、明清衰落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儒家思想不断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以完善自身,达到满足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需要;作为统治者不管采取何种思想,都是以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为根本出发点的。 1. 《史记》通常将类似的人物放在同一个列传中,如《仲尼弟子列传》《白起王翦列传》等;在《老子韩非列传》中,司马迁则将道家与法家的代表人物同列。这一作法旨在( ) A. 强调思想流派的嬗变传承 B. 突出编撰体例的完整性 C. 彰显道法两家的学术地位 D. 强调史学著作的多元化 【答案】A 【解析】“在《老子韩非列传》中,司马迁则将道家与法家的代表人物同列”表明汉朝人对道家与法家关系的重要看法,强调道家与法家思想的嬗变传承,故A正确; B与材料无关,排除; 汉代独尊儒术,道法两家的学术地位并不高,故C错误; 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解题的关键是“在《老子韩非列传》中,司马迁则将道家与法家的代表人物同列”。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文明的优秀遗产。 2. 许仙与白蛇的故事,最早见于唐人小说《白蛇记》.经宋话本的发展,到明末时,不仅内容与唐宋传奇有本质的差异(由神怪故事变为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婚恋自由的故事),而且主人公身份也由仕宦子弟,一变而为“生药铺主管”了。这种变化可以反映出( ) A. 封建制度日益衰落 B. 社会风气渐趋败坏 C. 市民价值观念变化 D. 社会主流思想改变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由神怪故事变为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婚恋自由的故事”、“而且主人公身份也由仕宦子弟,一变而为‘生药铺主管’了”可知,反映的是市民文化的兴起,体现市民价值观念变化,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C。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文化。需要掌握市民文化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由神怪故事变为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婚恋自由的故事”、“而且主人公身份也由仕宦子弟,一变而为‘生药铺主管’了”,结合市民文化的特点解答即可。 本题以许仙与白蛇的故事为背景材料考查中国古代的文化,考查对市民文化的特点的把握,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顾炎武《郡县论》中指出:“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然则尊令长之秩,而予之以生财治人之权,……所谓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二千年以来之敝可以复振。”据此可知,顾炎武( ) A. 主张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 B. 主张将中央集权与专制主义相结合 C. 主张进一步强化专制主义 D. 主张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体现出郡县制的建立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结合“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体现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思想,故D 项正确; 材料强调顾炎武主张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而不是主张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排除A; B项说法错误,材料没有主张将中央集权与专制主义相结合,而是主张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排除; 材料涉及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而不是强化专制主义,排除C。 故选:D。 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解题的关键是“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是当时没有形成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1. 伯利克里改革将国家所有公职向全体公民开放,但一贫如洗的平民,即便幸运的被选上了,也不可能全身心投入公务。这说明( ) A. 雅典民主政治徒有其表 B. 公民群体政治素养有限 C. 民主运行机制脱离实际 D. 贵族阶层操纵民主政治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伯利克里改革将国家所有公职向全体公民开放”,雅典的民主政治还是有一定的广泛性的,A错误; “一贫如洗的平民”并不能说明雅典公民群体政治素养有限的,故B错误; “但一贫如洗的平民,即便幸运的被选上了,也不可能全身心投入公务”说明雅典民主政治的运行是有偏差的,故C正确; 贵族阶层操纵民主政治与“将国家所有公职向全体公民开放”相左,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伯里克利时代的民主政治,重点是掌握伯里克利时代的民主政治的措施和影响。 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了伯里克利时代的民主政治,解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与所学知识的有效结合。 2. 在古希腊人的精神世界中,人神是在同一空间共存的,众神不能主宰人的命运,因为众神也在命运职中,不能摆脱命运的掌控,这表面古希腊( ) A. 民众敢与命运抗争 B. 宣扬人是世界真正的主宰 C. 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D. 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答案】D 【解析】“众神不能主宰人的命运,因为众神也在命运职中,不能摆脱命运的掌控”表明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故D正确; 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古希腊哲学,从对物质世界的探究转向了对人类自身的关心。他们的出现标志着希腊人的思想已从对宇宙的探索转向了人类社会。 肯定了人的价值,树立了人的权威,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标准。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普罗泰格拉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3. 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在《论告示》中指出:“没有一个人可以被禁止钓鱼,正如没有一个人可以被禁止捕鸟一样,但某人可能被禁止进入他人土地。”这说明在古代罗马( ) A. 注-重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B. 注重对社会公共资源的保护 C. 确立了法律至上的原则 D. 注重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 【答案】D 【解析】罗马法公正对特定自然资源的自由利用,而不是保护或限制,故AB错误; 材料无法体现“法律至上的原则”排除C; 材料表明共用物由全人类共同享用,任何个人都可以不受限制地利用,但是私有财产受到法律保护,在对待自然资源和私有财产方面规范人们的行为,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罗马法,各种法规的及时制定和有效执行,提高了国家各级官吏的办事效率,规范了他们的从政行为。 罗马法对后世法律制度的发展影响是很大的,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 1. 公元前594年,鲁国推行“初税庙”,同一年梭伦当选为雅典执政官,也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对这两次改革的作用认识正确的是( ) A. 都推动了两国社会形态的更替 B. 都打破了贵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C. 都促进了中西文明的交流融合 D. 都有利于新的社会阶层力量发展 【答案】D 【解析】鲁国的“初税庙”,实质上承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地,梭伦改革中实行的财产等级制,实质上使本来无权的新兴工商业奴隶主获得了政治权力,故两次改革都有利于新兴社会阶层的利益,因此D项符合; 梭伦改革没有改变雅典奴隶社会性质,故A排除; 鲁国推行“初税庙”,主要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经济利益,与打破贵族垄断仕途的局面无关,故B排除; C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了春秋时期的社会改革和梭伦改革,主要从两个改革的影响和本质目的去理解相同之处。 本题是根据所学知识来理解材料,考查学生的理解和比较能力。注意对所学知识的熟悉和理解,本题采用排除法做较好。 2. 对历史事件的分类整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有一位同学将历史上重大改革分为两类:a类--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b类--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其分类标准是( ) A. 是否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 是否是向国外学习为主的改革 C. 是否导致原来社会性质的改变 D. 是否以解决民族危机为其目的 【答案】C 【解析】A.美国罗斯福新政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中国改革开放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A项错误。 B.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都是向国外学习为主的改革,B项错误。 C.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开放没有改变社会性质,俄国废除农奴制和日本明治维新改变了社会性质,C项正确。 D.美国罗斯福新政是为了解决经济危机,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中国改革开放是为了改变落后的经济体制,俄国废除农奴制也是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巩固沙皇统治,只有明治维新是解决民族危机,D项错误。 故选:C。 本题以近现代中外著名的改革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类整理标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改革的分类: 1.从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2.从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3.从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 1. 孝文帝时期,推行按人口平均授田、受田者负担国家赋役和兵役的均田制。从物质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该制度的作用是( ) A. 缓和北魏的阶级矛盾 B. 促使鲜卑族从游牧转向农耕 C. 创立了新的政治制度 D. 推动各民族间的进一步交融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中“推行按人口平均授田、受田者负担国家赋役和兵役的均田制”以及所学从物质文明演进的角度,是游牧项农耕的转变,故B正确; AC材料未体现,排除; D不能反映材料的主旨,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孝文帝改革主要内容: 即制度的创新、迁都和移风易俗。 俸禄制使北魏吏治好转,为各项制度建立实施提供了政治保障,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均田制和与之相适应的租调赋税制度一起构成了北魏政权的经济基础,从经济上保证了俸禄制的继续推行,同时也为三长制的实行提供了客观要求,而三长制的实行又保证了均田制和租调制的推行。总之,这些制度彼此影响,互相作用,有力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北魏的政权,为孝文帝后期推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加强了民族大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孝文帝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2. 马丁•路德认为:人的“原罪”使得人的本性败坏,只有内心信仰虔诚,才能与上帝直接沟通,去恶向善,获得上帝的拯救,外在的一切苦修与事功都达不到这个目的。马丁•路德的这一主张的积极意义在于( ) A. 否定了天主教会的神学权威 B. 开辟了宗教改革的道路 C. 激发了德意志的民族意识 D. 使路德教在德意志取得合法地位 【答案】A 【解析】由材料中“只有内心信仰虔诚,才能与上帝直接沟通,去恶向善,获得上帝的拯救”可以看出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即人们可以与上帝直接沟通,一定程度上架空了教会的作用,是对天主教会神学权威的否定,故A项正确; 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揭开宗教改革序幕,故B项错误; 马丁•路德主张建立民族教会,提高世俗当局的权力,激发了德意志的民族意识,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 1555年《奥格斯堡和约》确定的教随国定原则,路德教取得合法地位,故D项错误。 故选:A 。 本题考查马丁路德宗教改革,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只有内心信仰虔诚,才能与上帝直接沟通,去恶向善,获得上帝的拯救”,联系所学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因信称义”的知识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马丁路德宗教改革,马丁•路德的主要宗教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1. 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久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了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 A. 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B. 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C. 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D. 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 【答案】C 【解析】分析题干,列宁强调的是1861年改革是俄国从封建君主制向资本主义君主制转变的重要一步,根据所学史实,这次改革后在政治领域仍然实行的是沙皇专制制度,直到1917年二月革命才推翻沙皇专制制度,故BD两项不符合史实,应排除。 列宁这句话的意思不仅阐述了这次改革对俄国经济方面的影响,同时阐述了对政治上的影响。故A项仅从经济方面阐述,表述不全面,应排除。 近代化包括经济,政治和思想等方面,材料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来说明改革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故C项正确。 故选:C。 本题空啊次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考查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和近代化的概念,学生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考点有两个,一是近代化的概念,二是对课本知识的掌握。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题时要注意联系所学史实,用排除法。 2. 1896年梁启超所著《波兰灭亡记》刊行,1898年6月康有为进呈光绪帝《波兰分灭记》,他们都指出波兰非但亡于俄、奥等国的瓜分,更是由于“内政不修,积弱滋甚”、以及守旧权贵“诋诽攻击”新政新法。其意在( ) A. 揭露列强瓜分图谋 B. 打击顽固守旧势力 C. 激发改革图强意识 D. 培养国人世界视野 【答案】C 【解析】材料中《波兰分灭记》突出波兰灭亡在于“内政不修,积弱滋甚”,意在激发改革图强意识,故C正确; 材料的主旨不在揭示波兰亡于俄、奥等国的瓜分,排除A; 打击顽固守旧势力和培养国人世界视野均非材料的主旨所在,排除BD。 故选:C。 本题考查梁启超的思想,解题的关键是“内政不修,积弱滋甚”。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梁启超的思想,猛烈抨击封建顽固派的因循守旧,阐述变法图存的道理,认为只有实行变法才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 3. 有学者认为:“片面强调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必然会把人类的全部历史当代化或当成当代的历史。以这种历史观指导历史写作,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沦为历史的伪造者,尽管自认为是合理地构建过去。”由此可见,该学者强调( ) A. 回到特定时代去认识历史 B. 历史研究材料的选择性 C. 努力发掘历史的现实意义 D. 历史叙述逻辑的严密性 【答案】A 【解析】该学者认为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历史观指导历史写作,会导致“自觉或不自觉地沦为历史的伪造者”,即仅仅站在当代的立场无法真正认识本来的历史,因此可以看出该学者强调要回到特定时代去认识历史,故A正确; 该学者探讨的不是对材料的选择,而是对历史观的认识,故B错误; CD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故选:A 。 本题考查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解题的关键是“片面强调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必然会把人类的全部历史当代化或当成当代的历史。以这种历史观指导历史写作,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沦为历史的伪造者,尽管自认为是合理地构建过去”。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史学研究方法是人类认识历史的“桥梁”。由于历史内容极为丰富,并具有多层次性的特点,史学方法也就不能单一化,而应该丰富多样。史学家在具体运用历史研究方法时,亦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0分)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春秋末期以前,是根据案情的轻重来判罪,虽然有成文的法律,但却是秘密的,并不公之于众。公元前536年,郑国的子产“铸刑书”,将法律条文铸在鼎上公布于众,这是中国古代第一次公布法律。在子产公布法律23年后,晋国大臣赵鞅、荀寅将该国法典祷在铁鼎上公布于众,这是新势力在晋国取得政权后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铸刑鼎”公布法律,从形式上看,与先王“不为刑辟”的传统不符;从内容上看,与西周以来的“礼”相违背。因此,遭致叔向、孔子等人的抨击。 --摘编自曾宪义《中国法制史》材料二罗马建立共和国后,执掌法律(主要是不成文的习惯法)完全被贵族祭司所垄断。遇有讼争,法官徇情枉法,袒护贵族,平民备受欺凌;加上当时高利贷盛行,利率毫无限制,债务奴隶制使平民处于难以生存的境地。贵族的专橫激起了平民的反抗,纷纷要求制定成文法。经过八年的激烈斗争,到公元前454年,贵族和平民互相让步,立法委员全部由贵族担任,但法律须经有平民参加的军伍大会通过才能生效。公元前451~450年……将制定的法律刻在板子上,公布于罗马广场,此即《十二铜表法》。 --摘编自周枏《罗马法原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国“铸刑书”的时代背景及其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贵族和平民通过《十二铜表法》各自获取的利益。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国“铸刑书”与《十二铜表法》产生的相同影响并指出二者所反映政治斗争的差异。 【答案】(1)背景:根据所学回答春秋末期的时代特征即可,即:经济上奴隶制经济瓦解,封建经济逐渐形成;思想上法家思想的兴起和传播;政治上贵族垄断法律;诸侯国变法革新成为时代潮流,新兴地主阶级开始兴起。目的:根据所学可知,改革的目的是巩固郑国新兴阶级统治,稳定社会秩序。 (2)利益:根据“立法委员全部由贵族担任,但法律须经有平民参加的军伍大会通过才能生效”可知,贵族通过主导法律的制定,保证《十二铜表法》维护自身的利益;平民获得法律的审批权,使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侵害其利益。 (3)相同影响:根据材料信息,可从都限制了贵族司法特权,是古代法制史上的重大进步概括相同点。 差异:“政治斗争的差异”可从性质上进行分析,郑国“铸刑书”是新兴地主与奴隶主贵族斗争的产物,具有封建色彩;罗马《十二铜表法》是平民与奴隶主贵族斗争和妥协的产物,是奴隶制性质的法律。 故答案为: (1)背景:春秋末期,奴隶制经济瓦解,封建经济逐渐形成;贵族垄断法律;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礼治秩序趋于崩溃;法家思想的兴起和传播;诸侯国变法革新成为时代潮流,新兴地主阶级开始兴起。目的:巩固郑国新兴阶级统治,稳定社会秩序。 (2)利益:贵族通过主导法律的制定,保证《十二铜表法》维护自身的利益;平民获得法律的审批权,他们通过将法律编订成明确的条文,使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侵害其利益。 (3 )相同影响:都限制了贵族司法特权,统一了法律标准,是古代法制史上的重大进步。 差异:郑国“铸刑书”是新兴地主与奴隶主贵族斗争的产物,具有封建色彩;罗马《十二铜表法》是平民与奴隶主贵族斗争和妥协的产物,是奴隶制性质的法律。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郑国“铸刑书”的时代背景及其目的,贵族和平民通过《十二铜表法》各自获取的利益以及郑国“铸刑书”与《十二铜表法》的异同点。 本题考查对郑国“铸刑书”与《十二铜表法》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古代都城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形成的都城文明堪称中华文明的缩影。 比较唐朝长安平面图与北宋东京平面图,提取两项有关唐宋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答案】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主要是考查中国古代城市的变迁,中国古代城市的变迁的角度是非常多的,但在做题过程中一定要抓住主流角度,例如,可以从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军事功能的变迁来回答,也可以从“坊与市”的关系的角度来进行解答,切忌角度混乱,一定要抓住主流角度。 故答案为: 示例一:信息:唐朝长安城市格局规范整齐(或城市布局整齐划一;讲究垂直对称等),而北宋东京城市布局则不十分规范整齐(或不讲究方正规划)。说明:北宋都城布局是依据河流流向而规划的(或城市格局根据河流流向而形成)。 示例二:信息:唐朝坊与市分开,商业区固定在特定区域,而北宋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或北宋的坊市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说明:北宋商品经济得到较大发展。 示例三:信息:唐朝长安城市布局以政治、军事因素为主(或突出政治、军事的功能),商业功能并不突出,而北宋东京的商业、文化功能更突出。说明:北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文化流行,出现了娱乐的瓦肆、夜市、商业区。 示例四:信息:唐朝长安城市呈现棋盘状封闭式格局,而北宋东京城市布局呈现开放式格局(或呈现“纵街长巷”的格局)。说明:北宋城市商业活动的加强。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的唐朝长安、北宋东京的商业的发展;古代中国的从汉到元的政治、军事的功能增强。 掌握四个重点。一是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二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突出成就;三是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况;四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运用两种方法。一是联系的方法,了解古代中国经济情况需联系当时的政治发展情况;二是辩证的方法,对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既要看到它的辉煌成就,又要看到它蕴含的消极因素。 1. 材料:张居正指出当时的五大积弊:“曰宗室骄恣,曰庶官瘝旷,曰吏治因循,曰边备未修,曰财用大匮。”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张居正创制了“考成法”,严格考察各级官吏贯彻朝廷诏旨的情况,要求定期向内阁报告地方政事,提高内阁实权,罢免因循守旧、反对变革的顽固派官员,选用并提拔支持变法的新生力量。为防御蒙古鞑靼入寇边关,张居正派戚继光守蓟门,李成梁镇辽东,又在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的长城上加修“敌台”3000余座。他还与鞑靼俺达汗之间进行茶马互市贸易,采取和平政策。从此,北方边防巩固,在二三十年中,明朝和鞑靼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使北方暂免于战争破坏,农业生产有所发展。张居正还整顿赋役制度、扭转财政危机。他认为,赋税的不均和欠额是土地隐没不实的结果,所以要解决财政困难的问题,首要前提就是勘核各类土地,遂于万历八年十一月,下令清查全国土地。在清查土地的基础上,张居正推行了“一条鞭法”,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推动了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摘编自《张文忠公全集》和《明史•食货志》(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张居正改革的背景和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居正改革的影响。 【答案】(1)第一小问的背景,依据材料“曰宗室骄恣,曰庶官瘝旷,曰吏治因循,曰边备未修,曰财用大匮”、“为防御蒙古鞑靼入寇边关”,结合所学可以得出背景是吏治腐败,政治黑暗,社会矛盾尖锐;国家财政困难;旧势力力量强大;边患问题严重。第二小问的措施,依据材料“张居正创制了考成法,严格考察各级官吏贯彻朝廷诏旨的情况,要求定期向内阁报告地方政事,提高内阁实权,罢免因循守旧、反对变革的顽固派官员,选用并提拔支持变法的新生力量”可以得出实行考成法,整顿吏治,提拔支持变法的新生力量;“为防御蒙古鞑靼入寇边关,张居正派戚继光守蓟门,李成梁镇辽东,又在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的长城上加修“敌台”3000余座。他还与鞑靼俺达汗之间进行茶马互市贸易,采取和平政策”可以得出派戚继光以及修筑长城防御蒙古鞑靼的侵扰;与鞑靼互市贸易和实行和平政策;“张居正还整顿赋役制度、扭转财政危机”、“在清查土地的基础上,张居正推行了一条鞭法”可以得出整顿赋役制度,实行“一条鞭法”。 (2)本小问的影响,依据材料“从此,北方边防巩固,在二三十年中,明朝和鞑靼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使北方暂免于战争破坏,农业生产有所发展”、“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推动了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结合第一问中的背景和所学以及所学可知,影响是一定程度上澄清了吏治,缓和了阶级矛盾;打击了旧势力;巩固了北方边防,使北方暂免于战争破坏,农业生产有所发展;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推动了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明朝的危机。 故答案为: (1)背景:吏治腐败,政治黑暗,社会矛盾尖锐;国家财政困难;旧势力力量强大;边患问题严重。 措施:实行考成法,整顿吏治,提拔支持变法的新生力量;派戚继光以及修筑长城防御蒙古鞑靼的侵扰;与鞑靼互市贸易和实行和平政策;整顿赋役制度,实行“一条鞭法”。 (2)影响:一定程度上澄清了吏治,缓和了阶级矛盾;打击了旧势力;巩固了北方边防,使北方暂免于战争破坏,农业生产有所发展;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推动了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明朝的危机。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考查张居正改革的背景、主要措施以及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即可。 本题考查对张居正改革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