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历史试题(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历史试题(Word版)

白城一中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阶段性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材料分析题两部分。第Ⅰ卷48分,第II卷52分共100分,时间为90分钟 第I卷 选择题(每个题目只有一个最佳选项,每题2分,24,共计48分)‎ ‎1.《左传》记载:“(周)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击之。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材料主要表明当时 A.“礼崩乐坏”局面开始出现 B.诸侯国争霸战争接连不断 C.国家政治秩序受到严重挑战 D.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 ‎2.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谈及周代的某制度时说:“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该制度是指周的分封制   B.所谓“天”就是天理 C.该制度有利于秩序稳定 D.该制度带有神秘色彩 ‎3. 周代等级层次纷繁,社会统治权力亦层层相叠压,周王的地位虽然至高无上,但直接臣属于他的仅限于诸侯及周王朝的公卿一级,各国诸侯虽然不敢觊觎周王之位,但很少有与周王同心同德者。这表明周代 A.权力体系内部蕴含分裂的因素 B.天子尚未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 C.家国同构促进周代稳定与发展 D.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紧密结合 ‎4.钱穆先生指出“中国版图的轮廓,盖自秦时已奠其规模。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这一统一的变局还体现出 A.从血缘世袭到宗法世袭   B.从宗法封建到帝制集权 C.从世袭政治到官僚政治 D.从礼乐治理到法律治理 ‎5.有学者认为,春秋以前的中国是个族群社会,以封地为族姓、以族姓为地名是常见的现象。自秦以后,族群社会被官僚帝国的编户齐民社会取代,乡村聚落的命名也就彻底的非族姓化,其名大多取自“吉语”、地理方位或俚俗等。这种村落命名的变化,本质上体现了 A.宗法观念的弱化 B.中央集权的强化 C.风俗观念的演化 D.社会治理的僵化 ‎6. 《说文解字》:“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分为百县,县有四郡,故《春秋传》曰‘‎ 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也’”。据此推断 A.早期郡县为诸侯国君封地 B.西周的分封制已萌发了郡县制 C.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D.早期郡县与秦朝以来有本质不同 ‎7.据《元史》记载,中统三年,以阿只爱不干(人名)及赵璧行中书省事于山东,讨伐李璮;至元十一年中书左丞相伯颜、平章阿术为首的荆湖行省,左丞相合答为首的淮西行省,分两路平南宋。由此可知元朝的行省制度 A.由丞相制度演变而成 B.在消灭地方割据中形成 C.已形成稳定的统辖区域 D.曾承担军事征伐的使命 ‎8.虽然汉以后,曾有过南北朝的割据局面,但南北政权都争以“中国”为正统。隋唐两朝,天下一统,在修史时,将历史上分裂的南北政权,都归入“中国”,纳入正史。据此可知从汉到隋唐 A.统治者注重从法统上坚持统一意识 B.南北方形成了共同的民族认同感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逐渐加强 D.中国的内涵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 ‎9.西汉至魏晋时期,门下省内多杂用阉人,负责“执虎子(尿壶)、唾壶”等,做的事情非常不堪,民间讽刺侍从出身的人往往称之为“持虎子者”,但在官场中却备受重视。这种现象反映了 A.中央集权扭曲了官场风气 B.君主专制的必然结果 C.士人道德沦丧的时代风气 D.忠君爱国思想的体现 ‎10.《旧唐书·穆宗纪》载:“(唐穆宗想破格提拔)前检校大理少卿、驸马都尉刘士泾为太仆卿。给事中韦弘景、薛存庆封还诏书,上谕之曰:‘士泾父昌有边功,久为少列十余年,又以尚云安公主,朕欲加恩,制官敕下。’制命始行。”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唐代给事中具有封驳权 B.给事中应隶属于中书省 C.给事中可否决皇帝诏令 D.相权可与皇权相互制衡 ‎11.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 朝代 曹魏 西晋 东晋 隋 唐 北宋 比例 ‎26%‎ ‎15%‎ ‎4%‎ ‎17.2%‎ ‎24.5%‎ ‎46.1%‎ 表中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流思想的变更 B.制度的变革与创新 C.小农经济的不断发展 D.文化下移趋势增强 ‎12.宋代读书人只有参加解试合格,才有机会参加省试,而省试的名额是基本固定的,并根据各地区情况进行分配。下表是宋代部分地区解试合格者占赴试者的比例。这反映出宋代  ‎ 地区 时间 赴试人数 分配名额 录取比例 苏州 庆历中 ‎200‎ ‎4‎ ‎50∶1‎ 绍兴二十六年 ‎2 000‎ ‎13‎ ‎153∶1‎ 福州 绍兴二十六年 ‎3 400‎ ‎62‎ ‎56∶1‎ 淳熙十年 ‎15 000‎ ‎62‎ ‎242∶1‎ A.科举考试对士人的吸引力日增 B.名额分配确保了社会公平公正 C.南方成为经济重心和文化中心 D.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于人口增长 ‎13.“(明代)大学士成为没有宰相名义的宰相……但大学士毕竟不同于正式宰相,正式宰相可以单独推行政令,大学士便无此权。他只能依靠‘票拟’签注意见,来窃弄皇帝的权力,只有黑市地位,没有法定地位。”作者意在表达 A.大学士权力无制度保障 B.设立大学士有利于限制皇权 C.大学士擅长于玩弄权术 D.大学士只是没有名义的宰相 ‎14.“它的设立,本是一种超常规的做法。这个无编制、无定员、无预算,名义上仅仅是皇帝的临时秘书机构,却实际上褫夺了内阁的权力,造成了中国特色的机构名实不符现象。”材料中的“临时秘书机构”‎ A.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上 B.妨碍皇权高度集中 C.削弱相权对皇权的制约 D.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15. “每年一度的不满意测试,目的就是要阻止任何人成为太受欢迎的人,阻止像庇西特拉图这样的人,企图利用公民大会作为成为僭主(独裁者)的台阶。每一年,雅典人投票放逐一人达10年之久,这是一种预防犯罪的处罚。”材料中的“不满意测试”‎ A.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B.标志着雅典奴隶制国家形成 C.推动雅典政治进入鼎盛时期 D.易导致公民权力滥用和误用 ‎16. 下面是古代雅典公民告发将军的案件统计表(部分)。材料反映了古代雅典 被告发的将军 罪 名 审理机构 审判结果 审判时间 伯利克里 挪用公款 陪审法庭 罚款 公元前430—前429‎ 年 埃及纽斯海战的8位将军 未打捞战士尸体 公民大会 ‎8人判死刑(6人被处死,2人缺席审判)‎ 公元前406年 提莫修斯 叛国,受贿 陪审法庭 罚款 公元前356年 A.陪审法庭是最高权力机关 B.直接民主确保了司法公正 C.公民有依法审判的权利 D.公民有较大监督和问责权 ‎17. 雅典民主制度中几乎所有的公职都未见有专门技艺的要求,都是以简单的多数票或抽签产生的,且一切重大国事也以简单的多数票决定。这一传统体现了雅典民主政体的(  ) ‎ A.权力制约   B.严重缺陷 C.人人平等 D.代议制度 ‎18. (有论者指出,公元前5世纪末的雅典民主政治,议事会和公民大会在国内政策问题上退缩,法庭占据了舞台的中心。该学者认为这种现象反映了雅典这一时期重要的民主原则是 ‎ A.轮番而治 B.法律至上 C.人民主权 D.司法独立 ‎19. 柏拉图曾描述,在雅典公民大会上,“人们看到建筑师、铁匠、皮革工、商人和水手毫无差别地站起来发言,不管他们富裕还是贫穷,是贵族还是普通人”。这反映出雅典 A.民主参与的广泛性 B.权力争夺的激烈性 C.政治权利的分散性 D.公民参政的平等性 ‎20. 梅因指出:“在古代世界中,一个社会的本地公民常常自以为是由于血统而结合在一起的,他们反对外来人主张平等权利,认为这是对他们生来固有权利的一种篡夺。”罗马法中改变了这一法律理念的是(  )‎ A.习惯法 B.万民法 C.公民法 D.《查士丁尼法典》‎ ‎21. 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 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22. 《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如有人缔结抵押自身或转让物件的契约,而有五个证人及一个司秤人在场,那么当时所作的诺言不得违反。”《民法大全》中规定:“拷问用于查明犯罪真相,但不应作为首选方式。因此,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两则材料均强调罗马法 A.保护私有财产 B.契约至上 C.维护奴隶制度 D.重视证据 ‎23. (学界认为:“罗马法包含了习惯、平民会议决议、元老院决议、国王谕令、裁判官告示、法学家的学说、法律条文。”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罗马法突出反映了贵族意志 B.罗马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与灵活性 C.罗马法很好维护了平民利益 D.罗马法具有良好的传承性与发展性 ‎24. 罗马法规定,在财产继承方面,若遗嘱被认为不符合人伦道德,遗嘱人的近亲可以提起“遗嘱逆伦之诉”,以请求撤销遗嘱。这一规定说明罗马法(  )‎ A.对市民的财产自由进行限制 B.在实施过程中兼顾了社会民情 C.要求在继承关系中近亲优先 D.放松了对公民财产的继承保护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52分。第25—26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7—2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希腊国土的块状分布,平原面积狭小,以及这些天然国土数量之多,事先给各种小块政治单元的形成创造了必要条件”,正是四分五裂的地缘分布和差异极大的地形、地貌,便希腊人长期以来习惯于城邦制的小国寡民的政治格局,甚至养成了城邦崇拜情节,以至于当建立大型政治共同体的任务被提到历史日程上来时,他们根本不可能表现出建立并维系一个大型政治共同体的愿望和能力”。‎ ‎ ——摘编自虞崇胜、杨刻俭《古希腊民主制度的地缘因素探析》‎ 材料二 由于地理条件便于攻伐,加之中国人自古就有追求大一统的强烈意识,各邦国都努力开疆拓土,以求统一天下。于是,强凌弱、众暴寡的吞邦灭国战争连年不断。通过兼并战争,合为战国七雄,最后,秦国扫六合定一统,成为一个疆域辽阔的领土大帝国。在这种诉诸灭国战争以求“天下归一”的历史环境中,中央集权的郡县制被采用和推广,官僚制逐步完备,国家权力日益集中于最高统治者手中,君主专制势必成为最终的历史归宿。‎ ‎ ——摘编自程汉大《古希腊罗马为何成为宪政发源地》‎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希腊城邦政治的特点及形成此特点的原因。(13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在国家体制上的不同,并说明古代中国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12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从材料中提取两项有关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选考题:共15分。2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请将所选题号写在答题纸上的括号内。‎ ‎27.【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1948年,东北行政委员会吸取苏联的经验,颁布了《东北公营企业战时暂行劳动保险条例》,该条例对企业职工的医疗、养老、生育保险方面都做了细致的安排,有统一的待遇标准并进行统一管理。这是我国第一次在较大范围内实行的社会保险制度,为1951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全国统一的保险条例颁布之前,东北共有79.6万名职工参加了该保险。1982年,东北部分城市开始试行合同制工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1986年国务院颁布《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借鉴了东北地区的改革成果,决定实行劳动合同制,合同工的养老保险实行社会化统筹,费用由国家、企业、个人共同承担,同时探索替代公费医疗的改革办法,这是我国社会保障领域的重大变化。‎ ‎——摘编自邵汉明等《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建设》‎ ‎(1)根据材料,概括东北地区企业社会保障建设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北地区企业社会保障建设的影响。(7分)‎ ‎28.【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丁积,字彦诚,宁都人。成化十四年(1478)进士,授新会知县。其时,新会为“广藩巨邑,素号难治”。丁积积极提倡洪武礼制,挑选耆老教导百姓,又召集游手好闲者到县衙,每天读朱熹编纂的启蒙读物《小学》,并为他们解说。民间有信巫信鬼的陋俗,丁积毁淫祠、禁妖巫,对节烈义士极力表彰宣传。他还规定婚礼标准,不准“超前”消费。宫中受宠太监梁芳的弟弟梁长横行乡里,高利盘剥,强索过倍。丁积将梁长的高利贷借据全部烧毁并将其逮捕下狱,使权豪们再不敢胡作非为。当时百姓为赋外增加的“月供钱”所苦,甚至有贫困人家被逼卖儿卖女。丁积明令将其废除,并下令除正常赋税外,不得再向百姓收取一文钱。《明史》和《宁都直隶州志》为其立传,以记述其生平功业事迹。‎ ‎——摘编自《中国纪检监察报:模范知县丁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丁积治理新会的主要措施。(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丁积受到后世推崇的原因。(6分)‎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 CCABB 6——10 DDABA 10——15 BAADD ‎ ‎ 16——20 DBBDB 21——24 ADDB 非选择题 ‎25. 答案:(1)城邦是小块政治单元;小国寡民。(4分,每点2分)‎ ‎ 原因:地理环境的影响;城邦崇拜情节;缺乏建立并维系一个大型共同体的愿望和能力。(每点3分,共9分钟)‎ ‎(2)不同:古代中国是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古代希腊是分散的城邦国家。(4分,每点2分)‎ 原因:中国地理条件便于政治统一;中国人自古就有追求大一统的强烈总识;中国在兼并战争中具备了实现统一的能力;郡县制的推广和官僚制度日益完备。(8分,每点2分)‎ ‎26. 示例答案: 信息1:中国古代经历了从郡县二级制到州(道、路)郡县三级制再到四级制、五级制的演变过程,其中,三级制占主体地位,层级的增加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信息2: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中最稳定的单位是县,它始终是我国古代行政区划中最基本和最低一级的行政单位,有极强的稳定性. 信息3:在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中,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单位变化最大,同时最为频繁,秦为郡,汉为郡国,魏晋南北朝和隋为州,唐为道,宋为路,元为行省,明为布政使司,清为省. 信息4:随着州、道、路等监察区转化为一级行政单位,原有的郡、州、道、路等一级行政单位的级别不断下降,沦为二级或者三级行政单位. 信息5: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始终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变革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 ‎(信息提炼,任选其中的两条,每条3分,共6分,每条信息的分析3分,共6分,本题满分12分)‎ ‎27.(15分)‎ ‎【答案】(1)政府颁布相关政策,统一管理;覆盖面较广;影响较大;探索走在全国前列;社会保障建设制度与时俱进;前期借鉴了苏联经验。‎ ‎(2)保障和改善了民生;促进了社会主义政权的建立和巩固;促进了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为全国性改革积累经验。‎ ‎28.(15分)‎ ‎【答案】(1)从礼教入手,教化百姓;引导百姓革除陋习、改移风俗;扫黑除恶;减轻百姓的负担。‎ ‎(2)道德品质高尚;关注民生;不畏强权。‎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