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2019最新】精选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等考试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 ‎2.第I卷的答案,请用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标号内;第II卷的答案,须用黑色水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3.考试结束,只上交答题卡。‎ 第I卷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文化专制,是专制政权维系自身统治的一项重要手段。典型的文化专制手段,主要是通过政府的力量加强对人民思想的统一和压制,来实现对人民自主意识的控制。以下各项不属于典型的文化专制手段的是 A. “焚书坑儒”‎ B. “书同文”‎ C. “独尊儒术”‎ D. “文字狱”‎ ‎【答案】B - 26 - / 26‎ ‎【解析】“书同文”是统一文字的意思,是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不属于文化专制手段,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焚书坑儒”、“独尊儒术”、“文字狱”均属于典型的文化专制手段,所以选项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点睛:书同文的创立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前,列国的文字很不统一,为了方便各地的文化交流而规定了统一的文字。‎ ‎2. 在百家争鸣的时代,孔子提出克己复礼,老子提出无为而治,墨子主张兼爱非攻,韩非子主张中央集权。透过这些思想可以看出,他们共同的政治目的可能是 A. 恢复周礼 B. 重建稳定的社会秩序 C. 维护统一 D. 使自己的学说得以推广 ‎【答案】B ‎【解析】孔子、老子等人均生活在乱世为了让社会稳定、不混乱而提出了不同的主张,所以他们共同的政治目的可能是重建稳定的社会秩序,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只适合孔子,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只适合韩非子,不符合题意,排除;推广学说不属于政治目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百家争鸣的政治目的就是要重建稳定的社会秩序。‎ ‎3.‎ - 26 - / 26‎ ‎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并起,有的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的探讨人与政府的关系,还有的探讨政府与政府的关系。如果有学说主要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该学说最有可能是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墨家 ‎【答案】B ‎【解析】道家主张道法自然,道家学说主要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儒家主要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法家主要探讨人与政府的关系,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墨家主要探讨政府与政府不要战争的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4. 诸子百家中老子主张“致虚”“守静”,韩非子主张“孔窍虚”,曾子提倡“吾日三省吾身”,孟子提倡“浩然之气”“反身而诚”。这说明诸子学派 A. 具有各具特色的道德偶像 B. 高度重视道德修养的完善 C. 认同各不相同的修养方式 D. 强调突破传统礼制的束缚 ‎【答案】B - 26 - / 26‎ ‎【解析】题干中并未提到各家具有各具特色的道德偶像,A错误。从材料中诸子学派的主张,可以分析出都重视道德修养的完善,B正确。题干只涉及各家自身的思想,不涉及对其他学派的评价和态度,C错误。材料未体现突破传统礼制的束缚,D错误。‎ 点睛:本题题干给出多个思想家的主张,问题的主体是诸子百家,所以答案必定是一个同时符合各家思想的答案,只要有一位思想家的思想不符合选项,即可排除。‎ ‎5. 西汉后期,帝王诏令中多见涉及灾异的内容,而东汉帝诏中更是频繁出现因灾异而“惧恐一二,修省一二”的内容。这反映出当时 A. 中国的科学技术思想落后于西方 B. 皇帝借助神权强化统治 C. 天人感应思想对君主有所约束 D. 自然灾害频发危及统治 ‎【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因灾异而“惧恐一二,修省一二”等字眼反映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对君主的行为是有一定约束力的,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中国的科学技术思想落后于西方方面的信息,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反映出统治强化的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危及统治的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点睛:在封建社会,天人感应说对无限的君权进行了限制,天人感应思想对君主的所作所为是有所约束的。‎ ‎6. 下表是正史中的孝义传、孝友传所记载的“义门”(累世同居的大家族)代表人物数量的粗略统计。该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26 - / 26‎ 正史名称 人数 ‎《南史》‎ ‎13‎ ‎《北史》‎ ‎12‎ 新旧《唐书》‎ ‎38‎ ‎《宋史》‎ ‎50‎ A. 经济发展助推伦理规范 B. 宗法制度的范围扩大 C. 地方上大家族势力愈发强大 D. 儒学影响力不断增强 ‎【答案】D ‎【解析】孝义传、孝友传所记载的“义门”人数的增多足以证明儒学影响力是在不断增强的,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没涉及经济发展的问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宗法制度,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是强调累世同居的大家族数量增多而未强调大家族势力愈发强大,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7. 唐宋时代,契丹、女真、蒙古以及中亚等外族进入中国,使中国不再是单统的华夏民族。中国文化接受了外来的刺激,也吸收了许多外来的文化。在此基础上,韩愈及其以后的一代又一代儒家学者提倡回归经典。他们的工作 A. 强调“天人感应”‎ B. 加速国内民族融合 C. 推动理学的形成 - 26 - / 26‎ D. 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答案】C ‎【解析】材料“中国文化接受了外来的刺激,也吸收了许多外来的文化”“儒家学者提倡回归经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学不断吸收佛教、道教思想,理学形成并不断发展,故C项正确;A项是汉朝董仲舒的思想,不符合题中的时间;BD项材料没有体现。‎ 点睛:材料“中国文化接受了外来的刺激,也吸收了许多外来的文化”“儒家学者提倡回归经典”是解题的关键。‎ ‎8. 朱熹认为儒家有天然干预政治的权利,儒生读书为官的目的是“致其君为尧舜之君”。为此,朱熹认为儒学应该致力于 A. “存天理、灭人欲”‎ B. “格物致知”‎ C. “正君心”‎ D. “致良知”‎ ‎【答案】C ‎【解析】“致其君为尧舜之君”是强调儒生读书为官是要做到正君心,所以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存天理、灭人欲”和“格物致知”,选项A、B不符合题意,排除;“致良知”是王守仁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致其君为尧舜之君”是“正君心”的意思。‎ ‎9.‎ - 26 - / 26‎ ‎ 儒学既是伦理学,又是政治学,更是教育学。两千多年来,儒家的教育思想不断发展、充实,下面各项属于明朝以来形成的突出教育思想是 A. 有教无类 B. 因材施教 C. 格物致知 D. 知行合一 ‎【答案】D ‎【解析】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教育思想,所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是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的教育思想,选项A、B不符合题意,排除;格物致知在明朝之前已经出现,选项C在时间上,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10. 王守仁认为“圣人原与凡人一样,并没有全知全能的天赋,他们也只是能够发现自己的良知”,这一认识被后世一些学者评价为“圣凡平等观”。王守仁该思想最有可能影响的学者是 A. 王夫之 B. 李贽 C. 顾炎武 D. 黄宗羲 ‎【答案】B - 26 - / 26‎ ‎【解析】以李贽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在反思传统道德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时代意义的平等观,和材料中的“圣凡平等观”是相似的,所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均未涉及到平等观,所以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11. “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一思想主张 A. 出自《天下郡国利病书》‎ B. 区别王朝政权与国家概念 C. 具有了近代“民权”意识 D. 被康有为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答案】B ‎12. 明末传教士利玛窦等人学汉语、穿儒服、敬祖先、祀效天,宣扬“耶儒合流论”,以致传教士“出入宫廷,颇形利便,与太监等往来,常乘机言圣教道理”。由此可见,西方传教士在华势力得以发展主要是因为 A. 传教士尊重中国文化习俗 B. 天主教与儒学宗旨一致 C. 获得社会上层的大力支持 D. 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增多 ‎【答案】A - 26 - / 26‎ ‎【解析】“学汉语、穿儒服、敬祖先”等体现的是传教士对中国文化习俗的尊重,这是非常有利于西方传教士在华势力得以发展的,所以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天主教与儒学宗旨是不一致的,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上层大力支持方面的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属于西方传教士在华势力得以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题目考查原因时往往也会涉及影响之类的选择支,可以直接排除,例如本题的选项D ‎13. 西汉儒学家落下阂、邓平等创制了《太初历》;以桓谭、扬雄为代表的儒家学者参与了宇宙结构理论上的浑、盖之争;汉代天文学家张衡对儒家经典多有研究,而且他的天文学思想受到扬雄所著《太玄》的影响。由此可见 A. 汉代儒学成为中国主流思想文化 B. 儒学是天文历法发展的主要原因 C. 汉代儒学推动古代科技体系形成 D. 汉代的天文历法与儒学关系密切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汉代天文学家也研究儒学,儒学家也研究天文历法,体现了天文历法与儒学的密切关系,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自身正确但不是材料所表达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儒学不是天文历法发展的原因,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汉代儒学也不会推动古代科技体系的形成,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的主旨——天文历法与儒学的关系密切。‎ ‎14.‎ - 26 - / 26‎ ‎ 宋朝统治者规定“不以文字罪人”“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这不仅有助于士人们施展才智、自由争鸣,且有助于士大夫们从事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明。由此可知,宋代科技文化的繁荣得益于 A. 政治运作的文明与理性 B. 统治者对科举制的完善 C. 文人士大夫的精心钻研 D. 理学抛弃儒学禁锢思想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这不仅有助于士人们施展才智、自由争鸣,且有助于士大夫们从事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明”,说明宋朝科技文化的繁荣受政治影响较大,由于政治运作的文明和理性才带来文化的繁荣。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反映科举制,排除B项;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材料没有反映理学的作用,排除D项。‎ ‎15. 从字体演变的角度分析,下图体现了汉字 A. 形象化的发展方向 B. 实用性不断增强 C. 将写意发挥到极致 D. 逐渐走向繁复化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了汉子从繁到简,越来越实用,所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是实用化而非形象化的发展方向,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是将实用发挥到极致,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是逐渐走向简单化,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16. 以下对下面画作的描述准确的是 - 26 - / 26‎ A. 在表现技法上属于工笔 B. 逼真摹写客观自然景物 C. 注重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 D. 逼真摹写客观人物形象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文人画,文人画注重的是作者的主观情致与绘画的神韵,所以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在表现技法上属于写意而非工笔,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文人画追求是意境而非逼真摹写,选项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文人画注重写意,文人画追求是意境和注重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 ‎17. 有学者指出,近百年的中西文明碰撞,是西方多元竞争性文明与中国大一统的“安分敬制”性文明之间的碰撞;中国近代的挫折与失败,与这种以安分为内核的文明共同体缺乏演进与适应能力有关。这主要说明 A. 传统文明在近代演进中得以充实 B. 两种文明在碰撞中实现双向发展 C. 西方文明全面超越中国传统文明 D. 中西方文明结构影响了社会走向 ‎【答案】D - 26 - / 26‎ ‎【解析】从材料中的“中国近代的挫折与失败,与这种以安分为内核的文明共同体缺乏演进与适应能力有关”来看,西方的侵略与成功也与西方多元竞争性文明有关,因此是中西方不同文明结构影响了各自的社会走向。故答案为D项。AB项材料不能反映,C项说法绝对,排除ABC项。‎ ‎18. 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时“投考者寥寥”,而到光绪年间,随着大量“有用”之西书被翻译和引入,1874年上海“格致书院”创办时得到了李鸿章等许多官绅的捐款资助。这一变化表明 A. 传统儒学已经丧失主导地位 B. 追求西学已经成为了社会主流 C. “西用”思想的社会基础扩大 D. 官绅阶层已经接受了西政思想 ‎【答案】C ‎........................‎ ‎19. 19世纪60年代,普鲁士军舰在渤海湾扣押了一艘丹麦船,当时正值普丹战争中,清政府按照国际法中关于领海的规定,向普鲁士提出抗议,并使该船获得释放。这反映了清政府 A. 开始接受国际交往原则 B. 抛弃了传统夷夏观念 - 26 - / 26‎ C. 初步具有近代外交意识 D. 突破了“中体西用”思想 ‎【答案】C ‎【解析】清政府是按照“国际法”的规定在处理这一外交事务的,也体现了清政府初步具有有近代外交意识,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早就开始接受国际交往原则,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抛弃传统夷夏观念方面的信息,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尚未突破 “中体西用”思想,选项D自身就是错误的,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抓住关键字眼——按照“国际法”的规定,体现的是清政府的近代外交意识。‎ ‎20. 下表是对1850年至1899年中国翻译西方著作的统计。作为史料,它可印证当时中国 类别 数量 比重 自然科学与应用技术 ‎399‎ ‎70.4%‎ 社会科学与史地哲等 ‎113‎ ‎19.9%‎ A. 社会科学有较高学术水平 B. 近代化水平处于较浅层面 C. 科学技术尚未应用于社会 D. 资产阶级主导了社会变革 ‎【答案】B - 26 - / 26‎ ‎【解析】据材料“1850年至1899年中国翻译西方著作的统计”可知,自然科学与应用技术类别的书籍比重较大,社会科学与史地哲等比重较小,这说明当时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层次主要在于科技方面,说明近代化水平处于较浅层面,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社会科学有较高学术水平,故A项错误;材料也不能说明当时科学技术尚未应用于社会,故C项错误;中国人主要学习西方的科技方面,这属于地主阶级的特点,不是资产阶级,故D项错误。故选B。‎ ‎21. “庙产兴学”就是利用各地寺庙财产来兴办教育,其始作俑者是康有为和张之洞。康有为建议将各地庙宇废除并改为新式学堂,首开庙产兴学之议;张之洞也主张征收全国数万座寺院、道观,利用其土地及建筑物,以节省巨额费用。材料说明 A. 近代教育领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 民间信仰得到限制与批判 C. 庙产兴学促进了新式教会的发展 D. 社会传统价值观念的瓦解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了康有为和张之洞利用寺庙财产来兴办新式的教育并且使新式教育得到了发展,所以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未体现教育领域“根本性”变化,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并未提及限制与批判民间信仰的信息,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描述,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22.‎ - 26 - / 26‎ ‎ 从1903年开始,一股“黄帝热”在中国蔓延:越来越多的刊物采用黄帝纪年、不同版本黄帝肖像画的出现及流传、不断增多的有关黄帝事迹论说的出版等。其反映出的社会思潮是 A. 物竞天择 B. 驱除鞑虏 C. 民主共和 D. 君主立宪 ‎【答案】B ‎【解析】“黄帝热”反映了当时中国正在重塑炎黄子孙的形象,这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现实需要,所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黄帝热”和物竞天择、民主共和、君主立宪均无关联,所以选项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黄帝热”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需要。‎ ‎23. 《新青年》最初连赠送交换在内,每期只印1000本,发行6号之后,就停刊了半年。对此,陈独秀指出:“本志出版半载,持论多与时俗相左,然亦罕受驳论,此本志之不幸,亦社会之不幸。”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A. 思想禁锢,万马齐喑 B. 思想争鸣,兼容并包 C. 西方文化已被广泛接受 D. 启蒙报刊兴盛,竞争激烈 ‎【答案】A - 26 - / 26‎ ‎【解析】《新青年》的遭遇反映了当时中国思想禁锢,万马齐喑的社会状况,即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来看思想并未争鸣,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西方文化也未被广泛接受,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启蒙报刊遇到遭遇而非兴盛,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新青年》的遭遇说明了当时中国思想仍然是禁锢的。‎ ‎24. 1924年孙中山在《建国纲领》中指出:“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这表明他主张 A. 废除封建剥削 B. 解决民生问题 C. 实行土地国有 D. 践行社会主义 ‎【答案】B ‎【解析】“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均属于民生问题,所以材料表明了孙中山是主张解决民生问题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未体现出废除封建剥削方面的信息,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孙中山并不主张土地国有,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家不会践行社会主义,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25.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份孙中山临终遗言 - 26 - / 26‎ A. 反映了新三民主义的内涵 B. 反映了孙中山革命的终极目标 C. 说明孙中山坚持“三大政策”‎ D. 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正确道路 ‎【答案】C ‎【解析】“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所以这份孙中山临终遗言说明孙中山坚持“三大政策”,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三大政策”而非新三民主义的内涵,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只是反映孙中山的革命策略并非反映孙中山革命的终极目标,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正确道路的是毛泽东而非孙中山,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26. 毛泽东认为“中国独特的政治和经济基础,提供了武装的中国革命从农村包围城市的可能性和必然性。”这一思想的提出反映了 A.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 中共从幼稚走向了成熟 C.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提出 D.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形成 ‎【答案】D - 26 - / 26‎ ‎【解析】材料反映了“独特”的政治和经济基础造就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形成,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是五四运动,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共从幼稚走向了成熟是遵义会议,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革命道路而未涉及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提出,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27. 改革开放初,邓小平在多个场合表示“党的政治生活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不正常了”,“把一个国家,一个党的稳定建立在一两个人身上是靠不住的”,继而把中共中央的领导机制由党中央主席拥有最终决定权的“主席制”改为中央政治局集体领导的“书记制”,邓小平的意图是 A.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B. 防止出现新的个人崇拜 C. 不断推进对外开放 D. 反对“两个凡是”错误思想 ‎【答案】B ‎【解析】“主席制”改为 “书记制”是在强化集体领导,是在防止出现新的个人崇拜,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而非经济体制改革,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对外开放,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是防止出现新的个人崇拜而非反对“两个凡是”错误思想,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28. 号外指的是定期出版的报刊除按编号发行之外,遇紧急消息须及时报道而临时编印的增刊。下列号外按其发行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④②③‎ - 26 - / 26‎ D. ②①④③‎ ‎【答案】C ‎【解析】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1964年,氢弹爆炸成功是在1967年,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是在1970年,我国首次载人航天是在2003年,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有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29. 1980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坚持“三不主义”,即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切实保证人民进行文艺创作、文艺批评的自由。与“三不主义”精神一致的是 A. “二为”方向 B. “科教兴国”‎ C. “双百”方针 D. “三个面向”‎ ‎【答案】C ‎【解析】双百方针是指在文艺创作上,允许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题材、不同手法的作品同时存在,自由发展;在学术理论上,提倡不同学派、不同观点互相争鸣,自由讨论.,与“三不主义”精神是一致的,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二为方向是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科教兴国”和“三不主义”精神无关联,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三个面向”是教育发展方向,和题意无关,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30. “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原则。以下史实到结论的推断,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 26 - / 26‎ 史实 结论 A 商鞅变法“废分封,行郡县”‎ 秦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度 B 董仲舒提出无论“风调雨顺”还是“灾 祸连年”都是上天对君主德行修养的 暗示 董仲舒宣扬“天人感应”‎ C 明中后期内阁阁臣多由六部堂官担 任,并获得了“票拟”之权 内阁上升为决策机构 D 清“海禁令”规定“片帆不得下海”‎ 禁止中外贸易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董仲舒把“风调雨顺”和“灾祸连年”同君主德行修养连在一起反映了董仲舒在宣扬“天人感应”思想,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秦朝而非秦国,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内阁一直不是决策机构,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海禁并非禁止中外贸易,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第II卷 本卷有三道材料分析题,31题16分,32题12分,33题12分,总计40分。‎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 26 - / 26‎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儒学思想是一个流动的发展过程。孔子以及后来战国时代儒家,广泛而深入地探讨了人的价值,人的完善的品德,以及人性的冶炼。董仲舒把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塞进阴阳家的框架,加上一个最高的主宰“天”,成为一种神秘的天人感应论。唐代出现了儒、道、佛“三教”并立的局面,同时一些思想家或明或隐地吸取佛学思辨哲学的若干方面。宋明理学在三教融合、渗透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起来。理学一方面使人们屈从于封建主义统治,另一方面,理学家发展了早期儒学中重视人的独立思考,兼综百家和重视文化遗产研究的传统。‎ ‎——摘编自张岂之《儒学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作用》‎ 材料二在近代早期,儒学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而是以新的面貌出现。早期改良派常把某些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置放在儒学名义之下,于是儒学就披上资产阶级文化色彩。后来,著名近代启蒙思想家康有为更自觉地利用他所掌握的西学知识对儒学进行比较全面的改造,使之不再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而成为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理论根据。这种儒学不妨称着近代新儒学。‎ ‎——摘编自张朝松《儒学近代转型的一个侧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儒学的演变历程,并简析推动其演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新儒学与传统儒学的不同之处,分析新儒学在近代变迁中的作用。‎ - 26 - / 26‎ ‎【答案】(1)历程:先秦儒学完善了对人的探讨;汉代董仲舒吸收了阴阳五行等学说,形成了天人感应理论;唐代儒学吸收了佛学的思辨哲学;宋明儒学在三教合流基础上形成了理学。‎ 原因:统治者的推崇与重视;其他学说的冲击。‎ ‎(2)不同:融入西学;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作用:动摇了封建保守思想的地位,促进了思想的解放;为西学披上了一层传统文化的外衣,有利于减少西学传播的阻力;为近代政治变革作了思想准备。‎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古代儒学的演变历程要分成先秦儒学、汉代董仲舒的儒学、唐代的儒学以及宋明儒学这几个阶段分别论述。推动其演变的原因要从统治者重视儒学把儒学作为正统地位以及其他学说的冲击也会使儒学发生演变。‎ ‎(2)首先应该明白近代新儒学指的是资产阶级融入西学后所宣扬的儒学,所以近代新儒学与传统儒学的不同之处主要突出两点,一是新儒学融入了西学,二是新儒学代表的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体现的是资产阶级的意愿。新儒学在近代变迁中的作用主要从政治方面、思想文化方面进行分析,例如,再想想文化方面要突出新儒学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有利于西学传播等。‎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 26 - / 26‎ 材料中国近代思想的变迁,经过了一个民主共和——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19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魏源等知识分子从“公天下”角度盛赞美国式的民主共和制;70年代以后到戊戌变法时期,从郑观应、王韬到康有为、梁启超,几乎无一例外地赞赏君主立宪制度;20世纪初,经孙中山等革命派倡导和与改良派的激烈论战,民主共和又逐渐取代君主立宪成为广大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心目中的追求目标。‎ ‎——整理自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 解读材料,提炼一个关于中国近代思想演变的论题,并结合中国近代相关史实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答案】示例:‎ 论题:国人对西方政治的认识不断深入。‎ 阐述: 鸦片战争后,魏源等早期知识分子开始冲破保守思想的束缚,开始了解西方政治制度,但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他们将关注的重点放在技术,而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去理解西方政治,停留于表面,更无具体的实践。‎ 到19 世纪末,民族危机的压力和西方政治学说的传入,使资产阶级维新派认识到西方富强的根本在于政治制度,从而提出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等主张,但又不主张推翻清政府。20 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鉴于清政府的腐朽,批判立宪派保皇的主张,将政治体制变革与反满革命相结合,主张以民主共和来实现民族复兴。‎ 总之,近代先进知识分子在探索救亡之路的过程中,逐渐接触到西方文明的本质,并将其引入中国,推动了中国救亡运动的逐步深入。‎ - 26 - / 26‎ ‎【解析】本题列举了近代中国思想变迁的三个阶段,从民主共和——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的过程,要求学生提炼一个关于中国近代思想演变的论题,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论述。首先,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从材料可以提炼出论题:国人对西方政治的认识是不断深入的。再结合近代中国史的史实加以论述,即鸦片战争后的魏源主张学习西方技术、维新派主张学习君主立宪制度、革命派主张学习民主共和制度,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历经了从学技术到学制度的变化,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 ‎3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7年11月,梁启超开始执教湖南时务学堂,要求学生学以致用,服务于变法维新大业。在学堂中,梁启超放言高论,无所忌惮。他当时的教学法有两面旗帜,“一是陆王派的修养论;一是借《公羊》《孟子》发挥民权的政治论’’。梁启超在课堂讲授中,在学生的札记批语中,以“公羊三世说”为中心,发挥《孟子》中“民贵君轻”“诛民贼”“保民而王”“与民同乐”诸义,涉及民权、议院、总统、道德、官制、习俗等诸多敏感领域。‎ ‎——摘编自李宝红《梁启超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附会”现象》‎ 材料二倭变法以来,凡几稔矣。吾不谓其中无豪杰能者,主权势而运国机,然彼不务和其民,培其本,以待其长成而自至,乃欲用强暴,力征经营以劫夺天下……不知兵之可恃而长雄者,皆富强以后之果实。无其本而强为其实,其树不颠仆者寡矣。……华人好言倭学西法,徒见皮毛,岂苛论哉!‎ ‎——摘编自严复《原强续篇》‎ - 26 - / 26‎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梁启超宣传西学的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宣传方式的利弊。‎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严复的观点。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严复等人关注西学保留的时代背景。‎ ‎【答案】(1)方式:以中学比附西学,推进西学宣传。‎ 利:减少了西学传播的阻力;有利于国人对西学的理解。‎ 弊:往往不能传达西学的精神实质,模糊了中西学在诸多方面的本质区别。‎ ‎2)观点:明治维新没有发展民智、民力,缺乏富强根基;日本凭借武力侵略别国必将失败;认为中国不应该效仿明治维新。‎ 背景:中国民族危机、封建统治危机严重,知识分子努力寻求強国之道;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西方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解析】(1)由材料“学以致用,服务于变法”和“发挥《孟子》中“民贵君轻”“诛民贼”“保民而王”“与民同乐”诸义,涉及民权、议院、总统、道德、官制、习俗等诸多敏感领域”,可见梁启超宣传西学的方式是以中学比附西学,推进西学宣传。第二小问,以中学比附西学,有利于国人对西学的理解,减少了西学传播的阻力。但是,中西学在诸多方面存在本质区别,简单的比附是不能传达西学的精神实质。‎ - 26 - / 26‎ ‎(2)第一小问,由材料“不务和其民,培其本……无其本而强为其实,其树不颠仆者寡矣”,可见严复认为明治维新没有发展民智、民力,缺乏富强根基。日本凭借武力侵略别国必将失败;认为;中国不应该效仿明治维新。第二小问,要结合维新变法运动的背景分析,可以答为:中国民族危机、封建统治危机严重,知识分子努力寻求强国之道;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西方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 26 - / 26‎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