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年秋高二历史人民版必修三课后作业专题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3
3.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学业达标] 1.李大钊是20世纪初中国思想界的先进知识分子,他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一文中高举的是( ) A.民主共和大旗 B.民主科学大旗 C.社会主义大旗 D.资本主义大旗 2.李大钊是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首次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文章是( ) A.《文学改良刍议》 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3.“为主义而来,为主义而去”,这是李大钊走过的革命人生路。这里的“主义”是指( ) A.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马克思主义 D.自由主义 4.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的主流。先进知识分子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方式有( ) ①发表有关的宣传文章 ②翻译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著作 ③成立专门组织进行有计划的宣传 ④宣传民主和科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李大钊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号召“知识阶级与劳工阶级打成一片” ,并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这说明( ) A.马克思主义主要在工人中宣传 B.李大钊认识到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C.李大钊注重把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D.李大钊认为只有工人阶级才能接受马克思主义 6.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能够战胜其他社会思潮的根本原因是( ) A.马克思主义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 B.五四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C.中国需要马克思主义 D.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广泛研究和传播 7.中国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路径,提出“到民间去”的号召,并开始深入到工人中间进行启蒙宣传,是在( ) A.戊戌维新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五四运动时期 D.国民革命时期 8.1929年5月4日,国民党上海特别市执行委员会宣传部编辑的《五四特刊》认为,五四运动输入的西洋思想“不是陈腐便是过火”。“过火”的思想指的是( ) A.马克思主义 B.自由恋爱观 C.实业救国论 D.民主和科学思想 9.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和发展,以下选项中符合这一观点的有( ) ①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②五四运动的爆发 ③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最大功绩是( ) A.批判了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 B.证明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C.推动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浪潮 D.使中国人民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理论武器 [能力提升] 11.下图是1917~1921年《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所发文章的主题统计,观察图例,结合所学知识,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唯一途径是报刊 C.为《每周评论》《新青年》撰写文章的都是马克思主义者 D.《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 12.1920年8月在上海出版的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堪称“红色中华第一书”,初版的千余册立即销售一空,又应读者要求于同年9月重版。至1926年5月,此书已相继印行17版。这表明当时( ) A.中国人由此开始接触社会主义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传播 C.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成为时代主题 D.中国知识界普遍接受马克思主义 13.1922年出版的《先驱》创刊号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已经提出了“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的实际情形,而求得一最合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这说明当时( ) A.中国共产党没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经成为一个学术问题 C.马克思主义者认识到必须发展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 D.中国共产党还未认清中国的客观情形 14.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认为:“1949年之后的中国革命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从1919年开始已酝酿了30年),这反而使中国人和美国人对世界的看法更接近了。”这说明( ) A.美国已经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B.马克思主义通过五四运动传入中国 C.中美政治理念趋向相互认同 D.马克思主义给中国带来了国际视野 15.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发展资本主义 B.救亡图存 C.反抗外来侵略 D.反对专制统治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战胜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凯歌的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材料二 我在李大钊手下做图书馆佐理员时,已经很快地倾向马克思主义了,而陈独秀对于引导我的兴趣到这方面来,也大有帮助。我第二次赴沪时,我曾和陈独秀讨论我所读过的马克思主义书籍,陈本人信仰的坚定不移,在这也许是我一生极重要的时期,给我以深刻的印象。——《毛泽东自传》 材料三 上海《劳动界》第七册上刊登了海军造船厂工人写的《一个工人的宣言》,宣言说:“工人的运动,就是比黄河水还厉害还迅速的一种潮流。将来的社会,要使他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世界。……俄国已经是工人的俄国……这个潮流,快到中国来了。我们工人就是这个潮流的主人翁,就要产生工人的中国。” 请回答: (1)李大钊什么时候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他有哪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2)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什么倾向马克思主义?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对毛泽东影响较大的主要有谁? (3)材料三所反映的中国工人思想的变化原因是什么?马克思主义者主要通过怎样的方式宣传马克思主义? 答案精析 1.C [李大钊在十月革命后发表了《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庶民的胜利》等文章,在中国首举社会主义大旗。] 2.D [《文学改良刍议》是胡适发表的,故A错误;《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是毛泽东发表的,故B错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发表的,故C错误;1919年,李大钊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首次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文章,故D正确。] 3.C [李大钊在中国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对李大钊的人生过程用“主义”而定,这里“主义”显然是指马克思主义,故选C。] 4.A [民主和科学是资产阶级激进派在新文化运动中倡导的救国方案,排除④,故选A。] 5.C [李大钊率先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与劳工阶级打成一片”说明注重把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故选C。] 6.A [五四运动后,虽然各种社会思潮盛行,但最终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战胜了其他社会思潮,其科学性与革命性在实践当中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 7.C [五四运动时期,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因此在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号召把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工人运动相结合。] 8.A [注意“1929年”这一时间信息,这一时期正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国民党宣传部门利用五四运动十周年对中国共产党坚持的马克思主义进行攻击,称之为“过火”。故本题选A项。] 9.B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①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传播的经济基础而不是其结果,排除含有①的选项即可。] 10.D [本题为最佳式选择题。在这四个选项中,根据功绩大小来排列,D项应为最大的功绩,故选D。] 11.A [ 从图例中可以看出在这两种报刊上以马克思主义为主题的文章最多,说明当时的思想界介绍马克思主义成为一股潮流,故A项正确。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途径有报刊、论战等,B项错误;《新青年》一开始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排除C项;《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最关心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故D项错误。] 12.B [中国人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是在十月革命后,李大钊第一个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故A项错误;材料中《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性读物)一再印行,恰好说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传播,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表明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成为时代主题,况且当时也非资产阶级而是封建的北洋军阀掌权,故C项错误;中国知识界普遍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说法不符合实际,故D项错误。] 13.C [依据材料“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已经提出了‘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的实际情形,而求得一最合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可知,马克思主义者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故C项正确。] 14.D [A、C两项明显不符合史实,可排除。材料信息是对1949年之后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认识,故B项与题意不符。从材料可以看出,中国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后,开拓了国际视野,使“中国人和美国人对世界的看法更接近了”,故D项符合题意。] 15.B [面对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中国各阶级、阶层不断探索,从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科技,到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制度,再到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思想,它们共同的目标就是救亡图存。] 16.(1)十月革命后。《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 (2)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给探索中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带来了新的希望。李大钊、陈独秀。 (3)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利用《劳动界》等刊物,创办研究会等进行宣传。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李大钊等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其宣传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和中国工人的影响。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