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校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历史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校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历史试卷

‎24.魏源与贺长龄于道光初年辑《皇朝经世文编》,全书120卷中,《礼政》(记述传统治国思想)占16卷;光绪十四年葛士凌辑《续编》,全书120卷中,《礼政》仅占12卷。这一变化反映了清末 A.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主流地位 B.西方加快了对中国的文化侵略 C.民主思想成为人们关注焦点 D.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发生变化 ‎25.东汉时期,王符认为当时市场上“好造雕琢之器,巧伪饰之”;而“物以任用为要,以坚牢为资。今竞鬻无用之货,淫侈之弊,以惑民取产。”由此可见 A.奢侈品消费导致社会风气恶化 B.“重农抑商”观念影响商业发展 C.商品贸易发达掠夺了百姓财富 D.市场上手工业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26.下表是中国古代农民称谓变化表。这一变化反映了 朝代 夏商周 秦汉 魏晋 宋元 称谓 臣、人、众、野人 夫、仆 田客、部曲 佃客、庄客、农户 A.士大夫阶层不断丧失对土地的占有权 B.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形成与强化 C.农民对地主和国家的依附关系的松弛 D.自耕农阶级在曲折中渐趋发展壮大 ‎27.1924年,面对中国当时的社会现实,孙中山曾表示,“我们现在革命,要仿效俄国这种公平办法,也要耕者有其田,才算是彻底的革命;如果耕者没有田地,每年还是要(纳)田租,那还是不彻底的革命。”孙中山意在 A.进行土地革命,走苏俄式社会发展道路 B.扶助农工,打破封建君主专制的严重束缚 C.消除贫富差距,实现生产资料平均分配 D.平均地权,把民生与民主革命紧密地结合 ‎28.电视连续剧《中国远征军》生动地体现了中国军队在印缅战场浴血抗日的情景。早在‎1942年1月2日,蒋介石就接受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建议,出任中国战区(包括泰国、越南等国)最高司令官,22日,罗斯福又任命史迪威为中国战区参谋长兼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官。这表明 A.罗斯福时任世界反法西斯盟军最高司令 B.美国对中国内政的干涉 C.中国抗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D.中美两国在抗战时期一直合作抗日 ‎29.促成下表中我国粮食产量及农民收人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年份 粮食总产值净增量 年均粮食增长 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增长率 ‎1978-1984‎ ‎1025.4亿公斤 ‎495亿公斤 ‎14.55%‎ A.人民公社体制继续发挥作用 B.“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30.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中外曾出现过全盘否定和全盘肯定两种极端。但有学者认为:借助传统文化外衣宣传适应时代需要的新思想不失为一种高明的手段。以下能作为该观点论据的是 ‎ A.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B.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C.洋务运动和国民大革命 D.戊戌变法和文艺复兴 ‎31.下表是《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1950年本科第一学期的教学计划》,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科目 马克思列宁主义 新民主主义论 中国革命史 经济地理 俄语 高等数学基础 体育 周课时 ‎6‎ ‎1‎ ‎1‎ ‎2‎ ‎12‎ ‎2‎ ‎2‎ 学期总课时 ‎132‎ ‎22‎ ‎22‎ ‎44‎ ‎264‎ ‎44‎ ‎44‎ A.政治课在总课时中占比最大 B.课程设置受到国家对外政策的影响 C.贯彻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D.课程安排体现面向工农的时代要求 ‎32.1933年,在联共(布)十七大报告中,斯大林说,“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使工业产值在整个国民经济的总产值中占首要地位”,“工业中的资本主义已经消灭,而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现在是我国工业中唯一的垄断的体系”。这反映出当时苏联 A.延续新经济政策某些做法 B.斯大林模式已经得以确立 C.社会主义工业化成就突出 D.加速推动农业集体化道路 ‎33.下表是新时期中国学者关于冷战爆发的主要观点。据此表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学者 观点 时殷弘 美苏冷战孕育于十月革命至二战的美苏关系之中 余伟民 冷战是多国参与的国际性政治斗争 徐蓝 冷战是美苏两国双向互动的结果 A.美苏冷战开始于十月革命 B.冷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C.美苏对峙主要内容是冷战 D.冷战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34.“在铁路和轮船时代到来之前——从国外大量进口粮食的可能性非常有限,工业经济意味着主要由国内农业所提供的食物,必先大幅度地增产,此即农业革命”。材料强调的是 A.工业发展之后应首先注重粮食生产 B.工业革命使英国农业生产率快速提升 C.农业进步为英国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D.交通运输业的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前提 ‎35.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布哈林认为苏联长期内将是一种落后的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他主张苏联应该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他的观点 A.有助于苏联在短期内快速实现工业化 B.为赫鲁晓夫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C.坚持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走集体化道路 D.反映苏联社会主乂建设道路存在分歧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儒家思想在西方传播较晚,当时近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印刷术已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16世纪末,耶稣会士来华后翻译了“四书”“五经”。当时,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中西方之间的对话处在相对平等的位置上,耶稣会士们的翻译在西方产生了很大影响。伏尔秦说:“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真理绝不与迷信混同”,他抨击天主教的黑暗统治,并把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中国看作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政体之一。有学者认为,“在欧洲,特别是在法国,17和18世纪的整个思想模式发生了转变,而转变之后,在许多方面与孔子思想都很相似”。‎ ‎——摘编自《儒家思想在西方的传播》‎ 材料二 ‎ ‎ “西学东渐”不仅直接影响着近代中国的思想文化、近代的自然种学和社会种学,也填补了许多中国文化中原来没有的元素。自然科学中的声、光、电、医学等科学技术随着“西学东渐”逐渐融入中国文化当中,并且通过具有先进思想之国人的学习与研究,中国本地的近代科学也开始形成并且逐步发展。不仅如此,关于近代科学的分类也渐次走向专门化,形成比较系统的领域。近代的中国随着“西学东渐”在发生着改变,新式的思想和研究方法改变了中国古老的思想文化领域,新领域的开拓和新科学的建立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文化的结构。‎ ‎——摘编自《“西学东渐”影响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思想西传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学东渐”对中国近代的影响。(6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东西方之间的思想文化交流。(9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2012年,徐蓝主编的《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出版。该书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为指导,通过宏观的视角和微观的论述,将15世纪末16世纪初直至21世纪初的世界历史合为一体。全书以近代早期的世界全貌为开篇,然后以时间顺序为经线,以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殖民体系的瓦解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国家关系的发展演变,西方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化等五个方面为纬线,进行整体论述,注重历史事实和发展趋势,长时段地勾勒人类历史不断走向现代化、走向全球化、走向多极化、走向进步的过程。‎ ‎——摘编自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序言 根据材料中书籍的编写思路,选取其中一或两条线索自拟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45.(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战国时赵武灵王即位的时候,赵国正处在国势衰落时期,就连中山那样的邻界小国也经常来侵扰。赵国在地理位置上,东北同东胡相接,北边与匈奴为邻。赵武灵王看到胡人在军事服饰方面有一些特别的长处:穿窄袖短袄,生活起居和狩猎作战都比较方便;作战时用骑兵、弓箭,与中原的兵车、长矛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机动性。为了富国强兵,赵武灵王提出“着胡服”“习骑射”的主张,决心取胡人之长补中原之短。‎ ‎“胡服骑射”的推广,开创了我国古代骑兵史上的新纪元,从此我国军事史中除车兵、步兵和舟兵外,出现了骑兵这一崭新的兵种。同时,它也改进了军队的服饰装备。着胡服弱化了服饰的身份标示功能,强化了实用功能,使“习胡服,求便利”成了我国服饰变化的总体倾向。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实施促进了各地区,尤其是中原汉族与边地各少数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摘编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改革的历史背景。(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胡服骑射”改革的重要影响。(8分)‎ ‎46.(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1988年,法国政府公布了华工档案,并在巴黎市中心里昂车站附近的一座广场镶建了华工纪念铜碑,纪念在“一战”中为法国捐躯的中国劳工。据统计,“一战”期间,欧洲战区华工总计约有14万人之巨,尽管他们与协约国并肩工作而非直接参战,但通过此举,中国不仅向世界有力地展示了参与国际事务的渴望,表明中国人有诚意且有能力支持协约国,而且以此方式将中国与协约国战争命运直接绑定,进而助推其他更重要的外交目标之实现正是这些目不识丁的农民成为中国致力于创建新的国家认同的前驱。他们的血汗、牺牲为中国外交官在巴黎和会上争取列国承认、为中国登上世界舞台和实现国际化提供了重要的凭借。‎ ‎——摘编自徐国琦《中国与大战:寻求新的国家认同与国际化》‎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劳工在“一战”中作出的重要贡献。(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其他更重要的外交目标”在“一战”结束后是否实现?为什么?(8分)‎ ‎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 ‎ 张之洞(1837—1909),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其任封覆大支的时间内,直接指挥中法战争,反对撤兵议和;中日甲午战争中,提出了“迁都、勤王、借款、购规”的正确主张;辛丑事变中,极力主张镇压义和团,通过外交造径解决争端。实业方面,一件是督办芦汉铁路,提出“图自级,脚外待,战利权,存中学”的主张,另外一件是以武汉为中心,先后创办了汉阳铁厂、钢轨厂、湖北织布局、螺丝局、制麻局、制革厂等一就近代工业化企业,把武汉打造为当时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他力主广开新学、先后成立了自强学堂、武备学堂、农务学堂等,构建了一个由低等向高等、由普通向专业、由省域向州县的现代教育体系。纵观张之润的一生,毛泽东曾说:“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态记张之洞。”‎ ‎——摘编自范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之洞发展民族实业的原因和特点。(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张之洞的历史功绩。(8分)‎ 历史参考答案 ‎24-28:DACDC 29-33:DDBCB 34-35:CD ‎41.(1)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有利于建立稳定和谐的社会;印刷技术的提高;中国综合国力强;耶稣会士的传播。‎ ‎(2)中国近代科学形成并发展;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结构。‎ ‎(3)儒家思想传入西方,转变了西方思想家的思想模式,对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产生的影响。“西学东渐”推动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冲击了封建思想文化,促进了国人的觉醒。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社会的文明和发展。‎ ‎42.示例:论题: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 阐述: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激化,社会主义理论应运而生。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共同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此后,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发展,巴黎公社运动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涵;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此后,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世界多国,发展模式更加丰富多元,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45.(1)战国时期,群雄逐鹿,赵国力量薄弱;赵国与东胡、匈奴为邻,了解少数民族服饰和骑兵的优点;为了富国强兵,增强军队战斗力。‎ ‎(2)增强了赵国的军事力量;军队兵种增加,出现统一的军服;弱化了服饰身份标志功能,实用性成为服饰发展的趋势,影响中国人的衣着习惯;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各民族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46.(1)中国劳工虽然没有直接参战,但他们帮助英法各国在大战中运送物资、抢修工事;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渴望,进而推动中国外交官在巴黎和会上争取自己的权利和地位。‎ ‎(2)巴黎和会上,这些外交目标大多没有实现,列强将德国在中国的权益转让给了日本。‎ 原因:中国虽然开始融入国际社会,但仍然是一个弱国;巴黎和会实质上是一次分赃会议,具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47.(1)原因:西方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空前加剧;清政府统治内部已危机重重。‎ 特点:种类齐全,覆盖面广;工业主导,教育先行;以武汉为中心逐渐辐射全省。‎ ‎(2)历史功绩:抵御列强侵略,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实业,奠定了工业基础;力主教育变革,推进社会转型;顺应时代趋势,促进近代潮流。‎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