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2017-2018学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一.选择题(25*2=50分)‎ ‎1、“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籍,而争之易生,其弊并不可胜穷。”(王国维《商周制度论》)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  )‎ A.指出嫡长子继承制的不足 B.嫡长子继承制出现具有历史合理性 C.没有比嫡长子继承制更好的权力交接制度 D.嫡长子继承制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 ‎2、许倬云据《汉书·古今人表》统计:春秋与战国两个时期“新人”(非贵族出身),分别为当时总人数的32%和60%,如齐相邹忌,秦相范雎、楚令尹吴起、韩相申不害等皆属其中。这表明当时(  )‎ A.察举制冲击了世卿世禄制   B.社会结构日益活化 C.政治权力和经济势力分离   D.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3、著名学者钱穆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唐代三省的“运行程式”是(  )‎ A.中书省→门下省 尚书省 B.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 C.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D.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4、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中国两千年来改朝换代20多次,每一朝代的帝王在方 方面面都有兴有革,唯独教育政策一直没变,完全遵循汉武帝以儒为教的政策。”该观点说 明在中国古代 ‎ A儒学始终占据统治地位 B教育以道德教化为主旋律 ‎ C汉武帝确立了教育的基 本内容 D汉武帝是教育的开创者 ‎5、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政治体制显著不同,但在政治理念方面却有相同之处。相同之处体现在 ‎ A.“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 B.“天下一家”“大一统”‎ ‎ C.“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D.“天人合一”“敬德保民”‎ ‎6、“吾国当西汉时,学术之中心,在于学校。魏晋以后,则学校有名无实,教育之权,遂全移于私家之手。”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儒学至尊的地位被取代 B.私学兴起与思想界的繁荣 C.专制集权制度遭到削弱 D.造纸术改进推动文化传播 ‎7唐长安四年,监察御史肖至忠弹劾宰相苏味道后,御史大夫李承嘉曾责之曰:“‎ 近日弹事,不咨大夫,礼乎?”肖至忠却答曰:“故事,台中无长官。御史人君耳目,比肩事主,得各自弹事,不相关白。若先白大夫而许弹事,如弹大夫不知白谁也!”李承嘉无言以对。由此可见唐代(  )‎ ‎ A.监察权独立于行政权之外 B.监察官员不受长官节制‎ ‎ C.监察官员有独立奏事传统 D.监察机构内部分工混乱 ‎8清康熙乾隆年间,曾在承德避暑山庄外建了12座大型寺庙。乾隆帝为此写出了“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的诗句。清王朝尊重各族宗教信仰的做法(  )‎ A.缓和了民族矛盾,有利于国家安定 B.清政府与各族之间的民族融合加强 C.使中央政府对各族的管辖大大加强 D.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 ‎9、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中对婚姻的定义是“男女之间的结合,是终身的结合,是人法和神法的结合”,这就改变了罗马法中原有的“允许离婚,且不需要什么特别理由和手续”的现状。这一变化说明(  )‎ ‎ A.罗马法注重保护妇女权益 B.基督教影响了罗马法的发展 ‎ C.私有财产受到罗马法保护 D.婚姻制度逐渐走向世俗化 ‎10、罗马帝国时代著名法学家盖尤斯(约130—约180)在《法学阶梯》指出:“所有受法律和习惯调整的民族,他们一方面遵守自己的法律;另一方面遵守为人类所共有的法律。”这里体现的法治观念是(  )‎ ‎ A.扩大司法保障的对象 B.贵族拥有法律解释权 ‎ C.审判、量刑须有法可依 D.构建系统的罗马法体系 ‎11.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说:“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法官说:“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这两段话体现了 ‎ A.英王与法官的恩怨 B.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 ‎ 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 D.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 ‎12、《威廉二世》描述道:“威廉二世冲动鲁莽的性格,以及在对待问题或别人时显出傲慢的 态度。”“他的性格肯定造成他的施政弊病,例如革退俾斯麦事件。”这些描述从侧面反映了 A威廉二世统治下的德国政治腐败 B皇帝和宰相之间矛盾大 ‎ C德国君主立宪制还不完善 D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得以保存 ‎13、有学者研究后发现,“《权利法案》后还没有严重地削弱英王在法律上的权力;法国虽然有了1875年宪法,但是总统麦克马洪的野心还能看得见;而德意志就更不用说了”‎ ‎。他的研究能反映出 ‎ A君主立宪制的弊端日益显现 B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之初还不完善 ‎ C封建君主对资产阶级代议制进行了抵制 D资产阶级宪法的确立也不能充分保障民主 ‎14、耆英在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与1844年奏称“夷情变幻多端,其所以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固在格之以诚,尤须御之以术。。。。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由此可知 ‎ A耆英为其卖国行为辩解 B他对鸦片战争的长远危害认识不清 ‎ C条约的签订达到了抚靖羁縻的目的 D政府以签约展示天朝上国的外交诚信 ‎15. 明末清初不过为两个朝代的交替期,不能代表一个历史的大转变期。而鸦片战争却是中国开始为国际资本主义浪潮所袭击,引起社会内部变化的一个重大关键。以下表述符合这种作者观点的是,鸦片战争 ‎ A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反侵略战争 B是资本主义列强的第一次侵略战争 ‎ ‎ C引起中国社会的全面转型 D使中国革命进入民主革命阶段 ‎16、孙中山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孙中山对“忠”字的理解 ‎ 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B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 C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D强调国家民族意识 ‎17、《天津一日记》记载,“素不安分之徒,或投坛附和,或仿效装束,鱼肉良善。。。奉教者皆假扮义和拳会,寻仇杀人。。。北京西城尤多”这一记载反映的问题是 ‎ A清末反洋教斗争促进了义和团运动的爆发 B义和团具有明显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 C因清政府承认,义和团向京津扩展 D义和团发展中出现了成分不纯的现象 ‎18.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种状况应出现在下列哪个条约签订后 A.《南京条约》 B.《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9、从1927年到1930年上半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和红军得到了迅速发展,根本原因是( )‎ ‎ A.肃清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B.“工农武装割据”的推广 ‎ C.纠正了“左”倾冒险主义 D.开展广泛的土地革命 ‎20、蒋介石在一次讲话中指出:“‎ 自清末以来,到了去年正是百周年。中华民族经历了50年的革命流血,五年半的抗战牺牲,乃使不平等条约百周年的沉痛历史改变为不平等条约撤废的光荣记录。”对讲话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讲话发表于民国31年 B百周年前所签的是《南京条约》‎ ‎ C光荣记录是指废除美英等国在华治外法权 D反应了国民政府外交成果 ‎21、下列是对共产党民主革命奋斗历程进行概括性的一组词语,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 ‎ B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日出东方 ‎ C日出东方--灯塔指引—星火燎原—力挽狂澜—进京赶考 ‎ D日出东方---灯塔指引—力挽狂澜—星火燎原—进京赶考 ‎22、八七会议上,瞿秋白指出:无产阶级的策略是独立的工农阶级斗争。为此“要注意与资产阶级争领导权”,“(革命)政府仍用国民党的名义”。而几乎同时,毛泽东则明确指出“国民党死了”,“国民党变成军阀党了”。当时两人考虑的焦点是 ‎ A革命方式问题 B革命的旗帜问题 ‎ C革命的道路问题 D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23、宋庆龄强调: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是不可分割的,它们合在一起才是孙中山对中国革命政治纲领的唯一正确解释。这表明 ‎ A新三民主义的内容就是三大政策 B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另一种表述 ‎ C三大政策与新三民主义内涵相同 D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都是孙中山提出的 ‎24、1935年10月初,蒋介石在成都做了题为《建设新四川的根本要道》演讲,第一次明确、公开地提出四川“天然是复兴民族最好的根据地”的思想,肯定地阐明了以四川为根据地的思想。对此演讲评述正确的是 ‎ A明确了西南政治中心和国防基地地位 B旨在加强西部开发以促进全国稳定发展 ‎ C凸显期剿灭共产党的主要目标 D强调四川在民族治乱兴衰中的重要地位 ‎25.《大公报》载文说: “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 (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上述转变主要是由于 ‎ ‎ A.甲午中日战争 B.义和团运动 ‎ ‎ C.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二.材料题(50分)‎ ‎26.(15分)材料一 第三十条 训政时期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行使中央统治权,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时,其职权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行使之。‎ 第七十二条 国民政府设主席一人,委员若干人,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任,委员名额以法律定之。‎ ‎——摘自《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1931年6月)‎ 材料二 ‎ 中国国民党在国民大会未举行以前,为准备实施宪政起见,修改国民政府组织法……‎ ‎(二)国民政府委员会由国民政府主席就中国国民党内外人士选任之。‎ ‎(三)国民政府委员会为政府之最高国务机关。‎ 附注:‎ (一) 国民政府主席提请选任各党派人士为国府委员时,由各党派自行提名,但主席不同意时,由各该党派另提人选。‎ (二) 国府委员名额之半,由国民党人缘充任,其余半数,由其他各党派及社会贤达充任,其分配另行商定。‎ ‎ 摘自《政协会关于政府组织问题的协议》(1946年1月28日)‎ (1) 概括指出材料一、二中有关国民政府组织方面规定的不同之处。(6分)‎ (2)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中关于国民政府组织方面规定的实质变化及其主要原因。(9分)‎ ‎ 27. 1918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 结合所学简要分陈独秀对义和团运动认识的变化.(15分)‎ ‎28. 材料一 ‎ 1842年香港岛的割让与其说是上一盘棋的结局,还不如说是下一盘棋的开始.香港是几百年来把中国与世界隔开的坚墙厚壁上出现的第一个可以挤进一缕新鲜空气的窗口.中国人的不幸在于,打开这扇窗口的不是中国人的真诚和睿智,而是英吉利的炮舰.‎ ‎ 孙中山的学生时代主要是在香港度过的,1923年他在香港大学演讲中感慨地说: "我之革命思想完全得之香港也". 1894年孙中山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会,1909年在香港成立同盟会南方支部,有八次起义是在香港策动的.黄花岗起义失败后,黄兴等人避居香港.‎ ‎ 李正中<孙中山与香港>(历史教学1997第八期)‎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采取了维持香港现状,保持与英国对话的政策.毛泽东说香港这一只金鹅可以给大陆下很多蛋,再说香港也在祖国大陆的搂抱之中.中共中央明确提出长期打算,充分利用香港的特殊地位,一是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的全面封锁;二是拓展国际贸易,引进外资和赚取外汇;三是向外界宣传中国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实践证明了这个方针是正确的,香港在保持我国与国际间关系方面起到了窗口和桥梁作用.‎ ‎ 李家泉<论香港回归及祖国统一>(历史教学1997第七期)‎ ‎(1)材料一中的"上一盘棋的结局"和"下一盘棋的开始"指的是什么?(4分)‎ ‎(2)据材料一和所学,说明香港在"下一盘棋"中的作用(10分)‎ ‎( 3)据材料概括 说明香港作为"窗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有什么不同?(6分)‎ ‎1-5 BBDBB ‎6-10 CBABA ‎11-15 DCBBC ‎ ‎16-20 DBDBA ‎ ‎21-25 ABCDC ‎ ‎[答案] (1)以宪法形式规定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行国民大会职权,国民政府委员全部以国民党充任;以各党派政治协商形式确认国民政府委员会为最高国务机关,国民政府委员中国民党人和党外人士各占一半。(6) (2)实质变化:改变国民党一党独裁,建立各党派联合政府。(3‎ 原因:抗日战争胜利,国共两党力量对比变化;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势力和国内民主运动高涨;国际因素制约。(6)‎ 变化:由否定义和团运动到肯定它(4)‎ 分析: 1918年认为义和团运动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否定义和团运动 ,当时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 ,宣传民主与科学,否定传统文化,全盘西化, ,所以否定义和团.(6)‎ ‎1924年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肯定它. 当时是国共合作后国民革命运动兴起,反帝爱国成为核心要求,服务于时代要求,所以肯定义和团(5)‎ 一,上一盘棋指的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一盘棋的开始指的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4分 二,1展示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窗口.传播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思想观念 ‎2,成为民主革命的基地.使孙中山救国思想形成,是重要革命活动地区10分 三,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是被迫打开,服务西方侵略,中国通过香港了解世界 ‎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主动开放,服务祖国发展,通过香港向世界宣传中国6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