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甘肃省临夏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甘肃省临夏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高二 科目:历史座位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即位的桓王遵从其遗愿,将大权交给西虢公,心怀不满的郑庄公既不为平王奔丧,也不朝贺新王登基,却命人侵入王室疆土,抢夺已成熟的庄稼,从此“周郑交恶”。该状况反映出 A. 宗法制遭到破坏 B. 分封制受到冲击 C. 天子权力开始削弱 D. 贵族政治彻底瓦解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公元前720年……郑庄王……命人侵入王室疆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庄公作为诸侯,其种种行径表明他并没有履行作为诸侯应该向天子所尽的义务,反映了春秋初期,随着实力的变化,部分诸侯不再受天子制约的史实,这表明分封制渐趋瓦解。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没有涉及嫡长子继承制,不能得出宗法制遭到破坏的结论,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770年已进入东周,天子权力开始削弱发生于西周后期,早于题目中的时间“公元前720年”,排除;D项中“彻底瓦解”的表述过于夸大化,排除。 【点睛】表明类选择题是高考中相对稳定的题型,该类选择题主要借用了“表明”或“说明”、“反映”、“旨在”、“体现”一词“相当肯定地显示”的含义。它要求考生获取材料中比较确切的信息,重点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试题的题干部分一般描述历史现象,考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清楚地概括现象背后的历史结论。一般解题步骤有三步,第一步:概括材料的主体信息;第二步:联系选项,进行“等价转换”。“等价转换”是指第一步概括出的主体信息要与选项完全匹配;第三步:检验其他选项的正确性。 2.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有立子之制而君位定;有封建子弟之制而异姓之势弱,天子之位尊;异姓之国非宗法之所能统者,以婚媾甥舅之谊通之;周人一统之策实存于是。”据此可知,西周 A. 利用血缘纽带巩固其统治 B. 通过宗法制强化君主专制 C. 推行分封制加强中央集权 D. 打击异姓诸侯以维护统一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有立子之制而君位定”指的是宗法制,“有封建子弟之制而异姓之势弱”指的是分封制,材料的中心意思是认为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利用血缘纽带巩固其统治。故答案为A项。B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是秦始皇开创的,排除;C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D项,西周并未打击异姓诸侯,排除。 3.观察下图,关于中国古代君臣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 秦朝行郡县制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B. 唐朝的节度使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C. 宋朝设计相分割宰相的财政权 D. 明朝设内阁使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答案】C 【解析】 【详解】宋朝设参知政事、平章知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长官计相)掌握财政权,枢密使、枢密副使都相当于宰相,分割宰相军权。故答案为C项。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推广郡县制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不是削弱相权,排除;B项,唐朝的节度使是管理地方的,不能分散相权,排除;D项,明朝内阁是在废除宰相制度后设立的,另外清代军机处的设立才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排除。 4.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指出,“总观国史,政制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举竞选,三也。”钱穆先生所述的第一级和第三级演进分别开始于 A. 秦汉、明朝 B. 西周、秦汉 C. 西周、隋唐 D. 秦汉、隋唐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由封建而跻统一”是以战国至秦朝统一后废分封行郡县为代表,说明中国古代由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的发展,到秦国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材料中“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成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是以西周至春秋战国时宗法制和军功爵制转向秦汉隋唐时期的“士人政府”为代表,说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演变;材料中“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是以由魏晋南北朝时的九品中正制到隋唐的科举考试制度为代表,说明选官用官制度中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和标准的变化。综上所述,“第一级演进”是秦汉,“第二级演进”是秦汉至隋唐,“第三级演进”是隋唐。故答案为D项。A项,明朝实行科举制,但是在隋唐之后,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第三级演进是实行科举制,秦汉时期与之不符,排除;C项,西周属于封建时期,没有完成“统一”,排除。 5.汉元帝时,宦官弘恭、石显以中书的身份专断国政;哀帝、平帝之世,外戚王氏相继把持中朝,终于酿成新朝(王莽建立)代西汉的结局。这表明 A. 以丞相为首的官僚机构权势弱化 B. 中外朝制度使君主专制受到制约 C. 君权与相权的斗争导致政局动荡 D. 宦官和外戚专权是西汉灭亡根源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汉元帝时,宦官弘恭、石显以中书的身份专断国政;哀帝、平帝之世,外戚王氏相继把持中朝”可知,汉元帝等三位皇帝在位期间,外戚当政,以丞相为首的官僚集团势力下降。故答案为A项。B项,中外朝制度使君主专制强化,排除;C 项,材料无法体现君权与相权的斗争,排除;D项,封建制度的腐朽是王朝灭亡的根源,而不是宦官和外戚专权,排除。 【点睛】表明类选择题是高考中相对稳定的题型,该类选择题主要借用了“表明”或“说明”、“反映”、“旨在”、“体现”一词“相当肯定地显示”的含义。它要求考生获取材料中比较确切的信息,重点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试题的题干部分一般描述历史现象,考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清楚地概括现象背后的历史结论。一般解题步骤有三步,第一步:概括材料的主体信息;第二步:联系选项,进行“等价转换”。“等价转换”是指第一步概括出的主体信息要与选项完全匹配;第三步:检验其他选项的正确性。 6.钱穆在《中国传统统治》中说到:“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从材料中不能看出的是 A. 制度推行是由于地方动荡、交通不便 B. 官吏的选拔由地方官员负责 C. 选官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 D. 官员选拔据民间舆论评价列出候选人 【答案】C 【解析】 【详解】九品中正制实施的结果实际上造成了选官权力被地方世家大族把持,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项。A项,由材料中“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可知,材料表明魏晋时代实行九品中正制是与当时时代相适应的。九品中正制是选官制度,其推行原因主要不是地方骚乱、交通阻梗,排除;BD项,官吏的选拔由地方官员负责、官员选拔据民间舆论评价列出候选人的表述与材料中“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不符,排除。 【点睛】解答否定式(或逆向型)选择题务必要注意的两点: a.题目要求选择错误的选项,而平时同学们习惯了选择正确的选项,所以在思维习惯上不符,往往造成错误。 b.此类题目较多地涉及的是历史事实,解答的关键是对历史事实的本质、原因、结果、意义、影响等有一个完整准确的认识。 7.苏联学者涅尔谢相茨在其著作中说:“苏格拉底讥笑以自己的决定把无知的人变成统帅等的雅典平民的万能;有一次,他在讲到马匹不足时建议把这个问题提交公民大会,用表决的方式把驴变成马。”材料表明苏格拉底 A. 主张用其他的政治形式代替民主制 B. 认为有钱的人就是最好的统治者 C. 认为民主制必须加强公民政治修养 D. 主张不应该让每一个公民都参与政治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强调雅典民主政治必须重视公民的知识,加强公民的政治修养,以防止出现“把无知的人变成统帅”“用表决方式把驴变成马”的可笑的现象。材料所表达的实质问题在于公民素质。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并未涉及到代替民主制的问题,苏格拉底并不反对民主制,而是反对直接民主制,排除;BD项,材料无法体现认为有钱的人就是最好的统治者、认为主张不应该让每个公民都参与政治,排除。 8.亚里士多德说:“梭伦的政体在三个方面最具民主色彩,一是不允许以人身自由作担保的借贷,再就是任何人都有权保护被欺凌的人,第三则是可以向陪审法庭提出申诉。据说,因此群众有了力量。民众既然在表决方面是主人,也就是政体的主人。”材料认为“梭伦政体”的突出贡献是 A. 冲击了贵族相互保护的习俗 B. 发展了雅典公民的平等观念 C. 强化了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职能 D. 增强了剥削奴隶及异邦人的意识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中“亚里士多德”强调“梭伦的政体在三个方面最具民主色彩”,他认为梭伦政体使“任何人都有权保护被欺凌的人”,“民众”“是政体的主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亚里士多德所指“梭伦的政体”的“人”指的是雅典公民,材料强调了所有雅典公民之间的平等,这反映了民主平等的观念。故答案为B项。A项,罗马《十二铜表法》的颁布使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与材料中“梭伦的政体”不符,排除;C项,梭伦改革时期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为公民大会,材料中未涉及公民大会,排除;D项,雅典的民主是排除了奴隶、妇女和外邦人等的公民政治,材料反映的是公民之间的平等,不涉及非公民,排除。 9.从罗马法的发展历史来看,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产生并非偶然。其原因涉及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状况、社会结构、政治格局、文化传统等多个方面。它们所提供的技术条件以及培育的法律需求促成了《民法大全》的面世。罗马法始终以一种与现实社会和权力结构并行不悖,而又完全不同的方式开拓法律的规范空间。由此可见,《民法大全》 A. 最大限度地满足协调利益冲突的需要 B. 反映出帝国境内的民族矛盾十分尖锐 C. 是奴隶主贵族与王权政治斗争的产物 D. 可以凌驾于现实社会和权力结构之上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涉及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状况、社会结构、政治格局、文化传统等多个方面。它们所提供的技术条件以及培育的法律需求促成了《民法大全》的面世。罗马法始终以一种与现实社会和权力结构并行不悖,而又完全不同的方式开拓法律的规范空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法大全》使罗马法系统化和法典化,最大限度地满足协调利益冲突的需要,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主旨并不是在强调民族矛盾,排除;C项,仅从材料信息不能得出《民法大全》是奴隶主贵族与王权政治斗争的产物的结论,排除;D项,“凌驾于现实社会和权力结构之上”的说法与材料中“罗马法始终以一种与现实社会和权力结构并行不悖”不符,排除。 【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10.17世纪中后期的英国革命和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均首先宣布废除封建贵族制度,代之以财产资格限制为特征的社会标准,这为社会成员由此岸到彼岸,改变其社会地位提供了平等的舞台。这种制度变革 A. 为下层民众社会革命树立了榜样 B. 推动了工业经济社会的到来 C. 利于欧洲政党政治的普遍形成 D. 促成国家权力转移到议会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17世纪中后期的英国革命和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均首先宣布废除封建贵族制度,代之以财产资格限制为特征的社会标准”说明无论是英国还是法国都是以财产的不平等代替了基于出身的不平等,都强调财产在资本积累中的作用,这突出地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工业经济社会的到来。故答案为B项。A项,“财产的不平等”不利于下层民众,排除;C项,材料信息强调以财产的不平等代替出身的不平等,与政党政治无关,排除;D项,从材料信息不能得出国家权力转移到议会的结论,排除。 11.1913年,比尔德出版《美国宪法的经济观》,他在书中,逐一列出了55个制宪人士的经济状况,并论证了他们如何从维护各自的利益出发而影响了宪法的成文,并进一步指出美国宪法是参与制宪会议的货币、公债、制造业、贸易和航运4个利益集团发起和推动的,是55个有产者利益博弈的结果。据此可知,当时作者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 A. 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其他阶层的利益诉求 B. 顺应了自由主义的时代潮流 C. 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立国原则 D. 代表了美国垄断资产阶级利益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作者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是55个有产者利益博弈的结果”,忽视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反映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是55个有产者利益博弈的结果”,与自由主义的时代潮流无关,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启蒙思想家的立国原则,排除;D项,垄断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1787年的美国还没有出现垄断,当然不可能代表美国垄断资产阶级利益,排除。 12. 德意志第二帝国的联邦议会不同于西方的上院,它是真正的实权机构,相当于各邦使节构成的帝国最高合议机关。在正常情况下,皇帝以帝国的名义对外宣战,必须征得联邦议会的同意。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 A. 联邦议会有权行使立法权 B. 具备资产阶级民主权力制衡原则 C. 国家元首形式上对议会负责 D. 联邦议会成为了国家的权力核心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在正常情况下,皇帝以帝国的名义对外宣战,必须征得联邦议会的同意”反映了联邦议会对皇帝的制约,说明德国政体具备资产阶级民主权力制衡原则,B正确。A不是题干的主旨,排除;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权力中心是皇帝,皇帝不对议会负责,排除CD。所以答案选B。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意志帝国宪法》 【名师点睛】关于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从命题角度上看,德意志统一战争的目的和德意志代议制进步性和局限性仍是高考命题重点;从题型上看用选择题考查可能性大,多种形式的材料解析逐渐增多;从内容上看,应该掌握德意志统一、1871年宪法内容和影响,注意把启蒙思想、德日代议制、英美代议政治、工业革命、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探索等内容结合思考;在复习时可与热点联系起来:世界政治文明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世界政治文明的选择是各国的国情决定的,应尊重世界其他各国的文明。 13.《中英虎门条约》(《南京条约》附约)中的“领事裁判权”规定英人华民交涉词讼对英人如何科罪,应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当时作为清朝谈判大臣的耆英得意洋洋地认为,这一条款的订立,“杜绝衅端,永远息争相好起见,两无偏枯,亦两无窒碍”。此材料突出反映了 A. 当时统治者严重缺乏近代法权观念 B. 领事裁判权是近代中国司法主权半殖民地化的一个标志 C. 耆英试图维护传统的朝贡礼仪外交体制 D. 领事裁判权的实施促进了国人法律意识的转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近代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获得的领事裁判权,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而耆英还认为“杜绝衅端,永远息争相好起见,两无偏枯,亦两无窒碍”,说明清政府没有认识到中国的司法独立权遭到破坏,这反映了缺乏法权的观念。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中未涉及司法主权半殖民地化的关键信息,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到朝贡礼仪的信息点,排除;D项,清政府没有意识到司法主权的被破坏,所以不可能促进国人法律意识的转变,排除。 14.美国史学家费正清说:“1898年事变的主要意义在于,这是激进派自上而下进行变革的一场实验,它仿照了日本明治维新的模式,但以失败而告终。由此看来,……按部就班进行改革则成功之日遥遥无期,相比之下,倒是剧烈的革命也许更有成功的可能”。作者旨在说明 A. 维新变法对改变近代中国作用有限 B. 改革失败之根源在于照搬日本模式 C. 自上而下的变革不适合中国国情 D. 革命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选择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按部就班进行改革则成功之日遥遥无期,相比之下,倒是剧烈的革命也许更有成功的可能”说明革命成为大势所趋,即革命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选择。故答案为D项。AC项,材料没有体现维新变法对改变近代中国作用有限、自上而下的变革不适合中国国情,排除;B项,照搬日本模式是失败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而且也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15.辛亥革命后,溥仪的师傅陈宝琛常常议论:“民国不过几年,早已天怒人怨,国朝二百多年深仁厚泽,人心思清,终必天与人归。”保皇派的宋育仁发表了还政于清的演讲,一时传遍各地。这实质反映出民初 A. 帝制和复辟仍据占思想主流 B. 革命党人的影响力迅速下降 C. 共和国家权威与象征的建设不足 D. 封建势力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民国不过几年,早已天怒人怨”“人心思清,终必天与人归”“保皇派的宋育仁发表了还政于清的演讲,一时传遍各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段材料反映了民国建立后,民国初年部分国人对清朝的“怀念与向往”,表明共和国家权威与象征的建设不足,从而导致材料所述的言论的出现。故答案为C项。A项,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排除;BD项,材料无法体现革命党人的影响力迅速下降、封建势力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排除。 16.武昌起义爆发前夕,刘复基、杨洪胜、彭楚藩三位革命党人不幸被捕,在回答清政府官员“为何要造反”的责问时,彭楚藩答称:“庚子之役,仇教仇洋,引起战祸,及至兵临城下,又将汉族良善臣民任意杀戮,甚至瓜分倡议,不惟无以挽救,犹谓将中国送与外人,不予家奴。”材料可以说明 A. 《辛丑条约》签订引发庚子拳乱 B. 武昌起义为被杀戮的良善臣民复仇 C. 部分政府官员同情革命党人暗中支持 D. 清政府卖国行径引起中国人民反对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为何要造反”、“庚子之役,仇教仇洋,引起战祸,及至兵临城下,又将汉族良善臣民任意杀戮,甚至瓜分倡议,不惟无以挽救,犹谓将中国送与外人,不予家奴”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政府的卖国行为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反对。故答案为D项。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庚子拳乱指的是义和团运动,是义和团运动引发了八国联军侵华而最终导致《辛丑条约》的签订,此项表述因果关系有误,排除;B项,武昌起义为被杀戮的良善臣民复仇的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涉及到政府官员同情革命党人或暗中支持革命党人的史实,排除。 17.胡兰成《山河岁月》评述:“五四时代是个分水岭,从此军阀要过时,国会的花要谢,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新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了。”这表明五四运动 A. 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B. 促使社会主导力量发生了变化 C. 冲击辛亥革命以来的民主秩序 D. 改变了国家政权的性质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新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了”可知,这一时期社会主要力量来自于“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体现了社会主导力量发生变化。故答案为B项。A项,五四运动并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排除;C 项,辛亥革命以来的民主秩序是被北洋军阀的统治所破坏,不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与辛亥革命的革命目标是一致的,排除;D项,五四运动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当时的中国仍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 18.1922年,中共一大代表刘仁静在北京创办《先驱》刊物,发刊词中指出“本刊第一任务是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实际的情形,而求得一最合时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其中“最合时宜”的方案是指 A. 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B. 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C. 废除君主专制制度 D. 实现革命阶级联合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2年”“中国的客观实际的情形”是处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控制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合时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是国共合作,共同领导国民革命运动,打倒列强除军阀。故答案为D项。AB项,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超越当时历史发展阶段,排除;C项,1912年辛亥革命后已经废除君主专制制度,排除。 【点睛】知识型选择题的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 19.土地革命时期,在农村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在解放区,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这两次土地改革 A. 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 为争取全民族抗战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C. 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 D. 完成了旧民主主义革命任务 【答案】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次土地革命都使农民分到土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故答案为A项。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次土地革命均与抗日战争无关,排除;C项,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在新中国三大改造完成之后,排除;D项,材料涉及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而不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排除。 20.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到:“(共产党人)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1895年,恩格斯却指出:“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这表明 A. 恩格斯主张放弃暴力斗争的形式 B. 资产阶级的政治民主化逐步完善 C. 19世纪末社会主义运动走向低潮 D. 议会斗争得到各国工人政党赞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出工人阶级可以通过选举的方式来进行斗争,这是一种合法的斗争手段,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人民权利的进一步完善。故答案为B项。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直主张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这一点没有放弃,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19世纪末社会主义运动走向低潮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世界工人阶级运动有第二国际的指导,也并没有走向低潮,排除;D项,材料只能反映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工人阶级的斗争方式发生了一些改变,并没有反映出各国工人政党都赞同议会斗争的方式,排除。 21.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的政治理念是 时间 政策 名称 1947年5月 设立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1980年3月 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 1997年7月 设立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A. 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B. 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C. 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D. 实事求是,与时倶进促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这三项政策是中国共产党结合各个历史时期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政策。设立民族自治区,是考虑到我国大杂居,小聚居的国情,也是从我国各民族历史实际情况出发的产物,设立经济特区是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外开放的产物,体现了从实际出发,设立特别行政区是充分考虑了港澳台地区的实际情况,因此他们体现的共同的政治理念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故答案为D项。A项,深圳特区没有体现民族利益至上的观点信息,排除;B项,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没有体现独立自主的原则,排除;C项,深圳特区没有体现民族平等的信息,排除。 22.严安林在《蔡英文上台后的两岸关系走向》一文中指出:“蔡英文为求当选提出了‘维持两岸现状’的承诺,提出在两岸之间要‘积极沟通’、‘不挑衅’与‘无意外’,但在其否认‘两岸同属一中’的‘九二共识’情况下,即在坚持既有‘台独’立场情况下,如何实现‘维持两岸现状’的承诺与目标,是大有疑问的。”下列有关两岸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处理两岸关系的基础是“九二共识” ②台湾当局仍具有积极沟通的诚意 ③“一国两制”已被海峡两岸普遍接受 ④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A. ①③ B. ①②④ C. ①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中“在其否认‘两岸同属一中’的‘九二共识’情况下,即在坚持既有‘台独’立场情况下,如何实现‘维持两岸现状’的承诺与目标,是大有疑问的”可以看出处理两岸关系的基础是“九二共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①④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项。ABD项,台湾当局仍具有积极沟通的诚意、“一国两制”已被海峡两岸普遍接受的表述材料信息不能体现,所以②③不符合题意,凡带有②③的选项都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的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同时由于该题型的逻辑性较强,所以同学们还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史学理论水平。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而筛选法又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肯定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最后得出正确答案。否定筛选法又称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得出正确答案。 23.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写道:“在外交政策中,政治家常常通过寻求共同利益来达到目的。毛泽东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下列外交事件中,明显地体现了毛泽东上述外交思想的是 A. 实行“一边倒”政策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 反帝反修“两个拳头出击 D.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苏关系已经恶化,中美仍存在敌对状态。依据材料中“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基辛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外交事件是指中美关系的缓和。故答案为D项。A项,“一边倒”指倒向社会主义苏联,此时中苏关系恶化,排除;B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属于外交的准则,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以1964年为转折点,中国反帝反修“两个拳头出击”外交战略中,以意识形态斗争为主的“反修”方针开始与国家安全战略联系到一起,与材料中“基辛格”不符,排除。 24.历史漫画以幽默、夸张的笔法描绘历史现象或事件,并赋以深刻的寓意。观察下面日本大国崛起漫画,理解最准确的是 A. 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得到日本关注 B. 日本吸取历史教训,实现和平崛起 C. 日本成为政治大国,谋求“入常” D. 世界多个力量崛起,形成多极格局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漫画中的人物形象和电视上“CCTV”“大国的崛起”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日本关注中国的崛起。故答案为A项。B项,根据所学可知,日本逃避“二战”责任,并未吸取历史教训,排除;C项,“二战”后,日本成为经济大国,没有成为政治大国,排除;D项,漫画没有体现“多个力量崛起”,“形成多极格局”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点睛】漫画题中的“看图”,是指对图文结合的理解。大多数高中历史试题中的漫画都是图文结合类的,图是主体,文字起补充和说明作用。但很多时候漫画中的文字(含漫画的标题)对解题起关键作用,所以考生一定要结合漫画中的文字来“看图”,其要领如下: a.分解标题中的文字信息,对应漫画中的图片信息,确定漫画的主题; b.看图中有无明显表现出夸张、讽刺等意味的信息,结合漫画创作的时间点(或其他提示时代的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25.目前,新兴市场国家已形成了多个国际合作机制,代表性的有:“金砖国家”机制、中俄印三方会晤机制、“8+5”中的五国会晤机制、气候谈判中的“基础四国”机制等。这实质上反映了 A. 国际政治格局已转入发展中国家广泛参与的合作机制 B. 世界多极化促进了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C. 国际力量对比朝着相对均衡化和多极化的方向演进 D. 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秩序重构中占据主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注意材料中“国际合作机制”的国家组成及设问的限定“本质”,由此可以看出国际力量进行重新的分化组合,达成新的平衡,促进了多极化方向发展。故答案为C项。A项,国际政治格局已转入发展中国家广泛参与的合作机制只是表面现象,排除;B项,材料看不出多极化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排除;D项,仅从材料信息不能得出发展中国家占据主动的结论,排除。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以中国为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雅典国家的出现是在经济发展中直接从氏族组织发展出来的。周人型则是:氏族、血缘组织化在地缘组织之中,汉语“国家”这个词的组成“国+家”,很有意义地反映了国家形成中的历史现实。西周春秋的国家仍是由城邦组成的,从一开始就有上下领属关系。诸侯分出去的城邦,受诸侯国君的领导,没有哪个国家对它的领土四至有清晰的观念,后在战国时形成领土国家。希腊的古代城邦,都是些独立的城邦国家,在城邦居民管理城邦的权力上,西方古代城邦居民的权力保存并发展下来,出现近代民主;东方古代城邦居民的权力却削弱、最后在实际生活中消失了,我们只有皇权而没有民主。 ——摘编自何兹全《中国古代社会及其向中世社会的过渡》 材料二 封建社会,中国女性处于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中,经济方面也无法独立,因而缺乏参政意识。…… 1949—1959年中国妇女参政状况表 时间 会议 女性比例 1949年 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 10.4%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1.9% 1959年 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2.3% ——据百度百科整理 材料三 1949年标志着新中国由观念而成为现实,但对于新生的政权来说,它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塑造新的国家形象。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新中国”的标志——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新中国建立新的政治秩序和新的经济秩序以塑造新的国家形象,同时推行社会改革,在重建社会结构中,群众运动再次被有效地加以运用,以形成强大的社会與论,通过“翻身”意识等建立“积极的国家形象”,并赢得广大民众的普遍认同。拒绝“继承”旧中国一切外交“遗产”,从而“在整个战略上处于主动地位”,这极大地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摘编自周良书《“新中国”观念的生成和国家形象的初步建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古希腊相比中国早期国家形象的不同。 (2)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古代妇女缺乏参政意识的原因。(不得照抄原文)。概括表格反映的1949—1959年中国女权状况。分析出现这状况的政治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新中国塑造新国家形象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答案】(1)不同:国与家结合;地缘与血缘结合;由城邦国家发展为领土国家;城邦之间有统属关系;逐渐形成皇权、专制主义。 (2)原因:妇女深受男尊女卑的封建纲常思想影响;妇女在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中处于从属地位。 状况:妇女政治地位提高;妇女参政意识增强。 原因:政治:1954年宪法的颁布和人民代表人会制度的建立,为妇女参政提供保障。 (3)特点:国家仪式:利用开国大典及国庆等节日塑造;采用群众运动的方式:广泛的动员民众参与;多方面塑造:政治、经济、社会都建新秩序,树新形象;内政外交结合:内建新政权,外建独立自主的新外交关系。 意义:使新中国赢得了广大民众的普遍认同;巩固了政权;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中“氏族、血缘组织化在地缘组织之中,汉语‘国家’这个词的组成‘国+家’”得出:国与家结合;地缘与血缘结合;依据材料中“诸侯分出去的城邦,受诸侯国君的领导,没有哪个国家对它的领土四至有清晰的观念,后在战国时形成领土国家”得出:由城邦国家发展为领土国家;依据材料中“西周春秋的国家仍是由城邦组成的,从一开始就有上下领属关系”得出:城邦之间有统属关系;依据材料中“东方古代城邦居民的权力却削弱、最后在实际生活中消失了,我们只有皇权而没有民主”得出:逐渐形成皇权、专制主义。 (2)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中“处于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中,经济方面也无法独立”等信息可以得出结论:妇女深受男尊女卑的封建纲常毒害;妇女在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中处于从属地位。第二小问“状况”,主要从参政意识增强和社会地位的提升的角度分析作答。第三小问“原因”,实际是要求把历史事件还原到具体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只要结合1949—1959年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状况进行回答即可。 (3)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中“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新中国的标志——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得出:利用开国大典及国庆等节日塑造;依据材料中“群众运动再次被有效地加以运用,以形成强大的社会與论,通过翻身意识等建立积极的国家形象,并赢得广大民众的普遍认同”得出:广泛的动员民众参与;多方面塑造;依据材料中“新中国建立新的政治秩序和新的经济秩序以塑造新的国家形象”得出:政治、经济、社会都建新秩序,树新形象;依据 材料中“拒绝‘继承’旧中国一切外交‘遗产’,从而‘在整个战略上处于主动地位’”并结合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策略得出:内建新政权,外建独立自主的新外交关系。第二小问“意义”,依据材料中“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赢得广大民众的普遍认同”“从而在整个战略上处于主动地位,这极大地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意义:是使新中国赢得了广大民众的普遍认同;巩固了政权;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27.英国近代选举权的变化和文官制度的确立发展反映了民主化进程加快的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2年,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但工人阶级被排斥在外。1836年后,工人阶级为争取选举权掀起了宪章运动。1866年后,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妇女为争取选举权展开了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已实现全民普选。 ——摘编自钱乘旦等《英国通史》 材料二 18世纪末以来,英国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日趋重要,建立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成为当务之急。1854年,在工业资产阶级的强烈要求下,《诺新科特——屈维廉报告》发表,对文官的选拔、晋升等提出改革建议。根据此报告,英国于1855年和1870年两次颁布法令,确立了近代文官制度。它规定由独立于党派政治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文官考选事宜,引入公平竞争机制,优胜劣汰、选贤任能。文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选的影响,只要无过失就不受免职处分,可一直工作至退休。文官不得参加政治活动,不得兼任议员或政务官员,不得参加政党和营利性经济活动。有人称文官为“从不更迭的幕后政府”。 ——摘编自张延华《廉洁与效率:英国两次文官制度改革的共同价值取向》 (1)材料一中,英国选举权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试概括英国选举权变化历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文官制度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答案】(1)阶段:1832年,选民人数增加,但主要是富人享有选举权;至1885年基本实现成年男子普选权;二战前夕实现全民普选。特点:长期性;艰巨性;渐进性;斗争推动变革。 (2)特点:通过立法确立;建立独立于党派的考试机关;文官政治中立。 原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法治社会;英国资产阶级政党政治的影响;建立廉洁高效行政管理体系的需要。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阶段”,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在回答英国选举权的变化经历的阶段时一定要注意材料中的1832年、1885、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等几个关键的时间点,然后再突出每个时间点的选举权变化的显著特征即可,例如,1832年选民只是人数增加,1885年则已经基本实现成年男子普选权,仅仅是成年男子,“二战”前夕才真正实现了全民普选。第二小问“特点”,主要是回答实现全民普选权不是一个一帆风顺的事情,而是要经过长期的不断的斗争等等方面的内容即可。 (2)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中“英国于1855年和1870年两次颁布法令,确立了近代文官制度”得出:通过立法确立;依据材料中“规定由独立于党派政治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文官考选事宜,引入公平竞争机制”得出:建立独立党派的考试机关;依据材料中“文官不得参加政治活动,不得兼任议员或政务官员,不得参加政党和营利性经济活动”得出:文官政治中立。第二小问“原因”,依据材料中“英国于1855年和1870年两次颁布法令,确立了近代文官制度”结合所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知识得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法治社会;依据材料中“文官不得参加政治活动,不得兼任议员或政务官员,不得参加政党和营利性经济活动”意味着防止文官参与政党活动,即受到英国资产阶级政党政治的影响;依据材料中“英国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日趋重要”得出:工业革命需要政府加强对社会经济的管理;依据材料中“建立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成为当务之急”得出:建立廉洁高效行政管理体系的需要;依据材料中“在工业资产阶级的强烈要求下”得出: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推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 【点睛】材料解析题五步解答法 a.读:通过阅读理解材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目的前提,一般采取读两遍的方法。第一遍通读材料,粗知要略,理解立意主题。第二遍根据问题再回头读材料。 b.找:最大限度找到有效信息,这是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关键。 c.想:根据题目要求,不仅要回想教材内容,更要领会命题立意,即试题立意思想观点。 d.答:组织答案是具体操作的核心环节。包括审题、规范组织、按分作答等几个方面。 e.查:认真检查,看观点是否正确,论点与材料是否一致,论证是否充分,要点是否齐 全,力争将过性失分降到最低程度。 28.[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辛丑条约》规定:“在天津周围20里内不得驻扎中国军队,……”这一条实际上是剥夺了清政府在天津的驻兵权。因此,清朝官员都不敢带兵去接收天津。袁世凯则提出“迨至交津有期,而各国订立条约,复有距天津二十华里,华兵不能驻扎之议。迭经电请外部向各国公使磋商,始议明巡警不在此列。维时天津盗贼繁多,疮痍满目,兵力既不能到,则唯赖巡警以震慑而绥靖之。” 材料二 1902年袁世凯代表清政府正式接管天津,并成立天津巡警总局,其制度建设,也从照搬英日,发展到了在参考国情后的系统建设。警察在治安、巡逻、税收、户籍等领域作用明显。清廷于是在1906年下令在全国各地兴办警察机构。警察制度的建立,将政府的社会管理功能更加科学化和功能化,避免了军警不分的状况,明确了民事、刑事、治安等多种社会案件的管理职责,对于维护清廷统治,推动近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和近代城市治安管理,起到了很明显的积极作用。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天津近代警察制度创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天津近代警察制度创立的目的并分析其影响。 【答案】(1)背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签定;列强剥夺清政府在天津的驻军权;天津盗贼众多,社会秩序混乱;袁世凯结合中西情况推动建立。 (2)目的:恢复清政府对天津的控制;维持天津社会治安。 影响:推动了全国性警察制度的广泛建立;将政府的社会管理功能更加科学化和功能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护清廷统治;促进了近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和近代城市治安管理。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中“《辛丑条约》规定”得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签定;依据材料中“在天津周围20里内不得驻扎中国军队”得出:列强剥夺清政府在天津的驻兵权;依据材料中“天津盗贼繁多”得出:天津盗贼众多,社会秩序混乱;依据材料中“袁世凯代表清政府正式接管天津,并成立天津巡警总局,其制度建设,也从照搬英日,发展到了在参考国情后的系统建设”得出:袁世凯结合中西情况推动建立。 (2)第一小问“目的”,依据材料“袁世凯则提出‘迨至交津有期,而各国订立条约,复有距天津二十华里,华兵不能驻扎之议。迭经电请外部向各国公使磋商,始议明巡警不在此列。维时天津盗贼繁多,疮痍满目,兵力既不能到,则唯赖巡警以震慑而绥靖之’”,结合所学知识,从恢复清政府对天津的控制、维持天津社会治安的角度,客观归纳命题结论即可。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中“下令在全国各地兴办警察机构”“推动近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和近代城市治安管理”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警察制度的建立、中国近代城市治安管理、中国政府机构的近代化进程的角度,系统归纳命题结论即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