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普通班)卷·2018届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2017
高二普通班下学期开学考试 历史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 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2小题,满分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此处“天下一大变局”的本质内涵是 A.“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 B.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 C.分封制向郡县制的转变 D.君主专制取代了宗法制 2.《礼记》中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实行这项政治制度的目的是 A.建立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B.用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 C.为了更好地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 D.为了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继承上的矛盾 3. “亲亲相隐”是中国封建社会一项重要的司法原则,也就是指亲属之间可以藏匿、包庇犯罪而不负刑事责任。如以严苛著称的《大明律》中规定“同居亲属有罪互相容隐”“弟不证兄、妻不证夫、奴婢不证主”。此司法原则 A.确保了明代司法活动的公正 B.体现了宗法观念对法制的影响 C.损害了明代法律的权威性 D.认可了家庭在司法中的地位 4. 观察下面两幅不同时期的山东地图。左图到右图的变化主要说明了古代山东地区 A.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加强 B.行政区划范围由小到大 C.在全国的政治地位提高 D.行政机构设置由繁到简 5. 欧阳修说:“窃以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公……又糊名、誊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厚薄于其间。”这表明宋代对科举制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A.增加录取数量,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B.降低报考要求,扩大官吏人才来源 C.完善考试程序,体现公平竞争原则 D.革新考试内容,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6.王阳明和马丁·路德两位大哲是同时代人。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人们都喜欢拿王阳明和马丁·路德作比较。有的西方学者更直接称王阳 明为“中国的路德”,这是因为王阳明 A.敢于公开挑战孔孟正统思想 B.认为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 C.提倡从自己内心中寻找“理” D.强调先知后行提升自我修养 7.黄宗羲提出:“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顾炎武认为:“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这些言论( ) A.体现出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B.反映了两人对明清易代的认可 C.说明了清初思想控制的松弛 D.秉承了战国以来民贵君轻思想 8.青蒿入药,在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帛书《五十二病方》、《神农本草经》、《补遗雷公炮制便览》、《本草纲目》等典籍都有记载。屠呦呦温习中医古籍、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制出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并成为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这说明( ) A.中国的中医得到了世界认可 B.中国医学一直重视总结实践经验 C.古代医药典籍对科研有启示 D.中国医学极重视理论概括和抽象 9. 1991年,宁夏出土了佛经《吉祥皆至口和本续》九册,经专家鉴定为木活字印本,这是目前世上最古老的木活字印刷品,这个发现改写了关于木活字产生于元代的传统记载,把木活字的发明时间大大地推前了。材料说明( ) A.一切历史必须以考古为前提 B.考古研究可以考证历史史实 C.元代木活字记载为前人杜撰 D.活字印刷术的产生不能确定 10.在甲骨文里,“帝”字形所象的是架起木燃烧的样子,表祭祀最高天神的褅祭,属专用动词,后演变为单指被祭祀的最高天神——天帝,成为名词,再从指最高天神发展成人间的最高统治者。“帝”的字意演变说明( ) A.人神共治是中国特有文化 B.汉字是文明的载体 C.君权神授催生了天人关系 D.皇权源于宗教祭祀 11.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思想的相同点是 A.关注对自然界本身的探讨和解释 B.强调人是认识的主体 C.个人的主观感受是判断事物的标准 D.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社会主义思想史·第一卷》和《欧文文集》整理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张载和欧文各自开展社会实验的背景。(12分)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张载和欧文都探索了理想社会,分析两者的异同。(13分) 3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代书院(有别于官学的另一种教育系统)的课程设置与地方官学、国子监的课程设置相近,以四书五经为主。 19世纪60年代起,我国出现一批新式学堂,开设了外语翻译、轮船驾驶、天文、测算、军械、行军布阵等课程。 材料二 1912年1月蔡元培出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持制定“壬子癸丑学制”,实行废除读经等改革措施。 袁世凯上台以后,规定“各学校均应崇奉古圣贤,以为师法”,“中小学均加读经一科”。 材料三 1917年北京大学开始改革时,陈独秀刚满38岁,胡适26岁,钱玄同30岁,刘半农28岁,鲁迅36岁,李大钊29岁,蔡元培41岁。同年,林纾已经65岁,严复已经63岁,奉鸡铭60岁,段祺瑞53岁。北大的新旧之争就不奇怪了。 (1)洋务运动时期的新式学堂与清代学堂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 (2)蔡元培和袁世凯对于读经的做法,各自目的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概括当时北大教员构成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2分) 28.(14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35. (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武帝曰:“三代受命,其符安在?灾异之变,何缘而起?” 黄仲舒答曰:“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皆积善承德之效也。……上下不和,则阴阳缪戾而妖孽生矣,此灾异所缘而起也。” ——摘编自《汉书•黄仲舒传》 天下事有大根本,有小根本。正君心走大本。臣闻人主所以制天下之事者,本乎一心,而心之所主又有天理、人欲之异。二者一分,而公私邪正之途利类。盖天理者,此心之本然,循之则其心公而且正;人欲者,此心之疾疚,循之则其心私而且邪。 ——朱熹 材料二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对中国国家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可是,到了近代,儒学却连连遭到批判,其地位和影响不断削弱、衰徽,最终失去主流、统冶地位,被边缘化。这是中国儒学发展、演变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儒学的衰徽其实是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社会转型和文化革新、文化转型的必然结果。这一过程与中国近代化的展开、古代社会的解体基本同步,其历史必然性不言而喻。不同性质的社会变革一旦在中国展开,文化革新就相应提上了日程.就势必要不断触动传统儒学,以致最终否定它的神圣地位。在变革过程中.中国古代社会结构逐步解体,儒学也势必随之同步衰徽。 ——张锡勤《儒学在中国近代的命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董仲舒与朱熹君权观的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者的思想源由。(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儒学衰落的原因。(5分) 答案 1-5BCBAC 6-10C D C B B 11-15BBDDA 16-20C A D B B 21-25ADACB 26-30B C DDC 31-32D C 33、 (1)张载:儒学危机和三教合一的趋势;商品经济繁荣对民俗民风的冲击;土地兼并严重。(每点2分,共6分) 欧文:工业革命开展,机器大生产和工厂制度的出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矛盾尖锐;工人生活悲惨。(每点2分,共6分) (2)异:①方式上:张载以复古的方式在儒家经典中寻找理想社会;欧文:根据自己的社会实践开创性地探索理想社会。 ② 内容上:张载的理想社会是以奉行儒家伦理道德和维持等级秩序为特色的;欧文的理想社会是财产公有,权利平等的社会主义社会。 ③前提:张载的理想社会是建立在农业社会的基础上;欧文的理想社会是建立在工业社会的基础上。(每个方面4分,任意答两个方面得满分8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同:两者都缺乏实现的社会基础(空想);两者都充满了理想色彩;都强调天下大同(为公);都重视实验验证。(言之成理即可,每点2分,答出任意2点得4分,答出3点以上得满分5分) 34、(12分)评分参考 答案:(1)改变了过去以经学为主的教学内容;主要培养从事实际事务的有用人才。 (2)蔡元培:反对封建统治思想,传播民主共和思想。袁世凯:尊孔崇儒复古,为专制统治服务。 (3)特点:年龄倾向年轻化;新旧思想共存。 原因:蔡元培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35、 (1)君权观:董仲舒通过神化皇权来加强君主权威,通过灾异学说、天人感应学说来劝诫君主行德政。朱熹从“理”这一哲学高度来论证君主专制的合理性,通过正君心学说,要求君主“存大理.去人欲”。(6分) 源由:董仲舒主要吸收阴阳五行家等具有神秘色彩的学说;朱熹主要吸收的是具有思辨思维的佛教等学说。(4分) (2)原因:①儒学不能适应近代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存的社会需要是其衰落的社会根源。②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使儒学失去了与之最佳匹配的经济基础。③政治变革和社会运动的兴起,作为统治精神工具的儒学必然成为众矢之的。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使儒学赖以存在的阶级基础日渐薄弱。⑤封建制度的逐渐解体,导致儒学失去赖以存在发展的政治基础。⑥封建帝制的推翻,使儒学丧失官方哲学的地位。⑦西学的传入及倡导,使古老儒学相形见绌,从而导致对儒学的怀疑或否定。⑧“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并逐渐取代文言文,使传统儒学逐渐失去传承的文字载体。⑨科举制的废除,使儒学失去制度依托。(5分,任答4点即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