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卷·2019届江苏省泰兴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必修)(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9届江苏省泰兴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必修)(解析版)

全*品*高*考*网, 用后离不了!‎ 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必修)试卷 命题人:印勇 审题人:印勇 第I卷(客观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净为天下正。”这句话出自下列哪位思想家之口?‎ A. 孔子 B. 孟子 C. 韩非子 D. 老子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净为天下正”指的是朴素的辩证法,这是道家老子的主张,故D项正确;孔子主张“仁和礼”,故A项错误;孟子主张“仁政”,故B项错误;韩非子主张变革和中央集权,故C项错误。‎ ‎2.‎ ‎ “雾霾”在中国古代也有多次记载。1758年发生了一次“霾灾”曾导致通惠河上的漕运停止,京城多处粮仓告急,乾隆皇帝亲率王公大臣在紫禁城太和殿前焚香祭天以期感动上苍。乾隆应对“霾灾”的做法受哪位思想家思想的影响 A. 孔子 B. 董仲舒 C. 朱熹 D. 王阳明 ‎【答案】B ‎【解析】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百姓要服从天子的统治;天子必须按天意行事,如果违背天意,上天就会降灾以示惩罚。题干中,乾隆皇帝通过“焚香祭天”的方式应对“霾灾”,祈求上天免除灾难,这是深受董仲舒思想影响的结果。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材料中的意思与孔子的鬼神观不符,排除A项。朱熹是理学的代表人物,王阳明是心学的代表人物,排除CD两项。‎ ‎3.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载“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这一主张 A. 完全否定内心自省的认知途径 B. 强调以实践促进良知的发展 C. 片面强调用良知指导实践 D. 强调实践是实现良知的唯一途径 ‎【答案】B ‎...........................‎ ‎4. 明清时期一位思想家被人称作“快口直肠,目空一世,愤激过甚”,自称“不信道,不信仙释,故见人则恶,见僧则恶,见道学先生则尤恶。”下列不属于其思想主张的是 A.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 反对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 C.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 批判礼教的虚伪,主张童心说 ‎【答案】A ‎【解析】材料中““不信道,不信他释,故见人则恶,见僧则恶,见道学先生则尤恶”说的是李贽的思想,A是顾炎武的思想,B、C和D均是李贽的思想主张,排除。‎ ‎5. 中国诗词学会史文山说“它以俗为尚和口语化、散文化的语言风格,是融大俗大雅于一体的绝唱,具有明快显豁自然酣畅的审美取向,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文学民间文学。”下列作品属于这一文学体裁的是 A. ‎ B. ‎ C. ‎ D. ‎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诗经》的特点是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现实感强,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离骚》是抒情长诗,特点是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故B项错误。《窦娥冤》是元曲的代表作,通俗生动,豪放飘逸,“是融大俗大雅于一体的绝唱”,符合材料信息,故C项正确。《红楼梦》为明清小说的代表,故D项错误。‎ ‎6.‎ ‎ 英国思想家弗兰西斯·培根认为,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科学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段材料主要反映 A. 三大发明在推动欧洲社会转型中的重要作用 B. 国家、宗教未能对欧洲社会的转型发挥作用 C. 三大发明对欧洲社会的转型起了决定作用 D. 指南针推动了欧洲新航路的开辟 ‎【答案】A ‎【解析】三大发明传入欧洲时,欧洲正开始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转变时期。三大发明起到了推动欧洲社会转型的作用,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涉及国家、宗教在欧洲社会转型中的作用,排除B项;三大发明对欧洲社会转型起到推动作用而不是决定性作用,排除C项;D项对材料信息概括不全面,排除。‎ 点睛: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靠冷兵器耀武扬威的骑士阶层日益衰落。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欧洲人还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因此马克思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7.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列出了以下项目,据此推断他研究的朝代应该是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宋朝 ‎【答案】D ‎【解析】北宋时期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宋人尚意”,书法追求个性,不太注重法度;宋朝时期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B、C项。‎ ‎8. 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陈独秀倡导“用科学的态度、精神、思想和方法去对待一切传统观念和社会问题,以至于人生”。二者的区别是 ‎①前者重在科学技术,后者重在科学精神、方法 ‎②前者属于制度层面,后者深入到文化层面 ‎③前者用于反侵略,后者推动思想解放 ‎④前者思想来源于西方,后者思想源于传统文化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②③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相关知识。学生要了解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特点。根据所学,魏源的主张属于技术层面,师夷长技以制夷主要是学习西方的技术。故②错误。此外,两者都是源于西方的思想文化,故④错误。而其余两项符合史实。故选B。‎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实质 ‎9. 康有为在《物质救国论》中认为:“孟子言治天下,皆曰与民同之,此真非常异义,全与西人议院民主之制同。”这反映出康有为思想的特点是 A. 借儒家学说宣传西方政治 B. 借西方政治学说弘扬传统文化 C. 对儒家思想全盘肯定 D. 对西方政治学说全盘肯定 ‎【答案】A ‎【解析】材料强调了儒家的思想和西方政治学说有相同的地方,这是康有为在借儒家思想宣传西方政治学说以便于人们接受,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是借传统文化来弘扬西方政治学说,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康有为既非全盘肯定儒家思想也非全盘肯定西方政治学说而是在借儒家思想宣传西方政治学说,所以选项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10. 陈独秀在其《吾人最后之觉悟》一文中把向西方学习分为“学术”、“政治”、“伦理”三个阶段的觉悟,下列言论属于“伦理的觉悟”的是 A. “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之利器”‎ B. “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C. “师夷长技以制夷”‎ D. “以科学和人权并重”‎ ‎【答案】D ‎【解析】材料“外国之利器”主要是指西方的坚船利炮,故A项错误;“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主要是学习西方的制度属于政治觉悟,故B项错误;“师夷长技以制夷”主要停留在学习西方技术方面,故C项错误;“以科学和人权并重”主要是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故D项正确。‎ ‎11. “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倾耳以迎其建于自由、人道上之新俄罗斯之消息,而求所以适应此世界的新潮流,勿徒以其目前一时之乱象遂遽为之抱悲观也。”材料中“世界的新潮流”是指 A. 实现民主共和 B. 发展资本主义 C. 资产阶级革命 D. 社会主义革命 ‎【答案】D ‎【解析】“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指的是十月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所以材料中“世界的新潮流”是指社会主义革命,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中“世界的新潮流”是建立社会主义国家而非实现民主共和,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中“世界的新潮流”是发展社会主义而非发展资本主义,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中“世界的新潮流”是无产阶级革命而非资产阶级革命,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反映的是十月革命。‎ ‎12. 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说:“古今万国,……由专制政治,趋于自由政治……此所谓立宪制之潮流……。……吾国欲图世界的生存,必弃数千年相传之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也。”以下何事也符合陈独秀这一思想主张的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辛亥革命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弃数千年相传之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没有建立民主共和国,故A项错误;洋务运动不反对封建制度,故B项错误;义和团运动也没有建立民主共和国,故C项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弃数千年相传之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学生应该明确其含义,再结合辛亥革命相关知识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13. 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总结了革命的教训以及国内外形势提出来的,体现孙中山先生与时俱进的精神,是三民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下列有关新三民主义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提出了明确的反帝要求 B. 它代表工人、农民的根本利益 C. 它极大地推动国民革命的发展 D. 它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答案】B ‎【解析】新三民主义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不代表工人、农民的利益。B项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项。新三民主义在坚持反封建的同时明确了反帝要求,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有着相同的革命目标,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其他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 点睛:本题属于否定选择题(逆向选择题)。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干意思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解答此类题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 ‎14. 毛泽东说:“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不然就很困难。……敌人不来,我们就在这里练兵,发动群众,敌人来了,我们就靠这个家和敌人作战。我们以家为依托,不断向外发展。”与这段话相关的是 A. 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B. 新民主主义理论 C.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D. 统一战线思想 ‎【答案】C ‎【解析】从材料的叙述上看,毛泽东认为打仗需要有一个“家”,也就是根据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根据地有关的理论市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与此无关;B选项主要论述的是革命方向和阶级问题;D选项材料与此无关。‎ ‎15. 以下不同时期的革命形势示意图中,与毛泽东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处于同一时期的是 A. ‎ B. ‎ C. ‎ D. ‎ ‎【答案】D ‎【解析】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发表于抗日战争时期,D项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平型关大捷,故答案为D项。A项是国民革命运动时期,B项是解放战争时期,C项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本题的解答首先是根据图片信息确定各自反映的历史时期,如图一反映的是北伐战争进程,应当是国民革命运动时期;图二反映的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属于解放战争时期;图三反映的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属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图四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取得的重大胜利——平型关大捷。再联系所学《新民主主义论》发表于抗日战争时期,据此确定答案。‎ ‎16. 下面漫画反映的是票证在不同时期价值观的变化,从理论根源上看,导致这种变化的是 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科学发展观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后使中国富起来的重大事件,使中国从贫穷、落后到繁荣富强,发生这种变化起主要作用的是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其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所以答案是B。‎ ‎17. 文革期间我国科技取得长足的发展,下列科技成果属于文革期间世界首创的是 A.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 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形杂交水稻 D. 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 ‎【答案】C ‎【解析】文化大革命发生于1966—1976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1964年,故A项错误;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是1957年,故B项错误;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形杂交水稻,为中国和世界粮食增产做出了贡献,故C项正确;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是2005年,故D项错误。‎ ‎18. 1956年8月,中国遗传学的摩尔根学派和米丘林学派的主要学者第一次坐在一起,就几十年来国际上两个遗传学派争论不休的理论问题进行了缜密的探讨,收到了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效果。这种现象出现的时代背景是 A. 社会主义改造已经结束 B. “双百”方针的贯彻落实 C. 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D.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答案】B ‎【解析】1956年毛泽东提出的“双百”方针是指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即文学艺术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即科学研究上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材料反映的两个学派之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探讨,出现的时代背景是“双百”方针的贯彻落实。故答案为B项。这种现象的出现与社会主义改造和国民教育体系的形成无关,排除A、C项;“科教兴国”战略是在改革开放后提出,排除D项。‎ 点睛:“双百”方针允许和鼓励不同观点、不同流派的文化形态自由发展,提倡在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提倡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学术论争;同时,文学艺术和科学工作者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论作为我们各项事业,包括科学和文化事业的指导。“双百”方针的提出,就是要把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19.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下列有关中国教育的表述.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的是 A. 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B. 学校要面向广大工农开门 C. 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211”工程 D.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答案】D ‎【解析】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故答案为D项。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和发展高等教育的“211”工程是在20世纪90年代,排除A、C项;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学校要面向广大工农开门,排除B项。‎ ‎20. 下列关于“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的叙述和其所对应的史实,不正确的是 选项 叙述 相关史实 A 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智者运动 B 从禁欲主义到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 C 从否定天主教到否定宗教 宗教改革 D 从崇尚人性到崇尚理性 启蒙运动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否定罗马教皇和教会,但不否定宗教,C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 ‎21.‎ ‎ 启蒙运动时期某位启蒙思想家说:“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这位思想家是 A. 康德 B. 孟德斯鸠 C. 伏尔泰 D. 卢梭 ‎【答案】A ‎【解析】德意志哲学家康德对启蒙运动作出经典总结,材料中的这段话是康德说的,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均是启蒙思想家,但没有提出材料中的主张,排除B、C、D项。‎ ‎22. 伏尔泰对某政治制度这样描述:“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当了一个自由、强盛、擅长经商,又很开明的国家的首领。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伏尔泰描述的政治制度是 A. 君主立宪制 B. 民主共和制 C. 君主专制 D. 公民直接民主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却无力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说明是君主权力受到限制的君主立宪制。故答案为A项。存在君主,说明不是民主共和制,排除B项;君主权力受到制约,说明不是君主专制,排除C项;从“城市代表”来看,应当是间接民主,排除D项。‎ ‎23. 启蒙运动时期,伏尔泰提出了“砸烂一切无耻”的口号;新文化运动期间,有人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这反映了两大运动 A. 都以救亡图存作为最高奋斗目标 B. 都彻底结束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C. 都为未来社会设计了美好的蓝图 D. 都把矛头指向了专制统治和旧思想 ‎【答案】D ‎【解析】西方的启蒙运动和中国的新文化运动的比较为本题主要考查点。材料“启蒙运动时期,伏尔泰提出了‘砸烂一切无耻’的口号;新文化运动期间,有人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反映了两大运动都有反封建的要求,都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都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专制统治和旧思想,D项正确。A项表述只符合新文化运动,排除;B项表述均不符合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史实;C项表述只符合启蒙运动,排除。‎ ‎24. 自然科学理论具有惊人的预见性。海王星的发现与下列哪一理论有关?‎ A. 生物进化论 B. 万有引力定律 C. 相对论 D. 量子论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原子弹的发明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原子弹研制出来以后,爱因斯坦深感不安,曾说,如果知道自己的理论会带来如此巨大的破坏,自己还不如去做个修表匠。关系C。AB项是近代科学的代表;D项是研究物体内部微观领域的科学。‎ 考点:现代科学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因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原子武器的研发有所了解,知道是研究空间相对性问题的。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量子理论也是现代科学的支柱之一也需要了解。‎ ‎25. 2016年2月11日,美国科研人员宣布他们于去年9月首次探测到引力波——一种以光速传播的时空波动。上述发现验证的科学理论是 A. 经典力学 B. 光电效应 C. 相对论 D. 量子假说 ‎【答案】C ‎【解析】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认为,有质量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时空发生扭曲,物体质量越大,时空就扭曲的越厉害。当有质量的两物体加速旋转的时候,它们周围的时空会发生起伏、震颤和波浪。这种“时空扰动”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就是“引力波”。故答案为C项。经典力学认为,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无关,排除A项;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线照射在金属表面时,金属中有电子逸出的现象,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量子假说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材料中没有体现这方面的信息,排除D项。‎ ‎26. 1882年4月19日,下图中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因病逝世,人们把他的遗体安葬在牛顿的墓旁,以表达对这位科学家的敬仰。他与牛顿的共同点不包括 A. 继承前人成果,实现学科突破 B. 冲击封建神学,促进思想解放 C. 增强人类自信,为启蒙运动奠基 D. 实现人类价值,推动科学发展 ‎【答案】C ‎【解析】图中科学家是英国的达尔文,他提出进化论思想是在启蒙运动爆发后,不能为启蒙运动奠基。C项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 ‎27. 在人类历史上,曾产生过一系列“改变时空”的重大发明。这些发明中,来势最猛、发 展速度最快、对当代人类文明进程改变最大的是 A. 飞机 B. 电话 C. 因特网 D. 火车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在人类历史上一系列“改变时空”的重大发明中,ABD项主要改变了人类的交通和通讯方式,而互联网则大大缩小了全球空间距离,使全人类进行相互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信息传递与汇集成为可能,并以人们无法预料的速度、深度和广度,改变着人类文明的进程,故选C项。‎ 考点: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向“距离”挑战·改变世界的网络 ‎28. 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在这种“令人极度失望”的社会制度背景下兴起的文学作品是 A. 《唐璜》‎ B. 《十日谈》‎ C. 《老人与海》‎ D. 《等待戈多》‎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的在这种“令人极度失望”的社会制度背景下兴起的文学思潮是浪漫主义,《唐璜》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故答案为A项。《十日谈》是15世纪人文主义作家的作品,排除B项;《老人与海》和《等待戈多》均属于现代主义作品,排除C、D项。‎ 点睛: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政治中的黑暗和社会不平等,使人们感到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如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在此背景下,浪漫主义文学产生。‎ ‎29. “它是旧制度衰亡、资本主义上升和工业革命兴起这一时代的精神表达,它对人的理性、冷静和实用主义的反叛……蕴含着对当下的物化社会的警示。”下列文艺作品中,不具备上述特征的是 A. 《巴黎圣母院》‎ B. 《自由引导人民》‎ C. 《英雄交响曲》‎ D. 《老人与海》‎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它对人的理性、冷静和实用主义的反叛”可知,材料是对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描述。《老人与海》是现代主义作品,与材料中的风格不同,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均属于浪漫主义风格,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 ‎30.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首次通过电视实况转播,共有16.2万观众。1996年,第26届奥运会电视实况转播累计观众196亿人次,这说明 A. 普通大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B. 电视作为大众媒体,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便捷方式 C. 观众必须通过电视才能了解奥运会 D. 电视给观众带来更具冲击力的视觉享受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从1936年到1996年的电视实况转播,观众人数显著增多,这说明随着电视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日益便捷,因此选B 考点:近现代科技 点评:世界近现代科学技术历来是高考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高考主要引用新材料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题型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很少涉及。2012年高考命题,选择题仍是考查的主要题型,可能会增加非选择题,可能与现代中国的科技相联系。两次科技革命的重大成果、物理学取得的重大成就,尤其是蒸汽机、电力的广泛应用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是高考的重要命题点 二、判断题: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判断正误,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 ‎31. 文人画是一种综合型艺术,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答案】正确 ‎【解析】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因此本题说法正确。‎ ‎32. 康有为借用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则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由于阶级利益不同,二者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针锋相对。‎ ‎【答案】错误 ‎【解析】维新派和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民主主义者均代表资产阶级利益,二者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均是出于开展斗争的需要,因此本题说法错误。‎ ‎33. 孙中山的民权主义的主要内容是“平均地权”,即进行政治革命,这是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 ‎【答案】错误 ‎34. 中共十二大召开,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答案】正确 ‎【解析】1987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因此本题说法正确。‎ ‎35. 印象派绘画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法国最著名的画家凡·高的作品《日出·印象》是其中的代表作。‎ ‎【答案】错误 ‎【解析】19世纪后半期印象画派产生,法国画家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是其中的代表作。因此本题说法错误。‎ 第II卷(主观题共30分)‎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6. 古代中国文化是一元,儒学长期处于独尊地位。近代多元文化生态的出现,是中国文化的一大历史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董仲舒对策贤良,请表章(彰)六经,罢黜百家,凡非在六艺之科者绝勿进,自兹以往,儒学之尊,迪绝百流,遂乃兴学校,置博士,……二千年来国教之局,乃始定矣 ‎——梁启超《饮冰室文集》‎ 材料二晚清思想潮流与清代中期迥然有别,……学术界由一枝独秀(汉学)转向多派并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晚清士人的学术视野也较以前宽广得多,打破了传统的界限,而开始了对西学的研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1915年《新青年》的创刊以及因此而兴起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则进一步改变了中国文化的一元结构,……西方文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有了进一步的传播,……《新青年》创刊对中国文化从一元走向多元的另一重大贡献,即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使人们从儒家思想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促进了多元思想格局的出现。‎ ‎——郑大华《<新青年>创刊与中国近代的文化走向》‎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指出董仲舒提出的思想主张,分析这一主张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晚清时期中国文化的走向,请结合洋务思想加以说明。‎ ‎(3)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西方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传播”。据材料三,归纳《新青年》创刊对中国文化的重大贡献。‎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可以从中国近代的文化走向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答案】(1)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影响: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2)走向:从一元走向多元。说明: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3)文化传播: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贡献:推动中国文化从一元走向多元的进程;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4)启示:学习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 ‎【解析】试题分析:(1)据材料一提到,罢黜百家,凡非在六艺之科者绝勿进,自兹以往,儒学之尊,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指出董仲舒提出的思想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分析这一主张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 ‎(2)据材料二提到,学术界由一枝独秀(汉学)转向多派并存,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晚清时期中国文化的走向:从一元走向多元。再结合洋务思想即可加以说明: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3)本题结合所学知识即可阐述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西方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传播”: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据材料三提到,进一步改变了中国文化的一元结构……西方文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有了进一步的传播……《新青年》创刊对中国文化从一元走向多元的另一重大贡献,即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归纳《新青年》创刊对中国文化的重大贡献。‎ ‎(4)本题要求学生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从中国近代的文化走向中得到怎样的启示。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学习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特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洋务派思想;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 ‎3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之《哈姆雷特》‎ 材料三这些哲人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质世界、而且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规则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概括智者学派的核心主张。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对这一主张有何发展?‎ ‎(2)材料二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哪一核心思想?请列举能反映这一思想的文学作品及其作者。‎ ‎(3)材料三中的“这些哲人”掀起了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思想相比,他们宣扬的思想主张有何进步之处?‎ ‎(4)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三反映的这两场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本质是什么?‎ ‎【答案】(1)核心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发展: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2)核心思想:人文主义。列举:《神曲》,但丁;《十日谈》,薄伽丘;《歌集》,彼特拉克;《哈姆雷特》,莎士比亚。‎ ‎(3)启蒙运动。进步:理性;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提出资本主义社会政治构想。‎ ‎(4)本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可知智者学派的核心主张是人是万物的尺度。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苏格拉底提出了“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他强调的是人的思想力。一个人有思想力,才知道如何思考,如何正确地思考。‎ ‎(2)第一小问,材料强调了人的地位和作用,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第二小问,考查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前三杰、后三杰、和英国的莎士比亚。‎ ‎(3)第一小问,牛顿对后世的启蒙运动提供了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可知本次运动是启蒙运动。第二小问,主要考查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根据所学回答即可。‎ ‎(4)本题考查文艺复和启蒙运动的性质,都是资产阶级发起的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四、问答题: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部分1题,10分)。‎ ‎38. 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一直致力于追求中华民族复兴之梦。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有一些中国人已经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近代中国人做了哪些不断深入的努力?‎ ‎(2)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以上这些努力不断深入的原因是什么?‎ ‎(3)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人曾多次进行理论创新,将“外国的进步文化”与“中国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试举两例;并请你用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的事实证明这两次理论创新的成功。‎ ‎【答案】(1)努力: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写出任意4点得4分)。‎ ‎(2)原因: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 ‎(3)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探索出了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道路。事实:新中国的建立 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事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提升。‎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主要考查学生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联系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均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而开展的活动。‎ ‎(2)以上这些努力不断深入的原因,联系所学可知,是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从主要是资产阶级开展的斗争,以及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来看,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3)中国共产党人将“外国的进步文化”与“中国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的突出表现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产生,二者均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而产生的理论成果。新中国的建立和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可以证明这两次理论创新的成功。‎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