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9届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第I卷 本卷共25 个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生前并不得志,周游列国如“丧家之犬”;孟子游说诸国,虽声誉日隆,但是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重用;苟子虽然做过兰陵令,但是政治上未有太大建树。这反映了 A.儒学在诸子时代不是“显学” B.儒学因受到政治压制而衰败 C.儒学对治国安邦无实际效用 D.儒学与时代需求有较大偏离 2、春秋战国诸了百家著述各异,但都是反映社会变迁,各自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强调农民要“强力从事”, 发展经济;孟子强调划定土地经界;商鞅主张开垦荒地,制定阡陌(田界)。三位学者的主张都是 A.完全有利于维护统治者利益 B.基于维护农民利益的立场 C.有利于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 D.为达成富国强兵、实现统一的目标 3、孔子的学生有子曰:“其为人也学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木与!”这体现了儒学 A.注重协调人际关系 B.已经形成完整思想体系 C.借助礼乐教化百姓 D.利用理论维护统治秩序 4、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诸了百家“其言虽殊,譬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这反映了诸子百家 A.在理论上求同存异 B.有相互融合的特点 C.均为稳定统治服务 D.最终达到殊途同归 5、隋唐时期,在政府的支持下翻译了大量佛经;唐朝皇帝追尊老子为祖先,玄宗亲注《老子》,下令所有人家必须家藏一本,开元二十年还以老庄列文取士。这表明此时 A.佛道二教实现良性融合 B.道教思想社会基础牢固 C.儒家思想失去正统地位 D.政治权力影响思想传播 6、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 “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这里的“全新的创造”是指 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哲理化、思辨化 C.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D.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7、南宋时期,在朱熹等人的影晌下,出现了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等。葛兆光先生也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大的著作就是《家礼》。”这最能反映 A.理学的核心是礼教 B.“格物致知”的重要性 C.理学思想的生活化 D.“知行合一”的必要性 8、“黄氏(黄宗羲)之说,根木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材料说明黄宗羲 A.是一位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B.规划了末来民主制度蓝图 C.开启了现代民主思想先河 D.继承并发展了儒家思想 9、西方一本描写宋朝的书《中国转向内向》中说:“理学在中国占据统治地位后,整个社会走向宇宙统一规范的文化操控。加剧了中国儒学中对工具技术的攻击反驳,中国学问一向就少逻辑,所以中国古代科学虽然发达,但出不了像《几何原本》那样的体系理论。”上述材料的中心意思是 A.中国古代科技具有较强的经验性和封闭性 B.以人伦为中心的理学束缚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C.中国古代科技虽然比较发达但欠缺逻辑性 D.欧洲近代科技伴随实验科学的发展而兴起 1O、汉代以前,绘画的主要功能是“善以示后,恶以戒世”的图示宣教,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畅神”“怡情”逐步成为绘画新的价值观念,出现了描绘爱情、文士才情性貌的作品。导致这-变化的原因是 A.儒家思想渗透到艺术领域 B.绘画功能由政治转向审美 C.绘画艺术的自发意识形成 D.士人群体形成和个性觉醒 11、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治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又说:“法不立,诛不必,而欲为史者之勿贪,不可得也。”作者认为治国的关键在于 A.发展生产,百姓归心 B.从严治吏,消除贪腐 C.实事求是,经世致用 D.礼法并用,风清气正 12、杜甫的诗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他的诗歌自唐以来,即被公认为“诗史”。以下关于杜甫的诗歌说法正确的是 A.杜甫是安史之乱的亲历者,其诗歌作品可作为信史 B.作品通俗易懂。贴近民生,开创了中国市民文学的先河 C.杜甫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作为史料应加以甄别 D.是浪漫主义风格的文学作品,反映了底层人民的苦难 13、1620年,英国哲学家培根曾在《新厂具》一书中写道:“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此语赞扬了四大发明 A.改变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B.促进了入类社会的转型 C.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视角 D.是沟通东西方文明的纽带 14、考古学家在新疆和田山土的唐代于阗文书中发现厂三件《兰安序》抄本。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楷书是唐代官方文书的标准字体 B.于阗成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C.中原文化在西域地区进一步传播 D.临摹王羲之的行书在唐代成为时尚 15、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诗文之词采贵典雅而贱粗俗,……词曲(戏曲)不然,话则本之街谈巷议,事则取其直说明言。”此“词曲贵浅”的主张 A.体现了戏曲的生活化发展 B.推动了传统文学艺术的转型 C.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观 D.体现了雅俗共赏的艺术特色 16、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认为德性的根据在于知识,有知识就有德性。王阳明提出“致良知”,认为德性的根据在于“良知”,良知是是非善恶的标准。以下评述准确的是 A.都强调知识在美德形成中的主导性 B.都坚持德性在政治活动中的关键性 C.都遵循逻辑在理论体系中的建构性 D.都重视道德在个人修养中的重要性 17、智者学派指出:“对于他们来就,没有什么绝对正确或错误的东西——对一个人是正确的东西或许对另一个人就是错误的。真正的智慧应该是能觉察并能够满足自己的利益”。结此评价正确的是 A.使人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开始觉醒 B.怀疑神灵挑战正统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 C.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D.提高了雅典公民的道德修养 18、“中世纪基督教所谓的生活是为来生做准备的人类形象,已经不再适用,人们把目光放到了此生,把人推向科学和艺术关注的中心。作为先决条件,就是要普及以古希腊罗马为榜样的教育。”这一新思想的实质是 A.否定神的意志和权威 B.反对迷信强调自由 C.宣传资产阶级的文化 D.否定一切外在权威 19、陈独秀说:“近世欧洲历史为‘解放历史'——破坏君权,求政治之解放也;否认教权,求宗教之解放也;均产说兴,求经济之解放也;女子参政,求女权之解放也。”其中“宗教之解放”体现在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人生而平等” C.“与上帝直接对话” D.“主权在民” 20、“从未有过一个时代对传统观念抱有那样的怀疑太度,对人的理智能力和科学威力抱有那样的信心,对大自然的规律性与一致性抱有那样坚定的信念。”这个时代是指 A.殖民扩张时代 B.文艺复兴时代 C.宗教改革时代 D.启蒙运动时代 21、文艺复兴思想家主张人追求财富和现世的幸福,启蒙思想家考虑“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从中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时期相比,突出强调了 A.构建民权政府 B.批判神权统治 C.鼓吹人性解放 D.主张平等自由 22、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主要反映的是 A.社会契约 B.人民主权说 C.白由平等说 D.三权分立学说 23、“西方近代发生了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它们分别被看作是十六世纪和十八世纪的精神符号。十六世纪是文艺创新的世纪,十八世纪则是思想创新的世纪。”十八世纪的思想创新与十六世纪的创新相比,突出的表现在 A.推崇理性和思想自由 B.致力于政治蓝图的设计 C.鼓励追求现世的幸福 D.推动了近代社会的转型 24、苏格拉底提倡“美德即知识”。他认为正确的行为来自正确的思想,美德基于知识,源于知识。他还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没有知识便不能为善。苏格拉底这一主张 A.是对智者学派思想的反思 B.彻底否定人是万物的尺度 C.表明他否定希腊的民主制度 D.说明了知识是人类生存之本 25、“西方宗教革命和科学革命以来……把人世的勤奋创业理解为上帝的召唤,曾有助于资本主义精神的兴起;把学术工作理解为基督教的天职,也促进了西方近代人文主义教育与人文学术的发展。”材料说明 A.宗教成为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工具 B.宗教取代科学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 C.科学的发展促进了宗教职能的变革 D.宗教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第II卷 26、(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儒家家庭伦理是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它要求父子、夫妻、兄弟之间应遵守一定的礼仪规范,强调“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同时也重视家庭间的情感联系,即“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等。但又把血缘亲情提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视为处理一切社会事务的中心。比如对于父子双方有一方偷羊、另一方应该怎么办这样的问題,孔子认为应该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在被问到舜的父亲杀人、舜应该怎么办时,孟子为舜设计的方案是“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即偷偷地背上父亲逃跑,沿着海边住下来,以逃避法律的处罚。 材料二 工业革命首先给妇女走出家庭提供了特别机遇。………对妇女而言,社会工作取代了其往日生活中家庭的基础性作用。改变了家庭的首要地位。从而动摇了妇女家庭观念的基础,使家庭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包括夫妻趋于平等现象以及夫妻平等感的产生;妇女婚姻观的变化——已摆脱由婚姻获得生存的命运,她们的自立使之可能甚至必然获得其婚姻的自由;生育观的变化——冲出了教会所代表的中世纪生育观束缚, 表现出新形势下的新观念,即要求并习惯于避孕和节育。妇女们从内心不愿再作原先传统社会家庭中男人们的家庭奴仆,也不愿再在家庭男权权威的专横下愣懵懂懂地虚度一生。从此,女权意识开始萌发,妇女也有了在家庭中和男子平起平坐的愿望。 ——武汉大学黄雪蓉《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妇女家庭观念在工业社会转型中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儒家家庭伦理的特点,并分析其积极影响。(1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后英国妇女家庭观念变化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13分) 27、(13 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人文主义者认为自已找到了人生的真谛。在中国人看来,人生在世并非为了死后的来生,对于基督教所谓此生为来世的观点,他们大感不解。中国人明确认为: 人生的真谛在于享受淳朴的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的欢乐和社会诸关系的和睦。 ——摘编自林语堂《中国人》 材料二 文艺复兴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文艺复兴时期的新人,他或她是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玩物。人们不需要专心于超自然的力量,相反,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自身所固有的潜能。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西方从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是教会神学,只要人的思想世俗化了,理性觉醒了,那么神学的东西不管多么貌似强大,都是不堪一击的非常脆弱的。在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君权管辖世俗界,教权管辖精神界。……儒家的圣贤主张经世致用,相信可以把现实世界治理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秩序的、合理的世界,正因这样,儒家经学对我们社会的影响之深是罕见的。封建时代中国的皇帝,既是君,又是圣,君神合一,一切权力都掌握在手里。……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得多。 ——摘编自吴于廑《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中西方人文主义的相同主张。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西方人文主义对各自近代社会转型产生的影响。(5分) (2)依据材料三,简要解释“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的多”的原因。(8分) 28、(12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启蒙思想家霍尔巴赫主张以儒家道德代替基督教道德,在其著作中引用诸多孔子言论。霍氏认为,欧洲政府非学中国不可,因为中国可算是世界上所知惟一将政治的根本法与道德相结合的国家。由于法国启蒙运动泰斗们崇尚儒学,造就了18世纪欧洲的“中国世纪”。 盂德斯鸠认为,儒家文化因循,守旧,这便成为中国民族精神的顽症,使中国的科学得不到发展,社会总是停滞不前。他认识到仅以道德为基础的法是不够的,必须制订出明确的条文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尤其是君王的行为他认为中国皇帝集宗教与世俗于 一身,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全凭个人的意志行事,而人民必须绝对服从皇帝。因此,孟德斯鸠认为,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 请依据材料提炼一个主题并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要求: 主题明确,论据充分,逻辑严密。)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 1-5:DCDBD 6-10:BCDBD 11-15:DCBCA 16-20:DACCD 21-25:ABBAA 二、非选择题: 第26题25分,第27题13分,第28题各12分,共50分。 26、(1)特点: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实行家长制,强调长幼尊卑,重视礼仪规范;过分重视家庭亲情,情大于法。(6分) 影响: 促进了家庭和谐与团结;稳定了社会秩序,有利于巩固统治;有利于形成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家庭伦理观。(6分) (2)表观: 妇女由家庭走向社会,实现经济独立;妇女独立精神意识开始形成;夫妻关系趋于平等,夫妻平等感产生;妇女婚姻观与生育观发生变化。(8分) 原因: 工业革命为妇女提供了平等的工作机会,妇女经济地位提高;民主制度的发展成熟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妇女的政治权利;人文主义、平等自由等思想观念的传播解放了妇女思想;西方女权运动的发展;妇女知识素养的提高。(5分) 27、(1)主张: 都关注人及人自身的现实生活。(1分) 影响: 中国人文主义使人们思想趋向保守,制约向近代社会转型。西方人文主义解放了人们思想(冲击了封建宗教压迫),推动欧洲近代社会的转型。(4分) (2)原因: 神学的束缚易打破,儒学影响根深蒂固;西方君权与教权平列,中国君神合一,君权强大。(8 分) 28、要求: 主题明确,论证充分。主题2分,论证8分,小结2分。主题不必拘泥于示例。 示例: 主题: 启蒙运动的需要影响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态度。 论证: 一是肯定儒学。儒家主张“仁”“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提倡广泛地理解和体贴他人;主张“为政以德”,实施“仁政”,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以德服人,争取民心,提出重民思想。这些主张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霍尔巴赫等吸收儒学中的“仁”“礼”“仁政”“民本”等思想,以此挑战神权,推动社会变蕊,促进启蒙运动。 二是批判儒学。儒学有保守性的一面,压抑了人们的创造性,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儒学强调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成为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孟德斯鸠猛烈批判儒学维护专制统治的一面,意在抨击欧洲的封建专制主义,推进启蒙运动。 小结:从历史的发展进程看,启蒙思想家对儒家思想的态度和取舍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但是要注意理性客观的看待儒家文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