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
2019-2020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32个,每个1.5分,共48分) 1.(1.5分)明清时期江南形成了四大专业产品产区:运河沿线粮区、濒江沿海棉区、太湖周边桑区、苏 南浙西山区木茶产区。该格局的形成主要反映了当时( ) A.经济重心正在南移 B.全国性交通网络形成 C.对外贸易迅速发展 D.区域农业专业化发展 2.(1.5分)宋代土地买卖盛行,出现“千年田换八百主”,“田宅无定主”的现象,政府出台了较为严密的法律,对土地买卖实行规范化管理,要求买卖双方在政府机构办理登记备案手续,作为土地产权转移的证明。这一做法( ) A.有效保护了自耕农经济 B.反映了宋代商业立法的完备 C.促进了土地私有制发展 D.说明政府立法抑制土地兼并 3.(1.5分)如表为北宋时期被列入正史列传的人数统计表。该表说明( ) 北宋 北方人数(个) 北方所占比例 南方人数(个) 南方所占比例 前期 278 84.5% 51 15.5% 中期 274 63.9% 155 36.1% 后期 121 40.3% 179 59.7% A.地域是官员选拔的决定性因素 B.政治中心转移影响人才培养 C.经济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D.正史列传作者偏袒南方士人 4.(1.5分)明清时期,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这说明( ) A.私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商品化程度提高 C.重农抑商政策被废弛 D.新的生产方式已经产生 5.(1.5分)有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传统的地区自治便开始让位于全球统一。各个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因为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不自愿地移居到新的大陆。”该论断表达的主旨是( ) A.新的大陆对人们充满诱惑 B.世界逐渐走向政治经济一体化 C.世界隔绝状态完全被打破 D.新航路的开辟使各地联系加强 6.(1.5分)1669年的英国,每磅茶叶售价1英镑,相当于一个体力劳动者6周的收人。18世纪50年 代,下午茶已在英国中产阶级中流行。而到了19世纪80年代,即使是贫困百姓家,一天 也能喝两次茶。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 A.扩大与东方的贸易 B.农业生产急剧衰退 C.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D.工业革命最终完成 7.(1.5分)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政府通过了工厂内迁的提案。从1938年到1942年底,内迁厂矿共计639家,器材12万多吨,技工1.2万余人;以机器、纺织为主。这一举措( ) A.导致官僚阶层控制经济命脉 B.推动了民主革命在全国展开 C.对抗战的最终胜利起了决定作用 D.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全国工业布局 8.(1.5 分)李宗辉在《中国近代习俗的变化》中写到,汽车轮船火车逐渐代替了马车,轿子,人们出行一下子由“乡人”变成了“国人”,“男女杂坐不以为嫁”,据此可知( ) A.传统交通工具在近代中国消失 B.近代交通改变了农村的落后 C.近代交通冲击了人们落后观念 D.西方文明遭到国人强烈抵制 9.(1.5分)如表为20世纪30年代苏联政府收售农副产品价格的统计,如表可以用来说明当时苏联( ) 产品 付给农庄的收购价格 零售给居民的价格 小麦(每公担) 10卢布10戈比 216卢布 牛肉(每公斤) 21﹣55戈比 7卢布60戈比 牛奶(每公升) 9﹣14戈比 1﹣1.5卢布 (注:1卢布=100戈比) A.城市居民生活水平高 B.集体农庄生产的效率 C.工业建设资金的来源 D.农业经济的产业结构 10.(1.5分)如表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部分行业指标和完成数。如表反映了苏联( ) 煤炭 生铁 汽车 计划指标 7500万吨 1000万吨 10万辆 追加指标 ﹣﹣ 1700万吨 20万辆 实际完成数 6400万吨 616万吨 2.39万辆 A.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发展 B.快速建设社会主义的愿望 C.军事实力与美国相匹敌 D.斯大林模式受到严重冲击 11.(1.5分)下面是一幅创作于1953年的宣传画,该宣传画反映出当时我国( ) A.人民公社获得了广大群众拥护 B.农业合作化运动出现“浮夸风” C.家庭副业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D.人民群众建设祖国的热情高涨 12.(1.5分)如图为新中国 1952﹣1957 年重工业与轻工业发展变化柱状图。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C.“大跃进”运动的推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13.(1.5分)1978年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暗中自发将集体耕地包干到户。1979年2月,中共安徽省委决定在肥西县山南公社进行包产到户试点: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对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予以肯定,包产到户在农村迅速推广。据此可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A.从农民自发、部分地方政府试点到全国推广 B.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 C.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14.(1.5分)1950年我国进出口额刚刚超过10亿美元,2008年达到25616亿美元,增长了2000多倍,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和第二大出口国。这主要得益于( ) A.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B.对外开放政策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5.(1.5分)20世纪4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加大公共事业的开支,制订经济发展计划,通过利率、税收等杠杆进行调控;另一方面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以上举措反映出的发展理念是( ) A.加大宏观调控与国际协调 B.实行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 C.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D.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16.(1.5分)先秦时期某思想家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与这一思想属于同一学派的是( ) A.“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B.“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 C.“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 D.“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也。” 17.(1.5分)董仲舒在“五行相胜”中指出,“夫木者农也,农者民也”,“土者,君之官也”,“君大奢侈,过度失礼,民叛矣,其君穷矣,故曰木胜土。”这说明董仲舒( ) A.杂糅儒家和道家相关思想 B.承袭先秦以来的民本思想 C.呼唤周代礼乐制度的回归 D.倡导建立中央集权的政府 18.(1.5分)相较于程朱理学,王阳明提出“良知”说,反对教条主义的束缚。此外,他还提出了人人皆可为圣人的“成圣”论,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社会阶层的意识形态界限。据此可知,王阳明的心学( ) A.跳出儒学思想樊篱 B.否定君主专制统治 C.倡导人人平等观念 D.彰显人的自我意识 19.(1.5分)明清时期,无论是剧本、小说还是医药、科技著作都盛行插图,出现了大量的诸如绣像小说之类的图文结合书籍。这一现象( ) A.说明印刷技术开始成熟 B.反映了世俗文化的兴盛 C.加速了市民文学的兴起 D.体现了文化政策的宽松 20.(1.5分)明代后期,士大夫王微和德国传教士邓玉函共同编译了《奇器图说》。王微强调西方机械“有益于民生日用、国家兴作甚急也”,引人力学知识是为了使读者理解器之所以然,原著中的数学证明过程则无需赘述。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科技交流缩小了中外技术差距 B.西方科技知识在中国日益普及 C.中西科技都以服务民生为目标 D.重实用轻理论的科技理念盛行 21.(1.5分)从字体演变的角度分析,如图体现了汉字( ) A.形象化的发展方向 B.逐渐走向繁复化 C.将写意发挥到极致 D.实用性不断增强 22.(1.5分)冯友兰先生在《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一文中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他认为:“苏 格拉底自以为负有神圣的使命,以觉醒希腊人为已任,孔子亦然。”由此可见,作者认为两位先哲有相似的( ) A.民主思想 B.自由观念 C.政治主张 D.责任意识 23.(1.5分)中世纪的女人们认为,在私人领域以外,必须把头发藏好,要用帽子、头巾保护起来。文艺复兴时期的女人们则用白色或黄色的蚕丝做成假发装饰品,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整天在露天中度过。这表明文艺复兴的重要特征是( ) A.宽容的心态 B.人性的复苏 C.高雅的追求 D.理性的崇拜 24.(1.5分)“作画时,要忘掉你眼前是哪一种物体,想到的只是一小方蓝色、一小块长方形的粉红色、一丝黄色。创作中的注意力,不是集中于要表现的景物上,而是放到景物周围的空间环境、光线、烟雾、气流所产生的效果上。”此画家属于的派别是( ) A.古典主义 B.现代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实主义 25.(1.5分)西方科技史专家丹皮尔指出:伽利略“把吉尔伯特的实验方法和归纳方法与数学的演绎方法结合起来,因而发现、并建立了物理科学的真正方法。”这里的“真正方法”( ) A.引发了近代自然科学的革命 B.为“日心说”的提出提供了依据 C.奠定了近代科学实验的基础 D.成功对自然界的规律进行了总结 26.(1.5分)“什么是生命的法则?他开始思考所有生命为求生而奋斗的背后动力:物种要想在其生存的环境中兴盛就得进化,否则就得灭亡。”这一理论( ) A.标志着人文精神的重新觉醒 B.否定了基督教神学的创世说 C.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 D.科学回答了时空的本质属性 27.(1.5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青年艺术家在瑞士组成艺术群体“达达派”。在他们的对外宣言中曾为“达达”下了这样的定义:“自由:达达、达达达达,这是忍耐不住的痛苦的嗥叫,这是各种束缚、矛盾、荒诞东西和不合逻辑事物的交织;这就是生活。”由此判断他们的艺术作品( ) A.反封建,挖掘人类感情 B.对社会不满,追寻理想世界 C.充满对理想王国的失望 D.趋向极端化,表达幻灭反叛 28.(1.5分)林则徐在上奏《英人非不可制应严谕将英船新到烟土查明全缴片》中指出,英国以船坚炮利而称强,至口内则运棹不灵,一遇水浅沙胶,万难转动,若至岸上,更无能为,其强可以制,其富不足夸。这折射出( ) A.先进的中国人对战争形势的清醒认识 B.国人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精神 C.国人对世界的认识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D.英国难以快速对中国发动战争 29.(1.5分)史学家陈旭麓说:“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旭麓意在说明( ) A.只有“中体西用”,才能解决内忧外患 B.“中体西用”可以为西学的传入创造条件 C.“中体西用”消除了顽固派和洋务派的分歧 D.国人已经普遍地接受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30.(1.5分)严复的译作《天演论》既不同手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又异于赫胥黎、斯宾塞的人文主义进化学说,而是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生存竞争法则观察和阐释人类行为,并将 其直接与国际政治之弱肉强食的从林法则相联系。严复此举意在( ) A.警醒国民变革图强 B.抨击列强弱肉强食 C.宣传科学开启民智 D.倡导革命救亡图存 31.(1.5分)作为鼓舞仁人志士进行革命斗争的理论旗帜,它对结束封建君主专制、促成中华民国成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起了巨大作用。它是( ) A.新三民主义 B.三民主义 C.三大政策 D.民主和科学 32.(1.5分)“现在清室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要压制的……勿谓满清已倒,种族革命已告成功,民族主义即可束诸高阁矣”。孙中山意识到( ) A.反满革命还要继续 B.国共合作的必要性 C.民族革命的长期性 D.救亡图存刻不容缓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52分) 3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51年,在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狄德罗主持下开始编撰一部《百科全书》,全名为《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技艺详解辞典》.参加撰稿的多达160人,其中有老一辈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自然科学家达朗贝尔、孔多塞,哲学家拉美特利、爱尔维修、霍尔巴赫,文学家博马舍,经济学家魁奈、杜尔阁等人。该书用科学成果对抗宗教神学的谬误,用民主思想反对专制统治,宣扬理性主义、人道主义和唯物主义。参加编撰的作者被人们尊称为“百科全书派”,他们人数众多,影响极大,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心。 ﹣﹣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基础方面,进行一场激烈变革。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并且决定接受西方的科学、民主和文化作为新秩序的基础。同时,他们发动一场以白话文代替古文的新文学运动。这场知识风暴给儒家,包括传统伦理、,风俗、人际关系和社会习俗,以粉碎性的一击;同时,还对中国过去引入了一种全面否定的新态度。就深度和广度而言,这场思想变革超过了1895﹣1911年期间的变革。的确,有些论者认为自春秋战国时期以来,中国还没有发生过如此剧烈及根本的社会和思想变革。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第6版) (1)据材料一,概括推动法国启蒙运动的主要原因及法国启蒙运动的特点。 (2)据材料二,分析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和特点。 (3)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共同影响。 34.(12分)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杜兰特指出:“社会主义反对资本主义之斗争,是财富集中与分散之历史乐章的一部分”,并预言“资本主义的恐惧迫使社会主义放宽自由,而社会主义的恐惧也迫使资本主义增加平等,东方是西方,而西方也是东方。不久,两者就要碰头。”为何如此?他在第三章“生物学与历史”中已经指出了三条教训:生命即是竞争、生命即是选择、生命必须繁衍。“学习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人类最终必然相向而行。 ﹣﹣摘编自《让历史真正“有意义”》 结合材料与所学现代史的史实,围绕“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说明。(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35.(15分)社会的变迁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田地拒绝他们工作,他们就到工场去找工作大批出生于乡村的人们终于在伯明翰。利物浦等城市选定了住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固然为工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超越发展阶段的城市化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各种社会问题凸显出来。 ﹣﹣摘编自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规模》等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中国资本主义的某些发展,中国的封闭状态被打破,被纳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圈,开埠通商城市获得优先发展,布局、性质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即开始向近代城市转化。部分城市成为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的经济中心城札如上海、天津、广州、南京、汉口等大城市。还有一些新型城市的兴起,同铁路的修建有着密切的关系。 ﹣﹣摘编自王辉《近代中英两国城市化及其动因的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英国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城市发展出现的新变化。 2019-2020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32个,每个1.5分,共48分) 1.【分析】本题以明清时期江南形成的四大专业产品产区切入,考查了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明清时期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经济作物普遍种植,作为农产品加工的副业产品,也都成为商品化的组成部分。 【解答】A.经济重心南移从唐中期开始,南宋时期完成,而非明清时期,故A选项错误; B.材料强调的是四大专业产品产区的布局,而非交通网络,故B选项错误; C.材料未涉及对外贸易,故C选项错误; D.根据“形成四大专业产品产区”可看出农产品的生产趋向专业化区域发展,带有地方特色,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2.【分析】本题考查古代宋代经济特征,关键信息是”买卖双方在政府机构办理登记备案手续,作为土地产权转移的证明“。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宋代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对土地买卖实行规范化管理,要求买卖双方在政府机构办理登记备案手续,作为土地产权转移的证明“使土地兼并合法化,地主土地私有制日益强化,故C项正确。 A项,材料政策加速了土地兼并,不利于保护自耕农经济,排除。 B项,题干与商业发展无关,排除。 D项,”买卖双方在政府机构办理登记备案手续“干表明政府支持土地兼并,排除。 故选:C。 3.【分析】本题考查宋朝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信息的正确解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解答】 表格“列入正史列传的人数”显示北方人数比例逐渐下降,南方人数比例逐渐上升,主要是北宋中后期经济重心南移速度加快,导致南方政治文化等影响力的增强,故C项正确。 A中决定性因素错误,故排除。 政治重心并没有转移,故排除B。 D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 故选:C。 4.【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手工业,解答的关键信息是明清时期,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 【解答】AD材料中都没有体现,排除; 材料中农户和城镇居民皆发展纺织业,目的在追求利润,即产品面向市场,体现了手工业商品化程度的提高,所以B符合题意; C说法不符合史实,中国古代统治者始终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故选:B。 5.【分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根据关键信息“公元1500年前后”再联系相关知识分析即可。 【解答】材料中该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即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彼此相对孤立、封闭的状态被打破,各民族、各地区加强了联系和交流,可见上述论断表达的主旨是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各地的联系,故选D.材料“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不自愿地移居到新的大陆”反映了新大陆对人们并非尽是充满诱惑,故A错误;B、C两项所述明显错误,故排除。 故选:D。 6.【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要求学生结合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A.扩大与东方的贸易不是茶叶价格下降和普遍使用的主要原因。 B.茶叶为普通民众所消费,看不出农业生产急剧衰退。 C.材料内容体现不出社会结构的变化。 D.从材料时间可以看出,正好跨越了工业革命时期。茶叶以前是贵族消费品,后来成了工商业阶层的日用消费品,最终变成普通工薪阶层消费品。这一切都是因为工业革命促进了东西方贸易发展,也改变人民生活水平的影响。 故选:D。 7.【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的抗战政策特点来分析 【解答】A.材料没有体现官僚阶层的干涉。 B.材料是抗战时期特殊的经济政策,没有推动民主革命在全国开展。 C.对抗战胜利起决定作用的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将大量的东部工厂内迁到西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的工业布局。 故选:D。 8.【分析】本题考查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需要掌握近代交通的发展对中国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汽车轮船火车逐渐代替了马车,轿子”、“由乡人变成了国人,男女杂坐不以为嫁”的分析理解。 【解答】依据题干“汽车轮船火车逐渐代替了马车,轿子”、“由乡人变成了国人,男女杂坐不以为嫁”可以看出近代交通冲击了人们落后观念,故C项正确。 A项中的“消失”错误,应排除。 题干没有明确说明是农村,故B项错误。 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故选:C。 9.【分析】本题考查苏联模式的探索过程,解题的关键是“20世纪30年代苏联政府收售农副产品价格”。 【解答】从表中可知,20世纪30年代苏联政府的收购价格较低,零售给居民的价格的却很高,主要是为工业建设筹集资金,故C正确; AB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C。 10.【分析】本题考查苏联“一五计划”的相关知识。对第一个五年计划部分行业指标和完成数的客观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解答】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指在1928年至1932年,苏联共产党和政府为摆脱苏联落后的农业国面貌而实行的大规模有计划的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的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在1925年基本完成,排除A。 指标与实际完成情况的巨大反差只能说明一五计划体现了苏联人民快速建设社会主义的愿望,故B正确。 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军事事实力才达到与美国相匹敌的程度,排除C。 此时斯大林模式还处在发展时期,排除D。 故选:B。 11.【分析】本题考查三大改造,解题的关键是“1953年”“合作社”“爱国增产真光荣”。 【解答】“1953年”“合作社”“爱国增产真光荣”指的是三大改造,它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体现了人民群众建设祖国的热情高涨,故D正确; A是1958年,排除; BC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D。 12.【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一五计划,要求学生结合一五计划时间特征来分析。 【解答】从材料的时间可以看出,这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重工业和轻工业发展的情况。一五计划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时间是1953年到1957年。所以重工业发展明显的轻工业发展要快。 故选:A。 13.【分析】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题的关键是“1978 年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暗中自发将集体耕地包干到户。1979年2月,中共安徽省委决定在肥西县山南公社进行包产到户试点: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对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予以肯定,包产到户在农村迅速推广”。 【解答】“1978年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暗中自发将集体耕地包干到户。1979年2月,中共安徽省委决定在肥西县山南公社进行包产到户试点: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对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予以肯定,包产到户在农村迅速推广”表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民自发、部分地方政府试点到全国推广,故A正确; 农民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故B错误; C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A。 14.【分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解题的关键信息是“2008年达到25616亿美元,增长了2000多倍,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和第二大出口国”。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2008年达到25616亿美元,增长了2000多倍,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和第二大出口国”主要得益于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故B正确; A是1956﹣﹣1966年,排除; C是农业方面,排除; D是对国企改革,排除。 故选:B。 15.【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要求学生结合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特征来分析。 【解答】A.从材料可以看出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同时建立了国际经济贸易体系,协调各国之间的经济观念体现了资本主义国家加大宏观协调与国际协调的理念。 B.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没有实行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 C.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仍然存在。 D.20世纪40~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是加强对经济的干预,而不是减少干预。 故选:A。 16.【分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解题的关键是“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解答】材料“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提倡效今不法古,要灵活根据实际情况变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先秦时期法家的思想; A项是儒家思想,排除; B项是墨家思想,排除; C项是道家思想,排除; D项是法家思想,故D正确。 故选:D。 17.【分析】本题考查董仲舒的思想。关键信息有:君大奢侈,过度失礼,民叛矣,其君穷矣,故曰木胜土。 【解答】题干强调农民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本思想,故B正确。 A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C题干不能体现,排除。 题干没有体现中央集权的相关知识,排除D。 故选:B。 18.【分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解题的关键是“良知”“人人皆可为圣人”。 【解答】“人人皆可为圣人”表明王阳明的心学彰显了人的自我意识,故D正确; 王阳明的心学属于儒学,故A错误; BC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D。 19.【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出现了大量的诸如绣像小说之类的图文结合书籍”。 【解答】普通民众文化水平不高,图文结合便于他们阅读接受,“出现了大量的诸如绣像小说之类的图文结合书籍”即反映了世俗文化的兴盛,故B正确。 印刷技术在宋代已经成熟,排除A。 作为市民文学的词在唐代已经出现,排除C。 明清时期盛行文化专制,排除D。 故选:B。 20.【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引人力学知识是为了使读者理解器之所以然,原著中的数学证明过程则无需赘述。 【解答】依据材料“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引人力学知识是为了使读者理解器之所以然,原著中的数学证明过程则无需赘述”结合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相关知识可知D正确。 A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B项“普及”说法片面,排除。 C不合题干主旨,排除。 故选:D。 21.【分析】本题考查汉字演变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从字体演变的角度分析。 【解答】从马的字体演变角度分析,早期的甲骨文和金文注重形象化,但是后来逐渐走向简约,故A项错误。 从甲骨文到简体字(楷体)体现了汉字由繁至简的发展趋势,故B项错误。 材料体现了汉字由繁至简的发展趋势,其实用性不断增强适用社会发展的需要,其特点是注重实用性而不是写意(讲究意境的抒发,草书的特点),故C项错误。 实用性不断增强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 故选:D。 22.【分析】本题考查中西方的思想。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苏格拉底自以为负有神圣的使命,以觉醒希腊人为已任,孔子亦然”的主旨,从中分析得出苏格拉底和孔子有以觉醒国人为己任,即社会责任意识。 【解答】依据材料“苏格拉底自以为负有神圣的使命,以觉醒希腊人为已任,孔子亦然”可以看出强调的是苏格拉底和孔子有以觉醒国人为己任,这说明二人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故D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民主思想、自由观念以及政治主张,故ABC三项错误。 故选:D。 23.【分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它支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哲学和科学的发展。其思想核心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反对基督教的来世观念和禁欲主义,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 【解答】“中世纪的女人们认为,在私人领域以外,必须把头发藏好,要用帽子、头巾保护起来”表明中世纪基督教会及神学思想束缚、压抑人性,“文艺复兴时期的女人们则用白色或黄色的蚕丝做成假发装饰品,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整天在露天中度过”表明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充分展示并追求美,这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性的复苏,追求现世的幸福有关,故B正确; ACD均不符合题意,故ACD错误。 故选:B。 24.【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印象派绘画的特点。印象派绘画强调光和色的结合。 【解答】古典主义绘画强调精确的素描技术和柔妙的明暗色调,并注重使形象造型呈现出雕塑般的简练和概括,追求一种宏大的构图方式和庄重的风格、气魄。 现代主义美术是20世纪以来具有前卫特色、与传统文艺分道扬镳。 现实主义美术注重对真实生活的反映,与下层生活密切相关。 根据题干材料“放到景物周围的空间环境、光线、烟雾、气流所产生的效果上”可以看出是印象派绘画风格。 故选:C。 25.【分析】本题考查现代科学技术,解题的关键是对“把吉尔伯特的实验方法和归纳方法与数学的演绎方法结合起来,因而发现、并建立了物理科学的真正方法”的分析理解。 【解答】“把吉尔伯特的实验方法和归纳方法与数学的演绎方法结合起来,因而发现、并建立了物理科学的真正方法”表明这里的“真正方法”奠定了近代科学实验的基础,故C正确; 近代自然科学的革命、为“日心说”的提出提供了依据、对自然界的规律进行了总结材料未体现,故ABD错误。 故选:C。 26.【分析】本题考查进化论,解题的关键是“物种要想在其生存的环境中兴盛就得进化,否则就得灭亡”。 【解答】材料中的观点属于生物进化论的思想,这一思想对于基督教神学的创世说是一个致命打击,故B正确; 人文精神的重新觉醒是文艺复兴,排除A; 启蒙运动是进化论的思想武器,排除C;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科学回答了时空的本质属性,排除D。 故选:B。 27.【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现代主义美术,要求学生结合现代主义美术的艺术特征二分析。 【解答】A.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这是现代主义的达达派,选项是浪漫主义的艺术特征。 B.这是现实主义的特点。 C.这也是浪漫主义的特点。 D.这是现代主义的艺术特征。符合材料的意思。 故选:D。 28.【分析】本题考查新思想的萌发,英国侵略者的船坚炮利,惊醒了“天朝上国”的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他们开始抛弃虚骄自大的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求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解答】“英国以船坚炮利而称强,至口内则运棹不灵,一遇水浅沙胶,万难转动,若至岸上,更无能为,其强可以制,其富不足夸”表明国人对世界的认识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故C正确; 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29.【分析】本题考查“中体西用”思想,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洋务运动在中国封建制度下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科技和先进工具,这就必然在客观上加速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刺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不以洋务派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解答】“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表明“中体西用”可以为西学的传入创造条件,故B正确; ACD均不符合题意,故ACD错误。 故选:B。 30.【分析】本题考查严复的思想,解题的关键是对“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生存竞争法则观察和阐释人类行为,并将其直接与国际政治之弱肉强食的从林法则相联系”的分析理解。 【解答】“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生存竞争法则观察和阐释人类行为,并将其直接与国际政治之弱肉强食的从林法则相联系”表明严复此举意在警醒国民变革图强,故A正确; BC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A。 31.【分析】本题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它对结束封建君主专制、促成中华民国成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起了巨大作用”。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民主义代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对结束封建君主专制、促成中华民国成立和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起了巨大作用,故B项正确; 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是1924年提出的,故A、C项排除; 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故D项排除。 故选:B。 32.【分析】本题考查孙中山的民主思想,“勿谓满清已倒,种族革命已告成功,民族主义即可束诸高阁”是关键信息。 【解答】“勿谓满清已倒,种族革命已告成功,民族主义即可束诸高阁矣”反映出孙中山主张辛亥革命后还要继续进行民族主义,即民族革命具有长期性,故C正确; A“满清已倒”,反满革命已经成功,故A项错误; B材料没有体现出国共合作,故B项错误; D救亡图存刻不容缓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D项错误。 故选:C。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52分) 33.【分析】(1)本题考查推动法国启蒙运动的主要原因及法国启蒙运动的特点,科学技术的进步;众多启蒙学者(百科全书派)的大力宣传。 (2)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和特点,西方科学、民主等思想文化的传入;新知识分子大力宣传。 (3)本题考查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共同影响,传播了民主与科学思想;促进思想解放;推动了历史进步。 【解答】(1)第一小问主要原因,根据材料一“参加撰稿的多达160 人…杜尔阁等人”得出众多启蒙学者(百科全书派)的大力宣传;根据材料一“该书用科学成果对抗宗教神学的谬误,…宣扬理性主义、人道主义和唯物主义”得出科学技术的进步。第二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参加撰稿的多达160人…杜尔阁等人”得出涉及科学、思想、哲学、经济等多个领域,参与学者众多;根据材料一“他们人数众多,影响极大,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得出影响大。 (2)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二“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变革”“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他们发动一场以白话文代替古文的新文学运动。…还对 中国过去引入了一种全面否定的新态度”得出西方科学、民主等思想文化的传入、新知识分子大力宣传。第二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二“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作为新秩序的基础”得出用西方标准重新评价甚至否定传统文化;根据材料二“就深度和广度而言…变革”得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广泛。 (3)根据材料一“该书用科学成果对抗宗教神学的谬误,…宣扬理性主义、人道主义和唯物主义”、材料二“这场知识风暴给儒家,…以粉碎性的一击”得出传播了民主与科学思想、促进思想解放;根据材料一“他们人数众多,影响极大,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心”、材料二“就深度和广度而言…变革”得出推动了历史进步。 故答案为: (1)原因:科学技术的进步;众多启蒙学者(百科全书派)的大力宣传。 特点:涉及科学、思想、哲学、经济等多个领域;参与学者众多;影响大。 (2)原因:西方科学、民主等思想文化的传入;新知识分子大力宣传。 特点:用西方标准重新评价甚至否定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广泛(社会各个方面)而深刻。 (3)影响:传播了民主与科学思想;促进思想解放;推动了历史进步(民主政治发展)。 34.【分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经济上可相互借鉴。 【解答】 据材料提到,资本主义的恐惧迫使社会主义放宽自由,而社会主义的恐惧也迫使资本主义增加平等,东方是西方,而西方也是东方。不久,两者就要碰头。……生命即是竞争、生命即是选择、生命必须繁衍。“学习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人类最终必然相向而行,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说明。例如: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经济上可相互借鉴。说明:社会主义俄国借鉴西方国家市场经济经验,制定并实施新经济政策,探索了一条适合苏俄国情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并借鉴西方经验,经济上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中,美国借鉴苏联当时建设的某些成功经验,通过国家干预的模式渡过了危机。 故答案为:论题: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经济上可相互借鉴。 说明:社会主义俄国借鉴西方国家市场经济经验,制定并实施新经济政策,探索了一条适合苏俄国情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并借鉴西方经验,经济上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中,美国借鉴苏联当时建设的某些成功经验,通过国家干预的模式渡过了危机,并使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现繁荣。 35.【分析】(1)本题考查英国城市化进程。主要考查英国城市化的原因及影响。 (2)本题考查中国城市化进程。主要考查近代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特点。 【解答】(1)第一问,根据材料“田地拒绝他们工作,他们就到工场去找工作大批出生于乡村的人们终于在伯明翰。利物浦等城市选定了住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时期英国毛纺织业迅猛发展,市场上的羊毛价格开始猛涨,使得养羊变得有利可图,于是贵族们把原来租种他们土地的农民赶走,把可以养羊的土地圈占起来发展养羊业,导致英国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这时期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城市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吸引很多英国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第二问,根据材料“为工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量劳动力涌进城市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劳动力,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同时引发了很多问题,如城市人口众多导致的拥挤及城市环境污染,贫富分化严重等社会问题。 (2 )根据材料“被纳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圈,开埠通商城市获得优先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被迫打开,通过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打开沿海地区的通商口岸,并通商口岸迅速发展;根据材料“布局、性质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即开始向近代城市转化”可知,通过不平等条约被迫打开的通商口岸的布局、性质都发生变化,受西方经济的影响其性质由封建城市逐渐向近代化城市转变;根据材料“部分城市成为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的经济中心城札如上海、天津、广州、南京、汉口等大城市”可知,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出现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根据材料“还有一些新型城市的兴起,同铁路的修建有着密切的关系”可知,出现了同铁路修建有着密切联系的城市。 故答案为: (1)原因:圈地运动;工业革命。 影响:积极方面:为工业化提供劳动力;创造市场;消极方面:带来了贫富悬殊过大;环境污染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2)变化:通商口岸迅速发展;封建城市近代化;出现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新型城市兴起;城市交通便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