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时期,一些思想家提出:“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这反映出当时( )‎ A.国家出现了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向 B.封建土地所有制因井田制的崩溃而确立 C.人们渴望重建因诸侯割据而被破坏的社会秩序 D.思想家希望建立“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2.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一是天命观。其中“有权就有一切”、“家长制”、“官僚政治”、“蒙昧主义”历史根源分别是(   ) A.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 B.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 C.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 D.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 ‎3.“士人”是中国古代文人知识分子的统称。西周、春秋时代,“士”在政治上居于卿大夫与庶民之间,处于贵族的最低层;士大夫的称谓是战国中叶才流行开来的,是指士人与官僚的合二为一;明清之际“士人从商,商人入仕”,是社会结构变动的一大特色。下列关于中国士人阶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礼贤下士”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治国搭建了政治舞台B.明清之际的“士人从商”反映抑商政策转变,等级观念淡化 C.面对鸦片战争失败,当时开明士大夫阶层发动了“自强”运动 D.“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反映了士人阶层的自我修养和社会责任意识 ‎4.读中国古代的思想地图可得( )‎ A.学术的发展体现东学西渐 ‎ B.体现了战国晚期文化趋同 ‎ C.诸子百家的思想严重区隔 ‎ D.孔子学说得到了各国欢迎 ‎5.春秋以前,“天”被尊为最高神,是人类的监视者、执法者。春秋时期,祭神祀鬼虽仍是“国之大事”,而“天之爱民甚矣”。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祭祀活动巩固了宗法制度 B.政治演变发展了天人关系 C.天道权威萌发了民本思想 D.神权观念强化了贵族政治 ‎6.《庄子·天道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两者都强调(   )‎ A.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B.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C.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    D.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7.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结构更新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主导文化从儒学式微转变为儒、释、道三教并立;胡汉两种异质文化从冲突渐进到兼容;地域文化从中原一脉发展成南北分明。这主要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中国古代文化向多元化的格局发展 B.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并获得迅速发展 C.道家思想实现宗教化以后才被认可 D.少数民族的文化与汉文化相互吸收 ‎8.宋徽宗赵佶以画花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为“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画家要表现题中“无”,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那种闲散、宁静、安逸的意境被表达得更加准确。由此可知(   )‎ A.宋代风俗画盛行于宫廷和民间 B.宋代统治者治国水平和艺术才能都很高 C.宋代科举考试增加了绘画科目 D.宋代绘画反映出理学对个人道德修养的影响 ‎9.《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在泰山封禅大典后的刻辞中写道:“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遵职事。”强调礼.等级和恪守等级下的各自职责。以后他又多处题辞,提倡“合同父子”,即子孝父慈,强调男女各修其业等家庭礼教。由此说明秦始皇( )‎ A.把儒家思想成为治国的指导思想 B.并没有完全废除儒家的治国思想 C.旨在传播儒家贵贱尊卑等级思想 D.儒家思想在思想争鸣中取得统治地位 ‎10.对“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批评先后出现在明朝《听南纪谈》、清朝黄宗羲《高元发三稿类存序》和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这反映了(   )‎ A.社会转型时期更需要务实学风的支持 B.经世致用是历代主流文化理念 C.儒家思想革新的进取性不强 D.空谈诱导了封建社会的衰落 ‎11.   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曾说:“佛教经典云:‘佛为一大因缘出现于世。’中国自秦以后,迄于今日,其思想演变之历程,至繁至久,要之,只为一大事因缘,即新儒学之产生及其传衍而已。”‎ 下列各项中符合陈寅恪所说的“新儒学”的是(   )‎ A.建构起天人一统的系统图式 B.构造起人伦核心的儒学体系 C.形成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D.为汉唐大一统奠定思想基础 ‎12.   西汉惠帝六年规定女子在15岁至30岁之间必须出嫁,否则多征税,此政策被历代王朝所借鉴。而民间则有“女大三,抱金砖”的婚俗。这体现了(   )‎ A.政府鼓励早婚和人口繁衍B.民间抵制政府的早婚规定C.农业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D.多子多福的传统伦理观念 ‎13.   中国古代是“家国同构”的社会,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父为“家君”,君为“国父”。由此可知(   )‎ A.儒家思想根植于悠久的文化传统 B.分封制是“家国同构”的制度根源 C.血缘纽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基础 D.“君权”是“父权”的延伸和扩张 ‎14.   律学是中国古代对法律注释讲解的学问。唐朝律学的学习内容是律令格式和儒家经典,宋代的学习内容除当朝律令、断案外还有儒家经术。这表明唐宋律学(   )‎ A.体现了三教合流的特点B.延续了以礼入法的传统C.凸显儒学哲理化的趋势D.适应了中央集权的需要 ‎15.苏格拉底认为:“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有思想力的人是认识万物的尺度”。基于苏格拉底的这一认识,你认为(   )‎ A.苏格拉底代表了古希腊智者学派的思想 B.苏格拉底完全否认了智者学派的主张 C.这种认识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注入了理性精神 D.这种认识阻碍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16.法国大革命期间,英国学者埃德蒙·伯克认为法国的政治文人喜欢标榜,崇尚革新,固执狂热,热衷于以抽象的普遍概念来构造未来社会。据此,埃德蒙·伯克强调(   )‎ A.启蒙运动在法国发展至高潮B.法国民众的政治热情高涨C.启蒙思想刺激法国革命狂热D.建立理性王国的条件成熟 ‎17.古希腊自然哲学家用单一的物质元素来解释世界本原,后来,苏格拉底等思想家则以思想作为解释世界本原的主要因素,并认为物质是占第二位的因素。这反映出(   )‎ A.自然哲学是西方人文主义最初体现 B.苏格拉底对世界的认识更加科学合理 C.古希腊哲学研究从自然向社会转变 D.客观真理是古希腊哲学家的共同追求 ‎18.卢梭认为社会不平等经历了三个阶段:私有制使不平等牢固起来,富人通过法律强化这种 不平等;产生国家机关,实现强者对弱者的统治即政治不平等;出现专制暴政,然后革命暴 力推翻专制君主,走向更高级的平等,对卢梭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认为出现私有制是历史的倒退 B.指出了历史是辩证发展过程 ‎ C.找到了社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D.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合理性 ‎19.“民主”源于希腊文,原意为“人民的权力”;“共和国”一词中的“公共”源自拉丁文“人民”,在古罗马,共和国被视为是“人民的共同事务”;进入帝国时代,“皇帝所决定的都有法律效力,因为人民已把他们的全部权力通过王权法移转给他”。材料反映了(   )‎ A.社会契约论根植于久远的传统文化 B.君权神授理念取代了人民主权思想 C.古希腊的民主政体在不断发展创新 D.罗马帝国的立法重视体现君主意志 ‎20.   柏拉图在《理想国》写到:“正义,在普遍以上而言,意味着一个事物的所有的部分都实现了他们各自特殊的功能。对于人而言,正义的人是其灵魂的每一部分都做好自己的工作。进而, 一个域邦的正义在于每一部分都做且只做自己的工作。”根据材料,柏拉图可能反对(   )‎ A.统治者应该为被统治者的利益而统治 B.正义的域邦应当由哲学家统治 C.统治者的合法性最终还是要追溯到对于知识的把握 D.轮番而治使公民都能获得政治权力 ‎21.   康德曾经指出,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可是我却听到从四面八方都发出这样的叫喊:不许争辩!军官说:不许争辩,只许操练!税吏说:不许争辩,只许纳税!神甫说:不许争辩,只许信仰!康德旨在说明(   )‎ A.启蒙运动脱离社会实际 B.社会发展决定思想文化 C.现实社会对自由的限制 D.启蒙运动倡导阶级平等 ‎22.   黑格尔说:“时代的艰苦使人对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琐屑的兴趣予以太大的重视,现实上很高的利益和为了这些利益而作的斗争,曾经大大地占据了精神上一切的能力和力量以及外在手段,因而使得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高的内心活动和较纯洁的精神活动。”下列有利于解决此问题的主张是(  )‎ A.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B.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佚 C.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D.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23.《大国崛起》中写道:‘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主权原则,这一原则由洛克在他的《政府论两篇》中做了最为充分的理论阐述。应当指出,洛克的这两篇文章几乎是与‘光荣革命’同时完成的。”这种时间上的巧合反映了(  )‎ A.英格兰民族的政治价值取向趋同 B.君主立宪制是全体英国人的理想 C.洛克是“光荣革命”的实际倡导者 D.启蒙思想源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24. 有学者写到“与西方思想启蒙明显不同,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西方的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作为基本起始点和归宿。而中国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西方思想启蒙以宗教改革中个体的觉醒为基础 B.五四运动在侧重救亡的同时忽略了个体的启蒙 C.造成中西思想启蒙差异是由于工业化程度不同 D.五四运动后的中国思想界加强了对个体的重视 ‎25.   南宋宋慈在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中试图把个别的具体事例进行全体性、系统性综合。12、13世纪,“金元四大家”对医学进行体系化建设,将身体内部各种机能和病理进行统一的、整体的说明。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民族政权并立有利于文化交流 B.儒学哲理化推动科学体系构建 C.印刷术发展促进科学技术进步 D.宋元时期中国科技处于巅峰期 ‎26.   唐人画作题款常藏于石隙树根处:宋人开始写字题诗,但一般不使之过分侵占画面;元人则大不同,画面题诗写字有时多达百字十数行,占据很大画面,有意识地使它成为构图的重要部分。这种变化主要体现了中国绘画(   )‎ A.客观真实性                   B.突出主观意兴的诗情画意 C.书画同源性                   D.注重诗书画印的有机结合 ‎27.   瓦特研究蒸汽机用了20多年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他总共获得4项技术专利,1773年英国下议院批准将瓦特的前两项专利有效期延长至1800年。马克思也说:瓦特的伟大天才表现在1784年4月他所取得的专利说明书中。由此说明推动当时技术革新的直接动力源于英国(   )‎ A.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                 B.拥有庞大的海外市场 C.较早形成的专利制度                 D.率先开展了工业革命 ‎28.1871年,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结尾一节中写道: “人类对于自己上升到生物阶梯的顶峰(虽然不是通过他自己的努力)而感到有些骄傲,这是可以原谅的; 而他已经上升到那里而不是最初被安置在那里的这件事实,可能使他希望在遥远的将来会更上一层楼”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人类的进化已经走到了尽头 B.达尔文十分重视人类灵长类之首的地位 C.进化也是人类社会历史变迁的自然规律 D.它使《创世记》中的真理受到人们的怀疑 ‎29.   美国学者杰里·本特利说:“20世纪以后,随着相对论的传播,西方史学家的注意力向不同民族和地区之间的‘相对性’和‘关联性’转移,体现‘全球互动’的世界史便应运而生。”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全球史观是当前研究世界历史的主要方法 B.在相对论基础上产生的全球史观科学合理 C.研究西方史学必须精通西方自然科学理论 D.近代西方史学发展与方法论发展密切相关 ‎30.京师同文馆创办之初每一个学生每月给三两银子的膏火,学一二年后,洋文有成绩者,则增至六两,再过一期增为八两,后增为十二两。彼时,一个翰林给中堂尚书家教读,每月最多也不过八两银子。”这从侧面反映了(   )‎ A.清末“新政”重视教育                 B.新式教育已成主流 C.官办学堂待遇更好                   D.新式学堂招生艰难 ‎31.胡适认为:“五四运动”是一场不幸的政治干扰,它把一个文化运动转变成一个政治运动,使得中国人的“文艺复兴”半途而废。对此解释最恰当的是五四运动 ( )‎ A.唤醒了中国社会各阶层 B.遭到了北洋军阀镇压C.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 D.体现了民主与科学的精神 ‎32.   1920年,《新青年》从第八卷起成为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机关刊物。第一期的封面设计很好的体现了全新的编辑理念:封面正中是地球,从东西半球伸出两只有力的手,紧紧相扣。这反映出(   )‎ A.民主革命完成了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B.新文化运动已使民主科学思想深入了人心 C.新文化运动由启蒙向劳工和社会实践转向 D.中国思想解放运动得到了苏俄的大力支持 ‎33.   近代著名社会活动家梁启超一生“有定则无定见无定行”。定则是爱国之心立宪之志和新民之道,在此定则下,其见解、行动则是不断流变的:维新—保皇—君主立宪—护法—民主共和。这一事例集中体现了(   )‎ A.近代救国道路探索的深入与曲折B.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C.新旧交替的时代特征D.近代政坛政客投机钻营 ‎34.   1922年陈独秀发表文章,批评议员林宗孟和学者胡适等到美国前公使芮恩施家中谈宪法,告戒他们“不要上美国帝国主义的当”“不要于不知不觉中引导一部分人民或青年学子去亲美国帝国主义才好”。‎ 据此可知,与新青年的宗旨相比,此时的陈独秀(   )‎ A.实现了从思想启蒙到政治斗争的转变 B.成功的领导了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 C.成为了当时中国最主要的反美国代表 D.已经成为当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 ‎35.民国前期,有人曾与报人王新命谈论选女婿的标准,要求“三十岁以下,又成名又成业者,且非军人”。王回答说:“在科举已废的今天,三十岁以下能够成名成业的非军人,实不可多得。这反映出( )‎ A.科举废除导致青年入仕无门B.战乱催生国人尚武精神C.时代进步推动婚姻观念剧变D.国家震荡致使社会权势转移 ‎36.   “如果说,民主革命没有自己的一定任务,没有自己的一定时间,而可以把只能在另一个时间去完成的另一任务,例如社会主义的任务,合并在民主主义任务上面去完成,这个叫做‘毕其功于一役’,那就是空想,而为真正的革命者所不取的。”该论断出自(   )‎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B.《井冈山的斗争》C.《新民主主义论》D.《论十大关系》‎ ‎37.   新中国建立前后,毛泽东反对把“毛泽东思想”与马列主义并列,并删去“毛泽东思想”这一提法。1960年后,中共中央恢复了这个提法,重新把“毛泽东思想”与马列主义并列。引起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苏关系的变动                   B.“双百方针”的提出 C.共产国际的要求                   D.党的指导思想已成熟 ‎38.陆定一于1956年5月发表的讲话中提到:“自然科学包括医学在内是没有阶级性的,它们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在某一种医学学说上,生物学或其他自然科学的学说上,贴上什么‘封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之类的阶级标签……就是错误的。”对该材料的理解准确而全面的是(   )‎ ‎①应该区分政治观点问题与科学技术问题②提倡科学研究中独立思考和批评的自由 ‎③“双百”方针出台于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之际④“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加速科技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39.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者开始探讨专制主义、封建特权、世袭制等问题,其中以对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探讨影响最大。可知(   )‎ A.进一步解放思想的必要性B.根除封建主义的残余势力C.回归历史研究的本来轨道D.进行政治改革是当务之急 ‎40.下列事件按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 ‎①启蒙运动兴起②近代科学形成③浪漫主义文学出现④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A.②①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 二、二、非选择题:共3个题目,满分40分。第41题14分,第42题14分,第43题12分,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41.宋明理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郁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朱熹集中了前人(特别是程颐系统)的儒学研究成果,形成丁新儒学体系。他把《大学》中所说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理论根据,构建上自皇帝下至各个家庭的一整套周密的社会秩序。他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四书,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通过编撰《童蒙须知》等启蒙著作,对儿童的衣着、饮食等日常行为都作了道德规定。比如,穿衣要颈紧、腰紧、脚紧。‎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程朱一派专在士阶层中求发展,终于成为新儒家的正统。直到王阳明出现后,陆王才真正能和程朱分庭抗礼。王阳明的“致良知”教以“简易直接”为特色,是和朱子“格物致知”的理论长期奋斗而获得的。他认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因而打破了朱子“读书明理”之教在新儒家伦理和农工商贾之间所造成的隔阂。王阳明以来有“满街都是圣人”之说,新儒家伦理因阳明学的出现而走完了它的社会化的历程。‎ ‎——摘编自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分析朱熹学说形成的原因,概括朱熹推广儒学的路径。(4分)‎ (1) 据材料二,比较王阳明学说与朱熹学说的不同点,归纳王阳明思想的社会意义。(5分)‎ (2) 据材料一、二,分析宋明时期儒学发展的主要趋势。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5分)‎ ‎42.(14分)中国历史上,无论中国传统思想还是西方传入的思想,都有继承、发展和创新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以“礼”和“仁”为中心的儒家思想,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二 “孔学则严等差,贵秩序,而措而施之者,归结于君权……于帝王驭民,最为合适,故霸者窃取而利用之以宰制天下”。“儒教之最缺点者,在专为君说法,而不为民说法”。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儒学统一时代》 材料三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取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材料四 会议时间 中共一大(1921年)‎ 中共二大(1922年)‎ 革命目标 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 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承认无产阶级专政。‎ 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最高纲领: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 革命对象 资产阶级 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孔子思想中的“保守”方面及其理由。 结合上述材料,依据董仲舒、梁启超的主张和时代背景,说明材料一的观点(6分)‎ ‎ (2)有人认为孙中山三民主义是对西方民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请用材料三予以论证。后来孙中山又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回答后者与前者相比,最大的变化是什么?(4分)‎ ‎ (3)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在指导中国革命过程中,经历了照抄照搬到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转变。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叙述和评价这一转变。(4分)‎ ‎43(12分)‎ 启蒙运动一般被公认为纯粹的基督教文明的产物,没有利用过也无须利用任何来自其他文明的精神资源。按此逻辑,启蒙运动所构想出的包括现代民主政治在内的全部现代性,乃至建筑在启蒙原则基础之上的整个现代文明,也都被看成了纯粹的西方性和西方文明。 可是,西方文明在锻造现代性的时候远不是这样“自足”的。启蒙思想家们看到了孔子和西方古代贤哲一样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条,并“提倡不念旧恶、不忘善行、友爱、谦恭”,显然,这就是“博爱”的本义。他们还看到了佛教、道教在中国都可以自由传道,这在他们心目中是欧洲现实中难得见到的“自由”精神。由此可见,启蒙运动的核心信念——“自由、平等、博爱”的奠立,就曾得到过来自远东的中华儒家文明的支持和推动。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评述材料中关于启蒙运动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三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 ‎ ‎ 一、单选题 ‎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这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关于“仁”“礼”的思考。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社会动乱不堪,儒家学者游历各国,希望统治者采用自己的政治主张,以建立新的社会秩序。A是政治上的发展趋势,B是经济制度的变化,D是道家学派的主张,都无法体现题意。故C正确。‎ ‎2.答案:D 解析:“有权就有一切”秦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主宰国家意志,体现的是皇权制;“家长制”作为家庭的长者掌握大权,在家庭中,居支配地位,其他成员都要服从,体现的是宗法制;“官僚政治”取代先秦的贵族政治,体现的是秦代开创的中央集权体制;“蒙昧主义”,天命观是一种道德教化方式,让百姓重视礼仪,明知孝悌,体现的是儒家思想,选择D项符合题意。‎ ‎3.答案:D 解析:‎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读图思考能力和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A项,根据地图信息可知,孔子周游列国、传播齐鲁文化是按照从东向西的路线。故A项正确。B项,从地图信息看,秦国盛行法家思想,楚地则道家思想盛行,鲁国以儒学为主,因此不能说明文化趋同。故B项错误。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各家思想互相影响,各自分布区域没有明显界限故C项错误。D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学说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各国欢迎。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5.答案:B 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现瓦解趋向,贵族政治遭受冲击,A、D两项错误;民本思想的萌发并非源于天道权威,而是民众力量显现的产物,C项错误。材料表明,春秋时期,“天”由人类的监视者、执法者转变为人类的关爱者,这是当时王室衰微,传统政治秩序趋向瓦解的现实逼迫人们修正传统的天人关系的反映,B项正确。‎ ‎6.答案:A 解析:材料信息:“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说明人要适应自然的发展,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故选A;无为而治是道家主张,不符合荀子,故B项错误;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也是道家主张,故C项错误;天人感应,天人合一是董仲舒的主张,故D错误。‎ ‎7.答案:A 解析:‎ ‎8.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信息是“那种闲散、宁静、安逸的意境被表达得更加准确”。宋代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加注意内心的修养,反应在书法上强调精神气度,绘画上更加注重意境。理学强调的是一种精神,所以也表现在书法、绘画等艺术中,就是强调精神、气度等。AC史实错误,B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项。‎ ‎9.答案:B 解析:秦始皇强调礼、等级,强调礼教足以说明他并没有完全废除儒家的治国思想,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秦始皇把法家思想成为治国的指导思想,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旨在维护封建统治而非单纯的传播儒家贵贱尊卑等级思想,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儒家思想在思想争鸣中尚未取得统治地位,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10.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明朝、清朝及梁启超都对“束书不观,游谈无根”(即信口而说,言谈无据)进行批评,由此观之当时主要提倡务实之风,反对空谈,经世致用是明末清初时思想家主张的,并不是历代主流文化理念,B选项不正确,D选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A。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神权下的自我·宗教改革 ‎11.答案:B 解析:‎ ‎【考点】‎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宋明理学;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汉朝;宋朝 陈寅恪所说的“新儒学”是指从秦以后,在孔孟思想上加以改造的汉代儒学及其在后世的发展演变,包括二程、朱熹、王夫之等,建构起天人一统的系统图式是董仲舒的思想,只是新儒学中的一部分,故A项错误;整个新儒学都是以人伦为核心的儒学,故B项正确;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属于战国时期孟子的主张,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新儒学与汉唐的大一统没有直接的关系,故D项错误。‎ ‎12.答案:C 解析:‎ ‎13.答案:D 解析:‎ ‎14.答案:B 解析:‎ ‎15.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智者学派是对公元前5至前4世纪古希腊涌现出的大批教授修辞学、论辩术等的职业教师的统称。其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的名言是“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在此基础上,强调“经检讨反省的”“有思想力的人”才是认识万物的尺度,这提升了该观点的理性精神。A、B、D三项表述不符合史实。答案选C。‎ ‎1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固执狂热,热衷于以抽象的普遍概念来构造未来社会”可知,启蒙思想中的浪漫主义情怀刺激了法国革命的狂热,故C项正确;A、D两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属于偷换概念,排除。‎ ‎17.答案:C 解析:‎ ‎18.答案:B 解析:‎ ‎19.答案:A 解析:‎ ‎20.答案:D 解析:柏拉图反对直接民主采用的轮番而治的统治形式,认为人有才能和品质上的差异,从柏拉图强调“各自特殊的功能”“ 每一部分都做且只做自己的工作”来看,柏拉图可能反对轮番而治使公民都能获得政治权力,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A、B、C项。‎ ‎21.答案:C 解析:由材料“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可知,康德认为自由是启蒙运动的核心;由“军官说:不许争辩,只许操练!税吏说:不许争辩,只许纳税!神甫说:不许争辩,只许信仰”可知,康德认为现实社会对人们各方面自由的限制,故C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且启蒙运动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社会发展决定思想文化”与材料主旨无关,B错误。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 ‎22.答案:D 解析:【考点】‎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古跨朝代选择题 本题考查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思想的理解能力。题干黑格尔的哲学名言主张精神上、情绪上深刻的认真态度也是哲学的真正的基础;而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就是从政治、制度层面“兴天下之利”,刑法则是从法律层面“除天下之害”。故选D。‎ ‎23.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光荣革命”后确立了议会主权原则,体现了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趋势;而洛克的文章也体现了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趋势。而BCD三项是错误的。所以答案选A。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议会主权原则 ‎24.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历史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之所以人的价值、人的权力之所以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原因在于近代中国面临的时代主题是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机,即侧重于救亡忽视了个体的启蒙,故B项正确;AD两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工业化程度不同不是最主要的原因,不如B项更符合近代中国的国情,故排除。‎ ‎25.答案:B 解析:‎ ‎26.答案:B 解析:略 ‎2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开展的条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是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但不是推动技术革新的直接动力,且材料没有涉及资产阶级代议制,故A项错误;拥有庞大的海外市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同样也不是技术革新的直接动力,故B项错误;材料表明技术革新的直接动力是专利制度,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故D项错误。‎ ‎28.答案:D 解析:‎ A项说法错误,进化在不断进行着;B项不能由材料得出;“人类社会历史变迁”与材料主题不符,C项排除;由材料中的“他已经上升到那里而不是最初被安敦在那里”可知,达尔文的这一主张使人们对(创世记》中上帝安排世间万物秩序的说法产生了怀疑可能使他希望在遥远的将来会更上一层楼”旨在鼓励人们奋斗,故D项正确.‎ ‎29.答案:D 解析:‎ 答案: D 解析: 京师同文馆一再提高学生的津贴,甚至比翰林家教工资还高,主要因为是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招不到学生,所以提高津贴以吸引学生,D项正确。京师同文馆创办于洋务运动时期,并非是清末“新政”的内容,A项错误;此时刚刚开始创办新式学堂B项错误;京师同文馆学生的津贴很高,并不能说明官办学堂待遇更好,C项错误。 ‎ ‎31.答案:C 解析: ‎ 答案: C ‎33.答案:A 解析:‎ 答案: A ‎35.答案:D 解析:通过材料“能够成名成业的非军人,实不可多得”可知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由材料中“且非军人”可知,军人的地位不高,B项错误。由材料中选女婿要“成名成业”可知,当时婚姻观念没有发生剧变,C 项错误。由“民国前期”“在科举已废的今天……实不可多得”等信息可知,当时国内政局动荡,社会权势发生转移,故D项正确。‎ ‎36.答案:C 解析:材料强调将民主主义任务与社会主义的任务分开完成:即中国的革命分两步走,《新民主主义论》解决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问题,C项正确。‎ 答案: A ‎38.答案:A 解析:从“某一种医学学说上,生物学或其他自然科学的学说上,贴上什么‘封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之类的阶级标签……就是错误的”的信息可知,陆定一主张把学术问题与政治问题区分开,①正确;陆定一发表讲话与双百方针的精神一轉,提倡科学研究中独立思考和批评的自由,②正确;③④与题干信息无关,A项正确。‎ 答案: A ‎40.答案:A 解析:‎ 二、材料题 ‎41.答案:(1)原因:儒学吸收佛、道思想;儒学家关注社会。路径:著书立说,阐释儒家经典;将儒学教育渗透于青少年的日常生活。‎ ‎(2)不同点:传播对象:朱熹:士大夫阶层;王阳明:发展到普通民众。认识论:朱熹:格物致知;王阳明:致良知(反省内心)。社会意义:有利于思想解放;有利于提高民众的道德修养。‎ ‎(3)主要趋势:世俗化、社会化。认识:辩证继承,创新发展;面向大众,联系实际。‎ ‎42‎ 答案: 1.保守方面:“礼”的主张。 理由:在新旧交替时期主张恢复奴隶制等级秩序。 董仲舒:汉武帝时期王国问题威胁中央集权制度和社会的稳定。利用了孔子“礼”的思想,提出了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思想,以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 梁启超:随着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危机的加剧,中国社会的变革即将到来,梁启超认识到孔子思想缺乏民主思想,是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 2.论证继承:继承了西方启蒙思想中的民权思想。 论证发展:将政治民主和解决民生问题相结合,二者同时进行 最大变化:民族主义发展为反对帝国主义 3.中共一大对中国国情缺乏正确的判断,照搬马克思主义理论,将资产阶级作为革命的对象;中共二大分析了中国社会性质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中共一大将领导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以后一直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斗争;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将党的工作重心转入农村,建立了革命根据地。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 ‎43‎ 答案: 观点一:启蒙运动在西方文明的基础上,受到中华儒家文明的影响。依据: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启蒙运动借鉴儒家诸多思想。 观点二: 启蒙运动是纯粹的西方文明。依据: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观点三:启蒙运动是在中华儒家文明的支持和推动下产生的。依据:启蒙运动借鉴儒家诸多思想。 评述标准 一等: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解析: 本题属于探究性试题,答案具有开放性,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必拘泥于字句表达。下面提供三种不同观点供大家参考。‎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