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天津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天津一中2019—2020学年度高三年级二月考历史学科试卷 ‎2019年11月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左转》记载,周内史叔兴曾发表“吉凶由人”和“妖由人生”的见解,季梁曾谏议随君“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还有人主张“夫民,神之主也”。这表明《左传》‎ A. 收录了民贵君轻的政见 B. 突破了天人感应的认知 C. 动摇了保守的礼乐秩序 D. 包含着朴素的民本思想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吉凶由人”“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夫民,神之主也”等信息可知,都强调了重视人的地位,为此体现出朴素的民本思想,故D选项正确;材料内容强调了对民的重视,但没有体现出“君轻”的思想,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人感应的认知体系主要是在汉朝由董仲舒阐述,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合,故B选项错误;礼乐制度是强调贵族内部的等级有序,与材料中强调的民与神的关系无直接关系,故C选项错误。‎ ‎2.史书中载,桓公曰:“伍鄙(百姓)若何?”管子对曰:“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相地而衰征的实质是 A. 按照土地的多少和好坏而征税 B. 所有制形式的改变 C. 利于调动土地所有者的积极性 D.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时期的管仲改革的相关知识。“相地而衰征”即无论公田与私田,都按照土地的多少和好坏而征税,实际上承认了私田主人对私田的所有权,实质上是土地所有制形式的变更,故B正确;按照土地的多少和好坏而征税,是“相地而衰征”的内容,而非实质,故A错误;“相地而衰征”承认了私人占有土地的合法性,调动私田所有者的积极性,属于它的影响,而非实质,故C错误;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是“相地而衰征”的影响,而非实质,故D错误。‎ ‎3.‎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突出反映了秦朝官制设置 A. 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 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C. 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D. 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三公九卿制是秦朝时期的中央官制,题干中所列出的奉常、郎中令、少府、宗正所掌管的宗庙、宫殿、皇帝生活、皇帝家族和亲戚,表明秦朝将与皇帝及其家族有关的事情上升到国家政治的高度,体现了化国为家,君权至上的特点。故答案为C项。AD项,九卿职责划分细致,官员多、政务繁多仅是表象不是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排除;B项,秦朝的三公九卿制是中央官制,而选贤举能,唯才是用是对选官制度标准的描述,排除。‎ ‎4.汉武帝长期劳师疲民,在其晚年下轮台罪己诏以表示与民休息的悔过之意。汉昭、宣二帝时期,凡遇灾荒、地震,皆免除当年的租赋、徭役。东汉的明帝、安帝也曾因为日食和饥荒而对全国发布罪己诏。这表明 A. 汉代统治者能够自我反省 B. 道家学说深受汉统治者重视 C. 儒学正统地位遭到了动摇 D. 主流学说影响统治者决策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皇帝发布“罪己诏”与天象、灾荒等有关,这说明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制约着皇帝的权力,故D选项正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统治者的自我反省与当时的主流学说的影响有直接关系,因此A选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内容,故A选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皇帝发布“罪己诏”与天象、灾荒等有关,这说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制约着皇帝的权力,“道家学说深受汉统治者重视”不是材料主旨内容,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汉武帝起,儒学开始成为官方思想,其正统地位在汉朝并未动摇,故C选项不符合史实。‎ ‎5.先秦许多名臣出身卑贱,如“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魏晋时期愈加强调官吏的出身。这反映了秦汉至魏晋时期 A. 宗法思想逐渐退出政坛 B. 儒学被用于规范君臣关系 C. 阶层固化影响官僚政治 D. 天下大同替换天下为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先秦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阶层的区分并不稳定,出身卑微的人能得到重用;而魏晋时期士族门阀高度发展且掌握权力较大,此时选官则更加强调官吏的出身背景,说明魏晋时期阶层固化影响到官僚政治,C项正确;材料主要表达了社会阶层关系变动和选官制度变化的联系,没有涉及到宗法思想,排除A;材料中没有反映儒学的相关内容,更没有体现君臣关系,排除B;材料中体现先秦时期,身份卑微之人可有所作为,并不能体现“天下大同”;而魏晋时期强调官吏的出身背景,也不能完全反映出“天下为家”,排除D。‎ ‎6.对于如图工具,宋人梅尧臣有诗云:“孤轮运寒水,无农乃自营。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诗中所咏工具 A. 是古代冶金工具的革新 B. 提升高地农田抗旱能力 C. 在中国的南方普遍推广 D. 利于魏晋时期农业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孤轮运寒水,无农乃自营。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诗句描述是筒车,筒车是唐朝农民创新的新的灌溉工具,主要在长江流域地区使用,故C选项正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体现的是筒车,是灌溉工具,而不是冶金工具,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水转翻车巧妙地利用水力为动力,将灌溉水提升到高田,提升高地农田抗旱能力,而不是筒车,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筒车是唐朝农民创新的新的灌溉工具,因此与魏晋时期无关,故D选项错误。‎ ‎7.“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三要素,“史实”及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而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对三省六部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 “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 B. 三省六部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 C. 三省六部制减缓了由于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 D.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为后世所沿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由材料可知“史实”指历史事实,“史论”就是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史实”分析史实得出科学结论。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为后世所沿用”是综合整个中国史分析,得出三省六部制对中国古代政治以及中国历史的影响,属于“史识”,故D项正确;A项表述了三省六部制的历史事实,因此该项不是三省六部制的“史识”,故A项错误;B项是三省六部制的运作程序,属于历史事实,是“史实”,故B项错误;C项是对三省六部制评论,属于“史论”,故C项错误。‎ ‎8.唐代前期,各地负责监察的刺史其日常工作是与尚书省联系,唐代中后期则不同,刺史主要是向当地节度观察使请示汇报。这一变化反映了 A. 皇权强化导致尚书省的地位下降 B. 刺史权力膨胀引起中央政府警惕 C. 地方官制的失当削弱了中央集权 D. 中央利用分权策略加强地方控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唐代政治制度的变化。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尚书省是唐朝三省六部制的体现,监察各地的刺史与尚书省联系;节度使制度是唐中后期藩镇割据的体现。题干中代表中央政府权力的尚书省的职能已经逐渐被地方藩镇节度使所取代,这反映出藩镇势力的发展削弱了唐王朝的中央集权,故C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刺史由唐前期对尚书省(中央)负责到唐中后期对节度使(地方)负责,未提及皇权强化与尚书省地位的关系,故A选项错误;材料中刺史的变化体现出唐朝中后期节度使(地方)实力的增强,并未体现刺史权力的增强,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的是唐朝中后期中央缺乏对地方的管控,故D选项错误。‎ ‎9.下表为唐代前期均田制授田状况,由此可见,以下对均田制认识不正确的是 授田对象 授田数量 其它 ‎18—59岁丁男 ‎80亩口分田,死后归还政府 ‎20亩永业田,可传子孙 工商业者授田减半,道士、和尚授田30亩,女冠、女尼授田20亩,一般妇女、奴婢不授田 ‎60岁以上老男及废疾者 ‎40亩口分田 妻、妾 ‎30亩口分田 A. 加强政府对人民的控制 B. 限制了地主阶级的利益 C. 缩小了土地买卖的范围 D. 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一般妇女、奴婢不授田”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时期妇女地位并未提升,故D选项说法有误,符合题意;根据材料“18—59岁丁男”“80亩口分田,死后归还政府,20亩永业田,可传子孙”等信息可知,政府对于不同的授田对象、授田数量及授田标准十分严格,这有利于政府对人民的控制,故A选项说法无误,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80亩口分田,死后归还政府”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均田制下国家分配给农民土地,农民死后部分土地归还国家,这有利于限制土地兼并,限制了地主阶级的利益,故B选项说法无误,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均田制有利于限制土地兼并,这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土地买卖的范围,故C选项说法无误,不符合题意。‎ ‎10.隋唐时期,皇帝常常要携宫廷到洛阳“就食”。682年关中地区饥荒,唐高宗让太子留守长安,自己率宫廷到洛阳“就食”,因为情况紧急,出行仓促,随从人员竟有半途饿死者。这种现象 A. 导致唐朝开始由盛转衰 B. 反映出土地兼并的严重 C. 推动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D. 推动政治中心逐渐东移 ‎【答案】D ‎【解析】‎ ‎“唐高宗让太子留守长安,自己率宫廷到洛阳‘就食’”说明长安作为都城,由于经济的原因已经难以适应统治者的需要了,所以这会推动政治中心由长安到洛阳的转移,故选D;政治重心的南移与南方经济的开发和北方经济的发展相对缓慢有关,而与题干材料无关,故排除C;唐朝由盛转衰发生在唐玄宗时期,这时(唐高宗时)还没有出现,故排除A;土地兼并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故B不符合题干要求。‎ 点睛: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心南移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历史现象,几乎贯穿了整个古代的中国历史。具体过程是:1.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南方得到重点开发。2.东晋和南朝时期,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南朝末年开始赶上北方。3.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无差距。4.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进一步大发展。5.南宋时期,南方经济突出发展,完全超过了北方。‎ ‎11.下表为神宗熙宁十年至元丰三年(1077年—1080年)南北方人丁情况统计,由此可以得出 北方地区 总丁数 ‎5328900‎ 开封府 ‎212493‎ 京东路 ‎1523247‎ 京西路 ‎670363‎ 南方地区 总丁数 ‎12646834‎ 两浙路 ‎1927559‎ 江南东路 ‎1205161‎ 江南西路 ‎1265127‎ A. 和平的环境使南方社会得以恢复 B. 北方城市发展逐渐落后于南方 C. 经济重心的转移改变了人口格局 D. 南方地区的赋税收入超过北方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数据可知,在1077年—1080年期间,北方人口总丁数是5328900,而南方总丁数是12646834,这时期南方总丁数远远超过北方总丁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改变了全国人口格局,故C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的是宗熙宁十年至元丰三年(1077年—1080年)南北方人丁情况统计,没有体现南方社会恢复的信息,故A选项错误;根据材料数据可知,这时期南方总丁数远远超过北方总丁数,体现了经济重心的转移改变了人口格局,材料内容没有对南北方城市发展情况进行对比,无法得出北方城市发展逐渐落后于南方的结论,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对南北地区的赋税收入进行比较,故D选项错误.‎ ‎12.随着大运河的开通,扬州等城市在唐代便“当南北大冲”而“百货所集,城市繁荣异常”,宋时更是“自淮南之西,大江之东,南至五岭蜀汉,十一路百州之迁徙贸易之人,舟车日夜灌输京师,居天下之十七”。这表明 A. 扬州成为南方经济重心 B. 交通改善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C. 京师地区完全依赖南方 D. 大运河取代了传统交通要道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当南北大冲”“百货所集,城市繁荣异常”“自淮南之西,大江之东,南至五岭蜀汉,十一路百州之迁徙贸易之人,舟车日夜灌输京师,居天下之十七”等信息可知,扬州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地处运河和长江汇合处,是水陆交通枢纽,江南物产的集散地,说明交通改善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故B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交通改善而推动扬州城市经济发展的现象,没有体现南方其他城市的发展情况,无法得出扬州成为南方经济重心的结论,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的是随着大运河的开通而扬州城市经济发展的情况,没有体现京师地区完全依赖南方的信息,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的是随着大运河的开通而扬州城市经济发展的情况,没有体现大运河取代传统交通要道的问题,故D选项错误.‎ ‎13.北宋时,棉花的种植在闽粤一带已渐盛行;南宋时,又从闽粤发展到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宋代有诗云:“嘉树种木棉,天何厚八闽”、“木棉收千枝,八口不忧贫”。这反映了宋代 A. 手工业重心转移到南方 B. 家庭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C. 棉花成为主要衣被材料 D. 南方各省的百姓衣食富足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嘉树种木棉,天何厚八闽”、“木棉收千枝,八口不忧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棉花种植范围的推广,更多的人为了追求利润而种植棉花,体现了宋代人们种植粮食作物到经济作物的发展变化,即体现了家庭经济结构的变化,故B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宋朝广泛种植棉花的现象,没有体现手工业重心转移到南方的问题,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棉布逐渐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是在元代,而不是宋朝,故C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嘉树种木棉,天何厚八闽”、“木棉收千枝,八口不忧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当时部分地区种植棉花的情况,无法得出南方各省的百姓衣食富足的结论,故D选项错误。‎ ‎14.宋代文学家普遍认同“文以贯道”。文学作品要蕴含思想意识,即便是单纯的抒情作品,往往也对爱国主题格外重视。这反映了宋代 A. 文人重视表达个人意趣 B. 文学创作受理学影响 C. 统治集团奉行重文轻武 D. 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宋代文学家普遍认同‘文以贯道’”“即便是单纯的抒情作品,往往也对爱国主题格外重视”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文人强调文章都必须有一定的内涵,即“道”,注重对爱国主义的宣扬,说明这时期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故D选项正确;根据材料“即便是单纯的抒情作品,往往也对爱国主题格外重视”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体现了当时崇尚文化的浓厚氛围,没有强调文人重视表达个人意趣,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强调的是当时崇尚文化的氛围,没有体现文学受理学影响的相关信息,故B选项错误;统治集团奉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是当时崇尚文化氛围的原因,而不是材料内容所反映的问题,故C选项错误。‎ ‎15.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 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 加强中央集权 C. 利于削弱六部权限 D. 提高行政效率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明初在地方设立三司,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直接向皇帝负责,有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D 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明初设立三司,明中叶后三司上设立巡抚,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没有体现地方权力的扩大,故A选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初废行省、设三司,直属六部,用分割地方权力的方法来加强中央集权,但明中叶后,设置巡抚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主要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而不是加强中央集权,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六部是中央机构,材料所述内容没有削弱六部的权限,并且材料内容体现的是地方行政机构的变化,故C选项错误。‎ ‎16.明代嘉庆、万历之际,大批读书人弃儒就贾,进入商业领域。但早年的教育使其思想和行为方式都深受儒学的影响,这就使其理所当然地成为“儒贾”或“儒商”。由此可知 A. 重商已成为明清时期的社会共识 B. 经济发展推动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C. 儒家思想在当时失去其正统地位 D. 明清时期商人的地位远高于儒士 ‎【答案】B ‎【解析】‎ 通过题干可知,大批读书人弃儒从商,从读书人转化为商人,再联系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可得知经济发展推动社会结构发生变化,B正确。重商观念在明清时期有所发展,但不是“社会共识”,A错误。儒家思想仍是社会的正统思想,C错误。明清时期,社会等级仍是传统的士农工商四等,儒士的地位高于商人地位,D错误。‎ 点睛:本题易错项为D项。中国古代从商鞅开始主张重农抑商,以后历朝均沿用这种思想。中国形成了传统的士农工商四等级社会,在中国封建社会没有发生变化。‎ ‎17.《醒世恒言》中说“卢珃田产众多,除了家人,雇工也有整百,每岁十二月中,预发来年工资,到了是日,众长工一起领银。”长工与雇主有主仆之分,但又不是奴婢。这反映明朝 A. 农业领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 土地的经营方式非常落后 C. 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 D. 大地主土地制占主导地位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长工与雇主有主仆之分,但又不是奴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雇工和雇主有主仆之分,但雇工不是奴婢,反映出雇工对雇主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故C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是以“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値”为特点,并且资本主义萌芽主要发生在手工业领域,故A 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土地的经营方式,无法得出土地的经营方式落后的结论,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不同土地制的比例,无法体现大地主土地制占主导地位,故D选项错误。‎ ‎18.清初,台湾迎来了两次重要的移民高潮,一次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数万明朝的遗民移民到那里垦殖,使台湾基本进入农耕社会。第二次是台湾被清朝收复后,“民之渡台如水之趋下,群流奔注”,使台湾有了更大发展。这两次移民高潮 A. 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控制 B. 丰富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内涵 C. 驱逐了西方殖民者残余势力 D. 冲击了传统的闭关锁国政策 ‎【答案】B ‎【解析】‎ ‎【详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以台湾为根据地进行反清斗争,A错误。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问题,闭关锁国属于对外政策,D错误。郑成功收复台湾驱逐了荷兰殖民者势力,但台湾被清朝收复不涉及西方殖民势力问题,C错误。两次收复,都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一部分,都丰富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内涵,B正确。‎ ‎19.清朝嘉庆年间,两湖地区的桂东县:“生齿日繁,谋生者众,深山高陵种植杂粮,几无隙地”。祁阳县则是“柴木日系”“柴价视昔而贵。”这表明当时 A. 社会农业生产能力出现倒退 B. 恶性垦殖引发市场柴价上涨 C. 生产压力增大引发人地矛盾 D. 人口增长加剧山区过度开发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生齿日繁,谋生者众,深山高陵种植杂粮,几无隙地”推出,人口增长导致人地矛盾突出,故D选项符合题意正确;根据史实,明清时期农业继续发展,而非倒退,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错误;根据材料,柴价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长导致的供求关系变化,而非过度垦殖引发的,故B选项错误;根据材料人地矛盾是由人口过度增长引起的,而非生产压力增大,故C选项错误。‎ ‎20.‎ 梁柏力《被误解的中国》一书中曾对中西商业状况进行了对比,一方面指出歧视商贾并非中国独有的传统,明清时期中国富商的社会地位并不低微。另一方面又认为明清时期的中国与英国代表的西方存在不少明显不同,并对英国商人势力强的原因有如下一些文字介绍:“英国数百年来都处于战乱之中……英国要与其他欧洲国家争霸……”。照此推断,梁氏认为明清时期中国商贾势力不及西方的原因可能是 A. 儒家思想含有明显的抑商倾向 B. 禁止商人买卖土地和科考入仕 C. 社会相对安定对商人依赖较小 D. 商人的社会地位有了显著上升 ‎【答案】C ‎【解析】‎ ‎【详解】抑商倾向并非中国独有的传统,明清时期中国富商的社会地位并不低微,梁氏认为抑商倾向并非明清时期中国商贾势力不及西方的原因,A项错误;禁止商人买卖土地和科举入仕并非梁氏认为的明清时期中国商贾势力不及西方的原因,B项错误;中国商贾势力不及西方并非是因为受到社会歧视,而是“英国数百年来都处于战乱之中……英国要与其他欧洲国家争霸……”导致英国商人势力强,所以中国商人势力较低的原因是中国社会较为安定,政府对商人的依赖较小,C项正确;D项表述与题意无关,排除。‎ ‎21.明末清初的顾炎武曾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的主张,下列对其主张评述正确的是 A. 削弱了清初君主专制统治 B. 推崇先秦儒学的大同理想 C. 对近代民权意识产生影响 D. 反对传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顾炎武等人的思想主张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在其后数百年间仍有深远的影响,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故C选项符合题意;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顾炎武等人的思想虽然有早期启蒙的色彩,但并没有削弱君主专制的统治,故A选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对近代民权意识产生的影响,而不是对先秦儒学大同思想的推崇,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明清时期顾炎武等人思想的早期启蒙色彩的主张,对近代民权意识产生的影响,没有强调反对中央集权制度,故D选项错误。‎ ‎22.‎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1776年)中指出:中国道路,固然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地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却也从此“停滞于静止的状态了”,看似“未曾退步”,却也难以前进,毕竟这种“静止”状态自马可·波罗访华已经延续了500年之久。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当时的中国 A. 与西欧相比中国经济落伍 B. 国家经济政策保守落后 C. 固守传统农耕经济模式 D. 难以抵挡工业文明的冲击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概况,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776 年中国处在清朝乾隆帝时期,与西欧相比中国经济总量仍然居世界前列,A项错误;“闭关锁国”经济政策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但不是主要依据,B项错误;当时中国还未受到工业文明的冲击,D项错误;当时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并已经进入机器生产的时代,从这样的角度来看,亚当斯密认为中国经济“停滞于静止的状态了”,看似“未曾退步”,“却也难以前进”指的是生产方式没有实现质的飞跃,始终停留在传统的农耕经济形态,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古代的农业经济·概况 第II卷 ‎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铁器逐步推广到各个生产领域,特别是农业生产领域大量铁制农具的使用引来了农业生产技术的一场革命。‎ ‎——《国史概要》‎ 材料二 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唐宋时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所取代。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天工开物》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藉牛力。愚见贫农之家,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注:铁搭:农具名。有4至6个略向里弯的铁齿,用于刨土。)‎ ‎——《太湖地区农业史》‎ ‎(1)依据材料一中的图一和图二,并将两者联系起来,说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变化。‎ ‎(2)依据材料二,说明明清时期耕作方面变化的表现及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变化可能产生的直接影响。‎ ‎【答案】(1)农耕技术逐步普及,耕作技术不断进步,犁的改进更适合地区土质特点和耕作的需要。‎ ‎(2)表现:牛耕大量退出,江东犁被铁搭取代,人力取代畜力。原因:明清时期人口大量增加;使用牛耕成本高。影响:耕作技术上出现倒退,农业难有突破;农业占用大量劳动力,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解析】‎ ‎【详解】(1)据材料一“铁器逐步推广到各个生产领域,特别是农业生产领域大量铁制农具的使用引来了农业生产技术的一场革命”可知,铁器逐步推广到各个生产领域;据东汉“二牛抬杠”(北方地区)到唐代曲辕犁(江南水田),可知犁耕区域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 ‎(2)表现:据材料二 “人口大幅度增加,牛耕大量退出”可知,牛耕大量退出;据材料“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可知,江东犁被铁搭取代;据材料“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等信息可知,人力取代畜力。原因:可根据当时人口变化和人地关系以及畜力成本等角度分析。‎ ‎24.古代中国思想与政治制度有紧密的联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在法家学说上建立起来的无情的专制思想,渐渐地被儒家的伦理价值观所取代了。……法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看似势不两立,但前者为后者创造了一个适合发展的稳定的社会环境。‎ 材料二、儒学在宋代理学思潮中发展到了极致,……国家被视为一个大家庭,君主同父亲一样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但像孟子所强调的,他必须具有完美的道德。‎ 材料三、由于中国教育的意识形态基础是儒家思想,统治阶级的头脑中充斥了各种伦理道德、忠孝观念和对礼仪的重视。在这种制度(科举制)下,有文采的人得天独厚,往往成为政府最有力的拥护者。‎ ‎——以上材料均摘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汉以来法家思想地位的演变。‎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理学家的政治理想 ‎(3)依据材料三并所学知识,论述科举制对儒家思想的影响。‎ ‎【答案】(1)秦朝以法家为统治思想;汉代以来,法家学派的统治地位逐渐失落,其法制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2)政治理想:君主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并具有完美的道德,以儒家伦理治理国家;‎ ‎(3)儒生在地位得以提升的同时,也成了专制政治的仆从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秦朝在法家学说上建立起来的无情的专制思想,渐渐地被儒家的伦理价值观所取代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时期以法家思想为治国思想,到汉朝时期,经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儒学逐渐确立其正统地位,法家思想逐渐被儒家思想吸收,成为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工具。‎ ‎(2)根据材料“国家被视为一个大家庭,君主同父亲一样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可归纳出君主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根据材料“但像孟子所强调的,他必须具有完美的道德”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出并具有完美的道德,以儒家伦理治理国家。‎ ‎(3)根据材料“在这种制度(科举制)下,有文采的人得天独厚,往往成为政府最有力的拥护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广大儒生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做官,提高自身的地位,但同时也成为了专制政治的仆从。‎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张骞通西域后,设校尉管理屯田,“有副校尉,秩比两千石,丞一人,司马、侯千人各二人”。唐朝统一西域之后,在此驻扎重兵,任命各级官吏,推行内地的均田制、租庸调制及府兵制,并在天山南麓大兴屯田,使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进一步推广到西域。以此为根基,不断对中亚施加影响。‎ ‎——摘编自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唐加强对西域管理的主要措施,并说明这些措施的积极作用。‎ 材料二、葡萄牙人用武力占领马六甲是对当时的朝贡体系——以中国为主导的东亚秩序体系的直接威胁。明武宗本应帮助马六甲苏丹反击葡萄牙人,但当时的明朝已经没有了积极进取的精神,坐视马六甲这一交通枢纽落入他手。葡萄牙很快建立起以马六甲为支点的联系欧亚大陆两端的里斯本——果阿——马六甲——中国的贸易航线。1553年,葡萄牙人登上了澳门的海岸,开始建立教堂和商站。‎ ‎——摘编自威尔士(英)《大国的崛起》‎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明中叶以来中国的对外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中“明朝已经没有了积极进取的精神”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1)措施:设立管理机构,加强对西域的政治经济管辖;推广中原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积极作用: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保障了中国与中亚、西方的联系;有利于西域地区的开发;促进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往,推动民族融合;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 ‎(2)对外关系的变化:西方国家代替了亚洲国家成为中国对外关系的主要对象;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政冶、经济、文化的侵略活动代替了中国和亚洲国家间的和平的商业和文化交流,成为中国对外关系的主要内容。‎ 明清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社会黑暗、政治腐败;长期推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解析】‎ ‎【详解】(1)措施,根据材料“张骞通西域后,设校尉管理屯田”“唐朝统一西域之后,在此驻扎重兵,任命各级官吏,推行内地的均田制”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唐时期通过设立管理机构,加强对西域的政治经济管辖;根据材料“设校尉管理屯田”“使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进一步推广到西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唐时期注重中原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对西域地区的推广。积极作用,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唐时期设立管理机构并使中原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对西域地区的推广有利于加强对西域的政治经济管辖,有利于促进中原地区和西域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民族融合;有利于推动西域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 ‎(2‎ ‎)对外关系的变化,根据材料“葡萄牙人用武力占领马六甲是对当时的朝贡体系——以中国为主导的东亚秩序体系的直接威胁”“葡萄牙很快建立起以马六甲为支点的联系欧亚大陆两端的里斯本——果阿——马六甲——中国的贸易航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国家代替了亚洲国家成为中国对外关系的主要对象;根据材料“1553年,葡萄牙人登上了澳门的海岸,开始建立教堂和商站”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出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政冶、经济、文化的侵略活动代替了中国和亚洲国家间的和平的商业和文化交流,成为中国对外关系的主要内容。原因,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中国在政治方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不断强化,经济方面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依然占主导地位,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等政治、经济、思想、对外方面的政策导致“明朝已经没有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