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莆田第二十五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高二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 学者王杰认为,明末清初的社会大变动,使得思想家们把关注的目光从“游谈无根”的泥潭中转向社会,转向现实,经世实学思潮兴起。经世实学思潮兴起的根源是 A. 思想守旧与僵化 B.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文化控制有所松动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游谈无根” 谓没有根据信口乱说, 迂谈阔论 犹言高谈阔论。 在这里是指明朝中后期受理学束缚,读书人思维走向僵化,一味空谈心性,于国事无补。而经世致用学说的兴起本源正是在于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因此C项正确;思想守旧与僵化是现象不是根源,所以A项错误;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不能得出经世实学思潮的兴起,所以B项错误;文化控制有所松动与历史事实不符,因此D项错误。‎ 点睛: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正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而产生。所以商品经济的发展才是此思潮兴起的根源。‎ ‎2. 苏格拉底说服人们不要专注于对身外之物的追求,而应去改造自己的灵魂,追求真理和智慧,成为道德完善的、真正的人。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希腊的 A. 民主精神 B. 法制精神 C. 科学精神 D. 人文精神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苏格拉底说服人们应去改造自己的灵魂,成为道德完善的、真正的人。可以得出是人文精神的体现。苏格拉底是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开创者之一,提出“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等哲学命题。因此D项正确。‎ ‎3. 被西方教会势力指责为“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的学说是 A. 日心说 B. 进化论 C. 量子论 D. 相对论 ‎【答案】B ‎【解析】“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是解题关键,根据所学知识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巨著《物种起源》,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所以B选项正确。日心说打破了长期以来居于宗教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相对论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的绝对化思维模式,为人们提供了辩证看待世界的途径。故ACD三项排除。‎ ‎4. 恩格斯说:“当法国革命使这个理性的社会和这个理性的国家成为现实的时候,新制度就表明,不论它较之旧制度如何合理,却绝不是绝对合乎理性的。”在这种社会现实下产生的文学流派是 A.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 C. 现代主义 D. 印象主义 ‎【答案】A ‎【解析】材料“法国革命……新制度就表明,不论它较之旧制度如何合理,却绝不是绝对合乎理性的”,反映对法国大革命的不满,对资产阶级所提倡的理性王国的失望,这符合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特征,故选A;现实主义是对现存的社会秩序进行无情的揭露,排除B;现代主义强调表现自我,用多元的方式来表达主观感受,排除C。印象主义是一种绘画流派,排除D。‎ ‎5. 文艺复兴以来确立的不少法则被他们推倒,内容和主题不再重要,关注点转到纯粹的视觉感受上。对他们来说,风景之美不在于名山大川,而在于阳光照射下普通场景的色彩变幻。材料中的“他们”是指 A. 荒诞派 B. 浪漫派 C. 现代派 D. 印象派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关注点转到纯粹的视觉感受上。对他们来说,风景之美不在于名山大川,而在于阳光照射下普通场景的色彩变幻”,结合所学,印象主义直接描绘阳光下的事物,注重光与色,故D项符合题意;荒诞派反传统,反理性,强调个人主观感受,用夸张怪诞的手法警醒世人。故A项不符合题意。浪漫派提倡重感情轻理性,不满现实,追求幻想,B项不符合题意;现代派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表现方法,C项不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抓住“阳光照射下普通场景的色彩变幻”,联系印象派的艺术特点即可得出答案。‎ ‎6. 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 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 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答案】B ‎【解析】解答此题关键在于理解现代化(近代化)的含义:经济方面工业化、政治方面的民主化、法制化、思想文化方面的理性化、科学化,由此排除C、D项,A项中的“新政”实际上是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的继续,但缺乏政治现代化方面表现。因此答案为B,反映中国近代的现代化发展历程:工业化的开始----政治民主化的尝试---民主政治的建立。‎ ‎7. “《海国图志》是《南京条约》签订以来中国人对世界事务的一次开放性的总思考,影响了此后数十年中国的发展道路。”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 A. 鼓舞了清朝军民反侵略的斗志 B. 激发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热情 C. 推动了反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 D. 促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体现了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精神,对于此后数十年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探索有深远影响,故B选项正确;《海国图志》不仅仅影响了清朝军民反侵略的斗志,更侧重于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故A选项错误;“师夷长技以制夷”没有体现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要求,故C选项错误;《海国图志》也没有主张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故D选项错误。故选B。‎ ‎8.‎ ‎ “洋务派采取的变革举措,比起严守“夏夷之防’、叫嚣‘师事洋人,可耻孰甚'的顽固派来,无疑是一种觉醒和进步。”洋务派采取的“变革举措”‎ A. 挽救了江河日下的清朝封建统治 B. 奉行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理念 C. 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D. 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答案】C ‎【解析】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排除A;洋务运动奉行的是“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理念,排除B;由材料“洋务派采取的变革举措……无疑是一种觉醒和进步”,结合所学,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故选C;洋务运动失败后,民族资本主义才初步发展,故排除D。‎ ‎9. “中体西用”是对中西文化的一种重新审视。企图化解中国文化的冲突,实现一种中西文化的结合模式。此“模式”‎ A. 最初宣扬了西方科技思想 B. 消除了中西文化的差异 C. 动摇了儒家思想主导地位 D. 意在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答案】A ‎【解析】“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强调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其目的是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据此可直接选出答案A,排除CD;B的说法明显错误。‎ ‎10. 1868年,大学士倭仁认为中国人学“西学”,是“舍中法而从西人”;恭亲王奕䜣认为“西学中源”,洋人只是对中国传出去的文化推陈出新,中国人学“西学”也无可厚非。相比之下,奕䜣的看法 A. 不利于洋务运动开展 B. 对学习西学有双重影响 C. 有利于民主思想传播 D. 主张学习西方民主政治 ‎【答案】B ‎【解析】材料中“洋人只是对中国传出去的文化推陈出新,中国人学“西学”也无可厚非” ,有利于减轻学习西方的阻力,故排除A,选B;洋务派不主张变革中国封建专制制度,排除 CD。‎ ‎11. 《中国人史纲》中说:“(清政府如同)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材料评论的是 A. 顽固派的封建守旧 B. 维新派的托古改制 C. 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D. 革命派的三民主义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对手的强壮如牛”指的是西方国家的综合实力强大,“漂亮的拳击手套”指的是西方国家的坚船利炮即先进的技术,由此可知材料的意思是清政府只重视西方的先进技术,而不改变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即“中体西用”思想,C项符合题意,故选C。顽固派主张原封不动的维护清政府统治,不主张学习西方技术,与题意不符,排除A。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与材料不符,排除B。革命派主张推翻清政府的统治,与材料无关,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思想。学生需要理解材料中的比喻手法,根据所学知识提取出有用信息。‎ ‎12. 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 A. 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 B. 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 C. 反对向西方学习 D. 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体西用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03年维新变法运动已经失败,排除A;B没有揭示张之洞的禁令的实质,排除B;C和题意无关,排除;由于“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是外来词汇,张之洞基于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故选D。‎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顺乎世界的潮流·中体西用 ‎13. 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 A. 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 B. 推动了白话文运动 C. 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D. 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梁启超是戊戌变法时期的代表人物,而“白话文”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故A项排除;结合甲午战后的时代背景,可知梁启超提出的“诗界革命”是为了适应救亡图存的需要,故B项正确;改良思想的开端应该是在早期维新思想时期,与题意时间不合,故C项排除;据题干中“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可得出梁启超希望中国能像英日那样崛起,并没有对民主革命进行阐释,故D项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梁启超思想主张 ‎14. 叶德辉评论中国近代某现象时说:“欲托孔子以行其术,托尊孔之名,伏伪经之渐。”该评论针对的是 A. 反对把孔子神化的李贽 B. 倡导中体西用的洋务派 C. 推行改革变法的康有为 D. 主张尊孔复古的袁世凯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欲托孔子以行其术,托尊孔之名,伏伪经之渐。”体现的是借孔子之名,进行维新变法”,李贽并未提出改革,故A项错误;洋务派主张维护封建制度,没有提出改革,故B项错误;康有为作《新学伪经考》借助孔子之名进行改革,故C项正确;袁世凯尊孔复古是为了称帝,故D项错误。‎ ‎15. 1916年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指出,要真正实现民主政治,必须依靠全国大多数人的政治觉悟,自觉“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这一观点 A. 主张发动工农群众进行斗争 B. 说明国人思想解放的必要性 C. 与民主革命的思想基本一致 D. 推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答案】B ‎【解析】材料中“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意思是说要有民权的意识,说明当时思想解放的必要性,故B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思想解放,不是革命斗争,故A错误;C中基本一致错误;D中推翻儒家思想不符合事实。‎ ‎16. 胡适曾说:“我曾向我的(《新青年》)同事们建议,我们这个文化运动既然被称为“文艺复兴运动”它就应撇开政治,有意识地为新中国打下一个非政治的“文化”基础。”此建议 A. 揭示了新文化运动的真谛 B. 有利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C. 试图将运动限定在思想层面 D. 旨在促成文学革命的开展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我们可以看到胡适主张新文化运动应撇开政治,应在思想文化领域展开,反映了胡适个人对新文化运动的期望,所以本题选C。ABD三项在材料中均无法体现,可以排除。‎ ‎17. 1915年以后,特别是1919年以后,中国人对所有外来观念进行消化、整合和重构,将它们定型为“中国当代观念”。材料中的“中国当代观念”‎ A. 倍受当时的政府的推崇 B. 成为当时多数中国人的共同观念 C. 1915年的当代观念主体是资产阶级 D. 1919年以后当代观念完全走别国道路 ‎【答案】C ‎【解析】 “当时”我国处于北洋军阀腐朽统治时期,排除A;新文化运动脱离人民群众,当时多数中国人还需要思想启蒙,排除B;1915年的资产阶级渴望真正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故选C;1919年后的中国,在在井冈山时期,中国共产党找到适合中国的革命道路,排除D。‎ ‎18. 由于康有为等人主张把孔教奉为国教,列入民国的宪法,拥护袁世凯复辟,才引起新一代知识分子的忧虑和深思。1913年,袁世凯“天坛宪法”草案第19条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事”,在国会上引起争论;后来这一争论由国会发展到思想文化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导火索。材料内容表明 A. 新文化运动不是反对整个孔教 B. 孔子的儒教遭到中国知识分子的反对 C. 儒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导火索 D. 孔教成为袁世凯政府的宪法 ‎【答案】A ‎【解析】由材料来看“把孔教奉为国教”和“后来这一争论由国会发展到思想文化界”,可见新文化运动对孔教存在争议,故排除B,选A;材料表明关于尊孔复古的讨论是新文化运动的导火索,排除C;材料“康有为等人主张把孔教奉为国教,列入民国的宪法”,可见孔教列入宪法只是康有为等人的提议,排除B。‎ ‎19. 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生程俊英曾说:“《新青年》等‘刊物,成为我级必不可少的读物。有的同学把《新青年》从第一期读到最后一期,这使我级文风一变,再也不写堆砌辞藻、空疏无物之古文了’。”据此,程俊英强调《新青年》‎ A. 改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风格 B. 激励了广大民众挑战封建文化 C.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D. 有利于唤醒青年接受新文学 ‎【答案】D ‎【解析】材料“使我级文风一变,再也不写堆砌词藻、空疏无物之古文了”强调的是《新青年》对旧文学的的冲击作用,说明《新青年》有利于鼓舞青年学生挑战旧文学,宣传新文学,故选D。新文化运动主要侧重于知识分子阶层,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脱离了广大民众,排除B;材料主要涉及青年学生文学风格的变化,并未涉及青年学生以外的知识分子,排除AC。‎ ‎20.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陈独秀认为,人类发展必然由“宗教迷信时代”、“玄学幻想时代”进化到“科学实证时代”。这一观点体现出陈独秀 A. 追求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 B. 崇拜科学技术 C. 否定中国的传统儒家思想 D. 赞赏工业革命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强调的是“科学实证时代”即强调新文化运动倡导科学,追求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是科学的知识,不是具体的科学技术,故B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陈独秀对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否定,故C项错误;材料也未表明对工业革命的态度,故D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 ‎【名师点睛】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从1916年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陈独秀所写的发刊词《敬告青年》是该刊的纲领性文章。在文中他勉励青年崇尚自由、进步、科学,首先在中国高举起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新青年》的创刊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敬告青年》一文则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宣言书。‎ ‎21. 学者季羡林认为,我们对西方文化和外国文化,当然要重视“拿来”,就是把外国的好东西“拿来”。这里涉及到三个方面,物的部分、心物结合的部分、心的部分,都要拿。这里“心的部分”是指 A. 外国先进的科技 B. 外国的思想文化 C. 外国的政治制度 D. 外国的生活方式 ‎【答案】B ‎22.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通过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对三民主义做了适合时势要求的新解释。这一“新解释”‎ A. 成为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 B. 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 C. 与中共民主革命射领相同 D. 说明孙中山思想的根本改变 ‎【答案】A ‎【解析】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故选A;新三民主义依然要反帝反封建,排除B;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的阶级属性不一样,排除CD。‎ ‎23. 孙中山认为:“欧美改良政治之时……社会之流弊未生,彼以为政治良、百事皆良,遂不注意于社会事业;及至社会事业败坏,至于今日之欧美。则欲收拾之。而转无从。”这说明孙中山 A. 要进行反帝反封建 B. 追随欧美进行政治改良 C. 主张大力发展经济 D. 吸取欧美教训关注民生 ‎【答案】D ‎【解析】孙中山认为:“欧美改良政治的时候,一些社会矛盾并没有发生,因此,欧美国家也不请注意社会事业。这就导致今天欧美国家社会事业败坏,没有办法解决。”这说明孙中山在中国进行政治革命时注重吸取欧美教训关注民生,所以本题选D。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反帝反封建的意思,故A可以排除;孙中山虽学习、效仿欧美的政治,但并不是照搬照抄,注重吸取欧美政治革命的教训,故B的说法是错误的;C在材料中也无法体现,可以排除。‎ ‎24. 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其“民权主义”的内涵是 A. 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B. 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C. 进行社会革命,实行“耕者有其田”‎ D. 暴力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答案】A ‎【解析】1905年孙中山领导成立中国同盟会,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孙中山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A是民权主义,故选A;B是戊戌变法时期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C是民生主义,D是指民族主义,排除BCD。‎ 点睛:本题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根据所学三民主义的内容分析解答即可。‎ ‎25. 孙中山读到美国经济学家亨利·乔治《进步与贫困》一书后,提出:“亨利之学说,深合乎社会主义之主张,而欲求生产分配平均,亦必先将土地归公有,而后始可谋社会永远之幸福也。”“亨利的学说”影响了孙中山的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三大政策 ‎【答案】C 点睛:材料“深合乎社会主义之主张”“必先将土地归公有,而后始可谋社会永远之幸福也”是解题的关键信息点,从中可以得出答案。‎ ‎26. 1924年,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 A. 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B. 推动了中华民国的建立 C. 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D. 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答案】C ‎【解析】旧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推动了中华民国的建立,排除AB;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最低革命纲领基本一致,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故选C;日本局部侵华是1931年,排除D。‎ ‎27. “平均地权意图在地价上涨时国家按较低的价格把私人所有的土地收买下来,使国家成为全国土地的主人,由国家收取地租,实行土地国有。”孙中山的这种设想 A. 是解决贫富悬殊的最佳途径 B. 难以得到农民阶级的理解 C. 是避免社会革命的最佳选择 D. 能使中国迅速地走向富强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反映的是孙中山实行平均地权的政策,并未有效解决贫富差距问题,故A项错误;当时推行土地国有制,并未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故很难得到农民阶级的支持和理解,故B项正确;实行土地国有并不能避免社会革命,故C项错误;孙中山的平均地权并未使中国真正走上富强的道路,故D项错误。‎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提出。‎ ‎【名师点睛】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但是“平均地权”不是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并未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故很难得到农民阶级的支持和理解,致使革命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 ‎28. 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为世界无产阶级提供了一个取得革命成功的样板,但中国共产党最终却走了一条与“十月革命”大相径庭的革命之路。这主要在于中国革命 A. 领导阶级的不成熟 B. 比俄国面临更大困难 C. 拥有广泛社会基础 D. 与俄国具有不同国情 ‎【答案】D ‎【解析】苏俄与中国必须结合不同的国情寻找革命道路,故选D;ABC是重要原因,但决定于D,故排除。 ‎ ‎29. 从到达陕北后至1948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先后提出了统一战线理论、新民主义革命思想和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这说明在这一时期 A.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正式确立 B. “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正式形成 C. 毛泽东思想内涵得到进一步丰富 D. 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国情结合 ‎【答案】C ‎【解析】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在党成立之始就正式确立了,故A是错误的;“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正式形成是在土地革命时期,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相符,故可排除B;毛泽东在这个时期先后提出了统一战线理论、新民主义革命思想和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进一步丰富了毛泽东思想,故选C;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国情结合应在材料所显示的时间之前,故D可排除。‎ ‎30. 邓小平在解释什么是共产党的政治时说:“政治是人民的,也是为人民的。共产党就是为发展生产力的。即在政治、经济和人民三者之间实现均衡。面这个均衡的支点便是人民。”在此,邓小平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应 A.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 B.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C. 实现了政治、经济与人民的统一 D. 反映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答案】D ‎【解析】材料中的“政治是人民的,也是为人民的”意思说政治是人民的政治,政治是为人民服务的,其根本目的就是为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一信息说明了邓小平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应是反映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故选D。A在材料中无法体现。可排除;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共产党如何实现反映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途径,故B可排除;C的说法与材料的意思不符,故可排除。‎ 二、非选择题(两大题,共40分)‎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第一位驻英法的公使(1876—1878年)郭嵩焘是另一位提倡渐进式改革的人,他对西方的直接观察使他公开承认,西方国家有他们自己独特的二千多年的历史、优秀的政治体制和道德学说。他在谴责自强运动局限性的同时,赞扬日本派学生赴英国学习法律和经济学,并敦促李鸿章接受西方的教育体制、政治制度、法学和经济学。郭主张,这些知识,而不是军事,才是一个良好政府和繁荣国家的基石。他的呼吁没有引起多少关注,因为李鸿章认为自己已被委以保家卫国的重任,所以别无选择,只能加强军事方面的现代化。‎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今且日新月异,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其效将使人间之思想云为,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而无知妄作之风息焉。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摘编自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年)‎ 材料三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 ‎——日本近代思想家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1875年)‎ ‎(1)根据材料一指出郭嵩焘在学习西方问题上有何突破?李鸿章为什么不接受郭嵩焘的建议?‎ ‎(2)材料二中作者提出了怎样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陈独秀把主要注意力倾注于思想变革的主要原因。‎ ‎(3)结合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谈谈你对材料三中观点的认识 ‎【答案】(1)突破:学习西方的教育体制、政治制度。原因:李鸿章以维护清朝统治为目的,强调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2)主张:科学与人权并重。原因: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认识到,要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必须进行思想革命;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先进知识分子学习外国的经验,认为改造国民性是政治变革的前提。‎ ‎(3)认识:中国近代化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文化的过程,日本则经历了思想文化—制度—器物的过程。福泽谕吉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不同结局深刻证明了该观点的合理性。‎ ‎【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赞扬……敦促……”可知,郭嵩焘主张不但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更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教育制度。第二小问,依据“李鸿章认为自己已被委以保家卫国的重任,所以别无选择,只能加强军事方面的现代化”可知,李鸿章作为朝廷大员,以维护清朝的统治为目的,只强调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2)第一小问,根据“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和人权并重”可知,陈独秀主张民主与科学并重。第二小问,结合辛亥革命后的社会状况来思考。‎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学习西方是从学习技术开始的,后又学习制度和思想,而日本则先从思想入手,其次学制度,最后学器物。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的观点是有道理的,向西方学习不能只学习一部分,而要全面学习,尤其是从思想上学习,比较中日两国学习西方的情况和结果就可以知晓。‎ ‎32.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总结20世纪的中国革命进程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孙中山和毛泽东的思想理论来源分别是什么?‎ ‎(2)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分别是指什么?‎ ‎(3)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三位思想巨人的共同特点,试分别举例说明。‎ ‎【答案】(1)孙: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毛:马列主义 ‎(2)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 ‎(3)孙:就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国共合作)‎ 毛: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人民民主)‎ 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改革开放)‎ ‎【解析】(1)结合所学,孙中山和毛泽东的思想理论来源分别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马列主义。‎ ‎(2)根据所学知识,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3)根据所学知识,孙中山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并以和平的方式,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邓小平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创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