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湖南省四校2018-2019高二下学期优生联考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湖南省四校2018-2019高二下学期优生联考试卷

湖南省四校2018-2019高二下学期优生联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总分48分,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 ‎1、“苟无事迹,虽圣人不能做《春秋》。苟不知其事迹,虽以圣人读《春秋》,不知所以褒贬。”与《四库全书总目》中这段话体现的原则类似的是 A.没有证据不能定罪 B.案件裁决要有文字记录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孔子不是天生圣人 ‎2、《孔子家语·致思》中记载:“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 孔子认为对饥民实施救助的做法值得商榷 ② 孔子将民生问题政治化 ‎ ‎③ 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  ④ 充分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 A.为民主政治奠基 B.从人治到法治 C.国家管理制度化 D.礼仪与政治分离 ‎4、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革》提到“明清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秩序稳定的一个伟大时期……不过这并不表明明清两代便是历史的倒退,此间取得的成就亦不容否认。如果能更好地了解这几百年来的中国历史,我们应能发现不少的革新和发展。不过与西方相比其步伐较慢,程度较浅罢了。” 从思想角度看,材料中“革新与发展”不包括 ‎ A.“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 ‎ B.“其欲即天之理,其理即人之欲” ‎ C.“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 ‎ D.“天道行而万物顺,圣德修而万民化”‎ ‎5、汉文帝说:“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有不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奚可甚哀...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汉文帝在此强调的是 ‎ A.崇尚节俭 B.无为而治 C.轻徭薄赋 D.民贵君轻 ‎6、下表为唐宋时期不同文献对人们穿着“纸衣”的记载。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 述 文献出处 ‎“回纥纵掠坊市及妆、郑等州,比屋荡尽,人悉以纸为衣。”‎ ‎《旧唐书·回纥传》‎ ‎“云锁木龛哪息影,雪香纸袄不生尘。”‎ ‎《全唐诗》‎ ‎“诸邵多透纸袄为衣。”‎ 宋代《渑水燕谈录》‎ 转智和尚“不御烟火……不衣丝绵,常服纸衣,号纸衣和尚。”‎ 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 A.纸衣一度成为唐宋流行服饰 B.唐宋丝麻纺织出现严重衰退 C.贫困百姓只能穿纸制的衣服 D.唐宋时造纸技术有重大发展 ‎7、《唐律疏议·名例律》规定:凡是外国人,属同一国人相互间发生的犯罪,依照其本国的习惯和法律处理;如果唐人与外国人相犯及不同国家的外国人相互间的犯罪,则按唐朝的法律论处。这一规定反映了唐朝 ‎ A.天朝上国的心态 B.维护国家的主权 ‎ C.因俗而治的政策 D.治外法权的提出 ‎8、北宋程颐说道“唐有天下,如贞观、开元间,虽号治平,然亦有夷狄之风。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故其后世子弟,皆不可使。玄宗才使肃宗,便篡。肃宗才使永王璘,便反。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作者意在说明 A.藩镇割据的危害       B.伦理纲常的必要 C.佛道思想的猖獗 D.宗法制度被破坏      ‎ ‎9、两宋三百余年间,贡举登科者共有十一万多人,平均每次录取的人数为唐代的十倍左右。更重要的是,唐代登科后,还要经过吏部身、言、书、判的考试,才能走上仕途,宋代士人及第即可直接入官。这对宋代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A.创新了人才选拔制度 B.吸引了更多人才参加考试 C.完善了科举考试制度 D.扩大了两宋王朝统治基础 ‎10、顾炎武在《肇域志》中记载:“(明清徽商)大贾辄数十万,则有副手而助耳目者数人。其人皆铢两不私,故能以身得幸于大贾而无疑。他日计子母息,大羡(注:羡,有剩余),富者始分身而自为贾”。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明清时期商帮已经普遍出现 B.徽商力量扩展以诚信为基础 C.徽商反映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D.明清徽商中已经出现股份制 ‎11、“‎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既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曾国藩的这份奏折被看作洋务运动宣言书,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和议”是指《天津条约》 B.所购器物以民用火轮船为主 ‎ C. 根本目的是引进先进技术 D.镇压农民起义是其目的之一 ‎12、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注意到美国“邦长”“五年一任”,并非终身制,国家大事则由“各省”(即各州)公议决定,官员选任在规定时间、地点匿名投票产生,“以多人举者为贤能也,以多议是者为公也”。他认为下情上达、官员匿名投票选举是实现“权归于一”的重要手段。材料中的他 ‎ A.主张通过改革来加强中央集权 B.对西方政治制度认识较为清楚 ‎ C.主张发展工商业来振兴天国 D.主张引进外交方面的专门人才 ‎13、清末提倡平等的新派人物,往往不愿乘坐人抬的轿子,而宁可坐较低等的人力车。但有竹枝词,讽刺这些新派人物:短小轻盈制自灵,人人都喜便中乘。自由平等空谈说,不向身前问弟兄。”这说明 ‎ A.交通运输工具向近代化转变 B.社会风气受到客观条件制约 ‎ C.清末社会发展平等意识提高 D.人力车能体现社会地位平等 ‎14、1919年5月31日,《申报》刊登了一个社会团体的通电:“全省议会、教育会、商会、农会、工会暨全国公民均鉴北京政府反民好恶,任用内奸,视爱国行动为煽惑……共和国家主权在民,安能任其压制而不思抵抗?”由材料可知 A.五四运动得到了各界的支持 B.参加巴黎和会引起广泛不满 C.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D.推翻北洋政府成为民众共识 ‎15、有人在考察武昌时说: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按户悬挂,布旗不备,以纸代之;政治口号之多,抄于国内各香烟公司广告之上,譬曰:“政权归于革命的民众”“拥护革命中心力量”。这一场景出现 A.印证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得益于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C.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D.成为抗日战争的重要转折点 ‎16、美国某记者在《中国震撼世界》一书中说:一般美国人都认为,中国战争主要是一场民主与共产主义之间的战争...似乎没有人意识到那么多中国人支持共产党是因为共产党支持抗日战争期间人民自已建立的政权。”该记者认为 ‎ A.共产主义与民主对立 B.共产党的抗日政权有民主性 ‎ C.抗日的政权就有民主 D.美国人意识不到内战的合理性 ‎ ‎17、1984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在兴办社队企业的同时,鼓励农民个人先办或联合兴办各类乡镇企业,但大量新兴的私营企业还是称自己为“集体企业”。这反映出 A.私营经济获得法律认可 B.农村改革仍未取得突破 C.体制转型的阻力较大 D.国企改革目标逐步明确 ‎18、在古希腊雅典,公民个人虽然可以在民众大会上提出修改或废除以往的法律或提出新的议案,但若这种提议得不到通过的话,则将被起诉为不法行为,提议人要受到罚金处分,甚至有生命之虞。这表明 A.雅典人非常重视法律的稳定和权威 B.公民大会只注重公民形式上的民主 C.雅典城邦的司法程序十分严肃缜密 D.雅典公民的言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19、这场运动开创了人类历史上翻天覆地的新时代,道德、科学和政治领域在这一时代里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来自欧洲和新世界的知识分子交往密切,形成了友谊合作和争鸣的网络。他们挣脱教会和权威的束缚,努力发现其改造世界的使命。下列最能体现这场运动内容的是 A.现代文学起源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B.只要是目的崇高,可以不择手段 C.宇宙在空间与时间上都是无限的 D.遵守法律的行为就是自由的行为 ‎ ‎20、引用名人名言对演讲帮助很大,“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这句名言可以用在 A.光荣革命后英议会要求确立议会辩论自由时             ‎ B.美国独立期间华盛顿为大陆军作战前动员时 C.马丁·路德·金在鼓励黑人追求平等权利时             ‎ D.学校集会政教主任要求大家保持集会纪律时 ‎21、肯尼迪在1960年参加美国总统竞选时提出“新边疆”的口号,即“今天的新边疆是未知的科学与空间领域,未解决的和平与战争问题,尚未征服的无知与偏见的孤立地带。”他担任总统后,大力发展空间技术。“新边疆”主义的目的是 A.全面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确保美国的世界霸权 C.顺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要求 D.扩张美国的领土 ‎22、19世纪中期以后,钢琴采用铸铁的结构使琴的音色更浓厚而辉煌,钢琴加上踏板装置使弦之间相互发生共鸣,激发了浪漫主义作曲家们的音乐想象力和创作灵感。这表明浪漫主义音乐 A.对外界环境有强烈敏感性 B.对演奏乐器有较高要求 C.已成为当时主流音乐风格 D.善于引发人的内心情感 ‎23、下图为1974——1985年英国国家补贴煤矿、铁路和钢铁等国有企业的金额 ‎ (单位:亿英镑)示意图,该图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A.英国实行企业国有化成效显著 B.英国国有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 C.英国的国有企业效益日益低下 D.英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得到完善 ‎24、“商人们通过电报和海底电缆追踪明尼阿波利斯、利物浦、布宜诺斯艾利斯和格但斯克的小麦价格,他们到最便宜的地方去买,到最贵的地方去卖。这样,世界小麦的供应大体上就按照需求和支付能力来进行供应。”这一现象说明 A.科技进步促进农产品价格下降 B.农产品成为世界市场主要商品 C.垄断产生克服生产的无计划性 D.通讯革新推动了世界市场形成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25题25分,26题12分,27题15分) ‎ ‎25、历史研究往往具有国家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颜老师准备撰写关于甲午战争的论文,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中国大陆有关论文或者书籍有很多相似:观点上是日本人挑起侵略战争;清政府战败割地赔款;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资料上在本国很难找到有关甲午战争的第一手资料如战争亲历者或决策者的日记、信件、战争相关统计资料,一般是引述其他人的研究结论。在叙评上说日本人都是战前外交卑鄙、战中屠杀残暴、战后贪得无厌强硬索取,说清政府就是腐败无能。相当多的结论重复或者叠加,新结论往往是对以往结论的补充完善。‎ 材料二 日本人对甲午战争的立场和心态是很平静的,无论是从官方也好还是民间也好,他们没有把这个战争看得那么重要,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近现代以来他们没有过分渲染,对它的评价一直都比较低调,中小学的教科书也都是这样的状况。但是日本人 在甲午战争的研究当中,他们的功夫下得非常足,他们做的所有统计、文献的记载和学者对战争的研究,都做得相当完美。《清日战争》这部书后面附有大量的日本方面的数据记载,作者只是选用了文献中的很少一部分。例如,日本的《日清战争统计集》1~4集的大部头,统计资料包括方方面面,兵马、车辆、运输、后勤、军法、战俘、战地民政等等,都记载的特别详细。其中每场战斗弹药的消费统计,精确度达到个位数。百年前日本人在统计学上所做的工作,着实令人震撼和敬佩。让人感觉到,清日战争日本成为战胜国是注定的事情。现代日中友好以后,日本人一直不太肯谈清日战争的历史事情,不愿意刺激中国人的心理底线,从民族性来讲,我觉得他们的心态是低调与平和的。 ‎ ‎——《清日战争》作者旅日华人宗泽亚 ‎(1)概括中日两国学者在研究甲午战争问题上的不同特点。(17分)‎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以上中日学者不同特点的原因(8分)‎ ‎26、美国和中国是当今世界两个最大的经济实体,中美关系对世界影响巨大。阅读并回答。‎ 材料一 2018年3月9日,特朗普正式签署关税法令,决定于3月23日起,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即232措施)“分别征收25%和10%的关税”。中美贸易战正式开始。‎ ‎2018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美国企业7年内不得向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上市公司中兴通讯销售元器件。‎ ‎7月6日,美国对第一轮价值 340 亿美元的中国商品正式征收 25% 的关税。‎ ‎7月16日,美国将中国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指称中国政府针对美钢铝232措施实施的应对措施不符合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则。‎ 材料二 4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汽车、化工品等14类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 ‎9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事实与中方立场》白皮书,旨在澄清中美经贸关系事实,阐明中国对中美经贸摩擦的政策立场,推动问题合理解决。‎ 请根据材料和所学发表对此次中美贸易战的评述。(要求表述成文,从背景、目的、走向及理由等方面进行评述。12分)‎ ‎27、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复三代无知兵事,而务本于内,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 ‎ ——《通典•食货》‎ 材料二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度,欺魏将卯,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史记•商君列传》‎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晋之人会受商鞅之“诱”的原因和结果。(8分)‎ ‎(2)材料二评价商鞅的标准是什么? 你是否同意,为什么?(7分)‎ 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48分)‎ ‎1-24.ABCDA DCBDB DACAB BCADC BAC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25题25分,26题12分,27题15分) ‎ ‎25、特点:中国学者:认为甲午战争是日本侵略中国的重大耻辱,研究时带有明显的民族情绪;研究内容相对宽泛;研究资料相对缺乏;研究结论雷同。 (9分)‎ 日本学者:认为甲午战争是日本一次胜利的战争,研究时较为低调平和。研究内容较细;‎ 研究资料充足详细;研究结论较为可信。 (8分)‎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以上中日学者不同特点的原因 (8分)‎ 原因:甲午战争对两国发展影响不同;‎ 两国资料统计和保存情况不同;‎ 两国学者研究目的不同;‎ 两国学者研究认真细致程度不同。‎ ‎26、背景:经济全球化发展,世界贸易走向规范化和法制化;‎ 中美贸易联系紧密;‎ 美国对华贸易存在较大逆差;‎ 美国极力阻挠中国崛起;‎ 美国习惯利用国际经济旧秩序推行霸权主义。(任意2点记4分)‎ 目的:缩小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以贸易逆差问题为借口制造国际经贸摩擦,转移国内矛盾;遏制中国发展。(任意1点记2分)‎ ‎ ‎ 走向并说明理由。(6分)‎ 走向一:在较短时间内结束。(2分)‎ 理由:中美存在巨大的共同利益;美国发动贸易战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贸易战持续会两败俱伤;世贸组织将起到一定的调解作用;中美领导人的政治智慧。(任2点记4分)‎ 走向二:在较长时间内继续和扩大。(2分)‎ 理由:美国对中国崛起的担忧;美国习惯推行霸权主义来达到目的;美国在世界经济政治领域仍有优势;美现任领导人的政治短视;美国其他伙伴国的挑唆。(任2点记4分)‎ 27、 ‎(1)原因:“利其田宅”;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免除兵役。‎ ‎(任3点记6分)‎ 结果:经过多年的努力,秦实现富国强兵。 (2分) ‎ ‎(2)材料二中司马迁把历史人物的品行作为评价标准;把评价者的个人的好恶作为评价标准。(任1点2分)‎ 不同意。(1分)‎ 根据唯物史观,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仅要看其人品,更重要是依据他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4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