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蚌埠市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 高一历史 注意事项: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主要的耕作方式是 A.铁犁牛耕 B.刀耕火种 C.耒耕 D.轮作 2.古代旅途盗劫为患,商人的人身财产安全经常面临着威胁。唐朝时商人为降低财产安全的风险,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将经营货款存放于柜坊 B.通过邸店借贷货款 C.求助于政府开办的市舶使 D.通过十三行转运货款 3.有学者认为,从经济近代化的角度来看,明清时期已处在“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最能证明这一论点的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已经推广到全国 B.世界贸易中白银一半以上流人中国 C.制瓷冶铁纺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D.苏州等地丝织行业出现“计日受值” 4.刘邦即位之初曾下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其夫人吕后当政时强调:“市井之子孙不得为官仕吏”。这说明西汉初年实行的是 A.休养生息政策 B.限制商人的政策 C.禁止经商的政策 D.反腐倡廉的政策 5.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指哥伦布)、维氏(指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指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倶逝?”下列哪一句话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 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B.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 C.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 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 6.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观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B.企业家对航海活动的贡献更大 C.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 D.资本的发展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 7.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 B.欧洲/文明相遇,美洲/发现,全球史观/侵犯 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8.美国学者彭慕兰认为:8世纪末19世纪初,历史来到了一个岔路口,东西方之间开始逐渐背离,分道扬镳,距离越来越大。造成该时期东西方历史背离的主要原因是 6 A.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 B.西方的殖民扩张 C.美洲新大陆的开发 D.工业革命 9. 下表反映了英、美、德三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时间 英国 美国 德国 I860 年 27.5% 9. 1% 6% 1900 年 19% 13% 12% A.经济危机的影响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C.交通运输的改进 D.世界市场的形成 10. 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昔日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然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下列对这段材料的解说中不正确的是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传统手工业面临破产 C.中国卷人世界市场 D.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11. 1882年,英国商人比尔在年度财务报告中沮丧地写道:“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 400万两白银,法国的轮船公司也大致如此。照这样下去,我们将很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 B.英、法航运公司经营不善,技术落后 C.中国近代民族企业的初步发展对外国企业构成威胁 D.轮船招商局等洋务企业与之争利的结果 1.下列属于民族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是 A.发昌机器厂 B.江南制造总局 C.福州船政局 D.湖北织布局 13.根据蔡增基《十年来的中国航运》记载:自国民政府成立(1927年)至今,不过十年,此十年间,民营公司之组织,约计二十五家,……已远胜以前数十年矣。”当时航运业民族资本主义公司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B.蒸汽轮船制造技术开始传人 C.国民政府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D.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14.针对下表情况,建国初我国采取的相应政策是 中国 (1950年人均产量) 美国 (1950年人均产量) 印度 (1950年人均产量) 钢产量 2. 37kg 538. 3kg 4kg 发电量 2.76kwh 2949kwh 10. 9kwh A.实行农业合作化 B.实行土地改革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掀起大跃进运动 15.出现图中我国1961年工业国民收人趋势的政策因素是 6 A.苏联撕毁与我国的合作协议 B.合理调整工商业 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方针 D. I960年中共中央调整经济的八字方针 16. 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履新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确定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C.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D.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 17.近代以来,在西方文明的冲击和渗透下,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孕育出了许多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生事物。以下具有代表性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18.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8年11月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促进经济增长而采取的十项措施,其中有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罗斯福新政中也提出“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的措施,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克服生产的盲目性 B.放弃市场机制,实行国家干预政策 C.扩大内需以刺激经济的发展 D.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蚌埠市高一历史试卷第3页(共6页) 19. 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盛行“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这些国家 A.积极开展第三次科技革命 B.大力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C.谋求建立经济区域集团 D.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20.下图是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曲线图,当“滞胀时期”来临后,各国采取的经济模式的基本特征是 A.自由竞争 6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 D.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 21. 列宁认为:“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一商业、小经济、小企业、资本主义,而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他们。”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苏俄实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22. 下列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正确的有 ①它优先发展重工业,使苏联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②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③它超越了苏联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成为以后苏联经济发展的桎梏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23. 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为了提高本国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减少本国货币的含金量,贬低本国货币与外币的比价,掀起了一场激烈的货币战。在整个危机期间,宣布货币贬值的国家一共达到56个。针对上述问题,二战后,在美国的主导下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D.建立世界贸易组织 24.《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中说: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着中国全面融人世界经济主流。“标志着中国全面融人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A.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B.亚太经合组织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 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D.中国在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3小题,第25题16分,第26题18分,第27题18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清政府在广东海关规定:(一)洋船销货、装货,应该按期离开,禁止在广州过冬;(二)洋船不许同汉奸私自交易;(三)十三行不许向洋商借贷资本;(四)洋商不许雇佣内地仆役;(五)在洋船停泊处必须有官员与兵丁弹压、稽查。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二进入近代以来,特别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西方交流出现了新的状况。中国 的茶叶、生丝、棉花大量输往西方,以“英国制造”为代表的西方纺织品、金属制品、机械设备等也飘洋过海。洋人反客为主,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厘毫不能主持。在某些地区,洋布排挤了土纱土布,使中国城乡出现生产凋敝、经济萧条的状况。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政府的贸易政策,(2分)并分析该政策带来的影响。(6分) (2) 依据材料二,概括中、西方交流出现的新状况,(4分)并分析出现这些新状况带来的影响。(4分) 6 26.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我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 材料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事记(节选): 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1930 ~1931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 1933 ~1934年,蒋介石派兵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五次大“围剿”。 1945年,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设立。 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时民族企业发展的原因。(8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内外因素有哪些?(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有哪些特点?(6分) 27.新航路开辟后,人类逐渐连成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19世纪中后期世界贸易示意图: 材料二1944年夏,美、英、中等44个战时盟国的代表,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建立了二战后新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摘编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1)材料一反映了 9中后期世界经济发展最大的特点是什么?(4分) (2)请结合所学知识叙述从15到20世纪世界市场是怎样一步步确立的。(8分) (3) 6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构成及特点。该体系对战后界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6分) 蚌埠市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 局一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 案 A A D B B D D D B D D A 题 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 案 C C D B C C B C B D A C 非选择题(共52分) 25. (16 分) (1) 政策:“海禁”政策或闭关锁国政策(如答限制出口商品的出口量,限制中外贸易和往 来也可)。(2分) 影响:清政府的政策做法尽管有利于对外商的控制,但限制了中外经济交流与发展、阻 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造成近代中国落后挨打局 面)。(6分) (2) 状况:近代中国大量输出农产品,大量输人技术和工业品;洋人控制关税(操纵市场), 双方交往西方占主导地位。(4分) 影响:中国被迫卷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 义产生和中国的近代化。(4分) 26. (18 分) (1) 辛亥革命的促进;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 侵略;“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8分) (2)内部因素:国内政局不稳、内战的破坏、官僚资本的挤压; 外部因素: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外国的侵略。(4分) (3) 规模小,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轻重工业比列失调(工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分布不合理(沿海较好,内地落后)(6分) 27. (18 分) (1)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4分) (2) 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殖民扩张,世界市场的拓展;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确立。(8分) (3) 构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特点:以美元为中心。影响:在有利于美国经济扩张的同时,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6分) 6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