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正定县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018-2019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10月考试历史试卷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1.“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为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A.鸦片战争时期的抵抗派B.洋务运动中的洋务派C.维新运动中的维新派D.辛亥革命中的革命派 2.猜谜语是民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下表所列谜语出现于晚清,其内容 A.折射出民众接触的西方文化元素趋于多样B.表明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仅停留在器物层面 C.反映了中国古典文化受到广大民众的冷落D.可佐证全盘西化观念盛行于大众日常生活 3.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之间中国保守主义思想的发展,可以说是魏源开其端,李鸿章为达其盛,张之洞奠其终。该学者意在说明他们 A.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B.都是近代保守势力的代表 C.仅停留在器物之学的层面D.对近代化的探索最终失败 4.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乙徒的思想是 A.宇宙便是吾心B.有理而后有气C.万物皆只有一个理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5.魏晋时期,出现了一批旅行记、地方志和异物志,如吴人康泰的《扶南传》、佚名的《交阯外域记》、晋人释道安的《西域记》、竺法维的《佛国记》等。这反映了当时( ) A.造纸术促进了书籍的流传B.对外交流促进知识结构更新 C.探知外部世界成为社会共识D.经济发展推动对外交流兴盛 6.分析我国宋代至清代不同性质书院比例状况表(下表)可知,从宋代至明清,官办书院比例总体上升并超过民办书院。这一变化可以说明 A.官办书院比例上升制约着古代文化的发展B.封建政府对思想控制呈现不断强化的趋势 C.书院比例变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D.西方殖民侵略导致了明清民办书院的衰落 7.“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以上材料反映了魏源编写《海国图志》的目的是 A.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B.抵制侵略走上富强之路 C.帮助人们挣脱封建思想的枷锁D.促使人们注意世界形势 8.黄宗羲认为,为臣者,是“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出而仕于君也,不以天下为事,则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这番话表明黄宗羲主张( ) A.天下为主君为客B.臣子要帮助国君管理人民 C.否定君主制存在的必要性D.君臣关系应是完全平等的 9.《江州义门陈氏宗谱·旧碑碎语家言记》中载有唐宋朝廷旌表“义门陈氏”(累世同居的大家族)家族的缘由,上曰:“义门陈氏可旌者有三:一日齐家严肃;二日治事详密;三日报国急公。”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唐宋经济发展推动家族势力发展B.陈氏势力强大巩固中央集权统治 C.儒学修齐治平思想符合统治需要D.宗法制度不断强化扩大家族影响 10.阅读下图的三体书法作品,从中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反映了中国字体演变的完整趋势B.体现出隶、楷、草三体书法艺术 C.说明中国汉字开始形成完整体系D.展示了汉字书写的多样化与美感 11.顾炎武决心做到:“凡文之不关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由此可见他 A.痛恨孔孟学说B.反对君主专制C.维护儒家正统D.主张经世致用 12. 据统计,从1872-1911年3320名官费留学生中,学文科与学军事的占76.32%;1901-1908年中国新知识界所译日、英、美、法、德、俄等用533种书籍中,社会科学类计有413种,占77.49%。这表明当时 A.政府主导对外文化交流B.向西方学习的不断深入 C.正统儒家思想受到冲击D.思想启蒙目标得以实现 13.有学者对《新青年》杂志中“科学”“民主”两词的出现频率作计了统计,“科学”一词出现1913次,而“民主”仅305次。据此,作者认为新文化运动更注重 A.摆脱保守愚昧的旧思想B.宣传社会科学的重要性 C.赞赏西方文明的新内涵D.树立自然科学的权威性 14.陈独秀认为“东西洋民族不同,而根本思想亦各成一系,若南北之不相并,水火之不相容也”“西洋文明远在中国之上”。他的观点 A.深受社会各界认同B.颠覆了儒学正统地位C.具有选择的策略性D.不利于西方文明传播 15.有学者认为,从汉代起,先秦儒家高标入世的姿态及对世界冷静理性的思考始有缺失。这种缺失 A.导致儒家逐步脱离社会实际B.使儒学统治地位进一步削弱 C.与儒学政治地位的变化有关D.表明儒家亟须重建信仰理论 16.对下表中黄宗羲和卢梭思想的共同之处解读正确的是 A.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变革B.主张实行民主共和C.猛烈批判君主专制统治D.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17.湖南湘阴人郭嵩焘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外交大使,清末被政府派驻欧洲,这被认为是大伤国体的奇耻大辱,甚至视其为汉奸一般。这反映出当时 A.对西方列强已产生了敬畏心理B.形成了平等的外交观念 C.中国仍没有摆脱藩属外交观念D.中国人的盲目排外心理 18.西周统治者从商的覆灭中认识到“天命靡常”,看到了人民的武装倒戈,使西周打败了商王朝,于是提出“天惟时求民主”,“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这说明 A.儒家思想逐渐居于统治地位B.民本思想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C.中国自古以来不乏民主思想D.西周抛弃了神权政治而走向德治 19.据下表可知 1935年全国各出版社出版的各类论著数量统计 有关社会主义 有关辩证唯物主义 有关历史唯物主义 有关计划经济 有关国民党历史 有关三民主义 32本 23本 23本 19本 8本 13本 A.民众丧失了对国民党的信心B.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C.苏联对中国共产党控制加深D.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影响力扩大 20.先秦某思想家指斥“盗(盗贼)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得其国”。据此可知其主张 A.反对财产私有制度B.维护“各爱其家”的宗法原则 C.建立博爱互利社会D.建立以家庭为核心的秩序模式 21.20世纪初叶,出版于上海的某论著说:“有起死回生,还魂返魄,出十八层地狱,升三十三天堂,郁郁勃勃,莽莽苍苍,至尊极高,独一无二,伟大绝伦之一目的,曰‘革命’。……沿万理长城,登昆仑,游扬子江上下,溯黄河,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呼天吁地,破颡裂响,以鸣于我同胞前曰:鸣呼!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上述言论意在 A.传播民主革命思想,振奋国民精神B.再举斗争旗帜,掀起“一次革命” C.呼呼以革命方式唤起“亚洲觉醒”D.说明以上书请愿办法改革政治行不通 22.从1897年开始,林纾用文言文翻译西洋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歇洛克(福尔摩斯)奇案开场》180余种,风靡全国。1919年,林纾写信给蔡元培称:“若尽废古书,行用土语(白话文)为文字,则都下引车卖浆之徒所操之语,按之皆有文法……凡京津之稗贩,均可用为教授矣。”这表明林纾 A.坚守传统反对学习西方B.在文化变革中沦为时代的落伍者 C.轻视群众反对世俗文化D.忧心新文化运动冲击其译著市场 23.导致图1中1919年报刊数量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图1 1895年至1919年中国报刊数量的增长 A.政治制度变革的推动B.思想文化运动的促进C.十月革命爆发的影响D.近代西方科技的传入 24.东汉《说文解字》中解释“纸”字的构成,从“糸”,是因为其初丝絮为之,于水中击絮也。“氏”声,是因为纸平滑如砥。据此推知 A.早期的纸其原料与丝有关B.造纸术出现于东汉时期 C.东汉时期的纸价廉物美D.纸已经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25.自古以来儒学对人性提出了不同的认识,孟子提出性善论、荀子提出性恶论、朱熹则提出本善习远的主张。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 A.服务于自身的思想主张B.为了提高社会道德水准 C.顺应了儒学发展的要求D.探究人类社会发展本原 26.元朝时城市里有了杂居及其他技艺固定的演出场所,明清时期城市里阅读小说和讲述、谈论小说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些文化现象的出现 A.满足了市民阶层的文化需要B.是人们逃避社会现实的反映 C.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文化潮流D.是统治阶级压抑百姓的措施 27.《荀子》说:“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由此可见,荀子主张 A.礼法并施B.施行仁政C.君民共治D.君贵民轻 28.2017年11月,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发现前,殷商时期属于“传说时代”。随着殷墟发现大量甲骨文遗存,它记录了商代的天象祲异、王室组成、宗法与宗庙制、王权与神权关系、卜官与占卜制度、土地所有制等,使商代成为可资考察的“信史时代”。由此说明( ) A.“传说时代”没有可信历史B.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古文字 C.考古发现可以填补史书缺载D.历史研究只能依据原始史料 29.春秋至战国前期,老子创立道家学派,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墨子创立墨家学派,李悝创立法家学派等。到战国后期,出现总结百家思想的人物如荀子,总结性的著作如《吕氏春秋》。这说明 A.百家争鸣局面逐渐走向繁荣B.不同学派的思想出现融合与趋同 C.儒家学说社会地位得到提高D.思想的吸收与融合成为发展趋势 30.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明确宣布:“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无产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的第一需要。”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影响B.工农运动的迅猛发展 B. C.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D.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影响 31.据统计,从1872—1911年3320名官费留学生中,学文科与军事的占76.32%;1901—1908年中国新知识界所译日、英、美、法、德、俄等国533种书籍中,社会科学类计413种,占77.49%。这表明当时( ) A.政府主导对外文化交流B.向西方学习的不断深入 C.正统儒家思想受到冲击D.思想启蒙目标得以实现 32.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80年来,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这表明,先进的中国人( ) A.借助西方文明应对工业文明的冲击B.学习西方“器物”维护封建制度 C.吸收西方启蒙思想以革新政治体制D.引进民主和科学来改造传统文化 33.李贽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肯定封建社会揭杆起义 的农民。据此判断李贽主张 A.反对男尊女卑的观念B.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的礼教 C.主张“绝假纯真”的童心D.揭露儒学家和道学家的虚伪 34.魏晋时期,出现了一批旅行记、地方志和异物志,如吴人康泰的《扶南传》、佚名的《交阯外域记》、晋人释道安的《西域记》、竺法维的《佛国记》等。这反映了当时 A.造纸术促进了书籍的流传B.对外交流促进知识结构更新 C.探知外部世界成为社会共识D.经济发展推动对外交流兴盛 35.下表为梁启超1901年所著《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的部分内容。这些内容旨在呼吁 中国旧思想 欧洲新思想 一、国家为人民而立者也,故君主为国家之主体 一、国家为人民而立者也,君主为国家之一支体,其为人民而立,更不俟论。故人民为国家之主体 三、治人者为一级,治于人者为一级,其级非永定者,人人皆可为治人者 三、有治人者,有治于人者,而无其级。全国民皆为治人者,亦皆为治于人者 九、惟君主一人立于法律之外,其余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 九、全国人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虽君主亦不能违公定之国宪 A.摒弃倡导专制的儒家思想B.建立人人平等的民主国家 C.转变国家理念以救亡图存D.客观理性地看待中西文化 36.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规定:.“首列大权事项,以明君为臣纲之义,次列臣民权利义务事项,以示民为邦本之义。……故君上有统治国家之大权,凡立法、行政、司法皆归总揽。而以议院协赞立法,以政府辅弼行政,以法院遵律司法”。从材料可知 A.西方民主思想影响中国政治的发展B.大纲明确规定采取三权分立共和政体 C.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英国君主立宪制是清政府追求的目标 37.下列宋代词人中,有一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婉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埃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这位推动了宋词突破性发展的词人是 A.柳永B.李清照C.苏轼D.辛弃疾 38.魏晋时期,名士喜好纵论以《老子》研究为核心的玄学,高谈佛道,写出了不少哲理诗。此现象( ) A.对程朱理学的形成有一定影响B.开启了道佛两教的哲学化趋势 C.表明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已蜕变D.奠定了唐代诗歌的基本风格 39.汉代的儒学是经学,孔子依附于六经;宋以后则是先“四书”后“六经”,使孔子真正取得了独尊地位。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罢黜百家的结果B.宋明理学的影响C.科举制度的繁荣D.民间书院的兴盛 40.东汉时期,士人尊儒成风,高门世族累世经学,而魏晋时“公卿士庶罕通经业”,曹魏皇族更对“孔子之术”进行毫不容情的质疑。该变化反映出 A.时代变迁影响价值观念选择B.正统思想随王朝兴替而变化 C.佛道思想强烈冲击儒学地位D.门阀世族喜好决定世风转移 一、 主观题(本题共1道小题,共20分) 41.中国古代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武帝时,只叫地方长官每年要选举些孝子廉吏,但后来孝廉充斥仕途,别的进仕之路都为之阻塞了,于是大家都争要为孝廉。本来所谓孝廉,一种是孝子,另一种是廉吏。后来规定每郡满二十万户口的只能举一个,如是则孝廉不分,仅成一个参政入仕的资格而已。后来又请托舞弊,逼得朝廷于察举孝廉后再加上一番考试。如是则全失却原来察举孝廉之用意。从此以后,无论选举或考试,都是分区定额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和经济文化进步的地区,都一样照人口比例来考选。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科举制大事年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代选官制的依据和方式前后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时期选官依据与汉代有何不同。(8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科举制演变的基本特征。(6分)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中国人才选拔制度的基本认识。(6分) 试卷答案 1.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材料的核心内容是主张“君民共治”,即实行君主立宪制。A、B只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D项主张实行共和制。选项中只有早期维新派符合要求。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学习西方的历程·维新思想 2.A 表格信息反映出晚清西方科技、经济、科学和政治等文化的传入,即民众接触的西方文化元素趋于多样,故A项正确;由材料中的“达尔文”“立宪”等信息表明西方文化的影响不仅限于器物层面,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古代文化受到冷落,故C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全盘西化观念盛行,故D项错误。 3.C 根据“魏源开其端,李鸿章为达其盛,张之洞奠其终”,结合所学可知,魏源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李鸿章和张之洞是洋务派代表,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三人对西方的学习仅停留在器物之学的层面,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排除A;材料强调的是魏源、李鸿章和张之洞对西方的学习仅停留在器物之学的层面,BD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中国保守主义思想”“魏源开其端,李鸿章为达其盛,张之洞奠其终”,结合三人学习西方的特点可知材料主要说明他们学习西方的仅停留在器物之学的层面,没有发展到制度、思想,具有保守性。 4.A 题干中乙的观点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思想,“宇宙便是吾心”强调了“心”是宇宙的本源,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思想。故A正确;其余三项均是理学思想,理学是客观唯心主义,因此,B、C、D三项都不正确。 点睛:程朱理学特点。 5.B 由材料“如吴人康泰的《扶南传》、佚名的《交阯外域记》、晋人释道安的《西域记》、竺法维的《佛国记》”可以得出魏晋时期出现了一批介绍外国的著作,体现了对外交流促进了知识结构的更新,B符合题意;材料所述与造纸术无关,A不正确;C说法与史实不符;材料没有体现对外交流兴盛,D说法不正确。 6.B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书院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表明宋代至明清,官办书院比例总体上升并超过民办书院实际反映封建政府对思想控制呈现不断强化的趋势,故选B;材料不能体现官办书院制约着古代文化的发展,排除A;书院的变化和商品经济发展无关,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西方殖民侵略的信息,排除D。 考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中国古代的书院·中国古代的书院的因素 7.B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魏源编写《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就是学习外国的技术抵制外国的侵略,所以魏源编写《海国图志》的目的就是抵制侵略走上富强之路,地主阶级代表魏源并不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地主阶级代表魏源也不能帮助人们挣脱封建思想的枷锁,促使人们注意世界形势是《海国图志》的客观上的影响。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家•魏源、王韬等思想家•《海国图志》的目的 8.B 从材料“为臣者,是为天下,非为君也”“出而仕于君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 中可以看出,黄宗羲认为臣为天下而仕,与君是平等的关系,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君臣之间的关系,AB项都是比较片面的,排除;D项说法错误,错在“否定”。 点睛:对材料“为臣者,是为天下,非为君也”“出而仕于君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的理解是解题关键。 9.C 根据“义门陈氏可旌者有三:一日齐家严肃;二日治事详密;三日报国急公。”可知,陈氏家族重视齐家、治事、报国,符合统治需要,所以被唐宋朝廷旌表“义门陈氏”,C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只是说明“义门陈氏”是累世同居的大家族,无法体现陈氏势力强大,排除B;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点睛: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唐宋朝廷旌表‘义门陈氏’”“义门陈氏可旌者有三:一日齐家严肃;二日治事详密;三日报国急公。”结合宗法制的影响分析解答。 10.D 11.D 从材料“不关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理解分析可知顾炎武主张关注社会现实,主张经世致用,故D正确;顾炎武批判的是宋明理学,故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君主专制的批判,故B错误;材料提倡的是治学风格,故C错误。 12.B 点睛:本题考查西学东渐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对近代以来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发展演变过程有所掌握,从新思想的萌发开始到新文化运动,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由浅入深的发展演变过程。 13.A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向西方学习(思想文化阶段)·新文化运动 14.C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陈独秀的观点在当时引发了激烈的关于东西方文化孰优孰劣的讨论,故深受社会各界认同的说法错误,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陈独秀的观点颠覆了儒学正统地位,而是强调其思想斗争具有选择的策略性,排除B。陈独秀提出这样的观点是针对袁世凯复辟帝制,是站在特定情况下的选择,故其思想斗争具有选择的策略性,C项正确。陈独秀的观点有利于西方文明的传播,排除D。 15.C 西汉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对先秦儒学进行改造,弥补了先秦儒家的缺失,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获得统治地位,故C项正确;汉代儒家逐步符合社会实际,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故A项错误;汉代儒学统治地位确立,故B项错误;董仲舒没有重建信仰理论,只是对先秦儒学进行发展改造,故D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从汉代起,先秦儒家……始有缺失”,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思想的角度出发,分析选项,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16.C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君主是“天下之大害”,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说“ 以绞死或废默一个暴君为目的的暴动”是“合法的行为”,说明他们两人都有批判君主专制统治的思想,C项正确;卢梭是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他的《社会契约论》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变革,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当时的中国社会并没有根本性变革,A项错误;卢梭主张实行民主共和,而黄宗羲没有提出民主共和思想,B项错误;卢梭的思想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而在黄宗羲的年代,中国的资本主义刚刚萌芽,还不能说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故D错误。 17.C 从材料“大伤国体”、“汉奸”可判定时人对于郭嵩焘出使西洋做法的排斥,体现出当时国人仍然没有摆脱出天朝上国思想的限制,故C项正确,A敬畏不符合题意;B中平等说法错误;D中盲目排外不符合天朝上国思想。 18.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西周统治者从商的覆灭中认识到”“天惟时求民主”,紧扣关键信息和商周历史分析解答。 19.D 由材料表明,与中国共产党有关的社会主义思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计划经济的书籍较多,说明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不断增强,D正确;材料不能的出民众的态度,A不正确;BC说法均不正确。 20.C 根据材料可知,这位思想家主张不能独爱其家,而是应该拥有广泛的爱,有博爱,这符合墨家的“兼爱”思想,建立博爱互利社会,故C项正确。独爱其家不代表私有制,无法推断出反对财产私有制度,故A项错误。材料主张建立博爱互利社会,而不是维护“各爱其家”的宗法原则,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不能只以自己家庭为主,没有强调家庭核心的内容,故D项错误。 21.A 根据“20世纪初叶”“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结合所学可知,20 世纪初推翻清政府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振奋国民精神,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掀起“一次革命”,排除B;材料反映呼吁我国国民觉醒,并非唤起“亚洲觉醒”,C错误;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22.B 1897年时候,林纾思想比较先进,1919年新文化运动后期,“则都下引车卖浆之徒所操之语,按之皆有文法”说明林纾反对新文化运动的文学革命论,显然不符合当时思想潮流,B正确;反对西学不符合材料主旨,A错误;轻视群众材料没有体现,C错误;D显然不符合林纾的思想特点。 23.B 据图片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新文化运动发生,1919年五四运动发生,这些思想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国报刊数量的增长,故B项正确;1911年辛亥革命推动政治制度变革,但不符合数据的变化时间,故A项错误;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但只限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故C项错误;近代西方科技的传入,说法过于抽象,且只限于科技方面,故D项错误。故选B。 24.A “丝絮为之,于水中击絮也”说明纸在制作过程中有丝的成分,故A项正确;中国最早纸出现在西汉时期,东汉蔡伦是改进造纸术,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纸张的价格和价值,故C项错误;材料中介绍的是纸张制作,没有提及使用情况,故D项错误。 25.B 孟子提倡"性善论",认为人性生来是善的,要保持并扩充这个"善",要靠教育的作用;荀子的性恶论以人性有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本善习远,就是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性本善属于天理,应当加以保存,习相远正是邪恶的人欲造成的,因此应当灭人欲。故三者共同之处是服务于自身的思想主张,A正确;孟子、荀子目的在于强调后天教育的重要作用,“提高社会道德水准”不是三者的共同目的,排除B;儒学对人性的不同认识无法反映是“儒学发展的要求”,排除C;对人性的认识与探究人类社会发展本原无关,排除。 26.A 元杂剧的出现主要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元杂剧满足了市民阶层文化心理的需要,故A正确;逃避现实一般是文人心理需求,故B错误;元杂剧时期不是资产阶级文化意识,故C错误;文学不是统治阶级压迫的手段,故D错误。 27.B 荀子说:“君主像人民的源头。源头清澈,下游的流水也清澈;源头浑浊,下游的流水也浑浊。所以,如果掌握了国家政权的人不能够爱护人民,不能让民众获得利益,却要求民众对自己亲近爱戴,那是不可能的。”荀子的精辟论述,告诫所有掌握政权的统治者:人民对统治者的态度,是由统治者如何对待人民所决定的。所有这些是为荀子主张施行仁政,故B正确;其他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点睛:荀子是战国末期的儒家代表,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合理成分,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主要观点:①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②天人关系上:提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③治国上:以礼教为主,强调礼法并用。④伦理关系上:主张“性恶论”。⑤君民关系上:看到了人民的力量,提出“君舟民水”的著名观点,对后世的政治思想影响很大,成为有作为的帝王和政治家的座右铭。 28.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D两项犯了绝对化的错误倾向,故可直接排除;六千多年前,我国就已出现原始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文字,所以甲骨文不是中国最早的古文字,故可排除B;材料反映了随着殷墟大量甲骨文的发现,使商代成为“信史时代”得以证明,这就填补史书缺载,故此题选C。 29.D 材料强调的是战国前期各思想学派兴起,战国后期出现总结性的人物和专著,由此可知此时各学派思想的综合和吸收成为发展趋势,故D项符合题意。AB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请在此填写本题解析! 30.C 本题中材料“1920年,陈独秀《谈政治》”、“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的第一需要”反映了陈独秀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建立社会主义政权的主张,结合时间1920年,正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新文化运动转变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因此选C。A不符合题意,BD都发生在1920年之后,排除。 31.B 材料表明中国向西方的学习由文科和军事为主向社会科学类的转变,说明近代中国向西方的学习不断深入,B符合题意;材料涉及的翻译的书籍,与政府主导无关,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儒家思想的地位问题,C 不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学习西方的社会科学和军事等与思想启蒙无关,且D说法与史实不符。 点睛:本题考查西学东渐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对近代以来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发展演变过程有所掌握,从新思想的萌发开始到新文化运动,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由浅入深的发展演变过程。 32.A 材料论述近代中国人从器物到思想转变,主要是适用西方文明发展对于中国冲击导致,国人学习内容的转变,A正确;学习器物只是材料中部分信息,B错误;新文化运动是冲击传统思想,C错误;D属于材料部分信息内容。 33.B 题干中“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改革;肯定封建社会揭杆起义的农民.”体现出了对“三纲五常”封建礼教的批判,故B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男尊女卑的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C属于李贽做学问思想,不符合题意;题干中并未提到道学家,故D项错误。 34.B 由材料“如吴人康泰的《扶南传》、佚名的《交阯外域记》、晋人释道安的《西域记》、竺法维的《佛国记》”可以得出魏晋时期出现了一批介绍外国的著作,体现了对外交流促进了知识结构的更新,B符合题意;材料所述与造纸术无关,A不正确;C说法与史实不符;材料没有体现对外交流兴盛,D说法不正确。 35.C 据中国旧思想“故君主为国家之主体”、欧洲新思想“故人民为国家之主体”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主张民主的思想,表明梁启超主张仿效西方民主政治,挽救民族危机,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否定儒学正统地位”,排除A;B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与材料无关。 36.A 结合所学,1908年新政受到了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故选A;中国并未确立三权分立,排除B;1908年辛亥革命并未爆发,排除C;清政府目的在于维护封建专制,排除D。 37.C “超然乎尘埃之外”属于豪放派豪放派的风格,苏轼的风格符合这一特点,故C项正确。AB项均是婉约派风格诗人,不符合题意;辛弃疾生活在南宋时期,晚于苏轼出现,且其此主要以描述爱国情怀为主,故D项错误。 38.A 宋代理学形成主要是佛、道贺儒学思想融合,材料中现象对于理学形成具有一定促进作用,A正确;道教哲学化不符合题意,B错误;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并没有改变,C错误;魏晋时期之后是隋朝与唐朝诗歌无关,D错误。 39.B 本题考查宋明理学。根据题干分析可知,从汉代到宋代“孔子真正取得了独尊地位”说明孔子的思想在宋代影响很深,主要是由于宋明理学宣扬“理是三纲五常,是儒家的伦理道德”故孔子取得了独尊地位。故选B项。A是汉代儒学措施;C不是材料中现象主要原因;D属于民间教育发展,排除。 40.A 材料中东汉时期“尊儒成风”,而魏晋时“公卿士庶罕通经业”,曹魏皇族更对“孔子之术”进行毫不容情的质疑,反映了从东汉到魏晋时期对儒学态度的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处于战乱之中,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对儒学思想开始产生了怀疑。这说明了时代的变迁影响着价值观念的选择。故排除BCD,选A。 41.(1)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一“汉武帝时,只叫地方长官每年要选举些孝子廉吏……后来规定每郡满二十万户口的只能举一个,如是则孝廉不分,仅成一个参政入仕的资格而已。后来又请托舞弊,逼得朝廷于察举孝廉后再加上一番考试。……从此以后,无论选举或考试,都是分区定额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和经济文化进步的地区,都一样照人口比例来考选”得出从单纯地方官举孝廉到孝廉仅成为参政入仕的资格再到增加考试环节,再到选举或考试都分区定额,按地区人口比例推选。第二小问不同,魏晋时期的选官是九品中正制,依据的是门第,汉朝选官的依据是品德和才能。 (2)根据材料二科举制的大事年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科举考试由单科到多科,实行分科考试,注重公平,由统一卷到南北分卷,照顾到地域差异,由于明清八股取士考试形式和内容僵化,最终被废除。 (3)综合上述材料可以得出古代中国人才选拔逐步制度化,逐渐完善,人才选拔制度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人才选拔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1)变化:从单纯地方官举孝廉到孝廉仅成为参政入仕的资格;增加考试环节;选举或考试都分区定额,按地区人口比例推选。(6分) 不同:注重血缘门第。(2分) (2)特征:单科走向多科,分科设目,方式多样,内容丰富;严谨公平,择优录取;由全国统一卷到南北分卷,兼顾地域平衡;考试形式和内容逐步僵化,最终被废除;带有较强时代色彩。(6分,任答3点) (3)认识:古代人才选拔根本服务于封建统治;人才选拔逐步制度化;古代人才选拔制度各有利弊;古代人才选拔制度因时代变迁而不断调整。(6分,任答2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