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卷·2018届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2017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8届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2017

玉溪一中2016—2017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 历史试卷 ‎ 命题人:任玉涛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注意:下列各小题各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每小题1分,共40分 ‎1.掌握历史纪年方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历史纪年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辛丑年过后十年是辛亥年   B.公元前6世纪初罗马共和国建立 C.康熙五十年时康熙皇帝50岁  D.中华民国二十七年全面抗战开始 ‎2.2016年1月5日,在传言张献忠“江口沉银”区域发现一批珍贵文物,除刻有“大西”年号的银锭及“西王赏功”金、银币外,最为珍贵的是长12厘米、宽10厘米、重730克,刻有29个字的金封册。经鉴定后形成证据链证实了张献忠在当地“千船沉银”的民间传说。对此,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 A.民间传说是第二手史料,史家可根据传说开展历史研究 B.民间传说属于人类记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的历史 C.民间传说属于口述史料,可以成为考古发掘的主要依据 D.民间传说属于间接史料,惟有经考古论证方可成为信史 ‎3.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的最后一部著作《人类与大地母亲》的部分目录如下: ‎ 第10章:世界的地平线(约公元前2500—前2000年) ‎ 第11章:旧大陆文明中心(约公元前2140—前1730年) ‎ 第12章:马的驯化与欧亚草原游牧生活的创造 ‎ 第13章:区域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约公元前1730—前1250年) ‎ 第14章:旧大陆的民族大迁徙(约公元前1250—前950年) ‎ 可以推断此书的基本特点是(  )‎ A.断代史 整体史观            B.编年史 社会史观 C.编年史 文明史观            D.国别史 生态史观 ‎4.下列选项不能反映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 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5.著名历史学者李慎之在《“封建”一词不可滥用》一文中写道:“历览前史,中国的封建时代恰恰是人性之花开得最盛最美的时代,是中国人的个性最为高扬的时代。”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兼相爱,交相利” B.“天行有常”‎ C.“天人感应” D.“存天理,灭人欲”‎ ‎6.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写道:“大黄金时代中的平民却可重新获得知识技能,爬到贵族地位,担任政府官员和累积财富。”这种变化产生的政治背景是(  )‎ A.西周建立起分封制度        B.分封制度走向了崩溃 C.郡县制在全国被推广        D.实现了“大一统”局面 ‎7.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 仪政治”到大秦 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 趋势。对材料中“现代化”的内涵理解准确是( )‎ A.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 B.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 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由君主专制到君民共治 ‎8.西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下诏分天下郡县为13州,每州置刺史一人,刺史每年巡查其辖郡县,奉“六条问事”中有五条是针对“二千石”的郡守、国相(地方王国)。这说明刺史制度重在( )‎ A.完善州郡县三级地方管理制度 B.解决诸侯王国问题 ‎ C.消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察举选才之弊端 D.加强对地方的治理 ‎9.据史载,隋朝时期,“京兆王都所在,俗具五方,人物混淆,华戎杂错。去农从商,争朝夕之利,游手为事,竞锥刀之末”。材料表明隋朝( )‎ A.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的现象比较普遍 ‎ B.都城商业活动很频繁,草市开始普及 C.草市作为乡村集市发展为地方商业中心 ‎ D.民众经营的意识增强但受到舆论指责 ‎10.南宋政府曾三令五申禁止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围湖造田之风,但这些政令如一纸空文。太湖流域“涝则水增溢不已,旱则无灌溉之利”。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湖田垦种成本低且收益大        B.吏治败坏使政府职能降低 C.赋税的繁重加重民众负担        D.人口压力使人地矛盾尖锐 ‎11.元代修史,朱熹及门人弟子被列入《道学传》,而陆九渊等人则被列入《儒林传》。明代,道学之名逐渐被理学取代。到清代,陆九渊被列入《理学传》而不列入《儒林传》。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儒学发展成严密的思想体系 B. 明代理学取得突出的成就 C. 士大夫批判道学的虚伪说教 D. 道学将理学和心学融为一体 ‎12.乾隆时,有内阁大臣说:"旁观者谓密勿重务咸由军机,内阁秉成例而行,如邮传耳。乌知国家大政内自九卿以下,外而督抚藩臬,凡诸兵农礼乐刑赏之事,胥由是出纳焉,可不谓至重欤?”据此可以得出( )‎ A. 内阁和军机处分管地方和中央 B. 中枢行政机构的完善 C. 军机处和内阁分理军务和政务 D. 强化了皇权专制统治 ‎13.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称:“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由此可以看出,元曲( )‎ A.形式灵活,雅俗兼具 B.重章叠句,语言质朴 C.结构严谨,平仄有致 D.半诗半文,辞藻华丽 ‎14.下图是学者辛向阳综合考虑“社会稳定”“经济业绩”“科技进步”“思想发展”和“疆域变化”等因素绘成的《中国历代兴衰图》(局部)以下对①、②、③、④ 各朝代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 ‎ A.①—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疆域广阔 ‎ B.②—科技落后、经济发展、疆域广阔 C.③—社会动荡、思想停滞、科技落后 D.④—社会稳定、经济停滞、思想活跃 ‎15.1895年,李鸿章在日本马关指出:“此次战争,实获两个良好结果。第一,日本利用欧洲式之海陆军组织,取得显著成功,足以证明黄色人种亦决不逊于白色人种;第二,由于此次战争,中国侥幸得以从长夜之梦中觉醒,此实为日本促成中国发奋图强。”李鸿章的这段话:( )‎ ‎①否定了种族歧视论 ‎ ‎②肯定了这场战争起到了促进中华民族觉醒的作用 ‎ ‎③实际是对洋务运动的否定 ‎ ‎④掩盖了日本在这场战争中的非正义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②③④ D.①③④‎ ‎16.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思想出现的先后顺序(  ) ‎ ‎① “我能自强则彼族不敢妄生觊觎” ‎ ‎②“师夷长技以制夷” ‎ ‎③ “欲救中国,惟有兴民权,改民主” ‎ ‎④“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①④   D.④③②①‎ ‎17.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共关系的演变可以概括为“合作——对立——合作”。能够体现此变化的一组历史事件是( )‎ A. 黄埔军校成立——北伐战争——重庆谈判 B. 北伐战争——长征——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 C. 国民党一大召开——南昌起义——北平谈判 D. 四·一二政变——七七事变——淮海战役 ‎18.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中国大陆地区被称作“八年抗战”,但在世界其他地区一般被称作“十四年抗战”;在日本则被称为“日中战争”。形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研究者的历史观和阶级立场不同 B.全球史观和近代史观的差异 C.近代化史观和阶级斗争史观使然 D.研究者立足点或对始发时间看法不同 ‎19.中共中央和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在1939年三八节时,决定出版《中国妇女》。毛泽东为创刊号题词:“妇女解放,突起异军,两万万众,奋发为雄。男女并驾,如日方东,以此制敌,何敌不倾,到之之法,艰苦斗争,世无难事,有志竞成。有妇人焉,如旱望云,此编之作,伫看风行。”这反映了( )‎ A. 中华民族解放有赖于妇女参与 ‎ B. 中国妇女与世界妇女地位平等 C. 妇女的文化生活受到中共重视 ‎ D. 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全方位合作 ‎20.新中国外交在形成过程中表现出三个主要特征:一是革命性,即其主要原则是在中国革命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同革命运动后期的实践有密切联系;二是“内向性”,即其外交决策往往受到国内政治的制约和影响;三是过渡性,即其形成是从革命运动的对外关系向国家外交过渡的过程,它包括了中共及其领导人的历史角色的转变。下列选项符合新中国外交第三个特征的是( )‎ A.“一边倒”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21.1979年中国提出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在中国搞起了“羞答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政策从此变更。这里的“羞答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  )‎ A.严格意义的市场经济体制       B.将市场作为手段加以提倡 C.否定计划配置资源的影响     D.一定程度发挥市场的作用 ‎22.下列是1980—2010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表。该表不能直接反映的是(  ) ‎ ‎1980—2010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数据中国海关统计)   ‎ ‎1980年 ‎ ‎1990年 ‎ ‎2000年 ‎ ‎2010年 ‎ 金额(亿美元) ‎ 比重(%) ‎ 金额(亿美元) ‎ 比重(%) ‎ 金额(亿美元) ‎ 比重(%) ‎ 金额(亿美元) ‎ 比重(%) ‎ 出口商品总额 ‎ ‎181.2 ‎ ‎100.0 ‎ ‎620.9 ‎ ‎100.0 ‎ ‎2492.1 ‎ ‎100.0 ‎ ‎15777.5 ‎ ‎100.0 ‎ 初级产品 ‎ ‎91.1 ‎ ‎150.3 ‎ ‎158.9 ‎ ‎125.6 ‎ ‎254.6 ‎ ‎10.2 ‎ ‎817.2 ‎ ‎5.2 ‎ 工业制成品 ‎ ‎90.1 ‎ ‎49.7 ‎ ‎461.8 ‎ ‎74.4 ‎ ‎2237.5 ‎ ‎89.8 ‎ ‎14962.2 ‎ ‎94.8 ‎ 机电产品 ‎ ‎13.9 ‎ ‎7.7 ‎ ‎110.9 ‎ ‎17.9 ‎ ‎1053.1 ‎ ‎42.3 ‎ ‎9334.3 ‎ ‎59.2 ‎ 高新技术产品 ‎ ‎—— ‎ ‎—— ‎ ‎—— ‎ ‎—— ‎ ‎370.4 ‎ ‎14.9 ‎ ‎4924.1 ‎ ‎31.2 ‎ A.80年代实现了由初级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 B.90年代以来机电产品的出口比重越来越大 C.进入新世纪以来,高新技术产品成为出口新的增长点 D.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等的出口总额已超过国有企业 ‎23.伯利克里在演讲时说:“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这是作为对他优点的奖赏,跟特权是两码事。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不管他的境况有多黯淡。”在此,伯利克里宣扬了( )‎ A.雅典民主政体并不排斥有限的特权 ‎ B.应该逐步废除财产等级制的思想 C.民主政体为公民参政提供了保证 ‎ D.雅典人都有报效国家和升迁的机会 ‎24.《十二铜表法》第8表规定:“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这表明古罗马的司法原则是(  )‎ A.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严守契约规定 C.严格等级与“同态复仇”            D.追求公正至上 ‎25.在《政治家》中,拍拉图认为治国(管理)之术是一门专门技艺,管理者对人的管理必须是自愿而非强迫,并且管理者是能照顾人的心灵、关注人的灵魂健康的人。可见柏拉图的治国理念( )‎ A. 把公民作为城邦主体 B. 是通过教化实现民主政治 C. 闪耀着人文主义色彩 D. 重在培养公民的健全人格 ‎26.16世纪的一位英国人曾说过,以前的农民及其一家都睡在地板上,厨房里仅有一两口锅;而到16世纪末,一位农夫可能拥有“在橱柜里摆有一套精致的锡铅合金餐具,三四张羽绒床,好几套床罩和挂毯,一个印制的盐罐,一罐酒……以及一打羹匙。”这一现象说明(  )‎ A.工业化推动了农业的商品化 B.世界性的贸易体系开始形成 C.商贸中心转移推动了英国经济快速发展 D.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27.卢梭曾满怀热情地宣传:“每个人都生而自由、平等,放弃自己的自由,就是放弃做人的资格。”他向往人类原始的自热状态。这反映了卢梭(  )‎ A.主张建立法制社会        B.肯定人的宗教信仰 C.极端的唯心思想        D.推崇天赋人权 ‎28.17-18世纪,欧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各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普遍具有的本质特征是( )‎ A.推翻了君主制度 B.彻底解决土地问题 C.向法制化国家过渡 D.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29.既能保持普鲁士王朝和容克阶级的政治优势,又能在经济方面照顾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的利益互相融合,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俾斯麦的这种设想在1871年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并最终促成了德意志新体制的形成。上述材料表明:( )‎ A.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互相补充 B.德意志开创了符合当时国情的政治体制 C.统一后德国的制度更具专制色彩 ‎ D.统一使德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得到全面保障 ‎30.“1830年3月伦敦工业资产阶级组织了‘首都政治联盟’。……在运动高涨的情况下,托利党惠灵顿内阁倒台,辉格党的格雷上台组阁。1831年3月格雷向国会下院提出了国会选举制度改革的方案被否决。……各改革团体在伦敦、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城市纷纷举行群众大会,支持改革方案。……给国王的请愿书不断呈递上来。人们纷纷从银行提取存款,造成金融风潮。有鉴于此……1832年6月,方案得到通过并经国王批准。改革的主要内容是:调整选区和重新分配各选区议员名额。56个人口不到2000人的选区被取消。31个2000—4000人口的选区各减少1个议员席位。余出的143个议席分配给新兴工业城市……在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方面,城市居民收入房租或年缴纳房租10镑以上者有选举权;农村中年收入10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和年收入50镑以上的租地经营者享有选举叔。”对这段材料理解较为准确的是(  )‎ A.英国经济发展不断推动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B.英国民主进程中享有民主权利的仅限于成年男性 C.英国工业资产阶级通过议会改革获得更多政治权利 D.英国议会制度最终完善是在《权利法案》中得以确立的 ‎31.马克思在1872年曾说:“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这个纲领”是指《共产党宣言》‎ B. 工业革命促使工人阶级力量壮大 C.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随时代发展要加以更改 D. 国际工人运动的实践促使革命原理逐渐完善 ‎32.一个西方史字家在论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说:“由于导致战争的外交活动是秘密进行的,最初没有人确知哪些国家有罪的。”这种观点( )‎ A.不正确,它忽视了战争的原因是帝国主义掠夺的结果,双方都有责任、有罪 B.不正确,它认为两大军事集团犮动战争都是无罪的、正义的 C.正确,这场战争确实没有人知道战争的贵任在谁 D.正确,这场战争是秘密外交的结果 ‎33. 1921—‎ ‎1927年,苏联本国生产的拖拉机(按功率计算)只占供应农业的全部拖拉机中的8.3%,从1933年起,苏联不再进口拖拉机,全部国产;1940年机械动力已占农业动力的77.7%。苏联粮食年平均产量在1925—1927年期间为7527万吨,一五期间为7360万吨,二五期间为7290万吨。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 A.斯大林模式不利于技术转化    ‎ B.农业生产严重制约了工业化 C.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进行经济封锁 ‎ D.农业集体化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34.《作为武器的图书》中记载:“1944年6月6日,以英美两国军队为主力的盟军,从英国跨越英吉利海峡,抢滩登陆诺曼底。几天后,美国将无数箱图书运抵诺曼底,发往法国各地书店。随后,数以万计的美国图书陆续到达,发往整个欧洲。”美国运输图书的主要目的是(  )‎ A.扩张美国意识形态和文化影响力    B.争夺原德占区的图书市场份额 C.为击败德国法西斯提供思想武器    D.为盟军前线将士提供文化休闲 ‎35.下图是一幅关于冷战的讽刺漫画,结合所学判断,对这幅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 ‎ A.两极格局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政治发展 B.两极格局承认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共处与合作 C.美苏两极处于相对均势及“核恐怖平衡”状态 D.两极格局孕育着多极化趋势 ‎36.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 史实 ‎ 结论 ‎ A ‎ ‎1921年列宁以新经济政策取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列宁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 ‎ B ‎ 凯末尔革命使土耳其成为一战后亚洲第一个独立国家 ‎ 说明民族革命是亚洲国家实现民族独立的必经之路 ‎ C ‎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 ‎ 意味着世界经济走向了法制化的道路 ‎ D ‎ ‎1967年欧共体成立 ‎ 标志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开始 ‎ ‎37. 目前,新兴市场国家已形成了多个国际合作机制,代表性的有:“金砖国家”机制、中俄印三方会晤机制、“8+5”中的五国会晤机制、气候谈判中的“基础四国”机制等。这实质上反映了:( )‎ A.国际政治格局已转入发展中国家广泛参与的合作机制 B.世界多极化促进了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C.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秩序重构中占据主动 D.国际力量对比朝着相对均衡化和多极化的方向前进 ‎38.雨果认为巴尔扎克描绘了“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恩格斯认为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汇聚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列宁把托尔斯泰的作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由此可见,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所代表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具有的重大历史价值是( )‎ A.塑造典型社会的典型人物 B.促使文学的体例更加完善 C.找到人类解放的正确出路 D.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和人生 ‎39.爱因斯坦曾说道:“这一发现成为20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由此可见,“这一发现”的基本作用是:( )‎ A.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B.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C.为现代物理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D.否定了传统的绝对时空现 ‎40.1983年9月22日,美国洛杉矶市两个青少年用了整整一个夏天向美国的大型计算机络挑战,结果,不仅打入了许多大学和一些智囊团的计算机,还打入了国防产业和军事设施的计算机。这表明互联:( )‎ A.会给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C.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C.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巨大作用 D.增加了人们的生活乐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41.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社会面临转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朱元璋)在中国传统政治史上,做了一件创古未有的大翻案,即是正式下令废止宰相,改用内阁大学士。照法理讲,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便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一切最高命令,全由皇帝发布。但这也不是说 即由皇帝一人独裁专制。皇帝的命令,因于传统政治习惯之束缚,依然必先经过内阁。照法理论,内阁大学士的身份决非真宰相,但就当时实际情形论,内阁大学士 却渐渐变形站到以往传统宰相的地位上去了。但有人若以大学士身份而真正执行宰相职权,那在明代的政治法理上讲是越权的,张居正便吃了这个亏。‎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二 明清社会变迁,出于学习经商之道,适应商海竟争的需要,明清时期出现了许多日用类书,其中有些即属专门性的商业用书(本文简称商业书或商书)。为数众多的商书,有的是商人自己动手,根据商业的实际需要而编纂的。‎ 综观明清时期的商书,可以看出,商书非常注重对商人诚信为本的商业道德的培养,传统的伦理道德思想对其影响至深。《醒述·警世歌》中有“三纲度则勿亲,五伦明则可友”之训诚,也有“慈能致福”之倡导。在商业的行为方面,反复告诫要诚信无欺,心底敦厚,以义行商,“盖慈善存心端正,动履庄严,所作所为,不由岐险,是以多获平坦福也”; 否则,必将“陷于不道”而遭报应,“处世为人做一场,要留名节与纲常;古来倾险奸臣辈,国未亡兮身已伤”。程春宇的《士商类要》第四卷,辟有《人伦三教》《起居格言》《省心法言》《养心穷理》《居官往政》等近30小节,阐述“立身持己”“和睦宗族”“考顺父母”“敬兄爱弟”“君子知恩”“勤劝读书”等事理。光绪五年(1879年)刊刻的乾隆年间王乘元《贸易须知》一书的《序》中,仍称:“商亦有道,敦信义,重然诺,习勤劳,尚节剑。此四者,士农工皆然,而商则尤贵,守则勿失。”‎ ‎——摘编自张海英《明清社会变迁与商人意识形态》‎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内阁权力的局限性,并分析由此造成的影响。(10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的商书有什么特点。(5分)‎ ‎42.【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一 人生而平等,但这种平等不是现实情况上的平等,而是指基本权利上的平等。今日的日本,虽然有些不及西洋各国富强之处,但如果我们日本人从此立志求学、充实力量,先谋求个人的独立,再求一国的富强之处,但西洋人的势力又何足惧?国民为保护自己的利益,建立起代表全体国民的政府,……严守同政府的约定,服从国法并接受保护。 ‎ ‎——摘编自(日)福泽谕吉《劝学篇》(1874) ‎ 材料二 吾闻欲救今日之世变者,其说有三:一日保国家,一日保圣教,一日保华种,夫三事一贯而已矣。……欲强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然不先以中学固其根柢,端其识趣,则强者为乱首,弱者为人奴,其祸更烈于不通西学者矣。 ‎ ‎——摘编自张之洞《劝学篇》(1898年) ‎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福泽谕吉和张之洞观点的异同。(10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评价福泽谕吉和张之洞对近代日本、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作用。(5分)‎ ‎4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的热播,成为时下全民热评的主题。一部电视剧再次带动了全社会对腐败问题的关注,也提醒我们党的反腐决心是坚韧不拔的。众所周知,我党历来高度重视自身廉政建设。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 材料 陕甘宁边区政府十分重视建立和完善惩治腐败的法规建设。1938年8月先期公布了《陕甘宁边区惩治贪污暂行条例草案》,试行一段时间后,于1939年正式颁布。1943年正式制定颁布《惩治贪污条例》。规定:边区所属之机关部队及公营企业之人员、群众组织及社会公益事务团体之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即以贪污论罪:(1)克扣或截留应当发给或缴纳财物者。(2)买卖公物,从中舞弊者;(3)盗窃侵吞公有财物者。(4)强占强征或强募财物者。(5)意图营利,贩运违禁或漏税物品者。(6)擅移公款,作为私人营利者。(7)违法收募捐税者。(8)伪造或虚报收支账目者。(9)勒索敲诈收受贿赂者。(10)为私人利益而浪费公有之财物者。该文件还规定了具体惩处标准:(1)贪污数目在1000元以上者,处以死刑。(2)贪污数目在500元以上者,处5年以上有期待或死刑。(3)贪污在300元以上500元以下者,处3年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4)贪污在100元以上300元以下者,处1年以上3年以下有期徒刑。(5)贪污100元以下者,处1年有期徒刑或苦役,并追缴其贪污所得财物。 ‎ 除了依法惩贪制度外,边区政府还制定了干部管理教育制度、民主监督制度、精简机构和俸以养廉制度。 ‎ ‎——摘编自《陕甘宁边区政府廉政建设的历史经验》 ‎ ‎(1)根据材料概括陕甘宁边区政府建立和完善惩治腐败法规建设的特点。(8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陕甘宁边区政府廉政建设的意义。(7分)‎ ‎44.【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材料一 阿富汗地处中亚南部,与苏联、中国、伊朗和巴基斯坦等国接壤,战略位置十分重要。……1979年12月27日晚7时,苏联以受到邀请为借口,派军队侵入阿富汗。苏军的侵略在阿富汗国内外引起极大反响,国内,阿富汗人民掀起了反苏高潮,大大小小的抗苏游击队遍及阿富汗各地……到1987年,联合国连续9次通过决议,要求苏联军队立即、全部、无条件地撤出阿富汗。美国对阿富汗的抗苏力量进行了大量军事和经济援助。由于侵阿战争,苏联的军事和经济负担越来越重,人民的不满也日益增大。1988年苏联决定从阿富汗撤军。 ‎ ‎——《苏军入侵阿富汗》 ‎ 材料二 小布什急需通过行动证明自己,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力;战后最长经济繁荣期结束了,美国经济走向衰落,急需一剂强心针;美国在北约东扩以后,大大的压缩了俄罗斯的战略空间,但是对于有着称霸全球野心的美国而言,这只是扩张的开始,进入俄罗斯的传统战略空间中亚地区是他们梦寐以求的,阿富汗是中亚的核心地带,占领阿富汗有着政治、军事等多方面的利益。2001年阿富汗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在10月7日起,对阿富汗基地组织的塔利班的一场战争。 ‎ ‎——《环球军事》 ‎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苏联发动阿富汗战争的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从阿富汗撤军的原因。(9分) ‎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的原因,并说明美苏发动战争的主要共同点。(6分)‎ 玉溪一中2016—2017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 历史参考答案 ‎1—5:ABCDA 6—10:BCDDD 11—15:BBAAB 16—20:BBDAC ‎ ‎21—25:DDCCC 26—30: CDCBA 31—35: CADAC ‎ ‎36—40: ADDCA ‎41.【答案】(1)局限: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始终屈服在皇权的重压下(皇帝的私人办公厅);内阁受制于司礼监;内阁与六部职权不明确。(4分)‎ 影响: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容易形成宦官专权;朝廷内争权夺利,政局动荡。(6分)‎ ‎(3)特点:商书注重以传统的伦理道德对商人进行商业道德培养。(5分)‎ ‎42. 【答案】(1)同:向西方学习,抵御外国侵略,实现国家独立富强。(2分) ‎ 异:福泽谕吉强调人人生而权利平等,主权在民,人民和政府是平等的契约关系;实质宣传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4分) ‎ 张之洞强调朝廷对人民的恩泽,号召人民报效朝廷,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实质是维护封建专制制度。(4分) ‎ ‎(2)作用:张之洞开展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但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不改变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最终失败。(2分) ‎ 福泽谕吉宣传了启蒙思想,启发了民智,有利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为明治维新提供了理论支持。(3分)(如有学生答“另一方面,福泽谕吉宣传脱亚入欧,鼓吹侵略扩张,给亚洲邻国带来深重灾难”亦可得分。)‎ ‎43. 【答案】(1)特点:制定法规,惩治严厉;内容细致详实,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先行试点,逐步推行;加强思想教育并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机构和体制; 充分表明了陕甘宁边区政府惩治腐败的决心。(答到4点得8分) ‎ ‎(2)历史意义:提高了党的威信,赢得了群众拥护支持;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4分) ‎ 现实意义:边区政府廉政建设的经验对现在的反腐倡廉有指导和借鉴作用(3分)‎ ‎44. 【答案】(1)目的:为了取得从陆地进入印度洋与美国争霸的道路和获得波斯湾丰富的石油资源。(3分) ‎ 原因:阿富汗人民的反抗;美国支持阿富汗反苏;苏联承受与美国争霸处于劣势的压力和国际舆论的压力;侵略阿富汗给苏联带来沉重负担;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直接推动。(6分) ‎ ‎(2)原因:小布什为了扩大自己影响;稳定美国经济发展;冷战思维影响;打击恐怖主义。(3分) ‎ 共同:大国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政策,都给阿富汗人民带来灾难(都是维护国家利益)。(3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