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宏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试卷
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宏志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1.据《九章算术》记载,汉代牛价很高,“牛一头直万五千”。而西汉主要粮食一石一般为30—80钱,东汉也不过数百钱。据此可推知,当时( ) A.农产品价格偏低 B.平均亩产量提高有限 C.精耕细作方式不断发展 D.先进耕作方式无法推广 2.“暇蟆对我说,使君休怨嗟。古田千年八百主,如今一年换一年。休怨嗟,休怨嗟。明年此日君见我,不知又是谁田蛙。”《田蛙歌》反映的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 A.土地私有制 B.农民流离失所 C.土地买卖频繁 D. 租佃经济活跃 3.观察下面图片,对其理解准确的是 A.东汉铜制品已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B.丝绸之路促进了民族融合 C.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交流 D.东汉铜器制造已达到较高水平 4.汉代,无论是土地买卖还是日常生活用品的交易,不仅要有证券或契约,还要在契约中标明时间、买卖双方的籍址姓名、价金及证人等内容。这表明,汉代( ) A.政府加强了对商业管理 B.买卖双方得到法律保护 C.商品交易有一定的保障 D.市场秩序日益规范 5.下面为宋朝部分年份财政收入情况(收入计量单位:万贯)表。表中信息可以说明宋代 时间 总收入 农业 收入 农业 占比% 工商业 收入 工商业 占比% 宋太宗至道三年(997) 3559 2321 65 1238 35 宋熙宁十年(1077) 7070 2162 30 4911 70 宋天禧五年(1201) 5723 2762 48 2936 52 A.重农抑商政策有所调整 B.商品经济持续发展 C.工商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D.农业收入仍占相当比重 6.宋代,与“市”制相适应的“城郭”和“乡村”的分工结构崩溃,这不但使原有城市市区面积扩大,而且还催生了新型商业城市,城市供需的中心不断向农村扩散,城市网密度进一步增加。这说明宋代( ) A.新型商业城市增多 B.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C.城市化进程加快 D.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7.南宋时期开始流行“天上天堂,地上苏杭”的谚语。地处江南的苏州、杭州两地,已成为当时人们最为向往的富庶繁盛的都会。江南一带也当之无愧地成为华夏九州之内经济最发达、文化最先进的区域。这与广大北方移民的参与密不可分。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 A.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南宋时北方经济相对落后 C.南宋时大量北方人南迁 D.北民南迁推动南方经济发展 8.明朝来华的传教士利玛窦说:“来到这个国家交纳贡品时,从中国拿走的钱也要比他们所进贡的多得多,所以中国当局对于纳贡与否已全不在意了”。他进而一针见血道:“所谓进贡倒是有名无实的”,“中国人接纳来自其他很多国家的这类使节,如交趾支那、暹罗、琉球、高丽以及一些鞑靼首领,他们给国库增加沉重的负担。据此可知,明朝的朝贡贸易( ) A.使明朝政府财政出现赤字 B.彰显了明朝的大国风范 C.不利于传教士的宗教活动 D.更看重其政治效益 9.“中国传统外销商品如丝绸、茶叶和瓷器等多产于东南沿海地区。商人们沿陆路交通运输时,不仅运输工具落后(主要是骆驼),路途遥远,运输成本昂贵,而且在长途跋涉中极易破坏,要是不幸遭遇战乱或抢劫,则更是血本无归。”这段文字可以佐证( ) A.传统抑商政策的危害 B.交通运输业决定商人利润 C.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原因 D.商品经济发展缓慢的地理因素 10.《明史·食货志》记载:“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缴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办、派办……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据材料可知,当时( ) A.农民的负担有所增加 B.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减弱 C.地主的利益得到保护 D.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11.在20世纪20年代浙江上虞县的下管村,“生产上它是一个农业社会……下管人除粮食和菜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并有毛竹和茶叶等山货可以外销外,日常生活的工业品,几乎全是外来的‘洋货’。……除了制造和修理农具和家具的一些手工业外,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据此可知,近代以来下管村( ) A.日常生活用品均为洋货 B.农副产品均无法自给自足 C.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D.耕织分离明显 12.据时人(1846年)记载,“松(江)太(仓)利在梭布,较稻田倍蓰。……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对材料所述现象理解错误的是( ) A.阻碍民族工业的产生 B.洋布价格实惠竞争力强 C.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结果 D.外国商品冲击了传统手工业 13.林增平的《近代中国资产阶级论略》一文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过于微弱,鸦片战争后因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大多凋零,幸存者绝少,因此“在原始积累的过程中,就缺乏原来的手工工场作为发展的基础。中国新兴的近代企业,绝大部分是从无到有,把西方已有的企业成套地移植过来的”。这段话可以用来论证( ) A.明清资本主义萌芽无法发展成近代工业 B.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因西方侵略无法幸存 C.近代民族工业是欧风美雨的产物 D.近代民族工业缺乏资本原始积累 14.在发展新式工业的过程中,一些官员以官方代表的身份担任了监督、经理等职位,并在政府的鼓励下充当了投资者。从19世纪60年代起,先后有王韬、郑观应等人不断鼓吹新的社会价值观,对商业的重视甚至有点夸张,这种新的价值观终于在1903年得到官方确认。材料表明,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是( ) A.政府官员的普遍投资 B.政府态度的转变 C.重商主义思想的普及 D.价值观彻底转变 15.下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第一个波谷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国际环境改变 B.一战的有利时机 C.群众爱国运动影响 D.政府政策的调整 16. 19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输出的茶占世界总输出量的50%以上, ,而到1920年只占了6.2%,中国已失去主要丝茶输出国的地位。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冲击 B.印度等其它产茶国的冲击 C.清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 D.中国小农经济逐渐解体 17.下图是中国近现代四种经济形式的发展走势示意图,其中2所代表的经济形式是( ) A.洋务企业 B.民族资本企业 C.外国资本企业 D.官僚资本企业 18.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事记(节选) 1928年 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 1929年, 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1930-1931年 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 1931年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 1933-1934年 蒋介石派兵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五次大“围剿” 1946年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材料表明,不利于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内外因素分别是( ) A.国民政府的压榨、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B.国共对峙、日本侵华 C.中国政局的动荡、帝国主义的侵略 D.战争消耗大量资本、国土沦陷资源减少 19.下图是我国三大改造时期绘制的宣传海报。该海报( ) A.展现了工人即将完成三大改造的喜悦心情 B.展现了工人即将完成工业化的喜悦心情 C.展现了工人积极投身大炼钢铁运动的热情 D.展现了工人积极投身现代化建设的热情 20.新中国成立后,某一时期的主要经济措施是: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加强农业战线,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精简职工和城市人口。这一时期是( ) A.1949-1956 B.1960-1965 C.1966-1976 D.1978-1984 21.1956年9月,陈云提出“主体”与“补充”思想,“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据此可知,当时我国( ) A.部分领导人已认识到市场的重要性 B.三大改造即将完成 C.计划经济体制存在弊端 D.允许私营经济独立发展 22.1975年7月,国务院《关于今年上半年工业生产情况的报告》指出:“3月以来,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一个月比一个月好。5月和6月,原油、原煤、发电量.…铁路货运量等,创造了历史上月产的最高水平。”这说明(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成效初显 B.对外开放刺激国内工业产量提高 C.“左”倾错误对经济的影响有所减弱 D.周恩来的全面整顿成效显著 23.下图反映了新中国( ) A.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 B.城镇人口所占比重的变化 C.农业产值所占比重的变化 D.公有经济所占比重的变化 24.下图为新中国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的比重变化 据此可知( ) A.投资来源主要依靠政府 B.国家投资比重逐年下降 C.外资比重显著提高 D.经济体制发生重大转变 25.下表是依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有关数据编制的。该表反映出( ) 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 收入 农村(家庭收入) 17.6% 城镇(职工货币工资) 8.0% 消费水平 农村 8.9% 城镇 4.5% A.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 B.农村改革过于急躁冒进 C.农村居民收入水平高于城市 D.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 26.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21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这三十年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据此可知( ) A.经济全球化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 B.经济全球化与改革开放同步进行 C.改革开放使中国逐步主导全球化 D.改革开放使中国抓住了发展机遇 27.下图为1950-2008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据此可知( ) A.建国初期人民工作热情高涨 B.建国初期并不重视传统节日 C.改革开放后人民休闲娱乐需求增加 D.改革开放后人民滋生了懒惰的心理 28.一些闭塞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材料表明,新式交通的出现对近代中国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A.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加速了中国的半封建化进程 C.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 D.促进了自然经济的完全解体 29.1921年成都警察厅发布通令:“近日妇女每多剪发齐眉,并梳拿破仑、华盛顿等头式(流行的男式发型),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以挽颓风……如敢固违,定以妇女坐法并处罚家长。”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追求新式发型成为社会时尚 B.新潮女性的行为改变了传统习俗 C.当时地方政府固守传统观念 D.社会生活和社会观念已发生变化 30. 21世纪初,中国百姓生活中,电话从“摇着打”到“走着打”,汽车从奢侈品到代步工具。世界名牌服饰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可供选择的服饰多了。将服饰产品打造成国内甚至国际品牌,成了众多服饰厂家的经营诉求。世界服装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也得到更多体现。材料表明,改革开放后的中国( ) A.主动地学习并融入世界 B.服装制造业已领先世界 C.手机、汽车已基本普及 D.社会生活已完全国际化 31.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许多地区的植物种子被带回欧洲,经培育改良成为欧洲人的食物原料,如玉米、土豆等。欧洲人也将欧洲的一些植物种子带到殖民地进行培育生产,最终成为殖民地人民的重要食材。这说明新航路开辟( ) A.推动殖民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开启了世界各地文明之间的交流 C.改变了世界许多地区的饮食结构 D.促进新旧大陆经济互补而共同发展 32.新航路开辟后, 西班牙率先建立海上霸权,后又被荷兰所取代,荷兰继西班牙之后崛起的主要原因是( ) A.优越的地理位置 B.先进的社会制度 C.发达的工业资本 D.丰富的黄金储备 33.英国东印度公司创立于1600年。1623年詹姆士一世授予公司任命官员、审判和惩罚下属的权力。1661年,查理二世扩大公司权力范围,可宣战、维持军队、设立法庭和独立处理与印度及其他国家的关系。由此可见,英国的东印度公司( ) A.商业组织 B.贸易组织 C.殖民机构 D.军事机构 34.1572年,美洲白银开始一次新的引流,马尼拉大帆船横跨太平洋,把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同菲律宾首都连接起来,运来的白银被用于收集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印度的高级棉布以及宝石、珍珠等。这反映出( ) A.新航路开辟引发的商业革命 B.新航路开辟加速了物种交流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欧洲贵金属价格将大幅下跌 35.下图是18世纪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纺织工人数量增加 B. 纺织工人工作效率提高 C.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 D. 纺织业领域的动力革新 36. 1848年,英国第一个公共卫生条例诞生,第一个中央卫生委员会建立。从此,“国家就以一套杂乱无章的条例对疾病展开了毫无组织的战争”。卫生法散见于地方条例、工厂条例、埋葬条例以及种痘、煤烟、食品掺假等条例之中。据此可知( ) A.英国是最早进行公共卫生管理的国家 B.英国的公共卫生管理毫无建树 C.英国已开始关注工业发展带来的弊端 D.英国的对外殖民扩张遇到阻力 37.从十五、十六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开始,西方殖民者走遍全球。凡海水所及之处,几乎均有他们的踪迹,直至19世纪末世界终于被瓜分完毕,其势力蔓延到世界各个角落为止,全球化初具雏形。材料体现的史观是( ) A.文明史观 B.革命史观 C.社会史观 D.整体史观 38.下图是19世纪末美国公司化运动中被合并公司的数量统计图。这一现象( ) A.导致了美国大量工人失业 B.导致了美国经济陷入混乱 C.符合美国生产力发展水平 D.符合美国集体化发展需要 39.亨利•福特的创新是用于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到1914年,路上行驶的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对材料解读错误的是( ) A.福特的创新适应大规模生产的需要 B.福特的创新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产量 C.福特的创新使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 D.福特的创新为其带来了巨额的利润 4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我们发觉自已处于这样一个世界中……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工业文明的扩展得益于交通工具的革新 B.工业文明已在世界普遍确立了主导地位 C.工业文明推广实质是各国之间相互借鉴 D.工业文明推广的成果已为全世界所认可 二、非选择题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据清代嘉庆《松江府志》载:“乡村纺织,尤尚精敏,农暇之时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清代乾隆《真如里志》卷一载:“标布,紫白二色,比户织作,昼夜不辍,暮成匹布,晨易钱米,以资日用。”嘉庆《南翔镇志》卷十二,引明末人张鸿磐“请照旧永折疏”曰:嘉定县“仅种木棉一色,以棉织布,以布易银,以银籴米,以米充兑。” ——摘编自萧国亮《明清时期上海地区的农村家庭棉纺织生产》 材料二21世纪以来,作为中国时尚纺织产业的领军者,经过创新转型,上海纺织集团拥有了多个“第一”“唯一”“领先”:车用纺织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亚洲第一;上海时装周引领全国同行,影响力亚洲第一、全球第五;绳带等特种军工航天航空全国唯一;芳砜纶纤维耐高温性能世界唯一;里奥竹绿色纤维技术全国唯一;国际棉花、纺织原料及纺织品交易平台国内唯一;时尚创意园区建设全国第一;纺织品服装贸易全国领先。 ——摘编自严伟勇《上海纺织:在转型升级中实现华丽转身》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上海地区家庭棉纺织业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当代上海纺织业发展的原因。(6分) 4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比较通行的说法是开始于第一次鸦片战争。但也有学者把明清之际为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还有人把中国近代历史开端提前至宋朝;有提出以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历史开端的。另有学者提出以辛亥革命为中国近代历史开端;苏联著明汉学家齐赫文斯基则主张与世界史比对,应以1644年为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而梁启超将乾隆末年起的历史称为“近世史”;也有人提出“近世史”的开端应从道光时开始。 对于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问题,史学界有多种观点,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出除“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外的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论据充足) 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英国在工业革命之前,长期实施保护主义。据统计,1796~1845年间,英国大多数年份关税率是30%~35%,其中1820~1835年间曾出现增高,最高的年份达65%。正是经济保护而不是自由贸易,培育了英国工业,使美(英)国日趋强大。随着工业革命的高歌猛进,19世纪四五十年代,英国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废除代表土地贵族利益的保护关税政策,实行代表本阶级利益的自由贸易政策。1846年以废除《谷物法》为标志,英国方才积极倡导并正式走上自由贸易之路。 ——摘编自江涌《自由主义与保护主义》 材料二 关于协定关税,虽然南京条约已开其端,但用的还只是“秉公议定则例”这样一个比较含糊的说法。1843年,中英在香港签订了第一个协定税则《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这个税则上载列的进口货税目共48种,出口货税目共61种。从总体上看,进出口税率多在5%左右。英国对华输出的主要工业品棉织品的进口税率定为“每百两抽银伍两,这是当时世界上最低的进口税率,比中田自主的粤海关实征税降低了约58—79%。为英国棉织品占领中国市场提供了极便利的条件。 ——摘编自萧治致《鸦片战争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走上自由贸易之路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英两国降低关税的不同影响。(8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B A C C D C D D C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A C B A B A C D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C B D A D C B D A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C B C A D C D C B A 二、非选择题 41. (1)特点:耕织结合;技术精;产量大;商品化;专业性。 (8分,任答四点即可) (2)经济体制改革推进;企业完成创新转型;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科研能力及水平的提高; (6分,任答三点即可。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42示例: 观点: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分) 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至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开展的一场改革运动。 (1)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在内忧外患下,以自强为旗号向西方学习先进的军事技术,先后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增强了中国的军事力量,开启了中国军事近代化。 (2)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为应对边疆新危机又先后筹划了北洋水师、福建水师和南洋水师等3支近代海军,增强了中国的海防力量,开启了中国的海防近代化。 (3)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又以求富为旗号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先后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如:上海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提高了清政府的经济实力,开启了中国经济近代化。 (4)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还向国外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方教育模式兴办新式学堂,如: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培养了一大批近代化人才,开启了中国教育近代化。 (8分 答出任意两个方面即可) 可见,从洋务运动开始,中国历史从落后的封建社会开始逐步进入先进的近代社会,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分) 43. (1)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保护主义不适应英国发展;工业资产阶级的实力增强,要求自由贸易;土地贵族日趋衰落;高关税推高了进口原料的价格,不利于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每点2分,共6分) (2)影响: 英国:加速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英国在海外贸易中占据优势地位;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4分) 中国:瓦解了自然经济;沦为资本主义市场的附庸;阻碍了民族工业发展。(4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