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江西省山江湖协作体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统招班)历史试题 word版
“山江湖”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二年级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卷(统招班)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某学者指出:周公将传统巫术活动创造性地转化为人际世间一整套的宗教一政治--伦理体制,使礼制下的社会生活具有神圣性,是为“由巫到礼”;孔子为这套礼制创造性地转化出内在人性根源,开创了“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的修齐治平的“内圣外王”之道。据此推知,孔子的贡献是( ) A.援礼入仁 B.克己复礼 C.由巫到礼 D.释礼归仁 2、《易中天中华史》在对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历史观评述中说:①家向往太古,②家向往禹世,③家向往西周,④家肯定今世和将来。这里①、②、③、④分别应该是指( ) A. 儒、道、法、墨 B. 道、儒、墨、法 C. 道、儒、法、墨 D. 道、墨、儒、法 3、“春者天之所以生也,仁者君之所以爱也;夏者天之所以长也,德者君之所以养也;霜者天之所以杀也,刑者君之所以罚也。……天有春生夏长冬杀,人也有仁慈德爱刑罚,天有是理,人有此行。”材料主要论述( ) A. “天人感应”思想 B. “君权神授”理论 C. 万物的本原是道 D. 大一统思想 4、钱穆先生在评论汉代的士人政府时认为,汉政府自武帝后,渐渐从宗室、军人、商人之组合,转变为士人参政的新局面。该局面( ) A. 彻底结束了贵族政治 B. 促进了儒学地位的提高 C. 实现了社会公平公正 D. 开启官僚政治体制先河 5、理学家朱熹撰修《家礼》,编辑《增损吕氏乡约》,制定了一整套宗法伦理的繁文 缛节,涉及到祠堂族田、祭祀家法家礼等民间家族制度的主要内容。朱熹的这一做法( ) A.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B.标志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C.促进儒学的世俗化 D.实现乡村基层自主管理 6、明末,学术思想界弥漫着“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空疏之风,于经世、治国之道毫不关心,“恁是天崩地陷,他也不管,只管讲学耳”。下列与这一思想背道而驰的是( ) A. 儒学危机 B. 八股取士 C. 经世致用 D. 三教合一 7、1368年,明太祖发布诏令:“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制,五十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除免本家差役。”这表明当时( ) A. 主流价值观渗入政府政策 B. 农民差役负担沉重 C. 妇女社会地位得到了提升 D. 政府注重扶贫济困 8、在中国古代,儒学只是把道德作为一种现成的、肯定的价值与行为,缺乏对道德是“天经地义的终极真理”的论述。所以,一旦时代变动,其可靠性就会遭到质疑。能弥补这一缺陷的是( ) A.荀子以法律强化道德的约束力 B.董仲舒将德治与大一统相结合 C.理学使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 D.明清之际强调道德的实用价值 9、公元前5—前4世纪的希腊,出现了一批收取报酬的职业教师,被称为智者学派。该学派探索的核心问题是( ) A. 知识与美德的关系 B. 自然环境对雅典的影响 C. 人在社会中的作用 D. 雅典工商业的发展方向 10、以下图示反映了某一思想的产生,该思想( ) A. 把人从神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B. 带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 C. 发展了西方人文主义思想 D. 构建了资产阶级理性王国 11、苏格拉底主张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考查一切已有见解,从而确立普遍公认的、绝对的真善美。他的这种认识基于( ) A. 美德即知识,无知即罪恶 B. 雅典道德沦丧,政治腐败 C. 教育可以发现人的内在美德 D. 辨证的逻辑方式具有科学性 12、美国历史学家罗伯兹说:“16世纪早期,一场深重的危机令西方基督教世界大为震动。它永久性地破坏了旧有的中世纪信仰统一,加快了王权的整合。”这段话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 A. 意大利新兴商业的发展 B. 新航路促进基督教传播 C. 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兴起 D.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13、马丁·路德认为:教育是要培养“具备世俗生活知识和能力的人”,“灵魂与肉体不是矛盾的,只有健康的肉体才能为宗教理想服务”,保持身体健康是每一位基督徒的天职。这一论述( ) A. 践行了“因行称义”的原则 B. 推动了欧洲人文精神的复苏 C. 使世俗王权高于天主教权 D. 摧毁了罗马教廷的宗教权威 14、卢梭曾说过:“理性欺骗我们的时候太多了,我们有充分的权利对它表示怀疑;人类一旦成为理性的奴隶,和受神权摆布一样可悲。我决定在我的一生中选择情感这个东西。”这表明卢梭的主张( ) A.完全背离启蒙运动宗旨 B.丰富了人文精神的内涵 C.力图摆脱宗教的束缚 D.科学地诠释了启蒙思想 15、受牛顿力学休系的影响,洛克提出了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斯宾塞提出了证明白人殖民扩张合理性的理论。这说明近代自然科学( ) A. 影响了社会科学的发展 B. 促使民主政治的形成 C. 揭示了西方民主的虚伪 D. 具有鲜明的双重特征 16、叶德辉在《书林清话》中列举了两宋书坊名称22个。这些机构开始在所刊书之首尾、序后、目录后登出,或盖本坊印章,或刊本坊之名称,如“闽山阮仲猷种德堂刊”,该现象表明( ) A. 两宋已有版权保护意识 B. 活字印刷术的推广普及 C. 商品经济促进书房繁荣 D. 技术革新推动文化传播 17、明中叶以来出现了一大批才子佳人戏曲,这些作品常以自由爱情来否定封建道德,正如冯梦龙在《山歌》序中所说的“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明朝文学这一变化的根源是( ) A. 陆王心学促进了思想解放 B. 商品经济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壮大 C. 封建社会日益走向衰败 D. 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已经被动摇 18、宋代著名山水画家郭熙、范宽等人在绘画创作时重视对岩石的质地进行研究,同时对水的波纹、树叶的构成甚至季节的变化都加以仔细观察分析,表明宋代( ) A. 自然科学取得重大进步 B. 格物精神影响绘画创作 C. 艺术形式的平民化趋势 D. 商品经济获得空前发展 19、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这种特点可概括为( ) A. 天人合一 B. 情景合一 C. 诗画合一 D. 知行合一 20、哥白尼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两种学说的共同意义是( ) A. 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B. 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的形成 C. 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 D. 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 21、《物种起源》发表后,进化论很快被绝大部分生物学家所接受,成为生物学研究的基石。之后,进化论传导开来,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推动了近代政治革命。这说明进化论被提出之后( ) A. 人类更加自信 B. 理性主义进一步升级 C. 宗教更为脆弱 D. 政体形式获得了优化 22、爱迪生发明了每次只能一个人观看的“活动视镜”,并在美国注册了专利,但不愿多缴交费用以将专利权扩展到欧洲。卢米埃尔兄弟等人改进了此技术,可供许多人同时观看的电影随之产生并不断发展。这说明( ) A. 欧洲科学技术水平逐渐赶超美国 B. 美国的专利制度尚未完善 C. 对行业前景的判断影响技术发展 D. 专利保护促进了技术发展 23、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道:“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 ) A. 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 B. 梁启超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 C. 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 D. 梁启超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性 24、早期维新人士宣传“西学中源说”。王韬说“中国,天下之宗邦也,不独为文字之始祖,即礼乐制度,天算器艺,无不由中国而流传及外。”;黄遵宪认为,西方的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也源于先秦的墨家学说。材料反映当时中国( ) A.天朝上国观念仍未改变 B.顽固守旧势力依旧强大 C.出现西学思潮泛滥现象 D.中学为体思想成为主流 25、近代西方思想家鼓励各种社会团体结党营私、互相制衡,以此减少权力的滥用。晚清学者在介绍西方政治理论时却强调广开言路、通上下之情、臣民一体、全国团结与整合。这种差别说明近代中国( ) A.皇权至上思想根深蒂固 B.解决民族危机成为迫切任务 C.各种政治力量更为团结 D.保留君主制度符合时代需要 26、五四运动前夕《每周评论》特辟《国内劳动状况》专栏,先后报道了北京男女佣工、河南修武煤矿、唐山煤厂、山东东平县佃户等地劳动者的生活状况。该报道表明( ) A. 社会主义革命思想传入中国 B. 马克思主义占据思想界主流 C. 知识分子开始关注民众生活 D. 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发生变动 27、三民主义是国民党一直标榜的政治符号,从发动反清革命到反抗北洋军阀建立国民政府,再到领导全国抗战,三民主义是联合各种社会政治力量和知识分子的重要思想基础。这显示出三民主义 A.成为中国反侵略的指导思想 B.为国民党赢得广泛的群众基础 C.是近代中国革命胜利的保障 D.符合了中国革命的阶段性需求 28、国民党改组后,有日本记者问及孙(中山)“所主倡之三民主义”是否“再制列宁”,“踏袭列宁等之所说”时,他明确表示:“决非如此”,并详细解释说,国民党的“三民主义首渊源于孟子,更基于程伊川之说”。据此,孙中山认为自己的思想( ) A.直接从传统思想发展而来 B.受到俄国革命的影响 C.没有受到西方的任何影响 D.仍依从中国文化传统 29、1945年9月,毛泽东在重庆回答外国记者关于“自由民主的中国”问题时说:“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它将保证国家的独立、团结、统一及与各民主强国的合作。”这一解说( ) A.结束了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方针 B.标志着毛泽东思想成熟 C.表明要实践中国革命的阶段目标 D.加速了抗战的胜利进程 30、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下表“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 ) A.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展开 B.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 C.“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行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40分) 31、(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理学家们通过对所控制的科举制度进行改革,将科举考试的内容逐渐收缩到儒家学说的核心上来。与之相配合,注重蒙学教育的教材和读物的编写,通过儿童时期特有的认知特点,将儒家价值观念传播提前至儿童时期。更难得的是,宋代注重族规家训的编纂,士大夫为了使家庭、家族得到长久地延续,运用儒家三纲五常规范族人、家人的社会和家庭生活习惯。理学家将儒学的原则和制度渗透到民众的生活中,促进了儒学的世俗化和社会化。 ——摘编自《浅析宋代儒学社会化的新途径》 材料二 陈独秀指出:“尊卑贵贱之所由分,即三纲之说所由起也”,“三纲之根本义,阶级(等级)制度是也。所谓名教,所谓礼教,皆以拥护此别尊卑、明贵贱之制度者也”。就是说,“三纲”乃是封建等级制度的必然产物,它所维护的自然是封建等级制度和不平等的社会秩序。因此,“尊上抑下、尊长抑幼、尊男抑女”乃是它的根本精神与宗旨。……他的结论是,要摆脱压制,实现平等,维护独立自主的人格,建立“推己及人的主人道德”,就必须推翻“三纲”,批判旧礼教。而推翻封建专制制度、不平等的封建等级制度,实现自由、平等,乃是中国近代的时代要求、历史任务。 ——摘编自张锡勤《新文化运动批判封建礼教的历史根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儒学社会化的表现和影响。(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陈独秀等批判封建礼教的原因,并谈谈你对儒家伦理观的认识。(10分) 32、(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近代之初,仍然遗留着传统而丰富的古代儿童观,譬如“男璋女瓦”“男左女右”“男尊女卑”“男不言内、女不言外”等。在络绎不绝的出洋考察之后,国人才发现西方近代社会则是“男女并重”“强迫教育”“生子女皆报官”“国中男女皆入学”等。民国以后,中国社会开始进入一个“发现儿童”“解放儿童”时代。 ——摘编自陆克俭《发现与解放——中国近代儿童观研究》 材料二 近代以前,把儿童视为双亲所有物,以及中世纪以来贯穿基督教的“原罪说”依然占据主动地位,体罚、鞭挞的教育习俗依然存在。此后英国洛克在《教育漫画》中倡导“白板说”,声称儿童的心灵“好比一张白纸,后天的一切观念都是经验在心灵上刻下的痕迹”;卢梭则在《爱弥儿》中提出“尊重儿童、尊重儿童期的价值,让儿童按自然的进程去发展,实现了儿童观历史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工业革命以来,各国政府纷纷立法并颁布措施,建立各级学校、博物馆、公园等,切实推动儿童的健康发展。 ——摘编自杨佳、周红安、杨汉麟《西方儿童观的历史演进》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中国及西方儿童观发展的特点。(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近代中西方儿童观发展出现重大变革的相似背景及主要影响。(8分) 三江湖联考卷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A B C C A C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B B A A B B B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C D B B D D D C C 31、 (20分) (1)表现:科举考试更注重儒学内容;注重对儿童儒学价值观的培养;运用儒学思想规范家族和家庭;注重将儒学渗透到民众社会生活中。(答出其中任意3点) (6分) 影响:有利于教育的发展;促进了儒家伦理的传播与普及;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稳定。(答出其中任意2点) (4分) (2)原因:封建礼教维护了封建等级制度;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西方启蒙思想的传入;尊孔复古逆流的出现;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答出其中任意3点) (6分) 认识:儒家伦理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儒家伦理观又是封建社会的产物,极大阻碍了近代民主政治和自由、平等的实现。(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4分) 32、(20分) (1)中国:带有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色彩;初步转向男女平等的西方近代化儿童观;民国后受西方影响开始重视儿童新式教育;发展过程中政府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答出其中任意3点) (6分) 西方:受基督教影响具有神学色彩;体罚、鞭挞为主要教育习俗;政府重视制度建设,推动教育逐步形成系统的近代教育观念;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开展教育工作;重视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答出其中任意3点) (6分) (2)背景:经济上:近代经济、工业化不断发展;政治上:民主政治的进步、政府的重视;思想上:人文主义(启蒙思想)的传播;近代自然科技的进步等。(答出其中任意3点) (6分) 影响: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近代化;有利于儿童的解放和发展。(2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