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8届广西钦州市高新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解析版)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历史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一、选择题 1.1839年的《澳门新闻纸》曾报道:“中国官府完全不晓得外国的政事,又不询问考求,至今仍不知西洋。只有林(则徐)总督行事与其他官员相反。”材料中“总督行事”指的是( ) A.主持虎门销烟 B.抗击英国侵略者 C.编译《四洲志》 D.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解析:材料反映当时中国官府闭关锁国,盲目自大。与此相反,林则徐主动了解世界,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 答案:C 2.小方参加主题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研究性学习。他最应该选择的参考资料是( ) A.《梦溪笔谈》 B.《海国图志》 C.《日知录》 D.《孔子改制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再现能力。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最早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因此小方最应该选择的参考资料是《海国图志》,选B项。 答案:B 3.莫泊桑对巴尔扎克说:“你既有能力而且也愿意描绘人类如你所眼见的”,与这种思想一致的文学流派是( )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和理解分析能力。“描绘人类如你所眼见的”说明其主张真实地反映现实社会,符合现实主义文学创作风格。或直接由“巴尔扎克”推断应是现实主义流派。 答案:C 4.狄更斯的作品描述了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社会的动荡不安、贫富差距、罪恶丛生,简直就是一幅19世纪的社会风俗画。据此,可以判断狄更斯的作品属于( ) A.浪漫主义文学 B.现实主义文学 C.民族主义文学 D.现代主义文学 解析:本题考查西方文学流派的特点。A项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的文学主流风格。B项正确,属于19世纪30年代以后的文学主流风格。C项与题意无关。D项是二战后的文学主流风格。 答案:B 5.“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出自下列哪一思想理论中( ) A.孙中山旧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 B.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 C.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D.邓小平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材料中有“耕者有其田”和“节制资本”的主张。显然这些是新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内容。 答案:B 6.新三民主义不同于旧三民主义的内容有( ) ①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②平均地权 ③反对民族压迫 ④节制资本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为典型的比较型选择题,解题的基本方法是“寻同求异”,将两者进行比较可知,新三民主义明确提出了反帝的口号,同时在民生方面增加了节制资本的纲领,故①④项是不同于旧三民主义的内容。正确答案为B项。 答案:B 7.国民党一大召开前夕,孙中山向记者表示:“吾人已对美、英、法或其他列强之协助丧失希望,唯一对南方表现诚意的国家是苏俄……只要他们愿意协助我们推翻北京,我并不在乎他们是否民主呢!”孙中山认为( ) A.联俄是进行革命的现实需要 B.苏俄并未表现出应有的诚意 C.欧美列强是中国革命的重大障碍 D.应该选择民主国家作为合作对象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材料能力。由材料中“唯一对南方表现诚意的国家是苏俄”可排除B;由“只要……我并不在乎他们是否民主呢”可排除D;C有一定难度,孙中山只是对欧美列强失望,并没有认识到其是中国革命的最大障碍。 答案:A 8.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A.抗争 B.探索 C.屈辱 D.复兴 解析: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地主阶级抵抗派学习西方的产物;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学习西方的产物;孙中山《民报》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学习西方的产物;陈独秀的《新青年》是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学习西方的产物。共同体现了中国先进人士不断深入地学习西方。 答案:B 9.小说《巨人传》描写道:“1533年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一千年前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精神实质是( ) A.专制主义 B.自由主义 C.理性主义 D.人文主义 解析:《巨人传》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法国作家拉伯雷的代表作,强调的是人的作用,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一千多年前的古希腊罗马文化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源头。 答案:D 10.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1800年的1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 000万吨。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蒸汽机的推广 B.相对论的提出 C.内燃机的出现 D.发电机的发明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蒸汽机当时主要以煤炭为能源,它的推广促进了煤炭的消费。 答案:A 11.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思想大师把人文主义当作自己的旗帜,他们颂扬“人”,蔑视“神”,提倡“人权”,否定“神权”。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天主教会是维护封建神学的工具 B.资产阶级强调“人性至上”,反对信仰上帝 C.资产阶级个人私欲恶性膨胀 D.资产阶级要求提高自身的政治经济地位 解析:文艺复兴的思想大师把人文主义当作自己的旗帜,他们颂扬“人”,蔑视“神”,提倡“人权”,否定“神权”,有利于提高人的价值和权威,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提高自身政治经济地位的愿望。 答案:D 12.马丁·路德在宣传他的“信仰得救”思想时说过这样的话:“信徒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该话的思想从本质上( ) A.指出了基督教徒的信仰途径 B.找到了基督教的正道 C.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D.升华了欧洲启蒙运动的精神 解析:16世纪前后,欧洲资本主义得到了较快发展,但受到教皇为代表的封建宗教的压制,“信仰得救”的思想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答案:C 13.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开始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井冈山时期 B.长征时期 C.延安时期 D.新中国成立后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能力。1945年的中共七大会议上毛泽东思想开始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井冈山时期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A项排除;长征时期是20世纪30年代,B项排除;延安时期是指抗日战争至新中国的成立前,C项符合;新中国成立后是指1949年后,D项排除。 答案:C 14.几位同学在评价毛泽东思想时发生了争执。你认为下列有关毛泽东思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是中国人民取得民主革命胜利的思想武器 B.它是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指导思想 C.它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政治基础 D.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 解析:虽然毛泽东对毛泽东思想的贡献比较大,但是,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并不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故正确答案为D项。 答案:D 15.下面是我国教育发展曲线图。属于奠基时期所采取的教育措施的是( ) A.颁布《改革学制的决定》 B.废止高考制度 C.制定《义务教育法》 D.实行“211工程” 解析:B项是在文革时期,C、D两项都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只有A项是在1951年,符合题意。 答案:A 16.20世纪50年代,我国进行高等院校调整。“人文学科受到了抑制,许多所工科学院创办起来,而综合性大学则被削减……1960年,中国的25万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90%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培养出来的。”这一史实说明( ) A.国家工业化建设急需专业人才B.“双百”方针得到顺利实施 C.高等教育深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D.高等教育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解析:材料信息显示,20世纪50年代我国进行高等院校调整,国家大力创办工科学院,抑制、削减人文学科和综合性大学,这与当时我国正在进行工业化建设有关。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工科人才。 答案:A 17.2015年1月2日,新浪网发表郎咸平署名文章《人民呼唤毛泽东》,毛泽东思想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 ) A.遵义会议 B.中共七大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本题考查对知识的再现能力。1945年在延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故选B项。 答案:B 18.下列关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头20年先进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分析和评论,不正确的是( ) A.相继经历了由“走英日道路”到“走美法道路”再到“以俄为师”的过程 B. 先后实践或主张了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社会主义思想等政治方案 C. 先进的中国人已经探索出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D. 反映出先进的中国人在寻求救国救民道路时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19世纪末到20世纪头20年先进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解题时,必须弄清楚题干中的时间要求,20世纪头20年是指1901到1920年,因此“19世纪末到20世纪头20年”是指19世纪末到1920年。先进的中国人已经探索出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是在1927年毛泽东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因此C错误。 答案 :C 19.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三种主张都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解析:孟子处在战国时期,封建制度刚刚确立,“民贵君轻”体现了他的民本思想,而不是否定君主专制制度,A项错误;董仲舒的主张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推崇,C项错误;董仲舒正处在封建社会的发展并走向成熟时期,那时并没有社会转型,D项也不正确,只有B项说法是客观的。 答案:B 20.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所说的“异质”( ) A.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 B.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 C.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 D.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 解析: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明末清初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可以作出判断。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的诉求是其产生的时代背景。B不能体现“异质”,C、D说法不正确。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21.(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总结20世纪的中国革命进程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材料二 在《遗嘱》中,孙中山总结数十年的革命经验:“必须唤起民众,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他指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 ——中共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材料四 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是指什么。 (2)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分别创立了什么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3)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先生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在思想上、行动上有什么重大的新变化? (4)根据材料三、四,简要指出毛泽东和邓小平创立的思想理论成果有什么共同点。 解析:本题考查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位伟人对中国历史的贡献,大多考查课本基础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1)第一次是辛亥革命;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三次是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3)思想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行动上: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4)都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都是党和人民的实践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其核心都是实事求是。 22.(14分)新文化运动除了宣传“德先生”和“赛先生”,还开始了一场道德伦理革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乃在革除昔日一本不易旧道德之观念,而建设今日因时制宜新道德之标准。就目前之情势观之,应规定者约有三事:(一)注重人道主义,以平等博爱诸德实行之;(二)发达个人之利己心;(三)主张极端之自由思想。 ——吴康《论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 材料二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三 我们今日的环境,真是不幸极了:社会的种种组织、风俗、制度,都是过渡时代、“青黄不接”——新文化未能完全产出,旧道德已宣告破产;使得国内的军政、民政以及工商百业,都显出一种黯淡凋零的状态,比之欧洲黑暗时代,也差不多。 ——左立夫《中学毕业生的切身问题》 (1)材料一中作者所说“旧道德之观念”指的是什么?作者提出的“新道德之标准”的思想来源又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人渐趋觉悟的发展阶段。结合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说明道德伦理革命出现的原因。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道德伦理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 解析:第(1)问中“观念”依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思想来源”结合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归纳。第(2)问中“阶段”据材料本身的信息概括即可,“原因”需联系教材知识。第(3)问抓住材料中“新文化未能完全产出”“欧洲黑暗”即可回答“问题”,结合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和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回答“原因”。 答案:(1)儒家传统道德(三纲五常)。西方资产阶级人文思想(启蒙思想)等。 (2)学术——政治——伦理(器物—制度—思想)。资产阶级追求民主政治;袁世凯复辟帝制,“尊孔复古”逆流兴起;新式知识分子的作用。 (3)问题:除旧而未能立新;道德伦理规范混乱。原因:新文化运动存在过激倾向;社会政治黑暗、经济凋敝。 23.(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苹果为什么垂直落地?为什么不向旁边、不向上而总是向着地面落下呢?我想这一定是地球吸引它的缘故,苹果、月亮不都是一样吗?月球围绕地球转,无疑是地球吸引力像一条看不见的绳索,在拉着月球。如果真如此,地球以及其他一切行星也肯定都被吸引着。那么,能否认为这种引力是作用于任何两个物体的物质的普遍性呢? ——牛顿的主治医生斯库利的日记 材料二 我好像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不时为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更美丽的贝壳而欢欣鼓舞,而展现在我面前的是完全未探明的真理之海。 ——牛顿临终遗言 材料三 生物母体生出的众多后代,为攫取生活的必需条件而斗争,众多的后代不会绝对相同,其中优秀的物种在生存竞争中取胜了,其他被淘汰了,这就是优胜劣汰。 ——《物种起源》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列举牛顿捡到的“光滑的石子”和“美丽的贝壳”。 (2)材料三是达尔文的什么学说?其核心是什么? (3)为什么说达尔文在牛顿之后,最终驱逐了上帝?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注意对“石子、贝壳”的理解,这实际上是他取得的成就;第(2)问,从材料内容可以辨析为生物进化论;第(3)问,从达尔文在生命领域对宗教神学的挑战上分析。 答案:(1)提出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2)生物进化论。优胜劣汰。 (3)神学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各种物种从被上帝创造的那一天起,就是不变的。牛顿力学体系把天上、地上的物体运动概括在一个理论之中,把神——上帝从无生命的研究领域中驱逐出去。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把变异和自然选择看作新物种起源的首要因素,证明了造物主——上帝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把上帝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最终完成了驱逐上帝的任务。 24.(图文探究) 探究主题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 探究目的 (1)知识层面:掌握毛泽东思想在不同时期的内涵,及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2)能力层面: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探究问题] (1)据图1及其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怎样从实践上和理论上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2)图2所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之一。请列举历史上的两大典型事例说明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实事求是处理国共两党关系的? (3)图3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哪一重大会议?概述这次会议的主要历史功绩。 (4)联系图1、图4说明毛泽东思想的重大历史作用。 [探究思路] 第(1)问,要掌握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提出了新的革命思想,进行了新的革命实践。第(2)问,要联系两次国共合作的史实回答。第(3)问,结合长征期间遵义会议的意义作答。第(4)问,要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中国成立两方面回答。 [探究结论] (1)1927年,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理论。 (2)1924年,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1937年,倡导和领导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3)遵义会议。历史功绩: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结束了中国屈辱和分裂的历史,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