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安徽省芜湖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安徽省芜湖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安徽省芜湖市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0分)‎ 1.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在治国方略上主张“名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著名思想家是(  )‎ A. 孟子 B. 墨子 C. 荀子 D. 韩非子 ‎【答案】C ‎【解析】题干中“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于治,合于善也。”的意思是:对人民施以教化,使其明礼,用礼仪规范对其起到教化的作用。在礼仪教化的同时制定法律,对于违反礼仪教化的人予以制裁,用重刑法来禁止人们犯罪,使天下人能够符合治理要求,做守法良民。这与荀子要求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的主张相符合,故C项符合题意; A项孟子主张实行“仁政”; B项墨子的思想是“兼爱、非攻”; D项韩非子主张“依法治国”。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荀子的思想主张。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题干材料的中心意思。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诸子百家思想主张的了解,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 2. ‎《论语》中,孔子门徒在社会问题和哲学问题上多有分歧;孔子死后,“儒分为八”。这反映出当时儒学的特征是(  )‎ A. 思想内涵的丰富性 B. 核心理念的多样性 C. 治国措施的深刻性 D. 传播阶层的广泛性 ‎【答案】A ‎【解析】“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具有丰富的内涵,兼内在修身和外在事功于一体,孔子死后,“儒分为八”表明他的弟子从不同角度继承他的思想,后来分为“主内”和“务外”两派,故A正确; “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故B错误; C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形成,解题的关键是“儒分为八”。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儒家思想的形成,儒学在中国存在几千年,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在影响。 ‎ 3. 中国古代法家传统表现为“制度变革的进步史观”“中央集权的国家主义”和“垂法而治的法治主义”。这体现出中国古代社会的核心问题是(  )‎ A. 制度变革 B. 国家统管 C. 富国强兵 D. 改革创新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制度变革的进步史观”、“中央集权的国家主义”、“垂法而治的法治主义”可知,反映了主张改革、加强中央集权以及法治的思想,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的转型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为了在争霸和兼并战争中获胜,必须富国强兵,因此材料体现的核心社会问题是富国强兵,故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需要掌握法家思想主张及其目的。解题的关键是对“制度变革的进步史观”、“中央集权的国家主义”、“垂法而治的法治主义”的分析,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分析即可。 本题考查对法家思想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1. 灾害发生,皇帝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分析皇帝颁布“罪己诏”受哪一学说或主张的影响(  )‎ A. “天人感应”学说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C. “大一统”的主张 D. “三纲五常”学说 ‎【答案】A ‎【解析】题干中的把灾害认为是上天对自己的警示,故汉武帝下“罪己诏”,这一行为体现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的学说,故A项正确; BCD项都是董仲舒的思想主张,但题干材料并没有涉及,故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董仲舒的思想主张,主要根据董仲舒思想主张进行理解。 本题考查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和再现能力。难度不大。董仲舒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吸受了法家、道家以及阴阳五行说等思想发展了新儒学,其思想进神化皇权,维护君主专制,适应了君主专制和大一统的需要,因而被统治者所利用,成为封建官方哲学思想。 ‎ 2. 朱熹编著《小学集注》《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行为、读书、写字、饮食等习惯提出具体行为规范。这反映出他对儒学发展的主要贡献是(  )‎ A. 树立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 B. 初步建立儒学的教育系统 C. 推动儒学的普及化与通俗化 D. 使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答案】C ‎【解析】结合材料“朱熹编著《小学集注》《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行为、读书、写字、饮食等习惯提出具体行为规范。”,这有利于推动儒学的普及化与通俗化,故C正确; A材料未体现,排除; B、D是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采取的措施和影响,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宋明理学,朱熹为集理学之大成者,主张:天理是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宋明理学,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面临危机;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的主张,吸收了佛、道精神,得到新的发展;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系统,即理学。 ‎ 3. 下表为明清之际思想家的有关言论。据表可知,这些思想家(  )‎ 顾炎武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王夫之 ‎“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 唐甄 ‎“天子之尊,非天帝之大神也。背人也”“世无君矣,岂有臣乎”‎ A. 深刻剖析了君主专制弊端 B. 描绘了民主政治的蓝图 C. 对传统封建政治做了反思 D. 主张限制君权扩大相权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的“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一姓之兴亡,私也”“天子之算,非天帝之大神也,皆人也”来看,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对传统的封建政治制度进行反思,认识到封建制度存在的问题,故C正确; A 项“深刻剖析”说法错误,材料信息只能表明三位思想家认识到封建政治制度存在问题,需要改进,排除; B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 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是当时没有形成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反对封建专制,重视手工业、商业,批判继承传统儒学,这些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作用。 ‎ 1. 中国古代文艺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众多的作品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尚、时代风貌,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文化宝库的瑰宝。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艺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古典文学浪漫主义的基础 B. 随着宋朝商业的发展,诗的另一种形式--词出现并成主流 C. 书法艺术以隋唐时期为分水岭,分为自发和自觉两个阶段 D. 清道光年间,在“徽汉合流”的基础上形成了京剧 ‎【答案】D ‎【解析】A.诗经奠定的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 B.宋词成为主流并不完全是由于宋朝商业发展所导致的。 C.三国两晋南北朝以前书法处于自发阶段,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候开始处于自学阶段。 D.京剧在,道光年间在徽汉合流的基础上基本形成,这是正确的。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经济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中国古代艺术发展的表现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中国古代文学书法戏曲艺术发展的过程特征,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 2. ‎《说文解字•序》载:“秦书有八体,一日大篆,二日小篆,……八日隶书”。<汉书•艺文志》亦载:“是时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以上材料反映了(  )‎ A. 隶书属于秦代八大篆书字体之一 B. 隶书的创建与抄录公文狱事有关 C. 隶书是汉代狱官为书写方便而创 D. 隶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答案】B ‎【解析】从材料“是时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可知,隶书的创建与抄录公文狱事有关。 故选:B。 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起于官狱多事”切入,结合中国古代汉字的形成演变进行思考。 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汉字的形成演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是一道基础题。 ‎ 3. 如表为晚清时期西学输人的基本脉络,该表反映出(  )‎ 时间 代表作 鸦片战争后 ‎《四洲志》《海国图志》《瀛环志略》《万国公法》‎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克虏伯跑说》《水师操练》《探矿取金》《工程致富》‎ 甲午中日战争后 ‎《中东战纪本末》《泰西新史揽要》《文学兴国策》‎ 戊戌变法后 ‎《民约论》《万法精理》《自由原论》《美国独立宣言》‎ A. 中西方思想文化逐渐融为一体 B. 先进中国人已找到救国之路 C. 民族危机推动学习西学的深入 D. 西方的民主制度被广泛接受 ‎【答案】C ‎【解析】“《四洲志》《海国图志》《瀛环志略》《万国公法》”“《克虏伯跑说》《水师操练》《探矿取金》《工程致富》”“《中东战纪本末》《泰西新史揽要》《文学兴国策》”“《民约论》《万法精理》《自由原论》《美国独立宣言》”表明民族危机推动学习西学的深入,故C正确; 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西方文化传入中国,解题的关键是“《四洲志》《海国图志》《瀛环志略》《万国公法》”“《克虏伯跑说》《水师操练》《探矿取金》《工程致富》”“《中东战纪本末》《泰西新史揽要》《文学兴国策》”“《民约论》《万法精理》《自由原论》《美国独立宣言》”。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中国人经过西学的洗礼,对于世界、历史发展、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界万事的看法,都有了巨大的改变。 ‎ 1. ‎“常有人说:白话文的局面是胡适、陈独秀一班人闹出来的。其实这是我们的不虞之誉。中国近来产业发达、人口集中,白话文完全是应这个需要而发生而存在的。适之等若在三十年前提倡白话文,只需章行严一篇文章便驳得烟消灰灭。”材料认为白话文得以推广的主要原因是(  )‎ A. 白话文的自身价值 B. 胡适、陈独秀的推动 C. 制度和环境的根本变化 D. 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 ‎【答案】D ‎【解析】由材料“中国近来产业发达、人口集中,白话文完全是应这个需要而发生而存在的”可以分析出材料认为白话文得以推广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故D正确; ABC不符合题意,故ABC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科学”,是指科学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新文化运动还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旧道德具有为封建政治服务的本质,正如陈独秀一针见血所指:“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可见反对旧道德在本质上是撤除封建专制势力的精神保护伞。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因为只有新文学才能更自由地表达新思想。 新文化运动分前后两个阶段。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四提倡四反对”,即提倡民主,反对专制独裁;提倡科学,反对愚昧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李大钊极力地宣传马克思主义。 (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民主与科学并重。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旧道德主要是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由于旧道德是历代统治者用来束缚人们思想的枷锁,因此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文学革命) ‎ 2. 从梁启超的“新民”、谭嗣同的“新人”到鲁迅的“改造国民性”,到1949以后的“斗私批修”、“破四旧”、“灵魂深处爆发革命”,提倡所谓“纯粹的人、高尚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构成了理解当代中国社会的一条最主要的思想线索。这条线索是(  )‎ A. 思想观念对政治变革的影响 B. 只有改造人才能改造社会 C. 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作用 D.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历程 ‎【答案】B ‎【解析】A项错在1949年后不涉及政治革命,故排除; 梁启超的“新民”,谭嗣同的“新人”,鲁迅的“改造国民性”,1949以后的“斗私批修”、“破四旧”、“灵魂深处爆发革命”,提倡所谓“纯粹的人、高尚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强调的均是改造人才来改造社会,B项正确; C项中的新文化运动是在1915年开始的,时间不对,故排除; D项材料是近现代思想发展演变,故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国近现代思想发展演变。 本题考核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根据材料梁启超的“新民”,谭嗣同的“新人”,鲁迅的“改造国民性”,1949以后的“斗私批修”、“破四旧”、“灵魂深处爆发革命”,提倡所谓“纯粹的人、高尚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分析。 ‎ 1. 早年,孙中山认为:“农政有官则百姓勤,农务有学则树畜精,耕耨有器则人力省。”十月革命后,孙中山进一步指出:“所谓得民心,最主要的是得农民之心……如果农民不来参加革命,就是我们革命没有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孙中山(  )‎ A. 认识到农民阶级是国民革命的主力军 B. 以民生主义作为三民主义的核心 C. 对农民的关注由经济上升到政治层面 D. 实现了救国思想向社会主义转变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所谓得民心,最主要的是得农民之心……如果农民不来参加革命,就是我们革命没有基础”可以看出孙中山从对农民的关注由经济上升到政治层面,故C项正确。 AB两项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孙中山是资产阶级,故D项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孙中山的思想。需要掌握孙中山思想的演变,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 本题考查对孙中山思想的演变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 ‎ 2. 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是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无议会利用,无组织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毛泽东在文中主要调强中国(  )‎ A. 以坚持中心城市暴动的必要性 B. 大力组织工人运动的必要性 C. 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 D.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答案】C ‎【解析】A.材料中毛泽东是强调在城市工人罢工斗争缺乏基本条件。所以并不主张以城市为中心的暴动。 B.从材料可以看出,近代中国城市工人罢工的合法权利没有保障。 C.既然城市的工人罢工,合法权利难以得到保障,结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农村农民的力量比较强大,所以应该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材料没有涉及到统一战线的问题。 ‎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要求学生结合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来进行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建立的背景,还要搞清楚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特征。 ‎ 1.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早期,香港影片在上海上映时场面火爆,除少数戏曲片外,“几乎场场满座”。而国产电影,尤其是反映“大跃进”的影片,上座情况却相形见绌。这一反差表明(  )‎ A. 香港电影更能反映社会现实 B. 国产电影的制作技术低下 C. 这一时期文化氛围相对宽松 D. “大跃进”运动的持续深入 ‎【答案】C ‎【解析】香港电影不可能反映中国当时的社会现实,故排除A。 B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 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大跃进运动以逐渐停止,故排除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是中央“双百方针”贯彻较好的时期,文化氛围相对宽松,故C正确。 故选:C。 本题考查新中国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早期中国电影市场的相关知识。解题关键是透过现象分析题干反映的本质。 本题考查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早期中国文艺发展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 2. 毛泽东、邓小平的教育思想一脉相承。毛泽东提出:“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教育本质的体现。”邓小平将该教育思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进行了升华,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突破。邓小平的“升华”是提出了(  )‎ A. “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B.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方针 C. 教育要面向世界的方针 D. “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答案】A ‎【解析】邓小平提出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故A正确; 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邓小平理论的教育思想。 本题为基础题,考查邓小平理论,“三个面向”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1983年10月邓小平给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时指出的,它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核心。 ‎ 3. 有学者评价说:“真理和道德都是相对的。……不难想象那些凶暴而野心勃勃的人能利用这句格言干出什么样的事情,有人可以利用这句格言为任何邪恶的行径装上科学或哲学的门面。”“这句格言”代表的思想(  )‎ A. 体现古代希腊人文主义的本质 B. 使哲学成为一门真正研究“人”的学问 C. 重新建立了人们道德价值观念 D. 否定了神的存在,树立了人的尊严价值 ‎【答案】A ‎【解析】“真理和道德都是相对的。……不难想象那些凶暴而野心勃勃的人能利用这句格言干出什么样的事情,有人可以利用这句格言为任何邪恶的行径装上科学或哲学的门面”对人的本性的认识、分析和探究的同时对人给予理性的教化和培养,体现古代希腊人文主义的本质,故A正确; ‎ B是苏格拉底,排除; C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古希腊哲学,解题的关键是“真理和道德都是相对的。……不难想象那些凶暴而野心勃勃的人能利用这句格言干出什么样的事情,有人可以利用这句格言为任何邪恶的行径装上科学或哲学的门面”。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古希腊哲学,它的核心是认识人自己,树立人自身的价值,在对人的本性的认识、分析和探究的同时对人给予理性的教化和培养。 ‎ 1. 古希腊哲学家安提丰(公元前426年一公元前373年)说:“因为法律的规定是任意的(人为的),而自然的指示则是必然的。此外,法律的规定是人们约定的结果,并非产生于自身(自然的产物);而自然的指示则与生俱来(源于自身),并非人们之间约定的产物”。在他看来(  )‎ A. 人应该无条件服从法律 B. 法律制度与人性相违背 C. 法律制度源于人的契约 D. 所有人都应当是平等的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中“法律的规定是人们约定的结果,并非产生于自身(自然的产物)”可知,体现了法律是人类按照一定的约定制定出来的,故C项正确。 ABD三项均是对材料的误解,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古希腊哲学。需要掌握古希腊法律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对“法律的规定是人们约定的结果,并非产生于自身(自然的产物)”的分析理解。 本题考查对古希腊法律的特点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 ‎ 2.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的“高明”之处是(  )‎ A. 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 通过著书立说表达思想 C. 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D. 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 ‎【答案】D ‎【解析】文艺复兴是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名宣传资产阶级新文化,而康有为则是借儒学的外衣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所以两者都是借助传统文化来宣传新思想,故D正确; ABC均不符合题意,故ABC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文艺复兴,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文艺复兴是指14世纪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17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 核心:人文主义精神。本质是以人文主义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解放人们的思想。实际上,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不是完全提倡复古,而是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 文艺复兴是对古希腊、罗马文化中人文主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不是单纯的古典复兴,而是反封建的新文化的创造,它表现在科学、文学和艺术的普遍高涨和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 3.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揭露;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则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自由、平等的人文主义思想。由此可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 A. 两者都摆脱了宗教的束缚 B. 后者的社会基础比较广泛 C. 两者斗争的形式基本相同 D. 前者反封建的力度更彻底 ‎【答案】B ‎【解析】A不符合文艺复兴,排除; “文艺复兴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揭露”“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则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自由、平等的人文主义思想”表明后者的社会基础比较广泛,故B正确; 根据材料“文艺复兴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则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明两者斗争的形式不同,故C错误; 后者反封建的力度更彻底,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主要在知识阶层,而宗教改革则激发了普通民众。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是对古希腊、罗马文化中人文主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不是单纯的古典复兴,而是反封建的新文化的创造,它表现在科学、文学和艺术的普遍高涨和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 1. 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一材料表明他主张(  )‎ A. 实行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 B. 利用社会契约保障人民权利 C. 国家权力应相互制约与平衡 D. 人不应视他人为自己的工具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可以看出卢梭强调利用社会契约保障人民权利,故B项正确。 卢梭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故A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国家权力相互制约与平衡,故C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人不应视他人为自己的工具,故D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启蒙运动。需要掌握卢梭的思想主张。解题的关键是对“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的分析理解。 本题考查对卢梭思想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2. ‎1862年,马克思重读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他说,“我重新阅读了达尔文的著作,使我感到好笑的是…达尔文在动植物界中重新认识了他自己的英国社会及其分工、竞争、开辟新市场、‘发明’以及马尔萨斯的‘生存斗争’。”据此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  )‎ A. 生物进化论是自然进化的结果 B. 达尔文混淆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区别 C. 达尔文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来源 D. 生存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答案】B ‎【解析】材料未显示生物进化论是自然进化的结果,故A项错误; ‎ 根据“我重新阅读了达尔文的著作,使我感到好笑的是…”知道,达尔文混淆了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的区别,故B正确; 达尔文学说是马克思主义自然哲学的理论来源,故C项错误; 材料不能体现生存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故D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进化论,进化论是以史为鉴,要找出生命生存规律和发展方向的系统性的科学理论,是对生命起源和发展的一种假说。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进化论,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从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认为生物的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作用能导致生物的适应性改变。 ‎ 1. 在某一历史时期,欧洲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缥缈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具有这一创作风格的文学作品(  )‎ A. 通过发掘人类感情世界反对封建制度 B. 典型再现社会风貌并揭露批判社会罪恶 C. 表现了两次世界大战造成的精神危机 D. 反映了反帝反殖和爱国主义精神 ‎【答案】A ‎【解析】A.材料反映的是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它是通过发掘人类的情感事件来反对封建制度,选项是正确的。 B.这是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C.这是现代主义文学形成的背景。 D.这是殖民地民族文学产生的背景。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浪漫主义文学,要求学生结合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来进行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时代特征和艺术特点,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 2. 美国史家帕尔默说:“人们阅读的书籍没有标点符号,或者使用古怪的标点符号;听被称作无调性的音乐,还故意制造嘈杂和不谐和的效果;热衷于研究抽象的或者‘非写实的’绘画和雕塑,对它们艺术家本人往往不安上标题。”与上述艺术倾向最契合的作品是(  )‎ A. 《自由引导人民》 B. 《日出•印象》 C. 《约翰•克利斯朵夫》 D. 《格尔尼卡》‎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或者使用古怪的标点符号;听被称作无调性的音乐,还故意制造嘈杂和不谐和的效果;热衷于研究抽象”可知,反映的是现代主义特点,《格尔尼卡》是现代主义美术,故D项正确。 A项是浪漫主义,排除。 B项是印象主义,应排除。 C项是现实主义,应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现代主义美术。需要掌握现代主义美术的特点和作品。解题的关键是对“或者使用古怪的标点符号;听被称作无调性的音乐,还故意制造嘈杂和不谐和的效果;热衷于研究抽象”的分析判断出是现代主义的特点,结合选项中作品的风格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对现代主义美术的特点和作品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1. ‎20世纪美国好莱坞电影开始在全球攻城略地,90年代以来其在全球票房的分成高达60%以上。2018年上映的《头号玩家》除了将VR所能构建的虚拟世界极致呈现的大制作外,精彩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塑造更是体现了美国文化的精髓。据此可知好莱坞电影(  )‎ A. 科技主导电影事业发展走向 B. 有助于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 C. 运用科技手段渗透美国精神 D. 推动世界价值观的融合统一 ‎【答案】C ‎【解析】A.材料不光是强调科技的作用,更强调美国精神的作用。 B.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不是通过好莱坞电影。 C.从材料可以看出有VR现代科学技术,还有美国文化的精髓影响,选项体现了材料的意思。 D.材料看不出世界价值观的融合统一。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电影事业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电影事业发展的表现和影响因素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美国电影发展的特征,还要搞清楚现代科技发展的影响。 ‎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0分)‎ 2.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普罗塔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已”……孔子说:“仁者爱人,克已复礼。”;“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材料二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象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材料三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是以儒学为中心的文化架构,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 --廖保平《铁屋里的大国突围》‎ 据材料一,概括中西文化的异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文化差异对中西方政治体制产生怎样不同的影响?‎ 据材料二,指出欧洲思想家对待中国文化的两种不同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不同观点的相同立场。‎ 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社会是如何从物质方面、制度方面、精神方面来“重建文化自信心的”。‎ ‎【答案】‎ ‎【小题1】(1)第一小问,从材料“人是万物的尺度”、“认识你自已”“仁者爱人”总结出相同点都是关注人。不同点西方强调的是个人,而中国则强调的是人要有社会责任感和遵守社会秩序。回答第二小问要结合所学的知识。(2)启蒙思想家们对儒学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伏尔泰把中国看成理想国,推崇中国文化;孟德斯鸠卢梭则猛烈地抨击中国的君主专制,批判儒学。他们都是启蒙思想家,本质目的相同,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武器,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合理性。 (3)把握“近代中国”以及“物质方面”、“制度方面”、“精神方面”,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分析。 故答案为: ‎ ‎【小题2】‎ ‎【小题3】‎ ‎(1)相同点:关注人,以人为本。 不同点:中国强调社会责任、社会秩序;西方强调个人自由、个性发展。 影响:中国趋向专制统治;西方促进民主政治。 (2)不同观点:伏尔泰等尊崇中国文化,认为儒学符合道德和理性;孟德斯鸠等批判中国文化,认为儒学维护专制主义统治。 相同立场: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 (3)物质层面:兴起洋务运动,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制度层面: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推动民主政治的构建;精神层面:掀起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推动民主思想的发展。‎ ‎【解析】(1)本题考查中西文化的异同及影响,需结合中西方思想文化来解答。 (2)本题考查欧洲思想家对待中国文化的两种不同观点及相同立场,需结合伏尔泰、孟德斯鸠的思想来解答。 (3)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是如何从物质方面、制度方面、精神方面来“重建文化自信心的”,需结合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来解答。 本题偏难,考查中西方思想文化比较,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社会进步主要表现在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成果的累积上,其中在人类物质文明的累积中,社会物质生产的进步、社会物质财富的果积和社会物质生活的提高,都是思想解放先导作用的客观成果;而在人类精神文明的累积中,人类语言文字、伦理道德、社会凤尚乃至于意识形态等方面的进步,也直接导源和得益于思想解放的促动作用。可以说,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任何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都是以思想上的解放理论上的创新为先导的。正是由于思想解放所导致的社会变革,推动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形态的创新和转型。 --刘相等《人类思想解放史论》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根据“正是由于思想解放所导致的社会变革,推动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形态的创新和转型”,联系所学知识,可拟定一个论题:维新变法思想推动晚清社会进步。然后,结合所学维新思想在推动政治民主化、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的影响,最后进行总结,明确论题。注意论述时要条理清晰、史论结合。 故答案为: 示例: 论题:维新变法思想推动晚清社会进步。 阐述: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以王韬、郑观应等为代表的早期维新派,不仅提出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还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建立君主立宪制度,为后期维新变法思想奠定基础。随着甲午战败,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人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主张变法维新,开展了戊戌变法运动,形成了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民族的觉醒,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对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与近代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19世纪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的一系列思想主张促进国人的思想解放,推动了晚清的社会变革与进步。 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先导。‎ ‎【解析】本题考查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的关系,需结合中国史的相关知识来解答。 本题为难题,考查维新思想,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 1. 科技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息息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就自然科学的表现形态而言,有三种不同层次的类型:一是科学精神;二是科学知识;三是科学应用。15、16世纪以后的西方,就自然科学发展的一般趋向而言,主要是在科学精神领域中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如探索自然规律以表现人的价值和能力,尊重客观规律以准确揭示自然发展的因果关系,只相信事实不迷信权威,只相信相对真理不承认绝对真理等。 --马世力《世界史纲》材料二:16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 时间 欧洲 时间 中国 ‎16世纪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明中期 李时珍《本草纲目》‎ ‎17世纪 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何、牛顿力学体系 明后期 清 徐光启《农政全书》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宋应星《天工开物》‎ ‎18至19世纪中叶 瓦特蒸汽机、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细胞学说、分子-原子结构学说、进化论 清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5、16世纪以来西方在科学精神、科学知识、科学应用上产生重大进展的主要表现,并简析取得重大进展的原因。‎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15、16世纪以后中国同西方在科技发展中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简析其原因。‎ ‎【答案】【小题1】(1)第一小问“主要表现”,依据题干中“15、16世纪以来西方在科学精神、科学知识、科学应用上产生重大进展”并结合15、16世纪西方社会的思想、科技、经济发展状况,科学精神可归纳为人文主义精神和理性精神的传播;科学知识可归纳为经典力学体系、生物进化论、相对论学说的创立;科学应用可归纳为两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二小问“原因”,依据题干中“15、16世纪”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新航路开辟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归纳。 (2)第一小问“特点”,依据题干中“15、16世纪以后中国同西方在科技发展中”并结合题干所给材料二及中西方科技发展的有关知识点,可以归纳为中国古代科技重视经验总结,西方科技注重实验和理论创新。第二小问“趋势”,依据题干中“15、16世纪以后中国同西方在科技发展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16世纪以后中国科技逐渐落后于西方。第三小问“原因”,结合中西方15、16世纪的社会发展状况,可以从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意识形态的角度进行分析归纳。 故答案为: (1)表现:科学精神:人文主义精神和理性精神的传播;科学知识: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生物进化论的创立,相对论学说的创立等;科学应用:两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 原因:新航路开辟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推动。 (2)特点:中国古代科技重视经验总结,西方科技注重实验和理论创新。 趋势:15、16世纪以后中国科技逐渐落后于西方。 原因:社会经济:古代中国长期推行的小农经济无法继续为科技发展提供新的,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需要科技不断创新为其服务;文化教育:古代中国教育重人文科学,轻自然科学,西方相对重视功利主义教育和对自然界观察的培养;意识形态:古代中国长期居统治地位的程朱理学追求道德之善而不求科学之真,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社会思想不断获得解放。‎ ‎【小题2】‎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以来的科技成就,解答本题需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5、16世纪以来西方在科学精神、科学知识、科学应用上产生重大进展”,并正确掌握15、16世纪西方的社会发展状况及科技成就。 (2)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解答本题需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5、16世纪以后中国同西方在科技发展中”,并正确掌握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及15、16世纪中西方社会发展状况的差异。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以来的科学技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