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二10月份月考历史试题 ‎1.商、西周、春秋时期,“士”为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战国时的“士”,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阴阳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策士等。士阶层的分化 A. 推动官僚政治的形成 B. 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 C. 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 D. 有利于推动社会转型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士”从贵族阶层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战国时期“士”出现了较多的分层,这些“士”的出现适合了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对人才的需要,这一变化有利于推动社会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官僚政治是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政治制度,“士”阶层的分化属于官僚政治的内容,并非推动官僚政治形成;B选项错误,土地私有的出现是生产力的发展的结果;C选项错误,百家争鸣的根源是铁犁牛耕的出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先秦时期,思想家孟子主张“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思想家荀子主张“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他们的主张 A. 都属于春秋时期的同一思想流派 B. 都强调施政为民的积极性 C. 都否定了法在治国中的重要作用 D. 都被当时诸侯国国君采纳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据材料提到,孟子主张“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荀子主张“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前者主张得民心,后者主张爱民,都强调施政为民的积极性,故B正确。两者都属于战国时期,故A错误。材料未涉及法在治国中的重要作用,故C错误。儒家思想没有被当时诸侯国国君采纳,故D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孟子荀子思想 ‎3.先秦某位思想家谈到人性时指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该思想家还提倡 A. 事异则备变 B. 无为而治 C. 仁政 D. 制天命而用之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是荀子的性恶论,需要建立相应的礼制规范人们的行为,而制天命而用之也是荀子所提倡的,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事异则备变是韩非子的观点,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无为而治是老子的观点,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仁政是孟子的观点,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点睛:文字材料型选择题要注意两个原则,一是立足材料,读懂和透彻地理解材料;二是联系教材知识,注意迁移所学知识与材料的内在联系,运用所学知识和观点进行评论和解析。‎ ‎4.汉初儒生叔孙通曾向刘邦建议:“礼者,因时世人情为之节文者也。故夏、殷、周礼所因损益可知者,谓不相复也。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由此可知其 A. 支持郡国并行 B. 建议恢复周礼 C. 倡导独尊儒术 D. 主张儒法融合 ‎【答案】D ‎【解析】‎ ‎【详解】D项,材料关键信息为:“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古礼”和“秦仪”分别代表儒家和法家的理论,因此,他主张儒法融合,故D项正确。A项,材料介绍的是礼法制度,并非地方行政制度,故A项错误。B项,由材料“夏、殷、周礼所因损益可知者,谓不相复也”可知,他不主张恢复周礼,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意思不符,故C项错误。‎ ‎5. 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A. “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B. “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C. 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D. “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材料提到,“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格物”获得知识,可以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因此选C。AB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内容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宋明理学的格物致知的思想相关知识,属于备考热点之一。从宋代理学家程颐开始,“格物致知”便作为认识论的重要问题讨论。他认为,格物即就物而穷其理,格物的途径主要是读书讨论,应事接物之类。朱熹在程颐思想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认识论及其方法。认为连结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方法就是“格物致知”。他训“物”为事,其范围极广,既包括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亦包括心理现象和道德行为规范。“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 ‎6.我国古代思想家对君主的权力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 孟子和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 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C. 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 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巨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子主张“民贵君轻”适应了诸侯争霸的社会现实,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则是适应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因此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故B项正确;战国时期君主专制制度还未正式建立,故A项错误;董仲舒的主张得到汉武帝的重视并采纳,故C项错误;孟子和黄宗羲的主张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巨变,但董仲舒没有,故D项错误。‎ ‎7.从字体演变角度分析,下图体现了汉字(  )‎ ‎ ‎ A. 形象化的发展方向 B. 实用性不断增强 C. 将写意发挥到极致 D. 逐渐走向繁复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 材料反映了汉字从繁到简,越来越实用,所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是实用化而非形象化的发展方向,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是将实用发挥到极致,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是逐渐走向简单化,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8.许倬云在《我者与他者》中提到:“历史其实是不公平的,若除掉南方文化的成分,中国文化系统将失去不少颜色。试想:中国文化没有了‘南方之强’即没有了( ),中国的韵文诗赋,将是如何?”据此判断,( )应该填的是 A. 诗经 B. 楚辞 C. 唐诗 D. 宋词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并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南方文化”、“中国的韵文诗赋”等,可知,此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的文学特征。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可知,“南方文化”就是指南方以楚国为代表的楚辞,故正确答案选B;而ACD三项均不正确,排除ACD三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成就·楚辞 ‎【详解】‎ ‎9.名著充分体现了学术发展和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下表中名著和社会特征对应有误的是 选项 名著 社会特征 A 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礼崩乐坏,诸侯割据 B 顾炎武认为“引古筹今,亦吾儒经世之用”而作《天下郡国利病书》‎ 理学虚浮,脱离实际 C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海国图志》‎ 内忧外患、求变图强 D 严复翻译《天演论》,倡导“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列强环伺,民族危机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图表型材料选择题,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革命史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A反映了分封制的破坏,诸侯割据,故A正确。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故B正确。而严复在19世纪后期倡导 进化思想,这与民族危机加深相关,故D正确。而C错误,因为魏源的著作出现于19世纪40年代,而内忧外患,求变图强出现于19世纪后期,故本题选C。‎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新思想萌发·魏源、林则徐思想 ‎10.著名学者钱乘旦认为: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在“抗拒”与“接受”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符合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思想,也即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的目的是抵御西方的入侵,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故A项正确;戊戌变法主旨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不是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也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新文化运动彻底否定传统文化,故D项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学生再结合洋务运动所学知识,即可联系中体西用的思想,据此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11.康有为在自己的回忆录里记载了组织公车上书的行动,而当代学者茅海建称在清朝历史档案中未发现上书的文件,由此认为上书的行动可能不存在。这说明 A. 历史人物的回忆录没有历史价值 B. 历史档案完全反映了历史的真相 C. 寻求历史的真实需要从多方考证 D. 回忆录的史料价值高于历史档案 ‎【答案】C ‎【解析】‎ 历史人物的回忆录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故A项错误;B项“完全”一词说法太绝对,错误,故排除B;回忆录和历史档案都是由人所写,含有个人的主观色彩,所以寻求历史的真实需要从多方考证,故C项正确;回忆录和历史档案都有一定价值,无法判断谁高谁低,故D项错误。‎ ‎【名师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史学研究方法。史料分第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是直接真实反应历史面貌的信息,如遗迹遗物等,史研究历史最有力的证据。二手史料如回忆录、后人的记载等,需要考据佐证。‎ ‎12.《新青年》载文称:“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妙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须他各人自己充分发展——这是人类功业顶高的一层;这是我们大家都应该做的事。”这一观点主要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 A. 倡导民主科学 B. 反对愚昧迷信 C. 希望新青年自主进步 D. 追求新文学平易新鲜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最妙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须他各人自己充分发展”等信息来看,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希望新青年自主努力,实现个人进步。故答案为C项。材料中的观点没有涉及民主科学,排除A项;材料信息没有反映反对愚昧迷信,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新文学,排除D项。‎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材料一 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序》‎ 材料二 清末以来汉字汉语变革的根本原因不是语言自身,而是语言之外的社会文化变革的要求。中西方自明末开始交流以来就时有冲突,但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落败,特别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则使中国人的自信心受到沉重打击。面对西方列强的攻势,中国一方面是抵御、自保,另一方面也开始反思,进而痛苦地向西方开放,向西方学习。反思的路向和进程最后认为文化也不如西方——原因在于教育不发达、国民素质不高等,可以说是由表及里、由浅及深,开始时认为器物不如西方,后来又认为政治制度不如西方,于是发生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社会和文化就此发生了现代转型,于是有了中国现代社会、现代文化。清末汉字汉语改革就是在这种反思过程中发生的。‎ ‎——高玉《汉字简化思想:百年历程及其反省》‎ ‎(1)在材料一中李斯提出了什么建议?分别说明该建议的实施对秦朝和后世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民初汉字(汉语)改革的原因,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中国的汉字和汉字改革。‎ ‎【答案】(1)建议:统一文字(2分)‎ 影响:对秦朝:(政)巩固统一、维护统治;(经)利于经济交流与发展;(文)建立统一的文化、有利于各地域各民族文化交流。(每点2分,总分6分)‎ 对后世:汉字发展史上的里程牌事件;文字统一利于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影响的扩大。(4分,言之有理也可)‎ ‎(2)原因:①近代西方列强入侵,中国战败,民族自信心受打击;②中国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由器物、政治制度到文化;③对民族文化进行反思;④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每点2分,总分8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态度:汉字和汉语是优秀传统文化组成部分;中国汉字的产生、发展、演变有其自身客观规律;要辩证地看待中国历史上的文字改革;文字改革要慎重等(言之有理也可5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建议,根据材料一“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可知李斯主张在秦朝推行统一文字——小篆;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2)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落败,特别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则使中国人的自信心受到沉重打击”可知西方列强外部入侵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强烈 冲击,需要进行社会变革;“文字改革可以说是由表及里、由浅及深,开始时认为器物不如西方,后来又认为政治制度不如西方”近代以来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由器物、政治制度到文化;“中国社会和文化就此发生了现代转型,于是有了中国现代社会、现代文化”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在文字领域的体现;第二小问态度,汉字和汉语是优秀传统文化组成部分,改革应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充分论证基础之上且不可一味的摒弃。‎ 考点:(1)汉字的起源演变——秦统一用小篆 ‎(2)清末民初汉字(汉语)改革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 历史时期 人物活动或主张 春秋战国 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求天下安定之道。‎ 明清之际 顾炎武:实地考察许多州县,写成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 王夫之:“循天下之公”。‎ 晚清时期 林则徐:主持编译《四洲志》,“开眼看世界”。‎ 康有为:“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时代与知识分子”,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该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叙述准确。)‎ ‎【答案】【示例一】‎ 观点:知识分子引领时代,又难逃时代局限。‎ 阐述: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士”阶层崛起,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意图改造社会。孔子主张仁、德治,恢复周礼,以缓和社会矛盾,重建社会秩序,但克己复礼思想不符合时代潮流。清末,外敌入侵,民族危机加深。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林则徐主持编译《四洲志》,开眼看世界,魏源据此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启迪了思想。但未受重视,影响有限。总结:在历史的变革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勇立潮头,引领时代发展,但也难免有时代局限。我们不能用今天的标准去苛求过去的知识分子。‎ ‎【示例二】‎ 观点:时代巨变促成知识分子的担当精神。‎ 阐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礼崩乐坏,矛盾丛生。孔孟以天下为己任,周游列国,求天下安定之道,立德立功立言,主张德治、仁政等,践行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精神。晚清时期,列强入侵,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把救亡图存和维新变法结合起来,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掀起了思想解放潮流。总结:时代巨变促使先进知识分子率先觉醒,他们心忧天下,为家国命运鼓与呼,显示了强烈的担当精神。‎ ‎【解析】‎ ‎【详解】根据“春秋战国”“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求天下安定之道”,“明清之际”“顾炎武:实地考察许多州县,写成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晚清时期”“康有为:‘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可归纳出观点:时代巨变促成知识分子的担当精神。阐述:结合所学,分别从孔子、顾炎武、康有为思想出现的时代背景以及影响分析阐述,孔子从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礼崩乐坏分析,顾炎武从明末清初的统治危机分析,康有为从晚清时期,列强入侵,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分析。最后进行总结,强调论题观点。‎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蔡元培在德国留学期间,发现德国大学校长和各科学长都是每年更迭一次,由教授会公选。1916年底他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此前的北大,校长独揽大权,一切校务都由校长与学监主任、庶务主任等少数几个人办理,连各科学长也无权与闻其事。蔡元培接任校长后,设立评议会作为全校的最高“立法”机构,凡大学“立法”均须评议会通过;同时,它又是全校最高权力机构,凡重要事项经评议会审核通过才能付诸执行。评议会由评议员组成,校长是当然的议长,评议员包括各科学长、主任教员和各科教授。此后,蔡元培又组织选举产生各学科教授会,规划各科的教学工作。他聘请教员不拘一格,不问思想流派,只问学问能力。1919年3月,《东方杂志》载文称蔡元培“使数年来无声无臭生机殆尽之北京大学挺然特出,褒然独立……学风丕振,声誉日隆”。‎ ‎——据周天度《蔡元培传》‎ ‎(1)根据材料,指出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推行校务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蔡元培的贡献。‎ ‎【答案】(1)北大原有管理体制存在严重弊端;蔡元培具有民主进步思想,善于借鉴国外教育管理经验。(2)贡献:力倡并推行改革;提高办学水平,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使北大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推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 ‎【解析】‎ ‎(1)蔡元培推行校务改革是为了扫除北大此前积弊,“校长独揽大权,一切校务都由校长与学监主任、庶务主任等少数几个人办理”体现了此前北大校务管理上充满了官僚主义,权力过于集中,不利于北大发展。这和蔡元培的德国留学经历密不可分,其校务改革受到了西方大学管理制度影响。从其改革的内容来看,其也受到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影响。‎ ‎(2)从材料“使数年来无声无臭生机殆尽之北京大学挺然特出,褒然独立……学风丕振,声誉日隆”可知蔡元培的直接贡献就是使北大焕然一新,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成为中国大学的标杆。间接贡献一方面是蔡元培对教育的贡献,其在北大的校务改革为其他学校提供了借鉴经验,其领导下的北大培养出一批人才;另一方面则要从北大在历史上的影响来看,即其为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摇篮创造了条件。‎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