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

秦皇岛一中2018——2019年度高二年级 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命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试号写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答题时,请将第Ⅰ卷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区域内。‎ 第Ⅰ卷 客观题 ‎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 ‎1.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  ( )‎ A.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   B.顺应天意,无为而治  ‎ ‎  C.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     D.用札义道德遏制人欲  ‎ ‎2.“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以上言论应该出自( )‎ A.孔子 B.韩非子 C.孟子 D.老子 ‎3.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自然的静态平衡,墨子主张“爱无差等”,杂家主张“治国公平”、“为民谋利”,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 A.重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C.都阐释了各自的“和谐”思想 D.都主张“礼”、“法”并用 ‎4.以下收录某部著作中的一段师生对话录,其中的“师”是( ) ‎ 生:“必有是理,然后有是气,如何?”‎ 师:“此本兄先后之可言,然比欲推其所从来,则需说先有是理。然理又非别为一物,印存乎是气之中,无是气,则是理亦无挂搭处……”‎ ‎ ‎ A.董仲舒 B.陆九渊 C.朱熹 D.王阳明 ‎5.命名习惯很大重读上体现着社会的价值观念。从出土材料中可以发现,西汉中后期“忠”、“孝”、“仁”、“贤”、“圣”、“信”、“德”等字广泛地成为民间的命名资源。这种情况表明( )‎ A.儒家思想已经成为官方的正统思想  B.民间以儒家思想作为命名的唯一参考 C.儒家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D.儒家思想束缚人们的思想 ‎ ‎6.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与宋明理学家在无私无畏、襟怀 磊落等精神上一脉相承,但彼此意义有巨大差异。其中,最大的差别是明末清初 的思想家(  )‎ A.认为儒家学者掌握“道” B.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主张 C.彻底抨击宗教思想体系 D.猛烈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7.下图为宋代铸造的大观通宝钱,由宋徽宗御题钱文。公元1106年,有人夜观星象时忽然发现彗星闪过,叹为观止,宋徽宗认为 是吉祥之兆,故而改崇宁六年为大观元年,再而铸钱。由此可见当时 ( )‎ A.北宋政府铸钱具有随意性 ‎ B.天人感应的思想影响深远 C.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平民化 ‎ D.皇帝的好恶决定经济政策 ‎8.吴晗《历史的镜子》中提及“他晚年游历北方时,有和过去知道不符合的,就立刻检书查对,力求记载的真实.他这种从实际山发,研究当前现实的学风,一反那个时代空谈性命,不务实际的学风。”材料中的 “他”( )‎ A.认为探究“理”,只需内心反省即可得到天理 B.主张限制君权,学校成为决策是非的最高机构 C.关注实地的调查和国计民生,富有时代责任感 D.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 ‎9.早在先秦时期,中国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已十分明显。就文学而论,北方注重说理,南方倾向抒情。 南方文学大量运用神话材料,描绘神奇瑰丽境界,给人强烈审美愉悦。下列文学现象,最能说明南方文学这一特点的是 ( )‎ A.《离骚》 B.《子虚赋》 C.《论语》 D.《诗经》‎ ‎10.“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 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时代。”下列文化艺术成就彰显了这一时代解放特征的是(  )‎ A.文人多画山水寄托分裂动荡之痛 B.戏曲象征虚拟表意的传统开始形成 C.书法尚韵重在表现自我追求风骨 D.小说着眼民风世情反纲常之道而倡 ‎1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下列作品中可以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阎立本《步辇图》B.张择端《清明上河图》C.米芾《云山图》 D.杨柳青年画 ‎12.中国古代天文学认为天是一个有意志和情感的、至高无上的存在者,以某种神秘 的方式与地上的人事发生关联,于是了解天象、破解天意成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 这一倾向导致古代天文学的发展(  )‎ A.缺失探究天体运行规律的科学精神 B.专注于对“天时”“农时”的关注 C.崇拜上天忽视自然而极具神秘色彩 D.为专制政治服务与生产实际相脱离 ‎13.明朝中后期,传统的经典读物越来越少,以戏曲、小说和日用类书籍为主的通俗读物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大部分图书都有很多注释和注音。这一变化折射出(  )‎ A.商品经济助推大众文化传播 B.士人价值追求发生改变 C.刻印技术取得了突破性发展 D.通俗文化成为主流文化 ‎14.1843年,魏源的《海国图志》出版,在国内几无反响,印数不过千册。二十年后,在日本畅销的《海国图志》已在中国绝版。这突出反映了当时(  )‎ A.中国近代印刷业滞后 B.清政府实行文化钳制政策 C.社会变革意识淡薄 D.魏源的思想主张脱离中国实际 ‎15.“(它)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设法把这部分引进到中国来,而成为中西文化频繁接触后的当时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形式……给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缺口。”材料评述的进步思想是(  )‎ A.经世致用     B.师夷长技 C.中体西用 D.托古改制 ‎16.关于近代以来中国学术的发展,有人感慨,我们抛弃了“中学”中过去以“六艺”为核心、以“四部”为框架的学术分类体系,而代之以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一系列现代学科范畴。这反映出( )‎ A.近代中学发展缺乏稳固根基 B.西学冲击了中国人认知思维 C.中国学术分类体系渐趋成熟 D.中国传统儒学发展陷入困境 ‎17.《一代风流人物的登场》一文指出,1894年,未来中国的主导者开始崛起,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孙中山等一大批政治新秀走上前台,他们因甲午战争改变了命运,更改变了人生态度和政治理念,中国历史则从此进入“快进”模式。他们主导的“快进”模式以(  )‎ A.西方学说代替传统儒学 B.实业救国为主要途径 C.美国的政治制度为蓝本 D.资产阶级代议制为目标 ‎18.19世纪90年代,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和严复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批判。下列各属于谭嗣同所言的是(  )‎ A.“变法之本,在育人才……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B.“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而不可谓之变政”‎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D.“冲决君主之网罗,冲决伦常之网罗”‎ ‎19.严复在《辟韩》一文中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从当时的历史时期来看,严复的这一言论反映了( )‎ A.严复接受了进化论的思想 B.严复的中体西用观点 C.维新派的民权意识 D.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主张 ‎20.1897年孙中山与日本友人宫崎寅藏的谈话中说:“余以人群自治为政治之极则,故于政治之精神,执共和主义。夫共和主义岂平手而可得?余以此一事而直有革命之责任者也。”这符合孙中山后来提出的(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本主义 ‎21.在孙中山看来,驾驶汽车的车夫是有能而无权的,汽车的主人是无能而有权的。国民是主人,就是有权的人,政府就是有能的人。只有实行权能分开,赋予人民权力,才能管理好国家。这实质上反映了孙中山主张( )‎ A.主权在民 B.权能分开 C.天赋人权 D.自由平等 ‎22.“建设之首要在民生……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这反映了孙中山( )‎ A.承认地方享有高度自主权 B.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 C.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D.对社会财富再分配思想 ‎23.陈独秀说:“袁世凯要做皇帝,也不是妄想;他实在见得多数民意相信帝制,不相信共和。就是反对帝制的人,大半是反对袁世凯做皇帝,不是真心从根本上反对帝制”。这反映出( )‎ A.帝制符合中国当时历史潮流 B.共和制度缺乏广泛社会基础 C.袁世凯复辟帝制有其必然性 D.中国人民思想意识十分落后 ‎24.中国著名诗人徐志摩(1896-1931年)曾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同时期胡适也说治学应“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这说明(  )‎ A.知识界普遍崇尚理性主义 B.新文化运动片面的批判传统 C.民主与科学成为时代追求 D.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很大 ‎25.1913年,钱玄同在浙江就职教育司长时,身穿孔子时代的深衣玄冠到军政府报到,并发表《深衣冠服考》向全社会推广。几年后,却宣扬“共和与孔经绝不能共存”。1922年,钱玄同在致友人的信中说:“前几年那种排斥孔教、排斥旧文学的态度,很应改变。”钱玄同的思想演变表明(  )‎ A.新文化运动不符合近代中国国情 B.近代中国应以儒学复兴推动救亡 C.近代中国对儒学的认识不断深入 D.近代中国探索救亡道路艰难曲折 ‎26.陈独秀在辛亥革命后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政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其结果也,不过党派之胜负,于国民根本之进步,必无与焉。”为此,他主张( )‎ A.批判孔孟的愚民政策 B.动员民众关心国家大事 C.首先在思想上进行启蒙 D.自由自治的国民政治 ‎27.1919年以后,瞿秋白等人以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不同文化高下的标准,打破了东西方文化的截然划分。这反映出( )‎ A.中体西用已被彻底抛弃 B.民主科学思想深入人心 C.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 D. 中西文化逐渐走向融合 ‎28.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国传教士、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无政府主义者都在积极宣传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这种现象的出现表明(  )‎ A.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的国情  B.中国亟需改造社会的良方 C.社会主义已经成为时代潮流   D.中共的政治影响不断扩大 ‎29.1953年,东北行政委员会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为东北农村编写了《农民速成识字 ‎ 课本》,课文采用类似《三字经》的韵文体:“日月光,照四方,天上明,地下亮,毛主席,共产党,领导咱,有力量……”。这说明这一时期的扫盲教育(  )‎ A.强调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 B.注重对公民的政治思想教育 C.奠定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基础 D.激发广大群众的主人翁意识 ‎30.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下列红色旅游景点最能见证毛泽东思想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的是(  )‎ A. 革命摇篮井冈山 B. 遵义会议旧址 C. 革命圣地延安 D.西柏坡 ‎31.右图是“文革”时期东方红厂出品的苏绣丝像《毛泽东在延安枣园窑洞中工作》,这一时期毛泽东所写的作品(  )‎ ‎ A.用大革命的材料说明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 ‎ B.论证了红色政权在中国农村存在并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 C.系统论述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 ‎ D.旨在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32.《读书》杂志创刊号(右图),被称为“在那个精神世界 经历了长期禁锢而刚刚得到释放的时代”的诞生物,被视 为“新启蒙时代”的象征之一。因为其(  )‎ A.终结了十年文化大革命的严重混乱 B.开启了对“两个凡是”的反思 C.探讨社会问题展开思想交流 D.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33.‎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说:“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 ‎ ‎ 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还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这些言论(  )‎ ‎ A.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 B.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宣言书 ‎ C.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到关键时期提出的 ‎ D.表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逐渐形成和发展 ‎34.某学生在备考研究生的时候,把邓小平理论概括成了下面表格,其中“三条鱼” ‎ ‎ 的内容不包括(  )‎ ‎“一块石头,两只猫”‎ 摸着石头过河;黑猫白猫论 ‎“三条鱼”‎ ‎“四只鸡”‎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五十加一百”‎ ‎“一国两制”五十年不变;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变 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是否有利于促进党的发展和建设 C.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D.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 ‎35.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 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36.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要求……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为此,我国 (  )‎ A.建立基本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B.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C.提出了教育的“三个面向”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37.观察右图,对其反映的事件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其主要目的是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B.体现了“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 C.实践了重点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战略决策 D.加强了中国的现代化国防能力 ‎38.据新华社电:“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该评论针对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D.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39.一位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一切事物皆因人的需要而异,所以,世上没有绝对真理。‎ 该哲学思想( )‎ A.体现了古希腊人文主义的本质 B.强调了人独立运用思考能力 C.树立了人们正确道德价值观念 D.冲击了天主教会神学世界观 ‎40.苏格拉底在被处死前说:“好人无论是生前死后都不至于吃亏,神总是关怀他……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材料(  )‎ A.表明了坚定不移的宗教信仰 B.反映了对道德和生命的思考 C.说明了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 D.体现了追求永生的终极目标 ‎41.但丁在《神曲》中让他的情人把他带进“天堂”;彼特拉克用诗句描述了理想情人的妩媚和他的感情;《十日谈》多半故事都以爱情、男女关系为主题。文艺复兴的这一共同点(  )‎ A.充分反映出人文主义者放纵欲望 B.是基督教宣扬禁欲主义的直接结果 C.根源于当时的世风日下 D.深受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直接影响 ‎42.“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样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那发挥大才大德才能当得起一个‘贵’,否则就只能算是‘贱’。”这段话主要体现(  )‎ A.古代希腊智者学派的观点 B.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主张 C.宗教改革王权至上的思想 D.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精神 ‎43.马丁路德曾说:“除了以《圣经》为根据证明我是错误的以外,我将永不改悔。”“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全部免罚。”这表明该宗教改革家( )‎ A.主张“信仰得救”,给人以精神的自由 B.否定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要建立本民族教会 C.使人们以本民族语言解读《圣经》,与上帝直接对话 D.批判神权统治,否定宗教礼仪,鼓吹人性解放 ‎44.宗教改革期间,英国人威克里夫把《新约全书》从拉丁文译为英文,他的几个弟 子翻译了《旧约全书》,文字浅显流畅,使普通人可以阅读并形成自己的理解。威 克里夫等人的行为在当时( )‎ A.动摇了上帝在人心中的地位 B.挑战了罗马教会的权威 C.破除了人们对神学的迷信 D.使人们的民主意识觉醒 ‎45.德国历史学家阿道夫·冯·哈纳克在《教义史》一书中对欧洲某一历史时期这样写道:“较为保守的人士徒劳无益的抱怨,没有什么是神圣的了,上帝自己也受到审查了,《圣经》被要求在理性的法庭上提交自己的证明材料。”该历史时期应该是(  )‎ A.宗教改革时期 B.文艺复兴时期 C.启蒙运动时期 D.工业革命时期 ‎46.孟德斯鸠曾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这一观点体现的主要思想主张是( )‎ A.三权分立思想 B.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 C.天赋人权思想 D.社会契约思想 ‎47.“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 他们并不能作出任何肯定的决定。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那根本就不是法律。”这段话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 ‎ A.康德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卢梭 ‎48.“一方面他将自己感性的生活欲求压缩到如此低微的程度,另一方面他又把理性 的精神探索发挥到了如此的淋漓尽致。他从没有出过远门思考范围却横跨宇宙。”‎ 材料中的“他”应该是(  )‎ A.苏格拉底 B.莎士比亚 C.孟德斯鸠 D.康德 ‎49.伽利略认为木星有若干卫星,卫星像月亮围绕地球那样绕着木星转,天体也许具有和地球一样的实质,地球和天空之间的传统区分开始引起怀疑。约翰·多恩表达了17世纪初新天文学的影响,他写道:“一切都破碎了,一切都失调了。”这主要表明“新天文学”(  )‎ A.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依据的近代科学 B.引起了人们思想认识上的混乱 C.打破了人们对封建神学的迷信 D.推动了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 ‎50.牛顿的发现被认为跳出了神秘的黑匣子,用理性的光芒照亮了人类;达尔文被当时的支持者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二者的学说都(  )‎ A.反映了工业时代的要求 B.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 C.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D.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发展 ‎51.1919年11月,伦敦《泰晤士报》上某篇文章的标题“科学革命、新时空论、牛顿引力论的颠覆”极为醒目。该报道的主题可能是(  )‎ A.爱因斯坦与相对论   B.普朗克与量子论 C.达尔文与进化论 D.瓦特与万能蒸汽机 ‎52.右图是‎2017年6月15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的封面: ‎ 中国量子卫星“墨子号”从星空向地面发出两道光,标志着 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关于量 子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以下评述正确的是(  )‎ A.量子论继承了经典力学关于时空的认识 B.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最早提出量子假说 C.量子力学的成果推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D.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突破后来居上 ‎53.丹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说:“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里辛勤工作的,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可以说已经开始了”。这里所说的“科学时代”是指( )‎ A.文艺复兴 B.牛顿创立近代力学体系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54.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下列最能体现“新的时代”特征的发明是( )‎ A.蒸汽机 B.汽车 C .飞机 D.电灯 ‎55.下面两图反映的是法国在文学艺术领域的突出成就,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是( )‎ A.人文主义对文学艺术的深远影响 B.人们对“理性”王国的愤懑与失望 C.经济危机导致资本主义矛盾激化 D.科技发展给人心带来的浮躁与迷惘 ‎56.欧·亨利(1862--1910年)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家,他善于描写小人物的不幸命运,揭示资本主义的不平等与虚伪。在艺术上,他的小说常常以“带泪的微笑”和辛酸的欢乐打动读者,善于构思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这种写法称为“欧·亨利笔法”。据此判断,“欧·亨利笔法”应该属于(  )‎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57.莫奈名画《伦敦国会大厦》把伦敦雾描绘成了紫红色,伦敦人对此颇感不解。但人们观察后发现,工厂烟囱中喷出带有火星的烟雾在阳光映射下的确是紫红色的。该作品 A.创作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 B.属于现实主义的美术作品 C.反映了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D.揭示工业化对环境的危害 ‎58.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深刻反映现实的百科全书式巨著,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这两部“百科全书”的共同之处是(  )‎ A.属于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 B.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C.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 D.反映当代人的精神创伤 ‎59.“它向传统的理性观念发起挑战,在文学作品中以张扬个性和自我为己任,在艺术上致力于探索新奇别致的形式技巧和表现手法。它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的表现,而志在表现意识以下的深沉情感,以冷峻严肃的笔调达到心理深处的客观真实。”下列文学作品中符合这种风格的是( )‎ ‎ A.《巴黎圣母院》 B.《大卫·科波菲尔》 C.《老人与海》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60.以下是对某艺术家的评价:“他没有固定的主意,而且花样繁多,激昂或狂,可亲可憎,诚挚或装假,让人喜欢又招人讨厌,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下列作品属于该艺术家的是(  ) A.《最后的晚餐》 B.《自由引导人民》 C.《向日葵》 D.《格尔尼卡》‎ 第Ⅱ卷 主观题 ‎ 二.材料解析题(61题24分,62题16分,共40分)‎ ‎61.(24分)中外历史比较关联是研究历史问题常用的方法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方的人文主义源于古希腊,主张人是具有理智、情感和意志的独立个体,西方人文精神关注更多的是作为个体的人。西方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是“为学”的,“为学”就是指一个人要通过对知识无尽的探索,力求使自己成为独立的、具有自由意志的人。而中国的人文精神,习惯于从人与人的关系中去体认一切,将人视为群体的一分子,而非个体。可以说,中国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是“为道”的,人是有伦理道德自觉的互动个体。 --------摘自吴惠红《中西人文精神异同探析》‎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西方传统思想对“人”的认识有何不同?结合孔子和古希腊思想家的主张简要说明这些差异。(10分)‎ 材料二: ‎ (2) (3) ‎(2)材料二中的两个历史事件在宣传手段上有何相似之处,并分析产生这种相似之处的共同因素(6分)。‎ 材料三:与西方思想启蒙明显不同,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西方的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文艺复兴)、人的自由权力(启蒙运动)作为基本起始点,而且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也是西方思想启蒙的一般归宿。而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 ‎ ——《五四:未完成的启蒙》‎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近代中国与西方的思想启蒙在内容上有何不同。分析中国“偏离了方向”的原因。(8分)‎ ‎ ‎ ‎62.(16分)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三位伟人,对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都作出了 巨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宣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通过后,孙中山对宣言的宗旨作了说明。他指出:此次通过宣言,就是“重新担负革命的责任”,“计划彻底地革命”。 ‎ ‎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材料二: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阶段,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三: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重新担负革命的责任”是指什么责任?“计划彻底地革命”是指什么革命?其指导思想是什么?(6分)‎ ‎(2)材料二中“第一阶段”,毛泽东思想有哪些重大理论成果?为实现“第二阶段的目标,建国初期政治、经济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南方谈话”从理论上主要解决了哪一根本问题?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产生了什么作用?(4分)‎ 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答案 ‎1-10ABCCC DBCAC 11-20 CAACC BDDCB ‎ ‎21-30ADBCD CCBBC 31-40 CCDBD DACAB ‎ ‎ 41--50 BBABC BDDCC 51-60 ADDDB ADBCD ‎ ‎61.‎ ‎(1)不同:东方关注人的社会性(群体),西方关注人的自然性(个体);东方注重伦理道德自觉,西方强调个人的知识与理性;(4分)‎ ‎ 差异:孔子主张“仁”与“礼”,强调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遵守社会规范与秩序。(3分)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人自己”(或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知识即美德”等主张,体现了对个体的关注,体现了对人性和真理的理性探索。(3分)‎ ‎(2)手段: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2分)‎ 因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弱小;旧的势力(封建教会、封建专制君主势力)强大。(4分)‎ ‎(3)不同:西方的思想启蒙重视人的价值和自由权力,而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忽略了人性的解放,更偏重于救亡图存。(4分)‎ 原因:中国近代民族危机严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中国传统儒家伦理道德的影响等。(4分,答出两点即可)‎ ‎62.‎ ‎(1)责任:反帝反封建。革命:国民革命。指导思想:新三民主义。(6分)‎ ‎(2)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与新民主主义理论(2分)‎ 措施:政治上:建立人民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民主制度(2分)经济上: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2分)‎ ‎(3)根本问题:社会主义本质和判断标准问题。‎ 作用:思想解放,为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明了方向。(4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