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铜陵市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5小题,2分/题,共50分)‎ ‎1. 商代疆域由国王直辖区与区域外的方国构成,商王与方国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周初封邦建国,各封国视周王为“共主”,定期朝觐和提供赋役。这表明 A. 西周的封国缺乏自主权 B. 西周国家结构相对稳定 C. 周王与诸侯矛盾得以解决 D. 周天子的权力高度集中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仅涉及西周各封国视周王为“共主”,并未说明西周的封国缺乏自主权力,且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据材料“商王与方国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和“周初封邦建国,各封国视周王为‘共主’,定期朝觐和提供赋役”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分封制较商代政治制度更有助于国家结构的稳定,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周王与诸侯矛盾得以解决,故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周天子的权力高度集中,且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2.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A. 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B. 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 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 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答案】D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汉时期的政治,旨在考查正确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A、C两项的表述均与题目中的信息“军国大事……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不符,故排除;题目中未涉及皇权与相权间的矛盾,故排除B项;由题目中的信息“军国大事……议于群臣”可知该制度有利于集思广益,减少皇帝决策的失误,故选D。‎ ‎3.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古之王者,不忍以刑穷天下之民也。是故一家之中,父兄治之;一族之间,宗子治之。其有不善之萌,莫不自化于闺门之内。”材料表明 A. 统治者应减轻刑法,实行开明统治 B. 家庭教育有利于社会稳定 C. 宗法制具有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D. 君主专制难以治理好国家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君主治理天下,不能一人独治,独治会用严苛的刑法,而君民共治则会达到士大夫心中的上古之法,人民不会用刑法约束。古之王者不以刑法穷天下之民也,是因为一家之中有父兄治之,一族之间有宗子治之,不善行为在家族之中化解。”由此可见,材料强调众治思想以及宗法制在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故C项正确;从材料“是故一家之中父兄治之,一族之间宗子治之。其有不善之萌莫不自化于闺之内。”可以看出AD项说法与材料不符,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宗法作用,不是家庭教育,故B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4. 公元前106年,西汉武帝将全国103个郡划分为13州,每州置刺史1人,刺史“奉诏条察州”,主要依据“六条问事”,因郡守和国相官秩为二千石,故在六条法律条文中有四条是针对“二千石”的。这说明刺史制度的建立 A. 完善了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机构 B. 均衡了州郡和封国的地方权力分配 C. 消除了地方豪强势力对中央的威胁 D. 重在发挥太守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可知,汉武帝设立刺史重在加强对地方郡守的监察,从而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以便更好的发挥郡守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汉政治·汉刺史制度 ‎5. 清朝乾隆皇帝十分关心《四库全书》的编纂,先后发出多道“圣谕”,对收录书籍的原则和历史事件评说有详密周到的指示,其指示体现了“修书以遏邪说”的宗旨。这反映了 A. 封建政权反对文化传承 B. 统治者推动儒学创新 C. 专制皇权强化纲常伦理 D. 闭关锁国阻碍西学传播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修书以遏邪说”的宗旨,表明在编撰过程中对不利于封建统治的理论、违背封建伦理纲常的理论,都作为“邪说”而加以摒弃,反映了专制皇权强化纲常伦理的事实,故答案为C项。清朝政府编纂《四库全书》,收录历代书籍典章和重大历史事件,是对文化的传承,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关于儒学创新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信息没有提及与闭关锁国有关的内容,更看不出阻碍西学传播的意思,排除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措施 ‎6. “同等的人交互做统治者也做被统治者”,因此“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情形在雅典是不存在的。这说明 A. 雅典社会结构有效制约了权力滥用 B. 雅典选举制度没有等级差别和贵贱之分 C. 人人平等是雅典社会民主和自由基础 D. 轮番而治有利于雅典社会正义与公平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同等的人交互做统治者也做被统治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交互做统治者也做被统治者,体现了轮番而治有利于雅典社会的正义与公平,故D正确。材料无法体现雅典的社会结构有效制约了权力的滥用,故A排除。雅典选举制度有等级差别和贵贱之分,例如公民和非公民,故B排除。公民平等是雅典社会民主和自由的基础,不是人人平等,故C错误。‎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特点 ‎7. 《十二铜表法》规定:买卖不动产和奴隶等,除当事人亲自到场外,还必须邀请5个证人和1名司秤参加,要讲规定的语言,做一定的动作才能生效。由此可见罗马法 A. 注重形式,注重法律程序 B. 便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C. 不断发展完善 D. 反对奴隶主对奴隶的压迫 ‎【答案】A ‎【解析】从材料“还必须邀请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参加,要讲规定的语言,做一定的动作才能生效”中可以看出罗马法比较重视形式和法律程序,但是这些繁琐的程序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十二铜表法》的发展完善和阶级压迫,故CD项错误。‎ 点睛:材料“还必须邀请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参加,要讲规定的语言,做一定的动作才能生效”是解题的关键信息;材料体现出罗马法特点,从而总结出答案。‎ ‎8. 英国议会于1707年通过《任职法案》,规定:“凡从王室新近获得官职,或领取薪俸者,均不得当选议员并进入议会下院……凡已当选下院议员并在任职期间接受国王官职者,其议员资格将被宣布无效。”材料说明 A. 国王一直通过赏官赐爵控制议会 B. 完全割裂了国王与议会下院之间的联系 C. 剥夺了国王作为政府首脑的权力 D. 有效地限制了王权在下院的影响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释读材料,材料的核心是限制王权,防止与王室关系较近的官员进入下院,意在限制国王对下院的影响力,因此D项正确;A选项与材料无关;B选项表述过于绝对;C选项是错误说法。‎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 ‎9.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当一个国家开始规定选举资格的时候,就可以预见总有一天要全部取消已做的规定,只是到来的时间有早有晚而已。”在托克维尔看来 A. 规定选举资格违背平等自由精神 B. 美国对选举资格的限制已经取消 C. 充分的选举自由是时代发展的潮流 D. 选举自由是民主政治的核心要素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关键信息“《论美国的民主》”、“以预见总有一天要全部取消已做的规定”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题干作者的核心意思是,不能够对民主政治,选举资格作出过多的限制。选举资格的限制,从长远来看,是不符合民主政治的,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比较选项,可知只有C项符合题意。其余ABD三项均是对题干材料的错误理解,均不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1787年宪法••••••••••••••••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 ‎10. 俾斯麦说:“一个期待养老金的人是最守本分的人,也是最容易统治的人。社会保险是一种消除革命的投资。只要给健康工人以劳动权,保证他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那些先生们(社会主义者)就会成为鸟的空鸣。”这反映了当时德国 A. “先生们”利用联邦议会进行斗争 B. 摆脱了普鲁士专制主义传统 C. 用非暴力手段加强社会控制 D. 保障了人民生活,实现了社会公平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俾斯麦认为社会保险是一种消除革命的投资。只要给健康工人以劳动权,保证他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国家就不会爆发社会主义革命。由此可见,俾斯麦主张加强社会保障来消除工人阶级的斗争,故答案为C项。“先生们”是利用革命手段斗争,排除A项;B项与材料无关;D项材料不能反映也不符合史实,当时德国不可能做到,排除D项。‎ 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德国政治制度的发展·社会保险制度 ‎11. “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而正义的反侵略者则常常同时是落后者。以贪欲为动机的侵略过程常被历史借助,从而在客观上多少成为一个进步改造落后的过程。”这段话强调的是 A. 要理性评价鸦片战争的影响 B. 要正确认识西方的侵略动机 C. 要辩证地分析中西方社会差距 D. 要辩证地看待西方的侵略 ‎【答案】D ‎【解析】“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正义的反侵略者则常常同时是落后者”,说明对待西方的侵略,要理性地一分为二地看,故D项正确;材料中的“侵略”也不止是“鸦片战争”,排除A;材料反映的主题不是“西方侵略动机”,排除 B;材料中虽然提到“侵略者”是“进步者” , “反侵略者”是“落后者”,但作者强调是西方侵略的客观影响,而不是分析和比较中西社会差距,排除C。‎ ‎12. 史学家许倬云认为:“在种族观念上,以汉族的‘我者’,打起驱除满族的‘他者’,可是又以西方宗教为口号,挑战中国的儒佛道三家,却又是颠倒了‘我者’与‘他者’的相对地位。”这一观点旨在说明 A. 新文化运动冲击了传统思想 B. 太平天国挑战清朝统治 C. 洋务运动存在自相矛盾现象 D. 辛亥革命推翻满洲政权 ‎【答案】B ‎【解析】新文化运动并未“以西方宗教为口号”,故A项错误;太平天国在种族观念上反对满清贵族的统治,以拜上帝教为口号,挑战了清朝的统治,故B项正确;洋务运动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并未要求“驱除满族”,故C 项错误;辛亥革命并未“以西方宗教为口号”,故D 项错误。‎ ‎【名师点睛】‎ 抓住关键信息“打起驱除满族的‘他者’”“以西方宗教为口号”即可。‎ ‎13. 一场甲午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走向。稍后的中国,循序渐进的洋务新政就此终止。自1895年算起,至1915年袁世凯“帝制自为”,在二十年的时间里中国走过了西方国家诸如法国差不多两百年的历史。这种剧烈的变化反映了 A. 甲午战败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 B. 甲午战败引发中国人政治激进 C. 近代中国社会变革速度超过西方 D. 革命成为社会变革唯一的主旋律 ‎【答案】B ‎【解析】材料“循序渐进的洋务新政就此终止”“二十年时间内中国走过了西方国家诸如法国差不多两百多年的历史”可以推论出题干想要表达甲午战败之后中国在政治领域里就民主共和与君主专制所作出的迅速抉择,故B项正确;A不是题干的主旨,CD的表达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14. 1912年初,孙中山、黄兴等为筹措南京临时政府运转经费,积极尝试与日本合办汉冶萍公司和轮船招商局以获得资金,这一举措遭到立宪派张謇、同盟会元老章太炎等人的坚决反对,其理由除国权受损外,更强调此事未交参议院议决,显悖《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这充分说明 A. 张謇、章太炎比孙中山更具民主意识 B. 临时政府是革命派和立宪派妥协的产物 C. 临时政府在政治上具有不成熟的一面 D. 临时政府由于内部分歧,最终被迫解散 ‎【答案】C ‎.....................‎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南京临时政府的特点 ‎15. 五四运动期间,上海学生会建立“讲习团”,宣讲朝鲜、越南、印度等国衰亡史,以及山东、日本介入中国及巴黎和会等问题。毛泽东则提出应定期给学生提供世界各地的报道。这些现象反映出 A. 南方学生运动注意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B. 五四运动实际是新文化运动 C. 五四运动放眼于全球的特征 D. 五四运动呼唤了共产党的诞生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五四运动应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民族独立相联系,广泛传播世界民主革命或争取民族独立的消息,故体现了五四运动放眼于全球的特征,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南方学运注意与工运相结合,而是强调五四运动放眼于全球的特征,排除A。材料强调五四运动放眼于全球的特征,而不是新文化运动,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五四运动呼唤了共产党诞生,而是强调五四运动放眼于全球的特征,排除D。‎ ‎16.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改变对富农策略的决定》指出,对于富农只取消其封建式剥削的部分,不没收其他经营的土地、商业和财产,并保障其扩大生产和发展工商业等自由。这一决定的主要目的是 A. 粉碎国民党对根据地的“围剿”‎ B. 扩大全民族抗战的群众基础 C. 巩固新生的中华苏维埃政权 D. 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答案】B ‎【解析】本题考点是中共土地政策,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共据此调整革命主要任务,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因此对富农的态度发生了变化,目的是扩大抗战的群众基础,B项正确。1935年12月,中央红军已完成长征,到达陕北,A、C两项错误。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17.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写道:“中日战争将改造中日两国:只要中国坚持抗战和坚持统一战线,就一定能把旧日本化为新日本,把旧中国化为新中国,中日两国的人和物都将在这次战争中和战争后获得改造。”毛泽东认识到中日战争 A. 有利于战后两国友好合作 B. 使中日两国实力发生逆转 C. 将推动两国的社会大变革 D. 为筹建新中国创造了条件 ‎【答案】C ‎【解析】材料没有涉及到战后两国的关系走向,A错误;中日两国实力发生逆转与否在材料中并无体现,B错误;根据材料“中日两国的人和物都将在这次战争中和战争后获得改造”可知中日战争将推动两国的社会大变革,C正确;此时没有涉及到是否建立新中国,D错误。‎ ‎18. 某一历史文件中写道:“必须共同努力,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并在蒋主席领导之下,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彻底实行三民主义。”据此判断这一文件 A. 促进了国民革命在全国的兴起 B.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C. 表明国共谋求实现第三次合作 D. 在形式上奠定了和平建国的基础 ‎【答案】D ‎【解析】本题考点是重庆谈判。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根据掌握史实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从“在蒋主席领导之下,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可知,这是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的历史文件,故D项正确;AB项不符合材料中的时间;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19. “犹太种族的商业精神使马克思洞悉财产和劳工的对立。而且在德国的教养使他认识到,劳工目前正变得有了‘阶级觉悟’,并对集中财产的阶级进行集体的对抗。”这一论述 A. 系统总结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B. 分析了马克思阶级斗争学说的成因 C. 肯定了马克思对工人运动的指导作用 D. 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财产和劳工的对立”和“对集中财产的阶级进行集体的对抗”等信息可知,材料分析了马克思阶级斗争学说的成因,B正确;材料主要涉及劳工阶层的斗争问题,并未系统总结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排除A;材料主要涉及劳工阶层的斗争问题,并未肯定马克思对工人运动的指导作用,排除C项;材料主要涉及劳工阶层的斗争问题,并未揭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排除D。所以选B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 ‎20. “国家要保证优先发展国营经济;鼓励、指导和帮助合作社经济的发展;要鼓励和指导资本主义工商业转变为各种不同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上述内容应出自 A.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一五计划提出要优先保证国营重工业企业的发展。发展农业合作社经济,城市工商业以全民所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均为三大改造的主要内容,故从时间判断,应选C。其它三项时间不符。‎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开创政治建设新阶段 ‎21.‎ ‎ 1956年,我国与叙利亚、也门、埃及建立外交关系;1957年,我国与斯里兰卡建立外交关系;1958年,我国先后与柬埔寨、伊拉克、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建立外交关系。这些外交事件的主要背景是 A. 中国外交原则得到亚非认可 B. 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C. 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高 D. 朝鲜战争美国被中朝击败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万隆会议的召开,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的主张得到认可.故A正确;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恢复权利标志中国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和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高,故排除BC;朝鲜战争在1953年已经结束,故排除D。‎ ‎22. 在第四十一届(1986年)至第四十三届联大上,中国代表团多次提出关于核裁军和常规裁军的提案并获顺利通过。在第四十四届联大期间,中国首次作为共同提案国,与其他国家共同提出“亚非拉和平与裁军中心”的提案,并获得通过。材料体现出我国新时期的外交 A. 以反对霸权主义为内容之一 B. 以实现裁军为首要目标 C. 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D. 借助联合国开展多边外交 ‎【答案】D ‎【解析】新时期我国外交的目标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但材料没有体现出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故A项错误;新时期我国外交是为我国经济建设创造一个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两个史实都是关于以联合国为中心而开展的,故D项正确。‎ ‎23. 1938年东欧国家对西欧国家出口额占其出口总额的68.4%,而1953年仅占14.4%,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的破坏 B. 西欧关税同盟的形成阻碍了东西欧联系 C. 国际政治影响经济全球化推进 D. 苏联模式的引入迟滞了东欧现代化进程 ‎【答案】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对经济的影响 ‎【名师点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对于所有历史现象存在的普遍真理。反过来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都有一定的反作用。因此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对于世界经济格局影响都有很重要的影响。‎ ‎24. 《全球通史》指出:“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是,20世纪50年代时,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这段材料中“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的寓意是 A. 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B. 两极格局已经被打破 C. 区域集团化的趋势已经形成 D. 世界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二战后,欧洲普遍衰弱,20世纪50年代后,欧洲东山再起,“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说明全球还有其它很多地方崛起,如日本、中国等等,说明政治上政治呈现多极化,不是经济上,故A项错误;题目中说的不是两极格局被打破了,故B项错误;题目也不是说经济上的区域集团的趋势已经形成,故C项错误;题目说明在两极格局下,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故D项正确。‎ ‎25. 20世纪发生过许多特有的政治事件:人类历史上仅有的两次世界大战;人们第一次组建了世界范围的政治性国际组织;以十月革命为开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并在世界范围内发展。以上政治事件最能印证20世纪 A.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B. 世界局势多极化发展趋势 C. 世界整体联系日益紧密 D. 两种社会制度共存与斗争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题眼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仅有的两次世界大战发生在这个世纪,说明和平与发展并不是20世纪的时代主题,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体现出世界局势多极化发展趋势的信息,故B项错误;两次世界大战发生,世界范围的政治性国际组织,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在世界范围的发展都体现出了世界整体联系日益紧密,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体现出两种社会制度共存与斗争的信息,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26题18分,27题15分,28题17分,共50分)‎ ‎26. 材料:1914年8月19日,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在给国会的咨文中说:“美国不仅必须在名义上,而且必须在事实上保持中立。”当时战争刚开始,还看不出交战双方孰胜孰败;美国当时羽毛尚未丰满,还不足对交战双方产生影响;在传统上,美国对欧洲事务一贯采用孤立主义,90%的民众不愿把自己牵涉到大战中去;美国当时仅有26.4万常备军,在军事上远未做好参战的准备。到1917年交战双方都已元气大伤,美国虽然倾向于协约国一方,但也不希望德国因战败而被毁灭,以至英国过于强大。这一切,终于迫使美国在1917年4月6日对德宣战。成尔逊的口号是“以战制战”。‎ ‎——摘编自何顺果《美国史通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在一战前期保持中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1917年调整战争政策的原因。‎ ‎【答案】(1)背景:战争胜负不明朗;尚不具备左右战争的实力;孤立主义的传统;民众的反战情绪;参战准备不充分。‎ ‎(2)原因:维持欧洲大国间的势力均衡;维护与协约国的贸易贷款利益;德国“无限制潜艇战”提供了参战契机;捞取战利品和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俄国二月革命的爆发,削弱了协约国力量。‎ ‎【解析】(1)根据“还看不出交战双方孰胜孰败”“还不足对交战双方产生影响”“美国对欧洲事务一贯采用孤立主义”“90%的民众不愿把自己牵涉到大战中去”“在军事上远未做好参战的准备”概括归纳。‎ ‎(2)根据“不希望德国因战败而被毁灭,以至英国过于强大”,联系所学美国参加一战的原因分析回答。‎ ‎【名师点睛】‎ 第(1)问,从材料里提取有效信息加以概括即可。第(2)问,结合材料并联系所学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参战的原因回答即可。‎ ‎27. ‎ 材料:1940年l0月14日,蒋介石召见英国大使卡尔:“我等中国人素讲信义,既不甘屈服于强国之威胁,亦不鄙视战争失利之国家。法国屈服之后,中央领袖确有大部分主张重新考虑我国策者,然我人仍主张坚守此项原则,不应更张。我人绝不改变我国家之特性。”l940年11月l日,蒋介石约见卡尔及美国驻华大使詹森,面交《中美英三国合作方案》。其原则部分认定中国之独立自由为远东的和平基础,提出英美与日本,或英美两国中任何一国与日本开战,中国陆军全部参战;英、美派遣军事与经济、交通代表团来华,组织远东合作机构。1942年,戈林的亲信洋充与桂永清谈判,要求中国“突攻印度,与德合作”,企图使德、日两军在印度洋会师。蒋介石6月18日日记云:“时德国路线,勿再探索为宜,以桂永清非长于此,不如严令拒绝之。”随后,蒋介石即命陈布雷以陈本人的名义复桂永清一电:指示其“谢绝”,“以为此种提案,决不可能,亦难转达其意,提覆绝为要”。‎ ‎——摘编自杨天石《蒋介石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蒋介石召见英、美大使时的二战形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蒋介石的对德态度及影响。‎ ‎【答案】(1)形势:德军突袭北欧、闪击西欧取得成功,法国等国家沦陷;英美对日加紧实施禁运政策;中国战场中日处于相持状态。‎ ‎(2)态度:拒绝德国的拉拢。‎ 影响:打乱了德国的战略计划;巩固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解析】(1)材料“1940年10月14日”“1940年11月1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1940年前后二战的状况来分析答案。‎ ‎(2)材料“对德国路线,勿再探索为宜,以桂永清非长于此,不如严令拒绝之。”可以表明蒋介石的对德国的态度。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对德国和对世界两个方面来分析。‎ ‎28. 材料:冷战后世界的突出现象之一就是民族主义问题的不断发展,有人称其为“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民族分离主义。民族分离主义大体包括三种类型:一是多民族国家中的非主体民族谋求从现有国家中分离出去并建立自己单独的主权国家;二是多民族国家中的非主体民族谋求从现有国家中分离与其民族母体国家合并;三是散居于多个国家内部的非主体民族谋求从所属国家分离并通过“聚变”的方式建立自己的国家。这种民族分离现象早已存在,但是,以苏东剧变为开端,民族分离运动开始狂飙突起,使苏联一分为十五、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并迅速向世界范围蔓延,至今余波未平,几乎涉及现有国际社会的所有成员。‎ ‎——摘自王斯德钱洪《世界当代史》‎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冷战后民族分离运动狂飙突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冷战后民族分离主义浪潮产生的影响。‎ ‎【答案】(1)原因:两极格局瓦解,原来长期被压抑的民族主义情绪释放;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某种真空状态;经济全球化下,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历史积怨;某些国家在民族政策上的偏差;外部势力插手等。‎ ‎(2)影响:造成国家分裂;不利于地区和世界的安全与稳定;几乎成为全世界共同面对的问题;对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冷战后民族分离运动。从冷战后民族分离运动的原因及其影响等方面来分析。‎ ‎(1)从材料“以苏东剧变为开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冷战格局瓦解的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民族政策和外部势力的影响等方面分析出答案。‎ ‎(2)从材料“使苏联一分为十五、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并迅速向世界范围蔓延”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的分裂、世界局势的变化、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等方面来分析出答案。‎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