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王国维《观堂集林》载:“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其所肯定的周王朝崭新政治制度有 ①立嫡立长之制 ②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③封建子弟之制 ④三公九卿制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西周时期政治制度是宗法制和分封制,宗法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就是封建子弟,①③符合题意,选择B正确;②属于商朝政治制度特点;④是秦朝创立制度,排除。 2. 王毅《中国皇权制度研究》认为:“皇权为了维系自身权力的专制性,就必须创建出能够突破甚至凌驾于这类束缚力量之上的制度性手段,使皇帝能够通过亲自掌握这一秘书机构,从而对……常规官制体系施以强大的反制衡。”能印证此观点的是 ①三公九卿制 ②内外朝制度 ③三省六部制 ④军机处 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使皇帝能够通过亲自掌握这一秘书机构,从而对外朝常规官制体系施以强大的反制衡”,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让身边的近臣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以削弱以三公九卿为主的外朝,②符合题意;清朝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重用一些亲信大臣,削弱六部、内阁权力,④符合题意;三公九卿制和三省六部制不符合“秘书机构”,故排除①③;故选A。 3. 有史家描述:西汉时“经商为富的,虽富而不荣;耕读传家的,虽贫而尊。一旦显扬,远为富人所不及……因此商人只要家境粗给,便急于改业,让他们的儿子离市场,进学校。”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当时 A. 商人谋求政治地位 B. 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C. 农民地位比商人高 D. 儒学独尊地位确立 【答案】A 【解析】由“商人只要家境粗给,便急于改业,让他们的儿子离市场,进学校”,可见商人谋求政治地位,排除A;材料的主旨是商人寻求身份转换,不是突出农民地位比商人高和工商业的发展,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儒学独尊问题,排除D。 4. 战国时代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4~6亩土地只能维持一个人的生活。到了宋代,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两浙路地区,大约1亩多土地即可养活一个人。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有 ①牛耕的普及 ②曲辕犁的推广 ③水排的使用 ④铁锄的出现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业得到发展,主要得益于生产技术的进步,故牛耕的普及和曲辕犁的推广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故①②正确。东汉杜诗发明水排,水排是利用水力进行鼓风的冶铁设备,与材料不符,故③错误。铁锄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故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②正确,③④错误,排除BCD,所以选A。 5. 古代中国某思想家认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下列属于该思想家观点的是 A. 制天命而用之 B. 弱者道之用 C. 兼相爱交相利 D. 事异则备变 【答案】B 【解析】材料意在强调说明万事积于忽微,量变引起质变,和弱者道之用的思想是吻合的,但材料根本就不涉及制天命而用之、兼相爱以及事异则备变的思想,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有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6.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提出:“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对以上思想理解不正确的是 A. 矛头直指君主专制,具有一定的启蒙色彩 B. 否定帝权,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的统治地位 C. 猛烈批判君主制度,有利于明清之际的思想活跃 D. 虽不具有近代的“民权”意识,但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可用排正法。“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材料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思想。黄宗羲把矛头直指向君主专制,具有一定的启蒙色彩,A正确。否定帝权,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的统治地位,B正确。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冲击,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D正确。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理学占统治地位,排除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黄宗羲 7. 宋代是中国的大变革时期,下列现象出现在宋代的是 ①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三省 ②草市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③苏轼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以词怀古 ④沈括在《武经总要》中记载了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的技术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三省是在唐代而非宋代,北宋学者沈括是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的技术,宋代时草市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苏轼也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以词怀古,所以只有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8. 观察漫画《“惩罚”中国》。此次中国被“惩罚”导致的结果是 A. 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B. 列强获得在京津地区驻军的权力 C. 列强势力开始渗透到中国的内地 D. 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答案】B 【解析】从图片中可知有八个国家惩罚清政府,反映的是八国联军侵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故A项错误;列强获得在京津地区驻军的权力,是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的《辛丑条约》的内容,故B项正确;列强势力开始渗透到内地,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津条约》允许外国人在内地游历经商居住内容的影响,故C项错误;《辛丑条约》没有割地内容,不是八国联军侵华导致的后果,故D项错误。 9. 观察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论断不正确的是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表(单位:两;指数:1913=100) 年份 英国 德国 法国 总值 指数 总值 指数 总值 指数 1913 96910944 100 28302403 100 5299517 100 1914 105207580 108.5 16696945 58.9 4951471 93.4 1917 51989185 53.6 —— —— 2309160 43.6 1918 49890293 51.5 —— —— 1568853 29.6 A. 列强忙于一战导致对华商品输出都大大缩减 B. 中国政府对德宣战严重影响德国对华贸易状况 C. 数据变化的状况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 提倡国货运动一定程度上是导致表中数据变化的原因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表二体现了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不断减少,A范围扩大,“都大大缩减”材料没有体现,BCD正确。因此选择A。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短暂的春天·原因。 10. 《申报》1872年创刊于上海,日后成为中国近代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事,足以新人听闻者,靡不毕载”。据此分析,该报畅销的原因有 ①反映社会习俗 ②传递商业信息 ③倡导尊重传统 ④宣传中外时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我国报刊的发展情况。材料中可以看出《申报》内容有国家的政治大事、风俗变迁、中外交往,还有商业、贸易和一切可惊可愕可喜的事情等等。但没有倡导尊重传统,故③不符合题意,因此答案选C。 考点: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物质文化的变化·报刊的影响 11. “尽管日军连续3天以飞机往复轰炸,但由于张自忠军队将士奋勇御敌,日军始终未能越过(山东)临沂半步,有效滞缓了日军第5师团主力南下的攻击前进。”这是抗日战争中某次大规模战役的片段叙述。这次战役是 A. 太原会战 B. 徐州会战 C. 百团大战 D. 枣宜会战 【答案】B 【解析】“(山东)临沂”等地和徐州会战是有关的,而和太原会战、百团大战以及枣宜会战无关联,所以这次战役只能是徐州会战而非其他的三个选项,所以本题只有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12. 伯里克利以后,雅典民主政治盛极而衰。有学者对此指出“少数人的压迫是邪恶的,多数的压迫更邪恶。”雅典城邦出现“多数的压迫”这一局面主要是因为 ①每个公民在公民大会上都有表决权 ②为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③排除妇女和外邦人的国家决策方式 ④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D 13. 罗马社会的发展,推动着罗马法不断积累与完备。下图所示法律出现的原因是 A. 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权 B. 对外扩张使帝国版图的不断扩大 C. 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D. 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答案】C 【解析】《十二铜表法》实质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贵族始终掌握着制定法律的主导权,故A项错误。随着疆域的扩大,公民法逐渐演变成万民法,《十二铜表法》是公民法的代表,故B项错误。罗马共和国建立后,平民与贵族矛盾尖锐,最后制定了《十二铜表法》,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故C项正确。《十二铜表法》是平民和贵族斗争的结果,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 14. 杰斐逊指出,在美国可以实行“双重分权”机制的“复合的民主制”,概括的说,就是横向分权与纵向分权的有机结合。杰斐逊所提的“横向分权”指的是 A. 联邦体制 B. 三权分立体制 C. 中央集权制 D. 总统制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1787年宪法规定,中央政府的权力构建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最高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 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但各州在行政上保持一定的独立性,故排除ACD,所以选B。 15. 下列关于交通运输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世界上最早的汽车诞生于美国 B. 工业革命时期的汽船发明于英国 C. 美国莱特兄弟在19世纪末发明了飞机 D. 中国最早的近代航运企业是上海轮船招商局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错误,世界上最早的汽车诞生于德国,1885年,德国人戴姆勒和本茨各自独立地制成了以汽油内燃机为引擎的三轮汽车,现代汽车由此出现。B错误,工业革命时期的汽船发明于美国,发明者是富尔顿。C错误,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以内燃机作为动力,把飞机升上天空。本题正确答案是D。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交通发明;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近代航运业 16. 罗斯福新政时期出台的法案规定:给工人集体谈判的权利,规定了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建立公平竞争和关于产量、价格、销售等方面的规则。该法案是 A. 《紧急银行法》 B. 《全国劳工关系法》 C. 《全国工业复兴法》 D. 《公平劳动标准法》 【答案】C 【解析】《紧急银行法》与银行信贷有关,与材料无关,故A错误;《全国劳工关系法》主要调整劳资关系,不符合材料,故B错误;《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各行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符合材料,故C正确;《公平劳动标准法》主要是改善劳资关系的法律,故D错误。故选C。 17. 《全球通史》中有说到:“这些哲人受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他们相信不仅存在着控制物质的自然法则,也存在着控制人类的自然法则。”这些哲人有 ①莎士比亚 ②马丁·路德 ③伏尔泰 ④孟德斯鸠 A. ③④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牛顿对后世的启蒙运动提供了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启蒙思想家受牛顿万有引力的影响,相信存在着“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探索社会内在的规律,探索到的自然法则就是“理性”,伏尔泰和孟德斯鸠是法国启蒙思想家,③④正确;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作家,马丁·路德是宗教改革家,排除①②;故选A。 点睛:根据“他们相信不仅存在着控制物质的自然法则,也存在着控制人类的自然法则”判断出他们是启蒙思想家,然后结合所学选出启蒙思想家的选项即可。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保证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面四个民族自治区中将在今年(2018年)迎来“逢十”周年大庆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宁夏回族自治区设立是1948年,今年是60周年,C正确;A是西藏;B是内蒙古;D是新疆。 19. 国际组织是现代国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8年初,世界上已有6.2万余个国际组织。下列对有关国际组织的解说无误的是 国际组织 解说 A 不结盟运动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以和平共处原则处理国际关系 B 北美自由贸易区 首个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 C 世界贸易组织 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调整国际贸易与贸易关系的规则和程序 D 上海合作组织 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经济先行互利协作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北美自由贸易区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组成,是首个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故B正确;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A错误;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调整国际贸易与贸易关系的规则和程序是关贸总协定,C错误;上海合作组织主要是维护地区稳定,不是经济先行,D错误。 20. 下图为《1996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图》。该材料反映了 A. 中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质变 B. 中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显著提高 C.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D. 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 【答案】C 【解析】材料数据反映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结构,不能说明中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质变,故A错误;各种经济成分比重也不能说明中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显著提高,故B错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这是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结果,故C正确;材料数据也不能体现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故D错误。故选C。 21. 下图①②③④序号代表二战后期召开四次重要的反法西斯国际会议的地点,苏联参与的国际会议有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二战中召开四次重要的反法西斯国际会议的地点按时间顺序分别是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埃及首都开罗会晤,签署了《开罗宣言》,③是开罗会议;1943年11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会议,④是德黑兰会议;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在苏联雅尔塔召开会议,①是雅尔塔会议;1945年7、8月份中美苏在德国柏林近郊的波茨坦举行会议,其间以中美英三国宣言形式发表了《波茨坦公告》,②是波茨坦会议;故根据地理位置,苏联参与的国际会议有①②④,故B正确。 点睛:首先,需要知道二战中召开四次重要的反法西斯国际会议的地点,并且能够明确在地图中的位置,然后,找出苏联参加的国际会议即可。 22. 1944年6月6日,盟军将领巴顿将军在给儿子乔治的信中写道:“BBC电台今天早晨说,盟军空降部队和登陆艇大规模在海岸登陆。虽然没有亲自参加此次军事行动,我率领的这支英雄部队很快就会在那里了。”信中所提的“此次军事行动” A. 表明反法西斯盟国开始联合行动 B. 成为了二战的主要转折点 C. 推动巴黎的光复和法国的解放 D. 促使法西斯轴心国开始瓦解 【答案】C 【解析】试题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诺曼底登陆,它发生在法国,故选C。A发生于此之前。B指的是斯大林格勒会战,D出现于此之前,意大利已开始瓦解。 23.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党和国家的领导和科技人员不懈努力下,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科技成就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②将“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 ③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④向南太平洋发射远程运载火箭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②①④③ D. ①②④③ 【答案】C 【解析】①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是在1973年,②将“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发生于1970年,③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是在1984年,④向南太平洋发射远程运载火箭出现于1980年,所以按时间先后顺序来看,C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一套试卷都是难题的试卷不是好试卷,每套试题都应该有一定数量的基础题,保证大多数学生都能做对,再有大约一半左右的中档难度试题,还有约20%左右的难题,这样的试题设计才有一定的区分度和效度。所以考生在考试过程之中,要争取把容易题和中等难度的题都做好,就等于成功了一半,难题尽量争取即可。千万不能看清基础题,在这样的题上不丢分就等于得分。这一题就属于基础题,或者说是送分题,得不到就可惜了,可见注重基础有多重要。这一题只要准确记忆这几个时间,答案就迎刃而解了。 24. 《巴黎条约》是欧洲走向联合的开始,下列国家属于该条约成员国的是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B 【解析】《巴黎条约》是西欧六国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个国家签署的,建立欧洲煤钢联营的条约,据此可知,地图中的②③④分别对应的是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三个签约国,故选B;①指的是英国,它没有参与,故排除。 点睛:学生充分把握时间线索,深刻认识空间差异,是学习历史过程中一个非常需要重视的问题,对于空间观念的把握,对高中学生来说,依然是个需要很重视的关键问题。一些重要的地理位置或者古今地名的对照等,都是在解答选择题时值得关注的细微信息;再有就是涉及到一些重要的战争或者什么路线之类的信息,则需要结合地图进行把握。这一题就考查考生对地图中的地理位置的熟悉问题。 25. 1919年,英国科学家爱丁顿抓住日全食良机发现星光于日缘处有偏转。《泰晤士报》当即发表社论:“关于宇宙结构的观念必须改变了。世世代代以来被认为无可置疑的事实,已被有力的证据推翻,一种新的宇宙哲学正在诞生。”这一“新的宇宙哲学” A. 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B. 第一次系统地说明力学现象 C. 运用了实验与数学的科学方法 D. 揭示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爱丁顿发现星光于日缘处有偏转,验证了爱恩斯坦相对论的正确,相对论揭示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故D项正确。爱恩斯坦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但与材料信息验证爱恩斯坦相对论的正确无关,排除A。牛顿力学第一次系统地说明力学现象,与材料无关,排除B。牛顿利用实验与数学的科学方法,创立了经典力学,与材料无关,排除C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信息“英国科学家爱丁顿抓住日全食良机发现星光于日缘处有偏转” “关于宇宙结构的观念必须改变了。世世代代以来被认为无可置疑的事实,已被有力的证据推翻,一种新的宇宙哲学正在诞生。”等,结合牛顿力学和爱恩斯坦相对论等内容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26. 【加试题】《尚书》等古代典籍中说天子享受“驾六”待遇,而《周礼》等则认为天子坐车是“驾四”。对此,史学界一直有争论。2002年洛阳东周王城广场地下“六马驾一车”考古遗存被发现,天子“驾六”还是“驾四”的争议不证自明。可见 A. 没有遗址佐证的古书必然有争议 B. 古代书籍与历史遗址有互证作用 C. 考古发现肯定比文献史料有价值 D. 《周礼》等书籍历史研究价值不大 【答案】B 【解析】“《尚书》等古代典籍中说天子享受‘驾六’待遇,而《周礼》等则认为天子坐车是‘驾四’。对此,史学家一直有争论。2002年洛阳东周王城广场地下‘六马驾一车’考古遗存被发现,天子‘驾六’还是‘驾四’的争议不证自明”表明古代书籍与历史遗址有互证作用,故B正确;AB表述太绝对,错误;书籍历史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D表述错误,排除。 27. 【加试题】由于强烈希望凡尔赛和约会得到永久的遵循,一位美国领导者和一位法国领导者共同起草了一份条约,宣布战争为非法。1928年,很多国家认可了这一文献。该文献 A. 对侵略者具有强大的约束力 B. 打破了欧洲国家之间的战略平衡 C. 奠定了国际法中互不侵犯的原则 D. 为德国重新成为政治大国铺平道路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该公约是《非战公约》,为和平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奠定国际法中互不侵犯原则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基础,故C项正确。《非战公约》在国际法和战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但实际并没有起到制止侵略战争的作用,排除A。第二次世界大战打破了欧洲国家之间的战略平衡,排除B。《洛迦诺公约》为德国重新成为政治大国铺平道路,排除D。 28. 【加试题】.下列哪次战役的胜利使克伦威尔的骑兵赢得了“铁骑军”称号 A. 马斯顿荒原战役 B. 纳西比战役 C. 平定王党叛乱 D. 远征爱尔兰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1644年马斯顿荒原战役的胜利,使克伦威尔的骑兵赢得了“铁骑军”称号,A正确;1645年纳西比战役克伦威尔指挥“新模范军”打败王军,取得胜利,排除B;1648年平定王党叛乱,1650年远征爱尔兰,BCD与克伦威尔的骑兵赢得了“铁骑军”称号无关,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马斯顿荒原战役的胜利为克伦威尔的骑兵赢得了“铁骑军”称号。 29. 【加试题】“罗马的建筑师想让罗马市民欣赏他们创造的宏伟,同时还想让市民感觉到他们分享到了这种宏伟……当人同整个建筑相比时,人是多么的小,但当他只要同圆柱和框缘构成的单个矩形拱门相比时,他就显得大多了。通过这种办法,罗马公民能感到他自身是高大建筑物和建筑物所代表的巨大帝国的一个有意义的部分。”据此可知,大斗兽场这一设计的主要意图是 A. 表彰罗马图拉真皇帝的丰功伟绩 B. 提高罗马公民的归宿感和积极性 C. 将建筑的力度与美感融和为一体 D. 揭露角斗表演的残忍与缺乏人性 【答案】B ........................ 30. 【加试题】一个历史事实可以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 中央集权制——选官制度——刺史制度 B. 亚洲觉醒——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食盐进军 C.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十月革命——社会主义思潮 D.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巴黎和会——《色佛尔条约》 【答案】B 【解析】A中的三个词分别涉及到了中央和地方关系、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三者之间没有形成等级或层次,故排除;B中的食盐进军属于甘地领导的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事件,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又是亚洲觉醒中发生印度的事件,所以三者形成了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故B符合题意;C中的逻辑关系应该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社会主义思潮——十月革命,故C不符合题意;D中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巴黎和会之间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但是巴黎和会与《色佛尔条约》则不是,故排除D。 试卷Ⅱ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1.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谈改革发展时说:“解放思想永无止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 ——班固《汉书・艺文志》 材料二人的理性是人的本质,它一方面是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或武器,另一方面,就是人的自我意识或不断反省自身的精神——有强烈的道德感的人——一言以蔽之,人本主义和理性主义如果用一个概念来概括,也就是说,启蒙思想的核心如果用一个概念来概括,那就是自由。 ——邓晓芒《西方启蒙思想的本质》 (1)根据材料一,班固认为“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法家提出了哪些主张? (2)17—18世纪的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列举当时三位法国启蒙思想家并概括他们关于“自由”的主张。 【答案】(1)诸子为迎合诸侯争霸的需要 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改革观 (2)伏尔泰:自然赋予人类以思想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自然权利。 孟德斯鸠:政治民主及人民自由的的保证是权力分立。 卢梭:自由、平等是人的天性,是自然赋予每个人的权利。 【解析】(1)原因:根据“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提炼得出诸子为迎合诸侯争霸的需要。 主张:结合所学,法家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奖励耕战,主张改革。 (2)根据所学,法国的启蒙思想家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联系所学,回答他们关于“自由”的主张即可。 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哈耶克和凯恩斯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两位经济学家。与凯恩斯不同,哈耶克一生坚持的经济学主张是:遵循经济运行的自然逻辑,反对任何政府干预经济,认为市场经济会自发运转和自然修复自己的波动,唯有时间才能治愈失衡的经济。 ——韦森《哈耶克与凯恩斯的论战:来龙去脉与理论遗产》 30年代末,哈耶克与凯恩斯发生了一场大论战。用凯恩斯的话说,他(哈耶克)的经济学理论不过是一些“胡言乱语的混乱大杂烩”和“垃圾”。这使哈耶克在学术圈里陷入沉寂。 ——艾伦·艾伯斯坦《哈耶克传》 材料二哈耶克说:“在计划经济体制中,价格由中央机构同意决定,企业管理者不可能通过价格竞争的方式取得优势地位,这是导致管理者丧失技术革新的积极性,从而造成相对较高的生产成本和社会发展的相对滞后。因此,相对于市场经济秩序中的企业,计划经济体制中的企业显然是缺乏效率的。” ——《哈耶克自由哲学》 (1)根据材料一,概括哈耶克的经济学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以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经济为例说明哈耶克“在学术圈里陷入沉寂”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计划经济体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以20世纪50、60年代日本的经济发展模式为例评析哈耶克的主张。 【答案】(1)主张:反对政府干预经济(主张经济自由主义)。 原因: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中,胡佛政府继续推行自由放任政策,加剧危机。罗斯福上台后推行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缓解了经济危机。 (2)影响:缺乏竞争机制;丧失技术革新的积极性;生产成本高;缺乏效率。 评析:哈耶克的主张带有片面性。日本在短短25年内赶超了英国、法国、联邦德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1987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解析】(1)主张:根据“遵循经济运行的自然逻辑,反对任何政府干预经济”得出反对政府干预经济(主张经济自由主义)。 原因:结合所学,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中,胡佛政府继续推行自由放任政策,加剧危机。罗斯福上台后推行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缓解了经济危机。哈耶克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的思想陷入沉寂。 (2)影响:根据“企业管理者不可能通过价格竞争的方式取得优势地位”得出缺乏竞争机制;根据“导致管理者丧失技术革新的积极性”得出丧失技术革新的积极性;根据“造成相对较高的生产成本和社会发展的相对滞后”得出生产成本高;根据“计划经济体制中的企业显然是缺乏效率的”得出缺乏效率。 评析:根据所学可知,哈耶克的主张带有片面性。说明:20世纪50、60年代日本政府加大了对经济的干预,在短短25年内赶超了英国、法国、联邦德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1987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33. 【加试题】康熙和华盛顿是17、18世纪杰出的政治家,都对本国的统一和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独立宣言》已宣布“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在美洲的建立,在欧洲被广泛地解释为: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可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回顾清朝的历史,康熙帝无疑是可圈可点的人物,他启动了康乾盛世之门,把一个纷乱而残破的中国引向大治,真正开创了一个空前统一、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新时代。 ——据《清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华盛顿为“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所做的努力。 (2)阅读材料二,请用一句话概括康熙的贡献。后人对康熙的认识有两种:①康熙是一位杰出的封建帝王。②康熙帝有才无识,没有把握历史机遇,因循误国。您更侧重分析哪一种认识?侧重分析①,请从维护国家主权的角度予以阐述。侧重分析②,请结合18世纪中西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予以说明。(只有认识不作分析说明者,不得分) 【答案】(1)实践:华盛顿领导北美独立战争,建立美利坚合众国;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民主共和制的国家;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拒绝当国王;不当终身总统。 (2)贡献:康乾盛世的开启者 侧重分析①:在黑龙江两岸筑城屯田,派兵永驻;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运用军事外交双重手段,迫使俄国接受中国的谈判建议;签订《尼布楚条约》,肯定两江一岛是中国领土,维护边界稳定和国家主权。 侧重分析②:政治:中国:加强封建君主专制;西方: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经济:中国: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西方:工业革命开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解析】(1)实践: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华盛顿的主要事迹即可。 (2)贡献:根据“他启动了康乾盛世之门”得出康乾盛世的开启者。 侧重分析①:从维护国家主权的角度予以阐述,结合所学,在黑龙江两岸筑城屯田,派兵永驻;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运用军事外交双重手段,迫使俄国接受中国的谈判建议;签订《尼布楚条约》,维护边界稳定和国家主权。 侧重分析②:结合18世纪中西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予以说明。政治:中国:加强封建君主专制;西方: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经济:中国: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西方:工业革命开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34. 【加试题】博物馆是人类与艺术之间展开对话的地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61年,美第奇家族决定为共和国的市政司法机构盖楼。二十年后,该家族将楼的最高层设为精湛艺术画廊的场所,即乌菲齐博物馆。之后不断扩充。据说拿破仑远征意大利时看了博物馆,赞叹不已。1737年,美第奇家族势力衰微,共和国政权易手。家族在转交博物馆艺术遗产时约定:艺术作品必须服务于“公共利益”。这一约定流传至今。 ——引自【意大利】艾莱娜·吉纳耐斯奇《佛罗伦萨:乌菲齐画廊》 材料二法国卢浮宫始建于13世纪初。历史上为卢浮宫大大加上艺术砝码的是拿破仑。他统治期间曾发生过几千吨艺术品运到巴黎的盛况,其中506件艺术品是从意大利掳掠来的。今天的卢浮宫里共有四十多万件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珍宝。最大的展馆绘画馆,收藏着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等名画。朱自清曾说:巴黎人的身上大概都长着一两根雅骨吧。还有人说在卢浮宫“不管你看多少,都可以肯定它们是无与伦比的,它们会唤起你身上蕴藏的对美的渴望和追求,激发你对创造的认识和对幸福的理解。” ——摘编自【美】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等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美第奇家族能打造乌菲齐博物馆的主要条件,并用一句话概括乌菲齐博物馆的历史地位。 (2)有人认为,博物馆的历史曾交织着人类的文明与野蛮。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拿破仑是如何为卢浮宫“大大加上艺术砝码”的。综合材料一、二,指出博物馆对人类文明的意义。 【答案】(1)条件: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兴盛;美第奇家族把持佛罗伦萨共和国的实权;家族非常富有;家族热衷于资助文化艺术。地位:是欧洲乃至世界的艺术宝库。 (2)如何:对外扩张雄霸欧洲;掳掠各国艺术珍品。 意义:保护与宣传文化艺术;见证人类文明;陶冶人文精神。 【解析】(1)条件:根据“1561年”,结合所学可知,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兴盛;根据“美第奇家族决定为共和国的市政司法机构盖楼”得出美第奇家族把持佛罗伦萨共和国的实权,家族非常富有;根据“该家族将楼的最高层设为精湛艺术画廊的场所”得出家族热衷于资助文化艺术。地位:根据“拿破仑远征意大利时看了博物馆,赞叹不已”说明乌菲齐博物馆是欧洲乃至世界的艺术宝库。 (2)如何:根据“几千吨艺术品运到巴黎的盛况,其中506件艺术品是从意大利掳掠来的”得出对外扩张雄霸欧洲;掳掠各国艺术珍品。 意义: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博物馆具有保护、宣传文化艺术,见证人类文明的作用;根据“它们会唤起你身上蕴藏的对美的渴望和追求,激发你对创造的认识和对幸福的理解”概括得出陶冶人文精神的作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