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发布 |
- 37.5 KB |
- 3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高考历史专题辅导《选修1、选修2、选修3专题复习》+高考热点专练(含答案)
部编版高考历史专题辅导 《选修 1、选修 2、选修 3 专题复习》+高考热点专练(含答案) 专题八 选修 1、2、3 专题复习辅导(附参考答案) (包括《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考情分析】 ◆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这部分是选修模块中重要的内容,高考考查的重点集中在北魏孝文帝改革、戊戌变法、梭伦改革 和日本明治维新等专题。 2.随着高考选考试题命制技术逐步成熟,高考命题逐渐由考查单个改革向综合考查多个改革的方向 发展。如:山东高考曾经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的比较;宁夏卷曾经将中国戊戌变法、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 彼得一世改革综合起来考查。 3.从考查的内容看,高考侧重于探究改革的成败得失,分析成败的原因。这对于我们在当今的改革 开放中形成正确的态度有巨大的现实意义,这是高考命题考查的主要价值所在。 ◆选修 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法国建立共和制的曲折历程》和《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是高考命题考查的重 点。 2.受选考内容的限制,高考对本模块的考查主要以材料解析题、问答题为主。分值固定。 3.本模块知识与当今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联系密切,高考试题均以此作为命题的切入点,考查社会 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异同点,培养学生辨析历史概念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高考考查本模块主要集中在两次世界大战以及二战后的国际关系格局的调整上,尤其是国际联盟 和联合国、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等。 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是高考考查的主要内容,反思战争、追求和平是高考试题 命题的主题价值所在。 3.高考命题与时政热点联系密切,如中东问题、朝鲜半岛问题、联合国的作用、伊拉克局势等。 【知识交汇】 一、比较商鞅变法与梭伦改革的异同 1.相同:①两次改革都有富国强兵的目的。②两次改革都涉及了对权贵利益的限制;商鞅变法主张 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梭伦改革主张按财产划分等级,打击旧贵族的特权。③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 国力强盛。 2.不同:①两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梭伦改革处于奴隶制度的上升时期,其改革加强了奴隶主贵 族的统治;商鞅变法处于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时期,改革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确立起封建制度。 ②两者的性质不同。梭伦改革是一次奴隶主阶级的缓和社会矛盾的变革;商鞅变法是一场新兴地主阶级为 发展封建经济而进行的除旧布新的社会改革。③两次改革的特点不同。梭伦改革为平衡各阶级、阶层利益, 有着调和、折中的特点;商鞅变法坚决打击奴隶主旧贵族势力,改革较为彻底,是一次促使奴隶制向封建 制转型的变革。④两次改革的结果与影响不同。梭伦改革不但没有缓和社会矛盾,反而激起了旧贵族的强 烈反对,但却为雅典走上民主政治道路奠定了基础。商鞅变法成功了,确立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制度,为 秦国灭掉东方六国,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二、比较王安石变法和商鞅变法的异同 1.相同点:①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 ②变法都得到了王权的支持。 ③变法内容触动了旧势 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 ④变法者的个人命运基本相同。 ⑤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出了调整。 2.不同点:①背景不同:商鞅变法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王安石变法则发生在北宋中 期统治危机四伏时。②根本目的不同,商鞅变法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王安石变法则是为 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③性质不同: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王安石变法则是 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 三、比较商鞅变法与孝文帝改革的异同点 1.相同点:①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②都促进了政权的封建化。③都遇到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阻 碍。④结果都取得了成功。 2.不同点:①侧重点不同:商鞅变法侧重于富国强兵;而北魏孝文帝改革侧重于制度的更新、迁都 和移风易俗。②目的不同:商鞅变法是为了实现富国强兵以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北魏孝文帝改革 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改变鲜卑族的落后状态。 四、比较加尔文和路德两大新教教义的异同。 1.相同点:①强调《圣经》的地位;②主张信仰得救。 2.不同点:加尔文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即人的得救与否完全由上帝预定,人的意志无法改变; 人在现世的成功与失败就是得救与否的标志。这种主张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的作用,鼓舞了新 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所以说该教义更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更为激进。正如恩格斯所言:“加尔 文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的分子的要求。” 五、比较马丁·路德教一加尔文教的异同 1.相同点:①强调《圣经》的地位。②主张信仰得救。 2.不同点:①加尔文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即人的得救与否完全由上帝预定,人的意志无法改 变;人在现世的成功与失败就是得救与否的标志。②加尔文教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的作用,鼓 舞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所以说该教义更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更为激进。 六、比较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俄国农奴制改革 1.相同点:①背景:都是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改革前国家都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②领导者: 改革都是由封建统治阶级主持的。③结果: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④阻 力:都受到来自旧势力的强大阻力。 2.不同点:①性质:阿里改革并没有改变生产关系,所以其性质为封建性质的改革;农奴制改革废 除了农奴制,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其性质是资本主义的改革。②结果:阿里改革失败;农奴制改革 取得了成功。 七、俄国农奴制改革同明治维新的比较 1.相同之处:①所处时代:都发生在 19 世纪 60 年代。②国内背景: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 展,俄国为农奴制,日本为幕府统治。③方式:都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④主观目的相同:都存在、 保留和维护了君主及其统治。⑤客观效果: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都促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 路,都是本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⑥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⑦结果:都成功了,但都保留了不 少的封建残余且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尤其是对中国的侵略扩张。 2.不同之处:①面临的国际环境:俄国没有遭受外国的侵略,日本则受到了外国的侵略。②清除障 碍的激烈程度:日本要激烈一些,爆发了推翻幕府的武装斗争。③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日本明治维新的影 响广泛而深刻,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成为亚洲经济、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俄国改革 不彻底,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八、分析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 1.国际环境:①日本:当时列强仍处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以打开市场、倾销商品为主要目的, 且列强在亚洲正集中主要精力侵略中国。②中国:19 世纪末,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成为垄断资本主义, 列强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输出资本、瓜分世界的要求日益增长,在中国,列强掀起了瓜分狂潮,不会 允许中国走上自强之路。 2.国内环境:①日本: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资本主义发展相对充分。②中国:封建专制统治达 到顶峰、顽固势力异常强大,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发展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3.思想文化:①日本:知识分子容易吸收外国的新思想、新文化,西方学说普及早。②中国:儒家 传统思想文化根深蒂固,不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4.领导力量:①日本:倒幕派掌握实权,得到人民的拥护,部分大名支持,建立倒幕基地。②中国: 维新派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不敢发动群众,力量弱小。 5.改革途径:①日本:先有自下而上的倒幕运动,成立了明治新政府,再有自上而下的改革,阻力 较小。②中国:维新派依靠无实权的光绪皇帝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顽固保守势力强大。 6.改革措施:①日本:全面、系统,既体现了发展资本主义、实行民主宪政的精神,又充分考虑到 了日本的具体国情。②中国:虽然也有政治、经济、文教、军事方面的内容,但由于维新派的妥协退让, 缺少民主宪政精神。且一些措施操之过急、全面出击,便利了顽固派的反扑。加之地方督抚持观望态度或 阳奉阴违,变法法令实际上成为一纸空文。 九、20 世纪 50~80 年代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三次高潮、四种模式 1.三次高潮:第一次以50年代初南斯拉夫开始的体制改革为开端,有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苏联的改 革,1956年波兹南事件、匈牙利事件以后波兰、匈牙利的改革,1957年苏联对工业和建筑业进行改组的尝 试。这些改革除了南斯拉夫的外,都未涉及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主要弊端,因而未能对旧体制进行根本改 革。第二次发生在60年代初期,有苏联、东欧国家卷入.主要特点是围绕改进经济管理的手段和方法,要 求提高经济效益而展开。这次改革仍然没有涉及旧体制本身的弊端。由于苏联出兵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改 革受到严重挫折,第三次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了广泛的、全面的改革高潮。中国 是这次改革的先行者,代表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正确方向,它完全突破了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形成了有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次改革的特点:一是世界性的,改革范围由以往几国扩大到大多数社会主义国 家;二是各国改革是全方位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的改革一起上;三是深刻性,改革触及旧 体制的弊端及其理论基础,并在新的理论体系和对社会主义认识上有许多突破。 2.四种模式 ①中国:先经济体制改革后政治体制改革的渐进改革之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且取得巨大成就。 ②苏联: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基本框架内进行改革的苏联体制。后来进行激进改革,导致了 苏联解体。 ③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理论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后因进行激进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而向资本主 义社会转变。 ④实行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匈牙利模式。后因摆脱苏联控制进行激进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 而倒向资本主义社会。 十、为什么西欧早期的反封建斗争采取了宗教“异端”的形式? (1)是由天主教大一统的神权统治格局决定的。在当时,天主教神权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也是支 配着各国封建政治的重要权力,还是垄断了整个思想文化与教育的意识形态。人们思想和行动都受到天主 教会的严格控制,新兴资产阶级还找不到更为先进的思想武器来批判封建主义同时,为了将具有浓厚宗教 信仰的民众发动起来,也需要为这一斗争披上神圣的宗教外衣。 (2)当时欧洲资本主义还不很发达,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他们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在 反封建斗争中,他们不得不借用宗教的力量,无力通过大规模的革命手段实现自己的愿望 (3)是由新教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加尔文教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主张建立民主的教会,这些思想 和资产阶级早期的反封建思想相吻合,因而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十一、比较加尔文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的异同 相同:都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不同之处是:(1)路德的神学关怀中人是出发点和目的,而加尔文的神学思想上帝是一切的出发点 和目的。(2)路德宣称教徒“因信称义”,十分强调在精神领域里个人信仰在获救中的决定性作用,而 加尔文也宣称 “先定说”,认为上帝预先的拣选才真正是决定一切的基础。(3)路德使人的精神被赋予 了神圣性。加尔文则使得现实的经济活动也获得了神圣性。(4)加尔文的主张更为激进,其更激进之处 表现在建立民主教会和严厉排斥异己,以及主张国家的民主化与共和化上。加尔文的主张更适应了资产阶 级激进派的要求,影响到欧洲的大部分地区,特别对法国和英国的历史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十二、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区别 相同点:(1)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相同,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 历史年代;(2)它们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3)两者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 料,人文主义者借助的是古典文化,马丁·路德从《罗马书》中采用“因信称义”信条并将之引申为“唯 信称义”;(4)两个运动在与统治者的关系上也是相似的,人文主义者需要教皇、国王、贵族和富商的 庇护;宗教改革与统治者关系更是紧密,马丁·路德就是得到萨克森选侯的保护,英国的宗教改革更是在 亨利八世的领导下展开的。 以上这些相同点说明两者之间存在顺向关系,它们在同一时代的社会矛盾推动下,互为条件、互相影 响地发展起来。 不同点:(1)在人的问题上,前者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而后者却强调神的伟大、人的渺小,一切 以神为中心;(2)在信仰与宗教宽容的问题上文艺复兴是一个信仰与思想自由的运动,一开始就容忍了 异教文化,而宗教改革不是一个为了自由的运动,各种形式的新教派,几乎都以另一个权威来取代教皇的 权威;(3)从核心内容上看: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宣扬资产阶级人文主义世界观,肯定人性,反对神 权,以把人从神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为最终目的;宗教改革中,马丁·路德和加尔文主张“信仰得救”和简 化宗教仪式,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新教,但最终还承认神的存在。(4)从形式上看:文艺复兴是在“复 兴”古典文化的形式下,宣扬资产阶级世界观;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是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 的一场反封建的社会运动。(5)从实质和影响看: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革命, 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不仅是思想领域内的反封建斗争,更是在宗教外衣 下的新兴资产阶级反对以罗马天主教会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运动,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开辟了道 路。 十三、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1.改革的定义: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 的强大动力。因此,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2.改革的分类 (1)从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 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2)从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3)从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①奴隶 社会的改革: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②封建性质的改 革:有确立封建制度的改革,如:魏文侯变法、商鞅变法;有挽救危机、自我完善的改革,如:外国的彼 得一世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中国的王安石变法和洋务运动;有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兼 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的性质)的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革;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如:思想文 化领域的改革——欧洲的宗教改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如: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 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有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的改革,如:美国罗斯福新政。④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如: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改革和中国的改革开放。 3.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统治者对即定制度所进行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 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4.改革的原因 人类社会从来没有施之百代而不变的制度。一切制度都是统治者为了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而设计的行 为规范,随着时代的变化,再合理的制度也会出现问题。当这些缺陷造成很大社会影响、动摇统治秩序的 时候,当政者可能自觉或被动地实行改革。总的来讲,历史上的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 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①旧的 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③统治阶级面临统治危机,为 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 展;⑤民族危机严重。 5.改革的过程 不否定过去则改革无从开始,彻底否定过去则社会进入巨大的不确定状态,其结果必定是每人追求短 期利益,社会动荡,生产下降,所以改革的根本性难题是如何在否定过去和保持连续性之间维持平衡。 6.改革的结果 ①成功:特殊的改革阶段转变成不间断的调整,即建立一种新制度,它能自我调整,释放出社会内的 压力;②失败:改革导致新的利益矛盾激化,或压力的释放速度太慢,社会内部矛盾加剧,最后改革转化 为革命;③改革停留在表面层次,不愿触及较长期的利益关系,以致不断改变策略。改革成为时断时续, 时而前进,时而倒退的胶着状态,这种状态可以维持很长时期,直到新的契机出现,从而转入成功或变为 失败。 7.改革成败的原因 (1)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 本原因。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 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 的政治魄力。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注意: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即改革达到 了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改革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 的改革。 (2)成功的改革 ①外国:梭伦改革、宗教改革、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②中国: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改革开放。 ③失败的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苏联和东欧改革、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戊戌变 法等。 8.从改革成败中得到的规律性认识或启示 ①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 敢于改革。 ②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习性,不会一帆风顺, 这就需要在勇于改革的同时,要具备坚决的斗争精神。要坚信新事物一定能够战胜旧事物。 ③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 ⑤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的经验教训,我们要从中获取启示。 ⑥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要积极支持改革,并投身到改革中去,合力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 9.评价改革的标准 对于历史上的改革和变法的评价要坚持如下标准:①坚持社会发展的标准。②坚持历史的标准。③以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坚持阶级斗争的观点。④重视历史发展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⑤注意主观 动机与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⑥改革的成败不能以改革者个人的结局来作判断,而应视改革的积极作用是 否得以维持。⑦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是改革的目的与改革本身所达到的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即改 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⑧要把各种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应该首先分析当时的 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它对社会历史发展到底 起了什么作用。据此,对改革作出基本的肯定或否定。⑨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 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 10.中国封建王朝地主阶级改革成败规律 王朝初期改革容易成功,王朝中后期改革大多失败。这主要是因为:①王朝初期:新王朝建立决定了 统治阶级必须恢复并发展经济,部分调整生产关系,这为新王朝的改革减少了阻力;王朝初期,统治者能 吸取前代灭亡教训,大力调整统治政策,这种改革符合当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政治集团的共同要求;王 朝初期的改革有强大的王权作保障中后期:统治阶级内部保守势力强大,既得利益者不愿改革;在维护封 建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某些政策调整和利益再分配的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制度和旧势力的顽强抵抗。 11.改革的艰巨性和多样性 所有改革无一例外都是在新旧势力激烈冲突和斗争的背景下展开,改革过程中,陈旧观念受到猛烈冲 击,旧势力的利益受到影响,新旧势力之间的矛盾冲突甚至会演变成生死较量,改革者必须以大无畏的勇 气战胜困难,才能完成改革。改革也具有多样性,历史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改革,改革者要实现预期目的, 只有根据不同的国情和当时的历史实际。实事求是地制定合理的改革方案,采取适宜的方法进行改革。 十四、比较霍布斯、洛克、孟德斯鸠、卢梭的自然法异同 古典自然法学派代表人认为,人类在组成国家以前生活在自然状态中,受体现人的理性的自然法的支 配,以后根据理性要求,订立契约,成立国家。对于人类在自然状态下如何生活,为什么要订立契约,契 约的当事人是谁,契约内容如何,在成立国家后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以及实在法与自然法的关系,他们又众 说纷纭;特别是在政治上,他们虽然都以自然法学说为依据,却各自得出了十分不同的结论。 霍布斯:思想重心是国家主义的法律思想。希望英国建立强大的王权,平息内乱,管理国家政治,促 进经济。因其担心内乱,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国家发展联系在一起。主要强调遵守诺言,遵守契约。人 们签订契约,将所有权利拿出来交给第三者,只留生存权利。国家是法律产生的前提,有了国家就有了统 治者与被治者,法律是体现主权者意志的命令。 洛克:代表资产阶级,他是自由主义的法律思想家,最重视财产权。是近代的自由主义思想的鼻祖, 主要著作《政府论》。他认为人人都是自由的,人人都可用自己的想法决定自己的行为,人人平等,任何 人没有多余其他的权利,一切权利和管辖都是相互的,任何人不得侵犯他人的自由而和财产。维护人们的 财产权,洛克还提出了分权理论,认为分权是最有效的保护人们的财产、自由。 孟德斯鸠,代表资产阶级,反对君主制,提倡三权分立自由主义,强调政治自由、法制分权。他认为 自然法是永恒存在的,先于人定法,强调三权分立与制衡。权利不能再少数人手里,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 易乱用权利主张不分权就不自由。法是自然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在人类中就是一种理性的秩序。 卢梭,代表小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人士,特别重视自由权。18 世纪著名的启蒙冬云思想家。以 人民主权为核心的小资产阶级理论点燃了法国大革命。主权在民,主权在本质上是由公意构成的,而公意 就是人民的意志,是人们全体成员经常的意志。当人们服从主权时,仅仅是服从自己的意志。卢梭认为公 益从内在形式而言是主权,从外在形式而言是法律。 十五、近代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法律、宣言比较 名称 《权利法案》(1689 年,英国) 《独立宣言》(1776 年,美国) 《人权宣言》(1789 年,法国) 背景 英国完成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 义的发展;资产阶级、新贵族的 壮大。 启蒙思想的传播;民族民主意识的觉 醒;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 波旁王朝专制统治的腐朽;法 国国内矛盾的激化;启蒙运动 的兴起和发展。 目的 限制王权,提高议会权利 为北美独立提供合法的理论依据 为了确定宪法基本的政治原则 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性质;民族解放,反对 殖民统治的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性质 内容 法律高于王权; 从立法、财政、军事等方面限制 国王的权力; 确立议会在选举、辩论等方面的 权力 表述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的思想; 列举英国的殖民暴行; 正式宣布美国的独立 宣称人生而自由与平等;规定 资产阶级法制原则;提出“主 权在民”的原则;高度重视和 保障人的自由 基本思想(原 则) “限制王权、议会权利至上”原 则 “天赋人权”“人民主权”思想 “天赋人权”“最高权力属于 人民”,自由,法律平等原则。 评价 极大的限制了国王的权利,提高 了议会的作用,强调了“议会至 上”的宪法原则,它的颁布标志 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框架 形成了。 继承了启蒙思想家的天赋人权等思 想;第一次以国家的名义把天赋人权 载入法律文献,开辟了美国民主化道 路,对法国大革命产程了积极影响。 局限性:真正实施“主权在民”的人 只是拥有一定财产的白人男性,穷人, 妇女,黑奴被排除在外 体现了启蒙思想的精华;是资 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纲领性文 献;但具有阶级和历史的局限 性。 局限性:它所规定的平等是建 立在财产不平基础上的平等, 是用来代替旧的封建等级制的 新的不平等。(以财产的不平 等代替出身的不平等) 十六、法国启蒙思想家从英国早期启蒙思想家那里继承那些主张?又有怎样的发展? 1.继承:(1)宗教问题:反宗教(霍布斯、伏尔泰)。 (2)国家起源:否认君权神授、社会契约(霍布斯、洛克、卢梭) (3)国家政权:分权学说(洛克、卢梭) 2.发展 (1)分权学说:洛克——孟德斯鸠(三权分立)。 (2)社会契约论:霍布斯——卢梭(人民主权说) ①美国 1776 年《独立宣言》,传播了启蒙思想家自由、平等、民主的精神;1787 年美国根据三权分立 学说确立了共和政体,实践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 ②在法国,1789 年爆发了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革命,法国人民在先哲的思想影响下,推翻了封建专制 制度。 ③孟德斯鸠的学说对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也发生过影响。1904—1909 年,严复将《论法的精神》一书, 以《法意》为名译成中文出版。孟德斯鸠的学说对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912 年南京 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对于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民主共和的观念具有重要的 历史意义。 十七、对比英国《权利法案》和美国 1787 年宪法的异同 1.相同点:两者都是政治势力妥协的产物。《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势力的妥协; 美国《1787 年宪法》则是大、小州之间以及蓄奴州与非蓄奴州之间的妥协。两者都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 度,都实行资产阶级议会政治。两者都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都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人民一定的民主 权利,体现了一定程度的民主性与进步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 2.不同点:英国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证。但反封建不够彻底, 存在一定程度的保守性。《1787 年宪法》规定美国为联邦制国家,确立了美国的共和政体。它受到启蒙思 想的影响,明显体现了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的特点。但允许奴隶制存在,不承认广大黑人和印第 安人具有同白人相等的权利。 十八、康梁维新思想与孙中山民主思想之异同 1.相同点:都主张挽救民族危亡,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地位;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近 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 2.不同点: (1)政体不同:康梁主张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孙中山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2)手段或道路不同:康梁主张实行变法,走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孙中山主张暴力推翻清政府,走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道路。 (3)作用不同:康梁维新思想的传播,促进了人民的觉醒,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形成近代中国第 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孙中山民主思想的传播,指导了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 十九、英国、法国、美国、中国四国政体比较表 英国 法国 美国 中国 不 同 点 政 体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半总统半议会制民 主共和制 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 议 会 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 机关,是国家行政权力 的最高来源 议会只是立法机关, 对政府的监督虽有 弹劾和倒阁权,但受 较多限制 议会负责立法,独立行使 立法权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 关,有立法权、监督权、任免权 和决定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是我国立法机关 政 府 及 首 脑 作为政府的内阁由议 会产生,对议会负责。 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领 袖担任,是国家权力中 心 政府由议会多数党 派联合组建。总理与 总统分享行政权力 政府由总统组建,独立行 使行政权,负责法律的实 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 也是政府首脑。 我国政府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 责,受人大监督。政府首脑是国 务院总理。 国 家 元 首 作为国家元首的君主 是世袭而来的,职权多 是礼仪性的 总统由选民直接选 出,权力很大,但受 到议会和总理的较 多限制 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既 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 脑,独揽行政权,由他组 建政府,是整个国家的权 国家主席是由全国人大选举产 生,和全国人大及常委会结合集 体行使权力。 力中心 政 党 制 度 两党制,政党上台执政 的关键是夺取议会选 举的胜利。由议会多数 党组阁。 多党制,往往是多党 联合组成多党联合 政府。“左右共治” 是其独特的现象 两党制,政党上台执政的 关键是夺取总统大选的胜 利。议会多数党不一定是 执政党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制度。中共是执政党,民主党派 是参政党,二者是共同致力于现 代化建设的亲密友党。 相 同 点 ①政体与国体的关系:三国的政体都是属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形式,三国的政 权都是资产阶级专政,执政的根本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为资产阶级服务。 ②执政党的性质和作用:三国执政党的阶级性质相同,都体现了资产阶级专政的 国家性质,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③国家权力运行方式:三国都采用三权分立制度,权力机关的变化趋势相近,都 出现了议会权力萎缩、行政权力加强的趋势 ④现状:就维护资产阶级利益而言,三国的政体都渐趋成熟,但它们都同样面临 着困扰,存在着弊端,这是无法通过调节政体而从根本上加以解决的 ①政体与国体:我国的政体属于 社会主义国家的统治形式,是人 民民主专政,执政的根本目的是 维护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根本 利益。 ②执政党:中共是中国工人阶级、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国家权力运行方式:实行民主 集中制原则。 ④人代会制度有强大生命 二十、比较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异同 1.相同:(1)原因相同: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都是为了掌握政权,为发展资本主义而进行革命。 (2)领导阶级:三国的革命都由资产阶级领导。 (3)革命动力:人民群众在三国革命中都起了推动作用。 (4)结果相同:三国的资产阶级都取得胜利,掌握了政权,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欧美各国 革命都有很大影响。 2.不同点: (1)原因不完全相同:英国革命为了要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美国革命是为了推翻英国的 殖民统治;法国革命是要推翻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 (2)领导阶级不完全相同:除了资产阶级领导革命以外,英国还有新贵族;美国还有南方种植园奴 隶主阶级;法国还有自由派贵族参加对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 (3)特点:英国是建立了由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共同执政的君主立宪制度;美国独立战争不仅是资产 阶级革命,也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法国革命则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的、最彻底的、最典型的资产 阶级革命。 (4)意义不同:英国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开辟了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是世界 近代史的开端;美国摧毁了英国殖民枷锁,赢得国家独立;法国扫荡了国内的封建势力,动摇了欧洲其他 国家封建制度的基础。 二十一、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与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反封建方面的比较 1.相同点:①都利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反对封建主义,用资产阶级的政治体制取代封建专制; ②都侧重于介绍、宣传政治主张,对封建思想没响进行彻底批判。 2.不同点:①维新思想是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在维护孔子的名义下,批 判封建的因循守旧思想;等命派则直接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为思想武器, 宣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②在对待清政府的态度上,维新变法思想要求维护清朝的统治,改变的只是 专制主义;而民主革命思想则不仅是要改变封建主义而且还要推翻清王朝统治。③在斗争方式和具体目标 上有差别:维新变法思想用改良的方式建立君主立宪政体;而民主革命思想则是用暴力革命的方式建立资 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二十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及历史作用 1.内容:宣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临时 约法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制度,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2.作用:它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宣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是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 性质的宪法,由此确立了民主共和的代议制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权分立 的政治体制,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它带有鲜明的革命性和民主性。其中,参议院有权弹劾临 时大总统的规定,内阁制中内阁总理对于临时大总统权力的制约规定等等,均明显具有维护共和制度的色 彩和限制袁世凯专制独裁的目的。但是,这部宪法后来没有发挥制定者设想的那种作用,窃取临时大总统 职位的袁世凯,为实现其独裁统治,两年以后便废除了这部宪法。 二十三、抗战胜利前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主斗争的主要史实 1.1940 年 3 月,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实行普选制。“三三制”政权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三三制”政权团结了各抗日阶级、阶层,争取了中间力量,孤立了顽固势力, 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1945 年 10 月 10 日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确定了坚决避免内战,建设民主国家的原则。重庆 谈判的主要成果是迫使国民政府承认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这样,再要发动内战者,就在政治上陷于被 动了。 3.1946 年 1 月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协议,又一次确立了《和平建国纲领》, 有利于实施民主政治与和平建国。政协决议在许多方面反映了人民的和民主党派的意愿,冲破了蒋介石的 独裁统治。 4.1949 年 9 月 21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在北平召开。大会的主要议题是讨论新中 国的成立问题。会议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 质,还规定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政策的总原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的组织形式。 5.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建立,使中国历史进入从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二十四、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的主要异同比较 1.相同点:(1)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2)都是国际性的工人组织,马克思,恩格斯都 进行了领导和指导,都对工人运动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3)国际工人运动在经历低潮后,走向高潮的重要 表现。(4)内部都经历尖锐的矛盾和斗争。 2.不同点:(1)由各国工人团体组成.在英国伦敦成立,当时的英国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心。第二 国际由欧美各国工人政党和组织组成.在法国巴黎成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心正从法国移到德国。(2)第 一国际有统一的领导机构,是各国工人团体的上级组织.第二国际是松散的形式,不是各国党的上级组织, 它通过历次代表大会的决议,给各国党指出行动方向。(3)第一国际活动范围仅限于欧洲;第二国际扩大到 欧美国家。(4)第一国际成立前夕,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社会矛盾更加激化。第二国 际是在资本主义处于相对稳定发展时期进行活动的。(5)第一国际时期,工人运动往往以暴力形式出现;第 二国际时期的工人运动主要从事合法斗争。(6)第一国际更注重政治斗争,使工人“做好向资本进行革命 进攻的准备”。第二国际在进行政治斗争的同时更注重经济利益的斗争。 二十五、英国宪章运动 1.早期工人运动兴起的原因与条件 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的开展,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人阶级经历深重苦难,纷纷起 来反抗。 2.19 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和德意志西里西亚 纺织工人起义。 3.英国宪章运动 (1)原因:根本原因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具体原因是一 是 1832 年的议会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利,但无产阶级被排斥在外;另外一方面是工人阶 级身受压迫,为争取改善生活条件和争取民主自由权利而起来斗争。 (2)领导机构和行动纲领:伦敦工人协会成为领导机构,《人民宪章》是行动纲领。 (3)过程(分三个阶段):1836—1839 年为第一阶段,事件有:1836 年组织协会,开展合法斗争; 1837 年起草《人民宪章》;1839 年宪章派召开全国代表大会,提交请愿书。1840—1842 年为第二阶段, 事件有:1840 年在曼彻斯特成立“全国宪章协会”;同时宪章派发起抗议和营救活动,使被逮捕的宪章派 领袖相继获救,宪章运动重新活跃起来;1842 年宪章派向议会提交新的请愿书,表明宪章派已经与资产阶 级激进派划清了界限,宪章运动已发展成独立的工人阶级政治运动;新请愿书再次遭到否决,激起了工人 阶级的强烈抗议,罢工浪潮席卷全国。1848—19 世纪 50 年代末为第三阶段,事件有:1848 年,受法国二 月革命影响,开展大规模群众集会;宪章派再次提交请愿书;宪章派最后分裂。 (4)反映早期工人运动的特点:自发斗争、暴力斗争、以政治斗争为主。 (5)意义:世界历史上工人阶级第一次独立争取普选权利的全国性政治运动。列宁评价:“世界上 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对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产生重大影响;对欧 洲工人运动产生积极影响,推动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标志着英国无产阶级作为独立力量登上政 治舞台。 二十六、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比较表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起止时 间 及标志 开始:1640 议会召开 结束:1688 年光荣革命 开始:1775 来克星顿枪声 结束:1783 年英国承认美国独 立 开始:1789 年攻占巴士底狱 高潮过去:1794 年雅各宾派专政结 束 根本原 因 资本主义发展受到封建专制统 治的严重阻碍 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受到英国殖 民统治的阻碍 资本主义发展受到封建专制统治的 严重阻碍 导火线 苏格兰人民起义 任务 推翻封建专制,发展资本主义 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实现民族 独立,发展资本主义 推翻封建专制,发展资本主义 领导阶 级 及代表 人物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克伦威尔 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华盛顿)资产阶级 经过 1.开始标志:1640 年议会重新召 开;2.内战:克伦威尔领导议会 军;3.1649,处死查理一世;建 立共和国,4.克伦威尔军事独裁 统治;5.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6.1688 年“光荣革命”——结束。 1、开始标志:1775 来克星顿枪 声 2、建军:1775 第二届大陆 会议,建大陆军,华盛顿总司令 3、建国:1776.7.4《独立宣言》 —美国(国庆日)4、转折:1777 萨拉托加大捷 5、胜利:1781 英军投降 6.独立:1783 英国承 认美国独立。 1.开始标志:1789 年 7 月 14 日巴黎 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国庆)2、1789 《人权宣言》3、推翻封建专制,成 立共和国,处死路易十六 4、雅各宾 派专政把革命推向高潮,使之成为 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5、1794 年“热 月政变” 推翻雅各宾派专政,革命 结束。 巩固:拿破仑帝国:1、上台—1799 “雾月政变”;2、内外措施:对内 改革;对外战争(前期正义—巩固 革命成果、打击封建势力;后期侵 略、掠夺、争霸—灭亡。)3、灭亡: 1814 年滑铁卢决战。 重要文 献 1689《权利法案》(议会通过 目的:限制王权。内容:确定议 会为最高权利机关;国王征税须 经议会同意。意义:限制了王权, 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政权 1776. 7. 4《独立宣言》(大 陆会议发表) 内容:自由、民主、平等;2宣 告北美 13 州独立,标志美国诞 生—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 权宣言” 1.1789《人权宣言》(制宪会议通 过) 内容:自由、平等、主权在民、;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影响:成 为革命纲领,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 和封建等级制度的要求。 2.《法国民法典》──维护资产阶 级利益。 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 既是资产阶级革命,又是民族 解放运动 资产阶级革命 结果 建立君主立宪制 建立联邦制的共和国 建立共和制 特点 建立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统治 既是资产阶级革命,又是民族 解放运动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最彻底 最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 影响 1.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确立了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地位, 并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 道路。2.英资产阶级革命的胜 利,宣告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诞 生,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运 动的发展。 既是民族解放运动又是资产阶 级革命。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 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建立 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促进 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欧 洲和拉丁美洲革命起了推动作 用。 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 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传播了资 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震撼了欧洲 大陆的封建秩序,对世界历史的发 展产 二十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及瓦解 1919 年初,以英、美、法、意、日等国为首的战胜在在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召开和会,会议签订了《凡 尔赛和约》(对德和约)和对奥地利、保加利亚、土耳其、匈牙利等战败国的和约,这些和约统称为“巴 黎和约”。这构成了一战后帝国主义在西方欧洲、中东、北非等地区新的统治秩序,称为“凡尔赛体系”。 1921~1922 年,以美国为首的九个国家在华盛顿召开会议,企图解决美日在亚太和中国争夺中的矛盾、美 日英三国在海军军备竞赛中的矛盾。结果签订了《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这构成了一战 后帝国主义在东方远东、太平洋地区新的统治秩序,称为“华盛顿体系”。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 体系以西方资本主义大国实力为基础,确立了一战后帝国主义在东西方世界新的统治秩序,并通过英 法控制的国际联盟来维系这一体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体系留下了德国赔款问题和欧洲安全问题,由 于体系是建立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和宰割战败国基础上的,包含着战胜国之间、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帝 国主义与社会主义苏俄之间、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因此处于极不稳固状态,必将走向 崩溃和瓦解。 1920~1922 年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民族解放战争获得胜利,1923 年土耳其与协约国签订的《洛桑和 约》,以凡尔赛体系之一的《色佛尔条约》为突破口第一次打开了体系的大门。一战后,德国借口无力偿 还赔款,要求延期支付;英美接受了法国的请求,但法国联合比利时于 1923 年出兵占领了德国的工业区 鲁尔;但法国不但没有得到应得的赔款,相反却支付了大量大军事占领费,酿成鲁尔危机;于是赔款问题 的主动权由法国手中转移到英美、尤其是美国手中;1924 年,美国出台德国赔款计划即“道威斯计划”; 计划实施后,美元充斥欧洲市场,德国从美国取得贷款,经济复苏;然后偿还英法的赔款,英法将德国大 赔款偿还战争时所欠的美国的债务。于是,美国的金元不仅恢复了欧洲的经济,而且操纵了欧洲的经济市 场;1929 年德国重新成为欧洲经济大国,为德国政治上重新走进大国行列并进一步摆脱《凡尔赛和约》的 束缚奠定了基础。1925 年,英法意等七国在瑞士洛伽诺召开会议,商讨解决欧洲安全问题,最终签订了《洛 迦诺公约》;公约使德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并取得了国联行政院常任理事的席位,是协约国在欧洲安 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的一次较大调整。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德国法西斯专政得 以建立;1933 年,德国退出国联;1935 年,德国大力扩展陆军,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1936 年,德军 开进莱茵河非军事区,进一步践踏《凡尔赛和约》;1938 年,德国吞并奥地利,迈出了扩张的第一步;1938 年 9 月吞并捷克的苏台德地区,1939 年 3 月完全吞并捷克,使德国在军事上处于极其有利的地位;1939 年 9 月,德国突袭波兰,“凡尔赛体系”崩溃。 1931 年 9 月,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首次打破了华盛顿体系对日本的约束;1935 年的“华北事 变”,是日本继续朝着破坏华盛顿体系迈进的重大步骤;1936 年的“二二六”兵变和广田弘毅上台,世界 大战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1937 年 7 月的“七七”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表明日本已经突破了体 系规定的列强应该在中国遵循的原则;1941 年 12 月 7 日,日本制造“珍珠港事件”,标志着“华盛顿体系” 最终瓦解。 二十八、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比较 1.相同点:①都是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的。②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的基 本原则重新瓜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体系。③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其内容体现了大战前后 各大国力量对比的消长变化,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④都随着各国力量的消长而瓦解、破坏。 2.不同点: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体现了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大国的意志;而雅尔塔体系体现了美苏 两个大国的意志。②前者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而后者则是资本主义大国同社会主义大国的暂 时妥协。③前者是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后者则超出了欧洲的范围,反映了欧洲地位的下降。④ 前者是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之上,必然随着德国等国的崛起而破裂;而后者则是两个战胜国 之间的妥协。⑤前者的主要矛盾是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及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而后者则是两种不同 的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深化理解: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是二战前后的两个国际战略体系。前者维持了 20 多年的世界和 平,后者则维持了 40 多年。两者都是战争的产物,具有很大的可比性,我们也可以从这些比较中更深刻 地了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以下是史学界关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的比较的一些成果。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创立过程的不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在一战后仓促建立的,是战胜国急于处置战败国、分享胜利果实的结果。“凡 尔赛体系的确立实际上是从战后的 1919 年 1 月召开的巴黎和会开始的,甚至其主体部分——《凡尔赛和 约》与《国际联盟盟约》连同《圣日耳曼条约》、《纳伊条约》,都是在巴黎委员会这一次会议上完成的。 所以,实际创建凡尔赛体系的时间只有一年半——1919 年 1 月至 1920 年 8 月。”这么短的时间签订了如此 多的媾和条约,其“速度之快似乎是不可思议的”。条约制订者们根本无法就条约的具体内容进行深思熟虑 的分析研究,甚至当德国人已经应召来到凡尔赛时,“条约仍然很不完备,德国人仍然在等待”。 雅尔塔体系的建立则截然不同,它有一个长期的形成过程。还在战争进行之时的 1941 年 8 月,罗斯 福与丘吉尔就在纽芬兰附近海域上的一次会晤中拟定了《大西洋宪章》,从而拉开了创建国际新秩序的序 幕。此后,举行了一系列的会议和讨论,到 1951 年 9 月旧金山会议达成了战后对战败国的最后一个和约, 雅尔塔体系才最终建立。雅尔塔体系的形成从《大西洋宪章》到《旧金山和约》,历时整整 10 年。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形成的战略格局的不同 传统的世界格局是以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由欧洲列强主宰国际事务。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 系仍然是一个以欧洲大国为中心的格局。美、日的崛起和扩张实质上是欧洲格局的扩大和延伸。而雅尔塔 体系的形成标志着世界近代史上以欧洲为世界格局核心的地位一去不复返。随着美苏崛起,两极力量为国 际结构中心,大西洋时代逐渐过渡到太平洋时代。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的性质不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在帝国主义经济基础上,由资本主义国家扮演主角。凡尔赛——华盛顿体 系是列强强权政治、秘密外交的产物,具有十足的反动性质。雅尔塔体系虽带有大国政治、划分势力范围 等旧的痕迹,但在该体系中包含美苏不同的社会制度,它在处理战败国、策划战后国际和平秩序方面,贯 彻了民主与和平的原则。 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对战败国处置的不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战败国的处置是失败的。《凡尔赛和约》签订时,战胜国标榜其目的是为了 和平,是为了不再发生战争。事实上,它们更多的是为了复仇。法国为了报普法战争之仇,使尽浑身解数 打击德国,力图使这个国家最大限度地遭到削弱。它要求德国支付巨额赔款,坚持国联是一个遏制德国的 体制。《华盛顿和约》也限制了日本人的野心,使之极为不满。这些条约是为了保证主要战胜国的利益, 必然会引起利益受损国的不满。“为复仇而确立的凡尔赛和平体系又准备了一个新的复仇主义温床”。 二十九、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比较 1.相同点:第一,根本原因相同:都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的结果。第二,战争 的结果都给世界带来巨大的人力、物力上的损失;都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 放运动的发展;都在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三,战后都形成了以战胜国意志为主导的新的国际 秩序,建立了具有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2.不同点: 第一,大战前人类对战争的认识程度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对别国进行战争被视为国家的权利, 反战的声音非常微弱,战争爆发后,所有参战国的民众都卷入了对战争的支持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出现 了和平民主运动,反战呼声较高,主要是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惨遭战祸的世界人民普遍渴望和平,英、 法、美等西方国家也希望维持有利于自己的和平的世界秩序,避免再次发生战争动荡。1919 年成立的国际 联盟,尽管长期被少数大国操纵,但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具有以维持和平、反对战争为宗旨的国际组织,还 是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呼声。 第二,大战爆发的目的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交战双方的目的主要是瓜分殖民地,争夺市场和原料 产地,双方进行的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法西斯国家不仅要打败对方,而且 要在世界范围内建立法西斯制度;与之相反,自由资本主义国家和世界人民,进行的是以打败法西斯,争 取人类安全、社会进步为目的的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第三,大战爆发的背景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世界上只有资本主义体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结成两大侵略集团不断制造战争危机;双方争夺巴尔干地区的焦点成为战争的火药库。第二次世界大战爆 发前,除资本主义体系外,还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体系中的“一战”的战胜国所建立的凡尔赛体 系具有极大的掠夺性,成为产生新的战争的温床;它所定下的敌视苏联的基调阻碍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 建立。日本在华盛顿会议后受到压抑,加上它军事封建性的急剧膨胀,它也走上法西斯道路,德日法西斯 和英法美都与社会主义苏联有矛盾;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德日意打着反布尔什维主义的旗号,取得了英法美 对它们的侵略扩张的纵容和让步,做好了全面战争的准备。而法西斯德日意三国与英法美之间也存在尖锐 的矛盾,它们首先向英法美开战,导致了大战的全面爆发。 第四,大战爆发的形式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交战双方已经做好战争的充分准备,1914 年萨 拉热窝事件发生后短短一个月,各国相继宣战,很快进入全面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经过了一系列局部战 争后才爆发全面战争。 第五,大战的责任和性质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由战争双方共同挑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日、 意三个法西斯国家挑起的,英、法、美等西方国家参战的目的有维护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一面,但这些国 家不是战争的挑起者。绥靖政策是应该批判,但英、法、美等与德、日、意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民主与法西 斯的矛盾,它们没有法律上的战争责任。战争责任的不同决定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帝国主义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第六,大战的影响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主要是战争灾难,尤其对人类心灵产生消极的 影响,所建立的战后新秩序仍然体现大国压迫小国、强国控制弱国的帝国主义原则;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 打击了法西斯主义,更教育了世界人民,使争取和平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所建立的战后新秩序较多 地倡导和平、民主、独立的原则,对战后世界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 第七,大战后对战败国的处理方式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利用战场上的优势,把战争责任 推到以德国为首的战败国身上,强迫战败国签订了苛刻的和约,对战败国进行了掠夺,但是并没有追究个 人的战争责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战败国处理的基本精神是清除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防止再次挑起 战争,在战败国实行了民主化和军事化,建立了民主体制,而且根据战前的国际条约,追究了个人责任, 对战犯进行了审判。 三十、国际联系与联合国的比较 1.相同点:(1)在背景上,都是世界大战的产物。(2)在性质上,都是全球性国际组织。(3)在宗 旨上,都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为宗旨。(4)在成立之初都被大国所操纵。 2.虽然联合国与国联有着无可否认的历史联系和继承性,但是联合国决非国联的简单继续和翻版, 它对国联的经验不是机械地照搬,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向前推进和加以发展。联合国与国联主要有 以下不同点。 其一,成立的背景不同。两者虽然都是在世界大战后诞生,组建者的目的都是力图通过大规模的国际 性组织来防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建立战后国际新秩序,但国联是在一战结束后的巴黎和会上建立的, 盟约初稿仅在 11 天之内突击完成,相继被列入对德、奥、保、匈多国和约内,并分别成为其中的第一部 分。这种与生俱来的先天缺陷必使国联的政治基础异常脆弱。几个核心大国在重大国际问题上各自追求自 己的国家利益,不能通过协商采取共同行动。而联合国则是在二战反法西斯的烽火中诞生,联合国宪章经 过了长期酝酿和反复磋商。宪章提出的和平与安全的宗旨充分反映了惨遭两次大战涂炭的世界各国人民渴 望和平的意愿。 其二,参加者各异。垄断、操纵凡尔赛和会的英、美、法、意、日五个大国都是帝国主义列强,虽然 国联从最初的 42 个原始会员国发展到后来的 63 个,但是从地域和政治格局来看,均未摆脱“欧洲中心”。 在 20 和 30 年代,美、苏已成为世界上两个潜在的最强大国家,然而美国并未加入国联,苏联也仅在 1934 年国联走下坡路时期才成为会员国,旋即于 1939 年被开除。国联实权为英法所操纵,英法把国联当作自 己战利品的保卫者。正因为国联缺乏一个世界范围的国际组织应具有的广泛性与普遍性,所以不能代表各 国广大爱好和平人民的利益。联合国的筹建者中,除有反法西斯的西方大国外,还有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与 东方大国中国和印度。联合国成立之初的 51 个创始会员国,遍布世界六大洲,代表着世界 80%以上的人 口,到 1995 年已多达 185 个国家,其中发展中国家已近 120 个,占会员国总数的 2/3。这使得联合国成 员的结构和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新会员国主要是亚、非、拉新独立国家,他们的团结意识不断增强, 在维和、人权及经济社会发展等领域鲜明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在联合国内外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特别是 1971 年 10 月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以来,我国在历届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以 及联合国所属各机构中,都尽力为世界的和平、安全与发展,为第三世界国家的权益而不懈斗争。尤其令 人瞩目的是,联合国秘书长的人选发生了重大变化。联合国从成立至今,共有六任秘书长,其中三位来自 西方发达国家,三位来自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最近两届秘书长是秘鲁的德奎利亚尔和埃及的加利。这也从 一个侧面反映出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联合国之所以具有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从根 本上来说是因为它正在开始逐步摆脱由少数西方大国控制的局面,代表了占世界人口 4/5 的广大第三世界 人民的利益, 表达了他们的愿望和呼声。 其三,运行机制有别。国联盟约的宗旨不仅极为简略,而且含混不清。虽然序言和正文多处写上了维 持和平与安全及解决争端等条款,但是内容空洞,无执行的切实保障。这主要表现在:(一)缺乏稳定性。 加入国联,仅有大会同意即可。盟约规定会员国可自行退出,造成国联进出随便,犹如松散的俱乐部,先 后共有 18 国退出或被除名,使国联难有作为。(二)缺乏明确性。大会和行政院权限划分不清,互相掣肘, 难于工作。(三)缺乏权威性。国联在形成决议时实行全体一致通过原则,使会员国普遍拥有否决权,因 此失去采取有效行动的可能性。(四)缺乏约束力。国联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因而不能通过军事手段来 强制实施决议,迫使违反盟约的成员国就范,而只有通过经济制裁来施加必要的压力,遗憾的是这种制裁 并不彻底。联合国纠正和防止了国联运行中的上述弱点,不仅规定了较为明确的宗旨与原则,而且制定了 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比如,宪章载有会员国的区分与新会员国入会条件、停止会员国权利和开除会员 国问题等条款。会员国分为创始会员国和会员国。接纳新会员国的两个必备条件是安理会的“推荐”和大会 的“决议”。会员国屡次违反宪章所载原则者,由大会根据安理会的建议,将其从联合国组织中除名。但宪 章中没有关于被除名的会员国重新加入联合国及禁止或准许会员国退出联合国的条款。这些无疑从组织结 构上增加了联合国成员的稳定性。另外,联合国对六个主要机构采取了明确的“权力划分”的原则,使其权 限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分工而不分家。为保证联合国行动机敏迅速和高度权威性,宪章把维护国际和平 与安全的主要责任交给以五大国为核心的安全理事会,使其有权作出全体会员国都有义务接受并执行的强 制性决议。宪章取消了国联盟约的一致通过原则,把大国地位和大国一致的内容明文载入有关条款。表决 程序采取大会 2/3 多数和简单多数通过两种办法,否决权仅仅限于安理会,只给五个常任理事国。这就使 得联合国具有国联从未有过的活力与权威性。不仅如此,联合国还拥有派遣部队充当安理会支配下的一支 常设军事力量的权力。这样联合国不仅从道义上而且在武力上使其决议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 其四,对待战争的态度两样。国联盟约虽列有实现集体安全的多项条款,但并没有宣布战争为非法, 只是在特定条件下不允许会员国进行战争。这便在客观上给侵略者发动战争提供了有机可乘的口实。此外, 盟约对侵略未下明确定义,没有禁止侵略国家加入国联的规定,也没有对侵略国家规定实行强制制裁。联 合国宪章不但废弃了战争的权利,而且废弃了诉诸武力的权利,它把制裁侵略的机制规定得较为完整周密, 同时拥有维和实力。 其五,对经社问题与人权问题重视程度不一。国际组织从只过问和平与安全问题发展到兼顾经济和社 会等问题始于国联,这的确是国际组织史上的一大创新。国联盟约规定了如:确保公平、人道之劳动条件, 监督关于贩卖妇女、儿童、贩卖鸦片及危害药品等多种协定的履行,维持交通运输及过境之自由,在国际 范围内预防及扑灭多种疾病,以及统管已成立的有关国际事务机关等,然而国联对经社问题规定的范围窄 且仅限于管理和监督。无奈其自身不稳定,最后名存实亡,因此这方面的许多努力往往有始无终。联合国 对经社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因为实现和平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经济与社会更快地发展。经社问题在宪章中 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第一章第一条确定了经社系统的宗旨和原则,九至十三章明确载入联合国应促进较 高生活水平、全民就业及经济与社会发展等广泛内容的条文。宪章对经社问题从服务到福利一一作出的原 则规定,几乎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更有甚者,为了有效地贯彻上述规定,宪章还精心设计了以经 社理事会为中心的 190 多个运行机构, 有效分工,各司其职。迄今为止,联合国总共制定过四个发展十 年战略,在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早在 1963 年,联合国就成 立了社会发展研究所,着重研究如何改善全世界穷人的状况,以便让更多的穷人参与社会发展问题。在社 会发展问题中,联合国尤其重视妇女、青年、老年、儿童和残疾人问题,特别注意维护他们的切身权益。 在人权和自决权问题上,国联盟约只是在第 23 条和 25 条中涉及到人权和人道主义的保护问题,实际 活动尚未全面展开。联合国不仅努力改善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而且积极促进人类的发展,注意尊重和保 护人权。宪章中规定有关人权的条款和联合国制定的有关人权问题的宣言及公约涉及的内容之多、范围之 广实属空前。在近 70 个有关人权的宣言和公约中,以《世界人权宣言》、《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 约》最为著名,它们共同构成了联合国人权原则的基本框架。其中 1948 年 12 月联大通过的《世界人权宣 言》,首次系统地提出尊重和保护基本人权的具体内容。此外,联大决议还把民族自决权确定为一项基本 人权。宪章第一次使民族自决权成为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其宗旨之一就是“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 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宪章专门列入了“关于非自治领土之宣言”、“国际托管制度”和“托管理 事会”第三章条款,以促进殖民地独立运动的发展。 其六,联合国充满生机与活力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国际环境。新科技革命使世 界大国之间的争夺,从传统的运用军事手段瓜分世界转向运用高新技术来占领市场。联合国之所以能起到 维持世界和平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正是由于新科技革命的推动力与影响力。新科技革命为联 合国从事的各种进步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国际舞台与先进的技术手段,联合国也不失时机地抓住了由于科技 革命所带来并引起人类日益关切的大量问题,予以关注并加以解决,从而使自身在不断充实和调整中适应 新形势,迎接新挑战。 三十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重要国际会议比较 召开时间 国际会议 与会国 主要内容 1941.9—10 苏、美、英莫斯科会谈 苏美英 《三国协定》 1942.1 华盛顿 26 国会议 美英苏中等 26 国 《联合国家宣言》 1943.11 开罗会议 美英中 《开罗宣言》 1943.11 德黑兰会议 苏美英 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 1944.8—10 敦巴顿会议 美英苏——美英中 《关于建立普遍性国际 组织建议案》 1945.2 雅尔塔会议 苏美英 最后决战和联合国问题 1945.4—6 旧金山联合国制宪会议 美英苏中等 51 国 《联合国宪章》 1945.7—8 波茨坦会议 苏美英 对日作战问题和《波茨坦 公告》 三十二、二战期间的国际会议和中国 国际会议 中国的作用 中国的地位 华盛顿二十六 国会议 1942.1.1 美英苏中四国代 表首先签字,建立反法西斯联 盟。 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作为战时四强之一首次出现在国 际文件上。这一签字顺序证明了中国在反法西斯联盟中 的重要地位,确立了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大国地位。 开罗会议 二战开始以来中美英首脑第 一次会晤 ;发表《开罗宣言》, 宣告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 地是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中 国。 开罗会议是国际反法西斯力量在远东的第一次积极合 作,使中国的国际地位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开 罗宣言》是资本主义大国第一次用法律形式确认台湾是 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对中国领土主权 的一种尊重。 敦巴顿会议 参与会议的第二阶段,提出 “中国建议”,得到一致认可 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筹建工作,成为旧金山会议的四 大发起国之一。 旧金山联合国 制宪会议 国、共双方均派代表参加,中 国作为四大发起国成为轮流 担任大会主席的成员国之一 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联合国核心机构) 常任理事国之一,与苏联、美国拥有同样的地位和权利, 再一次肯定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波茨坦会议 美英中苏共同签订《波茨坦公 告》,敦促日本投降 1945 年 9 月 2 日,在日本签署投降书的国际性政治仪式 上,中国代表的地位仅次于盟军最高司令和美国代表, 这是中国坚持抗战所赢得的应有地位和荣誉。 三十三、二战期间,中国的大国地位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是哪些因素在起决定作用?如何理 解中国大国地位的确立? 1.从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国就开始了反抗日本侵略的斗争,1937 年“七七”事变是第二 次世界大战在亚洲的序幕,中国的抗日战场一直是亚洲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中国是抗击法西斯时间最 长的一个国家。 2.中国人民作为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力军,牵制了日本陆军总兵力的 2/3 以上,粉碎了日本军国主 义称霸亚洲、进而称霸世界的狂妄计划,同时有利地支援了其他战场的反法西斯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 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3.中国人民的长期抗战粉碎了日本法西斯“北进”的企图,同时又牵制和削弱了日本“南进”的势 力,大大减轻了其他同盟国家人民的压力,为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中国战场的重要地位 迫使美英等大国放弃“远东慕尼黑阴谋”,改变对华政策,开始主动支援中国的抗战。美英等国对中国抗 战态度的转变,为以后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确立大国地位创造了条件。 4.中国军民在抗战中共歼灭日军 150 多万,占日军在二次大战中总伤亡人数的 70%,对最后打败日 本法西斯起了决定性作用。毛泽东曾这样论述:“中国抗战不但是为了自救,且在全世界反法西斯阵线中 尽了它的伟大责任。”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中国不仅维护了自己的国家独立、领土完整,也维护了 国际正义与世界和平,并最终赢得了在国际社会的大国地位。 5.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大国地位,不仅体现在反法西斯战场上,更体现在对战后事务的安排 上。在筹建联合国的过程中,中国作为主要发起人,同时也在充当东方国家代言人的角色。虽然在此期间, 中国的大国地位遭到怀疑和非议,而且美苏之间的政治交易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但不可否认,中 国能成为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拥有和美苏平起平坐的地位和权利,对于中国在未来国际事务中维 护自身利益,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具有重大意义。 三十四、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四次重大国际会议 1.1943 年 11 月召开开罗会议,要求日本归还中国领土;1943 年 12 月召开德黑兰会议,提出英美苏 要协同作战;1945 年 2 月召开雅尔塔会议,决定建立联合国;1945 年 7 月召开波茨坦会议,敦促日本无 条件投降。 2.开罗会议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程根本转变的形势下,1943 年 11 月 22 到 26 日,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蒋 介石、罗斯福、邱吉尔及其随员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会议,商讨联合对日作战问题。12 月 1 日发表了《开 罗宣言》。宣言主要内容: 一、强调三国对日作战的目的在于制止和惩罚日本的侵略,决不为自身图利,亦无扩张领土之意。 二、三国的宗旨在于剥夺日本自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取的或占领的一切 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三、把日本从它用武力或贪欲所攫取的所有土地上驱逐出去。 四、三国鉴于朝鲜人民所受之奴隶待遇,决定在相当时期内使朝鲜自由独立。 五、三国将坚持长期作战,直至日本无条件投降。 3.德黑兰会议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美国、英国三国首脑 J.V.斯大林、F.D.罗斯福、W.L.S.丘吉尔讨论盟国战略 以及战后和平问题的第一次会晤。1943 年 11 月 28 日~12 月 1 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此次会议是在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了有利于盟国方面的重大转折、法西斯侵略集团开始瓦解的情况下召开的。会议着 重讨论了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问题。斯大林十分关心开辟西欧战场的“霸王”行动,要求立即确定其开始日 期;丘吉尔先是坚持其进军巴尔干的计 划,继而又提出从巴尔干和西欧两路攻入欧洲的新方案,极力回 避发起“霸王”行动的确切日期;罗斯福则居中调和,但倾向斯大林的意见,并表示不想推迟“霸王”行动。 经过反复协商,三方终于就对德作战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签署了秘密作战计划《苏美英三国德黑兰总协定》, 规定“霸王”行动和进攻法国南部的战役于 1944 年 5 月同时发起;届时,苏军将在东线发动攻势,以阻止德 军由东线调往西线。12 月 1 日会议结束时,三国首脑发表《德黑兰宣言》,指出三国已经议定关于消灭德军 的计划,并已就从东面、西面和南面进行的军事行动的规模和时间商得完全一致的协议;号召所有国家积 极参加对德作战,并欢迎它们参加战后维护和平的国际组织。会议还通过了《关于伊朗的宣言》。苏、美、 英承认伊朗在对德战争中所做贡献,同意给予经济援助,并赞成伊朗维持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愿望。 三国首脑还就波兰边界、战后处理德国的原则、 建立国际组织等问题交换了意 见,并讨论了盟国对日作 战问题。苏联同意欧洲战争结束半年后参加对日作战。 德黑兰会议及其宣言是反法西斯联盟主要国家在战争后期建立有效军事合作的重要步骤,对加强盟国 团结、加快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彻底打败德、意、日法西斯产生了重大作用和影响 4.雅尔塔会议 1945 年初,战争形势更加明朗,德日法西斯的失败已为朗不远,这时苏美英各大国都面临着一个战争 胜利果实的分配问题。德国法西斯却妄图与美英单独媾和,挑拨苏联与美英的关系,因而使苏联与美英之 间的矛盾和互不信任日益明显。为了取得谅解,协调关系,研究与解决面临的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争取反 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1945 年 2 月 4 日至 11 日,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斯大林,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 首相丘吉尔,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了会议,因此,被称为克里米亚会议,或雅尔塔会议。这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它的规模很大,仅英美两国代表团的成员及工作人员就将 近七百人。 会议经过八天的激烈争论与讨价还价,有的问题达成了协议,有的问题尚未达成最后协议。会议结果, 签署了“英美苏三国克里米亚(雅尔塔)会议公报”、“克里米亚(雅尔塔)会议的议定书”、和“苏美英三国 关于日本的协定(雅尔塔协定)”。 5.波茨坦会议 西席林霍夫宫坐落在柏林西南哈韦尔河畔的波茨坦市,因《波茨坦协定》在此签署而闻名遐迩。1945 年 7 月 17 日到 8 月 2 日,美、英、苏 3 国首脑杜鲁门、丘吉尔(7 月 28 日以后是新任首相艾德礼)和斯大 林在柏林近郊的波茨坦举行战时第 3 次会晤也是最后一次三国首脑会议,史称“波茨坦会议”或“柏林会议”。 波茨坦会议是战时三国政府首脑三大会议中时间最长的一次,历时两周有余。 1945 年 5 月 8 日德国投降后,如何处置德国问题迫在眉睫,同时为了减少太平洋战场上的牺牲,美国 希望苏联尽快参加对日本战争。就在杜鲁门到达波茨坦开会的第二天,接到了美国陆军部长史汀生的电报, 获悉了美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的消息。在杜鲁门看来,有了这东西垫底, 苏联出不出兵都无所谓了。 在波茨坦会议期间,他装作不在意地把这个消息捅给了斯大林,说美国已拥有一种破坏力特别巨大的新武 器。但是,斯大林并“没有表示异乎寻常的兴趣”。 会议通过了两个主要文件,一是《柏林会议公报》;一是《柏林会议议定书》。两个文件都经三国首脑 签署。当时只发表了包括十四项内容的公报。议定书则有二十一项,内容比公报多。此外,会议过程中还 发表了《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彼茨坦公告》。 经过争论与协商,在一些主要问题上达成了协议。 第一,设立苏、美、英、中、法五国外长会议,进行关于缔结对德国等战败国和约的准备工作以及讨 论了对意、罗、保、匈、芬等国的政策及其加入联合国组织的问题。 第二,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解除德国全部武装,铲除可用作军事生产的德国工业,一 切武器、军火及战争工具均由盟国处置或予以销毁;摧毁纳粹党及其附属机构,逮捕和审判纳粹战犯,禁 止德国军国主义及纳粹主义复活,使德国沿着和平民主的道路发展。 第三,关于规定德国的赔偿责任。最后商定赔偿应由每个占领国从自己的占领区征收,苏联还从西方 占领区取得所拆迁的德国工业设备的 25%,其中 10%是无偿获得,15%用粮、煤交换。 第四,关于波兰的疆界问题。会议承认了新成立的波兰全国统一临时政府,规定德国原来的东部领土, 以及不归苏联管辖的一部分东普鲁士及原但泽自由区,均由波兰政府管辖。 会议期间还发表了由中、美、英三国签署的《波茨坦公告》,促今日本政府立即无条件投降。宣布了 盟国占领日本后将实施的基本原则,并重申《开罗宣言》必须实施。 这次会议是德黑兰会议和雅尔塔会议的继续。由于反法西斯战争已近尾声,战时同盟基础逐渐消失, 盟国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致使苏、美、英就战后世界政治安排展开激烈争论。尽管如此,当时对日作战尚 在进行,盟国仍需继续合作,波茨坦会议的历史作用就在于它及时地调整了三大同盟国之间的关系,对大 战结束时出现的一系列迫切问题,例如边界问题、对德国和其他战败国的处置问题等,基本上达成了协议, 为建立战后世界的新秩序奠定了初步的基础,使日本分化盟国的迷梦化为泡影,维持了同盟国之间的关系。 这对巩固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迫使日本早日投降起了积极作用。 三十五、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的异同比较 1.相同点:两者都发生在亚洲,都在中国的周边,都是美国发动的战争,最终结果都以美国失败告 终。 2.不同点: (1)两场战争的国际背景不同。朝鲜战争的背景是冷战初期,超级大国将其在欧洲的对峙向全球扩 张,此时美国整体力量处于巅峰时代,对自身充满自信,在某些人眼中,世界大战并不特别可怕。而苏联, 由于国力正在恢复,东欧统治尚不稳固,对美苏冲突是有顾虑的,斯大林曾经试图与西方媾和,但不被美 国接受。 越南战争的背景是冷战中期,超级大国的势力范围大体确定,美国的目的不是全面战争,而是巩固封 锁线。苏联国力处于上升期,对社会主义阵营的控制也较强,在全球转入攻势。中国与苏联关系恶化,国 力发展较慢,对外交往集中于第三世界。 (2)两场战争的作战方式不同。朝鲜战争是大规模常规战争,庞大的正规军实施一系列战役行动, 由于战场狭窄,无法展开更多部队,双方普遍采取轮换作战的方式,作战的强度可以与二战相比。故此消 耗极为惊人,军费负担沉重推动双方走向谈判。 越南战争的规模略小,时间更长,一系列中小战役与游击战结合,美军在战役中具有明显优势,但是 无法战胜武装的民众,输掉了游击战。由于越南人进行的是民族解放斗争(朝鲜战争不具备这么强烈的民 族色彩),任何因素都不能使他们停止战斗,这是越南人获胜的根本原因。 (3)两场战争的影响不同。 朝鲜战争,中国收益最大,不仅提升了国家声望,也得到了苏联的全面援助,推动了国家的工业化。 有人说不利于解放台湾,但是中国当时的海空力量尚不足以保证此类作战的胜利。社会主义阵营展示了团 结的一面,苏联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柱得到确认。美国则确认自身在西方和自由世界的领导地位。 越南战争,越南收益最大,统一了国家,提升了声望,得到了苏联的持久援助。苏联在第三世界的声 望上升。中国证明自己作为东亚大国的作用,为中美接近创造了条件。美国名誉扫地,唯一的收获是拉拢 中国。 三十六、四次中东战争的比较 项目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时间 1948 年 1956 年 1967 年 1973 年 战争进程特点 阿拉伯国家抵 制以色列 埃及抗击英、 法、以 以色列突袭阿 拉伯国家 埃及、叙利亚 进攻以色列 结果 以色列控制了 巴勒斯坦总面积的 4/5 埃及实现苏伊 士运河国有化 以色列占领整 个巴勒斯坦、叙利 亚的戈兰高地、埃 及一些地区 埃及和叙利亚 收复土地面积不大 三十七、二战后世界反战运动的发展 (一)40、50 年代的世界和平运动形成战后第一个高潮 1.战后世界和平运动第一个高潮大事件:①第 1 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1949,巴黎和布拉格——呼吁 和平合作;要求原子能的和平利用。中国派代表徐悲鸿参加了 1949 年的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②第 2 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1950,华沙——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提出“和平共处”原则。③《罗素—爱因斯坦 宣言》发表:1955 年——指出核战争的危险;倡导和平解决争端。 2.世界和平运动第一个高潮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①原因:二战劫难的影响;核武器阴影的笼罩;美苏“冷战”加剧导致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 ②影响:推动了 50 年代的和平运动;推动科学家投身运动。 (二)60、70 年代的美国反战运动——主题:世界和平运动形成战后第二次高潮,中心在美国。 1.战后世界和平运动第二次高潮大事件: ①由 60 年代美国青年学生抵制征兵,反对侵略战争开始。②多种多样的反战形式——游行示威、拒缴 战争税,召开宣讲会,极端自焚等。③特点——阶层多,时间长,规模大。 2.世界和平运动第二次高潮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①原因:美国发动越南战争并使战争不断升级。 ②影响:与当时的黑人民权等运动相结合,构成美国历史上罕见的社会浪潮;运动波及到欧亚大洋洲 等地。 (三)80 年代世界和平运动的高涨——主题:世界和平运动形成战后第三次高潮,由欧洲兴起并迅速 波及整个世界 1.战后世界和平运动第三次高潮大事件: ①“1983 年的炎热秋天”:欧洲上千万人的反核和平运动。 ②运动核心内容——反对美苏的核军备竞赛、要求裁军,强调欧洲建立“无核区”。 2.世界和平运动第三次高潮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①原因:北约准备在西欧部署美国中程导弹以对抗苏联。 ②影响:运动波及到世界各地;推动联合国通过《国际和平年宣言》,确立“国际和平年”;(补充人教) 联合国决定从 2002 年开始,每年 9 月 21 日为纪念国际和平日。 (四)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的特点和作用 1.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的特点: ①内容上:以反核运动为中心;②范围上:参与阶层广泛,遍及各大洲,具有全球性;③组织上:由 分散走向统一,由国内运动走向跨国行动。 2.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的作用: ①对制止战争、对限制军备竞赛、对裁军起了积极作用; 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各国政府及朝野政党的政策制定; ③使和平的思想逐渐普及,有助于提高广大民众对侵略战争的警惕,为世界持久和平提供了坚实的基 础。 3.20 世纪下半期,世界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归纳: 二战劫难使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核武器阴影的笼罩,严重威胁人类文明;美苏“冷战”加剧,导致 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及军备竞赛的升级,造成世界不安宁;美国发动的越南战争等局部战争的存在,威 胁世界和平;众多文化名人的推动,如罗素和爱因斯坦;世界各国民众维护世界和平意识的增强。 【思想方法】 ◆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学好本专题,扎实掌握专题知识的关键,在于运用纵横联系、分析比较等方法,一方面在分析具 体改革时可注意联系世界上的改革,加深对中国古代改革的认识;另一方面,还要以把中国不同时期的改 革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和分析比较,理解每一次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2.学习近代改革时,一要联系文艺复兴和资产阶级革命等历史史实,了解宗教改革的背景、作用。 二要注意通过对 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的背景、 条件、主要内容、结果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比较和探究,把握各国改革变法的不同特点和地位。三要 通过学习,了解改革的历史背景和进程,改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改革。四要学习改革 坚强不屈的意志,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3.要加强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的比较分析,提高学科能力。从背景、目的、内容、特点、结果、成 败原因、影响等方面全面归纳著名的改革。在此基础上找出其共性和个性。 4.要加强学科渗透,拓展思维。要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主观动机和客观 效果等政治知识来分析改革和变法的必然性、多样性、复杂性、曲折性、进步性和局限性,从而培养发散 思维和创新能力。 5.要加强关注时政,理解古代改革、国外改革与当今我国的改革有着本质土的不同,了解如何 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并深化农业改革、发展农村经济,进而掌握改革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 步的重大现实意义。 ◆选修 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本模块复习备考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西方民主思想家的主要主张及其对以后民主进程的影 响,二是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内容、特点和实践效果,三是要有从新情境、新材料中认识民主思想的准备。 东西方近代民主思想的实践过程与效果,知识相对琐碎、杂乱。对照课标,《考试大纲》中知识的考查范 围比较笼统,表述也有很大不同,如,考纲没有单列“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专题,也删去了 课标中的一些内容,如《权利请愿书》等。 2.本模块复习备考还要从四个角度准备:一是以某一个国家的民主政治进程为考查的主体内容,如 以法国社会的民主化改造为例,认识民主化的进程及影响。二是以民主思想在不同国家的实践为考查的主 体内容,如“主权在民”在英、法、美、中国等国是如何体现的。三是史论结合的考查民主思想与实践, 如,以中国为例,说明政治民主化进程的艰难与曲折。四是中外历史的结合考查,侧重西方民主思想与实 践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和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应对。 高考热点专练(一) (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2014年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 97周年,苏联解体 23周年。有学者认为俄国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 统天下的局面,形成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文明并存、竞争的局面。这种观点是( ) A.文明史观 B.整体史观 C.唯物史观 D.唯心史观 答案 A 解析 据“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文明并存、竞争”可知考查的是文明史观。 2.《全球通史》写道:“本书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关注的是整个人类,而不是局 限于西方人或非西方人。本书的观点,就如一位栖息在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球体进行考察 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伦敦或巴黎、北京或新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迥然不同。”以下能体现作者指导 思想的是( ) A.主张以全球史观研究历史 B.否认人类文明的多样性 C.尊重和平等对待各国政治 D.研究与推进经济全球化 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史学理论“全球史观”,作者主张以“全球史观”指导研究历史,“关注的是整个人类”, 承认文明的多样性,且材料本身未涉及政治、经济方面,故 B、C、D三项错误。 3.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历史观摒弃了西方传统的世界历史的阐释方法,如“古代—中古—近(现)代”的“三 分法”,而是将整个人类历史的演进划分成两个基本的阶段,即 1500年以前诸多孤立地区的世界和 1500 年以后西方的兴起并占优势的世界。这样的划分显示出作者的历史观是( ) A.全球史观 B.近代化史观 C.革命史观 D.社会史观 答案 A 解析 1500年以前,世界相对隔绝,1500年以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开启了全球化的历程。故选 A。 4.有人在采访法国前外长于贝尔·韦德里纳时提出:“全球化与美国化是相同的吗?在这个新的全球化中 为什么美国似乎是水中之鱼?”韦德里纳回答:“水中之鱼的确是准确的表述。”以下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 ) ①全球化就是美国化 ②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领域拥有明显的优势 ③美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无 所不能 ④世界其他各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没有任何利益可言 ⑤经济全球化是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主导下的全球 化 A.①②③④⑤ B.②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答案 B 解析 材料说的意思是美国在当今的全球化中如鱼得水,占据优势,②⑤正确;从材料和现实看,全球化 不等同于美国化,①不正确;当今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明显,美国不可能无所不能,③不正确;④本身说 法错误。 5.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 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梦想有一种全面的西方式的现代化等。其中“全面的西方式的现 代化”的实践活动主要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 D 解析 本题要抓住题干中的学习西方的梦想的层次。从器物层次到制度层次,最后上升到思想层次。由此 可推断题干中的“全面的西方式的现代化”是指新文化运动。从新文化运动的特点也可得出正确答案。 6.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后,世界文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一种先进文明以‘生存威胁’迫使 其他文明不得不仿效它。”中国近代能够反映这一历史现象的历史事件是( ) ①太平天国运动 ②洋务运动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较难理解的是①,可联系《资政新篇》来思考。 7.梁启超在《新史学》中指出,“中国之史,则本纪、列传、一篇一篇,如海岸之石,乱堆错落”,只 记载“某日有甲事,某日有乙事”,而不能使后人“鉴以往之大例,示将来之风潮”“鉴之裁之,以为经 世之用”。这说明( ) A.梁启超注重运用科学的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B.梁启超强调修史论史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 C.梁启超全面否定旧史观,提倡新史观 D.梁启超的史学观点为民主革命打下了基础 答案 B 解析 梁启超指出研究历史应使后人“鉴之裁之,以为经世之用”,即强调修史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也就 是强调修史要“古为今用”和“以史为鉴”。 8.一个历史小组在讨论对于李鸿章的评价时,发生了分歧: 甲:没有李鸿章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 乙:李鸿章不但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而且是一个大卖国贼。 丙: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改变了传统的“夷夏”观,使开明的士大夫和官僚们认识到中国再不是“天朝 上国”,而是世界各国的一员,并且是远不如西方各国富强的一员。 丁: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促进西方科学技术和其他社会事物的逐步传入,在通商口岸、沿海地区,社会 风气也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 以上几位同学的评价可能运用的历史史观的顺序是( ) A.近代化史观 社会史观 革命史观 全球史观 B.近代化史观 革命史观 全球史观 社会史观 C.全球史观 革命史观 近代化史观 社会史观 D.社会史观 革命史观 全球史观 近代化史观 答案 B 9.从 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 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该论述在“因为”到“所以”之间缺少的必要条件是( ) A.自由主义思潮兴起 B.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学说的影响 C.新型工厂制度产生 D.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向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因为”到“所以”是工业革命的开展,推进了城市近代化。工业革命的开展,大量新型工 厂建立,推动了人口的迁移。 10.孙中山曾称赞某国“今竟一旦将牢不可破之专制国,一举而倾覆之,成立一新共和国,与中国作佳邻 焉。”孙中山称赞的某国是( ) A.德国 B.美国 C.日本 D.俄国 答案 D 解析 从题干材料可知,该国推翻了专制,建立了共和国,并且与中国相邻,结合孙中山所处的时代背景 可知,该国应为俄国。 11.晚清的历史演进过程艰辛而悲壮,曲折而复杂,对此国内学术界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和阐释,涌现出一 大批成果,其中有这样一些著作:《动荡时代的知识分子》《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晚清学堂学生与社 会变迁》《从边缘走向中心——晚清社会变迁中的军人集团》。这些著作的研究视角主要是( ) A.社会变迁的角度 B.现代化的角度 C.社会思潮的角度 D.社会群体的角度 答案 D 解析 “知识分子”“绅商”“学堂学生”“军人集团”等,可知其研究视角是社会群体。 12.美国比较现代化学者布莱克说:“虽然搞现代化比较早和比较晚的国家的前提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参 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各国的前提都是十分相似的。”他所说的如中国等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国家 “十分相似”的“前提”是指( ) A.近代工业的起步 B.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C.国内市场的形成 D.来自外部世界的挑战 答案 D 解析 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国家一方面受到西方殖民国家的侵略,另一方面受到西方先进文明的影响 和刺激,也逐渐步入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二、非选择题 13.文明史观认为人类从本质上看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是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 明构成的,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共同发展。 材料一 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进程发生明显变化,对此有人写道:“……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 的新欧洲正在崛起……文艺复兴、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以及把自己的统治迅速扩大到全球的强大的民族 国家的崛起,都发生在这些世纪里……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去……”——斯 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感慨地写道:“1897年是维多利亚女王执政 60周年。庆典活动使人不禁回 想起 60年来的种种往事。抚今追昔,一部历历在目、简洁明了的人类文明史展现在人们面前。400年之前, 哥伦布横越大西洋,达·伽马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航行到印度西部海岸,从而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进 程。1837年到 1897年间,西方确立了它在全世界的优势地位,便是这一进程的圆满结局。”——汤因比《人 类与大地母亲》 材料三 世界文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一种先进文明(资本主义文明)以“生存威胁”迫使其他文明(无 论是强势文明还是弱势文明)不得不仿效它……20世纪上半期,有着自己文化与传统的亚非拉国家,在沿 着原有轨迹缓慢行进的同时,又受西方资本主义更强烈的冲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据材料并联系中外历史,概括 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的进程发生了怎样的明显变化?简述变化的原因。 (2)如何评价汤因比所说的“一部历历在目、简洁明了的人类文明史展现在人们面前”? (3)在强调文明多元化和个性化的今天,你对材料三有何认识? 答案 (1)变化:欧洲日益崛起,中国开始落后;工业文明发展起来;人类逐渐结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 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原因:世界:新航路开辟,加强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美洲等地的联系。 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确立了代议制度;工业革命建立了现代企业;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国家开展海 外殖民活动;文艺复兴弘扬人文主义,启蒙运动宣扬人权民主理念。 中国:仍在农业文明时代徘徊。 (2)近代西方在政治制度、科技发展、文化思想等方面确实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但是,西方资本主义的 发展并不是人类文明史的全部,而且其发展很大程度上也是建立在侵略、掠夺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基础上, 具有血腥的一面。 (3)认识:历史上不同类型文明之间的交流是各个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在坚持自己的优秀文化 的同时,要不断吸收其他文明的精华;要用宽容的心态尊重人类社会的不同文明等。 14.辛亥革命早已尘埃落定,但人们对它的认识却众说纷纭。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 30年代以后,国共两党都有意识地加强了对辛亥革命的研究。国民党方面,把辛亥革命 史纳入党史的编纂和研究,溢美之词居多;共产党方面,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分析了辛亥革命的成败得失。 新中国初建,史学界对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都给予了充分肯定。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到来,辛亥革命的 研究遭到了“文革史学”的摧残。经过拨乱反正,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总体上 说,正面肯定辛亥革命历史地位的意见是主流。 材料二 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 提供了新的东西。——以上材料均根据杨天树《辛亥革命评价的“百年之争”》整理 (1)材料一反映了人们对辛亥革命的评价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20世纪 50年代末,对辛亥革命的研究暂趋沉寂。简要分析原因。 (3)请你根据材料二的观点,评价辛亥革命。 (4)根据以上材料,谈谈应如何评价历史?并谈谈你对“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的看法。 答案 (1)变化:肯定——否定——肯定。 原因:国民党出于自身立场,共产党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双百” 方针遭到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双百”方针恢复。 (2)原因:反右斗争扩大化,“双百”方针受到损害;“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干扰。 (3)评价: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主共和观念 逐步深入人心。(备注:要用发展的观点来评价,如笼统答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改易风俗等,则不 给分。) (4)评价:唯物史观;发展的观点(或从当时、当地的特定环境去评价)。 看法:评分角度分两点:一是对历史的看法(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二是对历史认识或评价的看法(人们出于 各种立场、动机,对历史有不同的认识)。 高考热点专练(二) (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盖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 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断 的精神实质较为接近的是(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根本 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 答案 C 解析 “亡国与亡天下”的关系对应 A,排除;本题材料没有强调君民关系(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地位),故 排除 B、D两项。本题材料主要强调学校教育(或人民大众)有判断是非的权利。 2.五四运动 90周年前夕,《人民论坛》杂志联合有关单位和专家,以五四精神如何在当代青年中传承与 深化为主题,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下图是回收的有效问卷 12 018份调研的结果显示。最能体现五四精神 主旋律的是( ) A.“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的口号 B.在群众压力下军阀政府释放曹、陆、章 C.陈独秀、李大钊开始进行建党活动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答案 A 解析 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爱国主义。B项的表述错误;C项是在共产国际帮助下进行的;D项不能反映 五四精神的主旋律。 3.在西方文化中,“人文精神”通常是指人文主义、人本主义,而“人文精神”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内涵。 下列最能体现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倾向的是(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C.“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D.“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 答案 B 解析 A项是古希腊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普罗泰格拉)的话,排除;B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 义思想的体现,可选;C项属于宗教改革;D项属于启蒙运动。 4.1980年,当时的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蒋经国在回答美国人士提问时说:“大陆是中国领土,凡伤害中 国同胞者,皆为中华民族敌人。”材料表明蒋经国( ) ①希望共同维护民族利益 ②希望实现国家统一 ③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④倾向于接受“一国两制” 方针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 C 解析 题中材料强调中华民族及其利益的整体性,没有体现接受“一国两制”方针。 5.雨果曾说:“总会有这么一天,到那时,你们法国、你们俄国、你们英国,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 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 爱关系。”今日欧盟实现了雨果的哪一理想( ) A.西欧已构筑起“友爱关系”的坚实基础 B.欧洲所有大国都已“紧紧地融合” C.超国家的联合体已消除了成员国的特点和个性 D.法、俄、英是“高一级的整体”的核心 答案 A 解析 欧盟的成立,标志着欧洲一体化进程已经深入到政治、经济和军事层面,西欧已构筑起“友爱关系” 的坚实基础。B、C、D三项与史实不符。 6.据载,山西太原有个前清举人叫刘大鹏,辛亥革命后仍以清代遗民自居,拒不承认民国,直到民国二 十六年后才承认自己是中华民国人。促使刘大鹏思想转变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全民族抗战的实现 B.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C.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 A 解析 民国二十六年是 1937年。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因此刘大 鹏才承认自己是中华民国人,以此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A项正确。B项是 A项的表现;C项发生在 1912 年;D项与题干无关。 7.近代著名思想家钱玄同认为:“若从中华民国自身说,它是公历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产生的,那一日 才是中华民国的真纪元。就中国而论,这日是国民做‘人’的第一日……”这里所说的“国民做‘人’的 第一日”主要是指( ) A.人民开始当家作主 B.结束了满洲贵族的统治 C.摆脱了列强的奴役 D.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答案 B 解析 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也即结束了满洲贵族的封建统治,故正确答案为 B项。A项是新中国成 立的影响;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仍然处于列强的奴役之中,C项错误;D项不能反映其本质含义。 8.鲁迅在回忆 20世纪初期的情形时说,“有人说 G·Byron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 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当时爱国青年喜读 G·Byron的作品,主要是因为它 ( ) A.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B.充满了理性主义的革命激情 C.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特质 D.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精神 答案 D 解析 结合 20世纪初的时间,可以判断当时正处于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 倡导民主自由和思想解放,当时爱国青年爱读 G·Byron 的诗歌,说明 G·Byron的诗歌充满了鼓励人们追求 民主与自由的解放精神,故答案为 D。 9.“上帝赋予了人按自己的意志塑造自身的能力,他可以下降为动物,也可以上升到与上帝相似的东西。” 以下能体现这一主题精神的是( ) A.基督教运动 B.文艺复兴运动 C.宗教改革运动 D.启蒙运动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上帝)为中心,这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 10.恩格斯说:“我们绝不想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只向‘学术界’吐露。正相反,我们两人已 经深入到政治运动中……”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恩格斯想把自己与马克思的著作应用于生产领域 B.恩格斯主张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工人运动 C.恩格斯认为多参加革命运动比写书更重要 D.恩格斯想把空想社会主义与革命实践相结合 答案 B 解析 恩格斯的话表明他和马克思写书的目的不是只向“学术界”吐露,而是为了“深入到政治运动中”,即 要以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工人运动。 11.“(他)推翻了那种把动植物物种看作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第 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确立了物种的变异性和承续性。”材料中的“他”的最大功绩在于 ( ) A.奠定了近代生理学的基础 B.推动了现代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 C.对生物学进行了一次伟大的综合 D.使近代微生物学的发展从此步入了正轨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中的“推翻……动植物……神造的……观点”“物种的变异性和承续性”等可知“他”是达尔文, 他提出的生物进化论观点是对生物学的一次伟大综合。奠定了近代生理学基础的是哈维;细胞学说的提出 推动了现代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法国的巴斯德奠定了微生物学的基础。 12.1917年 6月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时局杂感》:“吾人理想中之中华民国,乃欲跻诸欧美文明国 家,且欲驾而上之,以去其恶点而取其未及施行之新理想。”这主要表明当时先进知识分子( ) A.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认知和反思 B.对欧美文明缺陷的批判和否定 C.对中国社会未来的深刻思考和探索 D.对三民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看,陈独秀主张学习欧美政治文明,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并超过欧美诸国,说明对中国社会的 未来作了深刻的思考与探索,C项符合题意。A、B两项从材料中反映不出来;D项与材料不符。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面是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图 材料二 农业的产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古代中国以农立 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 14世纪后,西方工商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不断得到成长与发展……随着文艺复 兴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面向世界,注重实践的精神,激励 人们以科学的态度和全新的思维方式探索和解释自然现象。生产经验的积累,技术能力的提高,也为科学 研究创造了条件。近代自然科学由此兴起。 材料三 马克思说:“社会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 蒸汽机车 电灯 第一台计算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 3世纪以后中西科技发展的差异性;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 想文化等方面说明中西科技发展出现这种差异性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说明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经历的三次生产力发展飞跃,分别开辟了哪三个历史时代? 答案 (1)差异性:3~15世纪,中国科技领先于西方,此后中国科技发展逐渐落后于西方。 原因:3~15世纪,中国政治上国家统一,经济上农耕经济发达,思想文化比较繁荣;14、15世纪以后, 欧洲资本主义兴起,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刺激了对技术的需求,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为科技进步开辟 了道路,人文主义和理性精神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近代科技迅速发展。 (2)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 解析 本题立意侧重于通过中西对比,强调科技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熙皇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乾隆皇帝也说:“本朝家法,自皇祖 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落。” 材料二 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在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大清王朝 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 44年。 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 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大国崛起》之走向现代(英国) 解说词 材料三 在华盛顿的主持下,制宪会议一共开了 116天……面对代表们的唇枪舌剑,制宪会议主席华盛顿 却几乎一言不发……华盛顿的沉默和坚持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1787年 9月 17日,美国第一部成文宪法 最终形成……联邦宪法的制定和实施,使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诞生了。——《大国崛起》之新国新梦(美 国)解说词 材料四 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大于 1982年全面修改了宪法,以后又通过四个宪法修正案。全国人大 及其常委会制定了 200多件现行有效的法律……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 7500多件现行有效的地方性 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 600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摘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 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 18世纪中英两国的政治体制有什么明显不同?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 1787年宪法规定的宪政体制及其突出特点。美国找到了一条怎样的最适合自 己的政治发展道路? (3)中外政治制度的不同发展模式对你有何启示? 答案 (1)当时的中国皇权空前强化,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君 主立宪制,国王权力受到法律制约,最终统而不治,形成了议会制、责任内阁制和政党制度,两国的发展 方向完全不同。 (2)体制:总统制共和制政体。特点:三权分立,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相互制衡。召开了制宪会议,强 化中央政府的权力,制定了近代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实现了分权与制衡;确立了 联邦制;逐步形成了两党制;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和总统制共和制,保障了国家的统一与稳定。 (3)尊重不同的政治文明,各国之间可以相互借鉴文明成果;从本国国情出发,选择适合本国发展的政体, 不能照搬别国模式;推行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等。 高考热点专练(四) (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底,政务处督办大臣奕劻奏请在七部之外新增设商部,“以为振兴商务之地”。 清政府允其所请。次年,商部正式成立。据所学知识,如果以天干地支纪年法纪年,清政府设立商部那年 是( ) A.甲申年 B.乙酉年 C.癸卯年 D.己丑年 答案 C 解析 求天干的方法:凡是公历年个位数是 4的,天干为甲,个位数是 5的,天干为乙,依此类推;求地 支的方法:用公历年除以 12,余数是 4,地支是子,余数是 5,地支是丑,依此类推。 2.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根据他们的生平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 号,谥号一般分为表扬型、批评型和同情型三种。下列历史人物的谥号属于批评型的是( ) A.周武王姬发 B.齐桓公小白 C.汉灵帝刘宏 D.唐太宗李世民 答案 C 3.掌握历史纪年方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历史纪年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建立的时间是约公元前 21世纪前期 ②乾隆四十年是乾隆皇帝四十岁那一 年 ③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于甲午年 ④根据当时的报纸记载:民国四十五年台湾摆脱日本的殖 民统治回到祖国的怀抱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夏朝约建立于公元前 2070年,①说法正确;乾隆四十年应为乾隆皇帝即位后使用“乾隆”年号的第 40年,②说法错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于 1954年,距 1894年甲午战争的爆发刚好六十年,也 是甲午年,③说法正确;中华民国建立于 1912年,1945年应为民国三十四年,④说法错误。 4.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具体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冬至、小寒、大寒”等名称。下列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节气反映四季变化,与中国传统农业密切相关 B.节气体现了国家的“重农抑商”政策 C.节气影响着中国人的生产与生活 D.节气体现了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的进步 答案 B 解析 二十四节气与中国传统农业密切相关,体现了“重农”,但没有体现出“抑商”。 5.甲午战争中,各地人民“同申义愤,愿做前驱”“壮夫老幼,死战不降”。就在日军占领威海卫那年, 一姚姓夫妇生下一子,取名“姚破虏”,寄托了人民抗日的决心和勇气。这位“姚破虏”的生肖应该是属 ( ) A.蛇 B.马 C.猴 D.羊 答案 D 6.国家将一些传统节日列为法定假日以更好地尊重传统文化。下列法定假日中属于“二十四节气”之一 的是( ) A.中秋 B.端午 C.清明 D.春节 答案 C 7.孙中山规定:“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九年即辛亥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 元旦。”孙中山改历改元的深层动因是( ) A.破除专制制度对人的思想束缚 B.与国际接轨的时代需求 C.彰显炎黄子孙共同的民族诉求 D.“反清复明”的政治需要 答案 A 解析 改元是中国封建社会改朝换代的重要标志,指皇帝即位时或在位期间改换年号,是君主专制的产物。 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每个年号开始的那一年称元年。由此可见,材料中孙中山改历改 元的深层动因是破除专制制度对人的思想束缚,A项正确。 8.“金若被烈火燃烧,便溶为液体,液体属水”;“火遇水便熄灭。”据右图表明 了五行相生相克中的( ) A.金生水、水克火 B.金生水、火克水 C.金克水、水生火 D.水生金、火克水 答案 A 9.金榜题名源于我国古代科举考试。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 金榜,其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与“金榜”有关的进士科、殿试、天子门生, 分别开始于( ) A.隋朝、唐朝、唐朝 B.唐朝、唐朝、北宋 C.隋朝、唐朝、明朝 D.隋朝、唐朝、北宋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了科举制的发展。根据所学,隋炀帝创立进士科;唐朝武则天时期科举制中创立殿试;宋 太祖时规定所有及第的人都称天子门生。本题选 D项。 10.商代的文字书体较自由,可以正书,也可以反书。20世纪 70年代, 学术界据此 对司母戊鼎的铭文提出了新的考释:将“司”改为“后”。2011年 3月, 在完成扩建 的新国家博物馆中,司母戊鼎已改名为“后母戊鼎”。据此,你认为司母 戊鼎更名的 主要依据是( ) A.文字研究 B.史料记载 C.民间传说 D.专家观点 答案 A 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司母戊鼎更名的依据是商代的文字书体,故 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史料记载、 民间传说,故 B、C项错误;专家观点也是研究商代的文字书体而得出的,故 D项错误。 11.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於沅、湘;北涉汶、 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戹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这段材料告诉 我们,他获取史料的重要方式是( ) A.考古发掘 B.实地调查 C.道听途说 D.文献查阅 答案 B 解析 根据“游、上、探、涉、观”等动词,可知是实地调查,不包括发掘、道听途说、文献查阅的信息, 可排除 A、C、D,故 B正确。 12.东晋的孙盛讨论《三国志》与《世语》中有关袁绍出兵人数的差异。《三国志》写到:“袁绍简精卒 十万,骑万匹,将攻(曹操根据地)许。”《世语》则记载:“袁绍仅有步卒五万,骑八千。”孙盛指出: “根据曹操曾对崔琰说,冀州户籍曾有人口三十万,再加上幽、并、青等州,更是不少。袁绍用兵,必然 大举出动,所以他出兵十万攻打曹操应属可信。”上述孙盛所说的内容,在历史学中称为( ) A.叙事 B.考证 C.褒贬 D.史论 答案 B 解析 东晋孙盛讨论《三国志》与《世语》中有关袁绍出兵人数的差异,通过寻找曹操的原话来加以佐证, 辨明真伪,这就是考证的史学研究方法,故答案选 B项;叙事是叙述历史事实,不给出主观色彩的观点, 据此排除 A项;褒贬有赞扬或者贬抑,材料无法体现,据此排除 C项;史论即关于客观历史如史事、人物、 历史现象等的评论,材料没有作者评论,故排除 D项。 13.学习历史必然会涉及到历史时间,掌握历史纪年方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历史纪年的叙 述,正确的是( ) ①王安石开始变法的 1069年是公元 11世纪中期 ②康熙五十年是康熙皇帝五十岁那年 ③中华民族取得 抗战胜利是在民国三十四年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是在农历甲午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康熙五十年是指康熙即位后的五十年,故②错误;中华民族取得抗战胜利是在 1945 年,民国元年 为 1912年,中华民族取得抗战胜利是在民国三十四年,故③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是在 1949年, 是农历己丑年,故④错误;由此可以判断 B项正确;A、C、D错误。 14.2013年,唐代才女上官婉儿的墓被发现。2014年 1 月,其墓志全文在最新一期的《考古与文物》期 刊发表。以前史书记载上官婉儿与韦后一党关系十分紧密,而墓志则显示上官婉儿并非与韦后一伙。这印 证了( ) A.陈寅恪的“从事物的演化和联系考察历史,探究史料” B.胡适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C.王国维的“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 D.梁启超的“对旧史不可轻信,十之七八应取存疑态度” 答案 C 解析 材料反映地下新史料的发现对史书记载的补充作用,符合王国维的“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 之新材料”观点,故 C项正确;A项从事物演变和联系探究历史;B项从假设到求证;D项对史料的存疑 均与材料无关,故 A、B、D项错误。 15.一位学者认为唐宋时期江南曾经实施稻麦轮种制(不同农作物轮换种植),并引用白居易任职苏州时写 的诗句“去年到郡日,麦穗黄离离;今年去郡日,稻花白霏霏”证明自己的说法。关于这位学者的看法, 以下哪项较为合理( ) A.诗里提到麦作、稻作,足以作为稻麦轮种的佐证 B.诗中指出稻、麦产自不同季节,足以说明轮种制 C.诗中并未指明稻、麦产自同一块土地,不足为据 D.诗人的描述多不精确,不适合运用于历史的讨论 答案 C 解析 轮种制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一年播种和收获两次以上的耕作方法。白居易的诗只是说明看到苏州 粮食作物生长的情况,并没有说明是江南其他地区的具体情况,不具有普遍性,故 A、B项错误,C项正 确;文学作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也可以作为史料,故 D项错误。 16.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唐代发明了曲辕犁 唐代农村中普遍使用曲辕犁 B 古希腊考古发现在一些笔迹相同的陶片上 刻有同一个人的名字 “陶片放逐法”是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敌 人的有效方法 C 1904年京师大学堂专业设置有:经学科、 政法科、工科等,各专业预科阶段均开设 经学大义、中国文学等课程 专业设置体现了“中体西用”的办学思想 D 1951~1955年,苏联对农业的投资由年均 200亿卢布增长到 409亿卢布 苏联工农业发展失衡的局面得以改变 答案 C 解析 唐代发明了曲辕犁,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不能说明“普遍使用”,故 A项错误;古希腊考古发 现笔迹相同的陶片刻有同一人的名字,反映“陶片放逐法”存在局限,被别有用心的人钻了民主的空子, 并不是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敌人的有效方法,故 B项错误;“经学科、经学大义、中国文学”反映中体, “政法科、工科”反映西用,故 C 项正确;1951~1955年,苏联对农业的投资的增加并不能说明工农业 发展失衡的局面得以改变,相反苏联工农业失衡局面一直存在,故 D项错误。 17.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所著《史学原论》一书中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是过去的事件,留下实 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述。” 作者在此想要说明的是( ) A.文字史料带有一定的主观因素 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能客观地反映历史 C.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 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够真实地反映历史 答案 A 解析 依据题意,史料包括实物史料、文字史料(文字上关于心理状态的描写和叙述)。文字史料往往会受 到作者立场、理解角度等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带有一定的主观因素,不一定能够客观地反映历史,故 A项 符合题意,B项错误;实物史料能够较客观反映历史,故 C项错误;文字史料也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去伪 存真,也能够真实地反映历史,故 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8.思想文化的传承与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航标和精神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 5世纪前后,在中国、古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繁荣,当时的思想家们流传下了许多名 言。 国别 人物 观点或名言 古希腊 普罗塔哥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 “认识你自己” 中国 孔子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孟子 “仁则荣,不仁则辱” 材料二 他们(指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 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 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三 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 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 望……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对中西文化矛盾冲突的比较鉴别中,逐渐发展出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人文思想 人文精神。卢梭的天赋人权说、赫胥黎的进化论对中国最早向西方学习的知识分子来说,具有很强的震撼 力。——文池《思想的灵光》 (1)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和中国思想家的核心主张。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述启蒙思想家在政治领域中提出的建议的核心内容。在其影响下近代中国社 会发生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如何历史地、辩证地看待材料三反映的文化融合现 象? (4)以上三则材料,作为学习研究人文主义的史料,你认为哪则材料更科学、史学价值更大?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 (1)主张:希腊:强调人的价值(或人文主义,或以人为本);中国:仁政(民本或重民)。 (2)内容:天赋人权、主权在民(或人民主权说)、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 事件: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3)条件:西方现代文化传入,与中国传统文化碰撞、融合;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努力。看待:文化融合是 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融合有利于取长补短,促进共同繁荣;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要注意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要注意保持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4)材料:材料一。理由:因为材料一是原始的、第一手的、直接的史料;材料二和材料三是后人撰写的、 第二手的、间接的史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