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突破同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练习:第七单元单元优化总结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新突破同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练习:第七单元单元优化总结

单元达标检测卷(七) (时间:45 分钟,分数:100 分) 一、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60 分) 1.1921 年,列宁在《粮食税》中说:“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 但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 的……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列宁意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 B.继续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可以将国家从经济灾难中拯救出来 C.“功劳”是指该政策巩固苏俄政权,促进了经济发展 D.列宁已经用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解析:根据材料中“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可 知,列宁认为在苏俄长期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并不可行,故 A 项正确;“战时共产主 义”政策最终给苏俄经济带来较大危害,故 B 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了苏俄政 权,但并未促进经济发展,故 C 项错误;从材料中无法推断此时列宁用新经济政策取代了“战 时共产主义”政策,故 D 项错误。 答案:A 2.列宁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照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 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按照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产品”是指 ( ) A.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B.1918 年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1921 年实行的新经济政策 D.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解析:在列宁时代没有实行按劳分配的制度,故 A 项错误;按照共产主义的原则来调整 国家产品和分配,而最终又以失败告终的就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 B 项正确;新经济 政策并不是按照共产主义的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的,故 C 项错误;用粮食税代 替余粮收集制属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故 D 项错误。 答案:B 3.“起初,几乎没有实验的机会,因为生存斗争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当时,采取了 种种非常措施……原先的计划是向农民提供工业制成品作为补偿,但事实证明这是不可能的, 因为当时几乎所有的工厂都在为前线生产。”对以上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苏联进行农业经济改革,增加粮食产量,支持工业化建设 B.国内战争造成粮食短缺,经济困难,面临困境 C.为解决苏维埃政权的内忧外患,采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苏联强化对农业、企业的指令性计划,以发展工业 解析:“苏联进行农业经济改革,增加粮食产量”属于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与题意不 符,故 A 项错误;由材料“采取了种种非常措施”“几乎所有的工厂都在为前线生产”得知, 当时国内战争造成的经济困难是多方面的,并非单纯粮食短缺的问题,故 B 项错误;由材料 “生存斗争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采取了种种非常措施”得知,苏维埃政权面对如此险 恶的形势,苏维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 C 项正确;苏联强化对农业、企业的指 令性计划以发展工业是在斯大林时期,与材料内容不符,故 D 项错误。 答案:C 4.1921 年,列宁说:“我们苏维埃政权和共产党已经实行了多么急遽的转变,采取了一 种被叫作‘新的’经济政策,所谓新,是对我们先前的经济政策而言。可是实质上,它比我 们先前的经济政策有着更多的旧东西。”材料中的“旧东西”实质是指( ) A.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B.国民经济退回到私有制 C.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D.加强对国民经济的控制 解析:根据题目中的时间“1921 年”得知,1921 年 3 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实行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标志着新经济政策的实行,题目中问的是新经济政策的实 质,而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只是措施和表象,故 A 项错误;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在国 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私人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允许商品经济发展,故 B 项错误;允许商品经济发展即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故 C 项正确;加强对国民经济的 控制只是前提,不是实质,故 D 项错误。 答案:C 5.1921 年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根本上说是由( ) A.苏俄的社会性质所致 B.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所致 C.苏俄生产力水平所致 D.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所致 解析:苏俄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而新经济政策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发展,这 说明实行新经济政策与苏俄的社会性质无关,故 A 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时共产 主义”政策不适应苏俄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引发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苏俄才进行政策调整, 实行新经济政策,因此政策调整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故 C 项正确;B、D 两项不是根本原因,故 B、D 两项错误。 答案:C 6.至 1923 年秋,(苏联)谷物生产已基本恢复到了战前 1913 年的水平,进而在私有制农 业复兴的基础上,商贩们迅速活跃起来,据估计,私营商贩控制了全国商品零售额的 75%。 材料中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采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农业集体化的推行 解析:从题干中可以看出时间和私营经济以及苏联等信息,可以判断这不是“战时共产 主义”政策,故 A 项错误;这些信息描述的正是苏联的新经济政策,故 B 项正确;苏联社会 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在 1936 年,时间不对,故 C 项错误;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模式的一个重要 方面,故 D 项错误。 答案:B 7.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 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却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 该学者( ) A.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肯定了新经济政策对苏联工业化的积极作用 C.辩证地看待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影响 D.高度评价了赫鲁晓夫改革 解析:根据材料,该政策使苏联走上了工业化道路,可以推断为斯大林模式,故 A 项错 误;材料评价的是斯大林模式,而非新经济政策,故 B 项错误;既看到了斯大林模式不足的 地方,又看到了其促使苏联走上了工业化道路,所以其辩证地看待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影响, 故 C 项正确;赫鲁晓夫改革时期,苏联早已走上工业化道路,故 D 项错误。 答案:C 8.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 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 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 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B.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 C.合理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解析:斯大林模式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与农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没有 调动工人和农民的积极性,故 A 项错误。斯大林模式弊端后来日益暴露,成为苏联解体的重 要原因之一,并不是因为它纠正了过去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而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故 B 项 错误;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开创的一种经济模式,没有吸收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故 C 项 错误;斯大林模式的特点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故 D 项正确。 答案:D 9.某书在评价一位苏联领导人时说“在他的统治时期却算是整个苏联 70 多年历史中最 清明承平的时光:没有大规模的屠杀和清洗,国民的生活显著提高,国力强盛堪与美国相提 并论,太空竞赛令社会主义扬眉吐气。”材料中的“他”是指( ) A.列宁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勃列日涅夫 解析: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整个苏联 70 多年历史中最清明承平的时光”,列宁在位时 期(1922—1924)其中俄国刚刚经历了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故 A 项错误;根据题目中 的关键词“没有大规模的屠杀和清洗”故 B 项错误;赫鲁晓夫在位时期,实行对斯大林模式 的打破,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动荡,故 C 项错误;根据题目中“太空竞赛令社会主义扬眉吐气”, 勃列日涅夫时期,前期实行稳健的经济政策,与美国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故 D 项正确。 答案:D 10.1970 年初,苏联决定通过合并企业和撤销管理局的办法建立生产联合公司,精简管 理环节。这一做法旨在( )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恢复国家资本主义 C.下放企业管理权 D.利用市场货币关系 解析:“合并企业和撤销管理局的办法建立生产联合公司,精简管理环节”不符合现代 企业制度的特点,故 A 项错误;“撤销管理局的办法”不符合恢复国家资本主义的举措,故 B 项错误;“合并企业和撤销管理局的办法建立生产联合公司,精简管理环节”体现了下放企 业管理权,故 C 项正确;题中没有体现利用市场货币关系,故 D 项错误。 答案:C 11.韩西林教授曾撰文写道:“到戈氏上台时,这种高度集中统一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 对整个经济的制约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打破这种体制的要求已非常强烈,而这种 体制也确实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这可以印证戈尔巴乔夫改革( ) A.适应时代需要,获得成功 B.使苏联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C.冲击了苏联的所有制结构 D.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模式 解析: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造成苏联解体,故 A 项错误;戈尔巴乔夫改革并没有使苏联 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故 B 项错误;材料中“高度集中统一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指的是斯 大林模式,戈尔巴乔夫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全面否定,那么自然冲击了苏联的所有制结构,故 C 项正确;戈尔巴乔夫改革并没有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模式,故 D 项错误。 答案:C 12.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 巴乔夫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 ) A.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B.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 C.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 D.力图缓解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 解析: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是赫鲁晓夫的做法,故 A 项错误;军备竞赛是勃列日 涅夫的做法,故 B 项错误;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是戈尔巴乔夫的做法,故 C 项错 误;三人改革都力图缓解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故 D 项正确。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 13.由于时代和国情的不同,各国走上了不同的经济发展道路,创造了不同的发展模式。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俄(联)的历史分为五个时 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他认为 1921—1927 年是苏俄(联) 历史上的“退却年代”,20 世纪 30 年代是苏联历史上的“剥夺年代”。 1934 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到苏联访问之后写下了《莫斯科日记》,书中写道:“目前 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 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 材料二 他是一个精明的统治者,在驾驭政府与时代方面有无与伦比的胆略和才能,又 由于他在内政方面的巨大建树和在与法西斯斗争中的不朽功绩,而被世人公认为同华盛顿、 林肯相比肩的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是他,把美国人民从苦难和经济大萧条中拯救出来, 扩大了中央政府的权力,首创干预经济生活的先例。 材料三 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的中国领导层看来,中国 1977 年全年的农业成就是不能 满足本国需要的,其失误……在于农民缺乏努力工作和发挥积极性的动力。毛及其同僚依靠 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 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材料一中的“退却年代”是指什么?你如何理解罗曼·罗兰所说苏联 30 年代“这些政 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6 分) (2)材料二中的“他”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突出贡献是什么?请用全球史观评价他的贡 献。(6 分)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三中前一种“组织方式”弊端的主要表现。以后一种“组织 方式”为开端,我国的经济体制做出了怎样的政策调整?(8 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退却年代”实行新经济政策,部分恢复发展资本主义;第二 小问即回答斯大林模式下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第(2)问,第一小问罗斯 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第二小问从全球史观角度看,它对当时欧洲其他国家 以及二战后欧洲国家经济的恢复都发挥重要作用。第(3)问,第一小问分析计划经济模式在所 有制、管理体制、分配制度方面的弊端;第二小问 1992 年确立改革目标,改革高度集中的计 划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答案:(1)“退却年代”:指新经济政策。 理解:在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牺牲农民的利益太多。 (2)贡献: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评价: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3)表现:“一大二公”,生产资料高度公有化;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经营管理上高度 集中。 调整: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14.历史图片是历史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手段,下列历史图片反映了苏联、美国和中 国历史发展的特定阶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大林时期的海报: 材料二 漫画图 3:《罗斯福给山姆大叔看病》。坐着的老者比喻美国,中间站立的医生指罗斯福, 罗斯福身边站的是护士护士衣服上写着“国会”。图中文字翻译为:当然,如果我们得不到 预期的结果,就不得不改变救济方案。 材料三 图 4 为 1984 年 10 月 1 日,首都群众游行时照片。北京大学在游行队伍进行中意外打出 横幅——“小平您好”!这句话感情真挚,亲切地表达对邓小平同志的敬意,也表达了对党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衷心拥护。 (1)指出材料一中图 1、图 2 所反映的经济政策,并说明其内在联系。(8 分) (2)根据图 3 寓意,指出国会在罗斯福新政中起到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给 山姆大叔开的“药方”有哪些?(6 分) (3)结合时代背景指出,北大学生拥护的“路线方针政策”主要是什么?比较三则材料中 所使用的图片在类型上有何不同。(6 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经济政策”,根据图 1《完成五年计划》可知是优先发展重工 业,根据图 2《农业集体化宣传海报》可知是农业集体化;第二小问“联系”,回答农业集体 化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便利条件。第(2)问,第一小问“作用”, 根据图中罗斯福是医生,国会是护士,由此可知国会起了助手作用;第二小问“药方”,回 答罗斯福新政内容。第(3)问,第一小问“政策”,回答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和以经 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第二小问“不同”,比较可知图片 1、2 是海报,图 3 是漫画,图 4 是 照片。 答案:(1)政策:优先发展重工业(工业化);农业集体化。 联系:农业集体化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便利条件。 (2)作用:助手(配合)。 药方:整顿银行业;恢复工农业生产;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保护劳工权利;建立社会 保障体系。 (3)政策: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不同:图片 1、2 是海报,图 3 是漫画,图 4 是照片。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