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河南省洛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4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洛阳市2019-2020学年 高一4月月考试题 一、单选题 1.1935年4月,美国成立了工程振兴局,该局雇佣工人的工资每月大约50美元,相当于失业救济金的二倍。这说明该局的成立 A. 成功遏制了经济危机蔓延 B. 开启了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C. 有利于提高人们就业热情 D. 大幅减少了社会失业人数 【答案】C 【解析】材料中就业工人资高于失业救济金,这有利于人们为增加收入而积极就业,因面有利于提高人们就业热情,C项正确;遏制经济危机蔓延不是一项措施就能完成的,A项错误;材料只体现了对经济干预的一项揹施,不能说明全面性,B项错误;材料中的措施有利于提高就业数量,但由于其他企业可能仍处于倒闭中,所以不能说明社会失业人数大幅减少,D项错误。 2.1680—1830年塞内加尔主要出口“商品”占出口总额的百分比 项目年份 1680 1730 1780 1830 黄金 5.0 7.8 0.2 3.0 树胶 8.1 9.4 12.0 71.6 奴隶 55.3 64.3 86.5 1.9 据如表可知,1680—1830年塞内加尔 A. 处于三角贸易的主导地位 B. 民族独立运动得到发展 C. 经济发展依附于欧洲市场 D. 矿产资源开发始终迟滞 【答案】C 【解析】1680年是欧洲原始资本积累时期,所以此时塞内加尔出口的“商品”主要是“黄金”和“奴隶”,1830年是欧洲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塞内加尔出口的主要“商品”转变为树胶,这说明塞内加尔的经济发展是依附于欧洲市场的,故选C;塞内加尔出口“奴隶”,在三角贸易中并不能处于主导地位,排除A;表格内容并不能说明塞内加尔民族独立运动得到发展,排除B;表格内容不涉及矿产资源的开放,“始终停滞”的说法无法体现,排除D。故选C。 3.下图是一幅关于21世纪初亚太经合组织的漫面。其寓意是( ) A. 区域集团内部密切合作应对外部挑战 B.集团内部成员难以实现利益均衡发展 C. 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 D. 世界的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答案】A 【解析】漫画中“乌云”“降雨”“海浪”代表亚太经合组织面临严峻的外部挑战,撑起“雨伞”的寓意是成员国齐心协力,密切合作,共同应对外部挑战,故选A;材料反映了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共同应对外部挑战,无法得出内部成员难以实现利益均衡发展,排除B;C材料无法体现“从封闭走向开放”,排除;材料不能体现“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排除D。 4.如图为不同时间段人类认知中的世界地图,由此可以推知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B. 人类认识世界逐步突破自然限制 C. 世界文明的中心转移到欧洲 D. 地理知识逐渐普及到了世界各地 【答案】B 【解析】根据图中1492年以后人们描绘的世界地图越来越准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得益于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对世界的认识逐步突破了自然限制,B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方最终形成,A项错误;从四幅世界地图不能得出欧洲在世界历史中的中心地位,C项错误;18世纪中期地理知识远不能在世界范围内普及,D项错误。 5.1933年春,罗斯福问美国大银行家:“联邦政府能承受多大规模债务?”回答:“350亿美元至700亿美元。但直到1941年,政府举债额也没超过最高估数。”据此推知,罗斯福主张 A. 通过财政赤字实现企业繁荣 B. 政府财政收支应综合平衡 C. 实行大幅减税刺激经济发展 D. 大量举债来解决经济危机 【答案】B 【解析】罗斯福不主张政府大量举债,争取实现政府财政收支的综合平衡,B项正确;ACD选项材料并未体现,排除。 6.大萧条下,西方国家通过征收关税、制定进口限额等措施,希望使经济实现某种程度的自给自足。二战结束后,西方国家建立关贸总协定,希望各国降低关税,减少贸易限额,削弱贸易壁垒。出现这一变化的背景主要是 A. 法西斯主义严重威胁各国安全 B. 世界市场进一步深入发展 C. 意识形态冲突下形成冷战格局 D. 关税壁垒加重了经济困境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内容可知,二战后西方国家希望降低关税,减少贸易限额,削弱贸易壁垒的背景主要是由于关税壁垒加重经济困难,不利于世界经济发展,故选D项;二战后法西斯主义已经被打败,排除A项;20世纪初世界市场就已经形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不是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意识形态冲突的问题,排除C项。故选D。 7.1927年,苏联国家收购到的粮食总量只有3亿普特,比1926年的4.28亿普特减少了30%。同样,“一五”计划实施时,我国也出现了粮食收购危机——收支相抵,库存减少40亿斤,形势相当严峻。上述情形均反映出当时两国 A. 工业化潜在需求旺盛 B. 粮食欠收形势十分严峻 C. 工业化政策脱离实际 D. 统购政策损害国民利益 【答案】A 【解析】联系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中苏两国在大规模工业化启动之前,均发生了粮食收购危机,这种危机,实际上的根源于两国农业生产发展的落后与大规模工业化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A选项符合题意;农业生产发展落后,并不意味粮食歉收,B选项排除;CD选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答案为A。 8.隋唐时期,重视家族背景的门第观念十分流行,到宋朝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改变。人们的婚姻择偶以当下政治、经济地位为重,而不再关心祖先名望。时人将这些变化概括为“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尚阀阅”。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宋朝 A. 市民阶层地位上升 B. 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 C. 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D. 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答案】D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宋代婚姻择偶标准以政治、经济地位为重,而不再注重门第,这主要和宋朝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原来的婚姻观念有关,D正确;市民阶层在中国古代社会地位较低,A排除;社会阶层流动无法解释材料中对经济地位重视的说法,B排除;理学主要强调的是“存天理,灭人欲”,与材料中对经济地位重视的说法相矛盾,C排除。故选D。 9.19世纪70年代,江南制造局经费收支状况大致是,光绪元年(1875年)达到接近55万两后,次年开始出现小幅下降,光绪三年(1877年)减少至20万两,光绪四、五两年(1878年、1879年)虽有所回升,但亦未达到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水平。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实业救国思潮日渐衰退 B. 自强运动潜藏发展危机 C. 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D. 洋务企业竞争意识不足 【答案】B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江南制造总局的收入呈现下降趋势,说明其潜藏着发展的危机,B正确;实业救国思想是在甲午战后出现的,A排除;自然经济解体的典型就是耕织分离和传统纺织业的衰败,C排除;材料与竞争意识无关,D排除。故选B。 10.陈赡,真定人,“初造墨,遇异人传和胶法。……赡死,婿董仲渊因其法而加胶,墨尤坚致,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董后有张顺,亦赡婿,而所制不及渊,亦失赡法云”。这说明古代的制墨 技术( ) A. 未得到统治者的重视 B. 与宗法观念的淡薄有关 C. 缺少革新而最终失传 D. 在传承方面存在局限性 【答案】D 【解析】“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说明陈赡的制墨技术流传较少,“所制不及渊,亦失赡法云”说明陈赡的制墨技术失传,这些信息体现出古代手工业技术明显存在传承的局限性,故D正确;材料说明的是因为技术传男不传导致失传,不是因为统治者的不重视,排除A;材料中传男不传女的观念显然与强烈的宗法观念有关,排除B;材料中的技术是因为传承观念问题导致,不是因为缺少革新的技术导致,排除C。故选D。 11.下图可以说明当时( ) 近代中国1860-1921年出口贸易变动示意图 A. 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逐步增强 B. 开埠通商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C.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保持顺差 D. 列强不断扩大对华商品输出 【答案】A 【解析】图片信息表明,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的出口贸易呈现增长趋势(出口净值增长),结合时代背景可知,19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的出口贸易增长,说明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益加深,故选A;B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材料没有中国进口贸易数据的比较,不能得出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保持顺差的结论,排除C;材料主要反映中国出口增长,没有涉及列强对华商品输出情况,排除D。 12.英国在1931年放弃金本位以后纠集各自治领以及欧、亚、拉美的一些财政上与英国关系密切的国家,组成了“英镑集团”。美国也联合拉美的一些国家组成了“美元集团”,设立了20亿美元的外汇基金,以防英镑集团进一步降低英镑对美元的汇价。两个货币集团的出现 A. 导致世界经济形势更加严峻 B. 表明凯恩斯主义得到广泛认同 C. 促使英美加紧对拉美的掠夺 D. 推动了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答案】A 【解析】在经济大危机的背景下,“英镑集团”和“美元集团”的竞争,加剧了世界金融领域的紧张、动荡,导致世界经济形势更加严峻,A项正确;两大金融集团的竞争,不能说明强调国家干预市场和就业的凯恩斯主义得到广泛认同,B项错误;对拉美的掠夺不是两大金融集团斗争的焦点,也无益于地区性经济分工与合作(区域集团化)的发展,CD两项错误。 13.宋元丰年间,政府颁发了我国第一部外贸法规《市舶法》,它规定:外船入港后,市舶官员登舶验货,按比例抽取实物,以“贡品”交政府;“禁榷”物资由市舶司统购包销;“博易”物资由中外商人市价买卖,运销内地。这反映出当时 A. 海上丝绸之路繁荣 B. 中外朝贡贸易体制 C.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 确立工商皆本思想 【答案】A 【解析】政府制定《市舶法》,从法律上规范调整对外贸易的现象,本质上是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繁盛,中外贸易频繁的需求的反映,故A正确;海上丝绸之路,有朝贡贸易成分,但题干有中外商人市价买卖的部分,排除B;《市舶法》不拘泥于南北方,不能体现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排除C;工商皆本在明末清初由黄宗羲提出,排除D。故选A。 14.列宁说“由于目前共产党和苏维埃政权在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整个政策上实行特殊的过渡办法,用所谓。新的迂回方法’来夺取一些阵地,实行退却,以便更有准备地再转入对资本主义的进攻。”列宁强调( ) A. 新经济政策的本质是国家资本主义 B. 用新经济政策建设社会主义建设 C. 新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创新和发展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新的迂回方法’来夺取一些阵地,实行退却,以便更有准备地再转入对资本主义的进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本质上属于国家资本主义,A选项符合题意;苏联进入社会主义阶段是在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之后,B选项排除;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指的是资本主义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经济制度,C选项排除;新经济政策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错误路线的纠正,D选项排除。故答案为A。 15.据统计,宋朝耕地面积为5.6亿亩,明朝增加到8.5亿亩,清朝又增至1l亿亩——12亿亩。在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其反映( ) A. 人口一直在快速增长 B. 新农作物不断引进 C. 疆域辽阔且不断拓展 D. 农业生产技术落后 【答案】D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对边际土地的开发,这主要是人口增加过快导致的,在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的情况下,为了养活众多人口,只能采取垦荒的纺织,因此材料强调的是农业生产技术落后,B选项符合题意;明清易代之际,人口受到战争影响明显减少,A选项排除;新农作物的引进主要体现在增加粮食产量上,B选项排除;材料与疆域辽阔无关,C选项排除。故答案为D。 16.汉武帝时期,“元狩四年,山东水灾,凡有流民七十八万口;元鼎六年,山东河灾,令饥民流亡江淮间就食”;(汉昭帝)始元四年秋七月,诏曰:“比岁不登,民匮于食,流庸未尽还。”这些流民流亡他乡,成为地主田庄的徒附,“耕豪民之田”,或庸耕于庄园中。这反映出当时 A. 土地兼并现象较严重 B. 田庄经济是当时最重要的经济形态 C. 田庄稳定了社会秩序 D. 田庄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征 【答案】C 【解析】受自然灾害影响,大量流民进入地主田庄,成为田庄的“徒附”,有利于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的稳定,C项正确;土地兼并现象较严重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项错误;地主田庄接纳流民(徒附),不能说明田庄经济是当时最重要的经济形态,也不能说明田庄经济的自给自足特征,BD两项错误。 17.“1929年10月1日,苏联政府批准70多个有关外国技术援助和技术咨询的协议,其中美国占55个,为苏联接受援助项目的78%。1930年苏联成为世界各国购买美国机器设备的第二大买主。美国国内约有30万工人在为完成苏联的订货而工作。”对上述现象理解最正确的是 A. 源于苏联工业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B. 经济大危机促使美国调整对苏政策 C. 是对列宁新经济政策思路的延续 D. 斯大林模式有效避免了经济大危机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苏联借西方经济危机爆发为契机,通过利用美国技术出口为苏联工业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撑,推动工业化进程,故A项符合题意;题干体现了双方关于技术合作的内容,并未改变美国对苏联的敌视态度,排除B项;苏联并未引进外资,未体现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排除C项;题干未体现斯大林模式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 18.鸦片战争后的中英贸易中,中国棉纺织品因为“农业和手工制造业的直接结合而造成了巨大的节约和时间的节省”,即农民可以把所有不能从事田间劳动的时间和劳动都不计成本地投入到手工业劳动之中。而“(英国)大工业产品中,会加进大工业品到处都要经历的流通过程的各种非生产费用”。据此可知 A. 英国产品的价格没有优势 B. 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阻碍 C. 英国大机器生产的产品没有中国的精美 D. 损害了中国关税和贸易主权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中国棉纺织品因为巨大的节约和时间的节省所以成本很低。而英国的大工业产品会加进各种非生产费用,这说明英国产品价格没有优势,因此A选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自然经济的阻碍,B选项错误;C选项材料并未比较,排除;D选项材料并未涉及,排除。故选A。 19.如图是1887年上海《点石斋画报》刊出的社会新闻绘画。对图中事物,时人或以“今则乘气球者,非从前所谓腾云乎?”加以评议,或以《庄子》的“列子御风而行”抒发观感,甚至以《山海经》中的“奇肱国飞车”想象未来的空中飞行物。此类评论在当时较为多见,表明当时 A. 图文并茂的报道推动科学常识的普及 B. 以文学想象描述新知形成普遍的风气 C. 传统文化观念影响对近代科技的认知 D. 对西学的了解始终停留在器物的层面 【答案】C 【解析】此类评论多引用中国传统观念评论乘坐气球的现象,说明传统文化观念影响对近代科技的认识,故选C;A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文学想象”与题意不符,排除B;D项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D。故选C。 20.《唐会要》记载:“景龙元年(公元707年)十一月敕: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众大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太和五年(公元831年)七月,左右巡使奏:‘……不合(不应当)辄向街开门户,悉令闭塞。’”对以上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 严格限制州县城市的商品交易 B. 击鼓鸣钲促进集市贸易发展 C. 严格控制城市里坊与市的界限 D. 抑商政策导致商业发展停滞 【答案】C 【解析】题干中对商业活动有时间、空间限制,而且禁止“向街开门户”,说明当时对城市中坊市制度的维护,选项C正确;材料只是禁止在非州县之所设置市,而且限制商品交易,排除A;击鼓鸣钲是对商业时间的限制,这不利于商业发展,排除B;“停滞”表述绝对,排除D。 21.亚当·斯密认为,分工能使劳动生产率提高,其原因是:第一,分工能使劳动者的熟练程度得到提高;第二,分工使个人专门从事某项作业,可以节省与生产有关的直接劳动时间;第三,分工使专门从事某项工作的人较容易改良工具和发明机械。斯密的理论 A. 适应了工业资产阶级扩大生产的需要 B. 促进了专业技术工人经济地位的提高 C. 反映《航海条例》对英国经济的影响 D. 从根本上否定了英国传统重商主义政策 【答案】A 【解析】题干内容“分工能使劳动生产率提高”描述体现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以“分工”来提高“生产率”,从而增加单位时间内产品的总量,因而适应了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扩大生产商品的需要,A正确;材料与技术工人经济地位改善无关,B排除;《航海条例》主要打击的是荷兰的海上贸易,C排除;自由主义的提出是取代重商主义的标志,D排除。故选A。 22.2016年9月,欧盟委员会表示:“成员国之间从未拥有如此少的共同立场和彼此能够合作的领域,欧盟也从未经历过如此严重的碎片化。”这折射出欧盟 A. 成员国出现严重分裂 B. 已无力解决内部矛盾 C. 内部面临着共识危机 D. 一体化受到严重挫折 【答案】C 【解析】材料中缺少“共同立场”、“碎片化”的信息反映了欧盟成员国之间缺乏对欧盟的一致认同,这是共识危机的体现,C正确;欧盟内部存在矛盾不能说明分裂,排除A;欧盟至今仍存在,说明仍有能力解决内部矛盾,排除B;材料现象不利于欧盟一体化,但不能说明受到挫折,排除D。 23.如图是欧洲某区域集团组织的成员国扩大示意图。观察图1和图2,该组织的演进反映了 ①欧洲一体化进程 ②美苏冷战形势的加剧 ③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④美国霸权主义的扩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出欧洲某区域集团组织的成员国扩大,可以看出是欧洲一体化的进程。①正确;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出欧洲一体化的进程,这是多极化趋势的反映,③正确;美苏冷战加剧了欧洲的分裂,②错误;材料未涉及美国霸权主义的扩张,④错误;因此B正确,ACD排除。故选B。 24.20世纪初,江苏南部地区的蚕丝出口因铁路通车逐年增加,蚕桑养殖业有了很大发展,沪宁铁路沿线地区常能见到连片桑田。尤其是无锡发展最快,成为“甲于东南的蚕茧之地”和江南丰沃的“养蚕地带之中心”。上述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中国 A. 自然经济瓦解有利农业区域的发展 B. 沦为西方列强商品市场的程度加深 C. 铁路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发展 D. 区域经济发展已经呈现不平衡特征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20世纪初苏南地区铁路的发展推动了当地蚕桑养殖业的发展,说明铁路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发展,故选C项;材料没有涉及自然经济瓦解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中国沦为列强商品市场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苏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无法体现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排除D项。故选C。 25.从19世纪60—90年代末,以中国人为主创办的近代报刊迅速兴起,以1858年伍廷芳等创办的《中外新报》创刊于香港为开端,总数达到几百种之多。这一现象 A. 表明政论性的报刊已成为主流 B. 体现清政府对报刊管理不力 C. 反映近代化努力推动思想剧变 D. 说明社会变局促进媒体发展 【答案】D 【解析】19世纪60—90年代末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社会正处于变革时期,西学也在不断传入,这些促进了报刊媒体的发展,故选D项;19世纪60—90年代,“中体西用”是社会思潮的主流,材料不能体现报刊的主体内容,排除A、C两项;近代报刊的发展,是洋务运动及西学传播的结果,并不代表清政府不控制舆论和报刊,B项不正确。 26.下面是“宋元时期江南纺织技术与机具的发展状况表”。表中现象 类别 状况 脚踏缫车 宋代逐步取代了手摇缫车 大纺车 人力摇动、畜力或水力大纺车(水转大纺车) 提花织机 多综多蹑和束综提花相结合的大型提花机 A. 造成小农家庭纺织业走向了解体 B. 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C. 证实了经济重心不断南移的过程 D. 导致新生产方式出现 【答案】B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宋元时期的纺织技术不断进步,有利于更多的纺织品进入市场,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B正确;小农经济走向解体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A排除;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C排除;明中叶后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与材料时间不符,D排除。故选B。 27.如表:1979—1986年中国军工企业有关数据 如表反映这一时期我国 A. 国内军品采购偏重于从国外进口 B. 国防工业从备战状态向和平经济转变 C. 民营企业大量参与国内军品生产 D. 国内军工企业迅速打开国际军火市场 【答案】B 【解析】1979-1986年内军品指数不断下降,民品指数上升,说明我国国防工业侧重点发生转移,即从备战状态项和平经济转变,故选B;AC项表格内容无法体现,排除;军品和民品指数的变化不能说明国内军工企业迅速打开国际军火市场,排除D。故选B。 28.管仲把货币看成是流通手段,“黄金刀币,民之通施也”。要充分利用货币与商品之间的对应关系,抓住“币重则万物轻,币轻则万物重”的相互作用,所谓“人君操谷币金衡,而天下可定也”,实现增加国家收入的目的。对材料主旨理解准确的是 A. 肯定市场调节作用 B. 注重对赋税制度的变革 C. 强调变革经济基础 D.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调控 【答案】D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管仲认为要充分利用货币与商品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国家的财政收入,加强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故D正确;材料的主旨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调控,不是肯定市场调节作用,排除A;材料并未体现对赋税制度的变革,排除B;材料并未体现变革经济基础的相关内容,故排除C。 29.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社会小农生产结构系列简单,即使没有多少纵向(诸如国家和地方行政资助)和横向(诸如与其他劳动者的联合)的支持,也可以在封闭的系统内自我扩张。”“自我扩张”是指 A. 扩大生产规模 B. 加强社会分工 C. 转移经济重心 D. 注重精耕细作 【答案】D 【解析】据所学可知,小农经济在封闭系统内的自我扩张是指小农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通过精耕细作获取更多的收获,故选D;单纯的扩大生产规模和加强社会分工与“自我扩张”的题意不符,排除AB;小农经济的“自我扩张”并不是转移经济重心,排除C。故选D。 30.由如图中信息可以推知 A. 秦汉时期经济发展水平高于西欧 B. 隋唐时期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低于西欧 C. 明清经济增长率开始落后于西欧 D. 国家政策是14世纪后经济发生逆转的重要因素 【答案】D 【解析】14世纪后中国正处于明清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西方实行重商主义,中国与西方的差距愈加扩大,因此选项D正确;秦汉时期西欧发展水平高于中国,排除A;隋唐时期中国发展水平高于西欧,排除B;选项C中的“开始”错误,排除。 31.阅读19世纪中后期美国百万富翁数量统计表: ——(数据李庆余、周桂银等《美国现代化道路》。 对此表认识最准确的是 A. 重化工业己是美国工业的主导部门 B. 财富集中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C. 汽车、飞机等新兴制造业迅速崛起 D. 生产组织形式变革加剧贫富分化 【答案】D 【解析】 表格时间“1892年”正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此时垄断组织的形成促使社会财富的集中,表格中财富集中于制造业以及占据社会总财富比例的上升说明生产组织形式变革加剧贫富分化,故D正确;表格并不能说明重化工业己是美国工业的主导部门,排除A;材料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引发财富集中,排除B;材料没有说明汽车、飞机等新兴制造业迅速崛起,排除C,故选D。 32.据《宋会要辑稿.蕃夷》所载,宋代来华朝贡的国家有26个,朝贡次数为302次,其中所贡之物主要是本国土特产,宋朝对贡物采用“估价酬值”的办法,贡物估值后,回赐金、银、钱、丝织品等以偿其值,回赐物通常高于贡物价值。其结果是 A. 催生了新的经济因素 B. 推动了海外贸易繁荣 C. 增加了中央财政支出 D. 维护了国家边疆稳定 【答案】C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宋朝时期采取“厚远薄己”的外交,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财政支出,C正确;新的经济因素是资本主义萌芽,是在明中叶后出现的,A排除;宋朝的这种朝贡外交不利于海外贸易发展,主要是以政治目的为主,B排除;D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 二、材料题 33.煤炭•社会发展 材料一 开平矿务局的股分票(如图所示) 材料二 唐廷枢拟定开平矿务招商章程共十二条,要旨如下:(一)本局定名开平矿务局,专采开平一带煤铁各矿;(二)本矿系招商集股,官督商办;(三)拟集资80万两,分作8000股,每股津平足纹银10两,任人认购,若日后需再招新股,以20万两为限,合10万两;(四)每年余利,先提官利一分,后提办事人员花红二成,其余八成按股均分;(五)本局所出煤铁,照市价先听机器局及招商局使用,如有剩余,再行出售。 ——摘编自《唐廷枢时代开平煤矿成功的原因浅析》 (1)指出材料一与材料二史料的类型及各自的价值,并概括开平矿务局经营的特点。 材料三 煤炭与英国 时间 内容 16世纪晚期 地产所有者开始获得煤矿开采权 17世纪以后 森林资源被过度开采,煤炭被逐渐用作燃料 1700年 煤炭产量300万吨 18世纪50年代末 布里奇沃特公爵修建运河,将煤矿同曼彻斯特联系起来 1800年 煤炭产量为1000万吨 1826年 兰开夏郡的煤矿工人为反抗煤矿主的剥削,展开一系列罢工 1842年 从煤矿中获得巨额利润的乔舒亚伯爵的儿子本杰明,发眀了旋转的通风道,可以采掘更深的煤层 1842年 英国颁布《矿山法》,保护煤矿工人的健康和安全,禁止雇用女工和十岁以下的儿童 (2)请以“煤炭与英国社会发展”为主题,对以上材料信息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答案】(1)类型:材料一属于实物史料,材料二属于文献史料。 价值:实物史料与文献史料相印证,有力证明开平煤矿在历史上存在的真实性。 材料二文献史料,为了解与研究开平煤矿及中国早期近代化提供参考。 特点:组织管理:经营规范,有系统章程;经营方式:官督商办;资金集资入股;利润分配:按股分红;煤铁去向:洋务企业优先购买使用。 (2)解读示例: 16﹣17世纪,巨额的利润使煤炭开采者积极性提高,森林资源过度开采,煤炭逐渐成为主要燃料,采煤业及煤炭产量增加,推动了英国经济发展,也为英国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18﹣19世纪,工业革命的开展,改良蒸汽动力广泛应用,煤炭成为主要能源,煤炭需求量及产量均大幅提升;这样,使煤炭开采技术不断革新,同时,煤炭运输也促进了交通运输发展;煤炭工人因生产环境恶劣进行罢工斗争,迫使资产阶级通过立法,关注劳工权益。 煤炭作为一种能源,影响了英国社会经济发展与政治改革(或政策调整)。 【解析】(1)史料类型:从材料“开平矿务局的股分票”可知,材料一属于实物史料,材料二“《唐廷枢时代开平煤矿成功的原因浅析》”属于文献史料。史料价值:依据所学可知实物史料与文献史料相印证,有力证明开平煤矿在历史上存在的真实性。材料二文献史料,为了解与研究开平煤矿及中国早期近代化提供参考。特点:依据材料二“本局定名开平矿务局,专采开平一带煤铁各矿”可知经营规范,有系统章程;依据“(二)本矿系招商集股,官督商办”可知经营方式是官督商办;依据“(三)拟集资80万两,分作8000股,每股津平足纹银10两,任人认购,若日后需再招新股,以20万两为限,合10万两”可知集资入股;依据“(四)每年余利,先提官利一分,后提办事人员花红二成,其余八成按股均分”可知是按股分红;依据“(五)本局所出煤铁,照市价先听机器局及招商局使用,如有剩余,再行出售”可知,煤铁去向是供应洋务企业使用。 (2)本题考查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可以依据材料从16﹣17世纪煤炭逐渐成为主要燃料为英国工业革命创造条件分析。也可以依据材料的信息从18﹣19世纪,工业革命的开展,改良蒸汽动力广泛应用促使煤炭成为主要能源以及导致环境污染等分析回答。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以前的城市,大都具有很浓的政治军事色彩,魏晋时期的名城如洛阳、江陵等首先也是政治中心。先秦以来的城市城郭制也能说明这一点,“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城与郭,是中国古代都城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古代城市的政治和军事性质。唐代前期,城市的政治军事色彩也很浓。前期的国际都会长安和洛阳,一个是都城,一个是陪都,而后期兴起的扬州和益州,则有“扬一益二”之称,体现了唐后期综合性城市的兴起。 ——摘编自肖建乐、孙德华《唐代城市经济发展研究》 材料二 州级城市在宋代发展较快,尤其在沿海、沿江出现了一批较大的城市,这些都与草市息息相关。宋代州军在最多时达351个,其发展是不平衡的,如信阳军在南宋时还不如江浙“州军一草市”,岭南的一些偏僻的州军也很落后,这与当地商品经济落后,草市不发达有关。 ——摘编自周宝珠<试论草市在宋代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材料三 明清时代,像北京,作为首都,它是根据“王制”的需要来兴建宫殿、住宅、街道的,但散布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市镇,则并非如此,它们完全是因经济发展而兴起的。市镇的建设也是无计划的,只是根据工商业发展的需要在某一地方集中了某种工商业,所以其分布(布局)也不是遵“王制”的。 ——摘编自方如金、赵瑶丹<明清市镇经济的特点与影响——以江浙地区为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城市发展的趋势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州级城市发展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清时期城市建设规划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变化的影响。 【答案】(1)趋势:由政治军事性转向综合性。原因:工商业经济发展的推动;城市建设规划的影响。 (2)影响:促进了城市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乡村商品市场的繁荣。 (3)变化:由严格地遵“王制"进行规划建设转向无计划建设。影响:适应了工商业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了城市经济功能的增强;有利于促进特色城市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传统城市向近代城市的转型。 【解析】(1)趋势:据材料“唐代前期,城市的政治军事色彩也很浓”可知,政治军事性色彩很浓;据材料“……现了唐后期综合性城市的兴起。”可知,转向综合性。原因:据所学可从工商业经济发展的推动、城市建设规划的影响等方面回答。 (2)影响:据材料“州级城市在宋代发展较快,尤其在沿海、沿江出现了一批较大的城市”并结合所学可知,促进了城市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据材料“……这些都与草市息息相关”可知,带动了乡村商品市场的繁荣。 (3)变化:据材料“明清时代,像北京,作为首都,它是根据‘王制’的需要来兴建宫殿、住宅、街道的”可知,严格地遵“王制"进行规划建设;据材料“但散布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市镇,则并非如此,它们完全是因经济发展而兴起的。市镇的建设也是无计划的”可知,转向无计划建设。影响:结合所学可从适应了工商业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了城市经济功能的增强、有利于促进特色城市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传统城市向近代城市的转型等角度回答。 3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代的海上丝绸之路从今天广东出发,可达东南亚和南亚。汉在徐闻县南七里(今广东徐闻县),置左右侯官管理。汉武帝时有外国使者来进献,汉武帝派译长带上黄金和丝绸出海,到这些国家交换明珠、璧琉璃、奇石、异物。 两宋的海上丝绸之路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除主干道外,还有许多支线。两宋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买舶商货物。进出口货物达400多种,进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其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商品,外贸分官营与私营,以后者为主。 ——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随着英国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广阔的殖民地为其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商业利润,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在18世纪下半期以蒸汽机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兴起了,机器大生产的产品远远超出国内市场的容量,需要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工厂生产需要的原料多来自世界各地,同时工业革命也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手段及轰开落后地区大门的坚船利炮,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产阶级的全球扩张把整个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描述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最野蛮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 ——何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 材料三 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保持传统出口优势……注重制度建设和规则保障……加强对走出去的宏观指导和服务……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抓紧制定战略规划,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加强海上通道互联互通建设,拉紧相互利益纽带。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变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在推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丝路架构的市场与19世纪中期的世界市场的不同影响。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围绕新时期中国内政、外交及国际经济格局的背景概括中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意义。 【答案】(1)两宋路线比汉朝更发达(航行更远,线路更多);政府重视海外贸易,管理越来越规范;手工业产品出口种类增多;民间外贸日益发达。 (2)有制度和政策保障;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生产出大量廉价的工业品);拥有强大的海军;在交通革新上领先;对外殖民扩张,拥有最多的殖民地。 (3)古代丝路促进了各国之间的友好交往;近代世界市场具有破坏性与建设性的双重作用。 (4)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中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有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 新时期我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中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本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当今世界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中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加强本地区的经贸联系与合作,促进经济全球化进程。 【解析】(1)根据材料“两宋的海上丝绸之路……可达东南亚和南亚……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除主干道外,还有许多支线。两宋……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款或市舶法”从海上丝绸之路航行的近远、线路多少、政府的管理角度比较两宋与汉朝相比的变化;根据材料“进出口货物达400多种”“外贸分官营与私营,以后者为主”从手工业产品出口种类、官营与私营贸易何者为主的角度作答即可。 (2)根据所学,可从政治、经济、军事、交通等角度分析总结,英国君主立宪制提供制度和政策保障;根据“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得出最早完成工业革命;根据“便捷的交通手段及轰开落后地区大门的坚船利炮”得出拥有强大的海军,在交通革新上领先;根据“随着英国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广阔的殖民地为其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商业利润”得出对外殖民扩张,拥有最多的殖民地。 (3)结合第(1)问可知,中国古代丝路以私营为主,所以“市场”作用主要是促进了各国之间的友好交往;根据材料“把整个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最野蛮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得出近代世界市场具有破坏性与建设性的双重作用。 (4)注意设问要求“围绕新时期中国内政、外交及国际经济格局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内政主要考虑深化改革开放,外交考虑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增强,国际经济格局主要考虑全球化趋势加强,加强国际合作。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英国在交通方面的巨大变革始于19世纪,显著标志是蒸汽机和汽船。而新世纪以来,英国“18 世纪交通革命”的理念逐渐成为欧美学界共识。梳理西方学者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交通革命的内容从仅关注技术变革(蒸汽动力)的角度,到逐渐关注交通基础设施、交通效率、交通治理体系、融资方式等更多维的层面。关于18世纪交通史研究,随着经济社会史研究范式的流行以及新材料的运用,英国历史学家韦伯夫妇、英国经济史家约翰.克拉潘、法国历史学家保尔芒图、英国交通史学者威廉:艾伯特和经济地理学者埃里克:佩尔森等人对18世纪英国交通的认识不断提高。 -------之摘自沈琦《“18世纪交通革命”:英国交通史研究的新方向》 材料二从清末民国以来, 相继出现了中国近代铁路史、中国公路史、中国航运史和中国运河史等研究专著。此外,断代交通史、区域交通史也创生和发展。然而,一些中国近代交通史的研究成果或孤立地讨论某种单一的交通方式发展史,或仅探研某个特定的交通方式对中国近代社会演变的作用,缺乏真正从整体审视中国近代交通史的视角。近年来,近代交通史研究异军突起,在坚持强调西方列强对中国经济掠夺、主权侵略前提下,注重对现代交通体系引入中国后引发的工业化、城市化、管理体制现代化及社会变动为特征的社会变迁研究,具有细化中国现代化的学术价值,又有方法论的启示意义。 ------据张学见《中国近代交通史研究再思考》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18世纪交通革命”研究取得进展的原因和该研究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近代交通史研究的特点及启示。 【答案】(1)原因:新史料的运用:引入经济社会史研究范式;研究角度由技术变革向多维层面拓展、跨学科研究的发展;学者们的不断努力。 意义:丰富和推进了英国交通史研究;丰富和深化了工业革命史研究;丰富和拓宽了对英国经济和社会转型的理解。 (2)特点:研究视角由片面单一走向客观全面多角度;研究内容逐渐细化深化;研究方法不断丰富;具有学术价值;具有时代性; 启示:历史研究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历史问题。 【解析】(1)原因:据“从仅关注技术变革(蒸汽动力)的角度,到逐渐关注交通基础设施、交通效率、交通治理体系、融资方式等更多维的层面”可从新史料运用、研究方式和角度的变化、跨学科研究的发展和学者们的努力等方面分析其原因。 影响:结合所学可从丰富推动英国交通史研究、丰富深化对工业革命史研究、丰富和拓宽了对英国经济和社会转型的理解等方面概括其影响。 (2)特点:据“重对现代交通体系引入中国后引发的工业化、城市化、管理体制现代化及社会变动为特征的社会变迁研究,具有细化中国现代化的学术价值”可从研究视角的丰富、研究内容的深化和细化、研究方法的丰富、和学术价值及时代性等方面概括其特点。 启示:结合所学可从历史研究的使命、指导思想、研究观点和方法等方面概括相关启示。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中后期,英国中产阶级充分利用手中掌握的财富以及在地方城市机构中的影响,参与并领导了城市改革。改造后的工业城市,其街道的扩展,照明设施的改进,以及诸如音乐厅、俱乐部及百货商店等公共文化场所的出现,使原本只局限于家庭等狭小的私人空间的中产阶级文化由此得到扩展,形成一种在公众面前展示的公共文化。通过一系列公共仪式活动,中产阶级将阶级、身份的区别以及属于这一阶级的文化、价值观非常直观地表现在公众面前,增强了中产阶级的阶级认同感和阶级凝聚力,进而扩展了他们在这些工业城市,乃至全国的社会影响。 ——摘编自王蓓《十九世纪中后期英国工业城市改革与中产阶级公共文化》 材料二 19世纪中后期,中国开启近代国家转型的艰难进程。这一转型过程在国家形态上体现为近代民主共和政治体制的建立,但其内涵却是中国社会的精英阶层对近代国家认同的建构过程,报刊亭、电影院、公园等公共文化场所的兴建及各类文化组织的创办和成长,逐步形成了近代中国的公共文化领域,由此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知识生产和信息传播的方式。……通过公共文化领域的公共传播机制,沟通社会各个阶层,并培育市民社会,逐步建立起以现代民主宪政为基础的近代国家认同,这为古老中华民族从中古国家转入近代国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前提。 ——摘编自傅才武《论近代公共文化领域在建构国家认同过程中的功能与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后期英国公共文化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后期中国公共文化发展的特征并分析其历史作用。 【答案】(1)原因:工业革命的完成,中产阶级财富的增加;议会改革提高了中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地方改革及城市改革的推动;近代科技的发展。 影响:推动了中产阶级文化的发展;增强了中产阶级的认同感、凝聚力、影响力;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2)特征:迫于外部压力;由社会精英主导;内容多样;体现民主宪政(共和)。 历史作用:改变了近代中国知识生产与传播的方式;培育了市民社会,推动了近代国家的形成;推动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不断深入;一定程度上抵御了西方文化侵略,有利于增强国民文化自信。 【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一中“19世纪中后期,英国中产阶级充分利用手中掌握的财富以及在地方城市机构中的影响,参与并领导了城市改革”、“照明设施的改进”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革命带来的阶级、政治、社会和文化发展等方面,分析19世纪中后期英国公共文化发展的原因。影响:根据材料一中“形成了近代中国的公共文化领域,由此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知识生产和信息传播的方式”、“增强了中产阶级的阶级认同感和阶级凝聚力”、“街道的扩展,照明设施的改进,以及诸如音乐厅、俱乐部及百货商店等公共文化场所的出现”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文化发展、精神风貌、生活环境、精神生活等方面,分析其影响。 (2)特征:根据材料二中“19世纪中后期”、“近代民主共和政治体制的建立”、“ 社会的精英阶层对近代国家认同的建构过程”、“沟通社会各个阶层,并培育市民社会,逐步建立起以现代民主宪政为基础的近代国家认同”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背景、主导、内容和趋势等方面,分析19世纪中后期中国公共文化发展的特征。历史作用:根据材料二中“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知识生产和信息传播的方式”、“沟通社会各个阶层,并培育市民社会,逐步建立起以现代民主宪政为基础的近代国家认同”、“为古老中华民族从中古国家转入近代国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前提”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文化发展传播的近代化,到国家发展、思想解放和民族精神形成等方面,分析其历史作用。 三、论述题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的叔叔于勒》描写“我”一家人在去哲尔赛岛途中,巧遇叔叔于勒的经过,细腻刻画了菲利普夫妇在发现富于勒变成穷于勒的时候的不同表现和心理。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该小说一直被选编进人教社中学语文课本。 《我的叔叔于勒》选编进人教社中学语文课本的部分情况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一:论题:教材编写和教育思想是各时期社会矛盾和时代需求的反映阐述:20世纪60年代处于两极格局下,所以教材编写中存在一定的政治意识形态引导;“文化大革命”中,以阶级斗争为纲,教材编写也完全否定外国文学;改革开放初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教材编写和教育思想开始摆脱十年动乱形成的思维惯性,致力于回归和完善语文学科本质;21世纪初随时代变迁和社会需要,国家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学语文教学肩负起培养具有新时代人文素养和适应终身学习能力学生的重要任务,就在教材编写和教育思想理念上就有了明显的改变。 综上所述,各个时期的社会矛盾和时代需求会反映在中学教材的编写和教育教学思想上。 示例二:论题:1982年版教材的编写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的新变化阐述:1982年处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不久,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国家一切工作重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由此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开始初步摆脱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束缚试图回归语文学科的属性,把《我的叔叔于勒》和反映各个社会时期矛盾的文学作品放置一个单元,不再特意突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但同时也还有一定的思想惯性遗存,保留了社会矛盾和社会阶级斗争的教育思想。 综上所述,1982年版教材的编写是中国社会进入改革开放初期的生动反映。 【解析】据表格内容可知,《我的叔叔于勒》在新中国不同时期的的语文教材中地位不同,所发挥的作用和侧重点也不同,体现了明显的时代性特征,说明教材编写和教育思想是各时期社会矛盾和时代需求的反映。结合美苏两极格局、“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内容对该观点进行论述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