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选修一重大历史改革教案
[全国卷考情分析] 试题来源 考查主题 材料出处 设问视角 命题分析 2012年 汉代王莽的币制改革 白寿彝《中国通史》 目的类、原因类 (1)从材料出处看,以原始性文字材料为主。 (2)从考查内容看,以古代中国史为主,着重经济领域的改革,也涉及到了政治和法律领域的改革。 (3)从问题设计来看,一般是两问,问题之间的关联性很强。 (4)从设问视角来看,多采用比较类(3次),原因类(3次),作用类(6次),注重对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目标的考核,特别是对历史现象和历史结论的理解和分析。 (5)与教材的关联度,古代史试题从2016年高考与选修教材内容开始有联系,近代史试题与必修教材也有一定的联系,如涉及到清末戊戌变法与新政一道题。 2013年卷Ⅰ 晚清的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 《清德宗实录》 比较类、原因类、实质类 2013年卷Ⅱ 唐朝的两税法 白寿彝《中国通史》 背景类、比较类、作用(影响)类 2014年卷Ⅰ 魏晋的法律改革 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通史》 特点类、作用(影响)类 2014年卷Ⅱ 南朝的山泽管理 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 背景类、作用(影响)类 2015年卷Ⅰ 唐代的币制改革 彭信威《中国货币史》 内容类、作用(意义)类 2015年卷Ⅱ 清代的养廉银制度 黄惠贤等《中国俸禄制度史》 原因类、作用(影响)类 2016年卷Ⅰ 唐太宗时的谱牒改革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内容类、作用类 2016年卷Ⅱ 晚清政府编练新军的改革 《清史稿》 特点类、影响类 2016年卷Ⅲ 北魏孝文帝庙号改革 《魏晋南北朝史》 内容类、意义类 第1讲 古代历史上的中外改革 [考纲要求] 1.梭伦改革。 2.商鞅变法。 3.北魏孝文帝改革。 4.王安石变法。 一、 梭伦改革 1.背景:公元前7世纪末,雅典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激化;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执政官。 2.措施 (1)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 (2)鼓励发展工商业,提倡节俭,反对奢侈。 (3)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4)国家机构:使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设立新的政府机关。 3.特点 (1)改革理念:节制、中庸、公平、平等和谐。 (2)性质:奴隶制性质的改革。 4.影响:梭伦改革将国家引上了民主政治的轨道,为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二、商鞅变法 1.背景 (1)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井田制瓦解和宗法分封制的崩溃,社会处于转型期。 (2)春秋改革针对经济基础,承认土地私有化;战国改革针对上层建筑,废除世卿世禄制度。 (3)秦国落后,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2.措施 (1)军事: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奖励军功,编制什伍组织。 (2)经济:废除井田,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织。 (3)政治: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实行什伍连坐制和轻罪重罚。 (4)思想:焚烧诗书,加强思想文化统治。 3. 性质: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建立新型地主阶级统治的变法。 4.评价: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它不仅推进了秦国社会的发展,而且推动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转型,为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 (1)439年,北魏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北方多年来分裂混乱的政治局面。 (2)北魏面临危机:经济落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尖锐。 (3)掌握实权的冯太后和孝文帝积极推动北魏改革。 2.措施 (1)实行均田制,增加收入,缓和矛盾,促使游牧民族农耕化,对后代田制影响深远。 (2)实行三长制,健全行政体制,国家控制编户农民,加强中央集权。 (3)整顿吏治,为改革提供有利的政治局面,推动北魏王朝走向兴盛。 (4)迁都洛阳,加强了对黄河流域的控制,推动了改革的深入,促进了民族融合。 (5)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促进鲜卑族的封建化。 3.性质:少数民族学习中原先进文化,促进自身封建化的改革。 4.评价: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促进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为统一奠定了基础。 四、王安石变法 1.背景 (1)“三冗”:分化事权形成“冗官”;“养兵”政策造成“冗兵”;“冗官”“冗兵”和岁币造成“冗费”。 (2)“两积”:三冗造成财政危机,导致积贫;军队战斗力下降,对外战争连年失败,导致积弱。 (3)庆历新政失败,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 2.措施 (1)理财措施:实行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等,减轻农民的负担,限制了大地主和高利贷者,增加了国家的收入。 (2)整顿军队:实行“省兵”措施,实行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节省了军费开支,使军队战斗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3)改革科举:改试经义策论,为变法造就人才;改革选官制度,克服恩荫泛滥的弊病。 3.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 4.评价 (1)取得一定成效,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2)变法的局限性: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加上用人不当导致的人民反对,导致变法失败。 (3)新法的变质:成为党争和聚敛钱财的工具,变法的精神被完全改变。 视角1:考查某一改革的背景、内容、特点及影响 例1 (2016·高考课标全国卷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庙号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仿中原传统制度设立太庙,早先草原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以“太祖”“高祖”等庙号受到祭祀,他们的子孙被封为王公,享有政治军事特权,成为北魏政权的统治支柱。 孝文帝下令改革庙号,宣称按“宗有功、祖有德”的原则,推最先实现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珪为太祖,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因太祖拓跋珪以后只有五位皇帝去世,为了不违“天子七庙”这一儒家礼制,孝文帝甚至前无古人地在太庙中为自己虚设一庙,庙号改定后,孝文帝下令,“非太祖子孙”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 ——据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 (1)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推行庙号改革的意义。 解析:本题考查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及意义。第(1)问,依据材料从改革庙号、祭祀祖庙、突出同姓贵族、不违儒家礼制、降爵位等级等角度组织答案。第(2)问,主要结合所学知识从接受汉族文化、政治统一、民族融合等角度回答。 答案:(1)确立新的原则,不再尊奉部落首领;确立北魏创立者拓跋珪的地位;突破礼制,为自己虚设一庙;将庙号改革与爵位改革结合。 (2)宣示北魏政权将抛弃草原传统,全面融入中原;表明改革决心;削弱鲜卑贵族的政治军事特权,减少改革阻力。 视角2:考查古代相似或不同改革的分析比较 例2 (2013·高考课标全国卷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前期,继续推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在此基础上,实行租庸调制,“ 有田则有租(田租),有家则有调(纳绢布等),有身则有庸(每丁每年服力役二旬,若不服役则纳布帛等代替)”。庸和调在整个国家财政中占据重要地位。唐中期以后,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岂不背谬!”百姓举家逃亡,规避赋税,被称为“客户”。 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两税法:以国家财政开支所需为总额,所谓“量出以制入”。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财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分夏秋两季征收,“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结果“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诚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每户负担并未增加,但国家财政总收入增加,对户口的掌握也更为准确,“天下便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两税法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税法与唐前期的赋役制度相比有哪些积极作用。 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信息“唐中期以后,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等方面分析归纳。第(2)问可依据材料信息“根据财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每户负担并未增加,但国家财政总收入增加,对户口的掌握也更为准确”并结合两税法实施的时代背景来分析两税法的积极作用。 答案:(1)土地兼并严重,户口不实,贫富两极分化,国家财政紧张。 (2)简化了税制,扩大了纳税面;朝廷收入增加;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从以人丁为主到以财产为主,税赋负担相对公平。 视角3:运用改革的有关理论考查陌生的中外改革 例3 (2016·高考课标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南北朝时,士族族谱是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唐朝初年,旧士族虽已没落,但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数家所谓“山东士族”,仍凭借其祖先的影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这些家族编写族谱,标榜为华夏“高门”,自诩“家风”优良,相互间通婚。唐初那些以军功起家的大臣,也把能与他们通婚视作荣耀。 唐太宗决心从谱牒入手,改变这种状况。他下令修纂全国总谱《氏族志》,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收集当时全国各地具有影响的293个家族,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编写者受习惯影响,将当时只任六品官的清河人崔民干列为第一等。这让唐太宗颇不高兴。下令:“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于是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当时文武大臣中,不少人的祖先在北朝后期才从草原南迁,也因此跻身“高门”之列。 ——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 考点:历史重大改革回眸·唐太宗谱牒改革 解析:第(1)问,从改革的标准、观念、目的等方面回答。第(2)问,从世家大族地位、民族交融、国家统治等方面分析。 答案:(1)朝廷主持修撰全国总谱;扩大入选范围;否定谱牒在选任官员中的作用;建立新的门第标准。 (2)加强皇室地位;肯定现有政治秩序,有利于维持政权稳定;抑制旧士族的影响;有利于维护统一;巩固民族交融的成果。 [史论归纳] 1.综合分析中国古代改革内容的特点 (1)从政治角度看,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都涉及了政治制度改革。商鞅变法更侧重于制度的重建,如废分封,推行县制,实质是加强中央集权;而孝文帝改革整顿吏治,制定官吏俸禄制和考核制度,任用汉族地主为官,更侧重于接受汉族先进政治制度,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王安石变法很少涉及政治制度变革,这是时代背景决定的。 (2)从经济角度看,三次改革都涉及经济举措。商鞅变法涉及土地制度、农业商业政策以及经济衡量计算单位等,本质上反映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特点,有助于政治统一;北魏孝文帝改革也涉及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体现了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先进耕作方式的特征;而王安石变法从富国角度出发,改革赋役制度,重视农业,兴办水利工程,加强市场流通管理等,目的是限制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缓和农民阶级与封建国家的矛盾,以达到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 (3)从军事角度看,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都进行了军事改革,商鞅变法军事改革本质目的是为了强兵,达到争雄优势,称霸天下的目的;王安石变法军事改革虽然也是为了强兵,但更侧重于防范人民的反抗和抵御少数民族的进攻。 (4)从思想文化及生活习俗方面,三次改革都有所涉及。商鞅变法“燔诗书而明法令”,强调的加强思想控制;北魏孝文帝的措施是汉化政策的体现;王安石变法对教育进行改革,从科举制度入手,达到整顿吏治的目的。 2.评价改革的原则及规律性认识 (1)评价原则:要把每次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它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据此,对改革作出基本的肯定或否定。 (2)规律性认识 ①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②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③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能否成功的根本原因。 ④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适合国情的改革之路。 [模拟演练] 1.(2017·湖北宜昌调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我国自秦汉以来即已建立起全国规模的人口调查制度。秦始皇时期颁布“初令男子书年”的法令,西汉时期随着口赋、算赋、赀算的征收,所有人亦均需登录年庚,对家庭资产的登录也成为户籍登录的一项内容。隋唐时期“手实”(户主自己具状申报户内人口、田宅)成为户口调查登记的基本方法,户籍大体上按人口、公课、土地三部分登载,天宝以后“公课”部分逐渐消失。 此外在户口的调查登记方面还有法律的保障,《唐律·户婚律》规定了对隐漏户口的惩罚办法。明初鉴于元末战争的动乱,确定了以原籍立户的原则。洪武十四年实行的“黄册”制度把户口、田产和赋税三者合一,并与里甲制度相配合,以里甲控制编户,征派赋役。清初户籍制度亦沿用明代的黄册,但战乱后的地荒丁亡使黄册失去原有意义,顺治三年诏令天下“编审人丁”,但其主要是纳粮当差的财政意义,无补于知悉实有人口数额。 随着“摊丁入亩”的实行,人口统计遂与“保甲编户”正式结合起来,以弭盗安民为要任的保甲法也从此为清查户口所倚重。 ——摘编自《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人口税演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户籍制度变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变化的原因。 解析:第(1)问古代户籍制度变化的特点,据材料从时间、内容等方面归纳。第(2)问从经济发展、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的变化,以及政治上政权更替、控制社会的需要分析影响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变化的原因。 答案:(1)特点:①户籍制度历史悠久;②普查人口;③户籍登录内容日益详备;④法律保障;⑤户籍制度与赋役制度、基层管理制度相结合。 (2)原因:①封建经济发展;②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的变化(如均田制、租庸调制等经济制度的变化);③政权更替和战乱的影响;④加强社会控制的需要(其它言之有理答案亦可)。 2.(2017·广东汕头质量检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北周武帝宇文邕(543-578),魏晋南北朝北周第三代皇帝。他在父亲宇文泰励精图治的基础上,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公元573年,周武帝下令改“军士为侍官”,吸收均田上的汉族农民充当府兵。当兵本人可以免除租调和徭役,他们的家庭在三年内也可以不交纳租调和服徭役,原来为地方豪强大族所控制的农民,现在直接为朝廷所掌握。 这是周武帝对府兵制所作的一项重大改革内容。 灭齐以后,他把改革扩展到了整个北方。就在灭齐的这年八月,下诏“凡诸杂户,悉放为民,配杂之科,因之永削。”十一月,又规定“自永熙三年七月以来,去年十月以前,东土之民,被抄略在化内为奴婢者,及平江陵之后,良人没为奴婢者,并宜放免,所在附籍,一同民伍。若田主人犹须共居,听留为部曲及客女。”次年,又下令释放豆卢宁攻打江南武陵等地所俘“民庶为人奴婢者”成为百姓。他还注重广辟农田,兴修水利,于“蒲州开河渠,同州开龙首渠,以广灌溉”。 周武帝在“六条诏书”的基础上,制定了“刑书要制”。“要制”在本质上是镇压人民的,但对豪强地主隐没土地和人口也同样施以重典。如规定正、长隐没户口五户和十丁以上或土地三顷以上的处死刑。此外,他还颁发了统一的度量衡,便利于商业交往。所有这些改革措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要求,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对当时经济的恢复,社会的安定,起了积极作用。 ——白寿彝《中国通史》 (1)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周武帝的改革措施及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周武帝改革的积极作用。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措施,根据材料从人身关系、农业、土地、水利等方面归纳;第二小问目的,结合该时期的阶段特征归纳其目的。 第(2)问据第一问所答其改革措施的内容及材料中从历史发展、经济发展及国家统一角度等分析。 答案:(1)措施:改革军制;变革赋税制度;释放奴婢;兴修水利;重视农业;统一度量衡;打压豪强地主。 目的:富国强兵,强化统治。 (2)作用:推动北周王朝的强盛;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缓和社会矛盾;改善民生;促进北方经济的发展;为隋唐一统奠定基础。 3.(2017·湖北襄阳调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现在再把汉唐两代的经济财政政策两两相比,又见有恰恰相反之势。汉代自武帝创行盐铁政策,这是节制资本,不让民间过富,而在经济之上层加以一种限制。其下层贫穷,政府却并未注意到。总说汉代田租是很轻的,但农民并未得到好处,穷人还是很多,甚至于逼得出卖为奴。政府的轻徭薄赋,只为中间地主阶层占了便宜。唐代的经济政策,其主要用意,在不让民间有穷人。租庸调制的最要精神,不仅在于轻徭薄赋,尤其是侧重在为民制产。至于上层富的,政府并不管。 在开始,商业尽自由,不收税。而每一穷人,政府都设法授田,使其可以享受水准以上的生活。简单说:好像汉代是在社会上层节制资本,而下层则没有力量管;唐代注意社会下层,由国家来计划分配,而让上层的富民能自由发展。这一情形,似乎唐代人更要高明些。他可以许你过富,却不让你过穷。这更有些近似现代英美的自由经济。汉代人似乎不大高明, 他只注意不让你过富,而没有法子防止一般劳苦下层民众之陷入于过穷。 不过这也仅是说汉唐两代关于经济政策之理想有不同,而亦仅限于初唐。待后租庸调制崩溃,改成两税制,茶盐各项也都一一收税,便和汉代差不多。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指出汉代经济政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政策的不足。 (2)根据材料,指出与汉代相比,唐代经济政策有何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判断;第二小问不足,根据材料从对民众、经济发展等角度说明。第(2)问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可知是租庸调制说明;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从农民、国家财政收入等角度分析。 答案:(1)特点:汉武帝时实行盐铁官营政策,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并设置行政机构具体管理。 不足:节制资本,不让民间过富,下层民众依然贫穷,中间地主阶层得利;盐铁官营其实是与民争利,后期盐铁质量下降,不利于经济发展。 (2)特点:唐代实行租庸调制。关注社会下层民众,尤其侧重为民制产,防止民众过于贫穷;由国家计划分配,保障上层富民自由发展。 影响:保证了农民生产时间,农民赋役负担相对减轻;保障了政府的赋税收入,实现国家富强。 4.(2017·广东清远调研考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朝实行的恩荫制度,是当时科举之外的一种入仕途径。公元1015正月,宋真宗赵恒定承天节(真宗生日)、南郊奏荫子弟恩例,宋代恩荫之滥自此始。汉代一般荫补同母兄弟及儿子,唐代可荫子、孙或曾孙,至宋代则是一人入仕,子孙、亲族俱可得官。宋朝恩荫的机会有:圣节荫补,每年逢皇帝诞辰一次;大礼荫补,每三年逢郊社时一次;致仕荫补,官员告老退休时一次;遗表荫补,官员死时上遗表一次。功臣死后,推恩可达二十余人。 据统计北宋一代平均每年以各种恩荫补官者,超过500人,这一数字远远超过了平均每年由科举入仕者。由于这些凭借父祖恩荫补官的纨绔子弟养尊处优,不学无术,甚至文不能识字,武不能射箭,其素质低下显而易见,这些是造成北宋一代官员冗杂泛滥的一个主要原因。 (1)根据材料,概括宋朝恩荫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恩荫制度产生的影响。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从宋朝实行的恩荫制度用途,范围、名目及数额众多等角度归纳。 第(2)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政府官员的人数、行政效率、财政负担,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方面进行作答。 答案:(1)特点:恩荫制度是科举之外的入仕途径;恩荫制度的范围极广;恩荫制度的名目繁多;恩荫制度的数额众多。 (2)影响:官员人数增多,带来冗官问题;加重财政负担;造成政府行政效率低下;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 第2讲 近代历史上的中外改革 [考纲要求] 1.欧洲的宗教改革。 2.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3.俄国农奴制改革。 4.明治维新。 5.戊戌变法。 一、欧洲的宗教改革 1.背景 (1)中世纪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且威势一度超过世俗王权。 (2)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与教会的专制形成的尖锐矛盾成为宗教改革的根本原因。 (3)文艺复兴后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也推动了宗教改革。 2.过程: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随后加尔文在瑞士、亨利八世在英国也进行改革。 3.内容 (1)马丁路德:核心思想“因信称义”。 (2)加尔文: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 (3)亨利八世:建立起附属于王权和政府的民族教会。 4.实质及作用 (1)实质:在宗教外衣下进行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运动。 (2)宗教改革是继欧洲文艺复兴之后又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3)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解放人们的思想,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 (4)西欧各国的民族文化、教育事业得以迅速发展,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 二、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1.背景 (1)政局动荡:马木路克、帕夏和近卫军争权夺利,战乱频仍。 (2)经济落后:盛行的包税制导致生产严重破坏,阶级矛盾激化。 (3)外部危机:法、英先后侵略埃及,埃及面临着严峻的外部挑战。 2.措施 (1)经济上:创办近代工业以促进民族经济发展,加快埃及近代化进程。 (2)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秩序,使埃及出现了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 (3)军事上:发展步兵海军,军事实力增强,获得民族独立。 3.性质:有利于近代化发展的封建改革。 4.评价 (1)积极性:改革使埃及发生了数百年来未有的变化,使埃及成为地中海东部的头等强国。 (2)局限性:经济改革的困难和不断的对外战争激化了阶级矛盾。 三、俄国农奴制改革 1.背景 (1)克里木战争的失败暴露了农奴制的落后。 (2)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十二月党人和知识分子群体要求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 (4)亚历山大二世认识到惟有变革才能自救。 2.内容 (1)“二一九法令”: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农奴得到一块须高价赎买的份地;农民仍受“村社”的管理。 (2)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促进俄国司法体系和地方行政体系的近代化。 3.评价 (1)进步性: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 (2)局限性:自上而下的形式导致了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3)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 (4)是继彼得一世改革之后,俄国向现代化迈出的重要步骤。 四、日本的明治维新 1.背景 (1)国内危机:幕府专制、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2)民族危机:黑船来航,民族危机加深。 (3)独立改革派的形成;武装倒幕的成功;成立新政府。 2.措施 (1)政治上:废藩置县;“四民平等”;加强中央集权。 (2)经济上:确立新兴地主对土地的所有权;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3)文化教育:建立近代教育体制;思想解放;社会生活西化。 (4)政治体制:建立近代天皇体制。 3.评价 (1)积极性:逐渐摆脱不平等条约成为亚洲的强国;为邻国提供重要的启迪和经验。 (2)局限性:自上而下的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五、戊戌变法 1.背景 (1)民族危机:甲午战争失败和《马关条约》签订激发了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 (2)经济根源与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3)思想基础:西方近代思想的传入;早期维新思想的直接影响。 (4)康、梁的准备:创办学堂,聚徒讲学;著书立说,力倡维新;上书皇帝,恳请变法;创办报刊,传播维新;成立团体,组织力量;展开论战,挑战顽固。 2.内容 (1)政治:允许官民参政,打击旧官僚。 (2)经济:采取措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3)军事:增强军事力量。 (4)文化教育:促进西学传播,废除八股。 3. 结果 (1)矛盾激化:旧势力强烈反对;慈禧太后控制大权并逐步着手镇压。 (2)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4.评价 (1)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具有进步意义。 (2)政治上: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具有爱国性。 (3)思想上: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具有启蒙性。 (4)社会生活: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 视角1:从社会近代化角度考查对某一社会改革的理解 例1 (2014·高考山东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光绪帝《宣示诸臣实力讲求西学》 材料二 近者设立海军、使馆、招商局、同文馆、制造局、水师堂洋操、船厂,而根本不净,百事皆非。 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 非变法也。 ——据康有为《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等 (1)在改革问题上,光绪帝和康有为的认识有何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中两人对改革的不同理解,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在当时不能实现的原因。 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二信息紧扣学习西方的角度概括共同点。第(2)问据材料二等信息并结合所学从维护制度统治视角分析作答。 答案:(1)相同: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 (2)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进行制度变革,发展资本主义;光绪帝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以维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视角2:考查近代相似或不同改革的比较 例2 (2016·高考课标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八旗军是清朝的正规军队,八旗将士领取饷银。甲午战败后,袁世凯组织新建陆军,张之洞组建自强军,皆采西法。1901年,清政府改建兵制,取消旧式武举,创办武备学堂,编练新军,操习新式枪炮。1903年设练兵处,作为全国招募和训练新军的中央机构。1904年决定改建整个兵制,拟建新军36镇,为常备军,服役期3年。 在自愿基础上征募士兵,并有严格的资格限制。1906年,兵部与练兵处合并为陆军部,后来又建立海军部。陆海军均由满人官员掌控,皇帝是最高统帅。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革命党在新军中的组织迅速扩大。 ——据《清史稿》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八旗军相比,新军具有哪些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政府军事改革的影响。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1901年,清政府……编练新军,操习新式枪炮”得出仿西式军制及训练方式并且使用新式兵器;根据材料信息“1903年设练兵处,作为全国招募和训练新军的中央机构”得出当时设立专门招募、训练军队的中央机构;根据材料信息“1904年决定改建整个兵制,……服役期3年”得出有固定的服役期限。第(2)问,根据材料可知创办了近代化的军队,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推动中国军事的近代化;根据材料中“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革命党在新军中的组织迅速扩大”可得出新军后来成为推翻清政府的主要力量。 答案:(1)特点:设立专门招募、训练军队的中央机构;仿西式军制及训练方式,采用西方征兵方式;有固定服役期限;使用新兵器。 (2)影响:确立近代陆海军制,提升军队战斗力,推动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进程;军事改革未能加强清政府统治,新军成为清政府的掘墓人。 [史论归纳] 1.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影响下四次改革的不同特点 (1)欧洲宗教改革:欧洲宗教改革形式上是反对天主教的教义和教会组织,实际上是对现有的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反抗,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一个特殊阶段,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建立适合资本主义发展的教会的要求。它为西欧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建立了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教,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 (2)俄国1861年改革: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是以沙皇为代表的统治集团迫于形势自上而下进行的,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继彼得一世改革后,俄国迈向现代化的重要步骤。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农奴制残余,特别是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俄国改革后,步履艰难,矛盾重重。 (3)日本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以中、下级武士为核心力量的改革派进行的武装倒幕运动。是在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府的前提下进行的,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强国,并迅速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4)中国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是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救亡图存的改革运动。改革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自上而下进行。由于民族危机的严重和资产阶级力量的相对薄弱,改革昙花一现。但改革所起的社会启蒙作用是深刻的,戊戌文化遗产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2.比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俄、日三国改革 (1)三次改革都是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出现的,但从背景上看,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具有相似之处,即都是在遭受西方工业国侵略、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是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交织的结果;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则是在对外争霸战争失败、阶级矛盾尖锐、农奴制落后的背景下进行的改革。 (2)三次改革都是自上而下的变革,其性质相同。三次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虽然1861年俄国改革的领导者是沙皇及政府,但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从三次改革内容上看,只有戊戌变法没有触及封建土地制度,日本的明治维新最为彻底,推动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近代化进程。 (4)从结果与影响上看,改革后俄国、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戊戌变法未成功,但客观上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近代化的发展。 [模拟演练] 1.(2017·广西重点中学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53年12月24日,咸丰发“著即发行宝钞”的上谕,称:“比年以来,银价日昂,民生愈困。小民输纳税课,每苦于银贵,而转运制钱又多未便。朕……酌古准夸,定为官票宝钞,以济银钱之不足,务使天下通行,以期便民裕国。著照部议,凡民间完纳地丁、钱粮、关税、盐课及一切解部协拨等款,均准以官票钱钞五成为率。 官票银一两抵制钱二千,宝钞二千抵银一两,与现行大钱制钱相辅而行。其余仍交纳实银,以资周转。京外各库应放之项,官票宝钞亦以五成为限……总期官民交益,上下相浮,并准五城殷实铺户具折承领宝钞,俾民间自行通用。”从咸丰3年2月到11月,在不足9个月的时间里,咸丰连续发出3次谕旨,一再强调从速发行官票宝钞,迫使户部迅速转变迟疑态度,从此造成票钞在全国泛滥。 ——《晚清政府与咸丰朝通货膨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咸丰时期货币改革的原因和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咸丰时期货币改革中户部的态度和改革后的结果。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原因,从材料并联系鸦片战争后的形势;第二小问措施,从“定为官票宝钞,以济银钱之不足,务使天下通行”,可以看出全国通行,“官票宝钞以五成为限”,“其余仍交纳实银”,从中可以归纳。 第(2)问第一小问态度,据材料“在不足9个月的时间里,咸丰连续发出3次谕旨,一再强调从速发行官票宝钞,迫使户部迅速转变迟疑态度”说明刚开始户部并不坚决,后来才下定决心实行。第二小问后果,从材料的最后一句,“从此造成票钞在全国泛滥”,可以得出答案。 答案:(1)原因:列强对华经济侵略造成白银大量外流,引起银价升高;铜钱作为货币运输极为不便;镇压太平天国需要大量的军费支出。 措施:中央发行纸币在全国流通,政府财政收支中纸币和现银并用。 (2)态度:最初是迟疑,待咸丰帝再三强调催促后才大量发行纸币。 结果:纸币泛滥,造成通货膨胀。 2.(2017·河北石家庄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肇始于1901年的清末官制改革,在人事集权方面,首先是收拢地方督抚之权。清政府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造成督抚坐大、甚至拥兵自重的情况。1906年,清政府借改革官制之机,迫使袁世凯辞去八项兼差,张之洞内调军机大臣,实际是明升暗降。改制中所形成的十一个行政部的首席长官,满、蒙贵族占七人,且均是要害部门,汉人之势大绌。 清政府还通过机构改革,把一些重要事权收归中央,通过新设的商部等加强中央政府的指挥权威。商部不仅在中央试图攫夺他部的职权,而且还要攫夺地方督抚的事权。巡警部成立并改设民政部后,在各地兴巡警,事权属巡警部,督抚居次要位置。度支部成立后,各省财政事件随时报部,各省官银号随时由部稽核。另外清政府制定一系列成文章程,如《内阁官制初议草案》、《钦定宪法大纲》、《内阁官制》、《内阁办事暂行章程》、《资政院官制章程》等等来达此目的。 1911年裁撤军机处,成立了由庆亲王奕劻担任总理大臣的内阁。 ——摘编自鞠方安《中国近代中央官制改革研究》 (1)根据材料,指出清末官制改革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官制改革的影响。 解析:第(1)问据时代背景和材料可以概括出目的和主要内容。第(2)问根据材料从中央集权、清政府统治危机等角度分析其影响。 答案:(1)目的:加强中央集权,维护满洲贵族统治。 内容:通过人事调整,重满轻汉;增设机构,加强中央权威;以立法的形式加强皇族统治。 (2)影响:加重了满汉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导致立宪派离心,清政府空前孤立;客观上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3.(2016·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三市三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与许多事先就警告俄罗斯会因为其没能跟上西方的脚步而即将遭到失败的西欧派人不同,斯拉夫派人则很有信心地预言俄罗斯专制制度的优越性将会导致一场可与1812年对拿破仑的胜利相媲美的胜利。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中国崛起第十四:从“万世一系” 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西方的脚步”和“旧制度”的内涵。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明治维新“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的主要表现。并指出俄、日两国近代化的改革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解析:第(1)第一小问“西方的脚步”,据材料一“警告俄罗斯会因为其没能跟上西方的脚步而即将遭到失败的西欧派人”结合所学得出;第二小问“旧制度”,据材料一“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结合所学得出。 第(2)问第一小问表现,据材料二“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结合所学从政治、文化方面分析得出:宪法赋予天皇绝对权力,形成近代天皇制,宣扬忠君思想、武士道精神,形成对天皇的崇拜;第二小问启示,据材料一“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结合所学得出的。 答案:(1)“西方的脚步”:近代资本主义文明。 “旧制度”: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 (2)表现:政治:宪法赋予天皇绝对权力,形成近代天皇制;文化:宣扬忠君思想、武士道精神,形成对天皇的崇拜。(其他表述言之成理也可) 启示:既要顺应历史趋势及时改革,又要与本国国情结合。(其他表述言之成理也可) 4.(2017·湖北稳派教育质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自由主义改革者把文官制度的改革当作限制公共腐败的惟一有效方法,他们希望文官制度的建立能够使新一代的文官免受意识形态和党派的影响,把不道德的人赶出政府。他们来自美国东北部的上层阶级,大多数是律师、编辑、牧师、教授和商人。他们中很多人拥有继承的财产,天然地不满于粗俗的工厂老板。他们的兴趣是商业和金融业而不是工业。 ……内战中和第一届格兰特政府期间的腐败丑闻导致共和党内的自由主义者对旧体制失去了信心,他们把扩大选举权看作是为分赃制铺平了道路。他们提出了明确的改革日程来“医治共和党的腐败”。另一方面,60年代和70年代初民主党的复兴使格兰特政府和共和党控制的国会十分恐慌,他们担心民主党将利用共和党的丑闻来败坏共和党的名声。……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美国文官制度最终在国会1883年通过《彭德尔顿法》之后建立起来,它授权总统成立一个道德委员会来为任命联邦雇员的程序订立规则。 该法通过代表了文官改革运动的高潮,其目的是把联邦文官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择优录取成为联邦任命的重要规则,其执行方法是“运用公开的竞争性的考试来检验公职申请人的资格”。根据这一原则,录用“最优秀的”人员为政府服务是政府管理中高道德标准需要的保障,对“最优秀的”评价标准不是出身背景或个人财产,而是客观的检验。从此,技术专家逐渐取代政治忠诚成为公共服务的首要资格。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周琪《美国的政治腐败和反腐败》 (1)依据材料分析19世纪中后期美国改革文官制度的原因。 (2)依据材料概括美国《彭德尔顿法》的基本特点。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自由主义改革者……限制公共腐败……免受意识形态和党派的影响,……第一届格兰特政府期间的腐败丑闻……他们把扩大选举权看作是为分赃制铺平了道路”等关键信息,从旧文官制度的弊端、政党丑闻和腐败、工业资产阶级要求政治权利等方面分析。 第(2)问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从克服旧文官制度弊端、文官选拔方式、选拔标准等方面归纳。 答案:(1)原因:美国政府公职人员存在严重的公共腐败;旧文官制度受意识形态和党派利益影响;政党丑闻和腐败;随着工业革命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要求扩大政治权力。 (2)特点:针对旧文官制度的缺陷,强调道德约束;以考试作为择优录取的基本方式;重视文官在政府管理方面的技术性和专业性(或回答改变过去以财产和政治地位作为选官依据的做法)。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