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 金版学案 历史·必修1(人教版)演练:第一、二单元 单元测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秋 金版学案 历史·必修1(人教版)演练:第一、二单元 单元测试卷

单元测试卷一(第一、二单元)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在父系大家族的基础上,按照亲疏远近,从王国到诸侯国,按 地区建立起层层的政权机构,并划分明确的等级,由大大小小的奴隶 主世代相袭地把持各级政权。材料所述的政治模式是( ) A.分封制 B.王位世袭制 C.宗法制 D.禅让制 答案:A 2.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 481 年,齐国的大夫田成子杀死 齐简公,自立为相,其后人田和取代姜氏正式成为国君。这反映出( ) A.春秋时期分封制已遭到破坏 B.齐国已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 C.战国时期封建制度逐步确立 D.齐国率先废除了旧有的制度 答案:A 3.存在了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是一把双刃剑,它“并非是一堆腐 朽的垃圾,仅以批判两字所能了结。它精华与糟粕并存,积极与消极 同在”。从中我们需要汲取的历史研究方法是( ) A.全面的方法 B.发展的方法 C.比较的方法 D.史料解读法 解析:题干材料对皇帝制度进行了正反两个方面的评价,采用了 全面的方法。 答案:A 4.公元前 214 年,秦始皇设置了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 博罗 4 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任嚣任郡尉,这是广州建置的开始。 当时的任嚣( ) A.虽由中央政府任命但有一定的自治权 B.是郡的行政长官但无权任免所辖县区的县令 C.在获得官职的同时也得到一定的封地 D.享有世袭的权利但必须完全听命于中央政府 答案:B 5.(2017·全国卷Ⅰ)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据此可知( )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 195 年 15 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 164 年 24 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 144 年 68 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 106 年 108 郡、国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解析:本题考查西汉中央集权的加强。图表反映了从汉高帝到汉 武帝时期郡级政区变化的信息,由此可知汉高帝十二年和汉文帝十六 年,朝廷直接控制的郡级政区并不包括封国,这说明中央对封国的控 制较弱;而汉景帝和汉武帝时封国受到中央的直接控制,这就加强了 中央集权,增强了国家实力,为解决汉初以来匈奴威胁等边患提供了 条件,故 C 项正确。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等一系列措施,基本上解 决了王国问题,故 A、D 两项均错误。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地方制度的 演变,与中央行政体制调整无关,故排除 B 项。 答案:C 6.汉武帝发布诏令:“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 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该做法( ) A.得到了各位诸侯的衷心拥护 B.有效地削弱了宰相的决策权力 C.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答案:D 7.《宋史》记载:“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 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之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 ‘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唐朝与其职权类似的机构是( ) A.礼部 B.吏部 C.户部 D.工部 答案:C 8.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 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的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 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对作者观点 理解正确的是( ) A.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B.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C.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D.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 答案:A 9.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 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 )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 答案:C 10.元朝在对行省划界时广泛采用“犬牙交错”的原则,例如陕 西行省跨越秦岭,湖广行省、江西行省均跨越南岭,河南江北行省跨 越淮河,中书省直辖区则跨越太行山。元朝的这一做法( ) A.使地方享有更充分的军事、行政管理权 B.分割地方,以便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肥瘠搭配,便于农业生产的管理和发展 D.充分体现了元朝“以北制南”的治国理念 答案:B 11.元代《中庵集》卷十五中记载:“天子理万物,不能独为,责 之中书。中书,所以行天子之令,而制裁天下者也,其事权不可不专。” 这反映了元朝( ) A.皇权被削弱 B.相权得到加强 C.中书省独揽大权 D.中书省职能专一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中书省“行天子之令,而制裁天下者也,其 事权不可不专”,可判断相权得到加强,故选 B 项。材料并未涉及皇权 是否被削弱,C、D 两项都是对材料的误解。 答案:B 12.明太祖曾赋诗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 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下列相关的解释较为合 理的是( ) A.中国古代的皇帝都和明太祖一样辛劳 B.废除丞相是明太祖过分辛苦的直接原因 C.明太祖的叙述反映出经济重心的南移 D.明太祖的诗体现出古代“百僚”的重要作用 答案:B 13.《明史·职官志》记载:“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 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 人。)”明太祖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强化君主专制 C.提高行政效率 D.实现权力制衡 答案:B 14.清末筹备立宪运动中,御史张瑞荫在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 名臣贤相不胜指屈……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这说明( ) A.军机处成为清代最有实力的机构 B.军机处被皇帝牢牢控制,成为强化君主专制的有力工具 C.张瑞荫反对军机处的设置 D.军机处的运行会阻碍立宪运动 解析:材料意思很明显,即军机处被君主牢牢地控制着,为君主 所用。A、D 两项说法本身都对,但不是材料所反映的内容。从材料中 无法判断 C 项的正误,故本题选 B 项。 答案:B 15.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 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 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 认的是( )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答案:C 16.在古代人类的发展史上,各个地区的历史各具特色。下列有 关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与希腊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希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古代希腊各城邦必然实行民主政治 B.希腊的地理环境为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C.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希腊的地理环境没有任何联系 D.希腊的地理环境是导致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最根本的因素 答案:B 17.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泰德曾在放逐投票时,被一个公民请求代 写上阿氏自己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泰德问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 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 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这种现象从本质上反映出陶片放逐法( ) A.是表达公民意愿的最佳方式 B.是反映社会呼声的最佳方式 C.对维护民主没有任何的益处 D.不能从根本上保障民主运作 答案:D 18.雅典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近代西方启蒙学者和资 产阶级革命家提出的三权分立和民享、民有、民治的思想,便来自古 希腊的经验。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 ) A.独立自治 B.三权分立 C.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D.小国寡民 答案:C 19.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 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 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古 代雅典( ) A.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 B.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 C.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 D.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 答案:D 20.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中,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 和伯利克里改革被视为三大里程碑式的事件,这三次改革的共同方向 是( ) A.逐步提升妇女的政治地位 B.从治“公民”到治“万民” C.不断健全民主政治 D.城邦政权向所有人开放 解析:A、D 两项与雅典民主政治是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不符, B 项是罗马法的发展方向。C 项符合题意,三大里程碑式的改革分别 使雅典民主进入奠基、确立和顶峰阶段,雅典民主呈现不断健全之势。 答案:C 21.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父亲的罪名或受的惩罚不能玷污 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 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这反映出罗马法的原则之一 就是( ) A.保护弱者 B.人人平等 C.公正合理 D.注重证据 答案:C 22.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 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 保,或担任律师。”上述规定不能表明( ) A.罗马妇女不享有丝毫的权利 B.罗马时代妇女的社会地位较低 C.罗马法具有歧视妇女的局限 D.法律内容体现其特定的时代性 答案:A 23.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主持编撰了《民法大全》,该法典对 西方文明的影响被认为仅次于《圣经》,其原因不包括( ) A.它是现代欧洲大陆法律体系的立法基础 B.它的基本原则已融入西方乃至世界各国的法律中 C.它标志着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法律体系的建立 D.它为近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 解析:古罗马《民法大全》本质上是奴隶主阶级的法律体系,只 是后来被欧美资产阶级拿来作为反封建斗争的武器。 答案:C 24.一位美国法学家不得不承认:“尽管罗马帝国的人口或许为 5 千万,但现在有 8 亿 7 千万人生活在由罗马法所造就的体系之下。”这 表明( ) A.罗马法适用范围很广 B.罗马法影响范围很广 C.罗马法内容庞杂,成就辉煌 D.罗马法征服并控制了世界 解析:从材料来看,意思说的是罗马法对世界的影响非常广泛, 但世界其他地区只是受到了罗马法和罗马法精神的影响,并非说的是 罗马法在世界各地被照搬使用,故 A、D 两项说法错误。C 项“内容 庞杂”在题干中没有反映。 答案:B 25.罗马法规定: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 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 宣判前为自己辩护;法官审判应注重证据等。这些规定后来成为现代 法治的重要原则。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规定的是( ) A.法庭立案与否皆取决于案情 B.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 C.被告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D.证据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据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个小题,26 题 16 分,27 题 16 分,28 题 18 分,共 50 分) 26.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十分重视修订“家谱”。阅读材料,完成 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 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是特有的文化遗产。 流传至今的家谱至少仍有三万多种,其内容之丰,价值之高,很值得 我们今天去了解与认识。“隐恶扬善”是修纂家谱的一条基本原则。 材料二 在现代侨乡的家谱中,都普遍记录了不同时代出洋人的 姓名……出洋时间与原因……同故乡故国的联系与贡献等内容。有些 还辟有专章、专传介绍,这不仅为他们的后裔寻根问祖提供了可靠的 依据,而且增加了他们对故国故乡的依恋之情。……有人对福建省的 家谱资料进行研究,了解到福建移居台湾的最早记载是两宋之交的苏 姓。……从有关家谱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移民的人数、成分、原因,他 们的婚姻状况、分布特点及与大陆的关系等。 ——李万军等著《中华传统家谱文化常识》 材料三 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 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 亡率比较等无数问题,恐除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民间重视修订“家谱” 的主要原因。家谱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中有什么作用?(8 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现实,分析家谱在当今的作用。(4 分) (3)依据上述材料,如何辩证地看待家谱的学术价值?(4 分) 答案:(1)主要原因:受宗法制的影响,中国人重视血缘和家族观 念;小农生产方式的影响;彰显家族声誉,弘扬传统美德。作用:凝 聚亲族;弘扬正统观念;规范人际关系;巩固统治。 (2)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团结广大海外侨胞;有 利于实现和巩固国家的完全统一。 (3)家谱是特有的文化遗产;可以拓展史料来源;家谱隐恶扬善的 笔法和孤证会影响其史料价值。 27.元代实行的行省制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创新。阅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初的行省性质与金朝类似,仍属中央派出机构,设置 并不稳定。但随着全国的统一,行省很快转化成了固定、常设的地方 大行政区。行省拥有大权,“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 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元史·百官志七》 材料二 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不得彻承制署置 属吏”,“十省之属自篼库(保管仓库的役吏)而上,皆命于朝”;“诸行省 用及千定(锭),必咨都省”;“决大狱,质疑事……皆中书报可而后行”; 军事上在批准调军程序、委任统军人等方面要受中央节制,布置调换 戊兵、整点军队等事宜更是由朝廷直接掌握。御史台、行御史台和各 道廉访司对行省的工作进行严格的监察。 ——摘编自宋濂《元史》等 材料三 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 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 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 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明显优于单 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元代行省性质的演变及其权力行使的特点。 (6 分) (2)根据材料三指出元代地方行政制度创新的主要内涵。结合所学 知识分析元代行省制度实施的影响。(6 分)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就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谈谈 你的认识。(4 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二的信息总结即可;第(2)问,第一 小问内涵,从材料三“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 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 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 或单纯的地方分权”,可总结行省制度相对以前地方政治制度创新的主 要内涵;第二小问影响,结合行省制史实,总结行省制的影响。第(3) 问,从处理中央和地方关系的措施和着眼点等方面说明认识即可。 答案:(1)演变:中央派出机构演化为地方最高行政区划。 特点:行省具有地方财政、军事、行政、司法等事权;行使权力 时受到中央的节制;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 (2)内涵:它创立了一种以行省为枢纽,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 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 影响:行省制度较好地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加强了中央集 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省制的开端。 (3)认识: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也要给予地方一定程度的自主性 以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其根本着眼点是实现 稳定与效率的兼顾。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记载着放逐者名 字的陶片碎块 雅典瓶画:陶片放逐投 票的一个片段——点票 材料二 公元前五六世纪,雅典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公民大会,这 个公民大会通常由 5 000 到 6 000 位成员组成,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 以参加(妇女、儿童、奴隶和外邦人除外)。公民大会只要得到简单的多 数票,就几乎可以不受任何法律限制,决定任何内部问题。至于审判 方面,则由一个……市民组成的陪审团主持,罪名成立与否,由陪审 团以多数票决定。 ——《什么是民主》 材料三 第 3 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 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 5 表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 8 表 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 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 300 阿司罚 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 11 表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材料四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 教,第三次则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 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是其中最为 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德)耶林 (1)材料一中的陶片在古代希腊有什么特殊的用途?(4 分) (2)材料二说明雅典的民主制度有什么特点?对参加公民大会者有 何限制?这种限制说明了什么?(6 分) (3)材料三引自古代罗马的哪一部法律?你如何看待材料三中的法 律规定?(4 分)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你是如何理解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 的?(4 分) 答案:(1)是公民大会用来投票、计票的。 (2)特点: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限制:参加者是成年男性公民,广大妇女、儿童、外邦人和奴隶 被剥夺了公民权。 说明: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统治阶级的民主,具有阶级局限性。 (3)《十二铜表法》。看法:作为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十二 铜表法》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但部分 条文体现了不平等,如“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4)罗马法在世界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 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声。罗马法中所蕴含的人人平等、公平至 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