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25讲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及全球化趋势(教案)
第25讲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及全球化趋势 [考纲要求] 1.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2.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3.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考点一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一、从“欧共体”到“欧洲联盟” 1.过程 (1)1967年,西欧六国建立欧洲共同体。 (2)1991年,“马约”签署;1993年,欧洲联盟宣告成立。 (3)2007年发展到27国;2002年,欧元进入流通领域。 2.性质:欧洲经济和政治双重区域合作组织。 3.影响 (1)经济:促进了欧盟成员国经济的发展,成为与美国、日本并立的世界经济三强。 (2)政治: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增强。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 1.背景: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欧与日本的崛起对美国的霸主地位提出了挑战。 2.建立:1992年,美、加、墨三国正式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诞生。 3.特点: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 4.影响:三国间相互弥补了各自经济发展中的不足,从而加强了本区域经济的优势。 三、亚太经合组织 1.背景: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北美自由贸易区已显雏形、亚洲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明显上升。 2.建立:1989年,在堪培拉举行了“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 3.发展 (1)1991年11月,中国同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一起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2)亚太经合组织首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1993年在美国西雅图举行。 (3)2001年,中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了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4.影响:其组织方式适应了亚太地区发展要求,有利于共同促进本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大计。 [概念阐释]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地理位置邻近的若干国家,通过一系列协议和条约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它是战后世界经济中出现的一种新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迅速。 [特别提醒] 欧共体和欧盟的区别 从欧共体到欧盟不仅是名称的变化,其性质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欧共体是经济一体化组织,主要是在经济方面的合作;欧盟是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合作内容扩大到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以及司法和内政事务的合作,涉及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合作更为广泛和紧密。对二者的区分关键在其性质上,这也是易混淆的地方。 [易错辨析] 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 (1)欧洲联盟是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一个经济集团,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合作内容囊括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方面。 (2)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自由贸易区。 (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不仅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经济集团,而且还是地跨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四大洲的地理范围最广的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 主题 “合作、竞争”与“发展、共赢”——经济区域集团化的特点、影响 史料一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而不断发展升级的。自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一些地理相近的国家或地区间通过加强经济合作,为谋求风险成本和机会成本的最小化和利益的最大化,形成了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或国家集团。 史料二 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 1.史料一关键信息核心句是第一句话,主要说明了区域经济集团化出现的原因。 2.史料二表明西欧已经成为美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这说明经济区域集团化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导致国际竞争加剧。 1.有学者认为,经济区域集团化具有排他性,是一场反全球化潮流。结合史料一和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试答:二者是矛盾的统一体,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初级阶段,经济全球化是区域集团化的必然结果,二者在性质上是一致的。 2.结合史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深远影响。 试答:强化了欧洲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挑战了美国的霸主地位,强化了世界多样化趋势的形成与发展。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特点、影响 1.特点 (1)组建方式是在地缘化的基础上由小到大。 (2)区域经济集团是一个开放与封闭相统一的,以开放为主的体系。 (3)区域经济集团以市场一体化为开端,以实现经济一体化乃至政治、安全、军事一体化为目标。 (4)在区域经济集团的内部,往往综合国力强大的国家发挥主导作用。 (5)区域经济集团对内、对外既有竞争又有合作。 2.影响 (1)积极方面:①有利于成员国经济的发展,缩小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差距。 ②对国际资本、技术、人才和商品的流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 ③各个区域的和平与稳定,进一步增强了世界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2)消极方面:①由于经济区域集团的排他性,使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导致国际竞争加剧。 ②经济区域集团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因此使南北差距加大,国家间的不平衡加剧。 考点二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一、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1.背景:作为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关贸总协定难以适应时代潮流。 2.建立 (1)1995年1月1日,正式建立,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 (2)截至2008年7月,共有153个成员。 3.宗旨和原则 (1)与关贸总协定基本相同。 (2)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的实施,达到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 4.历史意义 (1)标志: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开始。 ①世界贸易进一步走向规范化。 ②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大框架构筑起来。 (2)世界贸易自由化将在相互妥协、互相监督、尽量有序的基础上进行。 (3)表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又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背景 (1)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之一。 (2)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世界和中国相互需要。 2.加入 (1)1986年开始的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方地位的谈判无果而终。 (2)1995年11月,中国由“复关”谈判转为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 (3)2001年11月10日,多哈会议正式批准中国加入,使中国同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三、世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发展问题 (1)原因 ①二战后,存在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和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起主导作用,掠夺和剥削发展中国家。 ③发展中国家国内政局动荡,债台高筑,饥荒不断。 (2)问题:使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严重恶化,使世界经济面临大规模动荡的危险。 (3)对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全球性问题 (1)问题: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问题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影响全人类的根本利益。 (2)对策: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 [特别提醒] 经济全球化≠全球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仅指经济方面的发展趋势,全球一体化还有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内容,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轻巧识记]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漫画历史] 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主题 “地球村”里的机遇与挑战——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史料一 经济全球化是近年来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则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史料二 无论是1994年底至1995年初的墨西哥金融危机,还是1997年下半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都是在有关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开放金融市场的情况下发生的。……20世纪90年代初,占世界人口总数10%的最不发达国家在全球贸易中所占的份额只有0.6%,到1997年则下降到只占0.3%,达到无足轻重甚至可以不计的地步。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史料三 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称:“ 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示了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很显然,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 1.史料一中省略号前摆明观点,省略号后阐释原因,说明经济全球化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科技发展的推动与全球市场化的需求。 2.史料二省略号前强调经济全球化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省略号后则强调全球化导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说明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和主权受到挑战,还说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加大。 3.史料三说明全球化是全人类的问题,同样存在利益不公的特点。 1.根据史料三,指出经济全球化下存在的问题。 试答: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休戚相关;全球化造成利益分配不均;缺乏公正性的全球化难以为继。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面对经济全球化应采取的态度。 试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保持清醒头脑,迎接挑战;根据本国国情制定合理对策;在融合与交流中坚持自主发展。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1.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艰难。 (1)挑战和压力增大。当今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经济发展处于不同阶段、工业发展处于不同水平的国家将面对同样的全球化环境,执行同样的“游戏规则”,承担基本相同的国际责任和义务。故那些经济基础薄弱、结构不合理、市场发育欠完善的发展中国家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2)经济运行风险提高。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对外依存度普遍增大,更容易受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上资本规模大、流速快、投机性强,金融风险日益突出。 (3)最不发达国家有可能被边缘化。 2.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猖獗等问题日益突出,影响全人类的根本利益,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答题术语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 (1)区域经济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经济全球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是矛盾的统一体 (2)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又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考纲 卷别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全国卷Ⅰ 2016·欧洲煤钢联营 2016·新兴独立国家争取的新国际经济秩序 2014·欧洲一体化 2013·多极化趋势、经济区域化 2017· 政治格局变化影响经济秩序的变化 全国卷Ⅱ 2014·欧洲一体化 —— 全国卷Ⅲ —— —— 欧洲经济一体化是本讲的高频考点,近几年高考中反复出现,且每次都从不同角度考查,如从历史折射的本质角度考查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从文明传承、社会进步的角度考查欧洲的一体化和全球化等。本讲内容与当今世界经济现象关联密切,热点性强,尤其是欧洲一体化问题,由于受英国公投脱欧影响,高考可能会变化考查的角度,反思世界经济区域化与世界经济全球化存在的问题 考向一 从史料实证角度考查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1. (2017·高考全国卷Ⅰ) 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 ) A.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 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 C.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 解析:选A。由欧美亚7个主要发达国家,到欧美亚8个主要发达国家,再到主要发达国家加上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体现了国际经济合作论坛成员国的变化,说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在世界经济秩序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这就冲击了由西方大国主导的世界经济旧秩序,故选A项;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进程, 其深入到贸易领域是比较早的,不可能在七国集团成立以后,而且题干材料也未体现国际贸易的内容,故B项错误;二十国集团固然有亚非拉国家,但亚非拉国家早已进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只是在旧的国际经济体系中处于附属地位而已,C项错误;七国集团、八国集团、二十国集团不是区域经济集团,是国际经济合作的论坛,D项错误。 2.(2014·高考全国卷Ⅱ)如图为波兰开放边境线时的情景,它反映的是( ) A.冷战结束 B.华约解体 C.北约东扩 D.欧盟扩大 解析:选D。据题干及波兰开放边境线的图片信息,可知波兰开放本国边境线,意味着淡化了国家的界限,与欧盟的一体化进程相符,且从图片中的欧盟旗帜亦可得出答案,故选D项。冷战结束与题干中波兰没有直接关系,A项错误;华约解体是在1991年是通过签订议定书的方式宣告的,与题干波兰开放边境线无关,B项错误;北约是军事政治集团,规定进行“集体防御”,与波兰开放边境线无关,C项错误。 考向二 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及影响 3.(2014·高考全国卷Ⅰ)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21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 ) A.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 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C.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 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解析:选A。据题干可知,欧元在欧盟内部的流通,有利于欧盟内部国与国之间统一市场的发展,故选A项。“消除了贸易壁垒”表述过于绝对化,且欧元的流通与贸易壁垒没有关系,故B项错误;欧元的流通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它与对外贸易没有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是美、日、欧三足鼎立的格局,欧洲并不是居于世界经济的领导地位,故D项错误。 考向三 从时空观念角度考查世界经济秩序的变化及成因 4.(2016·高考全国卷Ⅰ)表 成立时间 名称 1955 国际茶叶委员会 1960 石油输出国组织 1962 可可生产者联盟 1970 天然橡胶生产者协会 推动表中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发达国家经济调整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 B.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 C.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 D.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 解析:选B。表格中的国际组织都与新兴独立国家有关,这是它们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努力,故选B。发达国家一直以来都是对外进行资源掠夺,表格所列国际组织与发达国家资源紧缺无关,排除A;全球化从一开始就涉及生产领域,排除C;表格经济组织不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表现,排除D。 1.据《全球通史》记载:从1950年到1964年,西德、意大利和法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为7.1%、5.6%和4.9%,而同一时期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只有3.5%。这一现象的出现( ) A.表明美国世界霸主地位的动摇 B.表明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开始分化 C.加剧了美国对欧洲的经济渗透 D.主要得益于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 解析:选D。美国霸主地位受到冲击,始于20世纪七十年代,故A项错误;德、法、意的发展,不能表明资本主义世界分化,故B项错误;1947年马歇尔计划,美国对西欧经济确有渗透,但也是外因,不起主要作用,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1950年到1964年”,与西欧一体化开启时间相符,是内部原因,是主因,故D项正确。 2.2016年6月24日,经公民投票,英国最后决定退出欧盟。英国退出欧盟反映了( ) A.欧元货币体系走向分裂 B.英国从此走上经济独立 C.欧盟不再适应时代需要 D.欧洲的一体化进程受挫 解析:选D。英国退出,欧元依然是欧盟的主要货币,故A项错误;英国经济的独立与是否参与欧盟不相关,故B项错误;欧盟反映了世界经济多极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趋势,故C项错误;由于英国的退出,欧洲联合的道路上出现曲折,故D项正确。 3.以下是1996年全世界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分布统计表,从表中可以得出的准确信息是( ) 欧洲 南、北美洲 亚洲 非洲 大洋洲 跨地区 39个 40个 6个 8个 1个 7个 A.政治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 B.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合作程度较高 C.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合作程度较高 D.经济全球化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解析:选C。根据材料,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分布统计表不能体现“政治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 ,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合作程度,故B项错误;根据表中数量欧洲39个,南、北美洲40个,得出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合作程度较高,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是利弊并存,故D项错误。 4.阿根廷在20世纪40-50年代,不止一次地采取反美立场,然而在1990-1996年从美国的进口则增加了两倍,“成为美国的一个好朋友”。这说明( ) A.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分歧淡化 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世界各国的经济模式逐渐趋同 D.拉美经济独立性弱化 解析:选B。美国与阿根廷不存在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对立,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加速发展,与材料“1990-1996年从美国的进口则增加了两倍”吻合,故B项正确;经济发展模式,依据国情不同,应该是多样化的,故C项错误;阿根廷一国的对美贸易,不能代表整个拉美地区经济状况,故D项错误。 课下达标练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1973年英国加入欧共体,1974年英国设立了两院“欧共体选择委员会”,负责审读有关欧共体的文件和制定英国对欧洲一体化的政策。英国议会审读机制的建立( ) A.不利于英国进一步地融入欧共体 B.为英国退出欧共体埋下了伏笔 C.为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了相应保障 D.是对“孤立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解析:选C。英国议会审读机制的建立是为了捍卫国家利益和主权,不是为了进一步融入欧共体,故A项错误;英国没有退出欧共体,因此为英国退出欧共体埋下伏笔说法错误,故B项错误;英国议会审读机制的建立是为了捍卫国家利益和主权,即为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保障,故C项正确;“孤立主义”是对全球事务和欧洲大陆事务漠不关心,与英国议会审读机制的出发点不同,故D项错误。 2.有墨西哥国内人士说:“虽然自由贸易区没有解决一切问题,但如果没有北美自由贸易区,墨西哥现在的情况可能更糟糕。” 下列表述符合这种观点的是( ) A.取消关税及贸易壁垒是墨西哥经济发展的基础 B.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对墨西哥经济有利 C.美国和加拿大帮助墨西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D.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解决了墨西哥的社会问题 解析:选B。北美自由贸易区成员国之间只是减免关税,没有取消关税,故A项错误;材料“……但如果没有北美自由贸易区,墨西哥现在的情况可能更糟糕”得出,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对墨西哥经济有利,故B项正确;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主要是解决了墨西哥的一些经济问题,故C项错误;美国和加拿大主要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墨西哥主要出口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故D项错误。 3.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于1992年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2005年,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决定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这一组织不同于欧洲共同体的特点是 ( ) A.区域经济互补性更强 B.执行共同的货币政策 C.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D.实行政治经济一体化 解析:选A。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互补性更强,而欧洲共同体都是发达国家,故A项正确;B项只符合欧共体,故B项错误;两个组织都有利于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是它们的共同点,故C项错误;D项只符合欧共体,故D项错误。 4.1999年欧盟在赫尔辛基举行首脑会议,决定组建一支欧洲快速反应部队,并成立一个由各国国防部长和参谋长组成的军事委员会和军事参谋部,致力于欧洲的决策和协调。这反映了( ) A.欧盟各国已放弃各自的国防权力 B.欧盟的国际影响力举足轻重 C.军国主义在欧洲范围内有所恢复 D.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发展 解析: 选D。材料反映欧盟决定组建一支反应快速的部队,说明欧洲加强国防,并不代表各国已放弃各自的国防,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国际影响,故B项错误;国防布置是合理的,欧洲各国也未插手他国军事,不能说其是军国主义恢复,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欧洲共同体是经济实体,欧盟成立后决定成立政治、经济实体,所以是一体化程度加深,故D项正确。 5.1961 年5 月,英国外交部部长爱德华·希思在英国议会下院的一次演说中明确指出:“今天我们看到欧陆正在崛起一个蓬勃发展的国际组织——欧洲经济共同体,它的力量通过其规模显示出来;他有1.7 亿以上的人口,相比之下,英国的人口只有5 000 万。他们的人力资源是非常巨大的……他们的工业生产增长率是很高的。1960 年六国的内部贸易提高了30%,相比之下,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七国(奥地利、丹麦、挪威、葡萄牙、瑞典、瑞士和英国)的内部贸易才增长了16% 。” 材料主要表明英国申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意图是( ) A.排斥法国对欧洲大陆的领导 B.反对美国插足欧洲的事务 C.带动英国经济发展扭转趋势 D.欧洲经济共同体实力雄厚 解析:选C。材料通过爱德华演讲描述了欧共体成立后的经济发展状况,而没有涉及是谁的领导问题,故A项错误;美国和苏联都对战后的欧洲渗透自己的影响,故B项错误;材料对欧共体经济快速发展的描述,意在通过英国的加入,受惠于欧共体的调整发展,故C项正确;欧共体是欧洲国家间的联合,材料“工业生产增长率是很高的”“内部贸易才增长了16%”主要谈到了它工业增长率高,内部贸易的快速增长,没有强调其实力的强弱,故D项错误。 6.二战后,意大利、法国、德国组建经济联盟,展开联邦式的合作;英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各国采取的是同盟式合作;东欧则建立经济互助会。这些现象共同反映了( ) A.欧洲出现一体化趋势 B.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对立 C.全欧洲的联合与团结 D.欧洲各国纷纷陷入经济困境 解析:选A。根据题目中欧洲各国“联邦式的合作”“同盟式合作”“互助会” ,体现了经济区域集团化下欧洲出现的一体化趋势,故A项正确;经互会和马歇尔计划体现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对立,题目中并未体现,故B项错误;结合题意,并非是全欧洲的联合,而是区域的集团化,故C项错误;D项表述属于原因,并非题目中现象的反映,故D项错误。 7.1948年,美国通过了“对外援助法案”。法案规定:美国将拨款援助西欧各国作为战后复兴经济之用,凡是参加的受援国,都应尽快撤除关税壁垒,取消或放松外汇管制。该法案客观上( ) A.遏制了共产主义力量壮大 B.扶持和控制了西欧国家 C.使“冷战”重心发生转移 D.有利于西欧经济一体化 解析:选D。抓住材料“1948年,美国通过了‘对外援助法案’”、“援助西欧各国作为战后复兴经济之用”分析可知,该法案与马歇尔计划有关,因此遏制了共产主义力量是该法案的主观目的,故A项错误;该法案想要通过对西欧进行经济援助,达到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的主观目的,故B项错误;“冷战”重心一直在欧洲,故C项错误;抓住材料“凡是参加的受援国,都应尽快撤除关税壁垒,取消或放松外汇管制”,对于西欧内部的自由贸易有利,最终为西欧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奠定经济基础和合作机制,故D项正确。 8.“新自由主义在世界各国的具体表象不一样,但是有一个共同的命题:市场自由是好的,市场是万能的。在实践中追求所谓大市场、小政府。它认为只有市场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下列体现出新自由主义的是( ) A.罗斯福新政 B.俄国新经济政策 C.战后福利国家 D.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自由主义为70年代经济危机后,各国开始放弃凯恩斯主义,采用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观点,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的经济政策,由此可知A、B、C错误,世界贸易组织强调协调各国贸易,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所以选D。 9.一项统计显示,1951-1961年,英国对英联邦国内的出口已经从50%下降到32%,而同期英国对共同市场(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出口和进口却显著增加。这种状况表明( ) A.欧洲成为冷战的重心 B.英美盟友关系破裂 C.西欧的经济联系加强 D.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解析:选C。冷战的重心,与材料中“出口和进口却显著增加” 的经济现象不符,故A项错误;B项所述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英国对英联邦国内的出口已经从50%下降到32%,而同期英国对共同市场(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出口和进口却显著增加”的此消彼长表明西欧的经济联系逐渐加强,故C项正确;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最终瓦解,与材料中“英国对共同市场(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出口和进口”不符,故D项错误。 10.法国总统戴高乐认为,“超国家机构”可以解决一些技术性问题,它“没有政治上的权力和效能”,“只有国家才是有权命令并有权要求服从的实体”。这反映出欧洲一体化( ) A.遭到重要国家的反对 B.面临主权让渡难题 C.缺少政治方面的约束 D.阻碍国家权力实施 解析:选B。材料反映成立超国家机构存在难题,但并没有体现重要国家的反对,故A项错误;从材料“没有政治上的权力和效能……只有国家才是有权命令并有权要求服从的实体”说明在成立“超国家机构”方面面临着主权让渡的困难,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政治上的权力和效能”说明了政治权力不足,并不是政治方面缺少约束,故C项错误;欧洲一体化是应对美苏两极格局的需要,对保障欧洲安全,提高欧洲国际地位有重要作用,并非阻碍国家权力实施,故D项错误。 11.20世纪90年代的好莱坞大片《泰坦尼克号》实际上是由7个国家的30多家公司协作完成的,其中的特技制作包给了有16家多国中小技术公司协助的Digital Domain公司,音乐制作包给了索尼公司,它的高质量的音乐制作使该片获得极大的商业成功。这反映了( ) A.全球化促进了国际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B.全球化推动了文化信息产业的国际合作 C.文化产业在全球化下加强了对全球资源的争夺 D.文化信息产业国际化的基础是全球文化市场的开拓 解析:选B。根据题目中“《泰坦尼克号》实际上是由7个国家的30多家公司协作完成的”,强调的是全球化对文化信息产业的国际合作的推动,并未提到国际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故A项错误;故B项正确;C项表述中“争夺”,题目中并未体现,故C项错误;文化信息产业国际化的基础是全球化,故D项错误。 12.美国学者沃勒斯坦曾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了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材料表明( ) A.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B.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的产物 C.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 D.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解析:选A。材料“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得出,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故A项正确;科技革命对经济全球化有推动作用,科技革命之前就有经济全球化,故B项错误;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与材料“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不符,故C项错误;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之一,但材料强调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 13.(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戴高乐执政后,进一步将发展经济、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 使法国经济不断得到恢复。1953年到1961年,法国的工业生产增长了 75%,在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中,法国所占比重由1947年的4%上升至1962年的5.9%,超过其战前比重。 ——摘编自武进《独立外交与大国地位 ——戴高乐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分析》 材料二 戴高乐认为,“如果不建立一个统一的、强大的欧洲,欧洲就将成为美苏窥伺的地方,成为美苏争夺势力范围的战场”,主张欧洲联合自成一极,形成第三种力量,以便结束两极分化世界的局面。“决定世界命运的是从大西洋一直到乌拉尔的欧洲,即整个欧洲”。对戴高乐来说,欧洲联合既振兴法国经济的重要手段,又是恢复大国地位的重要途径。1963 年,(法德)两国政府签订了《法德合作条约》,法德结盟,构成了西欧联合的基础和推动西欧共同体市场向前发展的动力。 ——摘编自袁红《试析戴高乐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法国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13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法德合作形成的背景和影响。(12分) 解析:(1)二战后法国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材料一中“进一步将发展经济、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体现出政府对经济发展和科技、教育的重视。结合所学知识,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马歇尔计划的经济援助、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调整(国有化政策)等方面分析。 (2)第一小问背景,从两极格局下对付来自美苏冷战的威胁,提高欧洲国际地位的需要,以及双方的努力等方面分析。第二小问影响,对西欧国家,加速一体化进程;对资本主义阵营,动摇美国霸主地位,形成三足鼎立局面;对世界政治格局,冲击了两极格局。 答案:(1)原因:新的世界经济体系建立的促进;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国有化政策的推行;政局相对稳定;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政府对经济发展和科技、教育的重视。(任答四点即可) (2)背景:美苏冷战的威胁;法国发展经济的需要;德国也积极谋求与法国和解;提高欧洲国际地位的需要。 影响: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促进了西欧联合的一体化进程;提高了法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为后来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奠定了基础。 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汤伟《全球治理的新变化》绘制 图中能够反映全球治理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解析: 据材料可从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社会生活的变迁、社会生活变迁推动世界市场向纵深发展两方面提炼观点。结合材料中农作物在各大洲相互传入的史实以及网络购物的史实与新航路开辟、科技革命之间的关系论述即可。 答案:示例: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社会生活变迁;社会生活变迁推动世界市场向纵深发展。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初具规模,推动玉米、小麦等作物在世界范围内交流,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人们的学习、生活、交往习惯等发生很大改变,中美等国的大型网络购物活动,促进了全球化市场的发展。 综上所述,世界市场与社会生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