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浙江省金华市江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浙江省金华市江南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最早达到美洲的航海家是( ) A. 迪亚士 B. 哥伦布 C. 达·伽马 D. 麦哲伦 【答案】B 【解析】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是第一个发现新大陆的人,B正确;迪亚士开辟了到好望角的路线,排除A;达·迦马开辟了沿非洲到印度的航线,排除C;麦哲伦及其船队进行的是全球航行,但是时间晚于哥伦布,排除D。 2.新航路开辟使世界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 ) A. 地中海区域 B. 太平洋沿岸 C. 红海地区 D. 大西洋沿岸 【答案】D 【解析】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D正确,排除A、B、C。 3.“人被打上烙印像牲畜一样。被关在阴暗的地下室/只有经过永别之门。才能离开牢狱/许多人死在航程上--不愿意/被送到另一个国家,卖给另一个奴隶主/跳进海里,滋养了大群的鲨鱼……”。此诗主要反映了近代西方殖民者( ) A. 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的情景 B. 从事可耻的鸦片贸易的情景 C. 对印第安人实行种族灭绝的情景 D. 开辟新航路的情景 【答案】A 【解析】殖民扩张过程中的黑奴贸易是把奴隶从非洲横渡大西洋运往美洲。材料中“许多人死在航程上”“被送到另一个国家”“卖给另一个奴隶主”等说明是殖民者进行的黑奴贸易,A正确;鸦片贸易是贩卖鸦片,不符合题意,B错误;种族灭绝是屠杀政策,C错误;新航路开辟不符合“卖给另一个奴隶主”的信息,D错误。 4.16世纪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发展的作用不包括( ) A. 使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开始传入欧洲 B. 引起商业革命 C. 引起价格革命 D. 使烟草、玉米、等作物传遍世界 【答案】A 【解析】新航路开辟前,中国的四大发明就已经传入欧洲,A符合题意;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发生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同时美洲的作物传遍世界,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5.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巨大动力和政治保障是( ) A. 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 B. 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 C. 圈地运动的进行 D. 手工工场的发展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是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巨大动力和政治保障,A正确;BCD是经济条件,不是政治保障。故选A。 6.英国工业革命最先开始部门是( ) A. 交通运输业 B. 制呢业 C. 动力 D. 棉纺织业 【答案】D 【解析】英国工业革命最先在棉纺织业发生,标志是1765年珍妮纺纱机的出现,D正确;交通运输业、制呢业、动力等不是工业革命开始的领域,排除A、B、C。 7.19 世纪下半叶,欧美出现了许多科技发明,其中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是( ) A. 西门子发明大功率发电机 B. 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 C. 爱迪生发明钨丝灯泡 D. 莱特兄弟制成飞机 【答案】A 【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其标志是电力的发现应用,西门子发明大功率发电机是其开始的标志,A正确;B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排除;爱迪生发明钨丝灯泡、莱特兄弟制成飞机不能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排除C、D。 8. 科技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人们在享受工业化成果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下图现象直接源于( ) A. 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B. 蒸汽机车的发明 C. 发电机的发明和运用 D. 化学工业的发展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概况及特征,旨在考查解读图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图片信息“汽车”、“油”、“氧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揭示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B项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的成果,不符合图片信息,排除;图片揭示的不是发电机,排除C;D项图片信息没有提及,排除。故选A。 9.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首先发生在 A. 英国 B. 日本 C. 美国 D. 德国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29年美国纽约华尔街股市危机直接引发经济危机爆发,故C项正确。经济危机爆发后迅速波及英、日、德等国,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10.罗斯福上台后,定期用“炉边谈话”的形式向人民解释新政。在谈话中,他不可能倡导的是 A. 所有银行停业整顿,授权联邦银行增发钞票以解决货币短缺 B. 成立农业调整署,向增产的农民提供补贴以提高农产品价格 C. 国家干预、调节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为企业复兴创造条件 D. 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帮助各州进行直接救济或者以工代赈 【答案】B 【解析】罗斯福新政,对农业进行调整,成立农业调整署,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防止农产品过剩,稳定农产品价格,故B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ACD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11.1933年美国出现了推行蓝鹰运动的高潮。在波士顿,市长率领10万名学生聚集在市中心宣誓:“做守法市民,为国效力,只到有蓝鹰标识的地方购物。”到9月初,有200多万家企业签署了一揽子协议,领到了他们的蓝鹰标志。这一运动主要是为了 A. 恢复银行和金融的正常秩序 B. 减少农产品过剩以复苏农业 C. 减少盲目生产以实现工业复兴 D. 建立保障体系以维护社会稳定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蓝鹰运动”,是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之一,全国工业复兴署成立后,要求企业与政府合作,并给遵守全国工业复兴署所制定法规的企业或公司颁发蓝鹰徽章。蓝鹰徽章被悬挂在企业建筑物或印在企业的产品上。“只到有蓝鹰标识的地方购物”,无蓝鹰标志的产品,会遭到民众的抵制,C项正确;引导“市民购物”与银行和金融秩序的恢复没有关系,A项错误;市长宣誓与市民购物等无关农业生产的减少,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社会保障的措施和内容,D项错误。 12.罗斯福新政期间,国会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应法案。下列项中,既反映美国工人运动赢得的胜利,也是政府为缓和劳资矛盾而实施的法案是 A. 《农业调整法》 B. 《紧急银行法》 C. 《社会保险法》 D. 《公平劳动标准法》 【答案】D 【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罗斯福在1938年颁布了《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每小时40美分的最低工资和每周最高工时为40小时,保障了工人的合法权益,缓和了劳资矛盾,D正确;《农业调整法》反映的是对农业领域的调整,而与题干中“工人运动”“劳资关系”等不合,A排除;《紧急银行法》主要是目的是保障民生,维护社会稳定,与题意不合,B排除;《社会保险法》属于罗斯福新政的社会保障措施,与题意不合,C排除。故选D。 13.下图是欧洲某区域集团组织的成员国扩大示意图。观察下图,该组织的演进反映了 ① 欧洲一体化进程 ②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③美苏对峙格局的形成 ④从经济合作为主向政治合作为主的转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由地图中的区域变化可知,这一组织是欧洲共同体,这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表现,其演进也等于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故选A;美苏对峙格局的形成是欧共体出现的背景,欧共体到欧盟的演进体现的是欧洲从经济合作为主到经济政治合作的转变,故应排除含有③④的选项。 14.下列是当今世界四个国际组织的标志。其中有中国参与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中国在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B正确;②是北美自贸区,④是欧盟,这两个组织中国都没有加入,A、C、D排除。 15.某经济组织协定中规定:三个会员国彼此必须遵守最惠国待遇及透明化原则,借以消除贸易障碍;在权利方面,自由贸易区内的国家,货物可以互相流通并减免关税。该经济组织是( ) A. 欧洲联盟 B. 亚太经合组织 C. 世界贸易组织 D. 北美自由贸易区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中“三个会员国”“消除贸易障碍”“货物可以互相流通并减免关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机构是北美自贸区,D正确;欧盟、亚太经合、世贸组织会员国数量远超3个,排除A、B、C。 16.有外国学者认为,全球化的过程,并非一直是由经济主导,政治、文化因素有时也扮演主导角色。适应着亚太地区的发展要求,在承认多样化的前提下,APEC以其特有的组成方式问世。这种“组成方式”遵循的原则是 ①相互尊重、平等互利 ②加强合作、平衡收支 ③安全先行、相互依存 ④协商一致、自主自愿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APEC是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论坛,也是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其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原则,具有开放性、自愿性、松散性的特点,故①④正确,选择B项;加强合作、平衡收支、安全先行、相互依存与APEC的原则不符,故排除ACD三项。 17.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在春秋战国国家走向统一的时代,讲求“耕战”,富国强兵,“满足”秦实现统一的理论是 A. 儒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 法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法家思想主张奖励耕战、富国强兵,故C项正确;儒家思想主张德政,道家主张无为,墨家主张非攻,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BD三项。 18.观察下图,下列文献中,最有可能列入图中人物“讲经”范围的是( ) 汉代画像石“讲经图” A. 《道德经》 B. 《春秋》 C. 《法经》 D. 《四书章句集注》 【答案】B 【解析】汉代儒学是独尊地位,因此“讲经图”中讲述的内容是儒家思想,B正确;A是道家思想,排除;C是法家思想,排除;D是宋代著作,排除。 19.明代王守仁是心学集大成者“致良知”是其心学主旨,认为良知人人具有,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即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致良知”的途径是( ) A. 格物致知 B. 发明本心 C. 知行合一 D. 行优于知 【答案】C 【解析】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所表达的是“知”和“行”都产生于“心”,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C正确; “格物致知”是理学的方法论,A错误;“发明本心”是南宋哲学家陆九渊提出的认识修养方法,B错误;王阳明讨论知行合一,也只是认为两者不分先后,知行并进,D错误;故选C。 20.以下明末清初思想家的主张,属于顾炎武思想的是( ) A. “天地之化日新” B. “天下为主,君为客” C. “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D. “凡为帝王皆贼也” 【答案】C 【解析】C是顾炎武的主张,正确;A是王夫之的观点,排除;B是黄宗羲的主张,排除;D是唐甄的思想,排除。故选C。 21.黄宗羲指出“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反映的核心思想是 A. 维护封建礼教 B. 提倡经世致用 C. 抨击君主专制 D. 主张君主立宪 【答案】C 【解析】根据“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可知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不得安宁的原因,猛烈地抨击君主专制,故C正确;A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经世致用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B;近代资本阶级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黄宗羲没有主张改革政治制度,D错误。 22.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文明传承不仅从未中断,而且内涵丰富。下表所列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 转轮排字盘;《感天动地窦娥冤》;王祯《农书》 ② 定窑孩儿枕;《萍洲可谈》;“气学” ③ 天水放马滩纸质地图;《说文解字》;“井渠” ④ 架火战车;谢环《杏园雅集图》;《天工开物》 A. ②③①④ B. ②④③① C. ③②①④ D. ④②①③ 【答案】C 【解析】“转轮排字盘;《感天动地窦娥冤》;王祯《农书》”应该是元朝的成就,“定窑孩儿枕;《萍洲可谈》;‘气学’”指的是北宋的成就, “天水放马滩纸质地图;《说文解字》;‘井渠’”指的是汉代的成就,“架火战车;谢环《杏园雅集图》;《天工开物》”指的是明朝的成就,据此可以判断C符合史实,故选C;其它选项与史实不符,所以排除。 点睛:时间和空间是历史学习中面临的重要历史要素。任何历史事件都发生在一定的时间(年代)和一定的空间(地点或者区域),学习历史,如果没有时间和空间观念,则无从分析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也无从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因此,标志历史发展的重要年代(包括朝代)以及空间(或者地图)是需要重点关注的,而这恰恰是目前模块学习中同学们不容易掌握的薄弱之处,这一题提醒大家,要关注历史事件发生的时空因素。 23.有学者品鉴古代书艺谓:“书以晋人为最工,亦以晋人为最盛。晋之书,亦犹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尚也。”晋代开始盛行并确立的书体是 A. 篆书 B. 隶书 C. 楷书 D. 行书 【答案】D 【解析】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在汉末,行书没有普遍地应用。直至晋朝王羲之的出现,才使之盛行起来,故选D;ABC均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 24.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文学形式异彩纷呈。明清涌现出著名的四大小说,其中更有一部以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揭示了专制王朝和封建社会由强大走向衰败的必然命运,被称“为后人说不尽的奇书”。它是( ) A. 《三国演义》 B. 《红楼梦》 C. 《水浒传》 D. 《西游记》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以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揭示了专制王朝和封建社会由强大走向衰败的必然命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部小说是《红楼梦》,B正确;A是历史演义、C主要写的是农民起义、D是神魔小说,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A、C、D。 25.北宋画家论及山水画的创作,提出:“春山烟云绵联,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该认识反映的中国山水画的特征是( ) A. 注重对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 B. 强调以花鸟为主要描绘内容 C. 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 D. 强调人物为核心的布局构图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运用季节性画面体现画家主观情感,符合文人画中山水画的特点,故选C项;中国画不强调逼真描写,排除A项;花鸟题材不是山水画的主要内容,排除B项;强调人物为核心的布局构图是人物画的特征,山水画不是以人物为中心,排除D项。 26.请看下图书影。下列选项中对该书内容解读错误的是 A. 开始探索新知 B. 寻求强国御侮之路 C. 冲破“天朝上国”观念 D. 形成思想解放潮流 【答案】D 【解析】图中所示作品是魏源的《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开始探索新知, 寻求强国御侮之路,冲破“天朝上国”观念。但是并没有形成思想解放的潮流,故ABC三项表述正确,D项错误。因此D项符合题意,排除ABC三项。 27.严复翻译了《天演论》,宣扬的主要思想是( ) A.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B.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 “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D.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答案】A 【解析】严复翻译《天演论》宣扬的主要思想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A正确;B是洋务派主张,排除;C是蔡元培的主张,排除;D是孙中山的主张,排除。 28.在《新青年》的有力推动和影响下,从通都大邑到边远城市,各地拥护新文化运动的刊物像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版。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提倡科学等口号的提出,对当时的政治、思想、伦理、观念、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这反映出 A. 民主共和方案得到初步实现 B. 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时尚 C. 男尊女卑的社会观念得到了根本改变 D.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 【答案】D 【解析】由材料“在《新青年》的 有力推动和影响下……对当时的政治、思想、伦理、观念、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可见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故D符合题意;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民主共和方案得到初步实现,故A不符合题意;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传统与现代并存,恋爱自由、婚姻自主难以真正成为时尚,故B不符合题意;近代中国传统观念难以根本改变,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9.中国近代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 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下列思潮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三民主义”②德先生,赛先生 ③“师夷长技以制夷”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A. ②③①④ B. ②④③① C. ③②④① D. ③④①② 【答案】D 【解析】“师夷长技以制夷”出现在19世纪40年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出现在19世纪末;“三民主义”出现在20世纪初期,辛亥革命前;德先生、赛先生出现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因此正确排序是③④①②,D正确,A、B、C排序有误,排除。 30.孙中山研究了各种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实地考察了西方政治制度、经济民生和社会状况,就民生方面提出的主张是 A. 驱除鞑虏 B. 恢复中华 C. 创立民国 D. 平均地权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孙中山民生方面的主张是平均地权,D项正确。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与设问不符,排除AB。创立民国是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设问不符,排除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31题12分,32题18分,33题10分) 31.近代以来,科技进步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加速了世界一体化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口和文化的迁移并不会在真空发生,迁移需要交通、通信和规范等基础设施和制度。……蒸汽动力应用于铁路和航行,极大地改善了国际交通运输状况。随着大量国家和殖民地开始供应原料,一个更广泛的贸易秩序形成了。在基本商品中,大众用品首次变得有利可图。从事贸易的地区数量迅速上升……20世纪初期,世界一体化逐渐成为现实。 ——改编自[英]戴维·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 材料二:联邦德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是比较快的。从1951年到1971年,20年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5倍多,平均每年增长6.1%,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仅次于日本,被誉为“经济奇迹”。在德国学者看来,在现有的条件下,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在这个意义上,囯家的主动性就是而且应该是无可辯驳的但是进雨想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那就必然毀灭一切人格价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 ——选自孙炳辉等《德国史纲》、《历史》必修二 材料三:《现代日本经济》中说,日本经济“不是每个企业经济活动的简单累加,而是政府亲自定调,采取一切手段来协助企业进行高积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工业革命期间使用蒸汽动力和使用燃油动力的交通工具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归纳德国和日本在二战后实行的经济发展模式? 【答案】(1)蒸汽机车(火车)和汽船;汽车和飞机。 (2)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日本: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 【解析】(1)交通工具:根据材料“蒸汽动力应用于铁路和航行,极大地改善了国际交通运输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使用蒸汽动力的交通工具是蒸汽机车(火车)和汽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使用燃油动力的是汽车和飞机。 (2)经济发展模式:德国:根据材料“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国的模式是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日本:根据材料“政府亲自定调,采取一切手段来协助企业进行高积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采取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材料二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则天下治。 材料三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材料四 名王峻其法而严其刑也……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也。 材料五:“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材料六: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 “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 “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已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 ——《船山遗书》 (1)指出材料一、二、三、四分别属于哪个思想流派?材料一、二、三、四的思想主张是围绕当时的哪个中心问题提出的? (2)材料五和材料六分别出自哪位思想家?两则材料分别反映两位思想家怎样的思想主张? 【答案】(1)一是儒家;二是墨家;三是道家;四是法家。中心问题:如何治理国家。 (2)材料五:黄宗羲、工商皆本;材料六:王夫之、循天下之公。 【解析】(1)流派:根据材料一种“为政以德”可知,这是儒家;根据材料二中“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可知,这是墨家;根据材料三中“无为”可知,这是道家;根据材料四中“峻其法而严其刑也”“德厚不足以止乱也”可知,这是法家。中心问题:根据四则材料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可知,各家思想围绕的中心问题是如何治理国家。 (2)思想家和主张:根据材料“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明夷待访录·财计三》”可知,材料五中的思想家是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根据材料“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船山遗书》”可知,材料六的思想家是王夫之,主张循天下之公。 33.阅读材料思考并回答: 材料一: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二: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摘自鲁迅《狂人日记》 材料三: “我们也知道单有白话未必就能造出新文学;我们也知道新文学必须要有新思想做里子。但是我们认定文学革命须有先后的程序:先要做到文学体裁的大解放,方才可以用来做新思想、新精神的运输品。” ——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材料四:1917年11月,一声炮响,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带来了新的希望。这也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也即开始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内容? (2)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人是谁?他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作是什么? 【答案】(1)材料一: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材料二: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材料三: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2)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解析】(1)主要内容:根据材料一“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根据材料“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可知,材料二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根据材料“先要做到文学体裁的大解放,方才可以用来做新思想、新精神的运输品”可知,材料三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2)人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是李大钊。代表作:李大钊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系统的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