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后作业12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后作业12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课后作业(十二) 一、选择题 1.下表是某一时期我国部分报刊杂志发表的文章。对时间及背 景分析正确的是( ) 报刊 文章 《农村工 作通讯》 《分田单干必须纠正》 《湖南日报》 《包产到户是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新动 向》 《湖北日报》 《紧紧扎起社会主义篱笆,绝不让安徽资本主 义毒液蔓延》 《大众日报》 《不容开历史倒车》 A.“一五”计划期间,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阻力 B.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C.文革时期,“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 D.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困难中前行 [解析] 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将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 主义公有制,与材料内容分田单干不符,故 A 项错误;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纠正“左”倾错误,但没有实 行分田单干,故 B 项错误;文革时期在“左”倾错误影响下农村以 人民公社化运动为主,与材料中内容不符,故 C 项错误;十一届三 中全会后农村实行了包产到户的分田单干,但由于改革初期人们对于 分田单干思想认识不够,导致出现材料现象,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2.从 1957 年到 1978 年,中国农村的一个生产队未能向国家交 售 1 斤粮食,反吃了国家 25 万斤返销粮;1979 年以来的两年半时间 中,这个队却向国家交售了 10 万斤粮食,等于以前全队三年的粮食 总产量。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生产自主权扩大刺激了农业生产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重大作用 C.人民公社化运动激发生产积极性 D.取消农业税极大地减轻农民负担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不难得知,材料这种结果出现的原 因是广大农村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而生产自主权的扩大极 大地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 A 项正确;1992 年中央才明确经 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 B 项错误; 人民公社化运动非但没有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反而是极大的挫伤 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 C 项错误;中国的农业税正式取消于 2006 年 1 月 1 日,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3.下列图片体现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的三个阶段。这三次 调整都( ) A.遵循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B.适应了不断变化的具体国情 C.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D.坚持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原则 [解析] 题干中三幅图分别反映的是三大改造、人民公社化运 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中人民公社化运动对生产关系的调整明 显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与中国国情不符,并且严重挫伤了农民的 劳动积极性,导致粮食产量大减,故 A、B、C 三项错误;第一阶段, 实行农业的公有化改造,第二阶段公有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第三阶段 依旧保留了集体土地公有制,只是实现了家庭承包,经营权下放,它 们的共同点都实行公有制,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4.有学者在评述 20 世纪一段中国农村制度变革史时说:“在生 产管理上,由‘大兵团作战’转变为‘各自作战’,农村社会实现了 生活单元与生产单元的统一。”该制度变革的核心内容是( ) A.建立人民公社 B.“包产到户” C.农业生产合作社 D.“耕者有其田” [解析] 由人民公社的集体经营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个体 经营,此时的一个重要内容即包产到户,故选 B;人民公社在生产管 理上是属于“大兵团作战”,与此题所指不符,A 项错误;农业生产 合作社是三大改造的产物,其并没有实现一种从“大兵团作战”到 “各自作战”的转变,C 项错误;耕者有其田是新三民主义中民生主 义方面的主张,并未真正的实行,D 项错误。 [答案] B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两 权分离”取得良好效果,近年来又实行“三权分置”,拉开了第三次 土地改革的序幕。“两权分离”中的“两权”是指( ) A.所有权、承包权 B.经营权、承包权 C.自主权、承包权 D.所有权、经营权 [解析] 1978 年,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 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拥有对 土地的承包权,但是所有权仍然归国家,也就是所有权和承包权分离, A 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6.下表是《1952~1986 年城市与农村的人均消费》(以时价元 计),由此可推知( ) 年份 农村的消费 非农村的消费 1952 62 148 1957 79 205 1965 100 237 1978 132 383 1980 173 468 1982 212 500 1986 352 865 A.新中国的经济一直持续快速发展 B.国家对农村的投资远少于城市 C.城市与农村的经济差距不断拉大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显著 [解析] 由图表所示可知,1978 年以前新中国的经济发展较为缓 慢,之后才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故 A 项错误;表中只涉及 了 1952~1986 年城市与农村的人均消费的有关数据,没有涉及国家 对农村和城市的投资,故 B 项错误;据所学可知,城市与农村的经 济发展差距在不断缩小,从表中也无法体现出差距拉大,故 C 项错 误;从表格中可以看出 1978 年到 1986 年,农村的消费水平明显提高, 这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显著,故 D 项正 确。 [答案] D 7.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安徽芜湖一个体户因雇工经营“傻 子瓜子”而致富,名噪一时,当时很多人主张“动他”(对这个个体 户进行处罚)对此,邓小平说:“不能动,一动人们就会说政策变了, 人心不安,得不偿失。”邓小平这样说是基于( ) A.改革的基本政策是人心所向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已明确 C.雇工经营属于社会主义经济 D.经济体制改革允许私营经济存在 [解析] 材料的主旨是说明个体户私营经济存在的政策不动摇, 不是人心向背的问题,故 A 项错误;1987 年,中共十三大召开,系 统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材料中“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 期”不符,故 B 项错误;雇工经营属于具体的生产经营方式,不涉 及经济所有制的性质,故 C 项错误;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傻子瓜子”属于私营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说明改革允 许私营经济存在,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8.广东省某县曾经先后完成了三件大事,一是县经委对县办工 业企业实行超计划利润提成奖;二是撤销五个工业主管局,由县经委 直接领导企业;三是在超计划利润提成奖的基础上,县经委实行财政 任务递增包干和超额分成。这些举措( ) A.减少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 B.实现了政企分开 C.改革了国营企业的管理体制 D.改变了企业的所有制形式 [解析] 材料中的措施会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而不是减少 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故 A 项错误;材料并没有实现政企分开,只 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增强企业的活力,故 B 项错误;材料通过改 革国营企业的管理体制,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故 C 项正确;材料 无法改变企业的所有制形式,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9.1960 年,中共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 针,对国民经济进行了调整;1979 年中央又提出了“调整、改革、 整顿、提高”的方针,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后不久我国国民 经济经历的一次全面调整。与前者相比,后者( ) A.以调整农轻重的比例关系为重点 B.结束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是在“左”倾错误影响下被迫进行的调整 D.是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进行的主动调整 [解析] 1979 年的经济调整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政策 的具体安排,是改革开放的具体执行,故选 D;前者是以调整农轻重 的比例关系为重点,A 项错误;当时没有结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 制,B 项错误;1960 年的“八字方针”是在“左”倾错误下的被迫 调整,1979 年已经结束了“左”倾错误,C 项错误。 [答案] D 10.下图为中国出口工业制成品结构图,推动这一结构变化的主 要因素是( ) A.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结构调整 B.经济全球化发展对中国的推动 C.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 D.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短缺 [解析] 信息技术革命指的是互联网的普及与全球化,与工业品 出口结构没有直接的关联,故 A 项错误;经济全球化虽然在冷战后 获得更快速度的发展,但该外因并不是促成中国出口结构变化的主要 因素,故 B 项错误;进入 21 世纪,特别是中国在 2001 年加入世贸 组织后,中国的对外开放达到了一个新的层级和高度,这推动中国对 外出口发生结构性变化,故 C 项正确;在第四次科技革命中,在经 济高速增长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科技,而科技的普及只会使资源的消耗 下降而非增加,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11.“个体户”是从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开始在人们脑海里扎根 的。下面两张图片是个体户经营情景。这反映了中国(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丰富人们生活 D.中国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 [解析] “个体户”的出现打破了计划体制下的单一公有制,体 现中国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故选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的确立是在 1992 年,初步建立是在 21 世纪初,与“20 世纪 80 年代” 不符,A 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在 1984 年,与题意 不符,B 项错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与题意不符,C 项错误。 [答案] D 12.1992 年初,邓小平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 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本质目的是(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C.宏观调控资源配置 D.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解析] 邓小平南方谈话指出,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 质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故 A 项正确;改变计划经济是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与题意不符,故 B 项错误;C 项所述是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手段,D 项所述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 向,故 C、D 两项错误。 [答案] A 13.下面是 1970~2010 年中国价格指数总体运行趋势示意图。 图中圈出的两个高峰出现的相同原因是( ) A.借鉴国外成熟经验 B.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 C.对外开放逐步深入 D.管理体制改革的推动 [解析] 根据材料图表可以看出两个高峰期分别是 1980 年和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1980 年我国改变原来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管理体制进一步改革,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故选 D。1980 年我国刚刚实行对外开放,因此借鉴国外成熟 经验的说法错误,A 项错误;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市场经济并未发 挥主体作用,B 项错误;1980 年我国的对外开放刚刚起步,因此逐 步深入的说法错误,C 项错误。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8 年春,上海农村根据中共中央的号召,开始了农 业生产“大跃进”。同年 9 月 21 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 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上海农村建立了第一个人民公社,即上海 县七一人民公社。到 9 月 30 日,郊区 10 个县全面实现人民公社化, 共建立 103 个人民公社,几乎所有农户都参加,平均每个人民公社达 8000 多户……结果严重损害了农民的积极性。——《上海农业志》 材料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于农村的顺口溜:“大包干,大 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材料三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合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 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 集体经济……可以肯定,只要生产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 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关键是发展生 产力,要在这个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邓小平 文选》第二卷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哪一次调整?这种调整给 当时我国的社会经济带来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什么能 促进农业的发展? (3)材料三中邓小平对当时农村经济改革形势分析的基本着眼点 是什么? [解析] (1)由材料一中“上海农村建立了第一个人民公社”可 知当时实行了人民公社制度,但是其违背了客观规律,导致我国农村 生产力长期发展滞后。(2)此问主要结合所学知识来做答。(3)依据材 料三中“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个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 造条件”可以得出邓小平的分析始终着眼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 (1)1958 年实行人民公社制度。后果:违背客观规律, 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严重破坏生产力,导致我国农村生产力 长期发展滞后。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克服了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使农民获 得生产和分配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发展。 (3)要始终着眼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人民币的发展经历了几次调整,其票面图案随着时代的变 化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第二套人民币 1953 年开始印制,1955 年 3 月 发行。如图是第二套人民币的部分票券和相关内容介绍。 分票中的贰分和伍分正面图案为飞机和轮船,角 票中的贰角和伍角正面图案为火车和水电站,伍 圆和拾圆正面图案分别为身着不同民族服装的 群众和工农像。背面均以国徽和汉、蒙、维、藏 四种民族文字行名和面值为主题。 印钞纸全部从苏联进口,纸面的防伪水印图案也 是从苏联做好后运回。叁圆、伍圆和拾圆由国内 设计,委托苏联代印。 概括指出材料所蕴含的三点历史信息,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阐 释。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飞机和轮船”“火车和水电站”可以 看出我国建国初期优先发展重工业及工业建设取得的成就;根据材料 “身着不同民族服装的群众和工农像”可以看出建国初期我国实现 了人民当家作主;根据材料“以国徽和汉、蒙、维、藏四种民族文字 行名”可以看出建国初期民族团结;根据材料“印钞纸全部从苏联进 口,纸面的防伪水印图案也是从苏联做好后运回。叁圆、伍圆和拾圆 由国内设计,委托苏联代印”可以看出建国初期苏联对我国的援助。 进行历史阐释要根据时代背景,在材料反映的信息和所学知识之间建 立联系,并进行合理的解释。 [答案] 历史信息:人民当家作主、民族大团结、优先发展重工 业及工业建设取得成就、苏联援助。 历史阐释: 示例:①新中国建立后,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实现了人民当家 作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②1953 年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工业建设取 得成就;③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实行了“一 边倒”的外交政策,建立了中苏友好关系。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