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人民版(江苏专用):第30讲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学案)
第30讲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 一、美国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 历史阶段 在位总统 经济理论 历史影响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 凯恩斯主义 经济高度繁荣 20世纪70年代 尼克松、福特、卡特 凯恩斯主义 陷入“滞胀”困境 20世纪80年代 里根 供给学派、货币学派 经济回升并增长,但赤字严重 20世纪90年代 克林顿 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经济再度繁荣 [概念阐释] 经济“滞胀” 指经济发展停滞和通货膨胀,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用以概括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现象时的专门术语。经济“滞胀”的新特点则是经济衰退与物价上涨现象同时出现和存在。 二、战后英、法、德、日的经济政策 1.英国的混合市场经济 (1)凯恩斯主义特征(二战后) ①私人企业与国有化相结合。 ②国家计划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③国家干预与自由竞争相结合。 (2)货币主义(20世纪80年代):撒切尔夫人推出经济改革政策,调整经济运行机制。 (3)经济自由主义(20世纪90年代):向“多市场、少政府”转变。 2.法国的计划指导型经济 (1)发展方针:企业国有化、经济计划化和建设福利国家。 (2)特征: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国有企业与私人企业共存。 (3)措施 ①提高国有企业比重和制定经济计划。 ②利用财政、税收、价格等手段全面指导和调节社会经济。 (4)结果 ①法国的政府干预模式使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 ②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法国开始了私有化浪潮。 3.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 (1)建立:1949年阿登纳政府废除中央统制经济,建立“社会市场经济”。 (2)特征 ①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②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 (3)内容 ①限制垄断行为,保护竞争秩序。 ②实行稳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③用收入调节政策来实现相对的社会公平。 (4)结果:经济奇迹般地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 4.日本的政府主导型经济 (1)背景:二战后初期,实行“统制经济体制”。 (2)形成: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逐步确立起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自由竞争机制,但政府始终掌握社会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的决策权。 (3)特征: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 (4)结果 ①1987年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②20世纪90年代出现“泡沫经济”,但经济强国的地位没有动摇。 三、“福利国家”的出现 1.目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带来的社会问题。 2.概况: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渐完备,1973年危机后受挫但仍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缩小规模。 3.评价:对社会稳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劳动者积极性降低等负面影响。 四、美国的“新经济” 1.背景:二战后,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2.概念提出:20世纪90年代初。 3.含义:它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4.特征:经济增长伴随着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基本上实现零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 5.影响: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 6.本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改变,经济发展的周期性仍然存在。 五、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1)20世纪50年代,斯大林模式显示出更大的局限性。 (2)1953年斯大林逝世,为苏联体制改革提供了契机与可能。 2.内容 领域 措施 结果 农业 方面 (1)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2)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3)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 农业有所好转,但冒进思想和恶劣气候使苏联农业再度出现危机 工业 方面 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 没有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 政治 方面 (1)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2)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 未找到产生个人崇拜的真正根源,重新陷入个人崇拜的泥淖 3.评价 (1)积极性: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2)局限性: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的试验,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 [精微点拨] 赫鲁晓夫改革与斯大林体制的关系 (1)赫鲁晓夫改革从总体上说,只是在斯大林模式的范围内,对其经济模式的明显不适应部分进行改革。 (2)从宏观上看,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继承者,而不是斯大林的否定者;是斯大林模式的修补者,而不是斯大林模式的革新者。 六、戈尔巴乔夫改革 1.内容 (1)经济:制定发展经济的“加速发展战略”。 (2)政治 ①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 ②倡导“民主化”和“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 ③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 ④将苏联变成一个松散的邦联。 2.影响 (1)使苏联社会危机进一步加剧。 (2)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易错提醒] 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的解体 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根本原因,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从而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这些矛盾,从而导致苏联解体。 考点一 全面干预经济的新时代——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史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状况曲线图 解读 图中曲线表明二战后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经历了四个明显阶段: (1)二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经济高速发展,进入“黄金时代”。 主要原因包括:二战后稳定的国内外环境;美国大发战争财;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应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保驾护航。 (2)20世纪70年代——发展停滞,陷入“滞胀”,凯恩斯主义失灵。 原因包括:石油危机影响;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苏争霸,越南战争消耗了国力;西欧、日本崛起的竞争影响。 (3)20世纪80年代经济好转并持续发展。 原因包括:里根采取供给学派、货币学派经济理论对国家经济的调整。 (4)20世纪90年代进入持续发展的“新经济”时代。 原因包括:克林顿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全球化的推动等。 1.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新变化的表现 (1)生产力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使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 形成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模式。 (2)生产关系调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建立“福利国家”制度,国家干预深入到分配领域,保障低收入阶层的生活水平。 (3)产业结构的调整:科技进步使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拓宽了经济活动领域,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同时还产生了一大批新兴产业,如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宇航以及激光等。 (4)经济全球化:由于科技的发展,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2.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认识 (1)这些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这些新变化并没有解决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和问题。这些新变化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与其发展相悖的因素。 (2)资本主义之所以要主动地变化,既是利润最大化的需要,也是与社会主义制度接触中的借鉴。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 (1)生产关系的变革。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干预、协调是美国经济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促进作用。科技飞速进步,知识经济的形成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3)利用经济全球化的契机,凭借经济、军事、政治等综合优势输出资本、争夺国外市场,扩大商品出口,是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原因。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利用先进的军工科技,靠出售军火,甚至靠战争来推动经济增长也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原因。 1.论从史出: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三个特点 (1)产业结构变化 史料 结论 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 (2)知识经济兴起 史料 结论 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快速发展。 (3)健全社会福利制度 史料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下图是《英国社会保障投入构成百分比图(20世纪50年代)》。 英国社会保障投入构成百分比图 结论 统计图反映出英国的社会福利保障投入最大的是政府财政补贴,可以看出社会保障实质上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2.获取材料信息:分析材料,以法国为例找出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大力干预经济的体现 材料 以政府开支或公共服务部门雇员人数来衡量,大多数西欧国家的公共部门发展得很迅速。但只有在法国,国家计划的理论热情才真正转化为实际事物。像英国一样,战后法国政府推行国有化,如航空运输、银行、保险公司、公用事业、矿产、军火工业、飞机制造业等领域。法国总体生产能力的1/5在1946年属国家所有。……法国的计划从未超出“指标式”:它向来只设定目标,却不制定生产配额。在这一方面,它同苏联的计划大不一样,后者的本质特点(也是主要缺陷)是坚持按部门、按商品来武断地、严格地规定产品数字。 ——[美]托尼·朱特《战后欧洲史:旧欧洲的终结(1945~1953)》 主要信息 答案 材料显示二战后法国对经济干预的方式是:大力发展政府公共服务部门,制定国家的计划,推行部分经济领域国有化。但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计划与苏联的计划经济是不同的。法国的计划以指导性计划为主,政府计划与市场结合;而苏联的计划是指令性计划,排斥市场调节。 考点二 二战后苏联的改革 1.战后苏联对“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措施 “斯大林模式”存在的问题 赫鲁晓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措施 管理体制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下放权力到地方,在一定程度上放松经济管理 产业结构 重点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发展滞后 赫鲁晓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上;戈尔巴乔夫先进行经济改革,后期因困难重重而转向政治体制改革 劳动者态度 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能调动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 分配制度 “大锅饭”现象严重 实行物质奖励和多劳多得政策 2.二战后苏联改革的缺陷 (1)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有利于推动对僵化模式的改革,但也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增加了改革的阻力; (2)戈尔巴乔夫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太快,导致国内局势逐渐失控(直接原因:经济改革缺少宏观决策和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阻力重重)。 1.论从史出:真的是戈尔巴乔夫终结了苏联吗? 史料 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面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 ——一位苏联杂志主编讽刺戈尔巴乔夫 结论 戈尔巴乔夫剥卷心菜的过程就是其改革的过程,先改革经济,未取得成效后又转向政治改革。在政治上,倡导“民主化”“公开性”,实行多党制,最终导致苏联解体,但戈尔巴乔夫改革仅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是斯大林体制弊端长期得不到解决的矛盾存在。 2.获取材料信息:在材料中找出二战后“斯大林模式”弊端的表现 材料 “目前这种困难的经济和生活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苏联式的经济造成的后果……我们不得不付出代价,为苏联体制所固有的过分依赖原料工业和国防工业而损害日用消费品生产的发展付出代价;为不够重视现代经济的关键部门(如信息、电子和通信)付出代价;为不允许产品生产者的竞争付出代价,这妨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俄罗斯经济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为限制甚至压制企业和个人的创造性和进取精神付出代价。” ——普京《千年之交的俄罗斯》 主要信息 答案 二战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主要表现为: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妨碍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影响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生产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江苏卷5年考题统计 2015年 选择题T19,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1.命题点: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对科技的消极作用 (2015·江苏单科,19)“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铸出的钢锭比传统方法质地均匀,且能将产量提高1/10到1/5,因而被28个国家买去专利。但直到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 A.制度变革激发技术创新 B.计划经济制约技术转化 C.科技交流不受冷战影响 D.经济模式决定科研方向 答案 B 解析 20世纪50至80年代,苏联处于斯大林体制下,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制约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故B项正确。此时,苏联的制度并未发生变革,故A项错误。冷战格局下,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相互对峙,科技交流受到很大影响,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与科研方向无关,故D项错误。 2.命题点:英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变化过程 (2012·江苏单科,23,节选)西方国家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经历了发展、困境和改革的变化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 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1984年度)(单位:英镑) 月收入 50 80 200 儿童津贴 13.0 13.0 13.0 其他津贴 50.1 30.1 0 纳税 0 -7.9 -43.8 国民保险 -4.5 -7.2 -18.0 实际收入 108.6 108.0 151.2 ——资料来源:李培锋《英国诊治“福利病”》 材料三 (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 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 ——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 请回答: (2)据材料二,分析英国福利政策的积极作用。 (3)据材料二、三,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政府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扮演了哪些角色? 答案 (2)积极作用:救济低收入者(缩小贫富差距);保障儿童利益。 (3)原因:挫伤工作积极性(惩勤助懒);福利开支大(政府不堪重负);经济增长速度降低;贫困人数增加;社会不满。 (4)角色:福利制度的决策者;福利政策的调整者;福利支出的承担者。 解析 第(2)问根据材料提供的数据从救济低收入者和保障儿童权益方面分析其积极作用。第(3)问要注意从材料中尽量提取答案要点,切忌抛开材料泛泛而谈。第(4)问从政府的经济调控功能方面分析其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扮演的角色。 1.命题点:西方的民主政治与福利制度的得失 (2017·苏州二模,35)“西方的政治人物不管自己国家的经济体已经不能承担福利负担,为了选票还得继续承诺高福利。而大多社会群体则看不到自己的长远利益,他们也不愿放弃任何利益”。以上信息说明( ) A.西方的福利国家制度已经难以为继 B.福利国家制度不利于社会稳定 C.大众民主政治绑架了福利国家制度 D.高福利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答案 C 解析 西方福利制度给国家带来严重负担,但并非难以为继,故A项错误;福利制度有利于国家稳定,故B项错误;政治人物为了一己私利承诺过多的福利责任,实质是民主政治绑架了福利国家制度,故C项正确;高福利造成财政重负荷非材料主要内容,故D项错误。 2.命题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 (2017·宜兴二模,35)20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将公共土地、水源全面开放供开发,环保署放松或取消主要环境法规,交通部放慢限制汽车尾气和汽车安全新标准的执行。这主要因为当时美国( ) A.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B.促进经济复苏的任务艰巨 C.新技术出现改善了环境 D.需要全力与苏联进行争霸 答案 B 解析 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是里根政府改革的特点,不是原因,故A项错误;面对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里根采用供给学派的理论主张,同时减少国家的经济干预,来促进经济复苏,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政府在环境方面的政策,不涉及新技术的出现,故C项错误;D项不是材料的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3.命题点:赫鲁晓夫时期的苏联政治体制改革 (2017·江都高考临考冲刺押题卷五,34)1957年6月,苏联党的集体第一次战胜了长官意志,100多人的中央委员会第一次战胜了11人的主席团。推进干部的知识化和专业化,实行干部任期制和轮换制。这反映的实质是( ) A.开始了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国家的历程 B.局部调整斯大林模式 C.扩大企业生产的自主权 D.精简机构和权力下放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目中的时间可以确定为是在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其主要的工作是改革僵化的斯大林模式,1936年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与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国家无关,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集体第一次战胜了长官意志”体现了对斯大林模式的局部调整,故B项正确;题目中并未牵涉经济上的改革,主要指的是政治上的变革,故C项错误;下放权力主要是指把更多的自主权下放给地方,题目中并未体现,故D项错误。 4.命题点:戈尔巴乔夫与传统彻底决裂的改革理念 (2018·泰州高三月考,24)先锋戏剧的宗旨是与传统彻底决裂,对固有价值观和生存方式的强烈质疑与颠覆。这种戏剧在苏联长期被称为“地下戏剧派”,但它在20世纪后期逐渐崭露头角。你认为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外国资本主义对苏联的渗透 B.俄国和苏联的文学传统与实践 C.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优势 D.受“公开性”“新思维”的影响 答案 D 解析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新思维”试图从根本上重建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体制,彻底摈弃斯大林主义留下的政治体制遗产,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苏联的先锋戏剧20世纪后期也由地下转为公开,故D项正确。 5.命题点:赫鲁晓夫改革农业的创新举措 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革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答案 A 解析 斯大林体制在农业中的问题主要是农业集体化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材料中物质报酬发放次数的增多,工资制度的改革都是在试图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A项正确。材料中的措施只是在原有体制上的小修小补,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B项错误;“消除”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此时农业集体化已经完成,D项错误。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7·南京高三期中)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写道:“为了调节消费倾向和投资诱导,使之互相适应,政府机能必须扩大……因为它不仅是避免现行经济形态全部毁灭唯一可行的办法,而且也是个人积极性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必要条件。”上述理论的提出( ) A.表明美国告别了“自由放任”的政策 B.反映了政府直接掌管国家的经济活动 C.促进了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D.指导西方国家走出了经济“滞胀”的局面 答案 C 解析 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反映了垄断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了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并不能说明美国告别了“自由放任”的政策,故A项错误;B、D两项说法错误,排除。 2.“二战是一道奇妙的分水岭,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复这个社会。”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增长方式上的修复是( ) A.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B.政府调控下的市场经济模式的推广 C.福利制度和保障体系的建立 D.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指导,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答案 B 解析 二战结束后至20世纪7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修复之前自由放任主义带来的危害,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故B项正确。 3.(2017·无锡高三期末,23)下面是部分国家社会保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971年),材料反映出( ) A.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胀” B.各国重视发展保险业 C.西方国家奉行凯恩斯主义 D.意大利社保支出最大 答案 C 解析 材料反映1971年欧洲国家社会保险支出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较大比重,说明此时期欧洲国家推行“福利国家”制度,说明西方国家奉行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故C项正确。 4.(2018·扬州高三质检)20世纪30年代,英国政府加强对公路、铁路和电力的管理。二战结束后,在电信、电力、铁路运输、煤气和自来水供应等公用事业实行国有化政策。材料反映了英国( ) A.应对经济危机的持续影响 B.顺应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潮流 C.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发展方向 D.强化国家的经济管理职能 答案 D 解析 二战结束后英国政府的做法与应对经济危机无关,故A项错误;20世纪30年代,英国政府应对经济危机,加强经济管理,与顺应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潮流无关,故B项错误;英国实行国有化政策,本质上仍然是私有制,故C项错误;20世纪30年代和二战结束后,为适应形势变化,英国政府强化国家的经济管理职能,故D项正确。 5.“政府不是我们的问题解决者,政府本身就是问题。”这是美国总统里根在1981年就职典礼上说的一句话。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源于政府缺位引发经济危机 B.体现小政府大市场施政理念 C.基于对政府和公权力的信任 D.促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兴起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政府不是我们的问题解决者,政府本身就是问题” ,表明里根反对政府干预,主张自由主义,故B项正确。 6.下图反映了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轨迹。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内经济出现严重的“滞胀”问题,经济发展缓慢 B.该图反映的是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C.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平缓增长,国家强化干预是重要因素 D.美国经济并未受到冷战的影响 答案 A 解析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现象,经济发展缓慢,史实与图表所示吻合,故A项正确;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是20世纪的50到70年代,而材料显示的是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末,故B项错误;20世纪80年代面对经济的“滞胀”,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而不是强化干预,故C项错误;美国经济并未受到冷战的影响,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7.(2017·徐州高三联考三,47)20世纪70年代末,英国保守党撒切尔夫人抛弃“共识政治”,她按照货币主义理论进行改革,一是私有化,二是控制货币发行,三是削减福利开支,四是打击工会力量。这样的改革( ) A.壮大了“知识经济” B.完善了“混合经济” C.加强了“福利国家制度” D.维护了凯恩斯主义 答案 B 解析 题干中撒切尔夫人按货币主义理论进行改革,即推行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这与“知识经济”无关,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三是削减福利开支”,可见撒切尔夫人改革削弱了“福利国家制度”,故C项错误;撒切尔夫人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改革,正是对凯恩斯主义的否定,故D项错误。 8.(2018·常州高三月考三,22)1960年日本政府提出《所得倍增计划》,其特征之一是把经济分为民间部门和公共部门,并明确规定政府的责任为扩充道路、港湾、国民住宅等社会资本,以及充实社会保障、社会福利。这表明日本( ) A.采取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的政策 B.借鉴了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经验 C.建成了社会福利国家 D.缓解了经济“滞胀”的局面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政府的责任为扩充道路、港湾、国民住宅等社会资本,以及充实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可知材料主要说的是日本政府职能的转变,并没有涉及计划和市场的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说充实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并不能说明日本建成了社会福利国家,故C项错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滞胀”的局面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故D项错误。 9.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历了从凯恩斯主义向新自由主义的演化,中国经历了由照搬苏联模式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改革。这表明( ) A.国家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逐渐减少 B.企业国有化成为变革的重要内容 C.经济危机是推动体制变革的重要原因 D.各国经济发展模式趋向一致 答案 A 解析 “从凯恩斯主义向新自由主义的演化” “照搬苏联模式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改革”均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减少的趋势,故A项正确;“从凯恩斯主义向新自由主义的演化”就是要消弱国有化,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经济危机的推动作用,故C项错误;中国模式和西方模式有本质的不同,故D项错误。 10.(2018·南通调研)下面是苏联部分年份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增加播种面积,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B.组织个体农民,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 C.推广玉米种植,加强集体农庄的管理 D.建立家庭农场,承认市场的调节作用 答案 A 解析 依据材料,该时期苏联粮食产量增长主要是荒地产量的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得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实就是赫鲁晓夫实行大规模垦荒的措施,提高粮食产量,故A项正确。 11.1954年到1957年间苏联农业投资达754亿卢布,比第二、第三、第四个五年计划及第五个五年计划前3年投资总和还多100亿卢布。这表明( ) A.斯大林体制的弊端得以纠正 B.苏联试图解决农业落后问题 C.赫鲁晓夫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D.苏联对农业的投资超过工业 答案 B 解析 根据时间,1954年到1957年是赫鲁晓夫推行改革时期,赫鲁晓夫试图纠正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但是并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故A项错误;通过苏联对农业的投资,看出苏联针对农业问题,提出改革措施,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赫鲁晓夫改革的措施、结果,未涉及成效,故C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工业的状况,没法比较,就史实而言斯大林模式下,苏联依然以工业为重,故D项错误。 12.(2017·无锡高三第一学期期中,19)“尽管赫鲁晓夫的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的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下列措施体现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模式的冲击的是( ) A.改革的重点是农业 B.扩大开垦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C.给企业以部分权力 D.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 答案 C 解析 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是农业与斯大林模式片面发展重工业侧重点不同,但没有对斯大林模式形成冲击,故A项错误;扩大开垦面积,提高粮食产量是农业上的措施,不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冲击,故B项错误;给企业以部分权力是对高度集权的斯大林模式的冲击,故C项正确;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符合斯大林模式的内容,故D项错误。 13.(2018·苏锡常镇一模,18)戈尔巴乔夫执政期间,实行国有资产分散化和国营企业私有化,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混合经济”的路子,其实质是( ) A.放弃了苏联的传统做法 B.社会主义改革成功尝试 C.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 D.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答案 C 解析 戈尔巴乔夫实行国有资产分散化和国营企业私有化,实质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苏联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也就是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故C项正确。 14.(2018·江阴高三高考模拟,19)苏俄(苏联)历史上先后出现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四位著名的领导人,下列关于四位领导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列宁——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使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得到恢复 B.斯大林——创建了斯大林模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 C.赫鲁晓夫——强化部门管理体制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但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 D.戈尔巴乔夫——以“人道的社会主义”为指导,全面改革斯大林模式,使共产党丧失政权,苏联解体 答案 C 解析 列宁在战时共产主义出现危机的情况下及时调整,实行新经济政策,恢复了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模式因斯大林命名,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强化部门管理体制是勃涅日列夫进行的改革,与赫鲁晓夫不符,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人道的社会主义”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核心思想,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5.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可以说与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总统的新政很相似。”俄罗斯有关组织民调显示,认为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有密切关系的2011年为42%,2013年为31%。这说明( ) A.阶级立场影响对历史的评判 B.全球史观能客观公正评价历史 C.史学家专著更接近历史真实 D.认识角度会影响对历史的评判 答案 D 解析 2011年到2013年期间俄罗斯社会并未出现阶级成分的变化,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全球史观,故B项错误;史学家专著更接近历史真实的说法错误,故C项错误;题干中“俄罗斯有关组织民调显示,认为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有密切关系的2011年为42%,2013年为31%”体现出民众的认识有所变化,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6.(2017·苏州调研)西方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经历了不断变化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后初期至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对经济的积极干预……充分发挥凯恩斯主义的财政赤字政策的宏观调节作用,大力刺激经济的增长……逐步健全和完善政府经济的机构,通过立法手段将政府经济干预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争夺世界霸权,政府将经济与军事生产相结合,庞大的军工生产和军事开支成了政府干预和调节经济的重要的经常化的手段之一。——陆月娟《二战后美国政府干预经济的历史演变》 材料二 1980年竞选胜利的里根,身边聚集了一批经济顾问,有弗里德曼、格林斯潘、拉弗、里斯顿、麦克拉肯等货币学派和供应学派经济学家。上台后的施政纲领主要包括下述6个方面:大规模削减个人及公司所得税;大规模削减非国防开支,放慢货币增长速度,抑制通货膨胀;切实放松政府管制。……——赫伯特·斯坦《总统经济学》 材料三 克林顿政府的经济政策,既有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基础也有所创新,人们称之为新凯恩斯主义或克林顿经济学。就是把凯恩斯主义、现代货币主义、供应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的理论与政策主张综合在一起。——刘绪贻《新凯恩斯主义对美国经济的现实影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践行凯恩斯主义的基本措施与效果。 (2)概括指出材料二的经济政策与材料一相比有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克林顿经济学的理论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经济政策取得显著成就的时代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答案 (1)措施:财政赤字(扩大政府开支);健全干预经济机制;经济与军事生产相结合。 效果:出现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2)变化: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 原因:经济“滞胀”;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凯恩斯主义)失灵;“福利国家”制度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3)特征:多种理论综合基础上的创新。 原因:新经济增长模式(“新经济”)的出现;两极格局瓦解;全球化(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4)关系:经济理论、经济政策来源于经济发展状况,并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查看更多